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iochemical consequences of glucocerebrosidase 1 mutations in Parkinson’s disease 被引量:1
1
作者 Jeong Hyun Yoon Chiao-Yin Lee Anthony HV Schapira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4期725-727,共3页
Parkinson’s disease(PD,OMIM#168600)is a common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 with a global prevalence of approximately 8.5 million.PD is characterized by four cardinal motor symptoms:bradykinesia,rigidity,resting tremor... Parkinson’s disease(PD,OMIM#168600)is a common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 with a global prevalence of approximately 8.5 million.PD is characterized by four cardinal motor symptoms:bradykinesia,rigidity,resting tremor,and subsequently by postural instability.It usually involves non-motor symptoms such as 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disorder,dementia,anosmia,and autonomic dysfunction.The gene glucocerebrosidase 1(GBA1),which encodes the lysosomal enzyme glucocerebrosidase(GCase)(IUBMB:EC 3.2.1.45),shows strong linkage with PD;variants of GBA1 are the commonest genetic association with PD(Sidransky et al.,2009).Several mechanisms may underli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BA1 mutations/variants and the molecular pathology of PD(Figure 1A and 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ebro consequences
下载PDF
New glucocerebrosidase antibodies can advance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
2
作者 Charis Ma Krystyna Rytel +1 位作者 Yu Chen Ellen Sidransky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2025年第4期1085-1086,共2页
In medical research,there are times when the introduction of a new tool can launch scientific discovery in new directions.While antibody development may be considered mundane,in the field of glucocerebrosidase(GCase)r... In medical research,there are times when the introduction of a new tool can launch scientific discovery in new directions.While antibody development may be considered mundane,in the field of glucocerebrosidase(GCase)research,the dearth of validated antibodies for different applications has impeded progress in studies of disease pathogenesis and therapeutic development.The recent introduction of new,rigorously evaluated antibodies can now propel research into the link between glucocerebrosidase and Parkinson’s disease(PD)as well as aspects of the pathobiology of Gaucher disease(Jong et al.,20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BODIES cerebro
下载PDF
Acrylamide exposure impairs blood-cerebrospinal fluid barrier function 被引量:4
3
作者 Xue Yao Licheng Yan +4 位作者 Lin Yao Weijun Guan Fanxu Zeng Fuyuan Cao Yanshu Zha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5期555-560,共6页
Previous studies show that chronic acrylamide exposure leads to central and peripheral neu- ropathy. However,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remained unclear. In this study, we examined the permeability of the blood-cerebr... Previous studies show that chronic acrylamide exposure leads to central and peripheral neu- ropathy. However,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remained unclear. In this study, we examined the permeability of the blood-cerebrospinal fluid barrier, and its ability to secrete transthyretin and transport leptin of rats exposed to acrylamide for 7, 14, 21 or 28 days. Transthyretin levels in cerebrospinal fluid began to decline on day 7 after acrylamide exposure. The sodium fluorescein level in cerebrospinal fluid was increased on day 14 after exposure. Evans blue concentration in cerebrospinal fluid was increased and the cerebrospinal fluid/serum leptin ratio was decreased on days 21 and 28 after exposure. In comparison, the cerebrospinal fluid/serum albumin ratio was increased on day 28 after exposure. Our findings show that acrylamide exposure damages the blood-cerebrospinal fluid barrier and impairs secretory and transport functions. These changes may underlie acrylamide-induced neurotoxi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rve regeneration brain injury ACRYLAMIDE blood-cerebrospinal fluid barrier tight junction PERMEABILITY thyroid hormone LEPTIN cerebrospinal fluid^serum albumin ratio cerebro- spinal fluid NSFC grant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AND SEQUELAE WITH ACUPUNCTURE
4
作者 赵长信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1990年第1期70-73,共4页
Acut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orcerebro-vascular accidents are common dis-eases of the nervous system,including tran-sient cerebro-ischemic attacks,atherosclerotic cerebral infarction,cerebralembolism,hypertensive c... Acut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orcerebro-vascular accidents are common dis-eases of the nervous system,including tran-sient cerebro-ischemic attacks,atherosclerotic cerebral infarction,cerebralembolism,hypertensive cerebropathy,subarachnoid hemorrhage,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e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ebro HYPERTENSIVE SUBARACHNOID deviation FALLING disturbance VITAL 降压沟 SUDDEN hollow
下载PDF
OCULO-CEREBRO-RENAL SYNDROME (LOWE'S SYNDROME)
5
作者 Youzhao Chen Zhongshan Ophthalmic Center Sun Yat-se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Guangzhou, China Guoxiang Pang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Beijing, China 《眼科学报》 1991年第1期40-42,46,共4页
Oculo-cerebro-renal syndrome (Lowe's syndrome) is characterized by mental and motor retardation, cataract, glaucoma and renal abnormalities. It is an X-linked recessive metabolic disease. Two brothers suffering fr... Oculo-cerebro-renal syndrome (Lowe's syndrome) is characterized by mental and motor retardation, cataract, glaucoma and renal abnormalities. It is an X-linked recessive metabolic disease. Two brothers suffering from Lowe's syndrome are reported. Their mother with lenticular opacities and peculiar facial appearance is in concordance with the obligate carrier. The ocular changes and heridity a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culo-cerebro-renal syndrome Lowe’s syndrome congenital cataract carrier female X-R heredity metabolic abnomalities.
下载PDF
代谢性脑血管病的“多系统对话”与“多学科共管”
6
作者 许杰 王拥军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5-129,共5页
代谢性脑血管病是一个新近提出的概念,指由传统代谢危险因素和残余代谢危险因素引起的脑血管损害,通过干预代谢危险因素可有效改善其预后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代谢途径并非独立存在,脑、心脏、肝脏、肾脏和肠道等多个器官的各种代谢途径... 代谢性脑血管病是一个新近提出的概念,指由传统代谢危险因素和残余代谢危险因素引起的脑血管损害,通过干预代谢危险因素可有效改善其预后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代谢途径并非独立存在,脑、心脏、肝脏、肾脏和肠道等多个器官的各种代谢途径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交织成网,构成了人体的代谢网络,而代谢网络的异常导致了代谢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同时,代谢危险因素的存在可同时造成多个靶器官损害,且神经系统与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等可通过多种病理生理过程相互影响。因此,代谢性脑血管病未来在机制探究和疾病治疗等方面将逐渐倾向于多器官水平,并向多学科管理模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性脑血管病 脑血管代谢风险 多学科综合管理
下载PDF
牛磺酸在代谢性脑血管病中的潜在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7
作者 温家琦 庞江霞 +2 位作者 陈超 姜长春 郝喜娃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6-713,共8页
代谢性脑血管病以代谢危险因素引起的脑血管损害为核心,其概念已被提出并处于早期探索阶段。代谢性脑血管病的防治重点在于控制代谢危险因素,目前临床用药策略仍是对各个代谢危险因素进行单独干预,因用药种类多和剂量大给患者带来很多... 代谢性脑血管病以代谢危险因素引起的脑血管损害为核心,其概念已被提出并处于早期探索阶段。代谢性脑血管病的防治重点在于控制代谢危险因素,目前临床用药策略仍是对各个代谢危险因素进行单独干预,因用药种类多和剂量大给患者带来很多困扰。因此,临床亟需一种具有多作用靶点、可协同作用的药物以减少代谢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用药负担并提高疗效。牛磺酸作为一种条件必需氨基酸,具有调节糖脂代谢、调节渗透压、稳定细胞膜、抗氧化、抗衰老等多种生物学作用,对代谢性脑血管病治疗具有潜在临床价值。本文聚焦牛磺酸多效性,探讨牛磺酸在代谢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代谢性脑血管病 多效性
下载PDF
炎症参数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预后相关性研究
8
作者 王志松 王娟 +1 位作者 何俊 韩冷 《当代医学》 2024年第9期16-21,共6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1年内预后关系的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6... 目的探讨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1年内预后关系的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于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诊断为NSTE-ACS并成功行择期PCI的2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E)事件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STE-ACS患者MACE发生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计算AUC评估术前NLR及SII对MACE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成功随访208例,失访及退出22例,随访成功率为90.43%,其中男142例(68.27%),女66例(31.73%),平均年龄(66.25±8.17)岁。随访患者中发生MACE事件34例(16.34%),未发生MACE事件174例(83.66%)。MACE患者与非MACE患者年龄、LVEF、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NLR、PLR、SII、冠状动脉三支病变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II升高、NLR升高及高龄、LVEF降低、是否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是NSTE-ACS患者行择期PCI术后1年内MACE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NLR对MACE预测的AUC为0.749,PLR预测MACE的AUC为0.760,SII对MACE预测的AUC为0.781。结论NLR升高、SII升高、高龄、LVEF降低值、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是NSTE-ACS患者行择期PCI术后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与NLR、PLR相比,SII对NSTE-ACS患者行择期PCI术后1年内发生MACE可能有更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
下载PDF
新生儿大脑-肋骨-下颌综合征1例
9
作者 门玥琪 孙焱 王春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1-472,共2页
患儿男,生后1天,娩出时胎龄39周,出生体质量3.23kg,下颌小、腭裂,伴吐沫、吸气性喉鸣;孕妇妊娠期间未接受规律产前检查,患儿无生后窒息史或相关家族史。查体:肛温36.5℃,呼吸45次/分,脉搏130次/分,血压65/35 mmHg,血氧饱和度96%;下颌后... 患儿男,生后1天,娩出时胎龄39周,出生体质量3.23kg,下颌小、腭裂,伴吐沫、吸气性喉鸣;孕妇妊娠期间未接受规律产前检查,患儿无生后窒息史或相关家族史。查体:肛温36.5℃,呼吸45次/分,脉搏130次/分,血压65/35 mmHg,血氧饱和度96%;下颌后缩,上腭见宽大裂隙,舌根后坠;双侧胸廓随呼吸起伏一致,双肺呼吸音粗,闻及湿啰音;心前区未闻及明显杂音;肠鸣音存在;四肢活动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肋骨-下颌综合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干预代谢危险因素对脑血管病影响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张方圆 薛婧 +1 位作者 许杰 王拥军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0-137,共8页
代谢危险因素是脑血管病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代谢性脑血管病概念的提出,如何通过干预代谢危险因素改善此类患者的预后是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代谢危险因素可相互影响并协同作用,降压、调脂、控制血糖等对传统代谢危险因素的干预可有效... 代谢危险因素是脑血管病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代谢性脑血管病概念的提出,如何通过干预代谢危险因素改善此类患者的预后是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代谢危险因素可相互影响并协同作用,降压、调脂、控制血糖等对传统代谢危险因素的干预可有效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复发率;抗炎、补充维生素、调节肠道菌群等对残余代谢危险因素的干预同样是影响脑血管病发病及预后的重要措施。新型代谢药物“一专多能”的特点为代谢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和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本综述总结干预代谢危险因素对脑血管病影响的循证医学证据,旨在为代谢性脑血管病的管理提供更多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性脑血管病 代谢危险因素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下载PDF
三种不同类型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影像生物标志物及基因特点分析
11
作者 李海涛 杨伊姝 +2 位作者 张伟 田园如画 李轩宇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4期1462-1467,共6页
目的探讨3种不同类型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病(EOAD)的临床、影像生物标志物及基因特点。方法运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医渡云临床数据平台,以“AD、AD源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作为疾病名称关键词,限制年龄为<65岁,检索时间从2018... 目的探讨3种不同类型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病(EOAD)的临床、影像生物标志物及基因特点。方法运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医渡云临床数据平台,以“AD、AD源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作为疾病名称关键词,限制年龄为<65岁,检索时间从2018年8月至2024年1月。采用描述性统计对符合条件的所有病例从临床特点、生物学标志物、神经影像、基因检测等进行分析。总结并分析3种EOAD典型病例:PS1突变、APP突变、未知基因型患者的临床表现、头颅MR、糖代谢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仪(PET)或Aβ-PET、生物学标志物、基因测序结果。结果39例患者致病基因PS1、APP突变为3例(7.7%),APOEε4携带率为17例(43.6%),内侧颞叶萎缩为31例(79.5%),糖代谢PET主要在后扣带回37例(94.8%);额、顶叶皮层34例(87.1%)代谢性降低等。Aβ-PET阳性9例,显像剂主要摄取部位集中在额顶叶(100%)。脑脊液Aβ42降低12例(100%),平均(393.07±90.86)pg/mL;Aβ42/Aβ40比值降低12例(100%),平均0.06±0.02;磷酸化Tau蛋白(p-Tau)升高10例(83.3%),平均(125.82±43.21)pg/mL。家族性PS1突变AD存在PSEN1 p.Tyr159Ser基因突变;APP突变AD存在APP基因有1个突变;未知致病基因突变早发性AD未发现PS1、PS2、APP突变基因,未发现痴呆相关风险基因突变。结论EOAD以“情景记忆力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需要结合结构头颅核磁、糖代谢PET或Aβ-PET、生物学标志物、基因检测等综合因素进行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型阿尔茨海默病 PS1基因突变 APP基因突变 APOEε4基因 糖代谢PET Β-淀粉样蛋白 脑脊液Aβ Aβ-PET
下载PDF
代谢组学在代谢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研究
12
作者 钟文华 薛婧 许杰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5-149,共5页
脑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导致人类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其中很高比例与代谢紊乱相关。代谢性脑血管病是指由传统代谢危险因素和残余代谢危险因素导致的脑血管损害,以血管结构受损及功能障碍为主要病理生理学表现,干预代谢危险因素可有效... 脑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导致人类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其中很高比例与代谢紊乱相关。代谢性脑血管病是指由传统代谢危险因素和残余代谢危险因素导致的脑血管损害,以血管结构受损及功能障碍为主要病理生理学表现,干预代谢危险因素可有效改善预后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代谢组学是采用高通量组学技术对所有代谢物进行鉴定和定量的手段,是未来研究代谢性脑血管病的重要抓手。本文总结了代谢组学、脂质组学在代谢性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研究,旨在为代谢性脑血管病的代谢组学研究开展及其临床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性脑血管病 代谢组学 脂质组学
下载PDF
肥胖相关慢性炎症与代谢性脑血管病
13
作者 梁小雪 郭黎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8-144,共7页
脑血管病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其发病风险主要归因于代谢紊乱。本文就肥胖相关慢性炎症与代谢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进行综述。肥胖状态下免疫细胞聚集、促炎因子分泌增加、血管内皮损伤等是代谢性脑血管病的重要致病机制。以... 脑血管病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其发病风险主要归因于代谢紊乱。本文就肥胖相关慢性炎症与代谢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进行综述。肥胖状态下免疫细胞聚集、促炎因子分泌增加、血管内皮损伤等是代谢性脑血管病的重要致病机制。以炎症为治疗靶点的生活方式干预、药物免疫治疗及减重抗炎治疗等新型、有效的防治策略,有望为降低代谢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慢性炎症 代谢性脑血管病 脂肪相关巨噬细胞 抗炎治疗
下载PDF
The impact of ambient particulate matter (PM_(10)) on the population mortality for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a case-crossover study
14
作者 王旭英 《China Medical Abstracts(Internal Medicine)》 2013年第2期124-124,共1页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concentration of ambient inhalable particulate matter(PM10) and population mortality for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and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PM10 on
关键词 PM particulate AMBIENT MORTALITY CROSSOVER gression cerebro METEOROLOGICAL winter symmetric
原文传递
代谢性脑血管病:概念、方法、挑战和未来方向 被引量:5
15
作者 许杰 王拥军 《中国卒中杂志》 2023年第6期617-627,共11页
代谢危险因素是导致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原因。目前代谢性心血管病已有明确的概念和综合管理体系,而在我国发病率高、异质性强的脑血管病领域,尚未形成统一的代谢性脑血管病的定义和概念。本文综述脑血管病的代谢危险因素,提出代谢性脑血... 代谢危险因素是导致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原因。目前代谢性心血管病已有明确的概念和综合管理体系,而在我国发病率高、异质性强的脑血管病领域,尚未形成统一的代谢性脑血管病的定义和概念。本文综述脑血管病的代谢危险因素,提出代谢性脑血管病的概念和分类,阐述基于多组学技术的多学科、多器官水平的研究方法,介绍近年来涌现的具有心血管获益的代谢药物的特点及未来面临的挑战和研究方向,为代谢性脑血管病的综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性脑血管病 脑血管代谢风险 生物标志物 多学科综合管理
下载PDF
急性脑出血并发脑心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腾兴琼 盛玲丽 +3 位作者 李寒梅 容伟 伍新田 殷梅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3年第2期127-131,共5页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CH)是指原发性非创伤性脑实质出血。虽然发病率低于缺血性卒中,但其致死率却高于后者。脑出血急性期并发脑心综合征会增加不良转归的风险。但目前急性脑出血后并发脑心综合征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清楚...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CH)是指原发性非创伤性脑实质出血。虽然发病率低于缺血性卒中,但其致死率却高于后者。脑出血急性期并发脑心综合征会增加不良转归的风险。但目前急性脑出血后并发脑心综合征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清楚。为了给临床治疗供理论依据,本文将从急性脑出血并发脑心综合征的病理生理机制、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出血 脑心综合征 病理生理机制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联性的横断面研究
17
作者 杨占奇 张克 +1 位作者 王宏宇 范常锋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3年第12期1135-1141,共7页
目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一大病种。既往有研究表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但存在争议。现探究未治疗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入组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睡眠呼... 目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一大病种。既往有研究表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但存在争议。现探究未治疗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入组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睡眠呼吸科门诊2021年9月—2023年4月就诊的876例患者,并进行基线评估。选择多导睡眠监测作为睡眠呼吸暂停的检测手段,选择颈动脉超声作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手段。根据病历信息采集患者基线资料,组间对比采用t/χ^(2)检验,多因素变量采用logistic分析。结果在基线资料中,收集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传统危险因素。将多导睡眠监测值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与传统危险因素分别纳入logistic分析,在未调整的模型中,AHI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存在统计学关系(男:95%CI 1.042~3.674,P<0.001;女:95%CI 1.077~4.032,P<0.001)。在对背景因素进行调整后,发现AHI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仍存在统计学关系(男:95%CI 1.021~3.352,P<0.05;女:95%CI 1.021~4.045,P<0.05)。结论AHI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存在统计学相关性。在对背景因素进行调整后,这种统计学关系依然存在。由此可推断未治疗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脑血管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颅脑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 被引量:24
18
作者 江玉泉 徐卫萍 +3 位作者 吴承远 刘玉光 周茂德 王磊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3年第6期689-691,共3页
目的:探讨颅脑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intracranialinfections,ICI)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至2002年12月我科4877例颅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发生颅内感染141例,感染率2.89%。术后有脑脊液漏、刀口皮下积... 目的:探讨颅脑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intracranialinfections,ICI)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至2002年12月我科4877例颅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发生颅内感染141例,感染率2.89%。术后有脑脊液漏、刀口皮下积液及术后急症再次手术者,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35.34%、24.60%及15.78%,明显高于平均感染率(P<0.05);有颅脑手术史者术后ICI发生率为5.10%,幕下手术后为6.40%,手术时间4~8h为4.40%,8h以上为7.09%,术前使用糖皮质激素者为4.80%。结论:术后脑脊液漏、局部皮下积液及急症再次手术是术后ICI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手术 颅内感染 危险因素 脑脊液漏
下载PDF
干预后人群预防心脑血管病的知识和行为变化 被引量:9
19
作者 江滨 王文志 +7 位作者 吴升平 洪震 黄茂盛 杨期东 刘运海 杜晓立 鲍秋菊 刘红梅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9-202,共4页
在北京、上海和长沙三城市社区开展预防心脑血管病综合性干预 ,按类试验设计评价其对社区人群知识、态度、行为 (KAB)水平和健康相关行为影响。结果显示 ,与基线 1992年相比 ,1995、1997、2 0 0 0年KAB水平均分净提高 9 89、4 74和 10 ... 在北京、上海和长沙三城市社区开展预防心脑血管病综合性干预 ,按类试验设计评价其对社区人群知识、态度、行为 (KAB)水平和健康相关行为影响。结果显示 ,与基线 1992年相比 ,1995、1997、2 0 0 0年KAB水平均分净提高 9 89、4 74和 10 6 6分。统计学上均有显著意义。 6个健康相关行为中 ,关心保健知识、受保健知识影响以及经常体育锻炼等行为变化最明显 ,其次是淡盐饮食 ,对吸烟、饮酒行为影响不大。不同目标人群 ,女性好于男性 ,家务或退休在家优于在职 ,高血压好于正常血压。随年龄升高和文化程度降低 ,健康教育的绝对和相对效益均增高。表明以健康教育为主的综合性干预能提高人群预防心脑血管病的KAB水平和健康相关行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预 预防 心脑血管病 知识 行为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颅内肿瘤手术患者脑脊液中氨基酸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岳伟 朱敏敏 +3 位作者 金晶星 梅凤美 曾琼 朱美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66-668,共3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颅内肿瘤手术患者脑脊液中兴奋性和抑制性氨基酸的影响和右美托咪定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脑保护机制。方法选择择期脑肿瘤手术患者60例,年龄18-64岁,ASA Ⅰ或Ⅱ级,性别不限,体重50-90 kg。随机均分为两组:右美托...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颅内肿瘤手术患者脑脊液中兴奋性和抑制性氨基酸的影响和右美托咪定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脑保护机制。方法选择择期脑肿瘤手术患者60例,年龄18-64岁,ASA Ⅰ或Ⅱ级,性别不限,体重50-90 kg。随机均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D 组)和对照组(C 组)。麻醉诱导前 D 组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1μg/kg,10 min 注完,C 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3-0.05 mg/kg。D 组持续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2-0.7μg·kg-1·h-1,C 组间断给予咪达唑仑0.03-0.05 mg/kg。维持 BIS 值在40-50。记录麻醉诱导前(T0)、切开硬脑膜(T1)、切除肿瘤时(T2)、手术结束时(T3)的 MAP、HR。并于 T0、T3、术后6 h(T4)、12 h (T5)、24 h(T6)收集脑脊液,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脑脊液中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Glu)、天门冬氨酸(Asp)和抑制性氨基酸γ-氨基丁酸(GABA)的浓度。结果 T1-T3时 D 组 MAP 明显低于,HR 明显慢于 T0时和 C 组(P 〈0.05)。T3-T6时脑脊液中 C 组 Glu、Asp 浓度明显高于 T0时和 D 组(P 〈0.05),GABA 浓度明显低于 D 组(P 〈0.05)。与 T0时比较,T3-T5时 D 组 Glu、Asp 浓度有升高、GABA 浓度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6时恢复到 T0时水平。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颅内肿瘤手术中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性,降低脑脊液中兴奋性氨基酸 Glu 和 Asp 浓度,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脑脊液 氨基酸 颅内肿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