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放疗与三维后装腔内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及剂量学参数比较 被引量:2
1
作者 邹育林 朱思瑾 谭嗣盟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15-120,共6页
目的:对比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放疗(intracavitary/interstitial brachytherapy,IC-ISBT)与三维后装腔内放疗(intracavitary brachytherapy,ICBT)两种方式在宫颈癌近距离治疗中的疗效与剂量学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01月至2021年12... 目的:对比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放疗(intracavitary/interstitial brachytherapy,IC-ISBT)与三维后装腔内放疗(intracavitary brachytherapy,ICBT)两种方式在宫颈癌近距离治疗中的疗效与剂量学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01月至2021年12月于我院接受根治性放疗的61例宫颈癌患者的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IC-ISBT组和ICBT组,对比两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剂量学差异。结果:IC-ISBT组的HR-CTV D_(90%)高于ICBT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IC-ISBT组的直肠D_(2cm^(3))、D_(1cm^(3))和膀胱D_(2cm^(3))、D_(1cm^(3))显著低于ICB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ISBT组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ICB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ISBT组放射性肠炎发生率明显低于ICB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ISBT治疗能显著提高靶区剂量的同时降低直肠、膀胱的受量,提高肿瘤客观缓解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宫颈癌 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放疗 后装腔内放疗 剂量学 近期疗效
下载PDF
瑞马唑仑复合阿芬太尼抑制宫颈癌组织间插植术体动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
2
作者 姚静 赵晓春 +2 位作者 李松泽 唐禹 黄泽清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8期598-602,共5页
目的探索瑞马唑仑复合阿芬太尼抑制宫颈癌组织间插植术体动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ED_(50))。方法选择辽宁省肿瘤医院2023年7月至10月宫颈癌组织间插植术患者25例,所有患者缓慢静注7μg/kg阿芬太尼,随后注射瑞马唑仑0.25 mg/kg,睫毛反射消... 目的探索瑞马唑仑复合阿芬太尼抑制宫颈癌组织间插植术体动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ED_(50))。方法选择辽宁省肿瘤医院2023年7月至10月宫颈癌组织间插植术患者25例,所有患者缓慢静注7μg/kg阿芬太尼,随后注射瑞马唑仑0.25 mg/kg,睫毛反射消失后进行宫颈癌组织间插植术。根据Dixon改良序贯法,若在插植过程中出现体动反应为阳性反应,下一位患者增加瑞马唑仑用量,否则为阴性反应,降低用量,剂量梯度0.01 mg/kg,直到出现7次折返,停止试验。记录入室时(T_(1))、给药完毕时(T_(2))、手术开始时(T_(3))、手术结束时(T_(4))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_(2))、脑电双频指数(BIS)水平变化及术中不良反应,采用Probit analysis概率单位回归分析计算瑞马唑仑的ED50及95%CI。结果纳入患者25例,阳性反应14例,阴性反应11例,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2例一过性低血压,1例一过性心动过缓。复合阿芬太尼时,瑞马唑仑用于抑制宫颈癌组织间插植术体动反应的ED_(50)为0.28 mg/kg(95%CI:0.27~0.30 mg/kg)。结论瑞马唑仑复合阿芬太尼抑制宫颈癌组织间插植术体动反应的ED50为0.28 mg/kg(95%CI:0.27~0.30 mg/kg),患者呼吸循环稳定,镇静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阿芬太尼 宫颈癌组织间插植术 半数有效剂量
下载PDF
肿瘤体积在宫颈癌近距离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书桢 蔡志福 +3 位作者 容雁 庞业滨 罗冬妮(综述) 高琨(审校)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63-67,共5页
肿瘤体积对于宫颈癌近距离治疗方式选择、危及器官剂量、局部控制率和生存预后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快速发展,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同期化疗联合外照射放疗,在实现近距离治疗前最大的肿瘤体积减少率以及个体化治疗... 肿瘤体积对于宫颈癌近距离治疗方式选择、危及器官剂量、局部控制率和生存预后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快速发展,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同期化疗联合外照射放疗,在实现近距离治疗前最大的肿瘤体积减少率以及个体化治疗上显示出巨大的临床应用前景。因此,本文针对近年肿瘤体积在宫颈癌近距离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肿瘤体积 近距离放射疗法 进展
下载PDF
DCE-MRI评估宫颈癌临床分期价值及其定量参数对生存情况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高跃丽 耿欣 +4 位作者 张静亚 耿飞龙 康非 王亚凡 周立飞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4期52-56,共5页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评估宫颈癌临床分期价值及其定量参数对生存情况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11月收治的宫颈癌106例,观察比较其不同临床分期DCE-MRI表现、定量参数;探讨DCE-MRI评估宫颈癌临床分期价值,并分析不同...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评估宫颈癌临床分期价值及其定量参数对生存情况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11月收治的宫颈癌106例,观察比较其不同临床分期DCE-MRI表现、定量参数;探讨DCE-MRI评估宫颈癌临床分期价值,并分析不同DCE-MRI容积运转常数(K^(Trans))宫颈癌患者3年生存情况。结果宫颈癌患者Ⅰ期表现为T2WI矢状位宫颈内膜不均匀信号,病灶边界欠清晰,宫颈内膜不连续,未达宫体;Ⅱ期表现为T1WI矢状位见肿瘤病灶强化不均匀,肿瘤信号超出宫颈,延伸至阴道上2/3,宫颈周围信号正常,无宫旁浸润;Ⅲ期主要表现为T2WI矢状位呈不均匀略高信号,侵及阴道下1/3;Ⅳ期主要表现为T2WI矢状位见肿瘤病灶侵袭子宫、阴道,且累及子宫肌层及膀胱。随着宫颈癌患者临床分期增加DCE-MRI K^(Trans)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DCE-MRI表现结合定量参数评估宫颈癌患者临床分期的诊断准确率为95.28%,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性较高(P<0.01)。随访3年,102例完成随访,生存率为71.57%。3年生存率高K^(Trans)值患者低于中、低K^(Trans)值患者(P<0.05)。结论DCE-MRI评估宫颈癌临床分期价值较高,其参数K^(Trans)对宫颈癌患者生存情况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磁共振成像 容积运转常数 速率常数 血管细胞外间隙容积比 Kappa检验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Kaplan-Meier生存曲线
下载PDF
两种补量技术在局部晚期宫颈癌近距离放射治疗中的剂量学比较
5
作者 谭华艳 叶萌 +5 位作者 容雁 邓烨 汪伦 梁刘可 高琨 付庆国 《医疗装备》 2023年第21期4-7,12,共5页
目的探讨三维腔内后装同步体外施源器引导调强放疗技术(ICBT+IMRT)与三维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技术(IC/IS-BT)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治疗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8年8月医院收治的105例接受三维腔内后装放疗的局部晚... 目的探讨三维腔内后装同步体外施源器引导调强放疗技术(ICBT+IMRT)与三维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技术(IC/IS-BT)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治疗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8年8月医院收治的105例接受三维腔内后装放疗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腔内后装补量方式分为ICBT+IMRT组52例和IC/IS-BT组53例,比较两组肿瘤靶区(HR-CTV)和危及器官(OARs)的剂量学差异。结果ICBT+IMRT组和IC/IS-BT组的靶区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BT+IMRT组的HR-CTV靶区覆盖度D100优于IC/IS-B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HR-CTV靶区覆盖度D9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BT+IMRT组的膀胱D1cc剂量略低于IC/IS-B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膀胱D2cc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BT+IMRT的直肠受量(D1cc、D2cc)均高于IC/IS-B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BT+IMRT组与IC/IS-BT组的肿瘤靶区剂量均能满足处方剂量要求,且靶区覆盖较好。虽然ICBT+IMRT组直肠受量稍高于IC/IS-BT组,但ICBT+IMRT补量技术具有操作简便、避免因插植针拔出后出血及感染的风险等优势,因此可作为IC/IS-BT技术组的补充或替代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宫颈癌 后装 内外融合 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 剂量学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宫颈癌近距离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秦瑶 李杰慧(审校)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201-205,共5页
近距离放射治疗是宫颈癌患者根治性放射治疗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传统近距离放射治疗的施源器对部分术后残端复发或偏心性或大体积宫颈癌患者存在置入困难、不能适应个体化的局部病灶、剂量分布不理想等问题,继而影响疗效及预后。3D... 近距离放射治疗是宫颈癌患者根治性放射治疗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传统近距离放射治疗的施源器对部分术后残端复发或偏心性或大体积宫颈癌患者存在置入困难、不能适应个体化的局部病灶、剂量分布不理想等问题,继而影响疗效及预后。3D打印技术可以为患者设计个体化的施源器。3D打印技术与近距离放射治疗相结合,可以提高放射治疗的准确性。目前3D打印技术在宫颈癌近距离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构建宫颈癌模型,进行术前规划,显示肿瘤形状以及肿瘤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同时还包括制作个性化施源器,减少空气间隙发生,以实现精确剂量分布。此外还包括设计平行/斜行插植针道施源器,优化针道和靶区剂量分布。综述宫颈癌近距离放射治疗中3D打印技术在上述领域的应用现状,讨论开发3D打印所需材料、系统建立及图像引导所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打印 三维 近距离放射疗法 放射治疗剂量 施源器
下载PDF
经鼻咽旁插植组织间后装治疗在鼻咽癌放疗后程加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陈明远 曹新平 +7 位作者 孙蕊 华贻军 李爱菊 刘宇英 欧阳翼 郭灵 陈秋燕 洪明晃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13-518,共6页
背景与目的:后装近距离治疗常常用于早期鼻咽癌放射治疗后程加量,但常规施源器置入方法定位不准、重复性差,无法向咽旁追量。本研究采用在鼻窦内窥镜引导下进行咽旁插植后装放疗的新方法,旨在解决常规后装治疗的上述缺陷。方法:选择2005... 背景与目的:后装近距离治疗常常用于早期鼻咽癌放射治疗后程加量,但常规施源器置入方法定位不准、重复性差,无法向咽旁追量。本研究采用在鼻窦内窥镜引导下进行咽旁插植后装放疗的新方法,旨在解决常规后装治疗的上述缺陷。方法:选择2005年9月至2006年8月初治和复发鼻咽癌外照射后仍有鼻咽粘膜下肿瘤残留超过1cm或/和咽旁浸润但侵犯范围较局限的患者23例,在鼻窦内窥镜引导下经鼻腔进行鼻咽及咽旁施源器插植术,术后经CT扫描定位并确认插植位置合格后,利用三维近距离治疗系统进行鼻咽、咽旁肿瘤靶区勾画、剂量优化和组织间近距离治疗,测量治疗前后施源器植入的深度,并观察近距离治疗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施源器均准确插入肿瘤区,插植位置100%合格。插入和拔出施源器时粘膜下植入深度分别为(9.59±2.72)mm和(9.43±2.30)mm,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3,P>0.05);漂移长度为(0.75±0.75)mm。治疗后3个月内肿瘤完全消失,无肿瘤局部复发,无远处转移。随访3~1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6个月),随访率100%,无大出血、感染等手术并发症,无腭穿孔、鼻咽坏死等严重后装放疗并发症;3例鼻甲粘连,经分解后完全缓解。结论:经鼻窦内窥镜鼻咽、咽旁插植定位准确,固定良好,安全可行;对鼻咽癌放疗后鼻咽、咽旁残留病灶进行组织间近距离治疗近期疗效良好,无严重近期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插植 后装放疗 疗效
下载PDF
3D打印微创导向模板在术后复发性宫颈癌近距离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1
8
作者 袁香坤 崔芒芒 +4 位作者 苗珺珺 郜蕾 胡建伟 田丹丹 张永侠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1258-1262,共5页
目的:探讨3D打印微创导向模板在术后复发性宫颈癌三维插植后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8年4月10例就诊于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术后复发的宫颈癌患者行个体化3D打印微创导向模板辅助下三维插植后装治疗的临床资... 目的:探讨3D打印微创导向模板在术后复发性宫颈癌三维插植后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8年4月10例就诊于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术后复发的宫颈癌患者行个体化3D打印微创导向模板辅助下三维插植后装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不同阴道定位模板,行CT模拟定位,勾画靶区,设计主要导向针道空间分布,打印出3D微创导向模板。根据预设针道植入插植针,制定治疗计划,高危临床靶区(high risk-clinical target volume,HR-CTV)处方剂量为6 Gy/次,共4~6次。结果:10例患者共行插植治疗52次,每次插植治疗平均扫描CT次数为(1.58±0.70)次,每次插植治疗从插植针植入至插植针到达满意位置的平均消耗时间为(10.88±2.94)min,每次治疗插植针的使用针数为(5.69±1.91)根。剂量参数HR-CTV包绕90%靶区体积的剂量(D90)为(6.41±0.29)Gy,包绕膀胱、直肠、乙状结肠的2 cm3体积的剂量(D2cm3)分别为(4.75±0.37)、(3.93±0.26)、(4.33±0.24)Gy。10例患者治疗结束3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8例达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2例达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结论:3D打印微创导向模板应用于术后中心型复发性宫颈癌三维插植后装治疗,定位准确,可重复治疗,插植操作时间短,插植针数少,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而轻,肿瘤缩小明显,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复发性宫颈癌 3D打印微创导向模板 插植后装治疗
下载PDF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癌痛 被引量:7
9
作者 杜鹏 肖越勇 卢伟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45-549,共5页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癌痛的有效性。方法收集33例肿瘤患者,采用CT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对引起患者疼痛的责任病灶进行治疗。术前利用放射性粒子源植入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粒子植入计划,术中实时调整手术方案,术...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癌痛的有效性。方法收集33例肿瘤患者,采用CT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对引起患者疼痛的责任病灶进行治疗。术前利用放射性粒子源植入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粒子植入计划,术中实时调整手术方案,术后即刻利用TPS进行植入后验证。对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采用CT扫描评价肿瘤局部控制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于术前及术后3天、1个月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比较VAS评分的变化。分析术中及术后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对3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患者第2、4、6个月局部控制率分别为27.27%(9/33)、72.72%(24/33)、84.85%(28/33)。33例患者术后VA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3天VAS评分3.80±1.25,术后1个月为2.25±1.0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3,P<0.05)。手术相关并发症主要为疼痛、发热、软组织肿胀、气胸、局部出血。结论对肿瘤患者癌痛责任病灶行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可有效缓解疼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放射学 介入性 近距离放射疗法 组织间照射
下载PDF
插植调强近距离放疗复发宫颈癌的同期对照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叶伟军 曹新平 +2 位作者 李爱菊 任玉峰 陈凯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1219-1222,共4页
目的:探讨插植调强近距离放疗在复发宫颈癌中的价值。方法:25例盆腔复发宫颈癌患者行插植后装调强近距离放疗为实验组,选择同期行常规后装放疗的25例盆腔复发宫颈癌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的近期疗效及合并症。结果:实验组完全缓解20... 目的:探讨插植调强近距离放疗在复发宫颈癌中的价值。方法:25例盆腔复发宫颈癌患者行插植后装调强近距离放疗为实验组,选择同期行常规后装放疗的25例盆腔复发宫颈癌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的近期疗效及合并症。结果:实验组完全缓解20例,部分缓解5例,对照纽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7例,稳定4例,进展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实验组出现5例阴道直肠瘘,1例3级肠炎;对照组出现3例阴道直肠瘘,1例3级肠炎。结论:盆腔插植调强近距离放疗治疗复发宫颈癌近期疗效满意,优于常规近距离放疗,毒副反应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治疗 近距离放疗 调强放疗
下载PDF
宫颈癌组织间插植放疗的现状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丹璐 石秀娥 +2 位作者 赵凤菊 赵林 杨克虎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76-882,共7页
目的了解宫颈癌组织间插植放疗的研究现状,对比分析国内外不同插植模式的应用。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2015年12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均... 目的了解宫颈癌组织间插植放疗的研究现状,对比分析国内外不同插植模式的应用。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2015年12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5年12月31日。全面收集有关宫颈癌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疗的临床研究,由两名评价员分别进行文献筛选,并按照预先设计的资料提取表进行资料提取。结果共纳入85篇研究,英文35篇,中文50篇,其中24.7%(21/85)研究为临床对照研究。英文研究第一作者国家主要集中在美国(13/35)和印度(6/35),而中文研究主要分布于广州(10/50)和江苏(7/50)。中文文献来自43种期刊,仅18%(9/50)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随访时间、插植相关特征、治疗引导方式等报告率较低。大多研究(60/68)采用高剂量率(high dose rate,HDR)近距离治疗,采用的插植模式多达11种。32%(8/25)英文文献采用单次剂量5.5~6 Gy,每天两次,5~6次,均为会阴模板全麻下插植,而53.1%(17/32)的中文文献采用单次剂量8~12 Gy,每周1次,1~3次,均为徒手插植。结论宫颈癌组织间插植放疗研究的临床特征报告率较低,尤其是中文文献,同时对照研究数量较少。中英文研究组织间插植模式多样,无论是插植剂量,还是插植模板、麻醉方式均存在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组织间插植 近距离放疗 现状分析
下载PDF
^(125)I粒子植入对兔正常肝组织的损伤效应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福安 郭金和 +3 位作者 滕皋军 朱光宇 谭中宝 刘庆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45-948,共4页
目的探索125I粒子植入对兔正常肝组织的损伤效应。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6只,随机分为3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9只。实验组兔行经皮肝穿刺后植入放射活度分别为0.6、0.9、1.4mCi的125I粒子,其中1.4mCi为两枚0.7mCi的粒子紧密并排植入形成... 目的探索125I粒子植入对兔正常肝组织的损伤效应。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6只,随机分为3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9只。实验组兔行经皮肝穿刺后植入放射活度分别为0.6、0.9、1.4mCi的125I粒子,其中1.4mCi为两枚0.7mCi的粒子紧密并排植入形成,对照组植入1枚空粒子。粒子植入后2、4、8、16周时抽取耳缘静脉血,行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检测;4、8、16周时分批处死动物,取出粒原旁肝组织行光镜、电镜及凋亡检测。结果①1.4mCi粒子植入2周时谷丙转氨酶(ALT)显著升高(P<0.05),4、8、16周时降至术前水平,该组其他血液化验指标未见明显改变;其他组别的各项血液化验指标植入前后均未见明显改变;②光镜下观察显示粒子植入前后除汇管区可见炎症细胞浸润外,未见明显肝细胞形态学改变;透射电镜观察显示1.4mCi组4、8、16周时可见相似的肝细胞凋亡超微结构变化,其他组别未见明显的超微结构改变;凋亡检测显示与其他组别相比,1.4mCi组4周可见明显的细胞凋亡(P<0.05),而该组8周、16周时凋亡细胞指数显著升高(P<0.05),16周时凋亡与8周时凋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均未见明显凋亡现象。结论肝脏植入125I粒子是一种安全的微创技术,但应避免高活度的粒子(活度大于0.7mCi)植入时出现重叠现象,以预防局部肝组织受到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 组织间照射 肝肿瘤
下载PDF
近距离放疗在前列腺癌综合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曹新平 陈昆田 +1 位作者 何智纯 叶伟军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84-86,共3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前列腺癌应用192 铱组织间插植合并外照射 ,直肠内敷贴合并外照两种近距离放疗和激素合并免疫治疗法疗效。方法 :4 1例前列腺癌患者分三组 :(甲组 ) :11例采用192 铱组织间插植合并外照射 ;(乙组 ) :18例采用192 铱直... 目的 :回顾性分析前列腺癌应用192 铱组织间插植合并外照射 ,直肠内敷贴合并外照两种近距离放疗和激素合并免疫治疗法疗效。方法 :4 1例前列腺癌患者分三组 :(甲组 ) :11例采用192 铱组织间插植合并外照射 ;(乙组 ) :18例采用192 铱直肠内敷贴合并外照射 ;(丙组 ) :12例采用雌激素加免疫治疗。结果 :4年的生存率 :甲组 :81 82 % ( 9/11) ;乙组 :66 67% ( 12 /18) ;丙组 :5 0 0 0 % ( 6/12 ) ;合计 :65 85 % ( 2 7/4 1)。结论 :早期的前列腺癌可用192 铱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疗合并外照射 ,较晚期的前列腺癌用192 铱直肠内敷贴近距离放疗合并外照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放射疗法 组织间插植放疗 敷贴放疗 免疫治疗
下载PDF
消癌平片联合CT引导的三维插植腔内后装放疗同步化疗治疗不可切除的老年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静 刘静 +2 位作者 曲红卫 慕建宁 卢占斌 《天津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0期740-743,共4页
[目的]探讨消癌平片联合CT引导的三维插植腔内后装放疗同步化疗治疗不可切除的老年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62例不可切除的老年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1例。对照组均给予CT引导的三维插植腔内... [目的]探讨消癌平片联合CT引导的三维插植腔内后装放疗同步化疗治疗不可切除的老年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62例不可切除的老年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1例。对照组均给予CT引导的三维插植腔内后装放疗同步化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另给予消癌平片治疗。治疗后,评价2组近期疗效。治疗期间,密切观察2组出现的毒副作用发生率。治疗前后,检测2组外周血中IgG、IgA、CD3^+、CD4^+及CD8^+含量。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为期3 a的随访,统计患者治疗1、2、3 a的生存率、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PFS)和总生存时间(OS)。[结果]近期疗效评价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白细胞计数降低、血小板降低、肝功能损伤、放射性直肠损伤、放射性膀胱损伤及血红蛋白降低等毒副作用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IgG、IgA、CD3^+、CD4^+及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远期疗效评价结果显示,观察组1 a生存率、2 a生存率、3 a生存率、平均PFS及平均O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癌平片联合CT引导的三维插植腔内后装放疗同步化疗治疗不可切除的老年局部晚期宫颈癌疗效较好,且可有效降低毒副作用,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延长患者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癌平片 CT引导的三维插植腔内后装放疗 老年 局部晚期宫颈癌
下载PDF
宫颈癌CT引导的三维插植腔内后装放疗中膀胱壁、直肠壁受照剂量的评价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小文 高冬梅 阿依努尔.色义提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0期1329-1333,共5页
目的:探讨CT引导的三维插植腔内高剂量率后装放疗(HDR-ISBT)在宫颈癌治疗中对膀胱、直肠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5例中晚期宫颈癌病例为试验组,设计第一程行体外盆腹腔三维适形调强放疗(IMRT)照射计划,处方剂量45~50 Gy,共18~2... 目的:探讨CT引导的三维插植腔内高剂量率后装放疗(HDR-ISBT)在宫颈癌治疗中对膀胱、直肠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5例中晚期宫颈癌病例为试验组,设计第一程行体外盆腹腔三维适形调强放疗(IMRT)照射计划,处方剂量45~50 Gy,共18~25次,在完成处方剂量20~30 Gy后加入CT引导的三维插植腔内高剂量率后装放疗。另20例加入常规单管后装放疗计划为对照组,利用体积剂量直方图(DVH)分别评价膀胱壁、直肠壁的受照剂量,比较两组间膀胱壁、直肠壁受照剂量的差别。结果(1)CT引导的高剂量率三维插植腔内后装治疗计划中,膀胱壁的平均剂量在肿瘤直径<4 cm时,0.1、1、2、5 cm3和10 cm3分别为62.82、55.20、51.85、46.01 Gy和40.26 Gy;在肿瘤直径≥4 cm时,0.1、1、2、5 cm3和10 cm3分别为66.63、58.49、54.70、48.26 Gy和41.82 Gy。直肠壁平均剂量在肿瘤直径<4 cm时,0.1、1、2、5 cm3和10 cm3分别为59.98、52.96、48.63、40.20 Gy和30.74 Gy;在肿瘤直径≥4 cm时,0.1、1、2、5 cm3和10 cm3分别为59.74、46.64、41.38、32.75 Gy和21.98 Gy。(2)常规后装膀胱壁平均剂量在肿瘤直径<4 cm时,0.1、1、2、5 cm3和10 cm3分别为70.24、66.58、60.64、53.49 Gy和46.36 Gy;在肿瘤直径≥4 cm时,0.1、1、2、5 cm3和10 cm3分别为107.24、86.45、79.15、66.82 Gy和55.39 Gy。常规后装直肠壁的平均剂量在肿瘤直径<4 cm时0.1、1、2、5 cm3和10 cm3分别为58.74、49.12、45.59、39.53 Gy和32.85 Gy;在肿瘤直径≥4 cm时,0.1、1、2、5 cm3和10 cm3分别为63.90、58.02、55.20、50.23 Gy和44.14 Gy。在肿瘤直径<4 cm或≥4 cm时,两组膀胱壁及直肠壁受照剂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宫颈癌 CT引导的三维插植腔内后装计划设计中,膀胱壁、直肠壁受照剂量明显低于常规后装放疗。对膀胱、直肠损伤减少,从而可能降低膀胱、直肠并发症发生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组织间放疗 放射治疗剂量 放射治疗计划
下载PDF
^(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小鼠皮下移植性肝癌 被引量:2
16
作者 程宝兴 吴浩荣 +5 位作者 刘增礼 张志勇 陈伟 孙亦晖 王浩炜 陶桂珍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61-564,共4页
目的探讨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小鼠移植性肝癌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小鼠皮下移植性H22肝癌模型后行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9~18 d,以10%水合氯醛(0.4 g/kg)腹腔注射麻醉小鼠,测肿瘤大小、血常规,取肿瘤组织做病理切片,bax、bc... 目的探讨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小鼠移植性肝癌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小鼠皮下移植性H22肝癌模型后行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9~18 d,以10%水合氯醛(0.4 g/kg)腹腔注射麻醉小鼠,测肿瘤大小、血常规,取肿瘤组织做病理切片,bax、bcl-2免疫组化,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125I治疗组所有小鼠均存活,肿瘤缩小至平均直径0.44 cm(与对照组比较,P<0.05);血常规中RBC、plt变化不明显(与正常组比较,P>0.05),HGB、WBC下降明显(与正常组比较,P<0.05)。病理检查治疗组残存肿瘤细胞呈岛状分布,可见大量凋亡细胞,肿瘤中央呈大片凝固性坏死,周围广泛纤维化,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对照组肿瘤细胞丰富,生长旺盛,间质中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小血管内可见脱落转移的肿瘤细胞。免疫组化治疗组bax表达增加平均为18.51%(与对照组比较,P<0.05),bcl-2表达减少平均为4.94%(与对照组比较,P<0.05);FCM示治疗12、18 d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8.13%、20.92%(与对照组比较,P<0.05),G0/G1期比例分别为37.41%、51.01%(与对照组比较,P<0.05),出现G1期阻滞。结论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可诱导H22肿瘤细胞凋亡,出现G1期阻滞,抑制肿瘤增殖,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 肝癌 组织间植入 小鼠
下载PDF
Ⅰ B2、Ⅱ A2期宫颈癌术前近距离放疗联合同步化疗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8
17
作者 杨建成 韩克 +1 位作者 朱丽晶 闫婧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0-105,共6页
目的:评价ⅠB2、ⅡA2期宫颈癌术前近距离放疗联合同步化疗(术前近距离放化疗)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5年5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妇科收治的ⅠB2、ⅡA2期宫颈癌患者共82例。根据术前处理方式的不同,分... 目的:评价ⅠB2、ⅡA2期宫颈癌术前近距离放疗联合同步化疗(术前近距离放化疗)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5年5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妇科收治的ⅠB2、ⅡA2期宫颈癌患者共82例。根据术前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直接手术组(A组,27例)、新辅助化疗组(B组,41例)、近距离放化疗组(C组,14例)。B、C组术前辅助处理后行宫颈癌根治术。比较3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临床病理缓解率、并发症发生率及近期生存时间。结果:新辅助化疗组的术后住院时间长于直接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多于近距离放化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距离放化疗组的脉管侵犯率、深肌层浸润率、淋巴结阳性率均低于直接手术组和新辅助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距离放化疗组的术前治疗总有效率(85.7%)高于术前化疗组(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神经侵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41.2月(95%CI:33.8~48.5月)、63.9%;33.8月(95%CI:28.9~38.7月)、53.1%及48.1月(95%CI:37.5~58.7月)、68.2%;3组中位生存时间及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是影响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近距离放化疗较新辅助化疗能明显改善肿瘤病理缓解率,未明显增加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因而ⅠB2、ⅡA2期宫颈癌术前后装近距离放疗联合同步化疗是安全、有效的处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近距离放疗 后装近距离放疗联合同步化疗 新辅助化疗 近期疗效 病理缓解 手术并发症
下载PDF
局部中晚期宫颈癌宫旁插植放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文翠 赵林 +4 位作者 田晓刚 任锦霞 罗莉 安永伟 张骞文 《癌症进展》 2021年第1期76-80,共5页
目的探讨腔内联合宫旁插植治疗(IC/ISBT)和腔内后装治疗(ICBT)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经体外照射放疗(50 Gy/25 f)后肿瘤消退不明显且宫旁受侵的局部晚期(ⅡB~ⅢB期)宫颈癌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ICBT组和... 目的探讨腔内联合宫旁插植治疗(IC/ISBT)和腔内后装治疗(ICBT)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经体外照射放疗(50 Gy/25 f)后肿瘤消退不明显且宫旁受侵的局部晚期(ⅡB~ⅢB期)宫颈癌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ICBT组和IC/ISBT组,每组50例。然后进行CT,将图像传至Oncentra Brachy Therapy计划系统,行靶区勾画,采用模拟退火逆向优化方式进行计划设计,比较ICBT组和IC/ISBT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肿瘤复发或转移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IC/ISBT组患者的完全缓解(CR)率为96.0%,高于ICBT组的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ISBT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为98.0%,高于ICBT组的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ISBT组患者的肿瘤复发或转移率为4.0%,低于ICBT组的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ISBT组患者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为38.0%,与ICBT组的4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ISBT组患者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为14.0%,低于ICBT组的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ISBT组患者放射性膀胱炎的发生率为30.0%,与ICBT组的28.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外照射后肿瘤消退不明显、宫旁受侵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IC/ISBT治疗方式,可取得较好的宫旁控制率和近期疗效,且能够降低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联合宫旁插植治疗 腔内后装治疗 宫颈癌 放射治疗 近期疗效
下载PDF
宫颈癌宫旁残留两种后程加量方式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3
19
作者 钟沛霖 冯梅 +3 位作者 程燕铭 李秀华 郭爱华 蔡勇君 《实用癌症杂志》 2016年第3期428-430,共3页
目的对三维宫旁插植后装放疗与体外调强放射治疗在宫颈癌放疗后宫旁残留后程加量中对靶区、膀胱、乙状结肠及直肠的剂量学对比研究。方法 12例局部晚期宫颈癌在完成全部放疗后宫旁残留进行宫旁后程加量,用ONCENTRA治疗系统分别设计三维... 目的对三维宫旁插植后装放疗与体外调强放射治疗在宫颈癌放疗后宫旁残留后程加量中对靶区、膀胱、乙状结肠及直肠的剂量学对比研究。方法 12例局部晚期宫颈癌在完成全部放疗后宫旁残留进行宫旁后程加量,用ONCENTRA治疗系统分别设计三维后装放疗计划及体外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利用体积直方图分别评价膀胱、直肠、乙状结肠的受照剂量;比较两组间膀胱、直肠、乙状结肠受照剂量的差别。结果两种放疗方法均能很好覆盖靶区,满足计划要求,三维插植后装放疗直肠剂量在1 cm3、2 cm3、5 cm3时分别为(3.24±1.21)Gy、(2.98±1.01)Gy、(2.43±0.87)Gy,膀胱平均剂量在1 cm3、2 cm3、5 cm3时分别为(2.04±0.58)Gy、(1.82±0.56)Gy、(1.46±0.32)Gy,乙状结肠平均剂量在1 cm3、2 cm3、5 cm3时分别为(1.37±0.61)Gy、(0.91±0.24)Gy、(0.76±0.19)Gy。体外调强放射治疗直肠剂量在1 cm3、2 cm3、5 cm3时分别为(4.84±1.34)Gy、(4.32±1.12)Gy、(3.76±1.01)Gy,膀胱剂量在1 cm3、2 cm3、5cm3时分别为(3.43±1.12)Gy、(3.10±1.02)Gy、(2.69±1.01)Gy,乙状结肠平均剂量在1 cm3、2 cm3、5 cm3时分别为(2.37±0.98)Gy、(2.05±0.78)Gy、(1.77±0.88)Gy。与体外调强放疗计划对后程加量中相比,三维宫旁插植后装放疗对直肠、乙状结肠、直肠的剂量更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CT图像引导下三维宫旁插植后装放疗在宫旁残留后程加量中对膀胱、乙状结肠及直肠的保护更好,将能降低膀胱、乙状结肠、直肠并发症出现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近距离治疗 调强放疗 剂量学
下载PDF
放疗后复发宫颈癌的高剂量率组织间插植治疗研究现状 被引量:4
20
作者 曲昂 王俊杰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14期2337-2340,共4页
放疗后盆腔中央型复发的宫颈癌患者,采用高剂量率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治疗是一种可行的方式。患者损伤小,并保留了器官完整性。但适应证、治疗剂量和危及器官限量均无明确界定。目前研究样本量小,但给予我们一定的治疗提示。肿瘤大小、治... 放疗后盆腔中央型复发的宫颈癌患者,采用高剂量率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治疗是一种可行的方式。患者损伤小,并保留了器官完整性。但适应证、治疗剂量和危及器官限量均无明确界定。目前研究样本量小,但给予我们一定的治疗提示。肿瘤大小、治疗剂量、放疗间隔时间、临床分期均会对患者预后产生一定的影响。合并危险因素越多,预后越差,治疗获益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疗后复发 宫颈癌 高剂量率 组织间插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