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RESSION OF IL-2 AND SIL-2R AND ALTERATION OF CELL IMMUNITY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越林 邱曙东 +1 位作者 师蔚 党小军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SCIE CAS 2006年第1期90-93,共4页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xpression of interleukin-2(IL-2), soluble interleukin-2 receptor (sIL-2R), determine the alteration of erythrocytic immunity and T cell subgroup in the blood of outer circulation in patients wi...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xpression of interleukin-2(IL-2), soluble interleukin-2 receptor (sIL-2R), determine the alteration of erythrocytic immunity and T cell subgroup in the blood of outer circ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so and to probe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and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Methods Enzyme linked immnunosorbent assay (ELISA)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IL-2 and sIL-2R. The immunoadsorption was employed to examine the erythrocytic immune activity and its regulating function. Streptavidin-peroxidase(S-P)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cell number of CD3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3), CD4 and CD8. Results The content of IL-2 in the group with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1), and the content of sIL-2R increased. Red blood cell C_ 3b receptor (RBC.C_ 3b R) and RBC immune adherence enhancing factor (RFEB) dropped greatly (P<0.01), while RBC immune complex rosette (RBC.ICR) and RBC immune adherence inhibiting factor (RFIR) increased greatly. The cell number of CD3 and CD4decreased (P<0.01) and there was no obvious change in CD8 (P<0.05). Conclusion The decrease of immune function was observed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content of IL-2, sIL-2R, erythrocytic immunity and the activity of T subgroup has an important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occurrence, development,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of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IL-2 SIL-2R erythrocyte immunity t cell subgroup
下载PDF
Th17/Treg与急性脑梗死患者rt-PA溶栓后脑出血发生的相关性
2
作者 杨建波 林晓静 +3 位作者 徐金凤 韩佳容 王晓阳 张小宁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748-751,共4页
目的分析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后脑出血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分析,纳入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行rt-PA溶栓治疗。... 目的分析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后脑出血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分析,纳入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行rt-PA溶栓治疗。检测患者溶栓治疗前、后Th17、Treg细胞含量,计算Th17/Treg水平。根据溶栓治疗后复查CT/MRI结果,将患者分为脑出血组和未出血组。采用点二列相关性检验Th17/Treg与急性脑梗死患者rt-PA溶栓治疗后脑出血发生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治疗前Th17/Treg对急性脑梗死患者rt-PA溶栓治疗后脑出血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40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12例rt-PA溶栓治疗后发生脑出血,占2.98%。治疗前,脑出血组患者Th17/Treg高于未出血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Th17/Treg较治疗前降低,且脑出血组患者Th17/Treg高于未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点二列相关性分析,Th17/Treg与急性脑梗死患者rt-PA溶栓治疗后脑出血发生呈正相关(r=0.217,P<0.001)。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Th17/Treg对急性脑梗死患者rt-PA溶栓治疗后脑出血发生有一定预测价值(AUC=0.809,P<0.001)。结论Th17/Treg指标与急性脑梗死患者rt-PA溶栓治疗后脑出血发生有关,且能预测治疗后脑出血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脑出血 静脉溶栓 辅助性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
下载PDF
赤芍总苷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损伤的改善及对脑组织中Treg/Th17比例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贾传宇 王舒阳 管海博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2期272-275,共4页
目的:探索赤芍总苷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损伤的改善及对脑组织中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17(Th17)比例的影响。方法:使用神经功能损伤评估和脑组织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评估赤芍总苷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损伤的改善作用;采用酶... 目的:探索赤芍总苷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损伤的改善及对脑组织中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17(Th17)比例的影响。方法:使用神经功能损伤评估和脑组织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评估赤芍总苷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损伤的改善作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脑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含量,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脑组织中Treg/Th17细胞的变化。结果:空白组及造模后3 d、7 d赤芍总苷高剂量组和赤芍总苷中剂量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均明显低于脑出血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6 h、1 d和2 d赤芍总苷高剂量组和赤芍总苷中剂量组及各时间段赤芍总苷低剂量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评分与脑出血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脑出血组比较,空白组、赤芍总苷高剂量组和赤芍总苷中剂量组脑组织中IL-17含量、单个脑组织细胞液中Th17比例和Th17/Treg比值明显降低,而IL-10、TGF-β含量和单个脑组织细胞液中Treg比例明显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赤芍总苷低剂量组IL-17、IL-10和TGF-β的含量及Th17比例、Treg比例及Th17/Treg比值与脑出血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赤芍总苷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损伤具有改善作用,也可以通过调节Th17/Treg细胞的分化和细胞因子的分泌而改善脑出血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赤芍总苷 神经功能损伤 调节性t细胞 辅助性t细胞17 实验研究
下载PDF
血清ET、心电图T波对外伤脑出血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
4
作者 蒋达锦 姚旋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期156-15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素(ET)、心电图T波对外伤脑出血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22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明基医院收治的102例外伤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12个月,根据外伤脑出血患者死亡情况,分为...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素(ET)、心电图T波对外伤脑出血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22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明基医院收治的102例外伤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12个月,根据外伤脑出血患者死亡情况,分为死亡组(n=12)与存活组(n=90),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血清ET、心电图T波变化,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血清ET、心电图T波及其他临床因素与外伤脑出血患者死亡发生的关系。参考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血清ET、心电图T波对外伤脑出血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术后随访12个月,102例外伤脑出血患者中有12例死亡,发生率为11.76%(12/102)。两组性别、体重指数(BMI)、吸烟史、血肌酐(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年龄、ET水平、心电图T波倒置占比、血肿量均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ET水平、心电图T波倒置、血肿量均是外伤脑出血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ET联合心电图T波预测外伤脑出血患者死亡风险的AUC为0.904,高于血清ET、心电图T波单一预测的0.773、0.771(P<0.05)。结论:年龄、ET水平、心电图T波倒置、血肿量均是外伤脑出血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血清ET联合心电图T波预测外伤脑出血患者死亡风险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 心电图t波变化 外伤脑出血
下载PDF
急性脑出血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张立堂 庞敏 杨筱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628-631,共4页
探讨脑出血急性期外周血辅助T细胞17(Th17)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急性脑出血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及核转录因子维A酸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mRNA和IL-17表达... 探讨脑出血急性期外周血辅助T细胞17(Th17)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急性脑出血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及核转录因子维A酸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mRNA和IL-17表达水平。结果显示,脑出血后Th17细胞比例及RORγt mRNA和IL-17表达水平持续升高,并于脑出血后24h及第3和7天显著高于正常值范围(均P=0.000);至脑出血后第14天时Th-17细胞比例和RORγt mRNA表达水平降至正常水平(均P>0.05),而外周血IL-17表达水平仍高于正常值范围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提示脑出血急性期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及IL-17表达水平升高可能参与了急性脑出血的病理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t淋巴细胞 辅助诱导 白细胞介素17 RNA 信使
下载PDF
发病6 h内行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明亮 许鹏 +1 位作者 赵俊涛 杨元慧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5期797-799,781,共4页
目的:探讨发病6h内行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患者神经功能、炎性反应、并发症等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20年8月至2022年4月期间96例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出血量、... 目的:探讨发病6h内行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患者神经功能、炎性反应、并发症等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20年8月至2022年4月期间96例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出血量、高血压脑出血分级、出血部位等基线资料和其他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其中在发病6~24 h内接受治疗的48例患者作为A组,在发病6 h内接受治疗的48例患者作为B组。于术前、术后7 d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炎性反应、神经相关蛋白水平、并发症。结果:术后7 d,B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低于A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得分高于A组,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B组的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A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B组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B蛋白、髓鞘碱性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水平均低于A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A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4.85%;B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8.75%。两组间并发症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χ^(2)=0.300,P=0.584)。结论:HICH患者在发病6 h内接受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并能降低机体炎症,预后较发病6~24 h内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更好,且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 h 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脑出血 炎性反应
下载PDF
H型高血压与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及转归的相关性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华亮 陈佳慧 +3 位作者 潘平雷 钟建国 肖佩荣 侍海存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19-1224,共6页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高血压(H型高血压)与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及3个月时临床转归和死亡的关系。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科住院的高血压原发性脑出血患者298例,记录其一般资料,在起病6h内及24h行CT扫描,同时检...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高血压(H型高血压)与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及3个月时临床转归和死亡的关系。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科住院的高血压原发性脑出血患者298例,记录其一般资料,在起病6h内及24h行CT扫描,同时检测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糖、胆固醇、纤维蛋白原等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随访3个月,记录改良Bathel(MBI)量评分及死亡例数。结果血浆Hcy水平升高[优势比(odds ratio,OR)=0.356,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131~0.826;P=0.021]和收缩压增高(OR=1.021,95%CI:1.002~1.028;P=0.045)是原发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浆Hcy升高(OR=1.031,95%CI:1.021~1.278;P=0.035)和收缩压增高(OR=1.141,95%CI:1.011~1.072;P=0.034)是临床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收缩压增高(OR=1.023,95%CI:1.007~1.051;P=0.021)、血糖高(OR=1.382,95%CI:1.221~1.673;P=0.004)、Hcy水平增高(OR=1.521,95%CI:1.025~8.096;P=0.023)是3个月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型高血压是原发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及3个月时临床转归和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高血压 脑出血 血肿 预后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和T细胞亚群对脑出血患者感染的预测效果 被引量:3
8
作者 陈丹 喻莉 龙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T细胞亚群对脑出血患者感染的预测效果。方法选取脑出血患者80例,依据感染发生情况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比较2组患者的血清PCT、T细胞亚群。对入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ROC曲线...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T细胞亚群对脑出血患者感染的预测效果。方法选取脑出血患者80例,依据感染发生情况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比较2组患者的血清PCT、T细胞亚群。对入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ROC曲线评估血清PCT和T细胞亚群对脑出血患者感染的预测效果。结果感染组患者的血清PCT、CD_8^+显著高于未感染组,CD_3^+、CD_4^+、CD_4^+/CD_8^+显著低于未感染组(P<0.05)。入院时NIHSS评分、血清PCT、CD_3^+、CD_4^+/CD_8^+是影响脑出血患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PCT、CD_4^+/CD_8^+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3、0.869,对脑出血患者感染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P<0.05)。结论血清PCT和T细胞亚群是影响脑出血患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t t细胞亚群 脑出血 感染 预测
下载PDF
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TNFα的变化 被引量:3
9
作者 王献 陈品 +1 位作者 屈宝华 齐进兴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0-102,共3页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时T淋巴细胞亚群和TNFα的变化。方法 :将 6 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并发肺部感染组和肺部正常组 38例 ,采用桥联酶联免疫法、ELISA法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时T淋巴细胞亚群和TNFα的变化。方法 :将 6 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并发肺部感染组和肺部正常组 38例 ,采用桥联酶联免疫法、ELISA法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并与健康对照组 5 2例比较。结果 :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组CD3 (6 4 .6 9%± 5 .4 0 % )、CD4(4 1 .1 5 %± 9.0 7% )、CD4/CD8(1 .4 0± 0 .2 2 )比值分别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70 .6 5 %± 4 .39% ,4 8.0 2 %± 8.2 7% ,1 .96± 0 .2 4 )降低 ,CD8(30 .0 8%± 7.87% )、TNFα(1 97.2 4± 2 3.5 1ng·L-1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2 4 .4 2 %± 7.1 0 % ,5 7.6 2± 2 1 .6 4ng·L-1 )增高 ,P <0 .0 1。结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肺部感染 t淋巴细胞亚群 tNFΑ
下载PDF
脑出血急性期T波电交替和Q-T离散度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成祥林 赵成三 马兰 《吉林医学》 CAS 2005年第6期578-579,共2页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心电图T波电交替和Q-T离散度变化与出血部位的关系。方法:选择65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7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标准12导联心电图,分析不同出血部位对心电图T波电交替和Q-T离散度的影...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心电图T波电交替和Q-T离散度变化与出血部位的关系。方法:选择65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7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标准12导联心电图,分析不同出血部位对心电图T波电交替和Q-T离散度的影响。结果:研究组Q-T离散度较对照组明显延长,T波电交替发生率增加;双侧内囊内侧型、右侧额颞叶、脑干和脑室出血较其他部位出血Q-T离散度较明显延长,T波电交替发生率增加。结论:脑出血患者心电图T波电交替和Q-T离散度变化与出血部位有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t波电交替 Q—t离散度
下载PDF
磁共振检测脑出血的敏感性及梗死后T1高信号病例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国忠 孙琳 +3 位作者 赵延峰 温世荣 田玉双 赵秀丽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06年第4期25-27,共3页
目的评价磁共振序列检测脑出血的敏感性,鉴别及分析梗死后T1WI高信号病例。方法33位磁共振常规序列怀疑、不能除外脑出血的患者分别追加磁共振FFE T*2WI及CT扫描。判别不同磁共振序列及CT对脑出血的诊断价值。并且对梗死后短T1病例进行... 目的评价磁共振序列检测脑出血的敏感性,鉴别及分析梗死后T1WI高信号病例。方法33位磁共振常规序列怀疑、不能除外脑出血的患者分别追加磁共振FFE T*2WI及CT扫描。判别不同磁共振序列及CT对脑出血的诊断价值。并且对梗死后短T1病例进行鉴别及分析。结果28例为经CT或病史确诊为脑出血,所有出血病例在FFE T*2WI上的表现为:血肿周围区呈现清晰的低信号带,5例为非出血病例,T1WI呈现高信号,FFE T*2WI无颅内出血的低信号表现,与CT结果一致。产生梗死后T1高信号的病变可包括:不完全性脑梗死和皮质层状坏死。结论FFE T*2WI可以敏感的检测到脑出血并排除T1高信号的假阳性出血病例,与常规磁共振序列组合可以进行较为正确的临床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FE t*2WI 磁共振 颅内出血 梗死后t1高信号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H-FABP的表达及其与NSE、NIHSS评分的相关性 被引量:15
12
作者 胡燕军 张万花 周连英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2期160-163,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IS)和脑出血(ICH)患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表达及其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及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6年12月在北京市昌平区沙河医院治疗的AIS患者66例作为AIS组,IC...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IS)和脑出血(ICH)患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表达及其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及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6年12月在北京市昌平区沙河医院治疗的AIS患者66例作为AIS组,ICH患者66例作为ICH组。另选同期在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6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受检者的血清H-FABP、NSE及NIHSS评分,以及不同病灶大小患者血清H-FABP、NSE及NIHSS评分,分析患者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AIS组及ICH组患者的血清H-FABP水平[(0.443±0.187)μg/L、(0.428±0.212)μg/L]及NSE水平[(8.871±4.263)μg/mL、(8.858±3.796)μ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301±0.170)μg/L、(6.642±2.335)μ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病灶组和大病灶组患者血清H-FABP水平[(0.453±0.119)μg/L、(0.482±0.123)μg/L]、NSE水平[(8.983±2.665)μg/mL、(10.413±3.032)μg/mL]及NIHSS评分[(12.48±2.02)分、(13.89±2.13)分]均明显高于小病灶组[(0.415±0.087)μg/L、(7.530±2.348)μg/mL、(11.59±1.24)分],且大病灶组患者血清H-FABP、NSE水平及NIHSS评分均明显高于中病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Spearman法分析相关性发现,H-FABP的表达与NSE、NIHSS评分及病灶大小均呈正相关(r=0.761、0.728、0.688,均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的H-FABP、NSE表达较高,且H-FABP与NSE、NIHSS评分及病灶大小均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脑出血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相关性
下载PDF
脑出血后的病理改变与T淋巴细胞反应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洁 金启建 吴珊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06年第4期229-233,共5页
目的:探讨脑出血血肿周围局部病理改变及细胞免疫机制。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及组织HE染色法观察20只大鼠尾壳核脑出血24 h,3天、7天血肿周围区域的组织病变及CD3+、CD8+T淋巴细胞的分布形式和表达时程。结果:①在脑出血后24 h血肿周围... 目的:探讨脑出血血肿周围局部病理改变及细胞免疫机制。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及组织HE染色法观察20只大鼠尾壳核脑出血24 h,3天、7天血肿周围区域的组织病变及CD3+、CD8+T淋巴细胞的分布形式和表达时程。结果:①在脑出血后24 h血肿周围即可见明显血管源性水肿,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少量散在淋巴细胞、小胶质细胞、星形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弥漫浸润;出血3天、7天以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为主,小胶质细胞、星形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增生明显,双侧半球皮层下和血管周围出现小胶质细胞结节;②出血灶周围CD3+和CD8+T淋巴细胞浸润在出血后24 h已可见,出血后3天组和出血后7天组,CD3+和CD8+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出血后24 h组。结论:①脑出血期以中性粒细胞反应为主,以后以淋巴细胞反应为主,胶质细胞反应在出血后24 h已发生,持续一周以上;②CD3+、CD8+阳性细胞的出现提示它们参与了出血后脑损伤的病理过程,在出血7天内, CD3+和CD8-阳性细胞反应呈增强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t淋巴细胞 CD3 CD8 大鼠
下载PDF
高分辨熔解曲线检测潮汕地区自发性深部脑出血患者载脂蛋白H基因多态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魏二佳 黄樾 +2 位作者 陈琦 黄亿平 杨立业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76-81,共6页
目的:探讨潮汕人群中载脂蛋白H基因(apolipoprotein H,Apo H)多态性与自发性深部脑出血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研究组收集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在潮州市中心医院和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揭阳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自发性深部... 目的:探讨潮汕人群中载脂蛋白H基因(apolipoprotein H,Apo H)多态性与自发性深部脑出血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研究组收集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在潮州市中心医院和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揭阳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自发性深部脑出血患者340例,对照组选取性别、年龄与研究组相匹配的轻度外伤患者257 例。应用高分辨熔解曲线分析法(high-resolution melting assay,HRM)检测Apo H基因型并测序验证。结果:所有患者的Apo H基因rs4581位点由HRM法成功检测,并且HRM检测结果与基因测序结果一致。与对照组比较,自发性深部脑出血患者Apo H 基因6个SNP位点(rs8178822、rs52797880、rs8178847、rs4581、rs1801690 和rs6933)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RM法能广泛运用于SNP基因多态性研究。潮汕地区自发性深部脑出血与Apo H基因多态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深部脑出血 载脂蛋白h基因 基因多态性 高分辨熔解曲线
下载PDF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浆t-PA和PAI-1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15
作者 赵毅 石义亭 +1 位作者 郝清华 王常然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0年第7期686-687,共2页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 (HCH)患者血浆 t-PA和 PAI-1动态变化 ,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发色底物法对 41例 HCH患者血浆 t-PA和 PAI-1活性动态监测 ,并与健康人相比较。结果  HCH患者发病第 1d,t-PA活性较健康人明显低 ,...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 (HCH)患者血浆 t-PA和 PAI-1动态变化 ,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发色底物法对 41例 HCH患者血浆 t-PA和 PAI-1活性动态监测 ,并与健康人相比较。结果  HCH患者发病第 1d,t-PA活性较健康人明显低 ,以后开始升高 ,第 10 d达高峰 ,达健康人水平 ,而后又呈降低倾向。至 2 1d时明显低于健康人 ;PAI-1活性与之大致相反。结论 HCH患者发病后血浆纤溶活性呈规律性变化 ,2周后其活性呈降低倾向 ,为促进血肿吸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t-PA PAI-1 动态变化
下载PDF
老年脑出血合并相关感染患者调节性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表达的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晓刚 张景华 周中和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脑出血合并脑卒中相关感染(stroke associated infection,SAI)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表达水平。方法连续选择住院的95例老年脑出血患者,入院即刻检测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并按住院后7 d内有无发生... 目的分析老年脑出血合并脑卒中相关感染(stroke associated infection,SAI)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表达水平。方法连续选择住院的95例老年脑出血患者,入院即刻检测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并按住院后7 d内有无发生SAI分为SAI组41例和无SAI组54例,对2组T细胞表达进行比较。结果 SAI组外周血CD4 CD25 Treg、CD4 CD25 Foxp3 Treg和CD8水平明显高于无SAI组,而CD3、CD4和CD4/CD8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无SA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老年脑出血合并SAI患者存在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异常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t淋巴细胞 卒中 呼吸道感染 白细胞介素10 转化生长因子Β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3
17
作者 樊华声 魏风 +4 位作者 钟仕茂 胡北泉 杨松 刘海峰 吴静 《中国卒中杂志》 2021年第3期283-287,共5页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动态变化,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后免疫抑制情况。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根据入院时GCS评分纳入轻型(GCS12~15分)、中型(GCS9~11分)和重型(GCS3~8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各30例。另外纳入无...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动态变化,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后免疫抑制情况。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根据入院时GCS评分纳入轻型(GCS12~15分)、中型(GCS9~11分)和重型(GCS3~8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各30例。另外纳入无脑出血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例为对照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于发病后1 d、3 d、7 d、14 d和28 d,对照组于住院第二日采集静脉血检测外周血CD4+、CD8+淋巴细胞比例,并计算CD4+/CD8+比值,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T淋巴细胞CD4+和CD8+亚群水平的变化趋势。结果组间比较结果显示,高血压脑出血轻型组、中型组、重型组CD4+和CD8+淋巴细胞比例在发病1 d、3 d、7 d时均低于对照组,14 d时仅重型组的CD4+和CD8+淋巴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28 d时四组CD4+和CD8+淋巴细胞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从时间变化趋势分析,不同严重程度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CD4+和CD8+淋巴细胞比例均呈发病后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其中CD4+淋巴细胞比例在3 d时最低,后逐渐升高,CD8+淋巴细胞比例在1 d时最低,后有所波动,但呈逐渐升高趋势,28 d时基本升高至对照组水平。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后患者T淋巴细胞(CD4+、CD8+)比例均呈现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在发病早期(7 d内),免疫细胞水平低于正常水平,提示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轻型和中型组在发病14 d时免疫细胞水平基本接近正常,而重型组在发病28 d后免疫细胞水平才基本接近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t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岛叶出血后血清肌钙蛋白T水平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18
作者 罗翰生 程远 谢宗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86-289,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中岛叶出血患者血清肌钙蛋白T(cTnT)变化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性脑出血患者150例(研究组)及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150例(对照组),并根据是否累及岛叶,将脑出血患者分为岛叶出血组59例和非岛叶出血组9...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中岛叶出血患者血清肌钙蛋白T(cTnT)变化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性脑出血患者150例(研究组)及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150例(对照组),并根据是否累及岛叶,将脑出血患者分为岛叶出血组59例和非岛叶出血组91例。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清cTnT水平及心电图的变化,随访6个月并了解其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血清cTnT水平升高比例及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00%vs 0.67%,63.33%vs 13.33%,P<0.01)。岛叶出血组血清cTnT水平升高、心电图异常、异位搏动、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ST段异常及QTc间期延长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岛叶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右侧岛叶出血患者血清cTnT水平升高、异位搏动及心房颤动发生率明显高于左侧患者(P<0.05,P<0.01),窦性心动过缓、ST段异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左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血清cTnT水平升高者的病死率明显高于血清cTnT水平正常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18%vs 3.42%,P<0.05)。在研究组生存患者中,血清cTnT水平升高者神经功能障碍重度比例明显高于血清cTnT水平正常者,轻度比例明显低于正常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急性岛叶出血初期,血清cTnT水平即可升高,其升高比例及心电图异常与出血部位、预后有一定相关,其中岛叶出血患者血清cTnT水平升高明显,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高,右侧岛叶出血患者心肌损伤更重,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肌钙蛋白t 心房颤动 心律失常 窦性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早期外周血γ干扰素和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域分子3 mRNA的表达及意义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肖文峰 蒋正方 +2 位作者 袁淼 叶亮 朱黎 《中国医药》 2020年第12期1883-1886,共4页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早期外周血γ干扰素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域分子3(TIM-3)mRN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四川绵阳四〇四医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43例发病至入院时间在6 h内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脑出血...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早期外周血γ干扰素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域分子3(TIM-3)mRN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四川绵阳四〇四医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43例发病至入院时间在6 h内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脑出血组;选取同期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体检者4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与脑出血组发病<6 h和发病24、48、72 h血清γ干扰素、TIM-3 mRNA表达水平及白细胞介素(IL)-2、IL-4、IL-10水平。结果脑出血组发病<6 h和发病24、48、72 h血清γ干扰素、TIM-3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177±21)、(194±23)、(239±25)、(191±22)ng/L比(125±17)ng/L,(0.208±0.077)、(0.504±0.120)、(0.824±0.148)、(0.561±0.073)比(0.065±0.0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脑出血组发病<6 h和发病24、48 h血清γ干扰素、TIM-3 mRNA表达水平呈上升趋势,发病72 h时二者表达水平下降,且均低于发病48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脑出血组发病<6 h和发病24、48、72 h血清IL-2、IL-4、IL-10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脑出血组发病不同时间IL-2、IL-4、IL-10水平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早期血清γ干扰素、TIM-3 mRNA表达增加,可能参与脑出血后的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Γ干扰素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域分子3 白细胞介素
下载PDF
不同程度老年高血压患者24 h动态血压变异特点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 被引量:4
20
作者 郑澈 陈焕钊 +2 位作者 陈润生 林灿新 郑斌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13期47-5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老年高血压患者24 h动态血压变异特点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东凤华侨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高血压等级标准分为Ⅰ级组、Ⅱ级组与Ⅲ级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老年高血压患者24 h动态血压变异特点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东凤华侨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高血压等级标准分为Ⅰ级组、Ⅱ级组与Ⅲ级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应用动态心电血压记录仪将24 h动态血压准确记录下来,分析其变异特点,并比较三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Ⅱ级组、Ⅲ级组舒张压、收缩压、舒张压-动态血压曲线平均分布宽度(SD)、舒张压-动态血压曲线变异系数(CV)、收缩压-CV和收缩压-SD高于Ⅰ级组,Ⅲ级组高于Ⅱ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心肌梗死、脑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级组的心肌梗死、脑出血发生率高于Ⅰ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血压变异性指标是独立于血压的老年高血压人群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血压变异性越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越高。因此,应该在加强对血压分级管理的基础上重点关注血压的变异性,针对血压水平及血压变异性提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控制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 24 h动态血压变异特点 心脑血管事件 脑出血 心肌梗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