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堤断裂带北部地区剩余油控制因素与挖潜对策 被引量:18
1
作者 王友净 林承焰 +1 位作者 董春梅 高建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2-16,共5页
从油藏非均质性和开发非均质性两方面入手,对长堤断裂带北部地区宏观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根据不同因素控制的剩余油分布模式提出了相应的挖潜措施。结果表明,剩余油的控制因素包括沉积模式、断层、微构造、原油性质、井... 从油藏非均质性和开发非均质性两方面入手,对长堤断裂带北部地区宏观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根据不同因素控制的剩余油分布模式提出了相应的挖潜措施。结果表明,剩余油的控制因素包括沉积模式、断层、微构造、原油性质、井网完善性及储量动用不均衡性等。对断裂带附近及断层边角处、油层有效厚度较大的正向微构造或河流相正韵律沉积厚油层的顶部等剩余油富集区,可采用特殊结构井挖潜;对井网不完善区,可实施补孔或打新井方式挖潜;对距原始油水界面较远且处于微构造高点的井,可选择提液带油的方式挖潜;对强水淹层剩余油,可采用堵水调剖、降粘等配套工艺措施挖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堤断裂带 剩余油 控制因素 挖潜对策
下载PDF
济阳坳陷东部长堤走滑断裂带构造特征及演化过程 被引量:4
2
作者 曹高社 毕磊 +4 位作者 彭传圣 周廷全 徐光明 邢娜娜 陈俊侠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59-1069,共11页
济阳坳陷东部长堤断裂是一条特征明显的走滑断裂带,以T2地震反射层(沙河街组二段底面反射层)为界,发育深层次和浅层次两套断裂系统.深层次断裂系统为长堤走滑断裂带的主体,发育R-P断层组合,剖面上呈丝带状构造样式,平面上呈发辫状构... 济阳坳陷东部长堤断裂是一条特征明显的走滑断裂带,以T2地震反射层(沙河街组二段底面反射层)为界,发育深层次和浅层次两套断裂系统.深层次断裂系统为长堤走滑断裂带的主体,发育R-P断层组合,剖面上呈丝带状构造样式,平面上呈发辫状构造样式;浅层次断裂系统由一组近南北向左阶羽状雁列带组成,雁列带中的每条断层为近南北向走滑断裂的T断层.Es3-Es2下期,长堤走滑断裂带开始活动,发育深层次断裂系统,系由济阳坳陷和渤中坳陷之间的构造调节作用所造成;Es2上-Ed期,发育浅层次断裂系统,与长堤深层次断裂持续活动以及沉积盖层的逐渐增厚有关,同时,郯庐断裂带开始对研究区的构造格局产生影响;Ng-Nm期,研究区处在巨大的北东向走滑递进应变带中,长堤近南北向走滑断裂带让位于郯庐断裂带控制的北东向走滑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堤走滑断层带 走滑构造 演化 济阳坳陷
下载PDF
济阳拗陷长堤地区新生代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被引量:3
3
作者 李雪梅 王伟 +2 位作者 王娉娉 范玖琳 刘超飞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0-48,共9页
根据三维地震资料和钻井资料的联合解释,结合平衡剖面技术,对渤海湾盆地长堤地区主要断裂及其伴生构造的地质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堤地区发育各种不同尺度和性质的断层,绝大多数断层属于生长断层。断裂活动受到"济阳运动"... 根据三维地震资料和钻井资料的联合解释,结合平衡剖面技术,对渤海湾盆地长堤地区主要断裂及其伴生构造的地质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堤地区发育各种不同尺度和性质的断层,绝大多数断层属于生长断层。断裂活动受到"济阳运动"和"东营运动"的影响,具有幕式活动的特征。长堤地区规模较大的两期不整合界面的形成与断裂的幕式活动关系密切。沉积地层中形成的多期不整合界面,体现了长堤地区在新生代演化中经历了多旋回断陷作用。根据对长堤地区重要界面的识别以及结合区域沉降史分析,将其构造演化划分为褶皱隆升、伸展断陷和稳定沉降3个主要阶段,其中伸展断陷阶段进一步分为沙三期—沙二期的断陷I幕,沙一期—东营期的断陷II幕。长堤地区的油气圈闭类型主要受到断裂活动的控制,同时也受到其演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堤断层 长堤潜山 断裂特征 幕式活动 构造演化
下载PDF
关于长堤断层性质的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刚 吴时国 邹东波 《油气地球物理》 2005年第1期53-56,共4页
根据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和钻井资料分析了长堤断层及其伴生构造的构造特征。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长堤断层带呈雁行排列,具有走滑性质;断层两盘构造变形和地层差异明显,在地震剖面上发育完好的花状构造;主断层两侧地层中存在雁列褶皱;主... 根据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和钻井资料分析了长堤断层及其伴生构造的构造特征。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长堤断层带呈雁行排列,具有走滑性质;断层两盘构造变形和地层差异明显,在地震剖面上发育完好的花状构造;主断层两侧地层中存在雁列褶皱;主断层与郯庐断裂基本平行,其走滑作用主要发生在晚侏罗—早白垩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堤断层 走滑性质 花状构造 雁列褶皱 郯庐断裂
下载PDF
济阳坳陷长堤地区走滑构造特征及对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程燕君 吴智平 张杰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5-42,共8页
济阳坳陷内部凸起区发育大量的潜山油气藏,但在长堤地区的长堤低凸起油气却未聚集于潜山,而是在浅层成藏。目前对该区油气成藏的成因机制研究较少,构造是控制其油气成藏的重要因素,为此基于研究区地震资料的精细解剖和石油地化资料的整... 济阳坳陷内部凸起区发育大量的潜山油气藏,但在长堤地区的长堤低凸起油气却未聚集于潜山,而是在浅层成藏。目前对该区油气成藏的成因机制研究较少,构造是控制其油气成藏的重要因素,为此基于研究区地震资料的精细解剖和石油地化资料的整理分析,对长堤地区走滑构造特征及其油气控藏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堤断层形成于新生代,具有明显的右旋走滑特征;断层中段为"S"型走滑增压弯曲段,断层面紧闭,地层受走滑挤压隆升,形成有利于油气聚集的小型背斜和断鼻构造;断层南段和北段为"S"型走滑释压弯曲段,断层面开启,破坏早期圈闭,不利于油气成藏。长堤低凸起走滑增压弯曲段油气成藏模式主要表现为浅层成藏,双源、多层系供烃和复式输导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堤走滑断裂带 增压弯曲 释压弯曲 油气成藏模式 长堤低凸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