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临床与病理分析(附12例)
1
作者 吴倩文 阳琼芝 +6 位作者 肖诗维 胡敏 徐鹏飞 王满香 樊利芳 岳君秋 郭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535-540,共6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ISMC)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预后。方法:收集我院近3年诊断的子宫颈ISMC 12例,整理及分析其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2例患者发病年龄为(51.1±7.4)岁,9例(75%... 目的:探讨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ISMC)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预后。方法:收集我院近3年诊断的子宫颈ISMC 12例,整理及分析其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2例患者发病年龄为(51.1±7.4)岁,9例(75%)以阴道出血为主要症状,临床分期9例(75%)为Ib2期,2例(17%)为Ib3期,1例(8%)为Ⅲc2期;11例患者均在术后补充放、化疗,其中10例(91%)无复发,1例伴双肺多发转移;肿物最大径(32.4±5.5)mm;8例(67%)形成糜烂及结节状肿物,4例(33%)呈息肉样;镜下均可见典型的浸润性复层、实性、含黏液的癌细胞巢,巢周细胞呈栅栏状排列,除3例(25%)为纯的ISMC外,9例(75%)均合并其他类型的浸润性癌;12例(100%)查见宫颈上皮原位病变,包括子宫颈复层产黏液的上皮内病变、鳞状上皮内病变和原位腺癌;免疫表型ISMC表达腺上皮标记物,过碘酸酸酶/阿利新蓝染色(PAS/AB)染色阳性;10例行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6例(50%)为18型,4例(33%)为16型。结论:ISMC具有独特的病理学特征,本文报道病例平均年龄偏大,临床分期偏早,虽然存在脉管癌栓,但随访至撰稿前仅1例发现转移,本文数据可为临床对该肿瘤的认识提供参考和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腺癌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相关性腺癌 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 复层产黏液的癌
下载PDF
EXPRESSION OF c-erbB-2 AND PCNA IN CERVICAL ADENOCARCINOMA AND ITS SIGNIFICATION
2
作者 黄勇 蔡树模 +1 位作者 俞绍音 施达仁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1期70-72,共3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ignificance of cerbB2 and PCNA expression in adenocarcinoma. Methods: Expression of cerbB2 and PCNA in 74 cases of adenocarcinoma of the uterine cervix was examined by immunohistochemi...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ignificance of cerbB2 and PCNA expression in adenocarcinoma. Methods: Expression of cerbB2 and PCNA in 74 cases of adenocarcinoma of the uterine cervix was examin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Results: The expression of cerbB2 was detected in 34 cases. The positive staining of cerbB2 wa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lymph node metastasis (57.1% Vs 24.0%, P=0.041) and lower 5year survival rate (32.4% Vs 58.9%, P=0.008). The average PCNA labeling index (PCNA LI) was 40.6% (0.1% 91.4%). High PCNA LI was associated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 (56.4% Vs 38.5%, P=0.016) and lower 5year survival rate (28.7% Vs 64.4%, P=0.005). Positive staining of cerbB2 were associated with high PCNA LI (44.7% Vs 34.6% P=0.003). Conclusions: cerbB2 and PCNA LI were associated with malignant biological behavior and poor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cervical adenocarcino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terine cervix neoplasms adenocarcinoma cerbB2 PCNA Prognosis Immunohistochemistry.
下载PDF
Female genital tract metastasis of lung adenocarcinoma with EGFR mutations: Report of two cases 被引量:1
3
作者 Run-Lan Yan Jie Wang +2 位作者 Jian-Ya Zhou Zhen Chen Jian-Ying Zhou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19年第12期1515-1521,共7页
BACKGROUND The female genital tract is an uncommon site of involvement for extra-genital malignancies. Ovarian metastases have been described as disseminations of lung adenocarcinoma;rare cases of secondary localizati... BACKGROUND The female genital tract is an uncommon site of involvement for extra-genital malignancies. Ovarian metastases have been described as disseminations of lung adenocarcinoma;rare cases of secondary localizations in the cervix, adnexa, and vagina have also been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Here, we report two cases of advanced lung adenocarcinoma with female genital tract metastasis. CASE SUMMARY The first case was a 41-year-old woman with stage IV lung adenocarcinoma metastasizing to the cervix. Immunohistochemistry of the cervical biopsy specimen revealed 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 (TTF)-1(+), cytokeratin (CK)-7(+), and (CK)-20(-). Gene mutational analysis showed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 L858R mutation in exon 21. She had a positive response to gefitinib, for both the pulmonary mass and cervical neoplasm. The second case was a 29-year-old woman who was diagnosed with stage IV lung adenocarcinoma with EGFR mutation. After 12 mo of treatment with icotinib, ovarian biopsy showed adenocarcinoma with CDX2(-), TTF-1(+++), PAX8(-), CK- 7(+++), CK-20(++), and Ki67(15%+), accompanied with EGFR 19-del mutation and T790M mutation. CONCLUSION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gene mutational testing have greatly helped in locating the initial tumor site when both pulmonary and female genital tract neoplasms exi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ng adenocarcinoma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METASTASIS OVARY cervix Case REPORT
下载PDF
宫颈黏液腺癌的诊治进展
4
作者 宋小幸 田婷婷 +1 位作者 史惠蓉 贾艳艳(审校)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366-371,共6页
宫颈黏液腺癌是宫颈恶性肿瘤中一种罕见的、特殊的组织学类型,其分类主要有宫颈胃型腺癌、宫颈肠型腺癌和宫颈原发印戒细胞型腺癌等。由于宫颈黏液腺癌的发病机制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之间的不确定性,因此难... 宫颈黏液腺癌是宫颈恶性肿瘤中一种罕见的、特殊的组织学类型,其分类主要有宫颈胃型腺癌、宫颈肠型腺癌和宫颈原发印戒细胞型腺癌等。由于宫颈黏液腺癌的发病机制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之间的不确定性,因此难以通过常规宫颈癌筛查加以提示。同时,宫颈黏液腺癌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均不明确,且缺乏典型临床表现及早期诊断方法,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与宫颈普通腺癌有所不同,导致患者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宫颈黏液腺癌较宫颈普通型腺癌的预后差。近年来,由于对HPV疫苗的普及,宫颈黏液腺癌相对发病率较前略有升高,关于宫颈黏液腺癌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综述宫颈黏液腺癌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探讨宫颈黏液腺癌的相关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及治疗,以期为宫颈黏液腺癌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腺癌 黏液 宫颈胃型腺癌 宫颈肠型腺癌 宫颈原发印戒细胞型腺癌 诊断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178例宫颈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分析
5
作者 包诗田 王翠玲 +3 位作者 闫婧 李新敏 李开智 张仁亚 《中国医学工程》 2023年第7期8-13,共6页
目的探讨济宁地区宫颈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患者预后。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宫颈腺癌患者178例,回顾性分析宫颈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电话随访患者生存状态,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回归方... 目的探讨济宁地区宫颈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患者预后。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宫颈腺癌患者178例,回顾性分析宫颈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电话随访患者生存状态,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回归方法对宫颈腺癌患者进行预后分析。结果178例患者年龄23~81岁,平均(47±10)岁,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1~50岁,大部分患者为超重或肥胖患者,且以农民为主,主要以阴道出血[59.0%(105/178)]为主诉就诊。病理学类型以普通腺癌[56.7%(101/178)]为主,其次为原位腺癌[19.1%(34/178)]、特殊类型腺癌[18.5%(32/178)]和腺鳞癌[6.2%(11/178)]。FIGOⅠ期患者占86.0%(153/178),大部分患者宫颈有肿物,浸润深度>1/2宫颈肌层占37.6%(67/178),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12.9%(23/178)。178例宫颈腺癌成功随访率为99.4%(177/178),总生存率为87%(154/177),1年、3年和5年生存率为89.3%(158/177)、57.6%(102/177)和37.8%(67/177)。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诊断年龄(P=0.001)、流产次数(P=0.007)、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P<0.001)、FIGO分期(P<0.001)、肿物大小(P=0.040)、浸润深度(P<0.001)、分化程度(P=0.003)和淋巴结转移(P<0.001)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多因素Cox回归显示浸润深度(χ^(2)=4.538,P=0.033)和淋巴结转移(χ^(2)=8.701,P=0.003)是宫颈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济宁地区宫颈腺癌发病率较高,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是宫颈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腺癌 子宫颈 临床病理 预后
下载PDF
子宫颈黏液腺癌的MRI表现及临床病理分析
6
作者 杨来华 祖大报 +2 位作者 王敏 朱飞鹏 孙志远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8-222,共5页
目的分析子宫颈黏液腺癌的MRI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以提高MRI早期诊断子宫颈黏液腺癌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收集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颈黏液腺癌病人,平均年龄(41.5±5.6)岁。分析其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结果肿瘤生长主要为侵袭... 目的分析子宫颈黏液腺癌的MRI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以提高MRI早期诊断子宫颈黏液腺癌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收集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颈黏液腺癌病人,平均年龄(41.5±5.6)岁。分析其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结果肿瘤生长主要为侵袭性生长,6例中3例为肿块/息肉样并浸润至子宫颈间质内,2例浸润子宫颈间质全层,1例浸润子宫颈间质的1/3;3例为黏膜下浸润性生长并累及整个宫颈而表现为桶状宫颈。MRI平扫时,子宫颈黏液腺癌在T1WI上多呈稍高信号、T2WI上多呈高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WI)上肿瘤实性成分呈高信号,平均ADC值为(0.869±0.174)×10^(-3)mm^(2)/s。当发生囊变时,因囊液成分不同则呈低到高的信号特征。动态增强扫描时,呈渐进性强化的有4例,速升缓降型及缓升缓降型各1例。子宫颈胃型黏液腺癌的病理学特点为胞浆丰富、富含黏蛋白,而肠型黏液腺癌的腺体丰富,并可见肠型黏液分泌物。结论子宫颈黏液腺癌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因其病理组成成分不同而表现不同的MRI信号特征。熟悉子宫颈黏液腺癌的病理学和临床特征,有助于提高子宫颈黏液腺癌的影像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腺癌 磁共振成像 病理表现
下载PDF
宫颈透明细胞腺癌预后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7
作者 罗婧 郭永真 +4 位作者 张莎 王路路 曾宪旭 郭瑞霞 雷冬梅 《现代妇产科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1-85,共5页
目的:探讨宫颈透明细胞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总体生存率的列线图模型。方法:收集SEER数据库中于2000年至2018年诊断为宫颈透明细胞腺癌的3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 目的:探讨宫颈透明细胞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总体生存率的列线图模型。方法:收集SEER数据库中于2000年至2018年诊断为宫颈透明细胞腺癌的3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构建预测患者总体生存率的列线图模型。通过一致性指数(C-index指数)、ROC曲线和校准曲线评估列线图的性能。结果:年龄、肿瘤分期、手术、放疗和检出淋巴结状态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预测1、3、5年OS的AUC分别为0.89、0.83和0.82;1、3、5年生存的校准曲线提示模型的实际值和预测值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列线图预测生存的C-index为0.80。结论:年龄、肿瘤分期、手术、放疗及检出淋巴结状态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可个体化预测宫颈透明细胞腺癌(CCAC)患者生存预后的列线图模型,有助于为CCAC患者提供个体化、可视化及量化的生存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透明细胞腺癌 SEER数据库 列线图 总体生存率
下载PDF
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文献复习
8
作者 杨文婷 陈芳 +1 位作者 韩靖 陈水莲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66-170,共5页
目的探讨发生于宫颈的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invasive stratified mucin-producing carcinoma,IS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5例病理诊断为ISMC或含有ISMC成分的宫颈腺癌,回顾性分析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等,行HE、免疫... 目的探讨发生于宫颈的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invasive stratified mucin-producing carcinoma,IS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5例病理诊断为ISMC或含有ISMC成分的宫颈腺癌,回顾性分析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等,行HE、免疫组化染色及宫颈HPV基因分型检测,并结合相关文献对IS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HPV基因分型及治疗预后等进行讨论。结果4例患者检测出高危型HPV,余1例未行该检测。ISMC镜下表现为肿瘤细胞呈巢团状弥漫浸润性生长,上皮巢内见数量不等微小囊腔形成,周边上皮细胞呈栅栏状排列,囊腔内可见中性粒细胞、坏死物或黏液分布。免疫组化显示所有病例P16和CK7均弥漫强阳性,CEA(4/5)阳性,CK5/6和P63阴性或局灶阳性,AB-PAS特殊染色显示有黏液。结论ISMC是一种少见的具有独特组织学的HPV相关性宫颈浸润性腺癌,黏液型,与HPV相关性宫颈浸润性腺癌、普通型和鳞状细胞癌相比,ISMC更具有侵袭性的生物学行为和不良预后,更易发生远处转移,因此正确识别ISMC对临床和病理医师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 复层产黏液上皮内病变 HPV相关性宫颈浸润性腺癌 高危型HPV病毒
下载PDF
宫颈腺癌105例临床病例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魏梅 梁立治 +3 位作者 袁颂华 颜笑健 杜佩妍 沈扬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1期1227-1230,共4页
目的:宫颈腺癌是除鳞癌外最常见的一种病理类型,预后欠佳,近几十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并趋向年轻化。本研究旨在探讨宫颈腺癌预后的相关因素、卵巢转移情况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妇科1970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 目的:宫颈腺癌是除鳞癌外最常见的一种病理类型,预后欠佳,近几十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并趋向年轻化。本研究旨在探讨宫颈腺癌预后的相关因素、卵巢转移情况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妇科1970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105例宫颈腺癌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前16年内患者中位年龄50岁,后16年内患者中位年龄46岁。按FIGO分期Ⅰ期、Ⅱ期、Ⅲ期患者五年生存率分别为58.24%、49.48%、21.20%。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均显示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与预后相关。临床分期Ⅱ期的患者,单纯手术组、手术加放疗组预后较单纯放疗、手术加化疗、手术加放疗加化疗预后佳(P=0.0014)。68例行双侧卵巢切除,3例卵巢转移,转移率4.41%。结论:宫颈腺癌发病呈年轻化趋势,预后较鳞癌差。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是预后相关因素。手术治疗效果优于放射治疗。中晚期患者卵巢转移率高,但对早期宫颈腺癌的年轻患者,仍可考虑保留一侧正常卵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癌 宫颈 预后 治疗 卵巢转移
下载PDF
宫颈绒毛管状腺癌11例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1
10
作者 朱伦 施雅 +5 位作者 郭庆 何燕 陆珍凤 马恒辉 马捷 石群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06-510,共5页
目的探讨宫颈绒毛管状腺癌(villoglandular adenocarcinoma,V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原诊断为宫颈VA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手术切除标本进行临床病理学观察、免疫表型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2例中有11... 目的探讨宫颈绒毛管状腺癌(villoglandular adenocarcinoma,V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原诊断为宫颈VA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手术切除标本进行临床病理学观察、免疫表型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2例中有11例维持VA原诊断,1例诊断为浆液性乳头状腺癌。11例患者年龄29~58岁(平均44.1岁)。肿物大体均呈息肉样或菜花状生长。镜下肿瘤呈外生性分支乳头状结构,类似结肠绒毛管状腺瘤,肿瘤细胞呈假复层柱状排列,细胞轻-中度异型,可见较多核分裂象。免疫表型:瘤细胞CEA、p63和p53均阳性,ER、PR、vimentin和p16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约20%。11例中有4例HPV检测阳性。11例均行子宫根治切除术,8例行双侧附件切除术,5例行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11例患者中随访8例,随访时间4~48个月,随访病例均存活,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宫颈VA罕见,通常不会发生深层、脉管浸润及淋巴结转移,预后较好。宫颈VA的诊断主要依赖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标记有助于明确诊断。鉴别诊断主要包括宫颈其他良性肿瘤和普通型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绒毛管状腺癌 鉴别诊断 临床病理学
下载PDF
PTEN和survivin在宫颈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HPV16/18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喜梅 刘逢吉 +1 位作者 孙雷 郑仁恕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47-850,874,共5页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和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宫颈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微阵列技术结合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HPV16/18DNA和PTENs、urvivin蛋白在86例宫颈腺癌和24例慢性宫颈炎...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和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宫颈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微阵列技术结合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HPV16/18DNA和PTENs、urvivin蛋白在86例宫颈腺癌和24例慢性宫颈炎组织中的表达。结果:HPV16/18DNA与survivin蛋白在宫颈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1%与67.4%,均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组织(P<0.01)。HPV16/18感染与宫颈腺癌的病理分级和组织学类型无关,但与survivin表达呈明显正相关(P<0.05)。survivin表达与宫颈腺癌的病理分级有关,G2、G3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G1组(P<0.01)。PTEN与survivin表达呈明显负相关(P<0.01)。透明细胞腺癌和子宫内膜样腺癌survivin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宫颈黏液型腺癌(P<0.05)。结论:宫颈腺癌的发生与HPV16/18感染及PTEN、survivin蛋白的表达密切相关;三者在宫颈腺癌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腺癌 癌基因蛋白质类 基因表达 乳头瘤病毒感染 PTEN survivin
下载PDF
卡培他滨与放射联合对子宫颈腺癌抗肿瘤效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滨 阎华 +4 位作者 王欣彦 李东博 佐々木宽 尚涛 赵玉芬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51-754,共4页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CAP)与放射联合对子宫颈腺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效果。方法将接种CAC-1细胞的裸鼠随机分成对照组、CAP组、5-氟尿嘧啶(5-FU)组、放射组、CAP+放射组、5-FU+放射组,并设肿瘤大小不同的两大组,将大、小瘤组又分出对照组、...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CAP)与放射联合对子宫颈腺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效果。方法将接种CAC-1细胞的裸鼠随机分成对照组、CAP组、5-氟尿嘧啶(5-FU)组、放射组、CAP+放射组、5-FU+放射组,并设肿瘤大小不同的两大组,将大、小瘤组又分出对照组、CAP组、放射组、CAP+放射组。观察肿瘤体积变化,计算增殖百分率,推算肿瘤生长延迟时间。结果2/3MTDCAP+放射(6Gy、2Gy/d×8次)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单纯药物组及单纯放射组相比,联合治疗效果显著(P<0.05),明显强于2/3MTD5-FU+6Gy的抑制效果,其中CAP+2Gy/d×8次的疗效最为突出;大瘤组肿瘤对联合治疗效果明显(P﹤0.05),小瘤组肿瘤对联合治疗反应性差。结论CAP与放射联合应用对子宫颈腺癌CAC-1裸鼠移植瘤有明显抑制效果,两者之间具有协同作用,并受放射剂量、放射方式影响,也可能受肿瘤大小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培他滨 放射线 子宫颈腺癌 裸鼠
下载PDF
子宫颈腺癌中HPV16/18感染对p16^(Ink4a)、Rb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喜梅 刘逢吉 +3 位作者 湛丽 孙雷 郑仁恕 张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0-324,共5页
目的研究16、18型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DNA与细胞周期相关蛋白p16Ink4a、Rb在子宫颈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HPV16/18感染对p16Ink4a、Rb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微阵列技术结合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EliVision二步法标记检测HPV16/18DNA... 目的研究16、18型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DNA与细胞周期相关蛋白p16Ink4a、Rb在子宫颈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HPV16/18感染对p16Ink4a、Rb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微阵列技术结合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EliVision二步法标记检测HPV16/18DNA和p16Ink4a、Rb蛋白在86例子宫颈腺癌、15例子宫颈腺上皮异型增生及24例慢性子宫颈炎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子宫颈腺癌组和子宫颈腺上皮异型增生组HPV16/18D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1%和46·7%,均明显高于慢性子宫颈炎组8·3%(P<0·01);p16Ink4a蛋白在子宫颈腺癌组的阳性表达率为74·4%,显著高于慢性子宫颈炎组33·4%(P<0·01)。Rb蛋白在子宫颈腺癌组的阳性表达率为33·7%,低于慢性子宫颈炎组45·8%,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HPV16/18感染与子宫颈腺癌的病理分级和组织学类型无关,但与p16Ink4a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p16Ink4a与Rb蛋白表达与子宫颈腺癌的病理分级有关,G2、G3组p16Ink4a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G1组(P<0·05),G3组Rb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G1组(P<0·05)。p16Ink4a表达与子宫颈腺癌组织学类型有明显相关性,子宫内膜样腺癌p16Ink4a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透明细胞腺癌(P<0·05)。结论子宫颈腺癌的发生与HPV16/18感染有关,HPV16/18感染可能影响p16Ink4a、Rb蛋白表达,使子宫颈腺上皮发生癌变并促进恶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腺癌 P16^INK4A Rb 乳头状瘤病毒 原位杂交 免疫组织化学 组织微阵列
下载PDF
宫颈腺癌中IMP3和p16^(INK4a)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著学 易韦 +3 位作者 文安智 刘纪昀 杨迎春 吴倩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4期228-232,共5页
目的探讨宫颈腺癌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IMP3)和p16INK4a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IMP3和En Vision法观察p16INK4a在宫颈25例良性腺上皮(BEG)、10例原位腺癌(AIS)和50例浸润性腺癌(ECA)中的表达,同时随... 目的探讨宫颈腺癌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IMP3)和p16INK4a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IMP3和En Vision法观察p16INK4a在宫颈25例良性腺上皮(BEG)、10例原位腺癌(AIS)和50例浸润性腺癌(ECA)中的表达,同时随机选取IMP3不同程度阳性表达病例25例进行IMP3 mRNA原位杂交检测。结果 IMP3在BEG、AIS和ECA中阳性率分别为16%(4/25)、90%(9/10)和78%(39/50),差异显著(P<0.01);p16INK4a阳性率分别为0(0/25)、100%(10/10)和82%(41/50),差异显著(P<0.01)。ECA中,IMP3和p16INK4a在浆液性腺癌中的阳性率(均为100%,3/3)均高于宫颈型(76.19%,32/42和83.33%,35/42)和子宫内膜样型(80%,4/5和60%,3/5);腺癌中,IMP3在高分化腺癌与中-低分化腺癌中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IMP3和p16INK4a分别在不同年龄、组织学类型及FIGO分期中表达差异均不显著(P>0.05)。ECA中,IMP3和p16INK4a共同阳性率为64%(32/50),阴性率4%(2/50),两者表达的关联性较低(Kappa值为0.002,P>0.05)。结论 IMP3和p16INK4a在宫颈腺上皮的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有重要参考价值,IMP3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IMP3和p16INK4a联合运用可辅助临床ECA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 腺癌 原位腺癌 IMP3 P16 免疫组化
下载PDF
13例宫颈透明细胞腺癌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倪型灏 冯文华 +2 位作者 张谷 李筠 张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89-191,共3页
13例与妊娠期宫内接触乙雌芪酚(DE8)无关的宫颈透明细胞癌13例,占同期宫颈腺癌的3.95%。随访有8例生存5年以上。病理组织学上微囊为主型4例,乳头-腺管为主型8例,实体片状为主型1例。通过形态学、AB/PAS组... 13例与妊娠期宫内接触乙雌芪酚(DE8)无关的宫颈透明细胞癌13例,占同期宫颈腺癌的3.95%。随访有8例生存5年以上。病理组织学上微囊为主型4例,乳头-腺管为主型8例,实体片状为主型1例。通过形态学、AB/PAS组化染色及EMA、CEA、PR、ER、Vimentin免疫酶标检测,结果证明该癌起自苗勒管上皮,为宫颈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癌 透明细胞癌 免疫组化 宫颈肿瘤 病理学
下载PDF
宫颈腺癌与宫颈鳞癌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2
16
作者 王一琳 吴霞 狄文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宫颈腺癌和宫颈鳞癌的临床特征,加强对宫颈腺癌的认识。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宫颈癌患者433例的临床资料,其中68例为宫颈腺癌,365例为宫颈鳞癌,对其临床表现、妇科检查、诊断和... 目的:对比分析宫颈腺癌和宫颈鳞癌的临床特征,加强对宫颈腺癌的认识。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宫颈癌患者433例的临床资料,其中68例为宫颈腺癌,365例为宫颈鳞癌,对其临床表现、妇科检查、诊断和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两组阴道流血、阴道排液、下腹痛等临床表现所占比例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宫颈腺癌组妇科检查中宫颈赘生物、宫颈桶状增大、宫颈光滑、子宫增大所占比例高于宫颈鳞癌组(P<0.05);3宫颈腺癌组术前正确诊断率(69.12%)低于宫颈鳞癌组(98.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病理特征比较,宫颈腺癌组肿瘤直径>4 cm、深间质浸润(>1/2肌层)、淋巴结阳性、脉管间隙浸润所占比例高于宫颈鳞癌组(P<0.05)。结论:宫颈腺癌和鳞癌的临床表现没有差异性,相当比例的宫颈腺癌患者妇科检查无明显异常,这可能是导致术前漏诊的重要原因;宫颈腺癌术前正确诊断率较宫颈鳞癌低,存在病理高危因素的患者比例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腺癌 宫颈鳞癌 病理特征
下载PDF
269例子宫颈微偏腺癌的meta分析 被引量:18
17
作者 伊喜苓 林蓓 +5 位作者 朱连成 张宇华 张帆 齐跃 王冬冬 张淑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69-372,共4页
目的总结1980至2008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以及我院建院以来诊治的子宫颈微偏腺癌(MDA)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分别以子宫颈微偏腺癌和子宫颈恶性腺瘤的中、英文作为检索词,检索1980至2008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并结合我院诊治4例子宫颈M... 目的总结1980至2008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以及我院建院以来诊治的子宫颈微偏腺癌(MDA)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分别以子宫颈微偏腺癌和子宫颈恶性腺瘤的中、英文作为检索词,检索1980至2008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并结合我院诊治4例子宫颈MDA,进行meta分析。结果发病年龄为20~78岁,平均年龄44.66岁,中位数年龄43岁;临床表现以大量阴道排液或阴道不规则流血、接触性出血为主,约占报道病例的88.83%;病理检查见浸润子宫颈深部肌层的大量黏液腺体,腺体浸润深部血管及神经组织;治疗方式上以手术为主,术后辅助放、化疗;临床分期和手术方式在预后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结论在临床上,应高度警惕子宫颈MDA,必要时行子宫颈锥切、免疫组织化学以及MRI检查,以便能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从而提高子宫颈MDA患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微偏腺癌 恶性腺瘤 META分析
下载PDF
中国女性宫颈鳞癌与腺癌生物学行为比较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3
18
作者 翟明慧 胡尔西旦.尼亚孜 +2 位作者 张宋安 刘攀 赵化荣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4年第3期609-614,共6页
目的:探讨宫颈鳞癌(SCC)和宫颈腺癌(AC)在生物学行为方面存在的差异,为宫颈癌的合理诊治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价国内公开发表的所有关于SCC和AC的相关文献,最终符合入选标准的文献共5篇,包含2151例患者,宫颈鳞癌... 目的:探讨宫颈鳞癌(SCC)和宫颈腺癌(AC)在生物学行为方面存在的差异,为宫颈癌的合理诊治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价国内公开发表的所有关于SCC和AC的相关文献,最终符合入选标准的文献共5篇,包含2151例患者,宫颈鳞癌1675例、宫颈腺癌476例。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评价指标:肿瘤生长方式、FIGO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卵巢转移及宫旁浸润。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宫颈鳞癌肉眼观呈溃疡型所占比例明显高于腺癌患者(RR=1.96,95%CI:0.99-3.90,P=0.047),而内生型所占比例明显低于腺癌患者(RR=0.50,95%CI:0.32-0.78,P=0.002);宫颈鳞癌和腺癌FIGO分期和总体分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大于0.05);宫颈腺癌淋巴结转移和卵巢转移都明显高于鳞癌患者(RR=0.56,95%CI:0.35-0.90,P=0.02),(RR=0.17,95%CI:0.07-0.44,P=0.0002);宫颈鳞癌和腺癌宫旁浸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鳞癌与腺癌肿瘤生长方式存在差异;宫颈腺癌淋巴结转移和卵巢转移都明显高于鳞癌患者;宫颈鳞癌和腺癌FIGO分期,总体分化程度,宫旁浸润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癌 宫颈腺癌 生物学行为 Meta分析
下载PDF
宫颈微偏腺癌10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李胜水 范嫏娣 +1 位作者 于翠珍 王风革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通过10例宫颈微偏腺癌(MI)A)临床病理分析,进一步探讨MDA的临床症状、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特征。方法对10例宫颈MI)A的病理活检和,或全子宫切除标本进行巨检、光镜观察,其中7例行免疫组化染色测定CEA、p16、p53、Ki-67、CA125... 目的通过10例宫颈微偏腺癌(MI)A)临床病理分析,进一步探讨MDA的临床症状、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特征。方法对10例宫颈MI)A的病理活检和,或全子宫切除标本进行巨检、光镜观察,其中7例行免疫组化染色测定CEA、p16、p53、Ki-67、CA125、ER、PR、HPV16/18等免疫表型。结果10例患者平均年龄49.5岁,临床症状以宫颈水样溢液为主,伴,不伴接触性出血,体征多数为宫颈肥大和,或宫颈糜烂。术前病理活检确诊6例,术后随访2。60个月,其中2例分别于5个月和7个月时死亡;2例转移,2例健在,余4例失访。结论宫颈MDA的早期确诊率极低,应警惕宫颈水样溢液和,或宫颈肥大者,应争取宫颈深部(〉5mm)活检,必要时施行高频电刀宫颈锥形切除术。CEA、p53(+)及CA125、ER(-)具有辅助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 微偏腺癌 癌胚抗原
下载PDF
宫颈腺癌8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周新华 宋磊 +1 位作者 郭一帆 付晓宇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10年第5期343-345,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腺癌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收治的86例宫颈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6例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62.3%,其中临床期别Ⅰ、Ⅱ、Ⅲ、Ⅳ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3.3%、6... 目的探讨宫颈腺癌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收治的86例宫颈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6例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62.3%,其中临床期别Ⅰ、Ⅱ、Ⅲ、Ⅳ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3.3%、62.5%、13.7%和0。淋巴结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为21.4%,无淋巴结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85.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CA125、CA199水平升高均合并淋巴结转移;保留卵巢患者总5年生存率为80.0%,不保留卵巢患者总5年生存率是59.7%,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期别、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宫颈腺癌预后的主要因素;早期宫颈腺癌保留卵巢不影响生存率;CA125、CA199的检测对宫颈腺癌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腺癌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