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rends in treatment and overall survival among patients with proximal esophageal cancer 被引量:2
1
作者 Judith de Vos-Geelen Sandra ME Geurts +13 位作者 Liselot BJ Valkenburg-van Iersel Evelien JM de Jong Vivianne CG Tjan-Heijnen Margreet van Putten Valery EPP Lemmens Heike I Grabsch Nadia Haj Mohammad Frank JP Hoebers Chantal V Hoge Paul M Jeene Hanneke WM van Laarhoven Tom Rozema Marije Slingerland Grard AP Nieuwenhuijze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9年第47期6835-6846,共12页
BACKGROUND The management of proximal esophageal cancer differs from that of tumors located in the mid and lower part of the esophagus due to the close vicinity of vital structures.Non-surgical treatment options like ... BACKGROUND The management of proximal esophageal cancer differs from that of tumors located in the mid and lower part of the esophagus due to the close vicinity of vital structures.Non-surgical treatment options like radiotherapy and definitive chemoradiation(CRT)have been implemented.The trends in(non-)surgical treatment and its impact on overall survival(OS)in patients with proximal esophageal cancer are unclear,related to its rare disease status.To optimize treatment strategies and counseling of patients with proximal esophageal cancer,it is therefore essential to gain more insight through real-life studies.AIM To establish trends in treatment and OS in patients with proximal esophageal cancer.METHODS In this population-based study,patients with proximal esophageal cancer diagnosed between 1989 and 2014 were identified in the Netherlands Cancer Registry.The proximal esophagus consists of the cervical esophagus and the upper thoracic section,extending to 24 cm from the incisors.Trends in radiotherapy,chemotherapy,and surgery,and OS were assessed.Analyses were stratified by presence of distant metastasis.Multivariable 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regression analyses was performed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period of diagnosis on OS,adjusted for patient,tumor,and treatment characteristics.RESULTS In total,2783 patients were included.Over the study period,the use of radiotherapy,resection,and CRT in non-metastatic disease changed from 53%,23%,and 1%in 1989-1994 to 21%,9%,and 49%in 2010-2014,respectively.In metastatic disease,the use of chemotherapy and radiotherapy increased over time.Median OS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increased from 7.3 mo[95%confidence interval(CI):6.4-8.1]in 1989-1994 to 9.5 mo(95%CI:8.1-10.8)in 2010-2014(logrank P<0.001).In non-metastatic disease,5-year OS rates improved from 5%(95%CI:3%-7%)in 1989-1994 to 13%(95%CI:9%-17%)in 2010-2014(logrank P<0.001).Multivariable regression analysis demonstrated a significant treatment effect over time on survival.In metastatic disease,median OS was 3.8 mo(95%CI:2.5-5.1)in 1989-1994,and 5.1 mo(95%CI:4.3-5.9)in 2010-2014(logrank P=0.26).CONCLUSION O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non-metastatic proximal esophageal cancer,likely to be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use of CRT.Patterns in metastatic disease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over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OPHAGUS esophageal cancer PROXIMAL cervical upper thoracic TRENDS TREATMENT Survival Outcome
下载PDF
Successful management of life-threatening aortoesophageal fistula: 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2
作者 Xue-Qing Zhong Guo-Xiong Li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2年第12期3814-3821,共8页
BACKGROUND Aortoesophageal fistula(AEF)is a rare but life-threatening cause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Only a handful of cases of successful management of AEF caused by esophageal cancer have been reported.The... BACKGROUND Aortoesophageal fistula(AEF)is a rare but life-threatening cause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Only a handful of cases of successful management of AEF caused by esophageal cancer have been reported.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report a case of AEF managed by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 and review the relevant literature.CASE SUMMARY A 66-year-old man with upper gastroenterology bleeding presented at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complaining of chest pain,fever and hematemesis for 6 h.He had vomited 400 mL of bright-red blood and experienced severe chest pain 6 h prior.He had a past medical history of advanced esophageal cancer.He received chemoradiotherapy but stopped 8 mo prior because of intolerance.A chest contrast computed tomographic scan revealed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esophagus and the descending aorta as well as a descending aortic pseudoaneurysm.According to the symptoms and imaging findings,AEF was our primary consideration.The patient underwent aortic angiography,which indicated AEF and descending aortic pseudoaneurysm.Emergency percutaneous 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of the descending aorta was performed,and bleeding was controlled after TEVAR.He received antibiotics and was discharged after treatment.However,he died 2 mo after the TEVAR due to cancer progression.CONCLUSION Although AEF is a lethal condition,timely diagnosis and TEVAR may successfully control blee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Aortoesophageal fistula 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 esophageal cancer Chest pain Case report
下载PDF
不同固定方式对胸上段食管癌放疗时摆位误差的影响
3
作者 陈奇松 许俊凯 +3 位作者 赵云辉 陈翔 高清 朱剑耀 《莆田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41-44,共4页
将收治的胸上段食管癌患者按双盲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体膜+真空袋固定,对照组使用单纯颈肩膜固定,研究两种不同固定方式对胸上段食管癌放疗过程中摆位误差的影响,以及两种体位固定方式下放疗过程中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气... 将收治的胸上段食管癌患者按双盲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体膜+真空袋固定,对照组使用单纯颈肩膜固定,研究两种不同固定方式对胸上段食管癌放疗过程中摆位误差的影响,以及两种体位固定方式下放疗过程中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气管炎、食欲减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胸上段食管癌放疗时更适合用体膜+真空袋固定体位,这种固定方式可有效降低放疗摆位误差,提高放疗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肩膜 体膜 真空袋 胸上段食管癌 放疗 摆位误差
下载PDF
不同部位食管癌实施直线加速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的临床剂量学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陆冬云 羊剑 +2 位作者 孙锦意 周建军 杨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0期125-128,共4页
目的 评价不同病变部位食管癌实施直线加速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的临床剂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1年10月江苏省海安市中医院收治的132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颈段及胸上、中、下段食管癌患者各33例。比较不... 目的 评价不同病变部位食管癌实施直线加速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的临床剂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1年10月江苏省海安市中医院收治的132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颈段及胸上、中、下段食管癌患者各33例。比较不同病变部位食管癌患者实施直线加速器IMRT的计划靶区剂量、勾画危及器官剂量学指标、机器跳数、剂量验证通过率及治疗时间的差异。结果 胸上、中段食管癌患者2%的靶区体积受照剂量(D2)、D50、D98及平均剂量(Dmean)均高于颈段患者,治疗时间长于颈段患者;胸中段食管癌患者靶区剂量均匀性指数(HI)高于颈段患者;胸上、中、下段食管癌患者心脏接受25 Gy放射剂量的体积(V25)、Dmean及双肺V5、V20、V30均高于颈段患者;胸上、下段食管癌患者剂量验证通过率高于颈段患者(P<0.05)。胸中段食管癌患D2、HI、心脏V25、心脏Dmean及双肺V5、V20、V30高于胸上段患者,剂量验证通过率低于胸上段患者;胸下段食管癌患者机器跳数低于胸上段患者,治疗时间短于胸上段患者(P<0.05)。胸下段食管癌患者D2、D50、D98、Dmean、HI、机器跳数均低于胸中段患者,心脏V25、Dmean及剂量验证通过率均高于胸中段患者,治疗时间短于胸中段患者(P<0.05)。结论 不同病变部位食管癌实施直线加速器IMRT的临床剂量有一定的差别,临床中应予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颈段 胸段 直线加速器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剂量学
下载PDF
分析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并左侧颈部吻合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
5
作者 高文闯 顾云 +1 位作者 施乃明 郑成远 《中外医疗》 2023年第14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在食管癌患者治疗中以胸腹腔镜与食管癌切除并左侧颈部吻合术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方便选择2020年1月—2022年4月在涟水县人民医院治疗的食管癌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29例。对照组行腹腔镜下食管癌胸腔内... 目的探讨在食管癌患者治疗中以胸腹腔镜与食管癌切除并左侧颈部吻合术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方便选择2020年1月—2022年4月在涟水县人民医院治疗的食管癌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29例。对照组行腹腔镜下食管癌胸腔内吻合术,观察组提供腹腔镜与食管癌切除并左侧颈部吻合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并发症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失血量、禁食时间、住院时间分别(241.85±135.38)mL、(8.16±2.04)d、(14.69±3.54)d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47、4.919、7.487,P<0.05)。观察组手术用时(249.51±30.87)min,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89,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90%低于对照组的3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79,P<0.05)。观察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生命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以及心理健康得分为(84.28±2.55)分、(82.65±3.04)分、(87.18±2.23)分、(81.50±2.15)分、(86.15±4.71)分、(85.28±4.55)分、(85.08±3.13)分、(86.65±3.0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96、4.266、10.191、8.949、7.006、5.870、6.979、7.523,P<0.05)。结论以胸腹腔镜下食管癌切除术并左侧颈部吻合术进行治疗,既能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还能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胸腹腔镜 左侧颈部吻合术 并发症
下载PDF
胸腹平架和头颈肩架固定装置在胸中上段食管癌放射治疗中的摆位误差比较
6
作者 万宝 杨旭 +7 位作者 冯鑫 刘帆 赵宇 陈欢 侯露 周科 覃仕瑞 惠周光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3年第4期50-55,共6页
目的:分析和比较在食管癌放射治疗中胸腹平架和头颈肩架固定装置对患者的体位固定效果。方法:回顾性筛选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在某院放疗科行放射治疗的41例病变位于胸中段或胸上段的食管癌患者,其中20例采用胸腹平架固定(作为胸腹平架... 目的:分析和比较在食管癌放射治疗中胸腹平架和头颈肩架固定装置对患者的体位固定效果。方法:回顾性筛选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在某院放疗科行放射治疗的41例病变位于胸中段或胸上段的食管癌患者,其中20例采用胸腹平架固定(作为胸腹平架组),21例采用头颈肩架固定(作为头颈肩架组)。比较X(左右)、Y(头脚)、Z(腹背)、RX(矢状面)、RY(横断面)、RZ(冠状面)方向上的整体摆位误差、胸锁关节摆位误差和肩锁关节摆位误差及靶区外放范围。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整体摆位误差方面,胸腹平架组在X、RX和RZ方向上显著小于头颈肩架组(0.15 cm vs 0.21 cm,P=0.000;0.66°vs 0.80°,P=0.034;0.52°vs 0.80°,P=0.000),但在Y方向上显著大于头颈肩架组(0.26 cm vs 0.22 cm,P=0.002)。在胸锁关节摆位误差方面,胸腹平架组在X、RY、RZ方向上显著小于头颈肩架组(0.15 cm vs 0.24 cm,P=0.000;0.92°vs 1.19°,P=0.000;0.63°vs 1.00°,P=0.000)。在肩锁关节摆位误差方面,胸腹平架组在RX方向上显著小于头颈肩架组(0.90°vs 1.08°,P=0.019),在Y和RY方向上显著大于头颈肩架组(0.26 cm vs 0.22 cm,P=0.024;0.81°vs 0.62°,P=0.016)。在整体靶区外放方面,胸腹平架组和头颈肩架组在X、Y和Z方向上需要的外放范围分别为0.43、0.66、0.46 cm和0.60、0.58、0.43 cm。结论:对于需要放射治疗的胸中上段食管癌患者,胸腹平架和头颈肩架在不同方向上的固定效果各有优劣,临床上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固定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胸中上段食管癌 放射治疗 固定装置 胸腹平架 头颈肩架 摆位误差
下载PDF
胸腹腔镜联合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颈部吻合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
7
作者 黄灿华 蔡华新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17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颈部吻合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6月南安市医院胸外科收治的62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颈胸腹...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颈部吻合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6月南安市医院胸外科收治的62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颈部吻合术治疗,观察组予以胸腹腔镜联合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颈部吻合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前及术后3 d炎症因子、免疫功能,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手术操作时间、术后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观察组CD4^(+)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45%,低于对照组的2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食管癌患者胸腹腔镜联合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颈部吻合术治疗,手术操作时间短、出血量少,能够促进机体术后快速恢复,有效改善机体炎症因子水平和免疫功能,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食管癌根治颈部吻合术 胸腹腔镜 颈胸腹三切口 炎症因子 免疫功能
下载PDF
颈段胸上段食管癌T形野三种照射技术的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10
8
作者 许素玲 王巨武 +6 位作者 王海峰 张瑾熔 王若峥 刘浩 伊斯刊达尔.阿布力米提 木妮热.木沙江 马栋辉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5期781-784,共4页
目的:控讨颈段胸上段食管癌T形野照射的最佳放疗模式。方法:26例颈段胸上段食管癌T形野照射的患者采用瓦里安Eclipse三维治疗计划系统(3D-TPS)对3种照射技术即:调强放疗(IMRT)、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常规放疗(Con-RT)进行放射治疗计... 目的:控讨颈段胸上段食管癌T形野照射的最佳放疗模式。方法:26例颈段胸上段食管癌T形野照射的患者采用瓦里安Eclipse三维治疗计划系统(3D-TPS)对3种照射技术即:调强放疗(IMRT)、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常规放疗(Con-RT)进行放射治疗计划设计。规定处方剂量54 Gy,95%等剂量线涵盖95%PTV(计划靶体积)。Con-RT利用3D-TPS模拟X线模拟机定位设计,等中心照射,前后T形野36 Gy,双侧水平野18 Gy,均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分析PTV靶区各项参数和肺及脊髓受照体积和剂量。结果:(1)PTV靶区等剂量线、剂量不均匀指数(HI)和适形指数(CI)3种照射技术比较IMRT优于3D-CRT。3D-CRT优于Con-RT(P=0.000)(2)肺和脊髓受照体积和剂量3种照射技术比较IMRT优于Con-RT和3D-CRT虽然某些参数Con-RT稍优于3D-CRT,但大部分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3)调强技术野数的参数比较,PTV、肺和脊髓的各项参数中,5野,7野和9野大部分参数优于3野,7野与9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44~0.947)。结论:IMRT技术是颈段胸上段食管癌T形野照射最佳选择,它与其他照射技术相比具有明显剂量学优势,以7野和9野IMRT较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段胸上段食管癌 放射治疗 照射技术 剂量学
下载PDF
颈段、胸上段食管癌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6
9
作者 庄翔 李强 +3 位作者 陈利华 李彬 韩泳涛 任光国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264-267,共4页
目的总结外科手术治疗颈段、胸上段食管癌(肿瘤上极距胸廓入口下方≤3cm)的临床经验,以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42例颈段、胸上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食管癌根治术122例,姑息切除术15例,... 目的总结外科手术治疗颈段、胸上段食管癌(肿瘤上极距胸廓入口下方≤3cm)的临床经验,以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42例颈段、胸上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食管癌根治术122例,姑息切除术15例,总手术切除率为96.5%,探查术5例。主要重建手术术式包括:单纯剥脱胃代食管术、结肠代食管术、空肠代食管术、胸大肌皮瓣重建术;右胸-上腹-颈三切口胃代食管术、全喉切除+胃代食管术、管胃代食管术,左胸-颈两切口、胃代食管术。结果住院死亡5例,其中2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结肠坏死致严重感染,1例姑息切除后胃气管漏致肺部感染,1例胃大量反流误吸。9例患者食管上切端发现癌残留。8例颈段食管癌和21例胸上段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主要包括空肠坏死、结肠坏死、喉返神经损伤、肺部感染、吞咽功能障碍、食管反流。随访117例,随访率85.4%(117/137),随访时间1~5年;失访20例。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2%,48%和31%。Ⅰ、Ⅱ、Ⅲ、Ⅳa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2.3%,61.2%,25.0%和5.0%。结论颈段和肿瘤上极距胸廓入口下方≤3cm的胸上段食管癌患者的手术治疗在手术方式、切除范围、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术后功能保留和恢复等方面尚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颈段 胸上段 外科治疗
下载PDF
颈及上胸段食管癌同步加量调强放疗技术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谭程 杨燕光 +2 位作者 杭达明 倪峰 蔡晶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447-451,共5页
目的比较分析颈及上胸段食管癌不同射野数目同期加量调强放疗(SIB-IMRT)技术的剂量学参数,探讨优选方案。方法对24例食管癌患者分别设计3、5、7、9四种不同照射野数的SIB-IMRT计划。PTV-G为大体肿瘤体积(GTV)外放1cm,PTV-C为临床靶体积(... 目的比较分析颈及上胸段食管癌不同射野数目同期加量调强放疗(SIB-IMRT)技术的剂量学参数,探讨优选方案。方法对24例食管癌患者分别设计3、5、7、9四种不同照射野数的SIB-IMRT计划。PTV-G为大体肿瘤体积(GTV)外放1cm,PTV-C为临床靶体积(CTV)外放1cm,处方剂量分别为2.15 Gy/f和2 Gy/f,28次,DT 60.2 Gy和56 Gy。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评估各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参数。结果 PTV-G 3、5、7、9野SIB-IMRT计划的靶区适形性指数(CI)和不均匀性指数(HI)分别为0.33、0.55、0.77、0.80和1.09、1.07、1.07、1.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TV-C 3、5、7、9野SIB-IMRT计划的靶区CI和HI分别为0.69、0.71、0.72、0.79和1.22、1.13、1.075、1.0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5、7、9野脊髓最大剂量分别为4511.27、4288.31、4224.60和4201.43 c 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设野数目的增加,两肺的V5值增加,9野计划明显高于7野计划,分别为44.56%和32.36%(P<0.05);V20减小,9野计划与7野计划两者相似,分别为19.28%和19.65%(P>0.05)。结论 7野SIB-IMRT计划靶区剂量均匀,适形度高,对肺等重要器官的保护最佳,是颈段及上胸段食管癌SIB-IMRT治疗中优选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段食管癌 上胸段食管癌 调强放射治疗 同期加量 剂量学
下载PDF
IGRT在颈段、胸上段食管癌放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1
作者 车少敏 惠蓓娜 +2 位作者 张晓智 马军 陈鑫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3年第1期96-100,共5页
目的:应用kV-CBCT技术分析颈段、胸上段放疗时的摆位误差,并对其最佳配准方式和CTV-PTV外放间距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对11例接受3DCRT或IMRT的颈段、胸上段食管癌患者进行每周1-2次kV-CBCT扫描,分别按手动配准、骨性配准和灰度配准进行匹... 目的:应用kV-CBCT技术分析颈段、胸上段放疗时的摆位误差,并对其最佳配准方式和CTV-PTV外放间距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对11例接受3DCRT或IMRT的颈段、胸上段食管癌患者进行每周1-2次kV-CBCT扫描,分别按手动配准、骨性配准和灰度配准进行匹配,比较三种配准方式的差异,分析摆位误差,计算并比较校位前后CTV-PTV的外放间距。结果:手动、骨性和灰度配准在X轴、Y轴、Z轴的平移误差分别为(0.04±0.34)cm/(0.06±0.36)cm/(-0.02±0.29)cm、(-0.11±0.53)cm/(-0.10±0.53)cm/(0.04±0.55)cm、(0.08±0.16)cm/(0.06±0.21)cm/(-0.03±0.26)cm,三种配准方式结果均显示Y轴平移误差最大,其次为Z轴,X轴的最小;骨性配准和手动配准结果较为相近(P>0.05),灰度配准的误差值均明显小于以上两者(P<0.05);手动、骨性和灰度配准在X轴、Y轴、Z轴的旋转误差分别为(1.21±1.07)°/(1.20±1.06)°/(1.33±1.11)°、(-0.11±0.53)°/(-0.10±0.53)°/(0.04±0.55)°、(0.08±0.16)°/(0.06±0.21)°/(-0.03±0.26)°,三种配准方式结果均显示X轴旋转最大,其次为Z轴,Y轴最小,三种配准方式间无明显差异(P<0.05);骨性配准任一方向平移误差>0.3cm者,校位前X轴、Y轴、Z轴的平移误差分别为0.05±0.31cm、0.19±0.42cm、-0.06±0.37cm,校位后分别缩小至0.01±0.16cm、0.08±0.17cm、0.03±0.12cm,(P<0.05);校位前X轴、Y轴、Z轴CTV-PTV外放间距分别为0.29cm、1.03cm、0.60cm,校位后缩小至0.09 cm、0.23 cm、0.16 cm,(P<0.05)。结论:本组颈段、胸上段食管癌病例放疗时以Y轴平移误差最为明显,应用kV-CBCT实施IGRT可缩小摆位误差及CTV-PTV外放间距,配准方式以骨性配准为首选,必要时进行手动微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段 胸上段食管癌 kV-CBCT 摆位误差 图像配准
下载PDF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并左侧颈部吻合术的效果及对病人营养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周晓 吴君旭 +3 位作者 曹炜 赵旭东 沙纪名 石开虎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494-497,共4页
目的:研究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并左侧颈部吻合术效果及对病人营养水平影响。方法:将118例食管癌病人根据手术方式分为2组,各5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经左胸食管癌切除术联合胃食管胸内吻合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并左... 目的:研究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并左侧颈部吻合术效果及对病人营养水平影响。方法:将118例食管癌病人根据手术方式分为2组,各5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经左胸食管癌切除术联合胃食管胸内吻合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并左侧颈部吻合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1个月2组病人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改善效果均优于术前(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术后3个月,观察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更好(P<0.01),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6.8%)低于对照组(22.0%)(P<0.05)。结论: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并左侧颈部吻合术治疗食管癌效果显著,并发症少,能有效改善病人营养水平及生活质量,促进病人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腹腔镜 食管癌切除术 左侧颈部吻合术 营养水平
下载PDF
颈段、胸上段食管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彭传亮 董晓鹏 赵小刚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48-1249,共2页
目的 探讨颈段、胸上段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与预防。方法 对2001-2005年间57例颈段和胸上段食管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其中1例患者因误吸导致死亡,1例出现吻合口瘘,3例因出现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行气管切开呼... 目的 探讨颈段、胸上段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与预防。方法 对2001-2005年间57例颈段和胸上段食管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其中1例患者因误吸导致死亡,1例出现吻合口瘘,3例因出现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通气,16例不同程度出现肺部感染。结论 颈段和胸上段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因素较多,其中喉返神经损伤是引起肺部感染的主要因素,预防喉返神经损伤可有效地减少肺部感染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 胸上段 食管癌切除术 肺部感染
下载PDF
经右胸途径颈段、胸上段食管癌切除并三区淋巴结清扫术的外科治疗评价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启驹 张建辰 +5 位作者 陆江 刘平 郭锋 李军 王新生 潘承欣 《实用癌症杂志》 2004年第3期304-306,共3页
目的 评价经右胸途径颈段、胸上段食管癌切除并三区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颈、胸、腹三切口 ,同时进行颈、胸、腹三区淋巴结清扫 ,治疗颈、胸上段食管癌 10 4例。总结并探讨颈部及上纵隔淋巴结转移规律。分析病变长度、... 目的 评价经右胸途径颈段、胸上段食管癌切除并三区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颈、胸、腹三切口 ,同时进行颈、胸、腹三区淋巴结清扫 ,治疗颈、胸上段食管癌 10 4例。总结并探讨颈部及上纵隔淋巴结转移规律。分析病变长度、外侵程度与切除率的关系及主要并发症的危险性。结果 颈部及最上纵隔 (右胸顶 )淋巴结转移率及转移度分别为 47.11% ( 4 9/10 4)及13 .2 7% ( 114 /85 9)。其中 ,左气管旁淋巴结分别为 17.3 1% ( 18/10 4)及 11.46% ( 2 5 /2 18) ;左颈深下淋巴结分别为 7.69% ( 8/10 4)及 8.13 % ( 17/2 0 9) ;右气管旁淋巴结分别为 12 .5 0 % ( 13 /10 4)及 10 .61% ( 19/179) ;右颈深下淋巴结分别为 11.5 4% ( 12 /10 4)及11.86% ( 2 1/177) ;右胸顶淋巴结分别为 17.3 0 % ( 18/10 4)及 42 .10 % ( 3 2 /76)。全组手术切除率为 10 0 .0 0 % ( 10 4/10 4)。主要并发症 :吻合口瘘发生率为 16.3 4% ( 17/10 4) ;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 8.65 % ( 9/10 4) ;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为 9.61% ( 10 /10 4) ;上消化道梗阻发生率为 0 .96% ( 1/10 4) ;死于肺部并发症所致的呼吸衰竭 2例 ,病死率为 1.92 % ( 2 /10 4)。结论 经右胸途径食管癌切除并三区淋巴结清扫术是治疗颈、胸上段食管癌较为有效的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右胸途径 颈段 胸上段 食管癌 手术切除 三区淋巴结清扫术 外科治疗 并发症
下载PDF
发泡胶个体化体位固定技术在颈段及胸上段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云来 孙谦 +5 位作者 韩洋 蔡汉飞 徐全敬 李文海 吴先想 杨荣邦 《中国医学装备》 2022年第12期33-37,共5页
目的:探讨发泡胶个体化体位固定技术在颈段及胸上段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医院肿瘤放疗中心接受调强放射治疗(IMRT)的80例颈段及胸上段食管癌患者,按不同体位固定方式将患者分为发泡胶组和头枕组,每组40例。发泡... 目的:探讨发泡胶个体化体位固定技术在颈段及胸上段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医院肿瘤放疗中心接受调强放射治疗(IMRT)的80例颈段及胸上段食管癌患者,按不同体位固定方式将患者分为发泡胶组和头枕组,每组40例。发泡胶组采用个体化发泡胶联合头颈肩热塑膜固定体位,头枕组采用标准聚氨酯头枕联合头颈肩热塑膜固定体位。采集每例患者放射治疗前3次和治疗后每周1次的锥形束CT(CBCT)图像,并与计划CT图像进行配准后分别记录在左右、上下及前后方向上的重复摆位误差值,并根据3个方向的误差值计算出三维摆位误差。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评估患者对固定装置及技师操作的主观治疗舒适满意度。结果:发泡胶组和头枕组摆位误差左右方向分别为(0.76±0.97)mm和(1.78±1.33)mm;上下方向分别为(0.82±1.02)mm和(2.29±1.45)mm;三维摆位误差分别为(2.97±1.13)mm和(4.34±1.65)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78,t=11.89,t=1.74;P<0.05);前后方向分别为(0.97±0.82)mm和(1.10±0.97)mm;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泡胶组和头枕组≥5 mm的三维摆位误差累积频率分别为11.9%和24.4%,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73,P<0.05);发泡胶组和头枕组患者的主观舒适满意度分别为87.5%和57.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03,P<0.05);结论:发泡胶个体化体位固定技术在颈段及胸上段食管癌IMRT中,能够减少患者的摆位误差,提高患者摆位精度和舒适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段及胸上段食管癌 调强放射治疗(IMRT) 个体化发泡胶 体位固定 摆位误差
下载PDF
VMAT结合CRT治疗胸上段食道癌的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永强 易金玲 +4 位作者 金献测 黄珂靖 吴志勤 韩策 谢聪颖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2期3973-3977,4011,共6页
目的:研究容积调强弧形放疗(VMAT)结合适形放疗(CRT)治疗胸上段食道癌的剂量优势。方法:入组10例胸上段食道癌病人,重新为每个病人设计CRT计划,VMAT计划及CRT结合VMAT计划。比较这三种计划方式的剂量分布。结果:CRT的93%(P=0.049)和95%(... 目的:研究容积调强弧形放疗(VMAT)结合适形放疗(CRT)治疗胸上段食道癌的剂量优势。方法:入组10例胸上段食道癌病人,重新为每个病人设计CRT计划,VMAT计划及CRT结合VMAT计划。比较这三种计划方式的剂量分布。结果:CRT的93%(P=0.049)和95%(P=0.02)的处方剂量曲线所覆盖的靶区体积最少。全程VMAT计划具有较好的适形度指数(CI)和适形度数值(CN),对脊髓的保护也最好。CRT结合VMAT最大的优势在于减少了肺部吸收10 Gy(V10,P=0.007),13 Gy(V13,P=0.003),20 Gy(V20,P=0.001)剂量的体积。全程VMAT计划肺部受到30 Gy剂量的体积最小。其他参数比较没有显著差异。结论:CRT结合VMAT治疗胸上段食道癌可以提高靶区覆盖率并减少了肺受照中度剂量的体积。这可能是一种有前景的治疗上段食道癌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积调强弧形放疗 适形放疗 胸上段食道癌
下载PDF
颈及胸上段食管癌调强放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超 孙仁煌 王凤琴 《中国医药导刊》 2017年第1期17-18,共2页
目的:评估颈及胸上段食管癌调强放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6月在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进行首程调强放疗的颈及胸上段食管癌患者,进行调强放疗,处方剂量:总量60~64Gy,共28~35次,6MV-X线;放疗结束后3月,进行近期疗效评价... 目的:评估颈及胸上段食管癌调强放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6月在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进行首程调强放疗的颈及胸上段食管癌患者,进行调强放疗,处方剂量:总量60~64Gy,共28~35次,6MV-X线;放疗结束后3月,进行近期疗效评价,采用RTOG标准评价放疗不良反应。结果:近期疗效,CR 28例(29.78%)、PR 62例(65.96%)、NC 4例(4.26%),总有效率为95.74%;放射性肺炎12例(12.77%),放射性气管炎10例(10.64%),放射性食管炎4例(4.26%),骨髓抑制12例(12.77%),胃肠道不良反应5例(5.32%)。结论:颈及胸上段食管癌调强放疗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及安全性均较好,TNM分期、GTV体积、同步化疗、近期疗效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段食管癌 胸上段食管癌 调强放疗
下载PDF
左胸后外侧小切口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智 李勇强 +1 位作者 景瑞军 孙志红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9期61-63,共3页
目的观察左胸后外侧小切口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食管癌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取经左胸后外侧微创切口入路治疗,对照组采取经右胸-上腹双切口入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血清白细胞介... 目的观察左胸后外侧小切口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食管癌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取经左胸后外侧微创切口入路治疗,对照组采取经右胸-上腹双切口入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血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肿瘤学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个数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时间、复发率与总生存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胸后外侧切口入路治疗食管癌的创伤应激相对较轻,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且远期预后与经右胸-上腹双切口入路治疗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左胸后外侧 右胸-上腹双切口 创伤应激
下载PDF
调强放疗和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颈段胸上段食管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9
作者 刘贵红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12期205-207,共3页
目的探析调强放疗和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颈段胸上段食管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2例颈段胸上段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调强放疗组(n=25)采用调强放疗,三维适形放疗组(n=27)用三维适形放疗,比较治疗效果... 目的探析调强放疗和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颈段胸上段食管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2例颈段胸上段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调强放疗组(n=25)采用调强放疗,三维适形放疗组(n=27)用三维适形放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的近期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年,调强放疗组的局部控制率均显著高于三维适形放疗组患者。两组患者治疗后1、2、3年生存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适形放疗组患者的骨髓抑制、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与调强组相比均相对较高。结论调强放疗和三维适形放疗在颈段胸上段食管癌治疗上均可获得较好效果,但调强放疗法有更好的剂量适形性,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强放疗 三维适形放疗 颈段胸上段食管癌 近期疗效 远期疗效
下载PDF
应用锥形束CT对比胸上段食管癌患者两种不同固定方式的摆位误差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作明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27期72-76,共5页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对比胸上段食管癌患者两种不同固定方式的摆位误差,对比其优劣,为其选择更好的固定方式提供可靠的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汕头市中心医院放疗科行放射治疗的60例胸上段食管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对比胸上段食管癌患者两种不同固定方式的摆位误差,对比其优劣,为其选择更好的固定方式提供可靠的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汕头市中心医院放疗科行放射治疗的60例胸上段食管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固定方式将患者分为头颈肩热塑膜组和真空垫组,每组30例。患者首次治疗前行CBCT,采集左右方向(X)、前后方向(Y)、头脚方向(Z)、以Y为转轴的旋转(U)及Z为转轴的旋转(V)的旋转等5个维度的摆位误差。对比分析两组各维度的摆位误差及超标(需修正误差)率。结果:头颈肩热塑膜组X、Y、U维度摆位误差低于真空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Z、V维度摆位误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颈肩热塑膜组在X维度超标率和整体超标率低于真空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维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颈肩热塑膜绝对摆位误差、超标情况皆优于真空垫,更推荐头颈肩热塑膜作为胸上段食管癌放射治疗的首选固定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胸上段食管癌 头颈肩热塑膜 真空垫 摆位误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