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椎前路椎体可控前移融合术和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伴椎管狭窄的短期疗效
1
作者 王海波 李欣 +2 位作者 王子然 陈德纯 卢一生 《脊柱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222-227,共6页
目的 评估颈椎前路椎体可控前移融合术(ACAF)和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ACCF)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伴椎管狭窄(MCSMSS)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61例MCSMSS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ACAF组(n=28)... 目的 评估颈椎前路椎体可控前移融合术(ACAF)和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ACCF)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伴椎管狭窄(MCSMSS)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61例MCSMSS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ACAF组(n=28)和ACCF组(n=33)。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价临床疗效,测量手术前后C_(2~7) Cobb角评价颈椎曲度恢复情况,并记录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患者随访时间> 6个月。2组末次随访JOA评分、VAS评分及C_(2~7) Cobb角较术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ACAF组末次随访JOA评分、JOA评分改善率、VAS评分优于ACC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CAF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4%(6/28),ACCF组为36.4%(12/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末次随访时2组手术节段融合率均为100%。结论 ACAF和ACCF治疗MCSMSS均有较好的短期临床疗效,ACAF可作为治疗MCSMSS的一种选择方案,其远期临床疗效尚须进一步研究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颈椎病 椎管狭窄 椎间盘切除术 脊柱融合术 减压术 外科
下载PDF
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联合单侧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内固定术治疗MRI T2WI高信号无骨折脱位型颈椎脊髓损伤
2
作者 曹勇 李信 +2 位作者 顾红林 陈志刚 吕书军 《脊柱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17-122,共6页
目的 比较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联合单侧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内固定术与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MRI T2WI高信号无骨折脱位型颈椎脊髓损伤(SCI)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1月-2017年1月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MRI T2WI高信号无骨... 目的 比较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联合单侧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内固定术与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MRI T2WI高信号无骨折脱位型颈椎脊髓损伤(SCI)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1月-2017年1月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MRI T2WI高信号无骨折脱位颈椎SCI患者89例,其中43例采用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联合单侧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内固定术治疗(后路组),46例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前路组)。记录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颈椎活动度(ROM)、脊髓横截面积、椎管面积残余率、髓内高信号强度比值,手术前后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价疗效。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所有患者随访时间> 24个月。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末次随访时,2组脊髓横截面积、椎管面积残余率、髓内高信号强度比值、JOA评分和NDI较术前显著改善,且后路组颈椎ROM、椎管面积残余率、NDI和NDI改善率优于前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2种术式均可有效治疗MRI T2WI高信号无骨折脱位型颈椎SCI,但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联合单侧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内固定术在术后远期生活质量改善方面更胜一筹,同时可更好地保留颈椎RO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脊髓损伤 减压术 外科 脊柱融合术 内固定器
下载PDF
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联合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与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比较
3
作者 应春宁 唐步顺 陈福宇 《脊柱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176-181,共6页
目的比较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ACCF)联合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与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66例MCSM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 目的比较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ACCF)联合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与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66例MCSM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前路组(33例)和后路组(33例),前路组采用ACCF联合ACDF治疗,后路组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记录并比较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植骨融合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评估2组患者脊髓功能,在手术前后颈椎动力位X线片上测量颈椎活动度(ROM)和颈椎曲度指数(CCI)。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前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后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各随访时间点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且随着随访时间延长进一步改善;前路组各随访时间点JOA评分较后路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各随访时间点ROM较术前下降,且随着随访时间延长进一步下降;CCI较术前升高,且随着随访时间延长进一步升高;前路组ROM、CCI变化程度较后路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植骨融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CF联合ACDF与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MCSM均有确切疗效,安全性相当;但ACCF联合ACDF在改善脊髓功能及影像学指标方面更具优势,手术创伤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颈椎病 椎间盘切除术 脊柱融合术 减压术 外科
下载PDF
显微镜下减压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被引量:13
4
作者 宋红浦 郭峭峰 +1 位作者 张晓文 张春 《中国骨伤》 CAS 2012年第9期708-710,共3页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2005年2月至2010年3月,在显微镜辅助下经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21例,男13例,女8例;年龄32~71岁,平均51.5岁;病程6个月~3年,平均12.5个月。手术操作:在显...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2005年2月至2010年3月,在显微镜辅助下经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21例,男13例,女8例;年龄32~71岁,平均51.5岁;病程6个月~3年,平均12.5个月。手术操作:在显微镜下应用高速磨钻等工具进行减压操作,脊髓充分减压后取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加内固定。对手术前后JOA颈椎病评分进行比较并评价其疗效。结果:21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8~24个月,平均20个月。患者脊髓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提高,JOA评分由术前9.26±1.72增加至术后的13.64±1.38(t=2.452,P=0.000)。根据JOA评分评定疗效:优12例,良7例,一般2例。结论:显微镜下颈前路减压融合术具有操作精细、减压充分等优点,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显微镜检查 减压术 外科 脊柱融合术
下载PDF
颈椎前路多节段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被引量:18
5
作者 刘长安 张卫平 +3 位作者 王凌云 王宇清 步建立 冯志军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24-27,36,共5页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多节段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2年6月采用颈前路多节段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38例,均为3个及以上责任节段病...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多节段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2年6月采用颈前路多节段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38例,均为3个及以上责任节段病变。观察术后手术并发症情况,根据术前、后颈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颈椎曲度C值,观察手术间隙融合情况,根据JOA评分系统进行术后疗效评价。结果术后1例发生脑脊液漏,2例出现一过性喉返神经损伤。术后12个月患者神经症状均好转,37例可见椎间隙骨性融合,术后6、12个月的颈椎曲度C值和JOA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颈前路多节段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可达到充分减压,即刻重建颈椎生理曲度及稳定性,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减压术 外科 骨移植 脊柱融合术
下载PDF
颈椎Key-hole技术与颈前路Zero-P系统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王放 李杰 +4 位作者 刁攀 李锋涛 王栋 李浩鹏 贺西京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1年第1期33-39,共7页
目的:探讨脊柱内镜下颈后路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Key-hole)和颈前路零切迹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系统(zero profile intervertebral fusion system,Zero-P)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的短期临床疗... 目的:探讨脊柱内镜下颈后路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Key-hole)和颈前路零切迹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系统(zero profile intervertebral fusion system,Zero-P)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因神经根型颈椎病行手术治疗的45例患者,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Key-hole组和Zero-P组,其中Key-hole组21例(男12例,女9例),随访时间10~22(13.2±2.3)个月;Zero-P组24例(男14例,女10例),随访时间10~23(12.7±1.9)个月。比较两组手术的围手术期情况(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等),分别于术前和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拍摄颈椎正侧位X线片评价颈椎曲度,并根据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以及颈椎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Key-hole组与Zero-P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末次随访Cobb角度及术后即刻VAS评分分别为(1.2±0.2)cm,(5.3±0.3)cm;(35.3±9.7)ml,(120.2±13.5)ml;(56.4±11.3)min,(90.6±12.6)min;(3.2±3.9)°,(7.3±3.8)°;(2.8±1.2)分,(3.8±1.1)分;Zero-P组均大于Key-hole组(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ODI及JOA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Key-hole组出现1例神经刺激症状经保守治疗缓解,2例因颈椎间盘突出复发再次手术治疗后好转;Zero-P组出现2例神经刺激症状,2例咽部不适,1例硬脊膜撕裂,均经保守治疗缓解。结论:颈椎Key-hole技术与颈前路Zero-P系统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相近,Key-hole技术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手术时间上有一定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可以深度推广和运用的颈椎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外科手术 内窥镜 脊柱融合术 减压术 外科
下载PDF
椎体次全切除与椎间隙减压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0
7
作者 宋科冉 袁文 +1 位作者 王新伟 张颖 《脊柱外科杂志》 2011年第2期102-107,共6页
目的比较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with fusion,ACCF)和经椎间隙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with fusion,ACDF)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 目的比较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with fusion,ACCF)和经椎间隙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with fusion,ACDF)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2007年6月行ACCF或ACDF治疗的118例多节段颈椎病患者,根据手术节段及方式分为4组:2节段ACCF组(A组,n=33)、2节段ACDF组(B组,n=30)、3节段ACCF组(C组,n=28)和3节段ACDF组(D组,n=27)。比较A组与B组以及C组与D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手术时间少于B组,术后3个月的融合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出血量大于D组,术后3个月融合率低于D组,高度维持差于D组,术后3个月及以后曲度维持优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连续性2节段颈椎病,ACCF和ACDF在疗效及稳定性方面无显著差别;但与ACDF相比,ACCF视野更清楚、操作更方便。对于3节段颈椎病,ACCF与ACDF均疗效尚可;ACDF在维持全颈椎曲度方面比ACCF为差,但ACCF存在钛网下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颈椎病 截骨术 减压术 外科 骨移植 脊柱融合术
下载PDF
椎体次全切除术与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术后颈椎矢状位平衡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曹鹏 顾一飞 +2 位作者 周文超 田野 袁文 《脊柱外科杂志》 2017年第6期331-334,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术与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术后颈椎矢状位平衡的变化。方法收集2010年2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因脊髓性颈椎病伴椎管狭窄症并接受颈椎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术(前路组,n=53)或颈椎椎管扩大椎板成形... 目的对比分析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术与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术后颈椎矢状位平衡的变化。方法收集2010年2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因脊髓性颈椎病伴椎管狭窄症并接受颈椎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术(前路组,n=53)或颈椎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后路组,n=47)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通过对比术前及末次随访时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C_(2~7) Cobb角、矢状面轴向垂直距离(SVA)、T_1倾斜角(T_1-slope)的变化,分析不同术式术后患者矢状位平衡的变化。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随访(25.5±3.2)个月。2组患者术前JOA评分、C_(2~7) Cobb角、SVA、T_1-slop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JOA评分、C_(2~7) Cobb角、SVA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路组中,术前高T_1-slope患者与低T_1-slope患者术后颈椎后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路组中,高T_1-slope患者颈椎后凸发生率显著高于低T_1-slope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对术后颈椎矢状位平衡的影响优于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当术前患者T1-slope较高时,为减少术后矢状位平衡失代偿,可尽量选择前路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颈椎病 椎管狭窄 减压术 外科
下载PDF
老年颈椎病前路多节段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后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变化 被引量:8
9
作者 张良 王林 +2 位作者 王强 申剑 孙常太 《脊柱外科杂志》 2014年第5期279-283,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颈椎病前路多节段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其影像学变化。方法 2003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167例多节段颈椎病患者,其中33例获得完整随访的患者资料纳入本次研究。33例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均拍摄颈椎正侧位、过伸... 目的探讨老年颈椎病前路多节段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其影像学变化。方法 2003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167例多节段颈椎病患者,其中33例获得完整随访的患者资料纳入本次研究。33例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均拍摄颈椎正侧位、过伸过屈位X线片,比较分析手术前后Cobb角和相邻节段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的变化以及术后颈椎手术节段Cobb角在动力位X线片上的变化。行颈椎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分析相邻节段退变骨赘形成情况及其与钛板长度的相关性,并用Epstein标准对手术结果行主观评价。结果 33例患者术后Cobb角和相邻节段ROM较术前明显增大。术后颈椎手术节段Cobb角在过屈及过伸位X片上变化不明显。骨赘形成与钛板是否偏长之间无相关性。术后JOA评分较术前明显减少,改善率为66.35%。患者主观评价结果优良率为75.76%。结论应用颈椎前路多节段经椎间隙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颈椎病,能有效改善颈椎手术节段Cobb角,手术疗效良好;术后相邻节段可能退变;部分患者术后相邻节段有骨赘形成,但与钛板是否偏长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颈椎病 减压术 外科 脊柱融合术 内固定器 老年人
下载PDF
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与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杨兴 薛峰 +2 位作者 盛晓文 彭育沁 陈兵乾 《脊柱外科杂志》 2012年第6期344-347,共4页
目的比较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术与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术及ACDF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病例。测量所... 目的比较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术与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术及ACDF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病例。测量所有患者颈椎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置换节段及相邻节段的ROM,并行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Odom分级。结果所有患者术后JOA评分和Odom功能评定均得到显著改善。置换组术后颈椎ROM、置换节段及其邻近间隙平均ROM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DF组患者中,术后颈椎ROM显著减小,邻近间隙ROM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换组术后邻近节段的ROM明显小于ACD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术能保持颈椎ROM,避免邻近节段退变,早、中期疗效满意,远期效果尚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椎间盘 人工关节 减压术 外科 脊柱融合术
下载PDF
保留与未保留终板的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对融合节段高度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年春 任先军 +2 位作者 张峡 梅芳瑞 周跃 《脊柱外科杂志》 2003年第3期141-144,共4页
目的 探讨能更好地维持椎体和融合节段高度并有效防止融合节段前方塌陷的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方式。方法 外伤性及退变性颈椎间盘突出症共 10 2例 ,采用保留椎体终板的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式 (A组 ) ,与以前所做的未保留椎体终板的颈前... 目的 探讨能更好地维持椎体和融合节段高度并有效防止融合节段前方塌陷的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方式。方法 外伤性及退变性颈椎间盘突出症共 10 2例 ,采用保留椎体终板的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式 (A组 ) ,与以前所做的未保留椎体终板的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治疗的 78例 (B组 )进行比较。平均随访 2年 6个月 (6个月到 3年 )。术前及术后 1w内 ,术后 3个月 ,6个月 ,1年 ,2年 ,3年摄颈椎正侧位X线片 ,记录融合时间 ,测量其融合节段高度 ,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全部病例都骨性融合 ,未发生不融合者。B组发生融合节段前方塌陷 19例。A组平均融合时间为3.6个月 ,B组为 3.9个月 ,经t检验 ,两组骨性融合时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两组术后 3个月内融合节段高度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术后 6个月、1年、2年、3年 ,A组平均融合节段高度明显高于B组 (P <0 .0 5 )。B组 ,术后6个月、1年、2年、3年平均融合节段高度明显低于术后 1w平均融合节段高度 (P <0 .0 5 ) ;术后 1年、2年和 3年的融合节段高度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保留终板的颈前路植骨融合术能较好地保持融合节段高度 ,并有效防止融合节段前方塌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颈椎 颈椎间盘突出症 颈椎融合术 外科治疗
下载PDF
前路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前移融合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被引量:16
12
作者 王海波 孙璟川 +4 位作者 徐锡明 王元 郭永飞 杨海松 史建刚 《脊柱外科杂志》 2018年第1期8-13,共6页
目的评估颈椎前路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前移融合术(ACAF)对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椎管横截面积及椎管矢状径的改善情况。方法 2017年5月—2017年8月,本院采用ACAF治疗颈椎OPLL患者13例,术前、术后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评估患者神经... 目的评估颈椎前路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前移融合术(ACAF)对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椎管横截面积及椎管矢状径的改善情况。方法 2017年5月—2017年8月,本院采用ACAF治疗颈椎OPLL患者13例,术前、术后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情况,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术前、术后在颈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颈椎椎管矢状径,在横断面CT上测量骨化物横截面积和椎管横截面积,并计算椎管狭窄率。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所有患者随访3~6个月,神经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恢复。末次随访时,JOA和VAS评分均较术前有所改善,椎管矢状径和椎管横截面积均较术前增加,椎管狭窄率较术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AF治疗颈椎OPLL安全有效,可扩大椎管矢状径,增大椎管横截面积,降低椎管狭窄率,使患者神经症状明显改善,短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骨化 后纵韧带 减压术 外科 脊柱融合术
下载PDF
多节段颈椎病不同手术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百峰 袁文 +2 位作者 徐盛明 吕碧涛 汤俊军 《脊柱外科杂志》 2006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多节段颈椎病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及前路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32例多节段颈椎病患者,采用前路手术方法治疗113例,后路手术方法治疗11例,前后路联合手术方法治疗8例。观察患者神经功能改善、颈椎椎间高度和颈椎生理曲度恢... 目的探讨多节段颈椎病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及前路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32例多节段颈椎病患者,采用前路手术方法治疗113例,后路手术方法治疗11例,前后路联合手术方法治疗8例。观察患者神经功能改善、颈椎椎间高度和颈椎生理曲度恢复和重建。结果所有患者术后JOA评分均有改善,前路手术方法治疗组JOA改善率为58.5%,后路手术方法治疗组54.6%;前后路联合方法治疗组56.8%;各手术组患者颈椎Cobb角、D值术后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椎间高度前路手术方法术后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后路手术方法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路与后路Cobb角、D值、椎间高度差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多节段颈椎病患者的手术治疗能显著改善其神经功能,颈前路手术方法椎间高度及生理曲度恢复和重建优于颈后路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内固定器 脊柱融合术 外科减压术
下载PDF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和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早期并发症对比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李宁 申明奎 +2 位作者 白玉 王文刚 夏磊 《脊柱外科杂志》 2018年第5期262-265,共4页
目的对比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和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SM)的早期并发症。方法 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多节段CSM患者236例,111例采用ACDF治疗(前路组)、125例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 目的对比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和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SM)的早期并发症。方法 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多节段CSM患者236例,111例采用ACDF治疗(前路组)、125例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后路组)。记录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颈椎曲度、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以及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末次随访时前路组颈椎曲度(14.8°±4.1°)优于后路组(9.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前路组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和JOA评分改善率[(14.6±1.2)分、(75.6±3.5)%]均优于后路组[(13.2±2.0)分、(62.7±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14例患者术后早期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5.93%,其中前路组5例(4.50%,5/111),后路组9例(7.20%,9/125)。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喉上/喉返神经损伤(5例,前路组),最严重的并发症为脊髓损伤(3例,后路组),其余为C5神经根麻痹(2例)、脑脊液漏(2例)、切口愈合不良(1例)、切口血肿(1例),均为后路组病例。无食管、气管瘘及死亡患者。结论 ACDF和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多节段CSM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ACDF能获得更好的颈椎曲度和神经功能,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颈椎病 椎间盘切除术 脊柱融合术 减压术 外科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单节段和双/多节段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后椎前软组织肿胀及吞咽困难发生率的比较 被引量:11
15
作者 马骏雄 陈语 +3 位作者 项良碧 于海龙 王琪 刘军 《脊柱外科杂志》 2015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单节段和双/多节段颈椎前路融合术后椎前软组织肿胀程度和吞咽困难发生率。方法纳入颈椎前路融合术病例123例,单节段组50例,双/多节段组73例,在侧位X线片上测量椎前软组织宽度,比较术后椎前软组织肿胀程度及吞咽困难发生率... 目的比较分析单节段和双/多节段颈椎前路融合术后椎前软组织肿胀程度和吞咽困难发生率。方法纳入颈椎前路融合术病例123例,单节段组50例,双/多节段组73例,在侧位X线片上测量椎前软组织宽度,比较术后椎前软组织肿胀程度及吞咽困难发生率。结果单节段组术后椎前软组织肿胀宽度为(8.29±3.98)mm,吞咽困难发生率为40.0%,均低于双/多节段组的(11.14±5.17)mm和64.4%。且无论高位(C4/C5节段及以上)或低位手术(C5节段以下),单节段术后椎前软组织肿胀宽度和吞咽困难发生率均低于双/多节段术后。结论多节段手术可能是颈椎前路手术术后椎前软组织肿胀和吞咽困难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术前针对相关人群的宣教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脊柱融合术 减压术 外科 手术后并发症 软组织损伤 吞咽障碍
下载PDF
前路选择性椎体切除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智 黄轩 +5 位作者 李凤宁 张帆 綦珂 何平 侯铁胜 沈洪兴 《脊柱外科杂志》 2012年第3期147-151,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前路选择性椎体次全切除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32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均接受前路选择性椎体切除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平均年龄为63.4岁。测量术后颈椎矢状面的活动度;采用日本... 目的回顾性分析前路选择性椎体次全切除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32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均接受前路选择性椎体切除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平均年龄为63.4岁。测量术后颈椎矢状面的活动度;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估功能恢复情况;采用正侧位、动力位X线片评估融合程度。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平均25.2个月的有效随访。JOA评分术前为8.3±1.6,术后6个月为12.5±1.6,末次随访时为12.6±1.6,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除1例出现假关节外,其余病例均已达到骨性融合。术前活动度为68.3°±5.8°,术后6个月为43.9°±4.2°,末次随访时为45.9°±4.5°,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路选择性椎体切除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因保留中间椎体,并结合应用多组螺钉固定钢板,避免了因为跨多节段植骨内固定而导致的内置物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颈椎病 骨移植 内固定器 脊柱融合术 减压术 外科
下载PDF
颈前路钛网植骨及带锁钢板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 被引量:12
17
作者 刘百峰 王晓芳 +1 位作者 徐行 李春龙 《脊柱外科杂志》 2013年第3期146-148,共3页
目的评价颈椎前路钛网植骨及带锁钢板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5年5月~2012年12月共收治下颈椎压缩性及爆裂性骨折患者32例,其中颈脊髓损伤患者28例,采用前路减压复位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及带锁钢板固定方法一期... 目的评价颈椎前路钛网植骨及带锁钢板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5年5月~2012年12月共收治下颈椎压缩性及爆裂性骨折患者32例,其中颈脊髓损伤患者28例,采用前路减压复位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及带锁钢板固定方法一期手术治疗。按照Frankel评分系统对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以X线片测量的Cobb角、"D"值改变评价复位效果、观察融合节段曲度及颈椎生理曲度重建和维持情况。结果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Frankel评分恢复平均1级以上。Cobb角、"D"值测量统计表明术前与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与术后随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前路钛网植骨及带锁钢板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临床疗效满意,能重建和维持颈椎生理曲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 骨移植 减压术 外科 脊柱融合术 内固定器
下载PDF
颈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周大凯 张忠民 金大地 《脊柱外科杂志》 2008年第4期210-213,共4页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疗效与影响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本院2000年1月~2006年12月颈前路手术治疗并随访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91例,手术单节段55例,双节段31例,3节段5例。术前及随访时摄颈椎侧位X线片,测量颈椎曲度、...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疗效与影响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本院2000年1月~2006年12月颈前路手术治疗并随访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91例,手术单节段55例,双节段31例,3节段5例。术前及随访时摄颈椎侧位X线片,测量颈椎曲度、前柱高度,JOA(17分)法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状况及术后疗效,并分析相关因素。结果随访12~75个月,平均34.1个月,术后改善率为51.30%±16.10%,优良率为70.33%。术后改善率与年龄、病程、术前功能评分、颈椎曲度增加值、颈前柱前缘高度增加率有关。结论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对脊髓型颈椎病治疗有效,一经确诊即需手术处理,改善颈椎曲度、增加颈前柱前缘高度可改善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颈椎病 脊柱融合术 内固定器 骨移植 减压术 外科
下载PDF
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与后路全椎板切除术治疗颈椎脊髓损伤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7
19
作者 龙再现 代叶红 +4 位作者 徐广辉 李振环 刘晓东 洪晓亮 贾连顺 《脊柱外科杂志》 2017年第4期217-222,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与后路全椎板切除术治疗颈椎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秀山分院骨科和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闸北分院骨科收治的76例重度颈椎脊髓损伤患者临床... 目的对比分析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与后路全椎板切除术治疗颈椎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秀山分院骨科和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闸北分院骨科收治的76例重度颈椎脊髓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术前所有患者均出现完全性或不完全性瘫痪症状,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A级(完全性瘫痪,48例)或B级(不完全性瘫痪,28例),其中34例行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内固定术(前路组),42例行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术(后路组)。记录所有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气管插管时间,术前、术后ASIA运动及感觉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患者随访(12.0±0.7)个月。后路组呼吸机使用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均少于前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ASIA运动及感觉评分均较术前及术后2周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前路和后路组患者ASIA分级A级(12 vs.19)、B级(15 vs.16)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路组术后发生血肿1例,感染1例,脑脊液漏3例;后路组出现脑脊液漏1例,深静脉血栓1例。结论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与后路全椎板切除术治疗颈椎脊髓损伤同样可恢复患者神经功能,后路全椎板切除可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及气管插管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脊髓损伤 减压术 外科 脊柱融合术 内固定器
下载PDF
单节段颈椎前路减压术中应用不同内置物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彬彬 倪斌 +6 位作者 谢宁 刘军 王刚 吴涛 谢浩 李威霖 雷林凯 《脊柱外科杂志》 2014年第4期239-244,共6页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手术中采用Zero-P与颈椎钢板椎间融合器内固定系统治疗单节段颈椎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月,本院前路减压手术治疗单节段颈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71例, A组中36例采用Zero-P,B组中35...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手术中采用Zero-P与颈椎钢板椎间融合器内固定系统治疗单节段颈椎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月,本院前路减压手术治疗单节段颈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71例, A组中36例采用Zero-P,B组中35例采用前路钢板。于术前、术后3 d、术后6个月及末次评估影像学检查、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改良吞咽生活质量量表(swallowing-quality of life,SWAL-QOL)评分。结果 A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较B组明显减少(P<0.05)。2组患者术后均获得满意的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改善,每组VAS评分、JOA评分均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 A组和B组患者术后吞咽不适发生率分别为13.9%和34.3%,A组术后吞咽不适发生率和SWAL-QOL评分与B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2组患者术后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在统计学上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Zero-P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术后吞咽不适相关并发症上较前路钢板存在明显优势。因此,单节段颈椎前路手术可以首先考虑采用Zero-P内固定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椎间盘移位 脊柱融合术 内固定器 减压术 外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