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小波分析的定量层序划分及湖平面变化
1
作者 董火祥 刘景彦 陈兆芹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7-68,共12页
长堤地区具有很大的油气分布成藏潜力,但限于该地区复杂的构造情况,层序及沉积等情况不明。为探明该区内层序发育及湖平面变化情况,基于高分辨率层序划分及小波分析定量层序划分的方法,利用测井、录井等资料在长堤地区东营组划分出4个... 长堤地区具有很大的油气分布成藏潜力,但限于该地区复杂的构造情况,层序及沉积等情况不明。为探明该区内层序发育及湖平面变化情况,基于高分辨率层序划分及小波分析定量层序划分的方法,利用测井、录井等资料在长堤地区东营组划分出4个三级层序、10个准层序组及19个准层序,并在测井小波变换分析的基础上绘制出Fischer图解,揭示了长堤地区东营组的可容纳空间的变化,近似反映了研究区相对湖平面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研究区内东营组呈现一次大规模的湖退和湖侵,其内部的小规模湖退与湖侵的过程与三级层序相互吻合。SQ_(1)期,相对湖平面达到最大值,期间有小规模的湖侵湖退,此后缓慢湖退,在SQ_(2)末期达到最低值。SQ_(3)期快速湖侵后又快速湖退,维持在相对低值波动,整体上表现为湖盆萎缩,被三角洲平原覆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堤地区 东营组 层序划分 小波分析 相对湖平面变化
下载PDF
长堤地区油气成藏系统及成藏模式 被引量:6
2
作者 田波 冯斌 纪友亮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4-26,共3页
根据长堤地区油气来源和运移聚集特征,将该区的油气成藏系统划分为中西部成藏系统与东部成藏系统。中西部成藏系统油气来源于五号桩洼陷,以断层、砂岩输导层为主要运移通道,以垂向运移为主,油气成藏类型比较丰富。东部成藏系统主要以不... 根据长堤地区油气来源和运移聚集特征,将该区的油气成藏系统划分为中西部成藏系统与东部成藏系统。中西部成藏系统油气来源于五号桩洼陷,以断层、砂岩输导层为主要运移通道,以垂向运移为主,油气成藏类型比较丰富。东部成藏系统主要以不整合面和与之相通的砂岩输导层为油气运移通道,以横向运移为主,可在沙三段湖相砂岩及东营组下段的水下河道砂体所构成的岩性、地层圈闭中聚集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系统 成藏模式 关键时刻 运移 聚集 长堤地区
下载PDF
沾化凹陷长堤地区沙一段生物灰岩发育模式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申培旸 刘震 +5 位作者 刘诗敏 马立驰 孙超 李自远 杨晓光 卢朝进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95-1007,共13页
沾化凹陷长堤地区沙一段属于低勘探层段,目前在沙一段下部生物灰岩中钻遇高产油气,沙一段生物灰岩成为勘探热点,而生物灰岩发育模式及分布特征认识不清。以岩芯、录井、测井及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对工区生物灰岩进行系统研究,取得以下... 沾化凹陷长堤地区沙一段属于低勘探层段,目前在沙一段下部生物灰岩中钻遇高产油气,沙一段生物灰岩成为勘探热点,而生物灰岩发育模式及分布特征认识不清。以岩芯、录井、测井及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对工区生物灰岩进行系统研究,取得以下几方面认识:1)结合前人层序划分基础,依据地震及井孔资料,将沙一段作为一个三级层序,并利用高频层序划分原理,将沙一段下部细分为三个四级层序,而生物灰岩发育于三个四级层序中;2)生物灰岩分布受古气候、相对古水深和古地貌控制,研究区沙一段时期为亚热带湿润—干旱气候,微咸水湖泊环境,生物灰岩发育在湖平面动荡的湖退体系域中,相对古水深处于稳定的下降过程,录井资料证实生物灰岩多分布于古地貌西南部缓坡及东部洼槽;3)依据主控因素建立生物滩发育模式,划分为缓坡生物滩发育模式和洼槽生物滩发育模式,并确定研究区生物灰岩内幕演化过程,指明研究区发育三期生物灰岩,三期生物灰岩依次向北部长堤潜山呈退积迁移;4)通过对四级层序中生物灰岩垂向发育特征和平面展布特征的分析,并基于敏感地震属性平面分布预测,结合古地貌,确定研究区生物灰岩呈南厚北薄,东部洼槽发育较厚,条带状分布的特征。最后,确定了长堤地区沙一段下部生物灰岩发育模式及分布特征,深化了湖相生物灰发育模式理论研究,为济阳坳陷沙一段特殊岩性油藏勘探和圈闭优选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堤地区 沙一段 生物灰岩 生物滩 发育模式
下载PDF
强反射背景下不整合圈闭储层描述方法——以济阳坳陷长堤地区中生界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吴笑荷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3-130,共8页
为解决强反射背景下不整合圈闭薄储层难以准确描述的问题,以济阳坳陷长堤地区中生界不整合圈闭为例,研究强反射分离方法,建立分离流程,讨论分离过程中关键参数的选取,并构建模型验证分离方法的可行性,选择储层预测敏感参数。研究表明,... 为解决强反射背景下不整合圈闭薄储层难以准确描述的问题,以济阳坳陷长堤地区中生界不整合圈闭为例,研究强反射分离方法,建立分离流程,讨论分离过程中关键参数的选取,并构建模型验证分离方法的可行性,选择储层预测敏感参数。研究表明,加入局部频率约束算子的匹配追踪算法能够有效避免异常值、加强运算稳定性和提高运算速度;结合目标区测井资料、井旁道数据确定尺度因子λ为0.6时能够实现强反射的合理分离,凸显有效储层信息。分离后的数据体中,振幅类属性与有效储层厚度具有正相关关系,能够反映储层的平面展布特征。所部署井位钻探结果与预测吻合,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反射 匹配追踪 局部频率 尺度因子 有效储层 长堤地区
下载PDF
沾化凹陷长堤地区沙一段下部生物灰岩发育模式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娟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6-42,共7页
利用岩心、钻井、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对沾化凹陷长堤地区沙一段下部生物灰岩的发育及沉积演化模式进行研究。将长堤地区沙一段划分为1个三级层序,沙一段下部生物灰岩发育段划分为3个四级层序,并进一步划分为湖侵体系域和湖退体系域。生... 利用岩心、钻井、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对沾化凹陷长堤地区沙一段下部生物灰岩的发育及沉积演化模式进行研究。将长堤地区沙一段划分为1个三级层序,沙一段下部生物灰岩发育段划分为3个四级层序,并进一步划分为湖侵体系域和湖退体系域。生物灰岩的发育受古水深变化及古地貌特征影响,研究区沙一段下部古水深变化存在水退、高位和低位3种模式。通过古地貌恢复,明确研究区沙一段下部生物灰岩多发育于东南部斜坡及东部洼槽,并根据其发育套数及特征,将生物灰岩内幕结构分为3类,进而确定研究区具有缓坡生物灰岩和洼槽生物灰岩2种发育模式。由于湖平面的周期性变化,导致研究区沙一段下部生物灰岩的分布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在隆起周缘生物灰岩发育较厚,沿缓坡方向相对减薄,且平面上平行于潜山周缘呈条带状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模式 内幕结构 体系域 生物灰岩 沙一段 长堤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