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北克拉通北部长城系底界年龄小于1670Ma:来自北京密云花岗斑岩岩脉锆石LA-MC-ICPMS U-Pb年龄的约束 被引量:108
1
作者 李怀坤 苏文博 +5 位作者 周红英 耿建珍 相振群 崔玉荣 刘文灿 陆松年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8-120,共13页
近期在北京密云沙厂北东的大龙门村附近发现一条花岗斑岩岩脉,该岩脉侵入于新太古代密云群角闪斜长片麻岩当中,其顶部则与片麻岩一起被常州沟组含砾砂岩沉积不整合覆盖。对该岩脉采用LA-MC-ICPMS进行锆石U-Pb同位素年龄测定,获得了(1 6... 近期在北京密云沙厂北东的大龙门村附近发现一条花岗斑岩岩脉,该岩脉侵入于新太古代密云群角闪斜长片麻岩当中,其顶部则与片麻岩一起被常州沟组含砾砂岩沉积不整合覆盖。对该岩脉采用LA-MC-ICPMS进行锆石U-Pb同位素年龄测定,获得了(1 673±10)Ma的侵位年龄。这表明华北北部的常州沟组底界(也即长城系的底界)年龄小于1 670 Ma,很可能接近1 650 Ma,比传统的底界年龄1 800 Ma至少年轻150Ma左右。这是迄今为止华北北部长城系底界最为直接而精确的年龄约束。结合上覆大红峪组、高于庄组等测年资料,可进一步将新厘定的长城系(含常州沟组、串岭沟组、团山子组、大红峪组)的形成时代限定在1 650~1 600 Ma,归属于固结纪(Statherian Period,1 800~1 600 Ma)最晚期。这一新进展表明,华北北部中—新元古界的底界与西伯利亚里菲系(Riphean)和印度温地亚(Vindhyan)超群等沉积序列的底界几乎完全一致,可能暗示华北与这些古陆在哥伦比亚超大陆旋回中有着紧密的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长城系底界 1670Ma花岗斑岩岩脉 锆石LA-MC-ICPMS测年 固结纪 哥伦比亚超大陆
下载PDF
北京密云元古宙环斑花岗岩古风化壳及其与长城系常州沟组的关系 被引量:26
2
作者 和政军 张新元 +2 位作者 牛宝贵 刘仁燕 赵磊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3-130,共8页
华北地区长城系在中国元古宙研究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其底界是目前划分古、中元古界的重要界线标志。长期以来,由于在靠近长城系底部缺少可定年的岩层或地质体,其底界年龄一直难以确定。近年来笔者在北京密云地区,发现了长城系常州沟... 华北地区长城系在中国元古宙研究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其底界是目前划分古、中元古界的重要界线标志。长期以来,由于在靠近长城系底部缺少可定年的岩层或地质体,其底界年龄一直难以确定。近年来笔者在北京密云地区,发现了长城系常州沟组砂岩层直接覆盖在发育有古风化壳的环斑花岗岩(脉)之上。风化壳物质的组成主要为环斑花岗岩的原地风化岩石,以及向上过渡为貌似环斑花岗岩的粗碎屑岩。已获得古风化壳-环斑花岗质碎屑岩的碎屑锆石U-Pb年龄值为(1 682±20)Ma(SHRI MP)和(1 708±5.6)Ma(LA-ICP-MS)等,与相邻的密云环斑花岗岩年龄相同。初步分析表明,密云环斑花岗岩及其同期岩脉在侵位之后,曾随着区域地壳抬升暴露出地表。经过一定时期的风化和部分剥蚀,在其表面形成残积物和接近原地堆积的环斑花岗质碎屑物质。从形成时间来看,这套岩石应属于"前常州沟期(组)"。它的存在和测年结果显示,长城系常州沟组的底界年龄应小于1 682 Ma,而不是以前划定的1 800 Ma。根据环斑花岗质沉积岩碎屑锆石以及已有的上覆地层相关年龄数据的分析,我们初步提出长城系底界年龄约为1 665~1 670 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风化壳-碎屑岩 环斑花岗岩 常州沟组 元古宙长城系 北京
下载PDF
豫西洛峪口组凝灰岩锆石LA-MC-ICPMS U-Pb年龄及地层归属讨论 被引量:37
3
作者 李承东 赵利刚 +3 位作者 常青松 许雅雯 王世炎 许腾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11-525,共15页
洛峪群—汝阳群主要分布在华北克拉通南缘,它们主要由石英砂岩夹少量页岩及白云岩组成。通过对豫西汝州洛峪口村、阳坡村附近的洛峪口组野外调查,发现洛峪口组含有多层凝灰岩夹层。采用LA-MC-ICPMS测年方法,对不同地点的洛峪口组凝灰岩... 洛峪群—汝阳群主要分布在华北克拉通南缘,它们主要由石英砂岩夹少量页岩及白云岩组成。通过对豫西汝州洛峪口村、阳坡村附近的洛峪口组野外调查,发现洛峪口组含有多层凝灰岩夹层。采用LA-MC-ICPMS测年方法,对不同地点的洛峪口组凝灰岩夹层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分别获得(1638±9)Ma、(1634±10)Ma的年龄,表明洛峪口组形成于中元古代长城纪,并非原来认为的中—新元古代蓟县纪和青白口纪。由于洛峪口组位于洛峪群的顶部,很显然洛峪群及下伏汝阳群的时代均应归属长城纪。该组年龄的精确标定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豫西洛峪群—汝阳群划分方案。这对华北克拉通中—新元古代地层的划分与对比,对探讨大地构造演化与哥伦比亚超大陆的关系及早期生命演化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灰岩 洛峪口组 锆石LA-MC-ICPMSU-Pb测年 长城系 华北克拉通南缘
下载PDF
北京密云元古宙常州沟组之下环斑花岗岩古风化壳岩石的发现及其碎屑锆石年龄 被引量:53
4
作者 和政军 牛宝贵 +2 位作者 张新元 赵磊 刘仁燕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98-802,共5页
在北京密云地区,最近发现环斑花岗岩(脉)上发育有古风化壳,并被长城系常州沟组砂岩覆盖。风化壳物质的组成主要为来自环斑花岗岩的原地风化残留物和粗碎屑岩,采用SHRIMP和LA-ICP-MS方法,分别获得环斑花岗岩古风化壳碎屑岩的碎屑锆石U-P... 在北京密云地区,最近发现环斑花岗岩(脉)上发育有古风化壳,并被长城系常州沟组砂岩覆盖。风化壳物质的组成主要为来自环斑花岗岩的原地风化残留物和粗碎屑岩,采用SHRIMP和LA-ICP-MS方法,分别获得环斑花岗岩古风化壳碎屑岩的碎屑锆石U-Pb年龄值为(1682±20)Ma、(1708±6)Ma等,与相邻的密云环斑花岗岩年龄相同。这套古风化壳碎屑岩的存在和测年结果显示,长城系常州沟组的底界年龄应小于1682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风化壳岩石 环斑花岗岩 碎屑锆石SHRIMP和LA-ICP-MS测年 长城系常州沟组 中元古界 北京
下载PDF
北山南部富锰岩石的发现及成因 被引量:9
5
作者 赵振明 计文化 +2 位作者 李文明 孙吉明 张明祖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66-1182,共17页
北山南部地区进行矿产地质调查,以查明矿产类型和分布情况。在长城系石英片岩中发现富锰岩石,其野外产出厚度0.5m,沿走向延伸4.6m,呈扁豆体形状,其上部为含锰灰岩与含锰磁铁石英岩,围岩为石英片岩。岩石颜色为黑色,致密块状,半金属光泽... 北山南部地区进行矿产地质调查,以查明矿产类型和分布情况。在长城系石英片岩中发现富锰岩石,其野外产出厚度0.5m,沿走向延伸4.6m,呈扁豆体形状,其上部为含锰灰岩与含锰磁铁石英岩,围岩为石英片岩。岩石颜色为黑色,致密块状,半金属光泽,染手。对采集的富锰岩石样品,化学定量分析,Mn为29.68%、30.59%、27.72%,Mn/Fe分别为9.2、9.8、8.7,P/Mn分别为0.00071、0.00078、0.00076。含锰灰岩Mn为4.62%~4.92%,含锰磁铁石英岩Mn为0.52%~1.54%。样品X射线衍射分析、物相分析与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矿物组成有菱锰矿(Rhodochrosite,MnCO3)、软锰矿(Pyrolusite,MnO2)、水锰矿[Manganite,MnO2·Mn(OH)2]、锰铝榴石[Spessartine,Mn3Al2(SiO4)3]、锰钙辉石[Johannsenite,CaMn(SiO3)2]、蔷薇辉石[Rhodonite,(Mn,Fe,Ca)5Si5O15]、锰橄榄石(Tephroite,Mn2SiO4)等。笔者发现的富锰岩石与国外锰矿床的矿石相比较,其特征和主要矿物组合,类似于古元代巴西变质锰矿床、泥盆纪南乌拉尔变质锰矿床和白垩纪日本变质锰矿床。从野外富锰岩石产出的地质特征,结合室内样品测试分析结果,并对这些特殊矿物和锰含量的研究认为,①富锰岩石可能是在敦煌古老地块边部滨浅海环境沉积形成,锰的来源可能与陆源和热液流体有关;②在后期区域变质作用和接触变质作用中,砂岩变质成为石英片岩,灰岩中的菱锰矿、软锰矿和水锰矿部分变质成为含锰硅酸盐;③之后可能又发生了表生风化作用形成现今的富锰岩石;④富锰岩石的发现表明,该地区具有形成锰矿床的成矿地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山南部 长城系石英片岩 富锰岩石 沉积-变质 表生风化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中元古界长城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8
6
作者 冯娟萍 丁雪峰 欧阳征健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49-754,共6页
为了弄清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中元古界是否发育较好的烃源岩,综合利用野外地质实地考察、有机地球化学分析等方法,对长城系烃源岩野外地质特征和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进行了研究。该套烃源岩主要发育于长城系高山河组顶部,为一套泻... 为了弄清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中元古界是否发育较好的烃源岩,综合利用野外地质实地考察、有机地球化学分析等方法,对长城系烃源岩野外地质特征和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进行了研究。该套烃源岩主要发育于长城系高山河组顶部,为一套泻湖相暗色泥岩,累计厚度为38.3m;TOC总体上比较高,达到烃源岩标准的占44.8%,其中差烃源岩、较好烃源岩和好烃源岩所占比例分别是25.9%,15.5%与3.4%;有机质类型以Ⅰ型为主,其次为Ⅱ型干酪根;长城系暗色泥岩奇偶碳数比OEP值介于0.76—1.04之间,最高仅为1.04,rm。。值介于583—601℃.盆地南缘长城系发育较好的烃源岩,具有一定的生烃能力,具备形成原生油气藏的基本前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中元古界 长城系 烃源岩 地球化学特征
下载PDF
辽宁兴城中元古界常州沟组砂岩中微生物成因沉积构造 被引量:7
7
作者 李晓波 王旖旎 王晗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2-45,共14页
辽宁兴城夹山中元古界常州沟组潮间带相砂岩层面产出裂隙状构造。这些构造由0.8~3 cm长的纺锤状短裂隙和超过7 cm的长延伸裂隙组成,孤立为主,部分相连。通过与类似的层面裂隙和现代微生物席干缩裂隙的比较分析,将其解释为微生物成因沉... 辽宁兴城夹山中元古界常州沟组潮间带相砂岩层面产出裂隙状构造。这些构造由0.8~3 cm长的纺锤状短裂隙和超过7 cm的长延伸裂隙组成,孤立为主,部分相连。通过与类似的层面裂隙和现代微生物席干缩裂隙的比较分析,将其解释为微生物成因沉积构造分类体系中的收缩裂隙(Shrinkage crack),并参考席裂多边形(Mat⁃crack polygon)的术语称其为席裂(Mat⁃crack)。微生物席在脱水不充分的情况下形成纺锤状席裂,脱水充分的情况下形成席裂多边形。这些构造在常州沟组的出现,表明微生物生态系统在华北克拉通中元古代海侵初期已经开始影响古海岸带的地质作用,这对于恢复燕山裂陷槽盆地的生物—沉积作用和环境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席 古环境 潮间带 前寒武纪 长城系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西南缘高山河组凝灰岩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1
8
作者 谭聪 卢远征 +4 位作者 宋昊南 吕奇奇 邓胜徽 王华建 苏玲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13-1124,共12页
华北克拉通西南缘高山河组是中元古代重要的地层单元之一,但其沉积时限和地层对比关系长期存在争论。本文对采自甘肃省华亭县马峡镇高山河组下部的凝灰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龄测定,获得凝灰岩样品的高精度年龄为1759±... 华北克拉通西南缘高山河组是中元古代重要的地层单元之一,但其沉积时限和地层对比关系长期存在争论。本文对采自甘肃省华亭县马峡镇高山河组下部的凝灰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龄测定,获得凝灰岩样品的高精度年龄为1759±17Ma。结合区域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初步将该地区高山河组的形成年代限定在1770~1600Ma之间,并进一步限定高山河组下部熊耳群火山岩系的形成时代介于1800~1770Ma之间。此为首次在华北克拉通西南缘高山河组获得高精度年龄,不仅确定了高山河组沉积时代应为长城纪,也为整个华北克拉通西南缘中元古代地层划分对比和地质演化及其进一步进行微古生物研究等地质问题奠定了重要的年代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长城系 高山河组 凝灰岩 锆石LA-ICP-MS U-PB测年
下载PDF
鄂尔多斯地区中元古界长城系沉积特征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欧阳征健 冯娟萍 +1 位作者 马海勇 李文厚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5-112,共8页
利用野外剖面考察、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和粒度分析等技术手段对鄂尔多斯地区中元古界长城系沉积区的沉积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长城系岩性主要为紫红色、灰白色石英砂岩、石英岩,夹少量碳酸盐岩,含多层石英细砾岩。砂岩成分成熟度和... 利用野外剖面考察、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和粒度分析等技术手段对鄂尔多斯地区中元古界长城系沉积区的沉积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长城系岩性主要为紫红色、灰白色石英砂岩、石英岩,夹少量碳酸盐岩,含多层石英细砾岩。砂岩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比较高;层理构造发育,主要为陆相、海陆过渡相层理构造,可见波痕和干裂等层面构造;鄂尔多斯地区中元古界长城系自北东向西南具有水体逐渐加深的趋势,依次发育河流、三角洲、滨浅海、浅海及深海沉积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地区 中元古界 长城系 沉积特征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of Changchengian rifts in southern margin of North China Craton and its hydrocarbon geological conditions 被引量:2
10
作者 Kun Wang Tongshan Wang +4 位作者 Zecheng Wang Ping Luo Qiufen Li Jie Fang Kui Ma 《Petroleum Research》 2018年第3期269-282,共14页
The Meso-Neoproterozoic strata are wildly distributed in North China Craton(NCC),of which Changchengian strata are most widely developed.Taking Changchengian strata in south margin of NCC as the study object,and combi... The Meso-Neoproterozoic strata are wildly distributed in North China Craton(NCC),of which Changchengian strata are most widely developed.Taking Changchengian strata in south margin of NCC as the study object,and combined with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isotopic chronology and petrology,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Xiong'er rift is a plume rift which responds to breakup of Columbia supercontinent.Seismic data shows that Changchengian rifts are developed in the Qinshui Basin and the southern part of Ordos Basin covered by Phanerozoic strata,respectively are large-scale graben rifts and half-graben rifts.Aero magnetic data indicates that a NE-trending rift is developed in the west of the Xiong'er rift,and the Qinshui Basin rift is the extension of the north branch of the Xiong'er rift.The filling process of Changchengian rifts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the early rifting stage developing thick andesitic volcanic rocks,the late rifting stage developing large suite of coarse clastic sedimentary rocks,the depression stage developing fine clastic rocks,and the epeiric sea stage developing carbonate rocks.The dark argillaceous rocks are developed in Cuizhuang Formation and Chenjiajian Formation during the depression stage,and the black shale in Cuizhuang Formation is the effective source rocks.The bitume is filled in fractures of dolomite in Luoyukou Formation,as well as dissolution pores and large caves in Longjiayuan Formation.The argillaceous sandstone and muddy limestone of Lower Cambrian is the effective cap rocks,which can form an potential accumulation assemblage of Changchengian strata with underlying source rocks of Cuizhuang Formation and reservoirs of Luoyu Group,and this assemblage may be still effective at pres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ngchengian Xiong'er rift Ordos Basin Qinshui Basin Filling sequence Hydrocarbon geological conditions Accumulation assemblag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