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sing Ambient Noise to Study the Seismic Velocity Changes Caused by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Water Level in the Zipingpu Reservoir Region
1
作者 An Yanru Zhang Xiaodong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CSCD 2017年第1期51-65,共15页
We study the feature of media changes beneath the Zipingpu reservoir and discuss the process of permeation with the water level rise and fall of the reservoir from January 2005 to January 2008 from ambient noise cross... We study the feature of media changes beneath the Zipingpu reservoir and discuss the process of permeation with the water level rise and fall of the reservoir from January 2005 to January 2008 from ambient noise cross correlation by using continuous seismic data recorded by the stations of Zipingpu seismic network and YZP station. A moving-window cross-spectrum technique has been used to calculate the relative seismic velocity changes between station pairs. Results revealed an obv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ative seismic velocity, and the water level changes with a time delay that may be caused by permeation during three main impoundments and two large scale disemboguements. Impoundment generates a fast and large impact on the superficial layer, and the changes of seismic velocity is the result of increased pressure and permeation during the impoundment. At the first impoundment, the main effect factor is pressure. During the next two process of impoundment, permeation becomes the main effect factor, affecting the fault at a depth of about 8k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bient Noise Zipingpu Reservoir water level Relative seismic velocity changes
下载PDF
Controlling factors on the submarine canyon system: A case study of the Central Canyon System in the Qiongdongnan Basin,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被引量:24
2
作者 SU Ming ZHANG Cheng +4 位作者 XIE XiNong WANG ZhenFeng JIANG Tao HE YunLong ZHANG CuiMei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4年第10期2457-2468,共12页
Based on an integrated analysis of high-resolution 2D/3D seismic data and drilling results,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tectonic- sedimentary evolution of the Qiongdongnan Basin (QDNB) since the late Miocene, and discus... Based on an integrated analysis of high-resolution 2D/3D seismic data and drilling results,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tectonic- sedimentary evolution of the Qiongdongnan Basin (QDNB) since the late Miocene, and discusses the controlling factors o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entral Canyon System (CCS). The sediment failures caused by the relative sea level falling might have discharged deposits from the slope to the canyon. The two suits of the infillings, i.e., turbidites and mass transport complex (MTC), were derived from the northwestern source and northern source, respectively. The sediment supplies, which differ significantly among different areas, might have led to the variations observed in the internal architectures. Tectonic transformation around 11.6 Ma had provided the tectonic setting for the CCS and formed an axial sub-basin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Changchang Depression, which could be called the rudiment of the CCS. The tectonic activity of the Red River Fault (RRF) at about 5.7 Ma might have strengthened the hydrodynamics of the deposits at the junction of the Yinggehal Basin (YGHB) and the QDNB to trigger a high-energy turbidity current. The MTC from the northern continental slope system might have been constrained by the Southern Uplift, functioning as a barrier for the infillings of the CCS. Thanks to a sufficient sediment supply during the Holocene period and the paleo-seafloor morphology, the relief of modern central canyon with the starving landform in the eastern Changchang Depression might have been accentuated by deposition of sediments and vertical growth along the canyon flanks, where collapse deposits were widely developed. Corresponding to the segmentation of the CCS, the forming mechanisms of the canyon between the three segments would be different. The turbidite channel in the head area had likely been triggered by the abundant sediment supply from the northwestern source together with the fault activity at about 5.7 Ma of the RRF.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canyon in the western segment were caused by combined effects of the turbidite channel from the northwestern source, the MTC from the northern continental slope, and the paleo-seafloor geomorphology. In the eastern segment, the canyon was constrained by the tectonic transformation occurring at approximately 11.6 Ma and the insufficient sediment supply from the wide-gentle slo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bmarine canyon system relative sea level change sediment supply tectonic activity Qiongdongnan Basin
原文传递
柴庄水文站测站特性分析
3
作者 王琛琛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23年第3期39-42,共4页
通过1994-2016年水文资料分析柴庄站测站特性,结果表明,汾河上游赵城站与支流东庄站控制了柴庄站81.8%的径流量,柴庄站多年平均径流量主要分布在7~10月,占全年60.6%。柴庄站断面年际间冲淤变化较大,1994-2016年间总趋势为逐年下切,至201... 通过1994-2016年水文资料分析柴庄站测站特性,结果表明,汾河上游赵城站与支流东庄站控制了柴庄站81.8%的径流量,柴庄站多年平均径流量主要分布在7~10月,占全年60.6%。柴庄站断面年际间冲淤变化较大,1994-2016年间总趋势为逐年下切,至2011年断面已接近基岩,2011年以前断面年内冲淤变化较大,以涨冲落淤为主,但全年总趋势为冲刷,2011年后年内冲淤基本平衡,年际变化较小。1994~2016年间柴庄站水位流量关系线逐渐由全年多条发展为全年1条。柴庄站2011~2016年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符合合并定线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庄水文站 测站特性 冲淤变化 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下载PDF
青藏高原隆升对云南高原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33
4
作者 程捷 刘学清 +2 位作者 高振纪 唐德翔 岳建伟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90-296,共7页
讨论了云南高原环境从上新世至早更新世对青藏高原隆升的响应。在上新世 ,云南高原普遍发育一套粘土岩、亚粘土岩、粉砂岩及褐煤的湖相、湖沼相沉积 ,大致以红河断裂为界 ,西厚东薄 ,说明在上新世云南高原内部总体构造环境较稳定 ,但西... 讨论了云南高原环境从上新世至早更新世对青藏高原隆升的响应。在上新世 ,云南高原普遍发育一套粘土岩、亚粘土岩、粉砂岩及褐煤的湖相、湖沼相沉积 ,大致以红河断裂为界 ,西厚东薄 ,说明在上新世云南高原内部总体构造环境较稳定 ,但西部盆地下沉的速度大于东部盆地。在早更新世 ,云南高原的沉积相和厚度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红河断裂以西为洪冲积相的砾石层 ,厚度薄 ;滇西北主要为河流相的砾石层和砂层 ,略较滇西的厚 ;滇中地区为河湖相和河流相的砂质粘土层、粘土层、砂层和砾石层 ,厚度较大。说明进入早更新世 ,云南高原隆升强度明显加强 ,而且从西部向东部逐渐推进。在早更新世晚期 ,在青藏高原的昆黄运动的影响下 ,全区发生了一次显著的构造运动———元谋运动 ,造成下更新统的褶皱、断裂变形和金沙江的全线贯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晚新生代 高原隆升 沉积相变 水系变迁 构造运动 气候变迁 青藏高原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新近系层序发育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李向阳 张昌民 +4 位作者 张尚锋 施和生 杜家元 朱锐 罗明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2-268,共7页
在精细的层序地层格架下,通过对地震、测井等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了构造运动、海平面升降以及沉积物供给对珠江口盆地层序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新近系经历了3次大的构造运动,构造运动造成盆地的整体抬升或局部抬升,形成层序边界的区域构... 在精细的层序地层格架下,通过对地震、测井等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了构造运动、海平面升降以及沉积物供给对珠江口盆地层序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新近系经历了3次大的构造运动,构造运动造成盆地的整体抬升或局部抬升,形成层序边界的区域构造不整合,控制了二级层序发育的周期旋回。海平面的升降控制三级层序发育模式,在一个变化周期内,当海平面下降至坡折以下往往伴随着河流回春作用,在陆坡下形成由斜坡扇、盆底扇、低位楔组成的低位体系域;当海平面小幅度地下降至陆架坡折附近或短暂下降到坡折以下,低位期沉积则以泥质浊流沉积和滑塌体为主,斜坡扇和盆底扇不发育;当海平面未下降至陆架坡折带之下时,不发育低位体系域。沉积物供给量影响层序中准层序组类型,形成进积、退积和加积3种地层叠置方式。构造运动、海平面升降以及沉积物供给3个主控因素从不同级次影响着层序发育的过程,形成了珠江口盆地不同特征的层序样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层序地层 影响因素 构造运动 海平面升降 沉积物供给
下载PDF
地电阻率与水位关系的机理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沈红会 叶碧文 +1 位作者 孙春仙 祝涛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83-190,共8页
从地电阻率的观测理论出发,指出地电阻率场地的电性结构、岩石的饱和度和孔隙度决定了地电阻率和水位的关系。在长期的观测资料基础上,通过实例系统地分析了地电阻率和水位的关系,给出了不同层位的水位变化和不同方式的水位变化对地电... 从地电阻率的观测理论出发,指出地电阻率场地的电性结构、岩石的饱和度和孔隙度决定了地电阻率和水位的关系。在长期的观测资料基础上,通过实例系统地分析了地电阻率和水位的关系,给出了不同层位的水位变化和不同方式的水位变化对地电阻率观测结果的影响,认为非构造水位变化与地电阻率的关系主要取决于表层土壤或岩石的水饱和度,构造水位变化与地电阻率变化存在明确的相关关系,从而进一步探讨了与前兆异常有关的水位和地电阻率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阻率 构造水位 电性结构 饱和度 孔隙度
下载PDF
利用水位资料反演华北地区构造应力场变化 被引量:22
7
作者 孙小龙 刘耀炜 晏锐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2-49,共8页
本文选取华北地区观测条件较好的63口水位观测井资料,运用小波分析法去除各井水位资料中的短期高频信息,提取出能反映水位多年动态变化的趋势信息,并利用各井水位趋势变化数据反演出华北地区多年构造应力场变化图像,结合其它水文资料,... 本文选取华北地区观测条件较好的63口水位观测井资料,运用小波分析法去除各井水位资料中的短期高频信息,提取出能反映水位多年动态变化的趋势信息,并利用各井水位趋势变化数据反演出华北地区多年构造应力场变化图像,结合其它水文资料,探讨了华北地区近年来的构造应力场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 构造应力场 华北地区
下载PDF
河流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7
8
作者 胡光明 倪超 +1 位作者 王军 赵文栋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5-59,共5页
河流层序地层学为河流沉积学研究注入了活力,但已有的河流层序地层模式还存在不少问题。在回顾已有河流层序地层模式的基础上,从河流层序的主控因素、层序内部的等时对比和体系域特征的描述3个方面分析了已有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从... 河流层序地层学为河流沉积学研究注入了活力,但已有的河流层序地层模式还存在不少问题。在回顾已有河流层序地层模式的基础上,从河流层序的主控因素、层序内部的等时对比和体系域特征的描述3个方面分析了已有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从河流阶地的成因入手分析河流层序的主控因素,基于河流形成过程划分体系域和进行等时对比,并从砂泥比、砂地比、砂体切割程度、微相类型的垂向变化、单层砂体平均厚度、砂体钻遇率等方面对体系域进行客观的描述,最后指出了河流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层序 基准面旋回 构造运动 气候变化 河流阶地沉积
下载PDF
蓄水条件下水体-土壤循环压盐机理试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冯琛 解建仓 +3 位作者 孙博 朱记伟 汪妮 张建龙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4-187,共4页
"改排为蓄"是盐碱地治理方法的重大创新,为揭示蓄水条件下蓄水沟水体与相邻土壤之间的动态循环压盐机理,进行水体与土壤之间盐分运移试验。通过对蓄水水位70cm→40cm→20cm的循环变化,研究水体和不同土层盐分运移规律。试验... "改排为蓄"是盐碱地治理方法的重大创新,为揭示蓄水条件下蓄水沟水体与相邻土壤之间的动态循环压盐机理,进行水体与土壤之间盐分运移试验。通过对蓄水水位70cm→40cm→20cm的循环变化,研究水体和不同土层盐分运移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蓄水水位由高到低循环变化对水体与土壤之间盐分运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蓄水位以70cm→40cm→20cm的循环变化时,0-65cm土层含盐量逐渐减少,65-100cm土层含盐量逐渐增加。通过蓄水水位升降的循环变化,可以使表层土壤的盐分逐渐减少,底层土壤的盐分逐渐增大,改变土壤盐分在垂直方向的空间分布,逐步向下循环加速压盐。因此,循环压盐机理是成立的,"改排为蓄"治理模式是可行的,可以达到盐碱地改良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水条件 水体-土壤 水位变化 盐分运移 循环压盐
下载PDF
长江城陵矶-螺山河段水位抬高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35
10
作者 段文忠 郑亚慧 刘建军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9-34,共6页
长江城螺河段水位 80年代以来较 5 0~ 6 0年代明显抬高 ,一般枯水位抬高 1 2 0~ 1 5 0m ,高水位抬高0 5 0~ 0 76m ;城陵矶水位在受到顶托时抬高可达 1 80m以上 .本文依据 40年来荆江及洞庭湖间水量、沙量等实测资料对这一问题进行... 长江城螺河段水位 80年代以来较 5 0~ 6 0年代明显抬高 ,一般枯水位抬高 1 2 0~ 1 5 0m ,高水位抬高0 5 0~ 0 76m ;城陵矶水位在受到顶托时抬高可达 1 80m以上 .本文依据 40年来荆江及洞庭湖间水量、沙量等实测资料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 ,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下荆江裁弯后加速了三口的萎缩 ,江湖关系与下荆江出口河势发生变化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 防洪 长江城螺河段 洪峰流量
下载PDF
水载荷及其对盆地沉降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学锋 钟广法 +2 位作者 孟令奎 喻国荣 黄长青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81-486,共6页
盆地沉降是构造作用与充填盆地的沉积物和水体载荷产生的重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文章提出了水载荷沉降的概念 ,推导出了水载荷沉降的计算公式 ,定量地分析了水载荷对盆地沉降的贡献 ,并在充分考虑沉积物载荷、水载荷、海平面变化、古... 盆地沉降是构造作用与充填盆地的沉积物和水体载荷产生的重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文章提出了水载荷沉降的概念 ,推导出了水载荷沉降的计算公式 ,定量地分析了水载荷对盆地沉降的贡献 ,并在充分考虑沉积物载荷、水载荷、海平面变化、古水深等的情况下 ,对Steckler和Watts构造沉降量计算公式作了修正。对美国纽约大西洋大陆边缘COSTB - 2井的定量分析表明 ,每发生 1km的构造沉降将产生约 0 .4 35km的水载荷沉降 ,去除水载荷影响后的实际构造沉降比Steckler和Watts估算的结果约小 30 .3% ,水载荷是导致美国大西洋大陆边缘强烈沉降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载荷 盆地沉降 构造作用 海平面
下载PDF
咸阳地裂缝成因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于国新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6年第3期1-4,共4页
咸阳地裂缝出现于1992年,以近东西向为主,局部发育为近南北向,水平拉张位移最明显,垂直位移次之,水平扭动位移最小,为拉张兼具左旋地裂缝。咸阳地裂缝的出现位置与区域构造线吻合,说明与区域地质构造环境密切相关,构造带的存在与活动为... 咸阳地裂缝出现于1992年,以近东西向为主,局部发育为近南北向,水平拉张位移最明显,垂直位移次之,水平扭动位移最小,为拉张兼具左旋地裂缝。咸阳地裂缝的出现位置与区域构造线吻合,说明与区域地质构造环境密切相关,构造带的存在与活动为地裂缝的发育提供了空间条件和力学薄弱界面,而承压水头的急剧下降,最终使地裂缝的出现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裂缝 构造活动 水头变化
下载PDF
中国现代海平面变化及其地壳动力学含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辛永信 马淑芹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31-41,共11页
根据中国沿海26个验潮站资料,计算了海平面年平均值,并用最小二乘法求得年平均升降速率。研究发现,在近百年来世界气候变暖、海面普遍有所升高的情况下,中国北方海平面出现普遍下降,南方海平面普遍升高。认为这种差异变化,除了气候等因... 根据中国沿海26个验潮站资料,计算了海平面年平均值,并用最小二乘法求得年平均升降速率。研究发现,在近百年来世界气候变暖、海面普遍有所升高的情况下,中国北方海平面出现普遍下降,南方海平面普遍升高。认为这种差异变化,除了气候等因素以外,主要取决于地壳动力学方面的因素。作者进一步结合现今地应力场和相邻板块活动情况及中国大陆块体变化、深部地幔物质上涌等地壳动力学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东部沿海南升北降的海平面变化格局与周围板块向大陆的推挤有因果关系,并指出北方地质块体稳定性差、富柔性;南方块体较稳定、富刚性,形变甚微。这是南北海平面变化不同的内在因素。根据上述分析,对海面变化趋势及其危险性进行了初步评估,并重点结合塘沽一带渤海实际情况提出了自己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降速率 地壳动力学 海平面变化
下载PDF
断块构造的垂直运动对海平面变化的影响──以华南沿海地区为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虎男 《华南地震》 1997年第3期59-65,共7页
全球气候变暧固然是导至海平面上升的重要原因,但地球体积变化、构造作用和均衡作用等引起洋盆体积的变化而最终导至海平面变化,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本文以华南沿海地区为例,初步探讨断块构造的现代垂直运动对海平面变化的影响,以... 全球气候变暧固然是导至海平面上升的重要原因,但地球体积变化、构造作用和均衡作用等引起洋盆体积的变化而最终导至海平面变化,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本文以华南沿海地区为例,初步探讨断块构造的现代垂直运动对海平面变化的影响,以供更大范围内的研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平面变化 断块构造 垂直运动 华南 沿海地区
下载PDF
南海北部白云深水区之基础地质 被引量:69
15
作者 庞雄 陈长民 +4 位作者 彭大钧 周蒂 邵磊 何敏 柳保军 《中国海上油气》 CAS 2008年第4期215-222,共8页
白云深水区具有复杂而特殊的地质条件:位于中生代俯冲带的构造软弱带、新生代减薄的洋陆过渡地壳和新生代盆地构造转换带,具有特殊的构造演变背景;经历了"断陷—断拗—拗陷"的沉积充填演化历史,形成了三层盆地结构;渐新世以... 白云深水区具有复杂而特殊的地质条件:位于中生代俯冲带的构造软弱带、新生代减薄的洋陆过渡地壳和新生代盆地构造转换带,具有特殊的构造演变背景;经历了"断陷—断拗—拗陷"的沉积充填演化历史,形成了三层盆地结构;渐新世以来受到南海扩张的影响而持续沉降,具有与全球海平面变化相反的台阶式海侵型相对海平面变化特征,总体形成下粗上细的沉积充填序列。白云深水区渐新世为浅海陆架环境,发育三角洲沉积,渐新世末(23.8Ma)发生重大地质事件从此成为深水陆坡环境,发育大型珠江深水扇系统沉积。这些地质条件无疑控制和影响了白云深水区构造演变、沉积充填和油气成藏。正确认识白云深水区的基础地质条件,将有利于指导深水油气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深水区 珠江深水扇 海平面变化 洋陆过渡地壳 构造转换带 油气勘探
下载PDF
基于不同断面固化方案的河道断面冲淤变化物理模型试验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昕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7年第6期28-33,共6页
为运用物理模型分析天然河道冲淤变化过程,探求测量断面相对稳定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通过设定不同物理模型来分析不同方案下的河道冲淤过程以及流量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方案一下断面淤积较大,高水时有塌岸现象,低水时河道断面水位... 为运用物理模型分析天然河道冲淤变化过程,探求测量断面相对稳定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通过设定不同物理模型来分析不同方案下的河道冲淤过程以及流量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方案一下断面淤积较大,高水时有塌岸现象,低水时河道断面水位流量关系较为稳定;试验断面上下游设置两坎的固化方案,河道断面冲淤变化最小,水位流量关系线较为单一。研究成果对于河道断面固化方案下的断面冲淤变化和探求断面水位流量关系提供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断面固化方案 河道冲淤变化分析 水位流量关系变化 物理模型试验
下载PDF
苏北沿海的新构造运动及其与海面变化的关系
17
作者 石尚群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3期92-99,共8页
本文试图对苏北沿海的新构造运动及其与海面变化的关系作初步研究,可为深入探讨江苏海岸线变迁及趋势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新构造运动 海面 江苏 沿海地区
下载PDF
基于不同断面固化方案的河道断面冲淤变化物理模型试验分析
18
作者 陈昕 《吉林水利》 2017年第5期34-38,共5页
为运用物理模型分析天然河道冲淤变化过程,探求测量断面相对稳定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本文通过设定不同物理模型来分析不同方案下的河道冲淤过程以及流量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方案一下断面淤积较大,高水时有塌岸现象,低水时河道断面... 为运用物理模型分析天然河道冲淤变化过程,探求测量断面相对稳定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本文通过设定不同物理模型来分析不同方案下的河道冲淤过程以及流量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方案一下断面淤积较大,高水时有塌岸现象,低水时河道断面水位流量关系较为稳定;试验断面上下游设置两坎的固化方案,河道断面冲淤变化最小,水位流量关系线较为单一。研究成果对于河道断面固化方案下的断面冲淤变化和探求断面水位流量关系提供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断面固化方案 河道冲淤变化分析 水位流量关系变化 物理模型试验
下载PDF
近20年青海湖水量变化遥感分析 被引量:20
19
作者 张洪源 吴艳红 +1 位作者 刘衍君 郭立男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23-832,共10页
青藏高原湖泊水量的变化是揭示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区域水循环响应的重要信息载体。区别于常用的水文学方法,本文利用MODIS遥感影像和LEGOS高度计多年连续数据,基于湖泊水位—面积关系,探讨了湖泊水量变化的遥感分析方法,并以青藏高原面积... 青藏高原湖泊水量的变化是揭示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区域水循环响应的重要信息载体。区别于常用的水文学方法,本文利用MODIS遥感影像和LEGOS高度计多年连续数据,基于湖泊水位—面积关系,探讨了湖泊水量变化的遥感分析方法,并以青藏高原面积最大的青海湖为例,揭示青海湖近20年来(2001-2016)湖泊水量年内与年际变化特征。主要结论为:青海湖湖泊面积在2001-2016年间整体扩张了187.9 km^2,变化速率为11.6 km^2/a;水位在2001-2014年间上升了1.15 m,变化速率为0.10 m/a。青海湖水位—面积关系表现为二次函数关系(相关系数R^2=0.83)。基于水位—面积关系,进一步估算分析了青海湖水量平衡的净收支及其年内和年际变化。近20年来,青海湖水量总体呈增加趋势,其变化率约为4.5×10~8m^3/a。降水的增加与蒸发能力的下降是湖泊水量增加决定性的驱动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水位—面积关系 水量变化 青海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