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侧入路显露对侧后交通动脉瘤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夏家林 马景鐗 +1 位作者 甄自刚 焦德让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297-300,共4页
目的探讨一侧入路显露并夹闭对侧后交通动脉瘤的可行性。方法对15具国人成年尸头标本经甲醛固定,采用显微解剖技术,经一侧入路显露和观察对侧后交通动脉起始部及其毗邻关系,以探求最佳显露途径,并回顾性分析1997年-2002年收治的9例包含... 目的探讨一侧入路显露并夹闭对侧后交通动脉瘤的可行性。方法对15具国人成年尸头标本经甲醛固定,采用显微解剖技术,经一侧入路显露和观察对侧后交通动脉起始部及其毗邻关系,以探求最佳显露途径,并回顾性分析1997年-2002年收治的9例包含后交通动脉瘤在内的双侧颅内多发动脉瘤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在15具尸头的30支后交通动脉中,对侧后交通动脉起始部成功显露15支(50%),后交通动脉起源于颈内动脉后外侧壁者16支(53.3%),后壁者6支(20.0%),后内侧壁者8支(26.7%)。后交通动脉起点至颈内动脉穿出硬脑膜的距离为(8.74±2.57)mm,后交通动脉主干直径为(1.67±0.39)mm,通常在视交叉前间隙内,轻轻向外牵拉对侧视神经,即可显露后交通动脉起始点内侧面。1具标本须经过视交叉上外侧,在对侧视神经-颈内动脉间隙内,轻轻向外牵拉颈内动脉才能显露对侧后交通动脉及其起始部。在视交叉前间隙,经过对侧视神经下方探查该部位是较理想的途径,切开对侧硬脑膜镰状韧带,避免损伤视神经至关重要。9例经手术夹闭的双侧颅内多发动脉瘤患者,经一侧翼点入路显露并夹闭对侧后交通动脉瘤者3例。结论严格选择的双侧颅内多发动脉瘤患者,经一侧入路显露并夹闭对侧后交通动脉瘤是可行、安全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侧入路显露 对侧后交通动脉瘤 显微解剖学 脑动脉瘤 显微解剖技术
下载PDF
颅脑基底静脉前段的显微解剖观察
2
作者 陈兵 丰育功 +2 位作者 张丽云 唐万忠 李环廷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目的了解基底静脉前段的显微解剖结构,以便在翼点手术入路中更好地保护。方法取15具(30侧)尸头标本,动、静脉分别用红、蓝色乳胶灌注,在显微镜下模拟翼点手术入路,分别从手术中常用的间隙进行操作,观察基底静脉前段与手术间隙的关系。... 目的了解基底静脉前段的显微解剖结构,以便在翼点手术入路中更好地保护。方法取15具(30侧)尸头标本,动、静脉分别用红、蓝色乳胶灌注,在显微镜下模拟翼点手术入路,分别从手术中常用的间隙进行操作,观察基底静脉前段与手术间隙的关系。最后去除颅盖骨,在游离的脑标本上对基底静脉本干及其属支进行观察、测量,统计相关数据。结果有4侧基底静脉前段缺如,22侧紧贴视束后行,4侧距离视束较远。基底静脉前段的长度为(7.83±1.73)mm,直径(1.73±0.78)mm;前段紧贴视束处与视交叉外侧缘的距离为(12.11±0.24)mm。大脑前静脉与大脑中深静脉汇合处距视交叉外侧缘(14.36±1.67)mm,距颈内动脉分叉处(8.13±0.98)mm,距大脑中动脉的最近距离为(7.65±0.21)mm。结论经翼点入路对鞍区肿瘤进行手术时,熟悉基底静脉的显微解剖,可以在手术中减少其损伤,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 显微外科手术 解剖学 局部
下载PDF
单侧眶上眉弓锁孔入路夹闭双侧颅内动脉瘤的应用解剖研究
3
作者 杨华 李爱民 +4 位作者 刘希光 周静 仇劲松 高峰 周海 《安徽医药》 CAS 2021年第7期1407-1410,共4页
目的探讨经单侧眶上眉弓锁孔入路夹闭同侧与对侧颅内动脉瘤的相关解剖及临床研究。方法本研究起止时间为2019年2—7月,福尔马林灌注尸体头颅标本来源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颅底解剖实验室,标本15例30侧并模拟眶上眉弓锁孔入路(S... 目的探讨经单侧眶上眉弓锁孔入路夹闭同侧与对侧颅内动脉瘤的相关解剖及临床研究。方法本研究起止时间为2019年2—7月,福尔马林灌注尸体头颅标本来源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颅底解剖实验室,标本15例30侧并模拟眶上眉弓锁孔入路(SEK)进行显露操作,显微镜下暴露颅内对侧颈内动脉远端(DI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和颈内动脉眼段(OICA)并测量所能观察的最大长度,为临床提供解剖学数据。模拟临床处理方法,应用改良的(Salma)模拟夹闭动脉瘤的评分表量化评分。结果经单侧眶上眉弓锁孔入路可显露动脉瘤位于对侧颈内动脉眼动脉段(3.67±1.14)mm、对侧大脑前A2外侧段(5.28±0.96)mm、大脑中动脉M1段后方(15.83±0.76)mm、大脑中动脉M2段、未被视神经遮挡的颈内动脉(7.08±2.32)mm、大脑前动脉A1段(14.77±1.45)mm。大脑前A2近段、大脑中动脉M1段、大脑中动脉M2段近端、颈中动脉分叉处下方、颈内动脉未被视神经遮挡的后方和外侧方以及颈内动脉眼动脉段的上、下和外侧方,评估后可操作性几率小于75%,其不能完全显露进行模拟夹闭操作。结论模拟单侧眶上眉弓锁孔入路可显露夹闭动脉瘤位于对侧大脑前动脉A1段、指向前、后、内侧的大脑前动脉A2段、指向前、上、下的大脑中动脉M1段、指向上、外侧的大脑中动脉分叉部、颈内动脉分叉、指向前、内侧未被视神经遮挡的颈内动脉、指向内侧的颈内动脉眼动脉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解剖学 局部 脑血管重建术/方法 视神经 眶上眉弓 锁孔手术
下载PDF
经额底纵裂入路前交通动脉复合体的显微解剖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高树梓 安德柱 +2 位作者 仪新锋 李佳岩 廖长春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0年第5期354-357,共4页
目的探讨显微解剖下经额底纵裂入路及相应的前交通动脉复合体相关指标,分析前交通动脉复合体结构分布情况。方法选择完整浸泡于10%福尔马林的成人尸头标本15具(30侧),在显微镜下经额底纵裂入路进行解剖,检测和分析大脑前动脉远侧部位和... 目的探讨显微解剖下经额底纵裂入路及相应的前交通动脉复合体相关指标,分析前交通动脉复合体结构分布情况。方法选择完整浸泡于10%福尔马林的成人尸头标本15具(30侧),在显微镜下经额底纵裂入路进行解剖,检测和分析大脑前动脉远侧部位和前交通动脉复合体的显微解剖相关指标,观察重要动脉血管分布情况。结果大脑前动脉A1段的左侧管径(2.67±0.29)mm,长度(133.68±1.63)mm;右侧管径(2.24±0.35)mm,长度(13.21±1.31)mm;出现变异的标本有2例(13.3%)。A2段的左侧管径(2.48±0.43)mm,长度(19.24±3.27)mm;右侧管径(2.51±0.52)mm,长度(20.15±3.54)mm;均未见变异和不对称情况。前交通动脉的长度为0~8.9 mm,平均(3.51±0.88)mm;直径为0~4.0 mm,平均(1.24±0.61)mm。前交通动脉的穿通支有1~5支,平均(2.3±1.01)支。Heubner回返动脉未见发育异常,其长度为21.14~37.52 mm,平均(27.11±3.15)mm。结论经额底纵裂入路对人体头颅进行解剖,分析前交通动脉复合体相关指标,明确了该部位的解剖结构及分布情况,有助于指导该部位前交通动脉复合体的结构分析、病变探索和临床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底纵裂入路 大脑前动脉 前交通动脉复合体 显微解剖 前交通动脉瘤夹闭术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