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1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 the immunomodulatory drug Setarud on cerebral ischemia in male rats
1
作者 Farzaneh Vafaee Nasser Zangiabadi +3 位作者 Fatemeh Mehdi Pour Farzaneh Dehghanian Majid Asadi-Shekaari Hossein Karimi Afshar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27期2085-2091,共7页
immunomodulary drug Setarud, which is composed of herbal extracts including Rosa canina, Urtica dioica and Tanacetum vulgare, supplemented with selenium exhibits 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oxidant properties. Therefor... immunomodulary drug Setarud, which is composed of herbal extracts including Rosa canina, Urtica dioica and Tanacetum vulgare, supplemented with selenium exhibits 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oxidant properties. Therefore, we hypothesized that Setarud will have a neuroprotective effect against ischemic cerebral injury. To validate this hypothesis, rats were intraperitoneally administered with 0.66 mL/kg Setarud for 30 minutes after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 staining showed that Setarud could reduce cerebral infarct volume of rats subjected to cerebral ischemia.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results showed that Setarud could alleviate the degenerative changes in cortical neurons of rats with cerebral ischemia. The inclined plate test and prehensile test showed that Setarud coul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motor function of rats with cerebral ischemia.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Setarud shows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against ischemic brain inju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munomodulatory drug stroke prehensile test antioxidant inclined plate test cerebral infarct CORTEX NEUROPROTECTION brain injury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Treatment of Lacunar Cerebral Infarction with Huo Xue Tong Luo Tang
2
作者 侯安会 王亚威 +1 位作者 郑一 毛树章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6-19,共4页
Based on our clinical experience,we formulated Huo Xue Tong Luo Tang(活血通络汤HXTL Decoction),a prescription for treatment of lacunar cerebral infarction.Most of the ingredients are those in the prescriptions of Di D... Based on our clinical experience,we formulated Huo Xue Tong Luo Tang(活血通络汤HXTL Decoction),a prescription for treatment of lacunar cerebral infarction.Most of the ingredients are those in the prescriptions of Di Dang Tang(抵当汤)and Gui Gan Long Mu Tang(桂甘龙牡汤)described in the book Treatise of Febrile Diseases(伤寒论)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mpatible theory of principal,assistant,adjuvant and guiding drugs for improving blood circulation,removing stasis,dispelling endogenous wind and phlegm,inducing resuscitation,removing obstruction in the channels,and balancing the yin and ya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整合素相关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运克 杨俊红 +1 位作者 高峰 段枫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24-729,共6页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补阳还五汤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发挥协同抗脑缺血损伤作用。目的:分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补阳还五汤促进脑缺血血管新生的作用。方法:将96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均制作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联合组于造模...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补阳还五汤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发挥协同抗脑缺血损伤作用。目的:分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补阳还五汤促进脑缺血血管新生的作用。方法:将96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均制作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联合组于造模前3 d灌胃给予补阳还五汤10 mL/kg,1次/d,造模成功后2 h灌胃1次,以后每12 h灌胃1次;局灶脑缺血2 h再灌注2 h后,干细胞组、联合组向脑室中注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30 min后再注射抗CD34、CD45抗体;抗体组注射抗CD34、CD45抗体;模型组注射生理盐水。联合组于再灌注后12,24,36,48 h进行血清αVβ3水平及脑组织免疫组织化学、Q-PCR、免疫印迹检测,其余3组均于再灌注后36 h检测上述指标。结果与结论:(1)血清αVβ3水平:抗体组血清αVβ3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干细胞组、联合组高于抗体组(P<0.05),且联合组再灌注不同时间点的血清αVβ3水平高于干细胞组(P<0.01);(2)免疫组织化学:抗体组CD34阳性细胞数量少于模型组(P<0.05),干细胞组、联合组高于抗体组(P<0.05);(3)Q-PCR与免疫印迹检测:与模型组相比,抗体组、干细胞组p FAK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FAK基因及蛋白表达变化不大;与其他组比较,联合组FAK蛋白(自再灌注后24 h开始)和p FAK蛋白(自再灌注12 h开始)显著升高(P<0.05,P<0.01),且随着再灌注时间延长有逐渐升高趋势;(4)结果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补阳还五汤可逆转抗CD34+CD45抗体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数量减少、整合素αVβ3及其下游信号分子表达下降,促进血管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4%PLUS%CD45
下载PDF
临床药师参与1例血栓性抗磷脂综合征合并脑梗死患者的抗凝治疗药学实践
4
作者 费城 孔飞飞 +1 位作者 姚亲 赵琴琴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24年第2期199-202,共4页
血栓性抗磷脂综合征合并脑梗死患者的抗凝治疗药学监护。1例29岁男性因“右上肢麻木乏力1月余,头痛、颈痛1周”入院。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提示脑梗死,入院后根据脑梗死治疗原则给予抗血小板治疗,后诊断为血栓性抗磷脂综合征,改为华法林... 血栓性抗磷脂综合征合并脑梗死患者的抗凝治疗药学监护。1例29岁男性因“右上肢麻木乏力1月余,头痛、颈痛1周”入院。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提示脑梗死,入院后根据脑梗死治疗原则给予抗血小板治疗,后诊断为血栓性抗磷脂综合征,改为华法林抗凝治疗。在抗凝治疗中,患者的华法林国际标准化比值未能快速稳定在目标范围内,且未找到合适的华法林维持剂量,在临床药师建议下行华法林基因检测。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基因检测结果,临床药师通过精准用药模型(IWPC模型)计算得到了华法林合理维持剂量并制定了用药调整方案,同时做好抗凝过程的用药监护。最终,患者在该方案治疗后病情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益气活血片对脑梗塞大鼠血小板膜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陈根成 胡金城 +1 位作者 朱成全 宋盛青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48-50,56,共4页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片(主要由当归、益母草、川芎、黄芪等中药组成)对脑梗塞大鼠模型全血血小板膜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脑梗塞大鼠模型全血血小板膜CD41(糖蛋白Ⅱb—Ⅲa受体的亚基)和CD62P(P—选择素)的表达,...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片(主要由当归、益母草、川芎、黄芪等中药组成)对脑梗塞大鼠模型全血血小板膜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脑梗塞大鼠模型全血血小板膜CD41(糖蛋白Ⅱb—Ⅲa受体的亚基)和CD62P(P—选择素)的表达,并与正常组相对照。[结果]脑梗塞大鼠模型血小板膜粘附分子的表达较正常组为高(P<0.01).而益气活血片能明显降低其表达(P<0.01)。[结论]血小板膜粘附分子表达增高是脑梗塞的重要病理特征之一,益气活血片可能通过降低血小板膜粘附分子的表达,从而抑制血小板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欧洲医药保健网分类系统用于脑梗死患者药物治疗管理实践
6
作者 林海霞 黄玲梅 +2 位作者 赵丹洁 李霞 官真水 《中国药业》 2024年第3期120-124,共5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药物治疗管理(MTM)中基于欧洲医药保健网(PCNE)分类系统识别脑梗死患者药物相关问题(DRP)的作用,以及对干预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6月至9月收治的脑梗死住院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药物治疗管理(MTM)中基于欧洲医药保健网(PCNE)分类系统识别脑梗死患者药物相关问题(DRP)的作用,以及对干预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6月至9月收治的脑梗死住院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治疗模式;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MTM,采用PCNE分类系统识别DRP,分析DRPs的问题类型和原因类型,提供介入方案,并了解医师和患者对介入方案的接受情况及DRP的解决状态。两组患者均随访至出院后1个月。结果干预组中,共发现DRP 45例次,其中治疗效果问题21例次(46.67%),治疗安全性问题14例次(31.11%),其他问题10例次(22.22%);DRP原因47例次,其中药物选择相关原因26例次(55.32%),剂量选择相关原因12例次(25.53%),患者相关原因7例次(14.89%),治疗疗程相关原因2例次(4.26%);医师和患者完全接受介入方案35例次(77.78%),DRP全部解决37例次(82.22%)。与治疗前比较,干预组患者出院时与出院1个月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出院时Morisky药物依从性量表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1个月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临床药师对脑梗死患者实施MTM和PCNE分类系统的药学监护,可识别并解决DRPs,改善患者中医证候和病情严重程度,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且医师接受程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老年脑梗死患者伴肺部感染的病原菌、耐药性及抗菌药物使用
7
作者 刘辉 李卓民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4期623-627,共5页
目的探究老年脑梗死患者伴肺部感染的病原菌、耐药性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222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其中男性137例,女性85例,年龄60~85(71.39±5.47)岁。采集呼吸道深部晨痰,经VIT... 目的探究老年脑梗死患者伴肺部感染的病原菌、耐药性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222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其中男性137例,女性85例,年龄60~85(71.39±5.47)岁。采集呼吸道深部晨痰,经VITEK®2 Compact系统鉴定病原菌,使用K-B法进行耐药性检测,并分析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222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中,有60例发生肺部感染,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7.03%。60例患者共培养分离病原菌13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7株(19.85%)、革兰阴性菌104株(76.47%)、真菌5株(3.68%)。主要革兰阳性菌对红霉素、青霉素、氨苄西林耐药率高,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呋喃妥因、替加环素、四环素耐药率低。主要革兰阴性菌中,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吡肟、头孢替坦、妥布霉素、头孢他啶、头孢唑林、哌拉西林耐药率低;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头孢唑林耐药率高,对头孢呋辛、头孢替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低;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唑林耐药率高,对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妥布霉素、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头孢替坦耐药率低。60例患者中55例单用抗菌药物,占91.67%,其中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复方制剂、喹诺酮类抗生素使用频次最高,主要使用药物以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头孢唑肟最多。结论老年脑梗死伴肺部感染患者痰液中的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阴性菌为主,对部分常用药物的耐药性较高,病原菌鉴定和药敏分析有助于临床老年脑梗死伴肺部感染的有效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
下载PDF
丁苯酞联合他汀类降脂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8
作者 常旭华 《安徽医专学报》 2024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他汀类降脂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采用丁苯酰联合他汀类降脂药以及基础治疗)和对照组(35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联合他汀类降脂药治疗),对比两...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他汀类降脂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采用丁苯酰联合他汀类降脂药以及基础治疗)和对照组(35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联合他汀类降脂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炎症反应状况和神经功能评分改善情况、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炎症反应状况和神经功能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酰联合他汀类降脂药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良好的疗效及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心理干预联合舒适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心理弹性、用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9
作者 戴子玲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7期875-877,共3页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使用心理干预联合舒适护理对其心理弹性、用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8月南京市第一医院收治的74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使用心理干预联合舒适护理对其心理弹性、用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8月南京市第一医院收治的74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心理干预联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理弹性、用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自强、乐观、坚韧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99、3.513、3.559,P<0.05);研究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11,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6,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开展心理干预联合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强化其遵医行为,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替罗非班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性的影响及应用效果分析
10
作者 王燕 张桂月 陈翔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2期244-248,共5页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对进展性脑梗死(progre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PCI)患者血小板活性的影响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中医院收治的106例PCI患者作为研究对...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对进展性脑梗死(progre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PCI)患者血小板活性的影响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中医院收治的106例P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53例。常规组男30例、女23例,年龄(60.11±5.27)岁,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男31例、女22例,年龄(61.25±5.33)岁,采用替罗非班配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功能、炎症反应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评估两组用药安全性。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小板活性、血小板功能、炎症指标、神经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试验组β-血小板球蛋白(β-TG)、颗粒膜蛋白CD62P、CD63、血小板聚集率(PAgT)、血小板黏附率(PAdT)、白细胞介素-6(IL-6)、IL-8、C-反应蛋白(CRP)均低于常规组[(15.44±5.16)μg/L比(18.25±5.27)μg/L、(55.25±10.47)%比(61.45±10.46)%、(10.33±3.41)%比(12.28±3.16)%、(35.22±10.17)%比(42.11±10.48)%、(28.33±5.14)%比(31.45±5.16)%、(60.44±10.28)ng/L比(67.62±10.35)ng/L、(10.15±3.22)ng/L比(12.37±3.19)ng/L、(7.66±2.11)mg/L比(8.82±2.14)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74、3.050、3.054、3.435、3.119、3.583、3.566、2.810,均P<0.05)。治疗3 d、7 d、14 d后,试验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30.25±5.14)分比(33.47±5.26)分、(24.33±5.18)分比(27.85±5.61)分、(20.12±5.41)分比(23.36±5.4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88、3.356、3.083,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能有效抑制PCI患者血小板活性,对改善血小板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并改善神经功能均有积极意义,联合应用此药未明显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多模式MRI指导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降低出血转化的研究 被引量:24
11
作者 林悦涵 楼敏 +3 位作者 朱仁洋 严余清 陈智才 丁美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65-671,共7页
目的:对比CT与多模式MRI指导下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的差异,明确多模式MRI指导溶栓的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6月-2011年10月期间接受静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资料,包括性别、... 目的:对比CT与多模式MRI指导下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的差异,明确多模式MRI指导溶栓的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6月-2011年10月期间接受静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既往史、溶栓时间、基线NIHSS、血压、血糖、电解质、凝血谱和心电图,以及溶栓后CT与MRI检查等,按照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标准予以病因分组。结果:共113例患者接受静脉rtPA治疗,平均年龄:(66±12)岁,男性74例,占65.5%,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Scale,NIHSS)评分12.4±6.5,发病至溶栓时间:(259.7±131.7)min;溶栓后24 h复查发现,34例(30.1%)出现溶栓后出血转化,其中9例(8%)为症状性出血。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多模式MRI指导下溶栓后的出血转化风险明显减少(OR=0.599,95%CI:0.373~0.962;P=0.034)。结论:多模式MRI指导溶栓相对于CT筛查,在静脉rtPA溶栓治疗后显示更低的出血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RTPA
下载PDF
蚓激酶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永秋 王世英 +1 位作者 管吉宝 李凌 《青岛医药卫生》 2004年第6期408-409,共2页
目的 探讨蚓激酶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14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54例),治疗组应用蚓激酶加基础治疗,对照组应用复方丹参加基础治疗,疗程均为15天。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76.7%,对照组显效率为5... 目的 探讨蚓激酶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14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54例),治疗组应用蚓激酶加基础治疗,对照组应用复方丹参加基础治疗,疗程均为15天。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76.7%,对照组显效率为55.5%,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两者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纤堆蛋白原治疗前后差异非常显著(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蚓激酶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确切,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利用CT灌注评估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血栓长度并预测血管再通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清梦 许绿依 +3 位作者 严慎强 张晓程 张圣 楼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11-617,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CT灌注图像对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的血栓长度进行评估,并探讨其对静脉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通和神经功能结局的预测能力。方法:连续收集2009年6月至2015年5月期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接受重组组织型... 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CT灌注图像对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的血栓长度进行评估,并探讨其对静脉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通和神经功能结局的预测能力。方法:连续收集2009年6月至2015年5月期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纳入溶栓前行CT灌注检查提示急性大脑中动脉近端(M1)闭塞的患者,收集其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通过CT灌注动态血管图像测量血栓近端与远端,定义为血栓长度,利用动脉闭塞病灶(AOL)量表评估溶栓后血管再通情况,随访3个月改良Rankin评分。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血栓长度与静脉溶栓后大脑中动脉再通及3个月不良神经功能结局的相关性,并利用ROC曲线寻找血栓长度的最佳切点。结果:患者纳入分析56例,平均年龄(68.8±11.7)岁,男性、女性均28例(50.0%),发病至溶栓时间为(214.3±82.0)min,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位数为13(四分位距为8-17)。静脉溶栓24h后血管再通患者共42例(75%),血栓平均长度为(9.0±4.7)mm;血管未再通患者共14例(25%),血栓平均长度为(10.0±5.4)mm。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血栓长度能独立预测静脉溶栓24h后大脑中动脉再通(OR=0.869;95%CI:0.764~0.987;P=0.031),且血栓长度11.3mm是提示静脉溶栓后血管未再通的最佳切点(AUC=0.697,敏感度71.4%,特异度76.2%)。同时,血栓长度亦是静脉溶栓后3个月不良神经功能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80;95%CI:1.023—1.362;P=0.023),且血栓长度9.9mm是提示静脉溶栓后不良神经功能结局的最佳切点(AUC=0。689,敏感度64.7%,特异度71.4%)。结论:CT灌注可以额外获得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血栓长度的信息,并且该血栓长度能有效预测静脉溶栓24h后血管再通及3个月神经功能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 / / X线
下载PDF
刺络放血疗法对脑梗塞恢复期患者凝血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31
14
作者 张建斌 姜亚军 +3 位作者 芦慧霞 董桂兰 徐斌 何崇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刺与刺络放血治疗脑梗塞恢复期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脑梗塞恢复期患者分为刺络放血治疗组和针刺治疗组,分别在治疗第30天、第60天进行临床病类积分和有关的凝血指标作阶段性评价。结果:刺络放血不仅能够显著改善脑梗塞恢... 目的:探讨针刺与刺络放血治疗脑梗塞恢复期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脑梗塞恢复期患者分为刺络放血治疗组和针刺治疗组,分别在治疗第30天、第60天进行临床病类积分和有关的凝血指标作阶段性评价。结果:刺络放血不仅能够显著改善脑梗塞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症状(P<0.01),还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凝血功能(P<0.01)。与对照组相比,对凝血系统的影响,差异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结论:刺络放血和针刺对凝血和抗凝血系统的影响存在着不同的机制,刺络放血能够更加迅速、明显地改善凝血和抗凝血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小鼠脑片损伤和保护药物的定量评价方法 被引量:5
15
作者 余国良 魏尔清 何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2期86-90,共5页
目的 :建立小鼠离体脑片损伤及保护药物作用的定量评价方法。方法 :小鼠脑片以缺氧 /缺糖 (OGD)或N-甲基 - D-门冬氨酸 (NMDA)诱导损伤后 ,用 2 ,3,5 -三苯基四氮唑 (TTC)染色 ,然后以图像分析方法计算 TTC染色平均灰度和面积 ,并观察... 目的 :建立小鼠离体脑片损伤及保护药物作用的定量评价方法。方法 :小鼠脑片以缺氧 /缺糖 (OGD)或N-甲基 - D-门冬氨酸 (NMDA)诱导损伤后 ,用 2 ,3,5 -三苯基四氮唑 (TTC)染色 ,然后以图像分析方法计算 TTC染色平均灰度和面积 ,并观察氯胺酮的保护作用。结果 :纹状体和皮层 TTC染色平均灰度和面积随 OGD时间的延长而下降 ,在 7.5~ 15 min时明显下降 ;OGD后再灌 30 min TTC染色平均灰度可暂时增高 ,然后又下降。NMDA10~ 10 0 μmol/ L显著降低 TTC染色平均灰度。氯胺酮 (10 μmol/ L)能减轻 OGD或 NMDA对脑片的损伤。结论 :小鼠离体脑片 TTC染色平均灰度和面积可定量评价急性脑损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OGD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和巴曲酶联合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 被引量:4
16
作者 辛晓瑜 马建芳 +4 位作者 郭振良 曾丽莉 傅毅 刘建荣 陈生弟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20-822,共3页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神经节苷酯)和巴曲酶联合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入联合治疗组和巴曲酶组,每组各40例。联合治疗组予神经节苷脂100mg每日静脉滴注,连用14d;同时在d1,3,...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神经节苷酯)和巴曲酶联合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入联合治疗组和巴曲酶组,每组各40例。联合治疗组予神经节苷脂100mg每日静脉滴注,连用14d;同时在d1,3,5,7静脉滴注巴曲酶,剂量分别是10,5,5,5 BU。巴曲酶组则单用巴曲酶治疗,用法同联合治疗组。2组治疗前后均进行中国卒中程度评分(CSS)及凝血指标检查。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2%)明显高于巴曲酶组(68%)(P<0.05)。治疗后2组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血小板计数、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活血化瘀系列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胡海涛 黄鉴政 刘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02-506,共5页
目的 :探讨活血化瘀系列方 (活血汤、活血益气汤、活血养阴汤 )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大脑中动脉阻断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缺血 6 0 min,再灌注 3d。观察药物对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神经功能缺损... 目的 :探讨活血化瘀系列方 (活血汤、活血益气汤、活血养阴汤 )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大脑中动脉阻断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缺血 6 0 min,再灌注 3d。观察药物对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病理损伤的影响 ,检测脑组织一氧化氮合酶 (NOS)、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的变化和丙二醛 (MDA)含量的变化 ,免疫印迹分析 NMDA受体亚单位蛋白 NR1和内皮型 NOS(e NOS)的表达。结果 :活血化瘀系列方及尼莫地平能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 ,减小梗死体积和脑水肿面积 ,减少神经元损伤 (P<0 .0 5 ) ,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活血化瘀系列方和尼莫地平不同程度降低脑组织内 NOS活性和 MDA含量 ,抑制NR1表达 ,增加 SOD的活性 ,但对 e NOS的表达均无明显影响。结论 :活血化瘀系列方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脑组织内 NOS活性 ,降低 NR1的表达 ,减少 MDA含量和增加 SOD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 NMDA
下载PDF
脑醒喷鼻剂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66例 被引量:20
18
作者 杨开清 李荣 陈宏珪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脑醒喷鼻剂(活血开窍方)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临床疗效及其药理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观察法将100例AIS患者分为2组,脑醒喷鼻剂组(治疗组)66例,尼莫通组(对照组)34例。观察脑醒喷鼻剂... [目的]探讨脑醒喷鼻剂(活血开窍方)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临床疗效及其药理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观察法将100例AIS患者分为2组,脑醒喷鼻剂组(治疗组)66例,尼莫通组(对照组)34例。观察脑醒喷鼻剂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与自由基的影响。[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剐为90.9%和88.2%,显效率分别为72.7%和58.8%,两组比较差异均元显著性(P>0.05)。实验结果显示脑醒喷鼻剂能降低血粘度和红细胞压积,抑制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论]脑醒喷鼻剂治疗AIS疗效肯定(与尼莫通相当)。并显示该方能改善AIS患者血液流变性,改善脑的循环灌注,缓解脑缺血;促进自由基清除,减轻自由基损伤,保护脑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亚低温处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16
19
作者 吴国祥 李承晏 +2 位作者 夏军 刘春英 毛善平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10期1502-1503,共2页
目的观察亚低温处理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缺血侧脑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1,ICAM-1)的表达变化,探讨与损伤神经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脑中动脉阻塞2h,再灌注损伤1... 目的观察亚低温处理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缺血侧脑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1,ICAM-1)的表达变化,探讨与损伤神经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脑中动脉阻塞2h,再灌注损伤12h,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和斑点印迹杂交(Dotblotting)法分别检测假手术组、对照组和亚低温组缺血侧脑组织凋亡细胞百分率、ICAM-1mRNA和ICAM-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缺血侧脑组织ICAM-1mRNA、ICAM-1蛋白表达水平和凋亡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亚低温组缺血侧脑组织ICAM-1mRNA、ICAM-1蛋白表达水平和凋亡细胞百分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亚低温的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损伤神经细胞凋亡作用可能与其下调缺血侧脑组织ICAM-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
下载PDF
药物三联疗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学指标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毕利民 李艳军 +2 位作者 董秀芳 夏俊萍 黎云 《中国药业》 CAS 2016年第5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药物三联疗法(尤瑞克林、丁苯酞和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胱抑素C(Cys-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96例医院确诊并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药物三联疗法(尤瑞克林、丁苯酞和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胱抑素C(Cys-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96例医院确诊并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8例。研究组采用基础治疗联合尤瑞克林、丁苯酞和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Cys-C,TNF-α水平及神经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L-6,Cys-C,TNF-α水平和生活能力(mR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显著性降低(P<0.05),且研究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药物三联疗法(尤瑞克林、丁苯酞和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显著降低患者血清IL-6,Cys-C,TNF-α水平,改善神经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