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三肇凹陷长10区块扶余油层油运移机制及成藏模式
被引量:
3
1
作者
潘国辉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27期6633-6636,6641,共5页
利用297口曲线、5口岩芯和三维地震等资料对三肇凹陷长10区块扶余油层断层特征及活动期次、沉积微相和油水分布规律等成藏因素分析表明:T2断层具有平面密集成带、剖面"似花状"组合特征,油源断层多为受控于基底断层继承性活动...
利用297口曲线、5口岩芯和三维地震等资料对三肇凹陷长10区块扶余油层断层特征及活动期次、沉积微相和油水分布规律等成藏因素分析表明:T2断层具有平面密集成带、剖面"似花状"组合特征,油源断层多为受控于基底断层继承性活动的密集带边界断层;扶余油层发育西南保康物源控制下的河控三角洲沉积体系,且垂向上发育先水退后水进的沉积演化序列,水退最大期位于扶I组7-扶II2小层。长10区块扶余油层成藏模式为三肇凹陷青一段源岩生成的油在超压作用下通过油源断层向扶余油层倒灌运移,然后在浮力作用下沿着东北向的河道砂体匹配油源断层组成的优势输导通道(断层密集带)向长10区块远距离侧向运移,又由于凹陷阶地区断层密集带说明水构造反转作用多表现为"隆中堑"特征,整体处于构造高部位,因此油主要聚集在断层密集带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10区块
扶余油层
运移机制
成藏模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肇凹陷长10区块扶余油层油运移机制及成藏模式
被引量:
3
1
作者
潘国辉
机构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八采油厂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27期6633-6636,6641,共5页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6220002)资助
文摘
利用297口曲线、5口岩芯和三维地震等资料对三肇凹陷长10区块扶余油层断层特征及活动期次、沉积微相和油水分布规律等成藏因素分析表明:T2断层具有平面密集成带、剖面"似花状"组合特征,油源断层多为受控于基底断层继承性活动的密集带边界断层;扶余油层发育西南保康物源控制下的河控三角洲沉积体系,且垂向上发育先水退后水进的沉积演化序列,水退最大期位于扶I组7-扶II2小层。长10区块扶余油层成藏模式为三肇凹陷青一段源岩生成的油在超压作用下通过油源断层向扶余油层倒灌运移,然后在浮力作用下沿着东北向的河道砂体匹配油源断层组成的优势输导通道(断层密集带)向长10区块远距离侧向运移,又由于凹陷阶地区断层密集带说明水构造反转作用多表现为"隆中堑"特征,整体处于构造高部位,因此油主要聚集在断层密集带上。
关键词
长10区块
扶余油层
运移机制
成藏模式
Keywords
chang10 block fuyu reservoir migration mechanism accumulation model
分类号
TE12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三肇凹陷长10区块扶余油层油运移机制及成藏模式
潘国辉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