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后路椎板成形术后继发颈椎曲度丢失的风险因素
1
作者 孟宪志 韩新勇 +1 位作者 李文龙 刘殿鹏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2期286-290,295,共6页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cervical open-door expansive laminoplasty,LAMP)手术后的颈椎曲度丢失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骨科于2018年1月~2020年1月开展LAMP手术(开门侧均采用微型钛板固定...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cervical open-door expansive laminoplasty,LAMP)手术后的颈椎曲度丢失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骨科于2018年1月~2020年1月开展LAMP手术(开门侧均采用微型钛板固定)的8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资料,评价患者术前、术后2年时的VAS评分、mJOA评分和改善率,并观察患者术前、术后2年时的C1-2Cobb角、C_(2-7)Cobb角、C_(2-7)屈曲和伸展ROM、C_(2-7)矢状位垂直距离(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变化情况。对上述影像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上述指标与VAS评分和mJOA评分改善程度的相关性,均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确定LAMP术后C_(2-7)Cobb角、C_(2-7)ROM减少和C_(2-7)SVA增加的风险因素。结果(1)与术前相比,所有患者LAMP术后2年的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mJOA评分显著升高(P<0.05),mJOA改善率达到(50.5±10.5)%;术后2年的C_(2-7)Cobb角和C_(2-7)ROM均显著减少,而C_(2-7)SVA显著增加(P<0.05)。(2)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术后C_(2-7)Cobb角与T_(1)斜率和C_(2-7)屈曲ROM呈正相关性(r=0.223,r=0.386);术后C_(2-7)SVA值与C1-2Cobb角和T_(1)斜率呈正相关性(r=0.295,r=0.491),与术后C_(2-7)屈曲ROM呈负相关性(r=-0.325)。术后VAS改善程度、mJOA改善率与C_(2-7)Cobb角、C_(2-7)屈曲ROM和C_(2-7)SVA的变化值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术前T_(1)斜率越大,则术后C_(2-7)Cobb角减少越明显(β=0.331;P=0.007);术前C_(2-7)伸展ROM越大,则术后C_(2-7)Cobb角的减少越轻微(β=-0.312;P=0.022)。结论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LAMP手术后,可出现颈椎曲度丢失、活动度减少和颈椎重心位置前移等变化,但尚未对术后早期疗效造成明显影响。术前颈椎伸展能力越大,术后颈椎曲度丢失越少;术前T_(1)斜率越大,则术后颈椎曲度丢失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 颈椎曲度 后凸畸形 风险因素
下载PDF
OPLL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C_(5)神经根麻痹的风险
2
作者 商玉臣 杨敬 +4 位作者 苏宝金 朱伟 何保华 王强 赵鹏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3期496-498,共3页
目的 探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椎管占位严重程度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C_(5)神经根麻痹的关系。方法 纳入2019年12月~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88例OPLL患者,采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术后根据是否发生C_(5)神经根麻痹分组... 目的 探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椎管占位严重程度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C_(5)神经根麻痹的关系。方法 纳入2019年12月~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88例OPLL患者,采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术后根据是否发生C_(5)神经根麻痹分组,比较两组术前椎管占位率以及性别、年龄、手术节段等临床资料,并采用多因素分析椎管占位率、C_(5)椎间孔宽度等与C_(5)神经根麻痹的关系。结果 88例OPLL患者术后19例发生C_(5)神经根麻痹;麻痹组与非麻痹组椎管占位率、C_(5)椎间孔宽度、术后脊髓漂移距离、手术节段数、年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性别、OPLL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椎管占位率、C_(5)椎间孔宽度、脊髓漂移距离是术后C_(5)神经根麻痹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OPLL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C_(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较高,椎管占位率、C_(5)椎间孔宽度、脊髓漂移距离是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椎管占位 术后C_(5)神经根麻痹
下载PDF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对患者术后颈椎矢状面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理想 李春根 +4 位作者 尹辛成 齐英娜 赵思浩 李伟 唐浩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18-1324,共7页
目的:观察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患者颈椎矢状面平衡的变化,为患者术后康复训练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选择接受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患者32例,根据术前矢状位轴向距离(SVA)值的中位数(15.75 mm)将患者分为低SVA组和高... 目的:观察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患者颈椎矢状面平衡的变化,为患者术后康复训练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选择接受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患者32例,根据术前矢状位轴向距离(SVA)值的中位数(15.75 mm)将患者分为低SVA组和高SVA组,每组16例。对2组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检测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时患者颈椎X线侧位片SVA值、颈椎前凸角(Cobb角)和T1倾斜角(T1s),分析2组患者术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颈椎残障功能指数(NDI)评分和满意度评分。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高SVA组患者NDI评分降低(P<0.01),JOA评分升高(P<0.01)。与术前比较,术后低SVA组患者NDI评分降低(P<0.01),JOA评分升高(P<0.01),SVA值升高(P<0.01),Cobb角和T1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SVA组和高SVA组患者轴性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术后至少2年的随访中,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对患者颈椎矢状面平衡有一定影响,主要表现为颈椎有前倾趋势和重心前移,但整体稳定性尚可,术前高SVA患者术后轴性症状发生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后路 单开门 椎管减压术 脊髓型颈椎病 矢状面 Centerpiece钛板
下载PDF
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入路选择对局部不稳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疗效的影响
4
作者 吴东朝 孙先泽 +1 位作者 顾振芳 孟德静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939-943,共5页
目的:分析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入路选择对局部不稳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患者近期和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按照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将120例接受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的局部不稳OPLL患者分为A组(n=68)与B组(n=52)。A组经肌间... 目的:分析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入路选择对局部不稳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患者近期和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按照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将120例接受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的局部不稳OPLL患者分为A组(n=68)与B组(n=52)。A组经肌间隙入路行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B组经传统后正中入路行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1年、2年颈椎功能状态、颈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矢状面C_(2)-C_(7) Cobb角和颈椎活动度(ROM),计算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颈后伸肌群萎缩率。结果:A组手术时间较B组长(P<0.05)。时间对JOA有影响(F_(时间)=533.741,P_(时间)<0.05),组别对JOA有影响(F_(组别)=17.137,P_(组别)<0.05),且两者存在交互作用(F_(组间×时间)=7.206,P_(组间×时间)<0.05)。两组术前JO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JOA均降低,于术后两年达到最低值;且A组术后3个月、1年、2年的JOA均低于B组(P<0.05)。术后3个月、1年、2年A组VAS评分均低于B组(P<0.05)。术后2年A组C_(2)-C_(7) Cobb角高于B组。术后3个月、1年、2年A组C_(2)-C_(7) ROM均高于B组(P<0.05);颈后伸肌总萎缩率、颈后伸肌开门侧萎缩率和颈后伸肌门轴侧萎缩率均低于B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肌间隙入路行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可显著改善局部不稳的OPLL患者颈椎功能状态、颈椎曲度和颈椎活动度,减轻疼痛症状,但其手术时间长于传统后正中入路行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 经肌间隙入路 传统后正中入路 颈椎功能状态
下载PDF
ACCF联合ACDF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JOA及NDI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陈信 杜佳泷 邹志余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4期34-37,共4页
目的分析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ACCF)联合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CDF)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患者日本骨科学会(JOA)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80例MCSM患者... 目的分析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ACCF)联合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CDF)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患者日本骨科学会(JOA)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80例MCSM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LAMP)]和观察组(n=40,ACCF联合ACDF)。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3个月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JOA、NDI评分、颈椎前凸角、T1倾斜角、C2~C7活动度无显著差异(P>0.05);随访1年后,观察组的JOA、NDI评分、颈椎前凸角、T1倾斜角、C2~C7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的白细胞分化抗原4阳性(CD4^(+))、白细胞分化抗原8阳性(CD8^(+))、CD4^(+)/CD8^(+)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的CD4^(+)、CD8^(+)、CD4^(+)/CD8^(+)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ACCF联合ACDF治疗MCSM的手术效果较优,患者颈椎稳定性好,且对免疫功能影响小,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下载PDF
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对单开门颈椎板成形术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伟 任龙喜 +2 位作者 张彤童 韩正锋 王渊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目的:观察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对单开门颈椎板成形术的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新鲜羊颈椎标本24具,分成三组,每组8具。A组,完整标本组,保留伸肌,切除前方结构;B组,在A组方法处理基础上行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单开门颈椎板成形术;C组... 目的:观察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对单开门颈椎板成形术的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新鲜羊颈椎标本24具,分成三组,每组8具。A组,完整标本组,保留伸肌,切除前方结构;B组,在A组方法处理基础上行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单开门颈椎板成形术;C组,在A组基础上行传统单开门颈椎板成形术。在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行生物力学试验,测试项目包括三点折弯试验、轴向拉伸试验和压缩试验。分析比较三组间的差异性。结果:三点折弯试验标本变直时A、B两组位移无差异,C组与A、B两组比较均明显减小(P<0.05);在变直时A、B两组加载力无差异,C组则较A、B两组明显变小(P<0.05)。拉伸试验在变直时B组与A组比较加载力明显变小(P<0.05),C组与A组相比显著变小(P<0.01),同时C组与B组比较也明显变小(P<0.05);10N位移B、C两组与A组相比均明显增大(P<0.05)。压缩试验中在前方加压10N时B组与A组比较位移明显变大(P<0.05),C组显著大于A组(P<0.01),同时C组亦明显大于B组(P<0.05)。结论:在对抗导致颈椎变直和前屈的应力方面,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完整性的单开门手术标本明显优于破坏了其完整性的传统单开门手术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开门 颈椎板成形术 颈后方韧带复合体 生物力学 颈椎
下载PDF
改良Z型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被引量:12
7
作者 元虎 陈继良 +4 位作者 郑光彬 黄雄延 金明 金成 金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04-506,共3页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改良Z型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疗效。[方法]对36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行Z型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参照日本JOA17分评分法,分析所有病例近期疗效。[结果]36例平均随访18.6个月,从术前(8....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改良Z型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疗效。[方法]对36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行Z型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参照日本JOA17分评分法,分析所有病例近期疗效。[结果]36例平均随访18.6个月,从术前(8.3±3.2)分改善到(13.8±2.5)分,平均改善率为58.6%。影像显示术前31例颈椎前突型,3例术后变为直线型;5例术前为直线型,术后未变。无1例变为颈椎后突型。颈椎屈伸活动度减少近1/3及轴向痛常发生。[结论]本法治疗颈椎OPLL,减压彻底,椎管扩大充分,防止再关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后纵韧带骨化症 Z形椎管扩大成形术
下载PDF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保留颈后韧带复合体加微型钛板固定的生物力学 被引量:16
8
作者 张成程 林月秋 +1 位作者 陈建明 周吉祥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保留颈后韧带复合体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联合微型钛板固定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制备新鲜羊颈椎标本10具,分成两组,每组5具。A组,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组;B组,保留颈后韧带复合体联合微型钛板固定单开门... 目的:探讨保留颈后韧带复合体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联合微型钛板固定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制备新鲜羊颈椎标本10具,分成两组,每组5具。A组,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组;B组,保留颈后韧带复合体联合微型钛板固定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组。两组先分别测完整标本状况下弯曲、左右侧屈及轴性旋转的生物力学数据。A组、B组制成手术模型标本后再分别测上述生物力学数据,与完整标本对比。结果:A组术后在抵抗前屈载荷时与完整标本时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抵抗左右侧屈(P<0.05)及对抗轴向旋转载荷时稳定性较完整标本下降(P<0.05)。B组术后在抵抗前屈载荷及左右侧屈载荷时与完整标本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对抗轴向旋转载荷时稳定性较完整标本下降(P<0.05),但较A组差异小(P<0.05)。结论: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结合微型钛板固定的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其颈椎标本在对抗侧屈及轴性旋转载荷方面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优于单纯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的单开门椎管成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后方韧带复合体 微型钛板 单开门 椎管成形术 生物力学
下载PDF
微型钛板法与锚定法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临床疗效和颈椎矢状面平衡的变化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冬月 海涌 +2 位作者 刘玉增 关立 孟祥龙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03-509,共7页
目的探讨微型钛板法与锚定法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的临床疗效和颈椎矢状面参数及平衡的变化。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61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微型钛板法后路... 目的探讨微型钛板法与锚定法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的临床疗效和颈椎矢状面参数及平衡的变化。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61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微型钛板法后路单开门组(A组),共29例;锚定法后路单开门组(B组),共32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及术后12个月的颈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脊髓神经功能改善率、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比较术前、术后3 d及术后12个月时,颈椎X线侧位片上C2椎体矢状面垂直轴线至C7椎体后上缘的距离(C2-7 SVA)、C2与C7椎体后缘切线夹角(C2-7 Cobb角)、T1椎体上缘连线与水平线的交角(T1 Slope)。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年龄、病程、颈痛VAS、JOA评分、NDI评分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颈痛VAS、NDI评分明显降低,JOA评分明显增加。术后12个月时,颈椎NDI评分A组优于B组(P<0.05),其他指标均相似(P>0.05)。在影像学参数上,术后两组C2-7 SVA和T1 Slope均增加,C2-7 Cobb角均减小(P<0.05)。术后12个月时,两组的C2-7 SV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术后12个月时,影像学参数C2-7 SVA差值与临床指标NDI评分差值之间存在负相关(P<0.05)。结论两种术式术后颈椎都有前倾,但微型钛板法术后患者的颈椎矢状面平衡优于锚定法,其颈椎功能状态亦优于锚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微型钛板法 锚定法 颈椎 矢状面平衡
下载PDF
前路联合术式与后路单开门治疗3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0
作者 朱佳福 严宁 +4 位作者 徐卫星 侯铁胜 虞舜志 刘宏 翟利锋 《中国骨伤》 CAS 2018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比较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联合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与颈后路单开门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3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比较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联合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与颈后路单开门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3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手术治疗的63例(男39例,女24例)3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3例行ACDF联合ACCF(前路组),20例行颈后路单开门微型钛板内固定术(后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按照JOA评分标准评定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病例获得随访,时间16~40个月,平均25.8个月。前路组与后路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123.70±6.21)min和(118.70±5.41)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85.23±7.51)ml和(107.18±9.4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路组发生轴性症状6例,吞咽困难1例,未发生C5神经根麻痹、声音嘶哑及呛咳等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6.3℅(7/43);后路组发生轴性症状5例,C5神经根麻痹1例,未发生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及呛咳等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0.0℅(6/2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路组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均优于后路组(P<0.05)。结论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均能提供即刻的稳定性,前路联合手术在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方面均优于后路组,因此对于连续性3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倾向于前路联合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融合术 颈后路单开门微型钛板内固定术
下载PDF
Centerpiece钢板应用于颈椎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陈华 刘浩 +7 位作者 林书 邹黎 宋跃明 李涛 曾建成 刘立岷 孔清泉 龚全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2年第6期12-15,67,共5页
目的观察探讨Centerpiece钢板应用于颈椎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78例2009年9月-2011年3月手术治疗的颈椎单开门椎板成形Centerpiece内固定术患者,其中男性65人,女性13人,平均年龄60岁﹙35-81岁﹚。采用JOA评分... 目的观察探讨Centerpiece钢板应用于颈椎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78例2009年9月-2011年3月手术治疗的颈椎单开门椎板成形Centerpiece内固定术患者,其中男性65人,女性13人,平均年龄60岁﹙35-81岁﹚。采用JOA评分评价患者术前术后神经功能,在颈椎X线侧位片上测量椎管失状径并计算相应Pavlov值,术前术后CT上测量椎管横截面积、开门角度。结果手术时间136±34min,手术出血量266±156ml,平均随访时间23﹙14-34﹚月。术前椎管失状径、Pavlov值、最狭窄平面横截面积、JOA评分分别为9.7±2.0mm、0.47±0.12、135±30 mm2、7.5±3.4,术后末次随访分别为20.1±3.1mm、0.89±0.15、275±44mm2、12.7±4.1,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0.05﹚,且术后2年随访观察无明显变化。术后神经功能缓解率为﹙60±29﹚%,开门角度31.7±6.4°。结论Centerpiece钢板应用于颈椎后路椎板成形术的椎板固定,无螺钉松动和钢板断裂,有效维持了椎板的开门状态,防止再关门的发生;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临床效果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单开门 椎板成形术 Centerpiece钢板 再关门
下载PDF
颈椎后路单开门联合椎间孔切开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峰 谭明生 +3 位作者 唐向盛 姜良海 移平 郝庆英 《中国骨伤》 CAS 2018年第4期333-338,共6页
目的 :探讨颈椎后路单开门联合椎间孔切开术在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中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1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45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28~71岁,平均53.6岁;24例采用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 目的 :探讨颈椎后路单开门联合椎间孔切开术在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中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1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45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28~71岁,平均53.6岁;24例采用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联合椎间孔切开术治疗(联合椎间孔切开组),21例采用单纯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单纯单开门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C_5神经麻痹及轴性症状发生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JOA评分并计算神经功能改善率;分析两组患者的NDI评分及颈椎Cobb角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其中联合椎间孔切开组平均随访时间为(14.3±2.8)个月,单纯单开门组为(13.7±3.1)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JOA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提高(P<0.05),但两组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联合椎间孔切开组和单纯单开门组的NDI评分分别为13.6±1.8和16.1±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_5神经麻痹发生率分别为4.2%(1/24),28.6%(6/2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轴性症状发生率分别为8.3%(2/24),9.5%(2/2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颈椎Cobb角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扩大椎管成形联合椎间孔切开术不仅能够充分的解除脊髓压迫,亦可扩大椎间孔,松解受压神经根,缓解根性症状,同时在预防C_5神经根麻痹等并发症的出现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是一种治疗伴有神经根症状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纵韧带骨化 单开门椎管成形术 椎间孔切开术
下载PDF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椎管狭窄症 被引量:4
13
作者 权正学 欧云生 +1 位作者 王因希 安洪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57-159,共3页
目的:观察“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各种颈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术后功能改善情况。方法:对21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随访时间3个月~4年5个月。结果: 脊髓型颈椎病致椎管退变性狭窄(CSM)组 11例,... 目的:观察“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各种颈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术后功能改善情况。方法:对21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随访时间3个月~4年5个月。结果: 脊髓型颈椎病致椎管退变性狭窄(CSM)组 11例,发育性椎管狭窄症(DCS) 8例及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 )2例,术后2周及三月门诊随访时评分,三组病例评分均明显提高,患者的症状及体征也获得了明显的改善,未见“再关门”及脊柱不稳现象。结论:“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颈椎管狭窄症减压效果确实,并发症少,出血少,对颈椎的稳定性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椎管狭窄症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术式 疗效
下载PDF
改良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林 张兵 +1 位作者 鲍亮 康晋 《颈腰痛杂志》 2018年第6期718-720,共3页
目的探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采用改良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4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研究组采用改良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对照组采用传统C3-7单开门椎板... 目的探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采用改良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4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研究组采用改良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对照组采用传统C3-7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观察对比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81%,略低于对照组的24.32%(P>0.05);随访1年,两组术后JOA评分改善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ROM丢失度明显小于对照组,CCI丢失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改良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ROM及CCI,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 颈椎后路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脊髓型颈椎病
下载PDF
单侧短节段侧块内固定系统在颈椎病单开门减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杨雍 王炳强 +2 位作者 李东 李锦军 赵易 《颈腰痛杂志》 2006年第4期254-257,共4页
目的评估单侧短节段侧块内固定系统在脊髓型颈椎病后路单开门减压椎管扩大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近6年应用此方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56例,根据手术前后JOA评分;影像改变评价手术的优缺点。结果56例患者均为脊髓型颈椎病,病变... 目的评估单侧短节段侧块内固定系统在脊髓型颈椎病后路单开门减压椎管扩大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近6年应用此方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56例,根据手术前后JOA评分;影像改变评价手术的优缺点。结果56例患者均为脊髓型颈椎病,病变范围均大于3个节段。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接受手术治疗,手术采用经后路单开门减压术式,开门范围C3-7,同时行门轴侧短节段侧块系统内固定(C4-6)植骨融合术。术后平均随访32个月,JOA评分由术前9.2提高到14.6分,优良率为78%。结论后路单开门减压椎管扩大成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方法,应用单侧短节段侧块内固定系统能增加手术的安全性及疗效。此术式有以下优点:1.通过预弯的内固定系统能很好的维持颈椎生理前凸。2.侧块内固定增加了脊柱稳定性,相对稳定的力学环境利于植骨的融合,缩短患者下床活动及颈部外固定时间。3.掀开的椎板帘通过粗丝线结扎固定于钉杆上,增加了固定强度,避免了再关门现象。4.单侧短节段侧块内固定属限制性固定,既解决了稳定又减少了颈部僵硬与不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单开门 侧块内固定
下载PDF
延伸至上颈椎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治疗策略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立泰 刘浩 +5 位作者 黄康康 王贝宇 邓宇骁 丁琛 陈华 戎鑫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3期18-22,28,83,共7页
目的探讨延伸至上颈椎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治疗策略。方法从我院2010年5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460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中筛选出骨化的后纵韧带向上延伸至颈2/3椎间盘平面以上、资料完整且获得随访的39例患者。其中9例行颈3-7单开门... 目的探讨延伸至上颈椎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治疗策略。方法从我院2010年5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460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中筛选出骨化的后纵韧带向上延伸至颈2/3椎间盘平面以上、资料完整且获得随访的39例患者。其中9例行颈3-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第种手术方式),3例行颈3-7单开门+颈2椎板下缘潜行减压椎管扩大术(第种手术方式),22例行颈3-7单开门+颈2半椎板切除、椎管潜行减压术(第种手术方式),5例颈2-7或2-6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第种手术方式)。所有患者术前、术后、随访时常规颈椎正侧位片、屈伸功能位片、CT三维重建、MRI检查。测量术前和随访时颈椎活动度、颈椎曲度、JOA评分及缓解率、颈2平面矢状径椎管占位率,在MRI T2加权像上评价颈2/3椎间盘平面和颈2椎体平面脊髓前后脑脊液信号是否存在。结果 39例中后纵韧带骨化范围累及颈2/3椎间盘平面13例,累及颈2椎体后缘26例。术前全部患者颈脊髓前方脑脊液信号消失范围3-6个节段、后方消失范围1-6个节段。术后有8例前方脑脊液信号消失范围0-4个节段、后方消失范围0-5个节段。术前与术后脊髓前方和后方脑脊液信号消失范围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0,P=0.000)。采用第种手术方式的9例患者中有4例术后仍有脊髓前和/或后脑脊液信号的消失,采用第种手术方式的30例患者中仅有4例术后仍存在脊髓前和/或后脑脊液信号的消失,术后两类手术方式之间前后脑脊液信号消失范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8;P=0.042)。随访6~36个月,JOA术前(3~13)分,平均(6.85±3.35)分,JOA末次随访(4~17)分,JOA改善率0.07~1.00;两类手术方式之间的术前、末次随访JOA评分、JOA缓解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累及颈2/3椎间盘平面以上时减压范围应到颈2椎平面,颈2半椎板切除+潜行减压和颈2椎板成形术是较好的手术方式,减压后脊髓前后脑脊液信号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 上颈椎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预防 椎管减压
下载PDF
改良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 被引量:7
17
作者 韩思林 王存平 +2 位作者 朱喆 王洪波 贺亮 《临床骨科杂志》 2018年第4期399-401,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改良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68例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患者。比较患者手术前后JOA评分及颈椎轴性症状严重程度。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 目的探讨改良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改良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68例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患者。比较患者手术前后JOA评分及颈椎轴性症状严重程度。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12个月。JOA评分:术前为3~14(9.0±2.9)分,术后为5~17(12.5±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善率为20%~100%(44.9%±26.9%)。有颈椎轴性症状的患者术前占47.06%,术后占19.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是一种简便、安全的方法,早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后路单开门 颈椎管狭窄症 椎管扩大成形术
下载PDF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减压术中局部复合浸润镇痛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峰 胡建华 +1 位作者 王以朋 仉建国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1年第5期388-392,共5页
背景: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已在骨科广为应用,减少手术创伤和术后疼痛有利于患者更快更好地恢复。目的:探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减压手术中使用局部复合浸润镇痛方案("鸡尾酒"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19年1月... 背景: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已在骨科广为应用,减少手术创伤和术后疼痛有利于患者更快更好地恢复。目的:探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减压手术中使用局部复合浸润镇痛方案("鸡尾酒"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行颈椎后路单开门减压手术患者168例,根据术中是否给予"鸡尾酒"镇痛,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4例。局部用药配方为:盐酸罗哌卡因200 mg、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100μg、氟比洛芬酯注射液50 mg、氨甲环酸1 g,生理盐水配至60 ml行术区多点浸润镇痛。主要评价指标为术后各时间点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后引流量、血红蛋白下降值、镇痛泵使用次数及补救镇痛率、恶心呕吐发生率、切口并发症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VAS评分在术后即刻、第2天下地及第3天活动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术后第1天静息状态、术后3个月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镇痛泵按压次数、补救镇痛率、恶心呕吐发生率、总引流量和血红蛋白下降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输血及深部感染,术后3个月JO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中应用局部复合浸润镇痛方案,具有术后疼痛程度轻、阿片类镇痛药物用量少、恶心呕吐发生率低等特点,符合加速康复外科的理念,有助于患者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后路 单开门扩大减压 “鸡尾酒”镇痛 加速康复外科
下载PDF
保留颈椎后部棘突肌肉韧带复合体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少明 邱玉金 +1 位作者 刘亚 刘文华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保留颈椎后部棘突肌肉韧带复合体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在维持颈椎的稳定性、减少颈椎疾患术后轴性症状发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脊髓型颈椎病(CSM)19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16例,随机分为2组,A组共18例接受保留颈... 目的探讨保留颈椎后部棘突肌肉韧带复合体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在维持颈椎的稳定性、减少颈椎疾患术后轴性症状发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脊髓型颈椎病(CSM)19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16例,随机分为2组,A组共18例接受保留颈椎后部棘突肌肉韧带复合体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B组共17例接受传统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对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JOA评分改善率、颈椎曲度指数、颈椎活动度及轴性症状严重程度进行比较评估。结果JOA评分恢复率A组为(52·0±21·4)%,B组为(52·7±19·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有明显轴性症状者的比例为22·2%,B组为5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颈椎曲度指数丢失(2·87±2·32)%,B组患者术后颈椎曲度指数丢失(5·51±2·11)%,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颈椎曲度指数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患者术后颈椎活动度丢失(7·58±3·65)%,B组患者术后颈椎活动度丢失(5·51±2·1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保留颈椎后部棘突肌肉韧带复合体对于其发挥维持颈椎生理曲度和颈椎的稳定性、减少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棘突韧带复合体 单开门椎管成形术 轴性症状 生理曲度
下载PDF
手术体位对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总出血量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玉生 苏一帆 +4 位作者 尹东飞 李鹏辉 张少坤 苗金红 徐远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29-633,共5页
目的:探讨手术体位对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手术总出血量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全麻下行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的患者49例,按手术体位不同分为两组,其中俯卧位17例(A组,男13例、女4例),坐位组32例(B组,... 目的:探讨手术体位对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手术总出血量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全麻下行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的患者49例,按手术体位不同分为两组,其中俯卧位17例(A组,男13例、女4例),坐位组32例(B组,男28例、女4例),为减少性别差异的影响,从B组28例男患者中随机选取13例与4例女患者组成C组。分别在手术日晨、全麻诱导后(仰卧位)5min和摆好体位后5min测量并记录患者收缩压及心率,记录A、B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并为总出血量。分别对A、B两组组内及A、C两组组间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由仰卧位变为俯卧位后收缩压变化差值[d(BP)]为-19±21mm Hg,心率变化差值[d(HR)]为-7±10次/分,体位改变后收缩压及心率均下降,且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由仰卧位变为坐位后d(BP)为-12±23mm Hg,收缩压下降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d(HR)为-3±9次/分,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总出血量、d(BP)、d(HR)分别为272.94±105.82ml、-19±21mm Hg、-7±10次/分,C组分别为194.12±79.69ml、-3±21mm Hg、-3±9次/分,A组手术总出血量大于C组(P<0.05),收缩压下降较C组更明显(P<0.05),两组间心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俯卧位相比,坐位行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可减少手术总出血量,虽然两种体位下收缩压均下降且心率变化无明显差异,但在安全范围内坐位能维持更高的血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 手术体位 总出血量 收缩压 心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