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交设计法筛选“肠病方”最佳刺激参数组合的研究
1
作者 闫丽萍 冀来喜 +2 位作者 祁超 双源 燕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0-82,共3页
目的:采用正交设计方法筛选电针治疗肠黏膜损伤的最佳刺激参数组合。方法:制备大鼠肠黏膜损伤模型,以三因素三水平组合电针腧穴"肠病方",观察肠黏膜损伤指数及组织学变化。结果:各刺激参数治疗作用的显著性排列为电针频率>... 目的:采用正交设计方法筛选电针治疗肠黏膜损伤的最佳刺激参数组合。方法:制备大鼠肠黏膜损伤模型,以三因素三水平组合电针腧穴"肠病方",观察肠黏膜损伤指数及组织学变化。结果:各刺激参数治疗作用的显著性排列为电针频率>留针时间>治疗频次,治疗频次影响不显著。各因素中不同水平影响排序为:100 Hz>30 Hz>2 Hz;30 min>20 min=10 min;每日2次、2 d 1次、每日1次均可。结论:电针腧穴"肠病方"治疗肠黏膜损伤的最佳刺激参数组合为:100 Hz,30 min,每日2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病方” 电针 正交设计 肠黏膜损伤
下载PDF
电针腧穴“肠病方”对肠黏膜损伤大鼠MPO和IL-10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双源 闫丽萍 +4 位作者 燕平 祁超 乔瑞瑞 刘明菲 张春龙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4-6,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肠病方"对大鼠急性肠黏膜损伤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清洁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用6%冰乙酸制备大鼠急性肠黏膜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电针"肠病方",测定... 目的:观察电针"肠病方"对大鼠急性肠黏膜损伤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清洁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用6%冰乙酸制备大鼠急性肠黏膜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电针"肠病方",测定大鼠血清中髓过氧化物酶(MPO)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MPO含量上升,IL-10含量下降;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MPO活性下降(P<0.05),IL-10含量上升(P<0.05)。结论:电针"肠病方"对大鼠急性肠黏膜损伤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中MPO和IL-10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炎 电针 肠病方 MPO IL-10
下载PDF
火针针刺腧穴“肠病方”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理论探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李让钱 冀来喜 +2 位作者 曹玉霞 武荣林 徐慧超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8期885-887,908,共4页
[目的]阐释火针针刺腧穴“肠病方”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senile functional constipation,SFC)的诊疗经验及理论依据,以期为针灸治疗SFC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围绕SFC的病因病机,详述火针针刺腧穴“肠病方”治疗SFC的选穴、配伍、操作步... [目的]阐释火针针刺腧穴“肠病方”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senile functional constipation,SFC)的诊疗经验及理论依据,以期为针灸治疗SFC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围绕SFC的病因病机,详述火针针刺腧穴“肠病方”治疗SFC的选穴、配伍、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主要从调节“三焦、脾胃、肝肺”的气机升降,扶阳益气,增水行舟以及现代解剖学理论四个方面,对火针针刺腧穴“肠病方”治疗SFC的思路及依据进行剖析,并结合验案进行佐证。[结果]火针疗法治疗SFC,主穴为腧穴“肠病方”(即中脘、天枢、上巨虚);配穴为至阳、肝俞、脾俞、大肠俞、支沟、照海;采用募合、俞募配伍,选穴精当、配伍合理;同时结合了火针的“温通”作用,操作简便,疗效独特。所举案例中患者诊断为便秘,辨证为阳虚型,治疗选取主穴为腧穴“肠病方”,配至阳、肝俞、大肠俞,调畅气机,升清降浊、通腑导滞;配照海、支沟以增水行舟,整体通调,效果良好。[结论]火针针刺腧穴“肠病方”治疗SFC,见效快、疗程短,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针 腧穴“肠病方” 老年功能性便秘 气机升降 扶阳益气 增水行舟
下载PDF
电针腧穴“肠病方”对UC模型大鼠IL-6及NF-кВp65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祁超 闫丽萍 +3 位作者 燕平 双源 韩志敏 司原成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2-4,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肠病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及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含量的影响。方法:将24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6)、模型组(n=8)、肠病方组(n=10)。采用冰乙酸灌肠法建立UC大... 目的:观察电针"肠病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及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含量的影响。方法:将24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6)、模型组(n=8)、肠病方组(n=10)。采用冰乙酸灌肠法建立UC大鼠模型,观察电针"肠病方"后UC模型大鼠血清IL-6及NF-κB p65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肠病方组大鼠血清中IL-6及NF-κB p65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腧穴"肠病方"对UC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IL-6及NF-κB p65的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电针 肠病方 IL-6 NF-кB P65
下载PDF
电针“肠病方”对急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自噬及AMPK/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武荣林 徐慧超 +6 位作者 蒋子文 王海军 曹玉霞 孔繁敏 董爱爱 李让钱 冀来喜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18-824,共7页
目的:观察电针“肠病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自噬水平和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UC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和电针组,每组... 目的:观察电针“肠病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自噬水平和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UC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和电针组,每组8只。采用自由饮用5%葡聚糖硫酸钠溶液7 d复制UC大鼠模型。电针组予双侧“天枢”“上巨虚”和“中脘”电针治疗,每次20 min,每日1次,连续3 d;西药组予美沙拉嗪悬液(200 mg/kg)灌胃,每日1次,连续3 d。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一般情况,记录粪便形态并进行隐血试验以评估疾病活动指数(DAI);HE染色法观察大鼠结肠形态及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0的含量;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肠组织自噬标志物微管相关蛋白3B(LC3B)、p62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中p62蛋白表达量及LC3BⅡ/LC3BⅠ、p-AMPK/AMPK、p-mTOR/mTOR比值。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一般情况较差,结肠黏膜屏障破坏,炎性细胞浸润,腺体萎缩或消失,隐窝数量减少,DAI评分升高(P<0.01),血清IL-6、TNF-α含量升高(P<0.01),IL-10含量降低(P<0.01),结肠组织中p62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p-mTOR/mTOR比值均升高(P<0.01),LC3B mRNA表达水平及LC3BⅡ/LC3BⅠ、p-AMPK/AMPK比值均降低(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和西药组大鼠一般情况好转,结肠黏膜屏障缺损好转,炎性细胞浸润减少,腺体排列相对整齐,隐窝数量增加,DAI评分降低(P<0.01),血清IL-6、TNF-α含量降低(P<0.05,P<0.01),IL-10含量升高(P<0.01,P<0.05),结肠组织中p62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p-mTOR/mTOR比值均降低(P<0.01),LC3B mRNA表达水平及LC3BⅡ/LC3BⅠ、p-AMPK/AMPK比值均升高(P<0.01)。与西药组比较,电针组结肠组织中p62 mRNA表达水平及LC3BⅡ/LC3BⅠ、p-AMPK/AMPK比值均升高(P<0.01,P<0.05),p-mTOR/mTOR比值降低(P<0.05)。结论:电针“肠病方”能改善急性UC大鼠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结肠细胞自噬、提高AMPK磷酸化水平、降低mTOR磷酸化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自噬 电针 肠病方 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电针“肠病方”腧穴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核因子-κB p65及血清白介素-4的影响 被引量:19
6
作者 冀来喜 程艳婷 +5 位作者 闫丽萍 王海军 金晓飞 李明磊 燕平 赵霞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探讨电针"肠病方"腧穴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肠病方组,每组10只。采用冰乙酸灌肠法复制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肠病方组电针"中脘""天枢"和"上巨虚&q... 目的:探讨电针"肠病方"腧穴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肠病方组,每组10只。采用冰乙酸灌肠法复制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肠病方组电针"中脘""天枢"和"上巨虚"15min,分别在造模后即刻、24h和48h进行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介素-4(IL-4)含量,免疫组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肠组织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NF-κBp65蛋白表达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P<0.05),肠病方组低于模型组(P<0.01,P<0.05);模型组血清IL-4含量较空白组升高(P<0.05),经电针"肠病方"治疗后,IL-4含量进一步升高(P<0.01)。结论:腧穴"肠病方"对乙酸所致肠黏膜损伤可通过调节炎性反应因子起到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电针 肠病方 核因子-κB p65 白介素-4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