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Quantitative research of diagenesis:its effect on pore evolution of the Fuyu oil reservoir in the north Qijia region 被引量:4
1
作者 HAO Guoli SHAN Xuanlong +1 位作者 LIU Wanzhu WANG Qingbin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 CAS 2010年第5期770-777,共8页
From observing cores of 18 wells,identifying 175 ordinary thin sections and 61 thin casting sections,energy spectrum analyses of 37 samples,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of fluid inclusions of 11 samples,we d... From observing cores of 18 wells,identifying 175 ordinary thin sections and 61 thin casting sections,energy spectrum analyses of 37 samples,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of fluid inclusions of 11 samples,we determine the types of diagenesis and pores of the Fuyu oil reservoir in the north Qijia region.We classified the pores and measured their plane porosity using CIA 2000,the software of rock image analysis,calculated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kinds of diagenesis on porosity,studied the controlling actions of diagenesis to pore evolution quantitatively,combined with burial history,thermal history and their diagenetic environments.Our results show that mechanical compaction and carbonate cementation are the major destructive diagenesed,developed during early diagenesis stages.The reduction in porosity by mechanical compaction and carbonate cementation are about 25% and 8%,while the destructive intensity of siliceous cementation and clay mineral cementation is relatively much smaller,i.e.,the reduction of porosity is about 2% and 0.2% Dissolution is constructive diagenesis,the increment of porosity is about 6%.There are four diagenesis evolution stages,during which the porosity reduced from 30%~38% to 2%~20%.Mechanical compaction and early cementation are the main diageneses in the early diagenesis stages,when porosity was reduced to 2%~10%.Dissolution is the main diagenesis of an A I substage of the middle diagenesis stage,when porosity increased 1%~8%.The dissolution of the A Ⅱ substage of the middle diagenesis stage affected by late cementation,raised porosity 1%~5%.The porosity varied slightly during the middle stage 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th Qijia region fuyu oil reservoir diagenesis pore evolution quantitative research
下载PDF
川东地区侏罗系大安寨段页岩储层特征及发育控制因素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楠 洪海涛 +6 位作者 赵正望 张少敏 张芮 康家豪 王兴志 曾德铭 陈旺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7-196,共10页
为探究陆相页岩储层特征及页岩储集空间发育的控制因素,文中以四川盆地东部大安寨段页岩为例,基于页岩岩心的分析化验资料,对页岩储层孔隙发育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明确了优势岩相及甜点储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川东地区大安寨段页岩... 为探究陆相页岩储层特征及页岩储集空间发育的控制因素,文中以四川盆地东部大安寨段页岩为例,基于页岩岩心的分析化验资料,对页岩储层孔隙发育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明确了优势岩相及甜点储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川东地区大安寨段页岩岩相类型包括硅质页岩、混合质页岩以及黏土质页岩,其中黏土质页岩总有机碳质量分数最高,其次为混合质页岩。2)页岩孔隙类型以片状黏土矿物晶间孔与有机质孔为主,裂缝以页理缝为主。3)页岩储集空间的发育主要受矿物组分、成岩作用以及构造因素的共同控制。4)基于页岩生烃潜力与储集能力,认为混合质页岩为大安寨段的优势页岩岩相。大安寨段页岩甜点储层段主要分布于大二亚段a小层,主要为混合质页岩与介壳灰岩的薄夹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储层 孔隙结构 成岩作用 大安寨段 川东地区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延长组长6段储层特征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白江 《非常规油气》 2024年第2期46-55,共10页
为深入研究吴起地区延长组长6段储层地质特征,通过开展各类分析测试,对研究区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和流体可动性进行了定量表征,系统分析了不同成岩作用强度与物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长6段储层岩石类型为长石砂岩,填隙物以铁方解... 为深入研究吴起地区延长组长6段储层地质特征,通过开展各类分析测试,对研究区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和流体可动性进行了定量表征,系统分析了不同成岩作用强度与物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长6段储层岩石类型为长石砂岩,填隙物以铁方解石和绿泥石为主,储层物性较差,孔隙类型以残余粒间孔为主。储层孔隙结构可分为Ⅰ类、Ⅱ类和Ⅲ类,对应的孔喉大小、孔喉连通性和可动流体饱和度依次变差。研究区长6段储层压实作用中等偏强,压实作用主要是减小储层的孔隙空间,但对储层渗流能力影响较小;碳酸盐矿物和黏土矿物胶结均降低了储层物性,但绿泥石膜的存在可以有效保存储集空间;而溶蚀作用对储层物性的改善作用较小。以上成果对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延长组储层综合评价和开发方案制定具有一定理论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起地区 储层特征 孔隙结构 成岩作用
下载PDF
演武地区延8段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1
4
作者 肖胜东 王震亮 +3 位作者 潘星 王联国 朱立文 刘一婷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6-95,105,共11页
鄂尔多斯盆地演武地区侏罗系延安组是主要的含油气层,为明确该区储层复杂多样的孔隙结构特征及成因,运用精细岩心描述、铸体薄片鉴定、阴极发光、扫描电镜和高压压汞分析等技术,对侏罗系延8段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详细表征,并综合... 鄂尔多斯盆地演武地区侏罗系延安组是主要的含油气层,为明确该区储层复杂多样的孔隙结构特征及成因,运用精细岩心描述、铸体薄片鉴定、阴极发光、扫描电镜和高压压汞分析等技术,对侏罗系延8段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详细表征,并综合分析了宏观沉积作用、微观成岩作用对孔隙结构的双重控制。结果表明:延8段储层岩性主要为长石石英砂岩,孔隙度平均为13.99%,渗透率平均为177.33×10^(-3)μm^(2),孔隙类型主要为残余粒间孔和粒间溶孔,孔隙结构以中孔中细喉道为主,属于低孔中渗透储层。储层物性平面上受沉积相带的控制,垂向上明显受成岩作用的影响。不同成岩相储层孔隙结构差异明显:压实胶结相和含铁碳酸盐胶结相绝大多数孔隙和喉道被假杂基化的塑性颗粒或碳酸盐胶结物充填,孔隙类型主要为残余粒间孔,孔隙结构类型以小孔细喉道为主,物性较差;强溶蚀相和自生石英-长石弱溶解相次生溶孔发育,储层物性得到改善,孔隙连通性好,孔隙结构类型以中孔粗喉道为主,是油气富集的有利相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相 成岩作用 孔隙结构 储层特征 延安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陇东合水地区长6油藏成岩作用对孔喉结构的影响探析
5
作者 孙宁 陈占军 +1 位作者 余岚 刘雪芬 《陇东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8-75,共8页
在充分了解合水地区长6油藏储层主要勘探成果和勘探难点的基础上,本着对信息进行综合判断、解释和分析的原则,运用沉积岩石学、储层沉积学、实验储层沉积学等方法与原理,对合水地区长6油藏储层孔喉结构类型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在充分了解合水地区长6油藏储层主要勘探成果和勘探难点的基础上,本着对信息进行综合判断、解释和分析的原则,运用沉积岩石学、储层沉积学、实验储层沉积学等方法与原理,对合水地区长6油藏储层孔喉结构类型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6储层主要发育粒间孔、长石溶孔、岩屑溶孔三种孔隙类型;主要发育的喉道类型以片状、弯片状喉道类型为主;主要发育的孔隙组合类型为中孔微喉型和小孔微喉型。还进一步研究了该区长6油藏储层成岩作用对孔喉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该区发育的成岩作用中溶解作用对储层岩石的储集性能起着建设性作用,而压实作用、压溶作用、胶结作用则起着破坏性作用。该研究对研究区孔喉微观结构的认识及油藏的高效开发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东地区 合水区块 长6油藏 孔喉结构 成岩作用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W102井区长6储层成岩作用研究
6
作者 黄瑞丽 王桂成 +1 位作者 黄英 胡晨辉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通过铸体薄片观察和电镜扫描等检验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劳山地区W102井区长6储层的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作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W102井区长6储层的岩石类型主要为灰色细粒长石砂岩,储层为典型的低孔—超低孔、特低渗—超低渗储层。此外,... 通过铸体薄片观察和电镜扫描等检验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劳山地区W102井区长6储层的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作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W102井区长6储层的岩石类型主要为灰色细粒长石砂岩,储层为典型的低孔—超低孔、特低渗—超低渗储层。此外,主要成岩作用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成岩期间的压实作用为破坏性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不具主导性;胶结作用复杂,对孔隙度的影响较大;溶蚀作用表现为建设性成岩作用,溶蚀率增大对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6储层 储层空间 储层物性 孔隙结构 成岩作用 压实作用 胶结作用 溶蚀作用
下载PDF
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质量影响因素——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二叠系下石盒子组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付炜 胡望水 +2 位作者 王晓晨 张曼婷 黄鑫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6-48,110,I0003,共15页
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二叠系下石盒子组致密砂岩为研究对象,基于铸体薄片、扫描电镜观测结果,采用核磁共振和氮气吸附孔隙度、渗透率测试等方法,分析下石盒子组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质量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二叠系下石... 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二叠系下石盒子组致密砂岩为研究对象,基于铸体薄片、扫描电镜观测结果,采用核磁共振和氮气吸附孔隙度、渗透率测试等方法,分析下石盒子组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质量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二叠系下石盒子组储层主要由长石岩屑砂岩及岩屑砂岩组成,属于典型的致密砂岩。快速埋藏是储层致密化的最主要原因,压实作用是造成储层质量降低的最主要因素,原生孔隙度下降率为58%;胶结作用进一步使砂岩储层致密,是导致储层质量降低的次要原因,原生孔隙度下降率为24%;成岩作用形成方解石和铁方解石并充填粒间孔隙,储层质量降低。长石的溶蚀提供广泛粒间孔隙,以及刚性石英颗粒的抵抗压实保护部分原生孔隙,改善储层质量。该结果为其他河流相致密砂岩盆地的储层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储层特征 成岩作用 孔隙结构 孔隙演化 二叠系 下石盒子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朝阳沟阶地扶杨油层微观孔隙结构及渗流机理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赵军 闫文雯 +10 位作者 徐通 白雪晶 张洪谋 马继升 杨威 杨裕庆 赵强 薛东安 李卓 李思涵 丛琳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4-206,共13页
基于扶余油层和杨大城子油层典型河道砂岩岩心样品,利用CT扫描物理实验和数字岩心重建技术,开展低渗透砂岩微观孔隙结构表征及渗流机理分析。通过矿物组分定量分析和扫描电镜拼图成像技术,识别出岩心矿物种类及其含量,划分出粒间孔、粒... 基于扶余油层和杨大城子油层典型河道砂岩岩心样品,利用CT扫描物理实验和数字岩心重建技术,开展低渗透砂岩微观孔隙结构表征及渗流机理分析。通过矿物组分定量分析和扫描电镜拼图成像技术,识别出岩心矿物种类及其含量,划分出粒间孔、粒内孔和填隙物内孔共3种孔隙类型。针对总孔隙空间进行等效半径分布曲线计算,呈现明显的双峰结构,峰值主要集中在约50μm和约1μm。利用重构的数字岩心模型模拟油水两相渗流,模拟结果显示,扶余油层油水共渗区较宽,残余油饱和度为30%~45%;杨大城子油层油水共渗区较窄,残余油饱和度为40%~55%。在毛管力和亲水性的作用下,水相优先进入小孔道,小孔道先于大孔道形成水锁,相较于扶余油层,杨大城子油层的喉道半径小,数量多,更易形成水锁,残余油饱和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余油层 杨大城子油层 数字岩心 孔隙结构 渗流机理 朝阳沟阶地
下载PDF
基于岩相的致密砂岩差异成岩作用及其储层物性响应——以准噶尔盆地莫西庄地区下侏罗统三工河组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宏博 马存飞 +4 位作者 曹铮 李志鹏 韩长城 纪文明 杨艺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76-992,共17页
综合利用岩心观察、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观察、样品孔渗测试和压汞分析等资料,结合区域埋藏史和油气充注史,对准噶尔盆地莫西庄地区下侏罗统三工河组储层成岩作用、岩相差异成岩机理及储层孔隙结构进行研究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三... 综合利用岩心观察、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观察、样品孔渗测试和压汞分析等资料,结合区域埋藏史和油气充注史,对准噶尔盆地莫西庄地区下侏罗统三工河组储层成岩作用、岩相差异成岩机理及储层孔隙结构进行研究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三工河组在成岩演化过程中主要经历了机械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不同岩相储层成岩机理差异明显,钙质砂岩相、含泥质炭质纹层砂岩相和富火山凝灰质杂基砂岩相在早成岩阶段储层就趋于致密,至中成岩阶段成岩作用强度较弱;块状砂岩相在早成岩阶段孔隙保存完好,中成岩阶段流体运移通畅,经历了多期次的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含砾砂岩和砾岩相砾石含量高,流体运移不畅,早成岩阶段压实作用弱,中成岩阶段表现为弱胶结、弱溶蚀的特征。岩相间不同的成岩机理对孔隙结构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钙质砂岩相与含泥质炭质纹层砂岩相的孔隙连通性差、结构复杂,整体物性较差,不利于油气富集;块状砂岩相的孔喉分选性好,孔隙在所有岩相中最为发育且连通性强,整体物性好,有利于油气富集;含砾砂岩和砾岩相的颗粒分选差并紧密接触,孔隙连通性受到一定限制,但破坏性成岩作用强度较弱,总体物性较好,可以形成有效的油气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成岩演化 成岩作用机理 孔隙结构 岩相 致密砂岩储层 三工河组 莫西庄地区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川西北地区须家河组二段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 被引量:8
10
作者 雷越 黄嵌 +5 位作者 王旭丽 杨涛 田云英 李洪林 汤潇 刘柏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0-57,66,共9页
为明确川西坳陷北部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致密储层分布特征,通过岩心描述、测井解释和X射线衍射矿物分析,得到储层沉积微相类型和矿物组成特征,结合岩石薄片和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孔渗和压汞测试等,得到的成岩作用及储层孔隙结构分析结... 为明确川西坳陷北部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致密储层分布特征,通过岩心描述、测井解释和X射线衍射矿物分析,得到储层沉积微相类型和矿物组成特征,结合岩石薄片和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孔渗和压汞测试等,得到的成岩作用及储层孔隙结构分析结果,开展了须家河组二段储层致密化影响因素研究,建立川西北部地区须二段储层综合分类评价标准。结果表明:须二段致密储层发育的主要原因为储层孔隙度受岩性控制,矿物组分的差异使须二段砂岩具有强胶结、中等压实和弱破裂的特征,中等压实作用有利于提高储层物性,强胶结作用增强了储层的致密性。研究结果可为该区致密储层发育的有利区域筛选及下一步开展勘探致密气藏有利目标区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结构 储层特征 致密储层 成岩作用 须家河组 川西北部地区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三叠系长7段页岩油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16
11
作者 肖玲 陈曦 +2 位作者 雷宁 易涛 郭文杰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0-93,共14页
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是长庆油田页岩油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块。根据铸体薄片、物性分析、扫描电镜、高压压汞及核磁共振等测试分析结果,对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三叠系长7段页岩油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合水地... 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是长庆油田页岩油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块。根据铸体薄片、物性分析、扫描电镜、高压压汞及核磁共振等测试分析结果,对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三叠系长7段页岩油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合水地区长7段页岩油储层主要为一套灰黑—黑色细—粉砂岩,以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填隙物的体积分数平均为16.71%。岩石物性较差,平均孔隙度为8.15%,平均渗透率为0.102 mD,为超低孔—特低孔、超低渗型储层。(2)研究区孔隙类型以长石溶孔和残余粒间孔为主,以亚微米孔(直径为0.1~1.0μm)含量最多,占总孔隙数量的75.56%,纳米孔隙(直径小于0.1μm)数量次之,占总孔隙数量的17.94%。孔喉类型较复杂,溶蚀成因的管束状喉道及压实成因的片状、弯片状喉道为储层主要的喉道类型。(3)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及构造作用共同控制了研究区长7段页岩油储层的质量和分布。沉积作用为储层提供了物质基础,储层主要形成于深水重力流沉积环境,可分为砂质碎屑流砂体和浊流砂体等2种类型。中等—强压实强度的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降低了储层物性,溶蚀作用对于改善储层物性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构造作用形成的裂缝提高了储层的渗流能力,并对后期的储层压裂改造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储层 亚微米孔 孔隙结构 砂质碎屑流砂体 浊流砂体 成岩作用 长7段 三叠系 合水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Diagenesis of shale and its control on pore structure, a case study from typical marine, transitional and continental shales 被引量:3
12
作者 Weidong XIE Meng WANG +2 位作者 Hua WANG Ruying MA Hongyue DUAN 《Frontiers of Earth Science》 SCIE CSCD 2021年第2期378-394,共17页
Due to discrepancies in pore structure,the productivity of shale gas reservoirs under different diagenesis stages varies greatly.This study discussed the controlling of sedimentation and diagenesis on shale pore struc... Due to discrepancies in pore structure,the productivity of shale gas reservoirs under different diagenesis stages varies greatly.This study discussed the controlling of sedimentation and diagenesis on shale pore structure in typical marine,transitional,and continental shales,respectively.Continental shale samples from the Shuinan Formation,Jiaolai Basin,transitional shale samples from the Taiyuan,Shanxi and Xiashihezi Formations,Ordos Basin,and marine shale samples from the Longmaxi Formation,Sichuan Basin,were collected.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with argon ion polishing,high-pressure mercury injection,and low-temperature nitrogen adsorption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acquire pore structure parameters.And the diagenetic stage of the reservoir was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rmal maturity,organic geochemical parameters,and mineral composition.Our results exhibit that continental,transitional,and marine shales are period A,period B of the middle diagenetic stage,and the late diagenetic stage,respectively.For pore structure,micropore(0–2 nm)and mesopore(2–50 nm)controlled pore volume and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transitional and marine shales,and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continental shale have similar results,while micropore,mesopore,and macropore(>50 nm)all have a significant proportion of pore volume in continental shale.The por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rolling factors exhibit a pronounced difference in different diagenesis stages,the compaction and cementation in period A of the middle diagenesis stage is relatively weak,intergranular pore and interlayer pore of clay minerals are well preserved,and moldic pore and dissolved pore developed as well;organic matter is in high maturity in period B of the middle diagenesis stage,organic matter pore developed correspondingly,while the intergranular pore developed poorly affected by compaction,notably,the carbonate is negligible in transitional shale,and the interlayer pore of clay minerals are well preserved with weak cementation;while dissolution and metasomatism controlled the pore structure in the late diagenesis stage in marine shale,the primary pores were poorly preserved,and the organic matter pore and carbonate dissolved pore developed.Results from this work are of a specific reference for shale gas development under different diagenesis sta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le gas reservoirs diagenesis stage pore structure controlling factors
原文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华池地区长6_(2)储层特征研究与评价
13
作者 蒋天昊 宋方新 +3 位作者 朱陇新 陈军 彭建 刘瑞东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3年第12期70-75,共6页
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依靠铸体薄片、压汞资料、电镜扫描及测井资料等各种储层研究的实验和技术,研究了华池地区长6_(2)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储层物性特征以及成岩作用等储层特征,并建立储层分类标准。研究结... 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依靠铸体薄片、压汞资料、电镜扫描及测井资料等各种储层研究的实验和技术,研究了华池地区长6_(2)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储层物性特征以及成岩作用等储层特征,并建立储层分类标准。研究结果表明:华池地区长6_(2)储层主要发育极细-细粒岩屑长石砂岩及长石岩屑砂岩和长石砂岩,碎屑组分以长石为主,其次为石英、岩屑。孔隙类型以粒间孔和溶蚀孔为主,含少量晶间孔和微裂隙,其中溶蚀孔以长石溶孔为主,面孔率平均为2.40%。孔喉结构为小孔细喉型,孔隙度平均为9.15%,渗透率平均为0.15 mD,属于低孔-特低孔、超低渗储层。储层主要经历的成岩作用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强烈的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本区原生孔隙减少的重要原因,而溶蚀作用形成的溶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储层孔隙空间,增大储层物性。华池地区长6_(2)储层根据储层分类评价标准划分为4大类,其中Ⅰ类储层最好,多发育于主砂体带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评价 储层特征 成岩作用 孔隙结构 长6_(2)储层 华池地区
下载PDF
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结构的影响因素与储层参数的定量评价 被引量:34
14
作者 秦瑞宝 李雄炎 +1 位作者 刘春成 毛志强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51-259,共9页
近几年,在海外区块遇到了大量的孔隙型碳酸盐岩储层。由于岩性复杂,孔隙类型多样,致使其孔隙结构十分复杂,储层参数难以准确计算,油气储量难以客观评价。文中针对研究靶区这一类型的碳酸盐岩储层,首先从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两个方面分析... 近几年,在海外区块遇到了大量的孔隙型碳酸盐岩储层。由于岩性复杂,孔隙类型多样,致使其孔隙结构十分复杂,储层参数难以准确计算,油气储量难以客观评价。文中针对研究靶区这一类型的碳酸盐岩储层,首先从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两个方面分析了孔隙结构的影响因素,得出在不同岩性之间,孔隙类型之间的差异是造成孔隙结构存在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而在同种岩性之间,泥质含量的增加会降低孔隙结构的品质。另外,成岩作用对颗粒粒径较大的岩石的影响更大一些。其次,讨论了储层参数的定量评价,由于不同类型孔隙的共存,导致孔隙度相似,而渗透率、饱和度等储层参数却存在较大差异。针对这一问题,指出了可以采用核磁和成像等特殊测井资料来表征不同类型孔隙的数值分布,利用三维数字化成像技术来展示不同类型孔隙的空间分布,为储层参数的准确计算和油气储量的客观评价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孔隙结构 沉积作用 成岩作用 储层参数 油气评价
下载PDF
松辽盆地红岗北地区扶余油层岩性油藏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孙雨 马世忠 +2 位作者 李晓松 文慧俭 刘宗堡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4-33,共10页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物性分析和扫描电镜观察等技术手段,研究了松辽盆地红岗北地区扶余油层岩性油藏储层的沉积特征、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孔隙类型、结构特征及成岩作用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储层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红岗北...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物性分析和扫描电镜观察等技术手段,研究了松辽盆地红岗北地区扶余油层岩性油藏储层的沉积特征、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孔隙类型、结构特征及成岩作用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储层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红岗北地区扶余油层岩性油藏储层主要是顺源带状展布的(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及河口坝微相砂体,岩性主要以长石岩屑砂岩、粉砂岩为主,属于低—特低孔、低—特低渗储层,成岩阶段处于晚成岩A2段。储层物性主要受控于成岩作用和沉积微相,压实和胶结作用使储层孔隙度大量丧失、物性变差,而溶蚀作用产生次生孔隙使储层物性得到改善;不同沉积微相类型的储层物性差异较大,分流河道微相和河口坝(或席状砂主体)微相是油气聚集的有利相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 沉积微相 孔隙结构 成岩作用 扶余油层 松辽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马岭油田延长组长8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9
16
作者 高淑梅 陈娟 +2 位作者 胡剑 范绍雷 范希良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4-37,152,共4页
通过岩心、测井、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相关资料,对马岭油田延长组长8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马岭油田长8储集岩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成分成熟度低;储层孔隙类型多样,以粒间孔、长石溶孔为最主要的储集空间... 通过岩心、测井、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相关资料,对马岭油田延长组长8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马岭油田长8储集岩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成分成熟度低;储层孔隙类型多样,以粒间孔、长石溶孔为最主要的储集空间;物性特征为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储层性质明显受沉积相和成岩作用的综合影响,其中,沉积厚度大、粒度较粗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储集物性最优,其次为河口坝,三角洲内前缘席状砂最差;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导致储层物性变差,溶蚀作用使储层物性得到较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孔隙结构 成岩作用 延长组 马岭油田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凝灰质成分对砂岩储集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7
17
作者 王宏语 樊太亮 +2 位作者 肖莹莹 陈俊 聂文彬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32-439,共8页
与正常砂岩相比,凝灰质砂岩的碎屑颗粒来源多样,矿物成分复杂、易于转化,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过程更为复杂。对贝尔凹陷苏德尔特地区兴安岭油层岩心、薄片、压汞、扫描电镜等实验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综合分析表明,砂岩中凝灰质成分的性质... 与正常砂岩相比,凝灰质砂岩的碎屑颗粒来源多样,矿物成分复杂、易于转化,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过程更为复杂。对贝尔凹陷苏德尔特地区兴安岭油层岩心、薄片、压汞、扫描电镜等实验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综合分析表明,砂岩中凝灰质成分的性质、组分、含量、成因不同,对砂岩孔隙结构及储集性能的影响也不同;不同埋藏阶段与成岩环境凝灰质的蚀变存在较大差异,对砂岩孔隙发育的影响也不尽相同。脱玻化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砂岩的储集性能,粗粒易溶部分的溶蚀对次生孔隙起到显著的建设性作用;由凝灰质蚀变的黏土矿物、特殊矿物以及这些矿物在中、晚埋藏阶段形成的一系列矿物转换有利于次生孔隙的发育,但对渗透性的改善并不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灰质砂岩 组分 成岩作用 孔隙结构 砂岩储集性能 蚀变 兴安岭油层 贝尔凹陷
下载PDF
赵凹油田安棚区深层系低渗致密砂岩储层特征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振奇 侯国伟 +6 位作者 张昌民 张尚锋 樊中海 孙尚如 赵庆 王国鹏 付柘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2-377,共6页
泌阳凹陷赵凹油田安棚区深层系主要指埋深大于 30 0 0m的核三下段 ,属扇三角洲沉积。岩芯描述和常规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分析及压汞资料研究表明 ,安棚深层系的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砂岩、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快速堆... 泌阳凹陷赵凹油田安棚区深层系主要指埋深大于 30 0 0m的核三下段 ,属扇三角洲沉积。岩芯描述和常规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分析及压汞资料研究表明 ,安棚深层系的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砂岩、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快速堆积 ,颗粒大小混杂 ,分选差 ,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低 ,是导致深层系砂岩低渗的基础条件 ;砂岩储层以扇三角洲前缘的水道砂和河口坝砂物性最好 ,席状砂次之 ;储层孔隙类型以次生溶孔和残余粒间孔为主 ,孔隙小 ,具两种孔隙介质 ,喉道细小且不均匀 ,孔喉分布状况差 ,结构复杂 ,为典型的特低孔特低渗储层 ;成岩作用 ,特别是压实作用和晚期碳酸盐胶结充填作用是影响储层微观非均质性和导致储层致密低渗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凹油田 砂岩储层 特征 成岩作用 孔隙结构 深层系 泌阳凹陷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三肇凹陷下白垩统泉头组4段储集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被引量:14
19
作者 刘媛 朱筱敏 +1 位作者 张思梦 赵东娜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80-488,共9页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扶余油层(下白垩统泉4段)储集层的渗透率平均值为1.53×10-3μm2,属于典型的低渗透储集层。文中通过岩石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X衍射等技术,对三肇凹陷扶余油层储集层的岩石组分、孔隙类型、成岩作用特征进行了识别...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扶余油层(下白垩统泉4段)储集层的渗透率平均值为1.53×10-3μm2,属于典型的低渗透储集层。文中通过岩石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X衍射等技术,对三肇凹陷扶余油层储集层的岩石组分、孔隙类型、成岩作用特征进行了识别鉴定。分析认为:储集层主要岩石类型为长石岩屑细砂岩和岩屑细砂岩,成熟度较低;次生溶蚀孔隙提供了大量有效储集空间,所占比例甚至可达25%;储集层经历了压实、胶结、交代、溶解、破裂等成岩作用,主要处于晚成岩阶段A1期和A2期。压实、胶结作用等破坏性成岩作用使原生孔隙遭到破坏,形成致密储集层;交代作用对储集层物性影响不大;溶解、破裂作用等建设性成岩作用使储集层物性得到改善,形成次生孔隙发育带。孔隙度随深度增加呈逐渐增大趋势,与由有机质分解形成的酸性流体使储集层中不稳定矿物发生溶蚀密切相关。这一研究对三肇凹陷低渗透储集层的开发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肇凹陷 扶余油层 低渗透储集层 成岩作用 孔隙演化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储层成岩与储渗结构特征 被引量:20
20
作者 田成 李艳军 +2 位作者 曾卫东 李春柏 张海桥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3-87,共5页
在对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储层沉积学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储层物性与粘土矿物演化、有机质成熟过程、油气生成、新生矿物形成、次生孔隙发育程度等沉积成岩演化的关系;分析了储层孔隙的成因与分布;根据储层岩性、成岩结构与储层物性特征... 在对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储层沉积学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储层物性与粘土矿物演化、有机质成熟过程、油气生成、新生矿物形成、次生孔隙发育程度等沉积成岩演化的关系;分析了储层孔隙的成因与分布;根据储层岩性、成岩结构与储层物性特征建立了贝尔凹陷5种储层的储渗结构类型,对研究区的油气运移与富集区带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成因 成岩作用 储渗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