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LL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C_(5)神经根麻痹的风险
1
作者 商玉臣 杨敬 +4 位作者 苏宝金 朱伟 何保华 王强 赵鹏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3期496-498,共3页
目的 探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椎管占位严重程度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C_(5)神经根麻痹的关系。方法 纳入2019年12月~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88例OPLL患者,采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术后根据是否发生C_(5)神经根麻痹分组... 目的 探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椎管占位严重程度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C_(5)神经根麻痹的关系。方法 纳入2019年12月~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88例OPLL患者,采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术后根据是否发生C_(5)神经根麻痹分组,比较两组术前椎管占位率以及性别、年龄、手术节段等临床资料,并采用多因素分析椎管占位率、C_(5)椎间孔宽度等与C_(5)神经根麻痹的关系。结果 88例OPLL患者术后19例发生C_(5)神经根麻痹;麻痹组与非麻痹组椎管占位率、C_(5)椎间孔宽度、术后脊髓漂移距离、手术节段数、年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性别、OPLL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椎管占位率、C_(5)椎间孔宽度、脊髓漂移距离是术后C_(5)神经根麻痹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OPLL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C_(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较高,椎管占位率、C_(5)椎间孔宽度、脊髓漂移距离是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椎管占位 术后C_(5)神经根麻痹
下载PDF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后颈5神经根麻痹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
2
作者 李敏 郭一帆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8期3008-3012,共5页
目的分析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后颈5(C_(5))神经根麻痹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期间商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68例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41例,女227例,年龄(46.79±10.06)岁。... 目的分析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后颈5(C_(5))神经根麻痹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期间商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68例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41例,女227例,年龄(46.79±10.06)岁。所选患者均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根据是否发生C_(5)神经根麻痹分为发生组(42例)和未发生组(426例)。收集并整理所选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使用单因素分析(χ^(2)检验、t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分析预测价值。结果发生组术后C_(4/5)椎间隙高度[(9.05±0.44)mm]及C_(3-5)脊髓高信号患者占比[42.86%(18/42)]均高于未发生组[(8.12±0.61)mm、8.22%(35/426)],术前C_(4/5)椎间孔横径小于未发生组[(3.01±0.56)mm比(4.10±0.79)mm],C_(4/5)水平脊髓旋转角度(SRA)大于未发生组[(6.14±0.85)°比(3.46±0.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术后C_(4/5)椎间隙高度高、术前C_(4/5)椎间孔横径小、C_(4/5)水平SRA大、C_(3-5)脊髓高信号是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后患者C_(5)神经根麻痹的独立危险因素(OR=2.408、2.489、2.757、2.214,均P<0.05)。预测模型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16(95%CI:0.887~0.940)。结论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后患者发生C_(5)神经根麻痹与术后C_(4/5)椎间隙高度高、术前C_(4/5)椎间孔横径小、C_(4/5)水平SRA大、C_(3-5)脊髓高信号有关,据此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5神经根麻痹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预测价值
下载PDF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健豪 刘宝戈 +4 位作者 桑大成 吴炳轩 戎天华 肖博威 张玥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分析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术后发生C5神经根麻痹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测术后C5神经根麻痹发生风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8月~2021年8月因颈椎病于我院接受ACDF术治疗... 目的:分析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术后发生C5神经根麻痹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测术后C5神经根麻痹发生风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8月~2021年8月因颈椎病于我院接受ACDF术治疗的9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出现C5神经根麻痹,将患者分为C5神经根麻痹组(C5 palsy组)、无C5神经根麻痹组(无C5 palsy组).采集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临床指标,包括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颈椎X线、CT和MRI等影像学参数,包括术前及术后1d两组患者的颈椎生理曲度、C4/5椎间隙高度、术前C4/5椎间孔横径和手术节段数,以及患者术前颈椎MRI T2像C4/5节段高信号情况.采用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术后C5神经根麻痹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99例患者中9例在术后7d内出现C5神经根麻痹症状.两组患者间术前C4/5椎间孔横径(2.70±0.88mm vs 3.93±1.06mm,P=0.001)、C4/5椎间隙高度变化(术后高度-术前高度)(3.02±2.03mm vs 1.33±1.45mm,P=0.002)存在差异,其他指标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C4/5椎间隙高度[OR=1.698(1.041~2.769),P=0.034]、术前C4/5椎间孔横径[OR=0.207(0.064~0.672),P=0.009]是C5神经根麻痹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行ACDF术的患者术前C4/5椎间孔横径较小、术后C4/5椎间隙高度增加的患者术后发生C5神经根麻痹的可能性较高.术中避免过度撑开C4/5椎间隙并选择大小合适的融合器,保证术后合理C4/5椎间隙且C4/5椎间孔适度减压,以降低术后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C5神经根麻痹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后路术后C5神经根麻痹 被引量:18
4
作者 陈宇 陈德玉 +3 位作者 王新伟 郭永飞 何志敏 田海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1期833-835,共3页
目的:探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2000年3月至2005年1月,采用后路减压手术治疗OPLL患者157例,其中9例术后出现C5神经根麻痹。回顾性分析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后均进行功能康复... 目的:探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2000年3月至2005年1月,采用后路减压手术治疗OPLL患者157例,其中9例术后出现C5神经根麻痹。回顾性分析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后均进行功能康复训练,其中5例患者给予高压氧辅助治疗,随访观察预后情况。结果:本组C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率为5.7%,包括单开门椎管成形术2例、全椎板切除减压术7例。其临床表现为三角肌、肱二头肌肌力下降至1~2级,肩部及上臂外侧感觉障碍,肱二头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随访1~4年,9例患者的肌力均恢复至3~4级,7例感觉恢复正常。结论:C5神经根麻痹是颈椎后路手术治疗OPLL的并发症之一,经过功能康复训练等保守治疗后肌力、感觉均可获得一定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后纵韧带骨化 手术 并发症 神经根麻痹
下载PDF
颈椎病动物模型及其内在分子机制
5
作者 钱嘉铭 王小乐 +2 位作者 方婷 周毛生 刘福水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3624-3631,共8页
背景:将临床疾病完全转化为动物模型存在许多问题,但理想的动物模型是进行颈椎病机制研究的前提,因此选择合适的颈椎病动物模型至关重要。目的:详细分析颈椎病动物模型的物种、性别、年龄、颈椎病模型类型及其内在分子机制,探讨如何选... 背景:将临床疾病完全转化为动物模型存在许多问题,但理想的动物模型是进行颈椎病机制研究的前提,因此选择合适的颈椎病动物模型至关重要。目的:详细分析颈椎病动物模型的物种、性别、年龄、颈椎病模型类型及其内在分子机制,探讨如何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应用于颈椎病实验研究。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万方、维普和CNKI等数据库,英文检索词为“cervical spondylosis,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neck type cervical spondylosis,unbalanced dynamic and static forces,joint injury,neck pain,animal model”,中文检索词为“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颈型颈椎病,动静力失衡,关节损伤,颈痛,动物模型”,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最终纳入61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大鼠是最常用的动物,雄性大鼠似乎更受欢迎,推荐使用成年前后的动物。根据造模特点可以将颈椎病模型分为脊髓型、神经根型、颈型和其他型,不同造模方法各有优缺点。从已有动物模型的研究出发,总结了颈椎病的分子机制,治疗信号介导核因子κB、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等通路调节脊髓、神经根、椎间盘、肌肉等组织的炎症反应、凋亡、自噬等生物学过程,最终延缓颈椎病的进展。部分研究质量较差,与临床契合度不高,未来需要进一步将颈椎病动物模型标准化,制定相关指南,提高研究结果的可信度,为进一步开展人体临床试验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动物模型 分子机制 脊髓 神经根 颈肌 椎间盘
下载PDF
颈椎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致病因素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李会明 夏刚 +1 位作者 刘洋 田融 《天津医药》 CAS 2016年第3期265-268,共4页
目的探讨颈椎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后发生C5神经根麻痹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行颈椎单开门颈椎管成形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254例,按术后是否发生C5神经根麻痹分为麻痹组20例和无麻痹组234例。比较2组间... 目的探讨颈椎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后发生C5神经根麻痹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行颈椎单开门颈椎管成形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254例,按术后是否发生C5神经根麻痹分为麻痹组20例和无麻痹组234例。比较2组间后纵韧带骨化、椎间孔狭窄、脊髓内缺血信号、术后颈椎曲度指数(CCI)改变、颈椎椎板开门角度以及脊髓后移等因素与C5神经根麻痹发生的关系,分析可能影响C5神经根麻痹发生的致病因素。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平均(24.9±2.6)个月。麻痹组术后颈椎CCI、开门角度、脊髓后移距离大于无麻痹组(P〈0.05)。2组脊髓内缺血信号、后纵韧带骨化、椎间孔狭窄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开门角度、脊髓后移、颈椎术后CCI是术后发生C5神经根麻痹的致病因素[OR(95%CI)分别为2.035(1.684~2.359)、3.542(2.465~9.254)、9.126(4.425~17.273)]。结论在术中开门角度大、术后CCI较大以及术后脊髓后移较大是引起颈椎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后发生C5神经根麻痹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成形术 C5神经根麻痹 开门角度 术后颈椎曲度指数 脊髓后移
下载PDF
颈椎病后路减压融合术后C_5神经根麻痹 被引量:5
7
作者 吴永涛 郝定均 +4 位作者 贺宝荣 吴起宁 刘团江 郭华 宋宗让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8年第9期705-707,共3页
目的探讨颈椎病患者后路椎板切除融合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临床表现、特点及发生机制。方法笔者自2003年1月~2006年1月后路手术治疗102例各类颈椎病,术后5例出现C5神经根麻痹,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本组中5例术后出现C5... 目的探讨颈椎病患者后路椎板切除融合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临床表现、特点及发生机制。方法笔者自2003年1月~2006年1月后路手术治疗102例各类颈椎病,术后5例出现C5神经根麻痹,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本组中5例术后出现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为4.9,平均术后2.9d发生。对患者手术前、后的影像学资料进行了分析比较,所有患者均有术后MRI上T2WI像高信号影,4例麻痹的节段与影像学资料相一致。4例基本恢复。结论颈椎病后路减压融合术后可能发生C5神经根麻痹,术后脊髓灰质区的损伤在该并发症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C5神经根麻痹 并发症
下载PDF
单侧椎板成形与全椎板切除术后C_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波 陈德玉 +1 位作者 陈宇 缪锦皓 《脊柱外科杂志》 2013年第2期81-85,共5页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全椎板切除辅助钉棒系统固定与后路单侧椎板成形辅助微型钢板固定术后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及其他手术相关并发症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因本院行颈后路减压手术患者105例,其中49例患者行后路全椎板切除辅助钉棒系统固定,5...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全椎板切除辅助钉棒系统固定与后路单侧椎板成形辅助微型钢板固定术后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及其他手术相关并发症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因本院行颈后路减压手术患者105例,其中49例患者行后路全椎板切除辅助钉棒系统固定,56例患者行后路单侧椎板成形术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均进行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影像学评估。结果 2组患者术后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手术方式神经功能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5神经根麻痹发生可能与术后颈髓漂移造成神经根牵拉有关。单侧椎板成形辅助微型钢板固定并发症较少,但单侧椎板成形术对颈椎没有矫形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骨化 后纵韧带骨化 椎管狭窄 内固定器 脊神经根 麻痹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颈椎减压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中西医诊疗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高学明 王中华 +4 位作者 薛文 杨阳 张群立 刘林 钱耀文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714-2719,共6页
颈椎减压术后C5神经根麻痹是发生在颈椎减压术后的主要以上肢感觉功能障碍为特征的手术并发症,该并发症严重影响手术效果,不利于良好的医患关系。本文基于近年来有关C5神经根麻痹的国内外文献,简要综述了其中的西医临床特点、发病机制... 颈椎减压术后C5神经根麻痹是发生在颈椎减压术后的主要以上肢感觉功能障碍为特征的手术并发症,该并发症严重影响手术效果,不利于良好的医患关系。本文基于近年来有关C5神经根麻痹的国内外文献,简要综述了其中的西医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假说、预防及现有治疗措施,为颈椎减压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诊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减压术后 C5神经根麻痹 中西医结合 发病机制 预防 治疗
下载PDF
颈椎椎板切除侧块螺钉内固定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临床分析
10
作者 于斌 夏英鹏 +2 位作者 杜文军 李辉南 高军伟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45-48,I0003,I0004,共6页
目的分析颈椎椎板切除侧块螺钉内固定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发病原因及与颈椎曲度变化、脊髓后移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1—2013年采用颈椎椎板切除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74例,术后出现C5神经根麻痹的患者11例设定为A组... 目的分析颈椎椎板切除侧块螺钉内固定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发病原因及与颈椎曲度变化、脊髓后移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1—2013年采用颈椎椎板切除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74例,术后出现C5神经根麻痹的患者11例设定为A组,其余63例患者设为B组。术前、术后均行MR、CT及CR明确诊断,行JOA评分评定神经功能并计算改善率,以Ishihara法测定颈椎曲度指数(cervical curvatureindex,CCI),测定C2-7Cobb角计算颈椎曲度变化量,MR矢状位测量脊髓后移量等。所有患者随访1年以上。结果两组患者在一般情况、术前JOA评分、CC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JOA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CCI、曲度变化量、脊髓后移量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改善量和术后CCI之间、JOA评分改善量和脊髓后移量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颈椎椎板切除侧块螺钉固定术后C5神经根麻痹有较高的发生率(14.9%),术中应避免过度矫正后凸,可行预防性切开椎间孔。术后颈椎曲度及脊髓后移与神经功能恢复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椎板切除术 后路融合 C5神经根麻痹
下载PDF
两种减压植入内固定方式治疗颈椎管狭窄症:C_5神经根麻痹及稳定性 被引量:10
11
作者 梁伟之 高金伟 +2 位作者 付磊 崔晓虎 贾俊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5期6345-6350,共6页
背景:有部分学者认为颈椎管狭窄症减压植入内固定后神经根麻痹与颈椎稳定性以及颈椎生理曲度有关,目前还存在争议。目的:探讨颈椎管狭窄症后路全椎板减压侧块内固定与单开门减压椎管扩大成形治疗后C_5神经根麻痹及稳定性。方法:选取29... 背景:有部分学者认为颈椎管狭窄症减压植入内固定后神经根麻痹与颈椎稳定性以及颈椎生理曲度有关,目前还存在争议。目的:探讨颈椎管狭窄症后路全椎板减压侧块内固定与单开门减压椎管扩大成形治疗后C_5神经根麻痹及稳定性。方法:选取29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后路减压植入物内固定治疗。方法①:颈椎管狭窄症后路全椎板减压侧块内固定,在C_(3-6)侧块以及C_7椎弓根钉内固定,关节突关节处造成粗糙面。方法②:根椐治疗前对正侧位平片及动力位片结合MRI、CT影像学图片,明确不稳定的节段,给予相应节段侧块内固定、椎板行单开门减压,椎管扩大成形治疗。结果与结论:29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随访8个月-2.3年,采用后路全椎板减压侧块内固定治疗的患者14例,植入后早期出现C_5神经根麻痹2例,远期症状复发出现不全瘫3例,二次手术行瘢痕切除减压治疗;采用单开门减压椎管扩大成形治疗的患者15例,治疗后出现C_5神经根麻痹肩外展功能不良1例,无治疗前症状复发病例。神经根麻痹最短6周,最长9个月均恢复。颈椎管狭窄症后路减压植入物内固定后,C_5神经根麻痹与节段稳定性、颈椎生理曲度、椎管减压程度、脊髓漂移范围是否相关以及发生程度、远期因瘢痕致再度出现椎管狭窄,两种治疗方式的区别是否有意义,目前病例数有限,有待病例及临床经验的积累与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植入物 骨与关节学术探讨 颈椎管狭窄症 侧块螺钉内固定 椎弓根内固定 全椎板减压 单开门减压 椎管扩大成形术 神经根麻痹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颈椎前路术后C_(5)神经根麻痹1例报告 被引量:2
12
作者 顾春雅 曾至立 +1 位作者 王建杰 程黎明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07-1109,共3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72岁,因“双上肢麻木10年余,加重伴头晕、步态不稳2个月余”于2022年1月9日收入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脊柱外科。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上肢麻木刺痛感,无颈肩部疼痛,当时未予重视。2个月前无诱因出现右上肢麻木,... 1病例资料患者男,72岁,因“双上肢麻木10年余,加重伴头晕、步态不稳2个月余”于2022年1月9日收入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脊柱外科。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上肢麻木刺痛感,无颈肩部疼痛,当时未予重视。2个月前无诱因出现右上肢麻木,感觉过敏伴步态不稳,偶有头晕发作、脚踩棉花感,无视物模糊,无恶心呕吐,无大小便失禁,于2022年1月9日就诊于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门诊拟“脊髓型颈椎病”收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运动康复 C5神经根麻痹 颈椎前路手术
下载PDF
颈椎减压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孟亚轲 周丽丽 +1 位作者 郭永飞 史建刚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6年第4期342-346,共5页
颈椎减压术后C5神经根麻痹是颈椎手术常见且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了术后早期疗效的判断及患者的满意度,成为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C5神经根麻痹的确切病因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相关的学说包括术中医源性神经根损... 颈椎减压术后C5神经根麻痹是颈椎手术常见且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了术后早期疗效的判断及患者的满意度,成为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C5神经根麻痹的确切病因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相关的学说包括术中医源性神经根损伤、减压术后脊髓漂移神经根牵拉栓系效应、根动脉供血减少致脊髓局部缺血、脊髓局部功能失调和脊髓再灌输损伤。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对颈椎减压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临床特点、发生率、发病机理、危险因素、预防措施及预后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神经根 麻痹 脊髓损伤
下载PDF
颈椎减压术后C_5神经根麻痹症状恢复时间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4
作者 谢雁春 轩安武 +1 位作者 李卓 于海龙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7年第2期114-118,共5页
目的探讨颈椎减压术后影响C_5神经根麻痹恢复时间的临床及影像学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沈阳军区总医院骨科脊柱病区接受颈椎减压手术的7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人口统计学、放射学及临床信息,分析其与术后C_5麻痹恢复时间的相关... 目的探讨颈椎减压术后影响C_5神经根麻痹恢复时间的临床及影像学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沈阳军区总医院骨科脊柱病区接受颈椎减压手术的7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人口统计学、放射学及临床信息,分析其与术后C_5麻痹恢复时间的相关性。结果 36例患者术后发生C_5神经根麻痹,其中33例患者术后2年内C_5神经麻痹完全恢复(18例患者术后6个月内恢复),3例患者在随访时间内C_5神经根麻痹未完全恢复。术后C_5神经根麻痹恢复时间超过6个月的影响因素有:术后四肢肌力小于等于2级(P<0.01)、除C_5神经根以外的多个节段神经根麻痹(P=0.002)、痛觉与躯体感觉的缺失(P=0.008)以及脊髓移动的程度(P=0.040);多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术后肌力小于等于2级(P=0.010)是C_5神经根麻痹恢复时间超过6个月的最重要因素。结论术后四肢肌力小于等于2级、除C_5神经根以外的多个节段神经根麻痹、痛觉与躯体感觉的缺失以及脊髓移动的程度为影响C_5神经根麻痹恢复时间是否超过6个月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退变 颈椎减压术后 C 神经根麻痹 恢复 影响因素
下载PDF
Estrogen affects neuropathic pain through upregulating N-methyl-D-aspartate acid receptor 1 expression in the dorsal root ganglion of rats 被引量:8
15
作者 Chao Deng Ya-juan Gu +1 位作者 Hong Zhang Jun Zha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3期464-469,共6页
Estrogen affects the genera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neuropathic pain,but the specific regulatory mechanism is still unclear.Activation of the N-methyl-D-aspartate acid receptor 1(NMDAR1)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 Estrogen affects the genera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neuropathic pain,but the specific regulatory mechanism is still unclear.Activation of the N-methyl-D-aspartate acid receptor 1(NMDAR1)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duction and maintenance of hyperalgesia and allodynia.The present study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whether a relationship exists between estrogen and NMDAR1 in peripheral nerve pain.A chronic sciatic nerve constriction injury model of chronic neuropathic pain was established in rats.These rats were then subcutaneously injected with 17β-estradiol,the NMDAR1 antagonist D(-)-2-amino-5-phosphonopentanoic acid(AP-5),or both once daily for 15 days.Compared with injured drug na?ve rats,rats with chronic sciatic nerve injury that were administered estradiol showed a lower paw withdrawal mechanical threshold and a shorter paw withdrawal thermal latency,indicating increased sensitivity to mechanical and thermal pain.Estrogen administration was also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NMDAR1 immunoreactivity(as assess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protein(as determined by western blot assay) in spinal dorsal root ganglia.This 17β-estradiol-induced increase in NMDAR1 expression was blocked by co-administration with AP-5,whereas AP-5 alone did not affect NMDAR1 expression.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17β-estradiol administration significantly reduced mechanical and thermal pain thresholds in rats with chronic constriction of the sciatic nerve,and that the mechanism for this increased sensitivity may be related to the upregulation of NMDAR1 expression in dorsal root gangl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rve regeneration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ESTROGEN 17Β-ESTRADIOL N-rnethyl-D-aspartic acid receptor 1 pain sciatic nerve 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neuropathic pain D(-)-2-amino-5-phosphonopentanoic acid dorsal root ganglion spinal cord IMMUNOREACTIVITY western blot assay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并发C5神经根麻痹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涛 《颈腰痛杂志》 2019年第6期736-739,共4页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手术后并发C5神经根麻痹的相关因素,为此类并发症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纳入自2011年2月-2017年2月行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237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术后出现C5神经根麻...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手术后并发C5神经根麻痹的相关因素,为此类并发症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纳入自2011年2月-2017年2月行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237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术后出现C5神经根麻痹与否,作为自变量;并将性别、年龄、病程,有无发育性椎管狭窄、椎间孔狭窄、后纵韧带骨化、脊髓内缺血信号,术后开门角度、脊髓后移距离、颈椎曲度指数等相关指标作为因变量。对上述10项因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而后,进一步将所有变量代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处理。结果237例CSM患者手术后,29例并发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为12.24%。单因素分析显示,椎间孔狭窄、后纵韧带骨化、术后开门角度和脊髓后移距离、颈椎曲度指数等5项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开门角度、脊髓后移距离、颈椎曲度指数均为术后并发C5神经根麻痹的独立影响因素之一。结论脊髓后移距离增加、术后开门角度增大和颈椎曲度指数增加,均是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并发C5神经根麻痹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C5神经根麻痹 颈椎曲度 发育性椎管狭窄 脊髓漂移
下载PDF
颈椎术后C_(5)麻痹病因分析及临床干预
17
作者 徐晨霈 周铭杰 +2 位作者 陈楚翔 王洪立 蒋苏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8-612,共5页
目的综述颈椎术后C_(5)麻痹(C_(5) palsy,C5P)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C_(5)P患者提供参考。方法广泛查阅国内外颈椎术后C_(5)P相关文献,系统性阐述C_(5)P发病机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诊断、预防、治疗措施新进展。结果C_(5)P为颈椎术后... 目的综述颈椎术后C_(5)麻痹(C_(5) palsy,C5P)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C_(5)P患者提供参考。方法广泛查阅国内外颈椎术后C_(5)P相关文献,系统性阐述C_(5)P发病机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诊断、预防、治疗措施新进展。结果C_(5)P为颈椎术后出现的C_(5)神经支配区肌肉无力,表现为肩外展、屈肘受限,发生率>5%,可能由节段性脊髓损伤或神经根机械损伤导致。对于存在危险因素患者,术中仔细操作及采取预防性措施可减少术后C_(5)P的发生。大部分患者经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保守治疗后功能可恢复,6个月以上无明显好转者可予以手术干预,可选用椎间孔减压、神经移位等手术方案。结论有关C_(5)P发病机制及预防措施等已取得一定研究进展,但对于干预时机和手术方式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_(5)麻痹 神经根损伤 颈椎手术 并发症
原文传递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 被引量:14
18
作者 徐罗刚 李珊 +1 位作者 龚海燕 何桦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3年第10期629-630,共2页
目的观察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的疗效。方法对 5 17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施行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术后随访 2 4个月 ,观察痉挛解除情况并进行功能评定。结果术后疗效优 2 98例、良 187例 ,优良率达 93 .8%。结论... 目的观察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的疗效。方法对 5 17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施行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术后随访 2 4个月 ,观察痉挛解除情况并进行功能评定。结果术后疗效优 2 98例、良 187例 ,优良率达 93 .8%。结论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神经后根 脑性瘫痪 痉挛 治疗 小儿
下载PDF
选择性腰骶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的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秋根 吴岳嵩 +5 位作者 年申生 沈洪兴 侯铁胜 张春才 张秋林 褚卫韬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970-972,共3页
目的 :观察和了解选择性腰骶神经后根切断术 (SPR)治疗痉挛性脑瘫后的反应和并发症。方法 :通过对 2 0 9例以下肢痉挛为主的脑瘫患者行 L2 ~ S1 SPR后的观察和随访 ,对术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作了分析和研究。 结果 :出现 9例 (4.3% )较... 目的 :观察和了解选择性腰骶神经后根切断术 (SPR)治疗痉挛性脑瘫后的反应和并发症。方法 :通过对 2 0 9例以下肢痉挛为主的脑瘫患者行 L2 ~ S1 SPR后的观察和随访 ,对术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作了分析和研究。 结果 :出现 9例 (4.3% )较为严重的并发症 ,包括支气管痉挛、骨盆倾斜并发症、癫发作和脊柱前突增加。其他并发症有高热、血尿、脑脊液漏、腹胀痛和腿乏力等。 结论 :SPR能有效地解除痉挛 ,但会带来许多并发症 ,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 ,才能减少和避免术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神经外科手术 脊神经根 腰骶丛 并发症
下载PDF
颈椎间孔及其脊神经根相互关系的解剖学观察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李英平 郭瑞芳 +2 位作者 王洪芳 刘跃会 吴玉林 《颈腰痛杂志》 2002年第4期275-277,共3页
目的 探讨脊神经根在椎间孔处被嵌压的解剖学因素。方法 取 6 0具成尸 (男 2 8,女32 ) ,对 3~ 7颈椎间孔及其脊神经根的前后径和上下径进行了观测 ,并一一统计其相关比值。结果(1)男性颈椎间孔的上下径和前后径均大于女性 (P <0 .... 目的 探讨脊神经根在椎间孔处被嵌压的解剖学因素。方法 取 6 0具成尸 (男 2 8,女32 ) ,对 3~ 7颈椎间孔及其脊神经根的前后径和上下径进行了观测 ,并一一统计其相关比值。结果(1)男性颈椎间孔的上下径和前后径均大于女性 (P <0 .0 1)。 (2 )脊神经根与椎间孔各径线的比值 ,女性明显高于男性 (P <0 .0 1)。下颈段 (5、6、7)比值大于上颈段 (3、4 )。神经根外径大于椎间孔的出现率 ,男性占 3.3% ,女性占 17%。结论 脊神经根被压不仅与椎间孔狭窄有密切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椎间孔 脊神经根 解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