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f clinical features of amyloid angiopathy hemorrhage and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被引量:11
1
作者 詹仁雅 童鹰 +8 位作者 沈剑峰 LANGE. PREULC. HEMPELMANNR.G. HUGOH.H. BUHLR. BARTHH. KLINGEH. MEHDORNH.M.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CSCD 2004年第10期1262-1269,共8页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ifferentiate between 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 (CAA) and hypertension (HTN) based on hemorrhage pattern interpretation. Methods: From June 1994 to Oct., 2000, 83 patients...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ifferentiate between 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 (CAA) and hypertension (HTN) based on hemorrhage pattern interpretation. Methods: From June 1994 to Oct., 2000, 83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service with acut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CH) were investigated retrospectively; 41 patients with his-tologically proven diagnosis of cerebral amyloid angiography and 42 patients with clear history of hypertension were investigated. Results: Patients with a CAA-related ICH were significantly older than patients with a HTN-related ICH (74.0 years vs 66.5 years, P<0.05). There was a significantly higher number of hematomas> ml in CAA (85.3%) when compared with HTN (59.5%). No basal ganglional hemorrhage was seen in CAA, but in 40.5% in HTN. In CAA-related ICH,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 was seen in 26 patients (63.4%) compared to only 11 patients (26.2%) in HTN-related ICH. 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 was seen in 24.4% in CAA, and in 26.2% in HTN. Typical features of CAA-related ICH included lobar distribution affecting mainly the lobar superficial areas, lobulated appearance, rupture into the subarachnoid space, and secondary IVH from the lobar hemorrhage. More specifically, multiplicity of hemorrhage, bilaterality, and repeated episodes also strongly suggest the diagnosis of CAA. Multiple hemorrhages, defined as 2 or more separate he-matomas in multiple lobes, accounted for 17.1% in CAA-related ICH. Conclusion: There are certain features in CAA on CT and MRI and in clinical settings. To some extent, these features may contribute to distinguishing CAA from HTN related I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 HYPERTENSION DIAGNOSIS Computed tomograph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下载PDF
Management of 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 and atrial fibrillation:We are still far from precision medicine
2
作者 Liuba Fusco Zefferino Palamà +5 位作者 Antonio Scarà Alessio Borrelli Antonio Gianluca Robles Gabriele De Masi DeLuca Silvio Romano Luigi Sciarra 《World Journal of Cardiology》 2024年第5期231-239,共9页
The use of anticoagulation therapy could prove to be controversial when trying to balance ischemic stroke and intracranial bleeding risks in patients with concurrent 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and atrial fibrilla... The use of anticoagulation therapy could prove to be controversial when trying to balance ischemic stroke and intracranial bleeding risks in patients with concurrent 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and atrial fibrillation(AF).In fact,CAA is an age-related cerebral vasculopathy that predisposes patients to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Nevertheless,many AF patients require oral systemic dose-adjusted warfarin,direct oral anticoagulants(such as factor Xa inhibitors)or direct thrombin inhibitors to control often associated with cardioembolic stroke risk.The prevalence of both CAA and AF is expected to rise,due to the aging of the population.This clinical dilemma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common.In patients with coexisting AF and CAA,the risks/benefits profile of anticoagulant therapy must be assessed for each patient individually due to the lack of a clear-cut consensus with regard to its risk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This review aims to provide an overview of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concomitant AF and CAA and propos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risk-based decision-making algorit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COAGULATION Atrial fibrillation 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STROKE Watchman Secondary prevention Left atrial appendage closure
下载PDF
脑血管淀粉样变性颅内出血的临床及MRI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陈平有 陈学强 +1 位作者 仇俊华 徐霖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2期178-181,共4页
目的:探讨脑血管淀粉样变性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MRI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活体诊断水平。方法:对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血管淀粉样变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与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12例均行常规T1WI和T2WI检查及磁敏感加权成像(... 目的:探讨脑血管淀粉样变性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MRI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活体诊断水平。方法:对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血管淀粉样变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与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12例均行常规T1WI和T2WI检查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结果:12例中,男7例,女5例,年龄47-78岁,平均年龄68岁。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12例)和脑膜刺激征(7例)。其出血主要位于脑叶的表面,呈分叶状或不规则形,具有多发性和容易复发的特点。常规T1WI和T2WI表现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出血灶混合存在,SWI显示为多发性低信号灶。7例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合并脑室出血。结论:脑血管淀粉样变性脑出血在临床和MRI上具有一定的特征,SWI能够提供比常规MRI更加详细、准确的诊断信息,但确诊需要病理学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脑血管淀粉样变性 磁敏感成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脑血管淀粉样病变相关的脑出血的临床治疗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黄振林 甄云 +3 位作者 胡少杰 李伟莲 陈麒声 李玉虎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16期185-186,共2页
目的分析脑血管淀粉样病变相关的脑出血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利用21例脑血管淀粉样病变相关的脑出血病,分析总结患者一般资料、血清中β-淀粉样蛋白、M蛋白检测、病理检查。结果脑血管淀粉样病变相关的脑出血患者血清中β-淀粉样蛋白和M... 目的分析脑血管淀粉样病变相关的脑出血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利用21例脑血管淀粉样病变相关的脑出血病,分析总结患者一般资料、血清中β-淀粉样蛋白、M蛋白检测、病理检查。结果脑血管淀粉样病变相关的脑出血患者血清中β-淀粉样蛋白和M蛋白检测具有一定早期诊断检查价值。结论血清中β-淀粉样蛋白和M蛋白检测对脑血管淀粉样病变相关的脑出血病早期诊断具有一定价值,客观上能为治疗方案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淀粉样病变 脑出血 Β-淀粉样蛋白 M蛋白
下载PDF
影响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死亡和再出血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殷小平 张曼青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08年第2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微创血肿抽吸引流治疗脑出血患者疗效的因素。方法:前瞻性地观察分析261例行血肿抽吸引流治疗的幕上脑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患者病死率与血肿量(P=0.0067)、GCS评分(P<0.0001)、年龄(P=0.0255)和拔管后残余血量有... 目的:探讨影响微创血肿抽吸引流治疗脑出血患者疗效的因素。方法:前瞻性地观察分析261例行血肿抽吸引流治疗的幕上脑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患者病死率与血肿量(P=0.0067)、GCS评分(P<0.0001)、年龄(P=0.0255)和拔管后残余血量有关(P=0.0406),而与出血部位、入院时血压、手术时机、中线结构移位、首次血肿清除率和并发症无关(P>0.05)。刚果红染色阳性组(P=0.0334)与未用止血剂组(P=0.0125)再出血的发生率较高,但与是否降低血压无关(P=0.3343)。结论:脑出血微创血肿抽吸引流术的死亡主要受出血量、GCS评分、年龄和首次血肿清除率的影响;刚果红染色阳性组再出血的发生率较高,再出血与是否用降血压治疗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治疗 预后 病死率 再出血 血管淀粉样变 微出血
下载PDF
脑淀粉样血管病所致脑出血的免疫性血管病理损害初步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顾小花 徐俊 +2 位作者 程欣欣 张巧全 时建铨 《中国卒中杂志》 2016年第8期631-635,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外科手术治疗的自发性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病理标本中脑淀粉样血管病(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及相关免疫-血管因子共表达情况,探讨CAA-ICH的免疫性血管病理损害可能机制。方法收集2010-2011... 目的回顾性分析外科手术治疗的自发性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病理标本中脑淀粉样血管病(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及相关免疫-血管因子共表达情况,探讨CAA-ICH的免疫性血管病理损害可能机制。方法收集2010-2011年46例ICH患者的手术病理标本,其中男27例,女19例,平均年龄(56±15)岁。免疫组化荧光检测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Aβ)与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glycosylation end products,RAGE)、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related protein-1,LRP1)蛋白的共表达情况。结果 46例ICH患者中8例(男5例,女3例)确诊为CAA,占17.39%,确诊为CAA的8例患者脑组织标本均有Aβ、RAGE、LRP1蛋白的共表达(阳性率100%),而在非CAA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中均无共表达。CAA-ICH组的LRP1表达水平较非CAA-ICH组显著降低(P=0.031),而CAA-ICH组的RAGE表达水平较非CAA-ICH组显著升高(P=0.015)。结论 CAA是ICH的重要病因之一,CAA相关的免疫-血管因子RAGE、LRP1蛋白异常表达,在ICH发病机制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淀粉样血管病 自发性脑出血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
下载PDF
手术联合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治疗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性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7
作者 李伟 龚涛 +3 位作者 胡夏生 崔壮 姜宏志 秦绍森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11-313,共3页
目的观察开颅血肿清除术联合凝血因子Ⅶ治疗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性脑出血的疗效,探讨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性脑出血的治疗方案。方法分析1例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治疗经过及预后等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 目的观察开颅血肿清除术联合凝血因子Ⅶ治疗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性脑出血的疗效,探讨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性脑出血的治疗方案。方法分析1例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治疗经过及预后等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78岁,以头晕起病,病情快速进展至左侧肢体偏瘫及嗜睡,头部CT显示右侧额叶脑出血,予开颅血肿清除术清除血肿。术后血肿脑组织病理显示脑血管壁可见淀粉样蛋白沉积,显示为脑淀粉样血管病,予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2mg静脉注射1次。术后90d患者无明显功能障碍,能完成日常工作及生活,改良Rankin量表评分1分。结论手术联合凝血因子Ⅶ治疗可能对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性脑出血患者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 脑淀粉样血管病 脑出血
下载PDF
非高血压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脑出血临床特征分析
8
作者 辛浩琳 周官恩 安中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2期176-178,共3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阐明非高血压脑淀粉样血管病(CAA)相关脑出血(ICH)临床特征。方法:笔者回顾了74例,年龄>55岁,CAA相关ICH患者的发病年龄、出血部位、临床表现、发病模式及复发次数、治疗方式、小血管疾病伴发情况。结果:患者平均发... 目的:本研究旨在阐明非高血压脑淀粉样血管病(CAA)相关脑出血(ICH)临床特征。方法:笔者回顾了74例,年龄>55岁,CAA相关ICH患者的发病年龄、出血部位、临床表现、发病模式及复发次数、治疗方式、小血管疾病伴发情况。结果:患者平均发病年龄(77.14±7.45)岁,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女性占优势;ICH在额叶和顶叶中常发;在皮质体积校正后,顶叶是最常受影响的部位;ICH以急性起病为主,单一脑叶出血占到67.6%;其中8.1%的患者存在1次以上复发;在治疗中,83.8%行保守治疗,共16.3%接受了神经外科手术和微创血肿清除治疗。此外,CAA相关ICH约1/3伴发小血管病变;急性期常表现为运动障碍、意识障碍、高级皮质功能异常,慢性期则以认知障碍、癫痫发作及帕金森症状为主。结论:本研究显示了CAA相关ICH的临床特征,包括其顶叶偏好及年龄特点,未来的研究将扩大样本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淀粉样血管病 脑出血 非高血压 临床特征
下载PDF
维吾尔族、汉族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临床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周临军 王鑫 +5 位作者 唐献江 钱忠伟 胡彦兵 郭雄 潘洪波 更.党木仁加甫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350-352,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的维吾尔族、汉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年龄、性别、术后病死率差异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2009年5月至2012年2月我科收治的符合手术指征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8例,根据民族不同分为维吾尔族组及汉族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的维吾尔族、汉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年龄、性别、术后病死率差异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2009年5月至2012年2月我科收治的符合手术指征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8例,根据民族不同分为维吾尔族组及汉族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术后病死率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标本均送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病理学检测。结果维吾尔族及汉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年龄、性别及术后死亡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8例中有2例为脑血管淀粉样变性相关性脑出血,病理表现为受累的血管壁增厚,淀粉样物质在被膜中层和血管外膜中沉积。结论开颅手术治疗的两组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术后病死率无显著差异;高血压脑出血可合并出现脑血管淀粉样变性,并在病理学检测有特征性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脑血管淀粉样变性 手术
下载PDF
脑血管淀粉样变性相关脑出血的手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丁鹏 吴开福 +1 位作者 曲春城 续继军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第12期986-988,共3页
目的探讨脑血管淀粉样变性相关脑出血(CAA-ICH)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9年3月手术治疗的33例CAA-ICH的临床资料。结果33例中,年龄<70岁15例(低龄组),年龄≥70岁18例(高龄组)。小骨窗手术5例,标准骨瓣开颅手... 目的探讨脑血管淀粉样变性相关脑出血(CAA-ICH)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9年3月手术治疗的33例CAA-ICH的临床资料。结果33例中,年龄<70岁15例(低龄组),年龄≥70岁18例(高龄组)。小骨窗手术5例,标准骨瓣开颅手术28例(骨瓣回置20例,去骨瓣减压8例)。术后24 h复查头部CT显示血肿清除率在60~95%,平均(80.5±4.2)%。低龄组血肿清除率[(81.6±4.3)%]与高龄组[(79.4±5.1)%]无统计学差异(P>0.05)。低龄组术后发生再出血发生率(6.67%)、肺部感染发生率(40.00%)、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13.33%)与高龄组(分别为11.11%、55.56%、33.33%)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随访1年,按GOS评分:死亡5例,植物生存5例,重残9例,中残10例,恢复良好4例。低龄组预后良好率(60.00%;GOS评分4~5分)明显高于高龄组(27.78%;P<0.05)。结论CAA-ICH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总体预后不理想。相对年轻的CAA-ICH病人,显微手术是相对积极的治疗手段,可望获得较好的预后;但高龄CAA-ICH病人预后较差,全麻开颅手术应相对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淀粉样变性相关脑出血 手术 疗效
下载PDF
脑淀粉样血管病性出血与载脂蛋白E等位基因ε2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德忠 贺侠 厉永伟 《浙江医学》 CAS 2003年第9期513-515,526,共4页
目的 探讨脑淀粉样血管病性出血 (CAAH)与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长度多态技术 (PCR -RFLP)检测了112例脑淀粉样血管病性出血患者 (患者组 )和120例健康志愿者 (对照组 )的ApoE基因和等位基因 ... 目的 探讨脑淀粉样血管病性出血 (CAAH)与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长度多态技术 (PCR -RFLP)检测了112例脑淀粉样血管病性出血患者 (患者组 )和120例健康志愿者 (对照组 )的ApoE基因和等位基因 ,同时检测他们的血脂、脂蛋白和载脂蛋白等。结果 患者组ApoE基因型ε2/2、ε2/3、ε2/4、ε3/3、ε3/4和ε4/4的频率分别为1.8%、46.4%、8.9 %、19.6%、19.6%和3.6% ,ApoE等位基因ε2、ε3和ε4的频率依次为29.5 %、52.7 %和17.8% ;而对照组分别为1.7%、15.0%、3.3 %、63.3%、16.7%、0,10.8%、79.2%和10.0 % ;两组之间的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 (均P=0.0001)。与对照组相比较 ,患者组ApoE基因ε2/3和等位基因ε2的频率明显增高 ,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 (均P=0.0001) ;而ε3/3、ε3的频率则明显降低 ,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 (均P=0.0001) ;ApoEε基因型2/3和ApoE等位基因ε2的相对危险度及其95%可信区间分别为4.911(2.632~9.163)和3.438(1.700~6.955)。 结论 ApoE等位基因ε2在CAAH患者中出现的频率显著增高 ,很可能是引发CAAH潜在的危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淀粉样血管病 载脂蛋白E 等位基因ε2 研究 脑内出血
下载PDF
淀粉样脑血管病相关性脑出血与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慧端 杜郭佳 +5 位作者 汪永新 朱国华 唐献江 于建华 王鑫 更·党木仁加甫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33-1236,共4页
目的 探讨淀粉样脑血管病相关性脑出血(CAAH)与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影像、手术预后的特点.方法 收集3年来6家三级甲等医院经手术治疗的101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标本经送我院病理科诊断后分为CAAH组11例,HICH组9... 目的 探讨淀粉样脑血管病相关性脑出血(CAAH)与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影像、手术预后的特点.方法 收集3年来6家三级甲等医院经手术治疗的101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标本经送我院病理科诊断后分为CAAH组11例,HICH组90例.对两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术后病死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CAAH组发病平均年龄高于HICH组,而术前偏瘫的发生率低于HICH组.CAAH组出血部位多在脑叶,而HICH组以基底节区最常见.CAAH组年龄≥70岁患者术后病死率高于HICH组.随访期内CAAH组2例再次出血,其中1例死亡,4例出院后因长期卧床并发肺部感染,1例出现左眼视力颞侧偏盲,生活基本自理.结论 CAAH在临床和影像学上具有一定的特征,年龄较大者预后较差.外科手术干预近期有较好的效果,术后肺部感染是导致预后不良的常见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脑血管淀粉样变 高血压 手术
原文传递
脑血管淀粉样变与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31
13
作者 詹仁雅 童鹰 H. M. Mehdorn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36-239,共4页
目的比较颅内血管淀粉样变与高血压引起脑出血的临床、放射学和诊断的特点,对脑血管淀粉样变与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特征进行研究。方法对41例急性颅内血管淀粉样变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血肿部位、形状、大小、是否伴发蛛网... 目的比较颅内血管淀粉样变与高血压引起脑出血的临床、放射学和诊断的特点,对脑血管淀粉样变与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特征进行研究。方法对41例急性颅内血管淀粉样变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血肿部位、形状、大小、是否伴发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室出血等)、放射学诊断和病理学结果等因素进行分析,并与4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进行对照,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颅内血管淀粉样变出血组平均年龄明显高于高血压脑出血组,其出血主要位于脑叶的表面,呈分叶状或不规则状,易产生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室出血,具有多发性和容易复发的特点。结论颅内血管淀粉样变出血在临床和影像学上具有一定的特征,但确诊需要病理学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淀粉样变 临床特征 脑血管 蛛网膜下腔出血 高血压性脑出血 脑出血病人 颅内血管 脑室出血 放射学诊断 统计学分析 临床资料 血肿部位 平均年龄 病理学 等因素 不规则 多发性 影像学
原文传递
淀粉样脑血管病相关性脑出血的病理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鑫 杜郭佳 +5 位作者 汪永新 朱国华 张慧端 范雁东 赵恒 更·党木仁加甫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30-1232,共3页
目的 研究新疆少数民族地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中淀粉样脑血管病相关性脑出血(CAAH)的比例及其病理特点.方法 经头颅CT证实为自发性脑出血的124例患者来自于有代表性的南北疆6家三级甲等医院,入组患者接受开颅手术,标本取白血肿腔周围,... 目的 研究新疆少数民族地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中淀粉样脑血管病相关性脑出血(CAAH)的比例及其病理特点.方法 经头颅CT证实为自发性脑出血的124例患者来自于有代表性的南北疆6家三级甲等医院,入组患者接受开颅手术,标本取白血肿腔周围,通过HE染色、刚果红染色偏振光显微镜观察、β淀粉样蛋白(Aβ)免疫组化检测明确是否存在脑血管淀粉样变性.结果124例患者中11例为CAAH,占8.9%,其中4例为嗜刚果红血管病,1例表现为斑样血管病,6例为混合型.结论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手术治疗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中8.9%与淀粉样脑血管病(CAA)相关,其比例随年龄增加;CAA表现为受累的血管壁增厚,血管壁正常结构消失,淀粉样物质在血管被膜中层和外膜中沉积;部分患者脑实质内可见β淀粉样蛋白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脑血管病 自发性脑出血 病理学
原文传递
急性脑小血管病的定义和临床特征 被引量:7
15
作者 严玉颖 吴波 张舒婷 《华西医学》 CAS 2019年第10期1091-1095,共5页
脑小血管病是各种病因影响脑内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和小静脉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影像及病理综合征。脑小血管病起病隐匿,症状多样,部分可急性发作,表现为急性腔隙性脑梗死和脑实质出血,后者主要包括高血压性脑出血和脑淀... 脑小血管病是各种病因影响脑内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和小静脉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影像及病理综合征。脑小血管病起病隐匿,症状多样,部分可急性发作,表现为急性腔隙性脑梗死和脑实质出血,后者主要包括高血压性脑出血和脑淀粉样血管病。该文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手段等方面对急性脑小血管病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探讨疾病的特点及临床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小血管病 腔隙性梗死 自发性颅内出血 脑淀粉样血管病
原文传递
脑淀粉样血管病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诺 黄勇华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4期205-211,共7页
脑淀粉样血管病是指淀粉样物质在大脑皮层和软脑膜小动脉及毛细血管过量沉积,导致血管功能障碍和脑实质损伤的一类神经系统疾病,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本文对脑淀粉样血管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病理改变、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相... 脑淀粉样血管病是指淀粉样物质在大脑皮层和软脑膜小动脉及毛细血管过量沉积,导致血管功能障碍和脑实质损伤的一类神经系统疾病,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本文对脑淀粉样血管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病理改变、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相关表现、诊断标准以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提高该病的临床识别率以及合理治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淀粉样血管病 Β-淀粉样蛋白 小血管疾病 脑叶出血
原文传递
自发性脑出血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钦 杨清武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2期64-69,共6页
脑出血是致死致残率最高的脑卒中类型,至今仍无明确有效的治疗手段。缺乏与脑出血临床特征相契合的动物模型可能是阻碍其研究的根本原因。本文通过回顾现有自发性脑出血小鼠模型,共发现2种高血压脑出血模型、1种自发性深部脑出血模型和... 脑出血是致死致残率最高的脑卒中类型,至今仍无明确有效的治疗手段。缺乏与脑出血临床特征相契合的动物模型可能是阻碍其研究的根本原因。本文通过回顾现有自发性脑出血小鼠模型,共发现2种高血压脑出血模型、1种自发性深部脑出血模型和5种脑淀粉样血管病模型。高血压模型其中一种是双转基因小鼠,通过过表达人肾素和血管紧张素原,导致小鼠高血压。然而,该模型脑出血的发生需要结合高盐饮食和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另一种则采用皮下缓慢释放血管紧张素Ⅱ和抑制一氧化氮合酶导致慢性高血压,随后急性注射血管紧张素Ⅱ进一步提升血压造成血压剧烈波动诱导脑出血发生。自发性深部脑出血模型可能是除高血压因素外研究深部脑出血最理想的小鼠模型。5种淀粉样血管病模型均建立在淀粉样前体蛋白突变型的转基因小鼠,但关于其脑出血特征的研究比较匮乏。目前自发性脑出血仍缺少公认的广泛使用的动物模型,理想的脑出血模型应能最大限度模拟疾病的发展特征,只有开展符合临床实际需要的脑出血基础研究,才有望为脑出血防治提供新的有效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脑出血 动物模型 高血压 脑淀粉样血管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