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羌塘高原自然保护地社会生态效果评价 被引量:10
1
作者 徐增让 邹秀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8743-8752,共10页
自然保护地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稳定起着积极作用。社会生态评价有助于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采用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景观生态指数等指标对羌塘国家自然保护区、藏西北羌塘高原荒漠生态功能区等自然保护地的生态效果进行评价... 自然保护地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稳定起着积极作用。社会生态评价有助于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采用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景观生态指数等指标对羌塘国家自然保护区、藏西北羌塘高原荒漠生态功能区等自然保护地的生态效果进行评价,以人口密度、人均农业产值为指标,对自然保护地的社会经济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生态效果:2000—2015年自然保护地的NPP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但保护地建立后NPP下降趋势有所减缓。景观破碎度增加、斑块形态复杂化。草地、农田、城镇等人类主导景观斑块空间集聚性增强。除部分偏远地区人类活动影响减小外,大部分自然保护地人为活动扰动依然较强。其中,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用地比重增加、生产用地比重下降,自然景观得到一定恢复;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用地比重下降、生产用地比重增加,尤其是草地优势度进一步增大,生态压力加大。2)社会经济效果:1990—2015年自然保护区人口密度、农业产值总量显著低于生态功能区,但人均农业产值自然保护区显著高于生态功能区。保护地建立后人口密度、人均农业产值都有增加,人口密度生态功能区增加更显著,人均农业产值自然保护区增加更显著。今后,对自然保护区要强化管理、控制人类活动,对生态功能区要着力缓解自然保护与社区发展的冲突,提高生态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的针对性,探索保护地自然资源持续利用与切实保护相协调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社会生态效果 Fragstats景观生态指数 自然保护区 生态功能区 羌塘高原
下载PDF
唐代渭河流域与泾河流域涝灾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赵景波 顾静 邵天杰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0-55,共6页
关中渭河流域与泾河流域,唐代早、晚期是洪水少发期,中期是洪水多发期,其中以中度涝灾和轻度涝灾为主,大涝灾次之,特大涝灾较少。洪灾频次和等级表明,唐代该地区气候明显分为3个阶段,早期阶段和晚期阶段降水量较少,中期阶段降... 关中渭河流域与泾河流域,唐代早、晚期是洪水少发期,中期是洪水多发期,其中以中度涝灾和轻度涝灾为主,大涝灾次之,特大涝灾较少。洪灾频次和等级表明,唐代该地区气候明显分为3个阶段,早期阶段和晚期阶段降水量较少,中期阶段降水量较多。在公元750—769年出现了降水显著增多的湿润气候。根据关中现代大洪水发生的降水量初步确定,唐代特大洪水发生时的年平均降水量为900-1000mm,大洪水的发生也代表了年降水量的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洪涝灾害 唐代 气候变化 发生原因
下载PDF
羌塘高原藏羚羊栖息地分布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3
作者 魏子谦 徐增让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8763-8772,共10页
藏羚羊作为羌塘高原草食性野生动物的典型代表,明确其栖息地的准确分布将有利于识别藏羚羊种群保护关键区域,协调羌塘高原人与野生动物冲突。采用野外调查与物种分布模型相结合的办法,以藏羚羊栖息地选择偏好和迁徙规律为基础,利用Maxen... 藏羚羊作为羌塘高原草食性野生动物的典型代表,明确其栖息地的准确分布将有利于识别藏羚羊种群保护关键区域,协调羌塘高原人与野生动物冲突。采用野外调查与物种分布模型相结合的办法,以藏羚羊栖息地选择偏好和迁徙规律为基础,利用Maxent模型模拟其在繁殖季节和非繁殖季节的栖息地分布,并通过栖息地质量模型辅以GIS空间分析方法,识别受人类干扰的栖息地范围。结果表明:藏羚羊在非繁殖季节主要分布在羌塘高原东南部,围绕在色林错等水系周围,其越冬区面积约为26万km^(2)。倾向选择海拔4800m以上、气候温暖、靠近水源且食物资源丰富的区域。藏羚羊在繁殖季节栖息地明显呈现由南向北扩散的趋势,多在水系周围呈小片状分布于羌塘东北、中北、昆仑山南麓部分区域,产羔区面积约为30万km^(2)。选择产羔地时则注重坡度、水源、海拔、气温日较差等,对植被资源的选择倾向较非繁殖季弱,重视迁徙通道连贯性和产羔区域安全性。羌塘高原人类活动整体较弱,北部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藏羚羊理想栖息地,但南部地区社会经济较发达,尤其是那曲地区南部和阿里西南部,居民地、道路和牧业等人类活动对栖息地干扰较大,受干扰面积分别占藏羚羊越冬区的39.7%,产羔区的3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羚羊 栖息地 羌塘高原 Maxent模型 栖息地质量模型
下载PDF
Causes and Restoration of Degraded Alpine Grassland in Northern Tibet 被引量:8
4
作者 王景升 张宪洲 +5 位作者 陈宝雄 石培礼 张俊龙 沈振西 陶建 武建双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13年第1期43-49,共7页
Grassland in northern Tibe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co-security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and the restoration of deserte@and degraded grassland is now a focus for governments. We used remote sensing, simula... Grassland in northern Tibe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co-security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and the restoration of deserte@and degraded grassland is now a focus for governments. We used remote sensing, simulations and field surveys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tatus, trends and causes of grassland degradation across northern Tibet. We develop several recovery models for degraded grassland based on field experiments in the region. We found that slightly degraded grassland covers 62% and that moderate to severely degraded grassland occupied 15.1% in the Chang Tang Plateau. The amount of degraded alpine steppe increased from 1991, and the amount of area classified as severely degraded increased sharply from 2000. The cause of degraded steppe in northwestern Tibet may be the result of warming and an arid climate; the cause of severe degradation in mid and eastern regions was mainly from overgrazing. Three restoration models are proposed for different levels of degradation: "enclosures" for slightly degraded areas, "enclosures with fertilization" for moderately degraded areas, and "enclosure with oversowing and fertilization" for severely degraded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ng tang plateau steppe degradation driving force restoration models grassland.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