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I联合CT在脑静脉窦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王德华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8期62-65,共4页
目的:探讨MRI联合CT在脑静脉窦血栓(CVST)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科收治的86例疑似CVS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测结果将其分CVST组(n=70)和非CVST组(n=16)。所有... 目的:探讨MRI联合CT在脑静脉窦血栓(CVST)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科收治的86例疑似CVS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测结果将其分CVST组(n=70)和非CVST组(n=16)。所有患者均进行CT及MRI检查。统计不同检查方法CVST具体部位诊断结果,统计CT、MRI及联合检测对CVST的诊断结果。分析CT、MRI及联合检测对CVST的诊断效能。结果:DSA明确诊断CVST共计70例,CT诊断符合55例,MRI诊断符合60例,CT联合MRI诊断符合65例。CT诊断55例与DSA结果一致,有18例误判。MRI诊断60例与DSA结果一致,有11例误判。CT联合MRI诊断65例与DSA结果一致,有6例误判。CT联合MRI准确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联合MRI对CVST诊断准确率较高,且较CT和MRI检查手段的单独应用更为精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窦血栓 mri ct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iffuse 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
2
作者 ZHANGXin-qing YUXin-guang ZHANGKun YINXiao-liang ZHUJu ZHOUDing-biao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 探讨弥漫型颅内动静脉畸形(AVM)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病理改变及 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8例经脑血管造影证实为弥漫型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的临床及影像 资料。 结果 8例弥漫型脑AVM的脑血管造影影像不同于典型的脑AVM,... 目的 探讨弥漫型颅内动静脉畸形(AVM)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病理改变及 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8例经脑血管造影证实为弥漫型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的临床及影像 资料。 结果 8例弥漫型脑AVM的脑血管造影影像不同于典型的脑AVM,可见多条供血动脉和 弥漫的异常血管染色,边界不清,染色不匀,没有明显的畸形血管团边界,有数条引流静脉。手 术治疗的4例中,2例畸形团全部切除,1例先栓塞后切除畸形团,术后复查仍有残留,1例因位 于重要功能区未能全部切除。术中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在异常的动静脉血管间有正常脑组织 存在。另4例中,2例再出血死亡,2例未做治疗。 结论 弥漫型脑AVM在脑血管造影和组织 病理学上不同于典型的AVM,其病变范围可能存在一个局限病灶到弥漫性损害的发展变化过程。 对于非重要功能区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切除,但是全部切除比较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型颅内动静脉畸形 AVM 脑血管造影 血管畸形 影像学
下载PDF
脑静脉畸形的CT和MRI诊断和评价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秀玲 张宗军 +2 位作者 朱宗明 季学满 卢光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9期937-941,共5页
目的:探讨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在脑静脉畸形(CVM)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7例CVM患者的MRI和CT资料进行分析,15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2例行磁共振脑静脉成像检查,3例行磁共振脑动脉成像检查,8例患者行CT检查,包... 目的:探讨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在脑静脉畸形(CVM)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7例CVM患者的MRI和CT资料进行分析,15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2例行磁共振脑静脉成像检查,3例行磁共振脑动脉成像检查,8例患者行CT检查,包括平扫2例,增强4例,CT脑动脉造影检查2例。17例中4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证实。结果:17例患者有21个CVM,其中3例为多发,4例患者合并有海绵状血管瘤。有21个CVM中,幕上7个,幕下14个。12个CVM为浅型,位于皮质和皮质下区,9个为深型。CT平扫均不能显示CVM的直接征象,增强CT、CT脑动脉造影和MRI增强扫描均能清晰显示CVM的特征性表现,即"水母头"状扩张的髓静脉汇入粗大的引流静脉干,MRI能清晰显示合并的海绵状血管瘤和其他脑实质异常。磁共振脑静脉成像也能清晰显示CVM。结论:CVM为最常见的脑血管畸形,具有典型的影像学表现,CT增强、CT动脉成像以及MRI均能显示其特征性改变,并对其做出诊断。MRI检查可显示合并的其他异常表现,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畸形 ct mri 诊断
下载PDF
脑血管畸形病变患者CT及MRI影像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岚 郭海志 +1 位作者 李跃 付信飞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第10期23-25,78,共4页
目的比较脑血管畸形病变(CVM)患者CT及MRI影像学特点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院CVM患者临床资料7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分为颅内海绵状血管瘤(CH)、静脉性血管瘤(CVA)、动静脉畸形(AVM)及... 目的比较脑血管畸形病变(CVM)患者CT及MRI影像学特点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院CVM患者临床资料7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分为颅内海绵状血管瘤(CH)、静脉性血管瘤(CVA)、动静脉畸形(AVM)及颅内毛细血管扩张症(ICT)等4类,分别比较CT和MRI检查这4种疾病的图像特点。结果CH患者CT平扫为高或等密度影,MRI扫描T1WI以及T2WI均可为高或低信号,CT和MRI增强轻度强化;CVA患者CT平扫可见高密度出血病灶,增强扫描可发现点状、线样或弧形高密度影向引流静脉汇聚,MRI检查显示血管流空影,伴周围脑组织异常强化;AVM患者CT平扫为稍高或等密度肿块,增强扫描可见供血动脉增粗、扩张或迂曲,同时可见静脉窦扩张,MRI可见团块、结节或蚯蚓状血管,呈血管流空征象,T1WI及T2WI均呈明显低信号影;ICT患者CT平扫显示斑片状低密度或混杂密度缺血性病灶,增强扫描可见高信号血管影,MRI表现为T1WI及T2WI结节状或斑片状低或稍高密度影,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强化。结论CT和MRI均是CVM常用检查方法,对CH、CVA、AVM及ICT病灶位置、大小、形态及周围组织受累情况等解剖信息均具有良好显示效果,对CVM诊断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畸形 影像学检查 ct mri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CT联合MRI诊断颅脑动静脉畸形(AVM)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春艳 张若成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8年第20期3135-3137,共3页
目的探究CT联合MRI诊断颅脑动静脉畸形(AVM)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3月至12月收治的60例AVM确诊患者,对其进行CT和MRI检查,并将CT联合MRI的诊断结果与全脑动脉造影诊断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T联合MRI诊断颅脑动静脉畸形的准... 目的探究CT联合MRI诊断颅脑动静脉畸形(AVM)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3月至12月收治的60例AVM确诊患者,对其进行CT和MRI检查,并将CT联合MRI的诊断结果与全脑动脉造影诊断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T联合MRI诊断颅脑动静脉畸形的准确率为96.67%,十分接近于动脉造影诊断的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联合MRI诊断AVM准确率高,影像学图像清晰,具有良好的临床诊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动静脉畸形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隐匿性脑血管畸形的CT、MRI诊断 被引量:10
6
作者 朱丹红 苏小方 于海光 《罕少疾病杂志》 2003年第6期6-7,共2页
目的探讨隐匿性脑血管畸形的CT、MRI表现特征及鉴别。方法对15例随访5年以上的隐匿性脑血管畸形的CT、MRI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患者中,病灶位于左侧额颞区9例,右侧额叶3例,右侧额顶2例,左侧枕叶1例。CT平扫病灶呈等高混合密度,病灶... 目的探讨隐匿性脑血管畸形的CT、MRI表现特征及鉴别。方法对15例随访5年以上的隐匿性脑血管畸形的CT、MRI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患者中,病灶位于左侧额颞区9例,右侧额叶3例,右侧额顶2例,左侧枕叶1例。CT平扫病灶呈等高混合密度,病灶内可见线条状钙化。MRI 平扫病灶于T1WI呈等信号,T2WI呈低、等和高混合信号。增强后CT扫描4例见轻度非均匀强化,余11例未见强化;全部病灶MRI增强扫描未见强化。全部病灶无占位效应及病灶周围水肿,10例邻近病灶的脑沟增宽。结论隐匿性脑血管畸形因血栓形成、血栓钙化等致病灶的密度、信号不均匀,无占位表现和随访无增大是其表现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脑血管畸形 ct诊断 磁共振成像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CT血管造影和MRI在脊髓血管畸形术后随诊中的价值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大胜 黄河 +2 位作者 王娜娜 徐海旺 王志潮 《中国医疗设备》 2021年第2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和MRI在脊髓血管畸形术后随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55例脊髓血管畸形术后复查的患者全部完成选择性全脊柱动脉造影检查,由经过统一培训的3名放射科医生对其中80例完成CTA和126例完成MRI检查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和MRI在脊髓血管畸形术后随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55例脊髓血管畸形术后复查的患者全部完成选择性全脊柱动脉造影检查,由经过统一培训的3名放射科医生对其中80例完成CTA和126例完成MRI检查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选择性全脊柱动脉造影的检查结果,评价CTA和MRI这2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并对这2种方法串联后的结果进行评价。结果CTA的灵敏度为90.2%,特异度为84.6%,假阳性率为9.8%,假阴性率为15.4%。MRI的灵敏度为90.1%,特异度为65.5%,假阳性率为9.9%,假阴性率为34.5%。脊髓CTA和MRI的串联诊断结果灵敏度为70.3%,特异度为98.1%,假阳性率为29.7%,假阴性率为1.9%。结论脊髓CTA和MRI的串联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和较好的灵敏度,在脊髓血管畸形患者术后的随诊中联合应用可以使假阳性率降到最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血管畸形 ct血管成像 磁共振 选择性全脊柱动脉造影
下载PDF
分析CT、MRI联合在诊断颅脑动静脉畸形(AVM)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8
作者 付信飞 卓红平 黎俊 《智慧健康》 2019年第2期159-160,共2页
目的分析CT、MRI联合在诊断颅脑动静脉畸形(AVM)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9月内收治的34例颅脑动静脉畸形患者,所有病例均接受CT与MRI联合检查,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观察诊断结果。结果 (1) 34例颅脑动静脉畸形患者... 目的分析CT、MRI联合在诊断颅脑动静脉畸形(AVM)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9月内收治的34例颅脑动静脉畸形患者,所有病例均接受CT与MRI联合检查,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观察诊断结果。结果 (1) 34例颅脑动静脉畸形患者,根据SpetZler&Martin分级,4例Ⅰ级,11例Ⅱ级,18例Ⅲ级,1例Ⅳ级。其中,均为单个瘤巢,最小直径1.1cm,最大直径9.2cm,平均(3.5±0.45)cm。(2) CT显示,17例影像上可见等密度或稍高不规则肿块,9例急性血肿,4例亚急性血肿,4例局部脑萎缩,2例脑软化。(3) MRI显示,13例T1WI与T2WI图像可见血液流空征象无信号特征,11例脑内可见血肿,10例呈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病灶周围呈脑萎缩现象。结论颅脑动静脉畸形,联合应用CT与MRI进行诊断,可清晰显示直接征象与间接征象,检出率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mri 颅脑动静脉畸形 临床价值
下载PDF
关于CT和MRI联合诊断颅脑动静脉畸形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马芳芳 李明 《智慧健康》 2018年第18期23-24,共2页
目的分析CT和MRI联合诊断对颅脑动静脉畸形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43例颅脑动静脉畸形患者,对其分别进行CT检查与MRI检查,将CT与MRI检查结果共同作为研究组数据进行诊断,另将CT检查结果作为对照组进... 目的分析CT和MRI联合诊断对颅脑动静脉畸形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43例颅脑动静脉畸形患者,对其分别进行CT检查与MRI检查,将CT与MRI检查结果共同作为研究组数据进行诊断,另将CT检查结果作为对照组进行诊断,对比两组诊断准确性差异。结果研究组诊断准确率93.02%,对照组诊断准确率74.41%,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分级与对照组分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动静脉畸形发病率相对较少,利用颅脑CT检查是临床常用检查方案,但由于CT检查后图像受到限制,因此联合MRI检查的结果更加准确,两种检查手段联合应用效果更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动静脉畸形 ct mri 联合诊断 准确率
下载PDF
三维DSA与MRI或CT影像融合技术要点及在颅内动静脉畸形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任伟 汪姝 《临床研究》 2019年第3期137-139,共3页
目的探究三维DSA与MRI或CT影像融合技术要点及在颅内动静脉畸形诊治中的应用。方法本次选择在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6例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设为研究对象,实施三维DSA与MRI或CT影像融合技术诊断,并详细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治... 目的探究三维DSA与MRI或CT影像融合技术要点及在颅内动静脉畸形诊治中的应用。方法本次选择在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6例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设为研究对象,实施三维DSA与MRI或CT影像融合技术诊断,并详细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回顾分析。结果 48例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实施三维DSA与MRI融合诊断,18例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实施DSA与CT融合诊断,其中诊断发现有43例患者的颅内动脉畸形团直径小于3cm,有10例患者的颅内动脉畸形团直径在3~6cm范围内,有13例患者的动脉畸形在小脑部位,所有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均顺利完成相关诊断与治疗。结论通过术前影像融合技术能为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提供可靠的诊断建议,有助于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式改善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DSA mri ct 影像融合技术 颅内动静脉畸形
下载PDF
CT和MRI联合诊断颅脑动静脉畸形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余光权 苏显球 +1 位作者 全敏华 黄光桓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CT和MRI联合诊断颅脑动静脉畸形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到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40例颅脑动静脉畸形患者,对其进行CT与MRI联合诊断,观察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40例患者中,3例患者为I级,8例患者为II级,26例患者为III级,3例患... 目的:探讨CT和MRI联合诊断颅脑动静脉畸形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到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40例颅脑动静脉畸形患者,对其进行CT与MRI联合诊断,观察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40例患者中,3例患者为I级,8例患者为II级,26例患者为III级,3例患者为IV级;并且病变位置位于幕上的例数较多,患者的瘤巢大小为1. 2-9. 2cm。结论:CT和MRI联合诊断颅脑动静脉畸形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的明确患者的病灶情况,并且具有较高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mri 颅脑动静脉畸形
下载PDF
CTA对脑动静脉畸形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6
12
作者 马睿 周存升 +3 位作者 柳澄 王涛 刘作勤 周善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2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 :评价CT血管造影 (CTA)对脑动脉畸形的显示能力和诊断价值。方法 :CTA诊断的 16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 ,经DSA对照检查、手术证实。应用MarconiCT Twin及Omnipro工作站 ,采用最大强度投影 (MIP)和表面遮盖显示 (SSD或 3D)法进行血管重... 目的 :评价CT血管造影 (CTA)对脑动脉畸形的显示能力和诊断价值。方法 :CTA诊断的 16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 ,经DSA对照检查、手术证实。应用MarconiCT Twin及Omnipro工作站 ,采用最大强度投影 (MIP)和表面遮盖显示 (SSD或 3D)法进行血管重建 ;利用CTA并参考原始图像 ,对照DSA像、手术结果 ,统计CTA诊断符合率 ,比较CTA和DSA图像对病变的显影情况。结果 :16处AVM ,DSA显示供血动脉 33条和引流静脉 2 8条 ,CTA显示供血动脉 16条 (48.5 % )和引流静脉 2 3条 (82 .1% ) ,CTA与DSA对畸形血管团的显示完全一致 ,诊断符合率为 10 0 %。结论 :CTA对畸形血管团、引流静脉和主要供血动脉显示满意 ,可明确诊断AVM。显示细小或多支、多源性的供血动脉不及DSA。CTA可用于AVM的诊断、筛查和动态随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血管造影 ctA
下载PDF
SSD-CTA与VCTDSA对脑动静脉畸形诊断价值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林伟 汤化民 +2 位作者 张波莉 汪俐杉 陈宝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08-1510,1514,共4页
目的探讨表面遮盖重建进行头部CTA去骨成像技术(简称SSD-CTA)对脑动静脉畸形(AVM)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提供的27例利用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VCTDSA)确诊为AVM的患者资料,将其数据导入本院CT工作站,进行S... 目的探讨表面遮盖重建进行头部CTA去骨成像技术(简称SSD-CTA)对脑动静脉畸形(AVM)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提供的27例利用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VCTDSA)确诊为AVM的患者资料,将其数据导入本院CT工作站,进行SSD-CTA去骨重建,并将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另收集成都市第一人民院5例经SSD-CTA检查确诊为AVM的患者资料,将其结果与DSA进行对比。结果 SSD-CTA重建图像质量不及VCTDSA,但两种技术的诊断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限于本院技术条件,收集AVM患者数量不足以进行统计分析;对图像的观察体会,SSD-CTA细节分辨不及DSA,但所收集病例与DSA诊断一致。结论 SSD-CTA具有临床实用价值,可作为颅内动静脉畸形的检查、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部ct血管成像 表面遮盖重建 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动静脉畸形
下载PDF
CT和MR血管造影在颅内静脉畸形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4
作者 陈爽 龚美琳 +1 位作者 冯晓源 沈天真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3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评价CT、MR血管造影在诊断颅内静脉畸形中的价值与限度。材料和方法:5例经DSA证实的颅内静脉畸形病例,男2例,女3例,平均年龄37岁(10~66岁),幕上1例,幕下4例。分别在动脉期(CTA)和静脉期(CTV)扫描采样,运用SSD和MIP进行重建,全部... 目的:评价CT、MR血管造影在诊断颅内静脉畸形中的价值与限度。材料和方法:5例经DSA证实的颅内静脉畸形病例,男2例,女3例,平均年龄37岁(10~66岁),幕上1例,幕下4例。分别在动脉期(CTA)和静脉期(CTV)扫描采样,运用SSD和MIP进行重建,全部病例行MRA、MRV检查,4例做了增强前后MRV检查。结果:CTA显示所有病灶,但没有显示颅内静脉畸形的“海蛇头”,即引流静脉影像特征,而CTV不仅显示病灶,而且还显示了引流静脉“海蛇头”影像特征;MRV显示5例病灶和其特征性的“海蛇头”影像特征,MRA没有一例显示病灶的“海蛇头”表现,4例增强前后MRV没有明显差异。结论:MRV和静脉期的CT血管造影(CTV)是诊断和随访颅内静脉畸形的有效方法,优于动脉期的CT血管造影(CTA),MRA可作筛选之用,排除其他血管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应用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 磁共振血管造影 颅内静脉畸形
下载PDF
脑动静脉畸形的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 被引量:15
15
作者 左长京 王培军 +5 位作者 李晓兵 许奕 吴劲松 邵成伟 萧毅 王敏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 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 (SCTA)对脑动静脉畸形 (AVM )的诊断价值。方法  2 6例脑AVM行SCTA ,准直器宽度 1.0~ 2 .0mm ,层间距 1.0mm ,SCTA均与DSA对照。结果  2 6例脑AVM共有瘤巢 2 6个、供血动脉 3 6根、引流静脉 3 7根。SCTA显... 目的 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 (SCTA)对脑动静脉畸形 (AVM )的诊断价值。方法  2 6例脑AVM行SCTA ,准直器宽度 1.0~ 2 .0mm ,层间距 1.0mm ,SCTA均与DSA对照。结果  2 6例脑AVM共有瘤巢 2 6个、供血动脉 3 6根、引流静脉 3 7根。SCTA显示瘤巢 2 4个 (92 .3 % ) ,SCTA显示的瘤巢大小与DSA一致 2 2个 (84.6% ) ,对纤细畸形血管显示能力不高是SC TA漏诊瘤巢及显示的瘤巢小于DSA的原因 ;SCTA显示供血动脉 3 1根 (86.1% )、引流静脉 3 3根 (89.2 % ) ,漏诊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均分流量小、血管细 ;4例AVM用多层螺旋CT行SCTA显示了全部病变。结论 SCTA对脑AVM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 ,可指导治疗及随访疗效 ,应用多层螺旋CT行SCTA覆盖范围大、空间分辨力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血管造影诊断 脑动静脉畸形
下载PDF
CT血管成像指导下急诊手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并脑内血肿 被引量:7
16
作者 黄新 姚霖 +3 位作者 祝斐 杨勇 徐国平 陈坤山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7年第2期151-154,共4页
目的研究CT血管成像(CTA)对脑动静脉畸形(AVM)并脑内血肿在急诊术前诊断和手术评估中的价值,以及急诊手术方法的选择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5年12月解放军第一七一医院收治的经CT和CTA检查确诊为AVM并脑内血肿的患者32例,其中男... 目的研究CT血管成像(CTA)对脑动静脉畸形(AVM)并脑内血肿在急诊术前诊断和手术评估中的价值,以及急诊手术方法的选择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5年12月解放军第一七一医院收治的经CT和CTA检查确诊为AVM并脑内血肿的患者32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0例;年龄14~57岁,平均年龄33.1岁。发病至住院时间1~36 h。根据CTA进行术前评估,对其中28例急诊行畸形血管切除术加脑内血肿清除术,4例行血肿清除术。术后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随访3~12个月,对患者神经功能按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进行评价。结果 28例急诊行畸形血管切除术者均存活,术后DSA或MRA检查,脑AVM血管团均消失。4例仅行血肿清除术者,1例术后6 h死亡(畸形血管团位于基底节区,术前双侧脑疝),另外3例后期行介入或放射治疗。31例随访3~12个月,ADLⅠ级13例,Ⅱ级8例,Ⅲ级7例,Ⅳ级3例。结论手术是脑AVM并急性脑内血肿的首选治疗方法 ,CTA检查对脑AVM并急性脑内血肿的诊断及急诊手术评估有重要的价值,能作为判断手术方式的依据,指导手术过程,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 脑内血肿 ct血管成像(ctA) 急诊手术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下载PDF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脑动静脉畸形的诊断和应用价值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文华 王杰 +3 位作者 邢伟 邱建国 俞胜男 孙益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134-1137,F0003,共5页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脑动静脉畸形(AVM)诊断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0例临床怀疑AVM的16层螺旋CT三维血管后处理图像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图像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CT后处理技术分别为容积再现技术(VR)、最...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脑动静脉畸形(AVM)诊断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0例临床怀疑AVM的16层螺旋CT三维血管后处理图像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图像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CT后处理技术分别为容积再现技术(VR)、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和表面遮盖法(SSD)。结果:70例患者中,17例发现AVM,24例发现脑动脉瘤和3例发现烟雾病,26例CTA和DSA检查阴性。17例AVM患者的16层螺旋CT三维血管图像上均见到典型的畸形血管团,16例发现供血动脉(94%),15例可见引流静脉(88%)。结论:16层螺旋CTA对于AVM检出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它在AVM的筛选、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方面可以替代常规DSA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 ct血管造影术 16层螺旋ct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维肺血管重建技术在肺动静脉畸形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智勇 伍建林 +3 位作者 王克礼 宁殿秀 何立岩 刘晓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5期561-563,共3页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MSCT)三维肺血管成像在肺动静脉畸形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4例肺动静脉畸形的病人行MSCT造影增强检查 ,采用实时薄层螺旋CT扫描 ,在独立工作站上进行三维肺血管重建 ,使用不同的旋转轴观察肺血管的空间解剖...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MSCT)三维肺血管成像在肺动静脉畸形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4例肺动静脉畸形的病人行MSCT造影增强检查 ,采用实时薄层螺旋CT扫描 ,在独立工作站上进行三维肺血管重建 ,使用不同的旋转轴观察肺血管的空间解剖细节。结果 全部病例三维肺血管图像均能充分显示引流肺动、静脉的空间关系与解剖细节 ,可以对肺动静脉畸形病人提出明确诊断 ;能准确、直观地观察引流肺动脉的走行、数目、直径 ,以指导介入治疗。结论 MSCT三维肺血管成像为肺动静脉畸形的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静脉畸形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 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CT血管造影在颅内静脉畸形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陈爽 张晓龙 +1 位作者 冯晓源 沈天真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902-904,共3页
目的 评价CT血管造影在诊断颅内静脉畸形中的价值与限度。材料与方法  5例经DSA证实的颅内静脉畸形病例 ,幕上 1例 ,幕下 4例。分别在动脉期 (CTA)和静脉期 (CTV)扫描采样 ,运用SSD和MIP进行重建。结果 CTA显示所有病灶 ,但没有显示... 目的 评价CT血管造影在诊断颅内静脉畸形中的价值与限度。材料与方法  5例经DSA证实的颅内静脉畸形病例 ,幕上 1例 ,幕下 4例。分别在动脉期 (CTA)和静脉期 (CTV)扫描采样 ,运用SSD和MIP进行重建。结果 CTA显示所有病灶 ,但没有显示颅内静脉畸形的“海蛇头”即引流静脉影像特征 ,而CTV不仅显示病灶 ,而且还显示了引流静脉“海蛇头”影像特征。结论 静脉期的CT血管造影 (CTV)是诊断和随访颅内静脉畸形的有效方法 ,优于动脉期的CT血管造影 (C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造影 颅内静脉畸形 诊断 脑血管畸形
下载PDF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肺动静脉畸形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20
作者 关玉宝 曾庆思 +6 位作者 邓宇 朱巧洪 林翰菲 张超亮 岑人丽 伍筱梅 谢念危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7年第3期13-16,共4页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肺血管成像(MSCTPA)对肺动静脉畸形(PAVM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肺动静脉畸形的临床和MSCT表现。采用16层螺旋CT扫描仪,增强后分两期扫描,延迟时间分别为7~9s和21~23s。图像传后处理工作站进行血管重建,...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肺血管成像(MSCTPA)对肺动静脉畸形(PAVM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肺动静脉畸形的临床和MSCT表现。采用16层螺旋CT扫描仪,增强后分两期扫描,延迟时间分别为7~9s和21~23s。图像传后处理工作站进行血管重建,重建方法包括VR、MIP、MPR。结果CTA后处理血管重建可以显示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团、引流静脉,供血动脉的来源、引流静脉的去处也充分易显示。按病变形态与影像表现,肺动静脉畸形CT后处理表现分为三型:单纯型5例,复杂型2例,弥漫型3例。临床上单纯型均为体检发现,复杂型2例中1例体检发现,1例表现反复咯血;弥漫型3例患者均表现低氧血症。结论不同类型PAVMs,其临床表现、CT征象各异。MSCTPA可取代常规血管造影成为PAVMs的首选检查和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静脉畸形 多层螺旋ct 血管造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