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禅”的坎坷西行路——“Zen”还是“Chan” 被引量:3
1
作者 于海玲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23-28,共6页
20世纪以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禅文化已逐渐走出汉文化圈,在英语世界中广为流传。但与儒、道文化不同,禅文化最初由日本学者传入西方,并被鼓吹为日本文化的精髓,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英语读者只熟悉禅的日语发音"Zen&... 20世纪以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禅文化已逐渐走出汉文化圈,在英语世界中广为流传。但与儒、道文化不同,禅文化最初由日本学者传入西方,并被鼓吹为日本文化的精髓,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英语读者只熟悉禅的日语发音"Zen",而不知道来自汉语的"Chan"。文章将以时间为经,以"Zen""Chan"在英语中的语义变化为纬,讨论"禅"在英语中的指称演变史。主要内容包括早期"Zen"在英语世界中广为流传背后的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Chan"的苏醒和崛起,以及"Zen""Chan"之争对争夺文化话语权重要性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en chan 文化话语权 铃木大拙
下载PDF
严隽陶关于一指禅推拿学术流派之“禅”识 被引量:8
2
作者 龚利 严隽陶 +2 位作者 孙武权 张宏 陈志伟 《中医文献杂志》 2015年第2期32-35,共4页
严隽陶是中国著名的一指禅推拿流派之代表性传承人。将严老师"静虑"(定慧)一指禅推拿学术流派的源流、学术思想、一指禅推拿名词术语释义的内容加以整理,旨在传承一指禅推拿流派学术思想,推动一指禅推拿学术流派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一指禅推拿 流派
下载PDF
浅析禅宗与景观设计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奉慧 《中国园林》 2004年第5期75-78,共4页
禅宗和儒家、道家一样影响广泛,对中国传统造园理念有着重要的影响。现代设计力求简洁,“极简”风格深受人们的喜爱与推崇。通过分析,认为极简主义设计理念与禅宗思想在本质上是相似的,从而说明,景观设计必须注重内在的思想性,以及继承... 禅宗和儒家、道家一样影响广泛,对中国传统造园理念有着重要的影响。现代设计力求简洁,“极简”风格深受人们的喜爱与推崇。通过分析,认为极简主义设计理念与禅宗思想在本质上是相似的,从而说明,景观设计必须注重内在的思想性,以及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禅宗 景观设计 建筑风格 传统文化
下载PDF
太极拳与禅宗思想关系阐微——“太极禅”的文化内涵 被引量:2
4
作者 贾克斌 《武术研究》 2022年第1期39-42,共4页
太极拳具有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双重功能,太极禅是当代太极拳与禅融合发展的一个新理念,本文通过对禅宗主体思想对太极拳的影响论述,得出太极禅在科学实践过程中得到的启示及方法,其文化内涵包括:(1)太极禅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2... 太极拳具有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双重功能,太极禅是当代太极拳与禅融合发展的一个新理念,本文通过对禅宗主体思想对太极拳的影响论述,得出太极禅在科学实践过程中得到的启示及方法,其文化内涵包括:(1)太极禅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2)太极禅是太极拳养生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3)太极禅是禅修简单易行的入门方法之一,是"生活禅"理念的具体表现形式;(4)太极禅是太极拳武者文化修养境界的功夫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禅 禅宗 传统文化 武术 太极拳
下载PDF
西方至上主义美学与中国禅画艺术 被引量:1
5
作者 孙群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381-384,共4页
西文现代艺术中的至上主义美学与中国传统禅画艺术虽然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艺术流派,但是通过对它们在顿悟性、否定性、超越性、本体论、简洁性等五个方面的分析与比较,发现至上主义艺术与禅画在审美情趣与追求上有着许多相同之... 西文现代艺术中的至上主义美学与中国传统禅画艺术虽然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艺术流派,但是通过对它们在顿悟性、否定性、超越性、本体论、简洁性等五个方面的分析与比较,发现至上主义艺术与禅画在审美情趣与追求上有着许多相同之处,它们都希望去寻求纯正超然的美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至上主义 禅画 顿悟性 超越性 美学本体论
下载PDF
圆悟克勤手书了“茶禅一味”吗——兼谈珠光挂具墨迹的传承谱系 被引量:6
6
作者 宋时磊 《农业考古》 2019年第5期236-244,共9页
从学术生成史的角度,分析中国当代茶文化学界对宋代禅师圆悟克勤与“茶禅一味”关系讹误认知的源头及流布情况。《成都晚报》一篇文章提出圆悟克勤手书“茶禅一味”四字给珠光法师,题词收藏在日本奈良大德寺。1985年,林子青撰文予以批驳... 从学术生成史的角度,分析中国当代茶文化学界对宋代禅师圆悟克勤与“茶禅一味”关系讹误认知的源头及流布情况。《成都晚报》一篇文章提出圆悟克勤手书“茶禅一味”四字给珠光法师,题词收藏在日本奈良大德寺。1985年,林子青撰文予以批驳,并澄清事实。但错误的文章内容,被李明权收录到《佛学典故汇释》,又被知名学者葛兆光进一步放大,进而固化为在国内学界广受推崇的“成说”。在综合日本学者仓泽行洋、桑田忠亲及国内学者滕军、胡建明等人研究基础上,查证史料、正本清源,梳理了圆悟克勤在日本的三幅墨迹及传承谱系,以及到底哪幅墨迹对日本“茶禅一味”的茶道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禅一味 圆悟克勤 茶道文化 村田珠光 学术生成
下载PDF
隐元禅师诗偈中的自然意象与禅宗境界 被引量:2
7
作者 吴章燕 李亮 《闽江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8-16,共9页
明清之际,诗文创作的文化风尚在僧团之间极为流行。隐元禅师精于诗道,创作出五千多首的诗偈。这些诗偈中关于自然之花、山水意象的描写富有文学色彩和诗人的个性特征,而且政治情感突出,富有禅理禅趣。在隐元禅师的这些诗偈中,花和山水... 明清之际,诗文创作的文化风尚在僧团之间极为流行。隐元禅师精于诗道,创作出五千多首的诗偈。这些诗偈中关于自然之花、山水意象的描写富有文学色彩和诗人的个性特征,而且政治情感突出,富有禅理禅趣。在隐元禅师的这些诗偈中,花和山水等自然意象是启迪觉悟的种子,是生命荣枯的象征,是人格精神的寄托。这些自然意象蕴含的禅宗境界体现在四个方面:文字般若、真如法性、随任自然、寂灭无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元 诗偈 山水 遗民 禅宗境界
下载PDF
《比丘尼传》中比丘尼禅修状况略论 被引量:1
8
作者 刘飖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73-75,95,共4页
《比丘尼传》有许多习禅的比丘尼。她们习禅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为修习禅观的路数,另一类为修习禅诵的法门。比丘尼通过禅定,在娑婆世界获得了心灵的平静和安宁。
关键词 比丘尼传 习禅 禅观 禅诵
下载PDF
雍正皇帝与永明延寿禅师 被引量:1
9
作者 黄公元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89-94,共6页
从雍正视永明延寿为历代禅德之最,视永明延寿为心心相印者,极为重视永明延寿著作之刊刻流布及以永明延寿思想为其评判的标准与依据等方面,可以见出雍正皇帝与延寿禅师在禅学思想上的密切联系。进而根据清初社会状况及佛教尤其是禅宗演... 从雍正视永明延寿为历代禅德之最,视永明延寿为心心相印者,极为重视永明延寿著作之刊刻流布及以永明延寿思想为其评判的标准与依据等方面,可以见出雍正皇帝与延寿禅师在禅学思想上的密切联系。进而根据清初社会状况及佛教尤其是禅宗演变的大背景,就雍正对永明延寿禅师的极力推崇与高度评价的原因及影响作出系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雍正皇帝 永明延寿禅师 清初佛教与禅宗
下载PDF
浅说中国佛教文化
10
作者 张惠民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40-44,共5页
印度佛教自汉末传入中国 ,与中国儒道思想经过矛盾磨合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社会生活和文人的精神生活。而作为中国佛教的禅在人生价值、思维方式等方面对文人的精神及艺术产生了巨大的作用。特别体现于王维... 印度佛教自汉末传入中国 ,与中国儒道思想经过矛盾磨合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社会生活和文人的精神生活。而作为中国佛教的禅在人生价值、思维方式等方面对文人的精神及艺术产生了巨大的作用。特别体现于王维的充满禅境的诗歌和苏轼随缘任运进退裕如的人生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禅宗 顿悟 王维 苏轼
下载PDF
《红楼梦》诗词中的禅意特质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红花 揭其涛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44-48,共5页
《红楼梦》中有大量与禅宗思想高度融合的诗词,这些诗词将抽象深奥的禅宗思想具体化、形象化,体现出鲜明的禅趣与独特的美感,形成《红楼梦》诗词中独有的禅意特质。
关键词 《红楼梦》诗词 禅宗思想 禅趣 独特美感 禅意特质
下载PDF
《维摩诘经》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举要
12
作者 刘华山 李世伟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9-23,共5页
自《维摩诘经》传入中国后,就有不少人从事翻译和注疏。王维、李商隐、白居易、王安石、苏轼等文人都有看过《维摩诘经》并且都留下了相关的诗篇。可见《维摩诘经》对中国文化影响之深、之广。在《维摩诘经》对中国传统文化所有的影响中... 自《维摩诘经》传入中国后,就有不少人从事翻译和注疏。王维、李商隐、白居易、王安石、苏轼等文人都有看过《维摩诘经》并且都留下了相关的诗篇。可见《维摩诘经》对中国文化影响之深、之广。在《维摩诘经》对中国传统文化所有的影响中,其中它的言说智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维摩诘经》与中国思想的关系非常复杂的,本文只拟从它与魏晋玄学的"言意之辨"、禅宗的宗风和两宋文人的禅诗等几个方面略谈它们之间的关系,借以窥见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摩诘经》 魏晋玄学 南宗禅宗风 禅诗
下载PDF
惠能“心量广大”的文化心理学解读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炳全 张旭东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7,共5页
惠能及其开创的禅宗的核心思想“明心见性”是明白“心量广大”。它包括如下几层含义:(1)“本心”中所包含的估量标准或尺度广大;(2)“心”度量、衡量、审度的对象众多,范围广大;(3)“心”的容量广大;(4)人心的耐受程度和转化能力强大;... 惠能及其开创的禅宗的核心思想“明心见性”是明白“心量广大”。它包括如下几层含义:(1)“本心”中所包含的估量标准或尺度广大;(2)“心”度量、衡量、审度的对象众多,范围广大;(3)“心”的容量广大;(4)人心的耐受程度和转化能力强大;(5)人心的范围广大和创造力强大;(6)人的心态积极强大。“心量广大”具体体现在平常心、包容心或宽容心、认知力、精神力、心理能量等几个方面。“心量广大”具有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蕴含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中国文化精神,“道德自律和躬身自省”的中国文化伦理与价值追求,“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和人文情怀”的中国文化核心思想理念。由此来看,惠能的“心量广大”思想在当代社会仍具有积极的现实价值,对当代文化建设,社会道德构建等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能 心量广大 文化心理学 文化 自性 本心
下载PDF
历史时期僧人谦称变化的文化诠释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婷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4-38,共5页
自佛教传入中国开始,僧人长期自称"贫道"。僧人谦称"贫道",是不同文化具有互通性的一种表现,亦是佛教对中国本土传统文化的借用和依附。所谓本土传统文化,包含但不等于道教文化。僧人谦称"贫道",有利于... 自佛教传入中国开始,僧人长期自称"贫道"。僧人谦称"贫道",是不同文化具有互通性的一种表现,亦是佛教对中国本土传统文化的借用和依附。所谓本土传统文化,包含但不等于道教文化。僧人谦称"贫道",有利于佛教快速被人们理解和接受,有利于佛教真正走进中土并生存扎根。僧人谦称"贫僧",是唐宋之际禅宗发展壮大后,中国佛教真正开始自我反思,并自觉使用佛教自身语言的表现之一。与此同时,在王者面前,僧人的谦称从"贫道"开始转向直称法名,进而俯首称臣。向君王称"臣"是佛教走近庙堂,依附王权寻求官方支持以便自身发展的一种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道 贫僧 禅宗 谦称
下载PDF
对上世纪末“禅宗热”的反思 被引量:1
15
作者 顾伟康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1-45,151,共5页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的"禅宗热",受到走红于欧美的铃木禅学的影响,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它被作为个体人格自我完成的良药推向社会。回头看,"禅宗热"的兴起和扩散,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但向前看,以理想人格的培养为目...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的"禅宗热",受到走红于欧美的铃木禅学的影响,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它被作为个体人格自我完成的良药推向社会。回头看,"禅宗热"的兴起和扩散,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但向前看,以理想人格的培养为目标,以群体和个体的关系为主题,从为中国在后现代的崛起作好思想和文化准备的高度看,对禅宗这一文化遗产的正反两面,还有很多整理和发掘工作要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宗热” 铃木禅 顿悟 理想人格 群体和个体
下载PDF
试析苏轼诗歌中生命主体意识的升华
16
作者 苏罗密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22-25,共4页
苏轼诗歌传承了王维诗歌在禅宗影响下以表现心性主体为中心的创作方式,又延展了主体自我心性的深度探求,将禅宗美学进一步引向世俗化、人性化。其诗立足于对生存现境的关注,借自然升华现实,对自然与自我进行双重超越,在更高的层次上回... 苏轼诗歌传承了王维诗歌在禅宗影响下以表现心性主体为中心的创作方式,又延展了主体自我心性的深度探求,将禅宗美学进一步引向世俗化、人性化。其诗立足于对生存现境的关注,借自然升华现实,对自然与自我进行双重超越,在更高的层次上回归到现实,实现禅悟的解脱意义,也更深刻地体现了诗歌的人性关怀精神,张扬了人的生命主体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生命主体 禅宗
下载PDF
中土禅之见性
17
作者 于由 《宜春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6-11,共6页
众生皆具佛性,去尘止妄,则自能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明心见性之见性,即是体悟、觉知能够创造一切、明了一切的能或能力。不论是大乘佛教还是小乘佛教,其每一部佛经都是通向开悟见性的一个法门。中国禅宗的前五代祖师,是真正见性之禅师,... 众生皆具佛性,去尘止妄,则自能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明心见性之见性,即是体悟、觉知能够创造一切、明了一切的能或能力。不论是大乘佛教还是小乘佛教,其每一部佛经都是通向开悟见性的一个法门。中国禅宗的前五代祖师,是真正见性之禅师,而六祖及其以后的禅师,并没有完全证悟。尤其六祖后世一些弟子,还在执滞于空中。中国八宗之中,净土宗不能见性,天台宗尚未见性,禅宗、三论宗、华严宗、唯识宗均可见性。今人习禅,应以佛经教义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见性 禅宗 祖师
下载PDF
吐蕃时期禅定印毗卢遮那图像与禅宗关系研究
18
作者 席琳 《文博》 2015年第5期102-108,共7页
目前为止发现确认的17处吐蕃禅定印毗卢遮那题材图像均分布在拉萨以东的青藏高原东部地区,时代为公元8世纪中叶至9世纪中叶。这些图像的分布特点标识出了一条以青海南部的玉树地区为节点,向南经四川西北部的石渠地区进入西藏东部,向北... 目前为止发现确认的17处吐蕃禅定印毗卢遮那题材图像均分布在拉萨以东的青藏高原东部地区,时代为公元8世纪中叶至9世纪中叶。这些图像的分布特点标识出了一条以青海南部的玉树地区为节点,向南经四川西北部的石渠地区进入西藏东部,向北通过青海和甘肃的吐蕃统治区延伸到敦煌的吐蕃禅定印毗卢遮那图像分布带。而该题材图像的出现和流行则与同时期以益西央为代表人物的吐蕃禅宗思想在这一区域的传布和影响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部 吐蕃 禅定印毗卢遮那 禅宗
下载PDF
巴蜀文化与圆悟克勤禅法补说
19
作者 段玉明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7-136,共10页
圆悟克勤禅法不外公案禅与文字禅两端,而又集中表现在其所著的《碧岩录》上。作为公案禅的一代宗师,圆悟克勤在起用公案、解答公案方面非常卓越,影响后代至深。作为文字禅的一代宗师,圆悟克勤以文字说禅,既不玩弄辞藻,也不故弄玄虚,只... 圆悟克勤禅法不外公案禅与文字禅两端,而又集中表现在其所著的《碧岩录》上。作为公案禅的一代宗师,圆悟克勤在起用公案、解答公案方面非常卓越,影响后代至深。作为文字禅的一代宗师,圆悟克勤以文字说禅,既不玩弄辞藻,也不故弄玄虚,只是顺其机缘流水下滩、水到渠成。其《碧岩录》解说公案,由事入理、由知识入禅观,于循循善诱之中反复创造禅机、接引学人,不只是对文化程度不高的禅僧来说“是一场及时雨”,而且还为缺乏实修的士大夫阶层“辟了一条接近禅、理解禅的新通路”。在苦参历代公案的前提下,巴蜀深厚的义学传统、文学传统、易学传统共同成就了圆悟克勤孤绝卓异的禅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悟克勤 禅法 公案禅 文字禅 《碧岩录》
原文传递
论禅宗语言交际的终极合作
20
作者 陈伟英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5-125,共11页
禅宗典籍中最有魅力的是公案,公案语录属于对话交际的一种,禅师通过公案接引后学,学人凭借公案验证佛理。从语用学的合作原则来看,公案语言充满对合作原则四个准则的背离,却处处体现着禅师的良苦用心。这些看似违背合作原则的言语实际... 禅宗典籍中最有魅力的是公案,公案语录属于对话交际的一种,禅师通过公案接引后学,学人凭借公案验证佛理。从语用学的合作原则来看,公案语言充满对合作原则四个准则的背离,却处处体现着禅师的良苦用心。这些看似违背合作原则的言语实际上却是以表面不合作达到终极合作,其宗旨是实现心灵主体的超越,达到回归本心的境界。要保证公案交际的成功,交际内容、主体和语境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只有禅师用原发自创的个性化方式,在日常性的禅修中应机接物,交流禅体验,才是合作原则的终极体现。执着于表面文字,无法摆脱言语羁绊,或是学到皮毛后程式化地仿效祖师言句,都是背道而驰,离悟道之门愈行愈远,灭失了禅宗的独立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交际 公案 顿悟 合作原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