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Cerospora sojina Hara Toxin Resistance and It's Inheritance in Soybean
1
作者 CAO Yue-ping, YANG Qing-kai and WEI Zhi-ming(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1101 , P.R.China Northeast Agriculture University, Harbin 150030, P.R.China Institute of Plant Phys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anghai 200032 , P.R.China)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02年第7期770-775,共6页
Cerospora sojina Hara. toxin produced by mycelia of the pathogen can harm soybean plants. In this paper, 50 varieties and one resistant-susceptible combination were used to study the toxin resistance and it's inhe... Cerospora sojina Hara. toxin produced by mycelia of the pathogen can harm soybean plants. In this paper, 50 varieties and one resistant-susceptible combination were used to study the toxin resistance and it's inheritance. Comparing the results from the field under different inoculation conditions, the average coincidence rate of the toxin test is 62.37%. The inheritance of resistance to the toxin of Race 7 of Cerospora sojina Hara was proved to be controlled by a pair of single dominant genes. The toxin appraisal method can be used for many purposes owing to it's conveni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YBEAN cerospora sojina hara TOXIN RESISTANCE INHERITANCE
下载PDF
大豆灰斑病菌(Cercospora sojina Hara)及其对寄主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曹越平 李海英 +3 位作者 刘学敏 陈绍江 张丽娟 杨庆凯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6-120,共5页
大豆灰斑病是一种世界性大豆病害,曾给我国的大豆生产造成重大的损失。本文主要从应用的角度论述了大豆灰斑病菌(Cercospora sojina Hara)的生物学特性、侵染循环、潜育期以及病害的预测,同时从病原物与寄主相互作用的角度,对大豆灰斑... 大豆灰斑病是一种世界性大豆病害,曾给我国的大豆生产造成重大的损失。本文主要从应用的角度论述了大豆灰斑病菌(Cercospora sojina Hara)的生物学特性、侵染循环、潜育期以及病害的预测,同时从病原物与寄主相互作用的角度,对大豆灰斑病生理小种的分化、抗性的遗传及代谢毒素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该病害的防治及抗病育种研究提供资料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灰斑病菌 寄主 生物学特性 侵染循环 潜育期 病害 预测预报 病害防治 抗病育种
下载PDF
大豆灰斑病菌(Cercospora sojina Hara)毒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刘亚光 王继才 杨庆凯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06-311,共6页
本试验主要从液体培养基的种类、培养温度、培养方式、培养天数、接种量和培养基的pH值及碳源等几个方面入手研究了大豆灰斑病菌最佳的产毒条件。利用大豆胚根伸长抑制率和单复叶萎蔫指数来测定毒素的产量。实验结果得出该菌的最佳产... 本试验主要从液体培养基的种类、培养温度、培养方式、培养天数、接种量和培养基的pH值及碳源等几个方面入手研究了大豆灰斑病菌最佳的产毒条件。利用大豆胚根伸长抑制率和单复叶萎蔫指数来测定毒素的产量。实验结果得出该菌的最佳产毒条件是利用Czapek 培养基,以蔗糖作为碳源,糖含量为3% ,将培养基的pH调到6- 7,接种三块直径为6m m 的新鲜菌丝块,于25- 28℃下静止培养25- 27 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灰斑病菌 毒素 产毒条件
下载PDF
大豆抗灰斑病主基因的发现与遗传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曹越平 杨庆凯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7-71,共5页
利用高抗品种东农 96 74与感病品种杂交 ,在田间多个生理小种共存条件下研究大豆灰斑病抗性的遗传规律 ,发现杂交后代的抗性表现具有明显的质量性状遗传特征 ,F1 代表现完全显性 ,F2 代的抗感分离比例在个别组合接近 3∶1。采用数量性... 利用高抗品种东农 96 74与感病品种杂交 ,在田间多个生理小种共存条件下研究大豆灰斑病抗性的遗传规律 ,发现杂交后代的抗性表现具有明显的质量性状遗传特征 ,F1 代表现完全显性 ,F2 代的抗感分离比例在个别组合接近 3∶1。采用数量性状的主要基因 -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抗性的遗传进行模型的判别与遗传参数的估计 ,发现抗性遗传存在明显的主基因效应 ,分别符合一个主基因 +多基因加显性模型及两个主基因独立遗传模型。主基因的加性、显性以及主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普遍存在 ,对抗病性的遗传起很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灰斑病 抗性 主基因 遗传效应
下载PDF
大豆灰斑病1号生理小种抗性基因的SSR标记 被引量:7
5
作者 陈立君 郭强 +4 位作者 刘迎雪 李祥羽 赵远玲 单大朋 陈庆山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3-46,共4页
针对中国大豆灰斑病1号生理小种,以抗所有生理小种的品系东农40566为母本,以感所有生理小种的品种东农410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杂交得到F2代后连续自交3代得到F5代群体。该群体经人工接种灰斑病1号生理小种后,利用BSA法对500个SSR标记进... 针对中国大豆灰斑病1号生理小种,以抗所有生理小种的品系东农40566为母本,以感所有生理小种的品种东农410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杂交得到F2代后连续自交3代得到F5代群体。该群体经人工接种灰斑病1号生理小种后,利用BSA法对500个SSR标记进行筛选,其中3个标记Satt565、SOYGPATR和Satt396在抗、感池间表现出稳定的多态性,并且在F2代个体中表现出抗性与多态性协同分离的趋势。3个标记与抗性基因的连锁顺序为Satt565—SOYGPATR—Hrcs1—Satt396,其与抗性基因的连锁距离分别为12.7、6.5、14.7cM。推测抗大豆灰斑病1号生理小种的基因可能位于C1连锁群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G.Max) 灰斑病(Cercospora sojina hara) 抗性基因 SSR标记
下载PDF
大豆灰斑病抗感标准划分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曹越平 杨庆凯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3-116,共4页
大豆灰斑病抗感鉴定标准的确立一直是抗病育种及抗病机理研究中的关键问题 ,也是一个难点。本文以大豆杂交组合的后代为材料 ,从各组合F2 植株的病情分布、F3株系的抗感分离以及植株抗重复再侵染能力的角度 ,对大豆抗灰斑病的抗感鉴定... 大豆灰斑病抗感鉴定标准的确立一直是抗病育种及抗病机理研究中的关键问题 ,也是一个难点。本文以大豆杂交组合的后代为材料 ,从各组合F2 植株的病情分布、F3株系的抗感分离以及植株抗重复再侵染能力的角度 ,对大豆抗灰斑病的抗感鉴定标准进行研究。提出 :在用混合菌种对大豆材料进行田间接种的条件下 ,大豆灰斑病的抗感鉴定标准应定在病斑型级数为B2 处 ,即植株叶片的病斑数量不能超过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灰斑病 抗感标准 划分 病斑型级数
下载PDF
大豆灰斑病1号生理小种抗性基因的SSR标记分析 被引量:22
7
作者 张文慧 陈庆山 +6 位作者 杨庆凯 李文滨 王文辉 刘春燕 陈立君 刘海燕 单继勋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69-173,共5页
针对中国大豆灰斑病 1号生理小种 ,以抗所有生理小种的品系东农 4 0 5 6 6为母本 ,以感 1号生理小种的品种东农 4 10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 ,杂交得到F2 代后连续自交 3代得到F5代群体。该群体经人工接种灰斑病 1号生理小种后 ,利用BSA法对... 针对中国大豆灰斑病 1号生理小种 ,以抗所有生理小种的品系东农 4 0 5 6 6为母本 ,以感 1号生理小种的品种东农 4 10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 ,杂交得到F2 代后连续自交 3代得到F5代群体。该群体经人工接种灰斑病 1号生理小种后 ,利用BSA法对 5 0 0个SSR标记进行筛选 ,其中 3个标记Satt5 6 5、SOYGPATR和Satt396在抗、感池间表现出稳定的多态性 ,并且在F2 代个体中表现出抗性与多态性协同分离的趋势。这 3个标记与抗性基因的连锁顺序为Satt5 6 5 -SOYGPATR-Hrcs1-Satt396 ,它们与抗性基因的连锁距离分别为 12 .7cM、6 .5cM、14 .7cM。推测抗大豆灰斑病 1号生理小种的基因可能位于C1连锁群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灰斑病 抗性基因 SSR标记 品系 杂交组合
下载PDF
大豆叶片结构与灰斑病抗性的研究 Ⅰ.大豆叶片气孔密度、茸毛密度与灰斑病抗性的关系 被引量:20
8
作者 李海英 倪红涛 杨庆凯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2-53,56,共3页
采用火棉胶法和水合氯醛法研究了大豆叶片气孔密度、茸毛密度与灰斑病抗性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 ,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叶片正面和背面的茸毛密度并没有什么差异 ;但抗病品种叶片正面及叶片背面的气孔密度明显少于感病品种 ,这是抗病品种... 采用火棉胶法和水合氯醛法研究了大豆叶片气孔密度、茸毛密度与灰斑病抗性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 ,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叶片正面和背面的茸毛密度并没有什么差异 ;但抗病品种叶片正面及叶片背面的气孔密度明显少于感病品种 ,这是抗病品种抵抗菌丝侵入的第一结构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灰斑病 气孔密度 茸毛密度 叶片结构 抗性机制
下载PDF
大豆叶片结构与灰斑病抗性的研究 Ⅱ.大豆叶片组织结构与灰斑病抗性的关系 被引量:31
9
作者 李海英 刘亚光 杨庆凯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8-60,66,共4页
对大豆灰斑病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的叶片组织结构 ,主要包括栅栏组织层数、栅栏组织密度、上下表皮细胞密度、蜡质含量及叶比重等 ,进行了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抗病品种叶片的栅栏组织排列整齐、紧密 ,而且层数相对较多 ,可以抵抗病菌... 对大豆灰斑病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的叶片组织结构 ,主要包括栅栏组织层数、栅栏组织密度、上下表皮细胞密度、蜡质含量及叶比重等 ,进行了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抗病品种叶片的栅栏组织排列整齐、紧密 ,而且层数相对较多 ,可以抵抗病菌的侵入和扩展 ,成为抗病的一个结构屏障 ;抗病品种的叶片蜡质含量高于感病品种 ,表明大豆叶片本身具有的蜡质层是抵抗和延迟病原菌侵入的另一个结构屏障。在叶比重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叶片结构 灰斑病 抗性 栅栏组织 蜡质含量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及其活性与大豆灰斑病抗性的关系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海英 杨庆凯 +3 位作者 曹越平 张丽娟 王金陵 刘威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3-85,共3页
不同抗病性大豆品种接种大豆灰斑病菌前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及其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抗病品种在接种前均缺少同工酶C3带,接种后出现同工酶C3带;感病品种在接种前后,只是同工酶活性发生变化,没有出现同工酶缺失或增加。接种前,... 不同抗病性大豆品种接种大豆灰斑病菌前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及其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抗病品种在接种前均缺少同工酶C3带,接种后出现同工酶C3带;感病品种在接种前后,只是同工酶活性发生变化,没有出现同工酶缺失或增加。接种前,抗病品种的过氧化物酶活性高于感病品种;接种后,抗感病品种过氧化物酶活性均增加,但抗病品种的活性仍高于感病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灰斑病 过氧化物酶 同功酶 酶活性
下载PDF
大豆感染灰斑病菌后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丽娟 杨庆凯 张彩英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2-176,共5页
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抗性的大豆品种接种灰斑病菌 1~ 1 0号生理小种后 ,叶片中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变化的规律 ,探讨了过氧化物酶在大豆抗灰斑病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大豆抗感品种接种灰斑病菌后 ,叶片中过氧化物酶活性比对照植株... 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抗性的大豆品种接种灰斑病菌 1~ 1 0号生理小种后 ,叶片中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变化的规律 ,探讨了过氧化物酶在大豆抗灰斑病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大豆抗感品种接种灰斑病菌后 ,叶片中过氧化物酶活性比对照植株叶片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有所增高 ,并且抗感品种接种后叶片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的幅度因生理小种的不同而不同。可见 ,大豆感染灰斑病菌后叶片中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是大豆一种普遍性的抗病反应 ,而且抗感品种之间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差异并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灰斑病菌 过氧化物酶 抗病性 灰斑病 酶活性
下载PDF
黑龙江省部分育成大豆新品系抗大豆灰斑病鉴定 被引量:1
12
作者 申宏波 文景芝 +5 位作者 姚文秋 丁俊杰 苗兴芬 马成云 顾鑫 郑天琪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0-42,共3页
2004年采用混合生理小种,人工喷雾接种方法,对黑龙江省大豆新品系进行灰斑病鉴定筛选研究,从中鉴定出钢9491-2、九三97-40、绥98-6074等22份抗灰斑病资源材料,并建立了比较全面的抗性调查评价体系。
关键词 大豆灰斑病 大豆品系 抗病性鉴定
下载PDF
大豆感染灰斑病菌后叶片中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丽娟 杜金哲 杨庆凯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1-95,共5页
分析了大豆感染灰斑病菌后叶片中多酚氧化酶酶活性的动态变化,探讨了多酚氧化酶在大豆抗灰斑病中的作用。研究的结果表明,抗病品种感染灰斑病菌后,叶片中多酚氧化酶活性均比对照增加;而感病品种接种后叶片中多酚氧化酶活性比对照下降。... 分析了大豆感染灰斑病菌后叶片中多酚氧化酶酶活性的动态变化,探讨了多酚氧化酶在大豆抗灰斑病中的作用。研究的结果表明,抗病品种感染灰斑病菌后,叶片中多酚氧化酶活性均比对照增加;而感病品种接种后叶片中多酚氧化酶活性比对照下降。这表明多酚氧化酶在大豆抗灰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活性的大小与大豆抗病性成正相关,可以作为大豆品种抗性鉴定的一个重要生理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灰斑病菌 多酚氧化酶
下载PDF
大豆品种感染灰斑病前后可溶性糖含量的比较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海英 刘亚光 杨庆凯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0-51,共2页
对大豆灰斑病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在接种灰斑病菌前后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接种前,抗感灰斑病品种可溶性糖含量并无明显差别;接种后,抗病与感病品种的可溶性糖含量均呈增加趋势,且感病品种可溶性糖含量的增... 对大豆灰斑病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在接种灰斑病菌前后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接种前,抗感灰斑病品种可溶性糖含量并无明显差别;接种后,抗病与感病品种的可溶性糖含量均呈增加趋势,且感病品种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量大于抗病品种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品种 灰斑病 可溶性糖 含量
下载PDF
大豆灰斑病菌生理小种的同工酶鉴定 被引量:6
15
作者 袁凤杰 徐金星 杨庆凯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19-224,共6页
本文分析了黑龙江省大豆灰斑病菌10个生理小种的5种同工酶图谱。结果表明,不同小种同工酶酶谱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具表型异质性。将同工酶谱进行编码分析,表明在5种同工酶酶谱中4、5、8号生理小种各具有独特的谱带编码,可将其... 本文分析了黑龙江省大豆灰斑病菌10个生理小种的5种同工酶图谱。结果表明,不同小种同工酶酶谱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具表型异质性。将同工酶谱进行编码分析,表明在5种同工酶酶谱中4、5、8号生理小种各具有独特的谱带编码,可将其作为该小种的特征谱带,其中4号小种表现尤为特别,说明其具有独特的遗传背景,建议建立大豆灰斑病菌生理小种同工酶酶谱标准码,为大豆灰斑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工作提供一辅助性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灰斑病菌 同工酶 图谱 生理小种
下载PDF
北方春大豆品系对灰斑病7号生理小种的抗性 被引量:4
16
作者 董志敏 刘佳 +3 位作者 刘玉芝 闫晓艳 衣志刚 张红艳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32-735,共4页
为详细了解我国近几年来育成的北方春大豆品系对灰斑病的抗性表现,对来自2003~2006年200份大豆品系的灰斑病7号生理小种抗性数据进行了整理,统计分析北方春大豆整体的抗性情况和各省育成的北方春大豆品系抗性表现及年度间的动态变化。... 为详细了解我国近几年来育成的北方春大豆品系对灰斑病的抗性表现,对来自2003~2006年200份大豆品系的灰斑病7号生理小种抗性数据进行了整理,统计分析北方春大豆整体的抗性情况和各省育成的北方春大豆品系抗性表现及年度间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近4年北方春大豆品系灰斑病抗性总体表现良好,但仍有13.6%感病品系存在;黑龙江省参试品系的总体表现最好,抗性品系较多,感病和高感品系很少,而且具有丰富的免疫材料;吉林省缺乏抗性好的品系,感病的多且呈逐年增多的趋势;辽宁抗性品系多,但感病,尤其是高感的多,但高感品系年度间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其它省区的春大豆,免疫和抗病品系少,高感品系多,但近年来,抗病材料在不断提高,高感材料不断下降。该研究对于今后大豆灰斑病抗性育种和大豆品种审定及推广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春大豆 品系 灰斑病 抗性
下载PDF
大豆抗灰斑病菌多个生理小种资源的筛选 被引量:18
17
作者 张丽娟 杨庆凯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8-41,共4页
本文用人工接种大豆灰斑病菌的方法对108份供试材料,在生理小种水平上进行了抗性鉴定。根据供试材料对灰斑病菌各生理小种的抗感反应,从中筛选出抗8个以上生理小种的材料46份,占供试材料42.5%。其中,抗10个生理小种材... 本文用人工接种大豆灰斑病菌的方法对108份供试材料,在生理小种水平上进行了抗性鉴定。根据供试材料对灰斑病菌各生理小种的抗感反应,从中筛选出抗8个以上生理小种的材料46份,占供试材料42.5%。其中,抗10个生理小种材料13份,占供试材料1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灰斑病 生理小种 抗源
下载PDF
不同抗性大豆品系感染灰斑病后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变化 被引量:5
18
作者 廖林 庄炳昌 +3 位作者 刘玉芝 谢雪菊 王玉民 徐豹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18-322,共5页
以三个抗灰斑病和三个感病品系为试材,分析了不同抗性大豆品系感染灰斑病后叶片中过氧化作用的变化。结果表明:1.大豆感染灰斑病后超氧物歧化酶活性均有所增加,且有感病品系超氧物歧化酶活性高于抗病品系的趋势;2.大豆感染灰斑病后过氧... 以三个抗灰斑病和三个感病品系为试材,分析了不同抗性大豆品系感染灰斑病后叶片中过氧化作用的变化。结果表明:1.大豆感染灰斑病后超氧物歧化酶活性均有所增加,且有感病品系超氧物歧化酶活性高于抗病品系的趋势;2.大豆感染灰斑病后过氧化物酶活性也有所增加,感病后感病品系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高于抗病品系的;3.大豆感染灰斑病后所有品系的抗坏血酸含量均降低,感病品系的抗坏血酸含量高于抗病品系的;4.大豆感染灰斑病后,感病品系的叶绿素含量高于抗病品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大豆灰斑病 脂质过氧化
下载PDF
大豆灰斑病抗性遗传的三点测交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曹越平 杨庆凯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8-20,共3页
本实验利用三点测交分析的方法,对3个组合在人工接种大豆灰斑病菌的条件下的抗性表现进行基因效应分析,各组合均存在加性,组合1存在显性,组合2、3存在上位性。
关键词 大豆 大豆灰斑病 抗病性 遗传 三点测交
下载PDF
大豆灰班病菌单生理小种鉴别寄主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丽娟 杨庆凯 徐奉学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9-43,共5页
本研究用人工接种大豆灰斑病菌的方法对100份大豆材料在生理小种的水平上,进行了3年的抗性鉴定。根据供试的大豆材料对灰斑病菌1~10号生理小种的抗感反应,从中选择出只抗(或只感)一个生理小种而同时感(或抗)其它9个生理... 本研究用人工接种大豆灰斑病菌的方法对100份大豆材料在生理小种的水平上,进行了3年的抗性鉴定。根据供试的大豆材料对灰斑病菌1~10号生理小种的抗感反应,从中选择出只抗(或只感)一个生理小种而同时感(或抗)其它9个生理小种的大豆材料,建立了两套灰斑病菌单生理小种鉴别寄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灰班病 生理小种 鉴别寄主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