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区块长8_1亚段成岩相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卢德根 刘林玉 +1 位作者 刘秀蝉 李文斌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0年第1期82-86,共5页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镇泾区块的勘探前景,利用砂岩薄片、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对取心井资料进行分析。通过对储层岩石学特征和成岩作用的分析,并结合储层物性的研究成果,采用"多图叠合"的方法有效地预测了研究区成...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镇泾区块的勘探前景,利用砂岩薄片、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对取心井资料进行分析。通过对储层岩石学特征和成岩作用的分析,并结合储层物性的研究成果,采用"多图叠合"的方法有效地预测了研究区成岩相带的展布。对所划分出的4类成岩相特点的分析,提出了成岩相带展布对油气富集具控制作用的观点,为油区进一步勘探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相 成岩作用 油气富集 81亚段 镇泾区块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彭阳—泾川地区长8 1小层沉积储层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白金莉 李文厚 +2 位作者 刘江斌 张倩 吴越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5-182,共8页
利用钻井岩心中沉积构造、古生物标志等对长81小层的沉积相进行分析,利用核磁共振、压汞、扫描电镜、铸体薄片等方法对长81储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彭阳—泾川地区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仅在西南缘发育三角洲平原亚相,发育4支北东—... 利用钻井岩心中沉积构造、古生物标志等对长81小层的沉积相进行分析,利用核磁共振、压汞、扫描电镜、铸体薄片等方法对长81储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彭阳—泾川地区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仅在西南缘发育三角洲平原亚相,发育4支北东—南西向展布的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主要储集砂体。砂岩类型以灰色—灰绿色、细—粉细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储集空间以粒间孔和溶蚀孔为主,孔隙类型主要是中—大孔隙,喉道主要为细喉和微细喉。长81储层处于晚成岩A期,压实-压溶作用导致原生孔隙减少23.8%,胶结作用使孔隙度减少27.35%,溶蚀作用增加的孔隙面孔率为1.23%。研究后认为,沉积相、成岩作用是控制研究区储层物性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阳—泾川地区 81小层 沉积相 储层特征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长8_1段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被引量:28
3
作者 廖朋 唐俊 +3 位作者 庞国印 唐丽 马晓峰 王琪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7-104,共8页
长81油层是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勘探潜力较大的含油层位之一。通过10口井的岩心观察、63个铸体染色薄片的鉴定、7个样品的扫描电镜观察、32个样品的薄片鉴定报告和44口井的岩心分析数据的统计等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长81... 长81油层是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勘探潜力较大的含油层位之一。通过10口井的岩心观察、63个铸体染色薄片的鉴定、7个样品的扫描电镜观察、32个样品的薄片鉴定报告和44口井的岩心分析数据的统计等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长81段储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孔隙类型以粒间孔为主,偶见次生溶孔,其平均孔隙度为7.81%,平均渗透率为0.26×10-3μm2,总体表现为低孔、低渗特征。沉积条件是储层原始矿物成分和岩石结构形成的基础,它使得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远砂坝4个微相的储层原始物性产生了一定的差异。成岩作用是影响储层物性好坏的关键因素,其中压实和碳酸盐、硅质、高岭石胶结使得原始孔隙度平均损失分别达23.15%和13.22%;绿泥石薄膜对储层物性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溶蚀作用对储层物性的改善有限,孔隙度增加平均只有0.58%,其重要原因是研究区异常热演化史导致早期碳酸盐胶结物后期不被溶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姬塬地区 81 储层特征 控制因素
原文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旬邑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8_1致密油成藏主控因素 被引量:7
4
作者 刘江斌 任战利 +1 位作者 李文厚 胡桂林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5-103,共9页
鄂尔多斯盆地旬邑地区长8_1致密油勘探程度不高,勘探效果差。通过旬邑地区24口井230m岩心观察、30口井岩心测试及18口井烃源岩测试,结合65口井测井资料、20口井试油资料对研究区长8_1致密油成藏条件进行分析,并进一步研究成藏主控因素... 鄂尔多斯盆地旬邑地区长8_1致密油勘探程度不高,勘探效果差。通过旬邑地区24口井230m岩心观察、30口井岩心测试及18口井烃源岩测试,结合65口井测井资料、20口井试油资料对研究区长8_1致密油成藏条件进行分析,并进一步研究成藏主控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致密油成藏条件优越,油藏分布复杂。油藏分布主要受沉积微相、储层物性控制。砂厚为10m^20m,单砂体为4m^6m的区域易成为油层;储层渗透率大于0.14×10^(-3)μm2,孔隙度为5.9%以上致密油富集。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中部为致密油富集的主要区域。储层非均质性影响油气充满程度,非均质性越强,含油性越差。裂缝、隔夹层等油气运移条件影响油气充注,进而影响油藏分布。裂缝可降低油气充注阻力,有利于油气聚集。隔夹层特别是钙质夹层则会增加充注阻力,对油气成藏不利。寻找良好砂体、优质储层及裂缝为旬邑地区长8_1致密油勘探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控因素 81致密油 延长组 旬邑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