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ariations of plant life form diversity along the Northeast China Transect and its direct gradient analysis 被引量:2
1
作者 WANGRen-zhong GAOQiong2 TANGHai-pi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547-551,共5页
Plant life form diversity and its direct gradient analysis on a larger scale climate change gradient were tested, based on the data from Northeast China Transect platfor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pecies numbers, ... Plant life form diversity and its direct gradient analysis on a larger scale climate change gradient were tested, based on the data from Northeast China Transect platfor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pecies numbers, life form richness and life form diversity were relative higher at the eastern forests and the ecotone between typical vegetation, while those on the meadow grasslands and typical steppes were lower. Although plant life forms can reflect the climate variations, life form diversity is not consistent with the major global gradient along the N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theast china transect plant life form diversity ECOTONE gradient analysis
下载PDF
Psychological problems in China in the era of transformation
2
作者 Arnulf Kolstad Nini Gjesvik 《Open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12年第2期147-156,共10页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reach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how minor psychological problems (MPP) are perceived in China by well-educated Chinese. An exploratory qualitative design is used. The results are based ...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reach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how minor psychological problems (MPP) are perceived in China by well-educated Chinese. An exploratory qualitative design is used. The results are based on interviews with professionals and students practicing Chinese medicine (TCM) and lay people from three urban sites. Minor psychological problems have traditionally not been labelled as disorders or illnesses but challenges in daily living or as “heart problems” and seemed to have less serious consequences than we are accustomed to think from a modern western outlook. “Problems of life” rather than sickness was the category that best summarized perceptions of such problems among the Chinese. It points to a salutogenetic perspective reflecting perception of mental health and MPP as processes of adap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meaning rather than medical conditions or sickness. Due to the influence from the West these problems are, however, more often comprehended as a health problems or even sickness, and not solely natural problems of lif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YCHOLOGICAL PROBLEMS china Societal change Competing VALUES Stress PROBLEMS of life
下载PDF
Income Growth,Urbanization,Changing Life Style and Energy Requirements in China
3
作者 Wang Yan Shi Minjun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2年第2期120-128,共9页
This paper aims to estimate the effects of changing life style and consumption demands driven by income growth and urbanization on increase of energy requirements in China, and es-timate the impacts of improvement in ... This paper aims to estimate the effects of changing life style and consumption demands driven by income growth and urbanization on increase of energy requirements in China, and es-timate the impacts of improvement in household consumption on mitigating energy requirements towards 2020, based on input-out-put analysis and scenarios simulation approach. The result shows that energy requirement per capita has increased by 159% for urban residents and 147% for rural residents from 1995 to 2004. Growth in household consumption driven by income growth and urbanization may induce a successive increase in energy require-ments in future. Per capita energy requirements of urban residents will increase by 240% during 2002-2015 and 330% during 2002-2020. Urbanization might lead to 0.75 billion ton of increment of energy requirements in 2020. About 45%-48% of total energy requirements in China might be a consequence of residents' life styles and the economic activities to support consumption demands in 2020. Under low-carbon life style scenario, per capita energy requirements of urban residents may decline to 97% in 2015 and 92% in 2020 in contrast with baseline scenario. That implies that China needs to pay a great attention to developing green low-carbon life style in order to realize mitigation target towards 20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需求 生活方式 城市化 中国 收入 城镇居民 消费需求 家庭消费
下载PDF
How China tackles climate change through standards
4
作者 Lin Ling CNIS 《China Standardization》 2011年第1期43-48,共6页
Climate change is a challenge faced by the whole humanity.As the world's largest developing country, China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climate change and has taken effective measures to address climate change iss... Climate change is a challenge faced by the whole humanity.As the world's largest developing country, China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climate change and has taken effective measures to address climate change issues despite its tremendous task to develop economy, eliminate poverty and improve people's liveliho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fe GHG How china tackles climate change through standards
下载PDF
西北干旱区荒漠植物叶片和细根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5
作者 陈壹铭 单立山 +4 位作者 马静 王红永 解婷婷 杨洁 马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648-3659,共12页
植物的叶片和细根是植物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最重要的营养器官,其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反映了植物的养分限制状况及叶片与细根间的协同作用,开展叶片与细根化学计量关系的研究,对认识植物养分利用策略及元素间平衡关系有重要... 植物的叶片和细根是植物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最重要的营养器官,其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反映了植物的养分限制状况及叶片与细根间的协同作用,开展叶片与细根化学计量关系的研究,对认识植物养分利用策略及元素间平衡关系有重要意义。对西北干旱区21种荒漠植物叶片与细根C、N、P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了C、N、P含量及其计量比在不同生活型及不同器官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西北干旱区荒漠植物叶片与细根C含量相对稳定,叶N、P含量高于细根,说明在干旱生境中,植物对养分的分配侧重于地上部分,以完成其正常的生命活动;叶片与细根的N∶P无显著差异,有明显的保守性,表明植物地上与地下部分养分吸收策略与分配规律具有一致性;2)不同生活型植物叶片和细根的C、N、P含量及C∶N、C∶P存在显著差异,灌木与禾草具有较高的C∶N和C∶P,杂类草具有较高的N、P含量,说明灌木与禾草倾向于保守型养分适应策略,杂类草倾向于快速生长的资源竞争策略;3)21种荒漠植物叶片与细根N、P含量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西北干旱区荒漠植物体内N、P元素间存在相互作用;4)植物叶片与细根间C、N、P含量及C∶N、C∶P存在等速生长关系,表明植物光合产物和养分在地上与地下部分间的分配具有平行的比例关系,但这种关系受生活型影响。上述结果表明西北干旱区不同生活型植物在恶劣生境中存在不同的养分适应策略,且地上与地下部分的养分利用策略及分配规律存在协同作用,这为进一步认识西北干旱区荒漠植物的养分利用策略提供了试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化学计量 叶片 细根 生活型 西北干旱区 荒漠植物
下载PDF
现代中国社会变迁的生动武术图景——评《社会变迁与运动员生活秩序的重建:以山西省武术运动员退役生活为中心(1958—2008)》
6
作者 马天辕 《武术研究》 2024年第4期43-47,共5页
文章从社会变迁和重建运动员生活秩序的深层理论探究现代中国社会变迁的武术图景,主要从现代运动员肩负的重任、“国家需要”以及运动员个体期待与适应的生活秩序方面对《社会变迁与运动员生活秩序的重建:以山西省武术运动员退役生活为... 文章从社会变迁和重建运动员生活秩序的深层理论探究现代中国社会变迁的武术图景,主要从现代运动员肩负的重任、“国家需要”以及运动员个体期待与适应的生活秩序方面对《社会变迁与运动员生活秩序的重建:以山西省武术运动员退役生活为中心(1958—2008)》进行理性思考与社会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中国 社会变迁 武术图景 运动员退役生活
下载PDF
延河流域不同生活型植物功能性状特征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4
7
作者 朱晓旭 温仲明 +5 位作者 郑诚 高原 张格语 王维维 刁晓晨 万锦枫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28-336,共9页
[目的]探究不同生活型植物对延河流域生境的生长适应策略,为理解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机制和该流域植被恢复物种选择等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方法]以黄土丘陵区延河流域为研究区,选择乔木、灌木和草本3种植物生活型,调查了6个与资源获... [目的]探究不同生活型植物对延河流域生境的生长适应策略,为理解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机制和该流域植被恢复物种选择等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方法]以黄土丘陵区延河流域为研究区,选择乔木、灌木和草本3种植物生活型,调查了6个与资源获取能力相关的植物功能性状,应用方差分析、线性回归和冗余分析方法探究了延河流域不同生活型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策略和机制。[结果]延河流域不同生活型植物的比叶面积、比根长、叶组织密度、根组织密度、叶氮含量、根氮含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水分是延河流域植物生存的限制性因子。[结论]为适应延河流域生境,草本植物采取“快速投资—收益”型(获取型)策略,灌木和乔木植物采取“缓慢投资—收益”型(保守型)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功能性状 植物生活型 延河流域 环境变化 生存策略
下载PDF
Latitudinal pattern and the driving factors of leaf functional traits in 185 shrub species across eastern China 被引量:9
8
作者 Yongkai Luo Huifeng Hu +3 位作者 Mengying Zhao He Li Shangshi Liu Jingyun Fang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SCIE CSCD 2019年第1期67-77,共11页
Aims To explore the pattern of the leaf functional traits of shrub species along a latitudinal gradient in eastern China and determine the driv-ing factors of leaf trait variation at a large scale.Methods We investiga... Aims To explore the pattern of the leaf functional traits of shrub species along a latitudinal gradient in eastern China and determine the driv-ing factors of leaf trait variation at a large scale.Methods We investigated the leaf thickness(LT),leaf area(LA),specific leaf area(SLA)and leaf dry mass content(LDMC)of 185 shrub species from 13 sites across eastern China.The trends of these four-leaf traits were ana-lyzed with respect to latitude,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life forms(e.g.,evergreen and deciduous)and habitats(e.g.,understory and typical)were compared.We quantified the effects of the plant life form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the leaf traits via mixed-model analyses.Important Findings The LT and LA decreased,whilst and the LDMC increased,as the latitude increased,an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se traits were observed between the different plant life forms.The LT and LA were smaller,whereas the SLA and LDMC were larger in decidu-ous shrubs than in evergreen shrubs.Among the different habitats,the LA and SLA were larger,while the LDMC was smaller in under-story shrubs than in typical shrub species.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ypical shrub species are better adapted to drier environments,as indicated by a reduced LT and increased LDMC.Furthermore,general linear models showed that variations in the four-leaf traits with respect to latitude were mainly caused by a shift in plant life for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rub species leaf functional traits latitude trend different life forms eastern china
原文传递
全球变化压力下中国东部样带植被与农业生态系统格局的可能性变化 被引量:38
9
作者 彭少麟 赵平 +1 位作者 任海 郑凤英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17-226,共10页
在中国东部南北样带NSTEC大量实验数据的基础上 ,对热量梯度驱动下自然植被生态系统连续带的生产力变化进行模拟 ,对反映植被组成结构特征的生活型谱的变化 ,以及在全球变化平均温度可能增加的情况下 ,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格局的变化进... 在中国东部南北样带NSTEC大量实验数据的基础上 ,对热量梯度驱动下自然植被生态系统连续带的生产力变化进行模拟 ,对反映植被组成结构特征的生活型谱的变化 ,以及在全球变化平均温度可能增加的情况下 ,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格局的变化进行分析。在这一样带中 ,从南到北地带性植被有北热带季节雨林、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亚热带常绿落叶混交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和寒温带针叶林。模拟在温度增加 1℃的情况下生产力的变化 ;由南部的北热带季节雨林和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增加约 1%到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和寒温带针叶林增加约 5 %~ 6 %,显示出生产力增加强度随纬度增大具一定相关关系。植被的物种结构变化比生产力变化缓慢得多。对样带的森林植被的生活型谱进行分析 ,表明其存在着 8种主要的生活谱结构类型。在平均温度增加的情况下 ,不同生活型谱结构的生态系统分布呈现向北扩展位移的趋势。在农业生态系统的格局中 ,在平均温度增加的情况下 ,南亚热带水稻三熟将不会季节太紧而有可能进行大面积三造生产。中亚热带双季稻连作一年三熟受低温影响减少。北亚热带一年二熟季节上有保证。暖温带许多地方能有二造收成。温带和寒温带的生产面积将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化 中国东部样带 生产力格局 生活型谱结构 农业生产结构
下载PDF
西北温凉半湿润区气候变化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以甘肃岷县为例 被引量:41
10
作者 姚玉璧 张秀云 +2 位作者 王润元 邓振镛 卢汉威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0-108,共9页
利用西北温凉半湿润区马铃薯生长发育定位观测资料、加密观测和对应平行气象观测资料,分析气候变化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马铃薯块茎生长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域降水量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降水量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 利用西北温凉半湿润区马铃薯生长发育定位观测资料、加密观测和对应平行气象观测资料,分析气候变化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马铃薯块茎生长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域降水量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降水量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向率为-8.329 mm/10 a。降水量存在3 a的年际周期变化。气温年际变化呈上升趋势,气温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向率为0.144℃/10 a。作物生长季干燥指数呈显著上升趋势,干燥指数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向率为0.042/10 a,20世纪90年代初至2007年明显趋于干旱化。马铃薯播种到采收约需150-168d,需≥0℃积温2000-2300℃,降水量400-500mm,日照时数900-1100h。马铃薯在播种后105d开始,块茎由缓慢生长转为迅速生长阶段;在播种后127d,块茎生长速度最大;播种后149d开始,块茎生长从迅速生长又转为缓慢生长。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全生育期而言,受气候变暖的影响,马铃薯花序形成期每10 a提前8-9d,开花期每10 a提前4-5d。气温对马铃薯产量形成除采收期外,其余为负效应,块茎膨大期对气温变化十分敏感;而降水量的影响函数同热量的影响函数呈反相位分布,除出苗期和采收期降水量为负效应外,其余时段降水量对马铃薯产量形成均为正效应,马铃薯分枝期到开花期对降水量变化十分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气候变化 马铃薯 生育 块茎形成
下载PDF
东北地区植被分布全球气候变化区域响应 被引量:60
11
作者 吴正方 靳英华 +2 位作者 刘吉平 商丽娜 赵东升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64-570,共7页
根据东北地区生态气候环境和生物地理规律对Holdridge生命地带分类系统进行修正,将东北地区植被分为寒温带湿润森林、寒温带潮湿森林、温带湿润森林、暖温带湿润森林、温带半湿润森林草甸草原、温带半湿润草甸草原、温带半干旱典型草原... 根据东北地区生态气候环境和生物地理规律对Holdridge生命地带分类系统进行修正,将东北地区植被分为寒温带湿润森林、寒温带潮湿森林、温带湿润森林、暖温带湿润森林、温带半湿润森林草甸草原、温带半湿润草甸草原、温带半干旱典型草原、暖温带半湿润草甸草原和暖温带半干旱典型草原等9个生命地带并分析了其空间分布特征。运用大气环流模式分析东北地区由于温室气体增加导致的气候变化趋势。以此为基础评价东北地区植被分布的区域响应。全球气候变暖情景下,东北地区暖温带和温带范围明显扩大,而寒温带范围缩小甚至退出东北地区,植被分布界限显著北移;同时湿润区面积减少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扩大,导致森林面积缩小草原面积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植被分类 空间分布特征 生命地带 大气环流模式 气候变化趋势
下载PDF
高山林线形成机理及植物相关生理生态学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12
作者 李明财 罗天祥 +1 位作者 朱教君 孔高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5583-5591,共9页
高山林线作为极端环境条件下树木生存的界限,由于其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关注。研究高山林线形成机理以及林线地带植物相关生理生态学特性成为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植被动态变化的出发点。对于高山林线形成... 高山林线作为极端环境条件下树木生存的界限,由于其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关注。研究高山林线形成机理以及林线地带植物相关生理生态学特性成为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植被动态变化的出发点。对于高山林线形成机理研究主要关注两方面问题:(1)林线地带外界环境如何限制乔木生长和分布,其内在机理如何;(2)灌木及草本相对于乔木在林线地区有哪些生存优势,从乔木到灌木及草本生活型演变的功能及意义如何。综述了当前高山林线形成机理及相关生理生态特性的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指出尽管温度(尤其是生长季低温)在全球尺度上能解释大部分高山区域林线的分布,但树木生长和生存受限的内在机理并没有弄清楚,目前主要存在"碳受限"以及"生长受限"假说两大争论焦点。另外,理论上受温度控制的高山林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表现出不同的模式,表明全球变化对林线分布和植被生长影响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此,未来的研究应该关注影响林线地区植被生长的多种生理生态学过程,比如水分及养分利用过程,以及从乔木到灌木及草本生活型演变的功能意义,从而为林线形成机理以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提供更好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林线 气候变化 形成机理 生理生态过程 生活型演变
下载PDF
藤本植物生活型系统的修订及中国亚热带东部藤本植物的生活型分析 被引量:57
13
作者 蔡永立 宋永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808-814,共7页
根据中国亚热带东部藤本植物的特征 ,修订并扩充了 Mueller-Dombois和 Ellenberg生活型系统中藤本植物分类部分。对本区生活型分析的结果表明 ,中国亚热带东部藤本植物的生活型谱是以高位芽藤本占绝对优势 ( 72 .7% )其次为地下芽藤本 (... 根据中国亚热带东部藤本植物的特征 ,修订并扩充了 Mueller-Dombois和 Ellenberg生活型系统中藤本植物分类部分。对本区生活型分析的结果表明 ,中国亚热带东部藤本植物的生活型谱是以高位芽藤本占绝对优势 ( 72 .7% )其次为地下芽藤本 ( 1 7.5% )、地面芽藤本 ( 6.2 % )、1年生藤本 ( 2 .7% )和地上芽藤本 ( 1 .5% ) ,除地下芽藤本比例略高外 ,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活型谱十分接近 ,具有比较明确的生态学意义 ;地下芽藤本比例略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该类藤本具有地下贮藏器官 ,因此有利于次年春天迅速的抽生攀援枝 ,较其他草质藤本更优先占领光合空间 ,这是对区域小生境长期适应的结果。藤本植物生活型是影响其在群落中分布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亚热带东部 藤本植物 生活型
下载PDF
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生活型与性系统多样性 被引量:32
14
作者 张斯斯 肖宜安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1-359,共9页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深入分析了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的生活型,繁殖方式,果实类型,花大小、颜色和花期等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分布的137种外来入侵植物,隶属于30科94属,其中菊科(46种)、禾本科(26种)、豆科(11种)、苋科(10种)和十字花科(6...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深入分析了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的生活型,繁殖方式,果实类型,花大小、颜色和花期等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分布的137种外来入侵植物,隶属于30科94属,其中菊科(46种)、禾本科(26种)、豆科(11种)、苋科(10种)和十字花科(6种)的植物占了中国入侵植物的72.3%。对其生活型分析的结果表明,外来入侵植物中,草本植物最多,有130种,占总种数的94.8%;灌木有3种;乔木有2种;和藤本有2种;分别占了2.2%、1.5%、1.5%。与全球部分地区相比,中国入侵植物中,木本植物(乔木和灌木)入侵比例较低。从繁殖方式来看,有88个种的主要繁殖方式是种子繁殖,占了64.2%;43个种的繁殖方式兼有克隆繁殖和种子繁殖,占31.4%。从花大小和颜色看,大部分的物种花比较小,产生小花的物种占了63.5%;而且其颜色鲜艳,有利于吸引昆虫传粉,花期也不长,花期短于5个月的占了66.4%。这些特征都有助于植物入侵。另外,果实的类型中干果占优势,占总入侵植物总数的95.6%,其中瘦果有62种;肉果占4.4%。结果表明,草本、可种子繁殖、花小、花期短的物种更容易入侵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植物 性系统 生活型 入侵性 中国
下载PDF
东北地区蒙古栎群落生活型谱比较 被引量:19
15
作者 于顺利 陈灵芝 马克平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18-121,共4页
Accord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life\|form provided by Raunkiaer,the life\|forms of 290 vascular plants of 10 Quercus mongolica communities in north\|east China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emi... Accord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life\|form provided by Raunkiaer,the life\|forms of 290 vascular plants of 10 Quercus mongolica communities in north\|east China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emicryptophytes were the dominant life\|forms,accounted for 32.4% of all the forest vascular plants,followed by geocryptophytes,accounted for 23.1%,mesophanerophytes and nanophanerophytes were about 14.6% and 13.9% separately.Altitude and latitude could affect the ratio of geocryptophytes.With the increasing of altitude and latitude,the ratio of geocryptophytes had a trend to develop.The regression analysis among geocryptophytes,hemicryptophytes,altitude and latitude were done.The water content in soil could affect the ratio of therophytes.The ratio of mesophanerophytes,nanophanerophytes,hemicryptophytes and chamaephytes didn’t change significantly with the increasing of altitude and latitu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蒙古栎群落 维管植物 生活型谱
下载PDF
植物生活型分类系统的修订及中国暖温带森林植物生活型谱分析 被引量:123
16
作者 高贤明 陈灵芝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8年第6期553-559,共7页
根据中国暖温带森林植物习性,修订了Raunkiear的生活型分类系统。通过对暖温带森林植物生活型谱的分析,证明暖温带森林群落植物生活型谱以地面芽为主,其次是地下芽。受水、热不足和人为活动频繁等条件的限制,暖温带地区缺... 根据中国暖温带森林植物习性,修订了Raunkiear的生活型分类系统。通过对暖温带森林植物生活型谱的分析,证明暖温带森林群落植物生活型谱以地面芽为主,其次是地下芽。受水、热不足和人为活动频繁等条件的限制,暖温带地区缺乏或极少有高于25m的大高位芽植物;中高位芽、小高位芽和矮高位芽植物所占的比重与地面芽植物近似,其中落叶阔叶高位芽植物占有绝对的优势。主要由上述生活型所构成的暖温带森林植物生活型谱,基本反映了我国暖温带森林区夏季温暖多雨、冬季寒冷干旱的中纬度气候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暖温带 植物生活型 生活型谱 修订
下载PDF
长白山区长期放牧草地植物种类动态 被引量:2
17
作者 宋金枝 杨允菲 +2 位作者 秦佳梅 周繇 李海燕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31-134,146,共5页
通过实地调查,对临江市八里沟老秃岭长期放牧草地和林下草地植物种类动态及其多样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长期放牧草地和林下草地中,共出现111种植物,隶属于43科,93属,其中,长期放牧草地(1区)共有植物63种,林下草地中(2区)109种... 通过实地调查,对临江市八里沟老秃岭长期放牧草地和林下草地植物种类动态及其多样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长期放牧草地和林下草地中,共出现111种植物,隶属于43科,93属,其中,长期放牧草地(1区)共有植物63种,林下草地中(2区)109种。林下草地植被区以菊科、百合科、毛茛科、禾本科、豆科、蔷薇科、石竹科、堇菜科、伞形科、松科、虎耳草科、蓼科、唇形科植物占优势,占68%以上;长期放牧草地植被区以菊科、百合科、毛茛科、禾本科、蔷薇科、堇菜科、蓼科、十字花科植物占优势,占63%以上。2个植被区的镶嵌群落均以分枝植物和直立植物为主,其次为莲座植物。在Raunkiaer生活型谱中,2个植被区均以地面芽植物和地下芽植物的比例最大。长期放牧草地植被区高位芽植物比例很小,仅占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种类动态 株生长型 Raunkiaer生活型 生活型谱
下载PDF
个人生活史:当代中国史研究的重要增长点 被引量:17
18
作者 戴建兵 张志永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8-72,共5页
囿于中西方的国家与社会之间关系不同,当代中国个人生活史研究与西方私人生活史研究存在着较大差异,并且还是一块待开拓的处女地。从资料上看,人事制度是当代中国一项重要的管理制度,个人档案具有内容丰富、真实等优点,成为个人生活史... 囿于中西方的国家与社会之间关系不同,当代中国个人生活史研究与西方私人生活史研究存在着较大差异,并且还是一块待开拓的处女地。从资料上看,人事制度是当代中国一项重要的管理制度,个人档案具有内容丰富、真实等优点,成为个人生活史研究的基本史料。当代中国个人生活史研究开辟了史学研究新领域,以全新的微观角度反映了普通民众的日常社会生活,拓展了中国社会史研究范围,可使人们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缓慢而深刻的社会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档案 个人生活史 当代中国 社会变迁
下载PDF
云南地区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的研究 被引量:20
19
作者 冯建孟 朱有勇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21-625,共5页
物种特有现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区系地理学和保护生物学意义。利用大尺度的植物物种分布信息,探讨了云南地区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的科、属组成,区系性质及其地理分布格局。结果表明,云南地区拥有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125属,分属于59科,共含... 物种特有现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区系地理学和保护生物学意义。利用大尺度的植物物种分布信息,探讨了云南地区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的科、属组成,区系性质及其地理分布格局。结果表明,云南地区拥有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125属,分属于59科,共含种子植物246种,是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的重要分布地区之一。含特有属较多的科主要为菊科Compositae、苦苣苔科Gesneriaceae、伞形科Umbelliferae、禾本科Gramineae和唇形科Labiatae。从各属所包含的物种数来看,单型属占主体地位。根据科的分布区类型构成,云南地区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主要起源于热带地区。从属的生活型构成来看,主要以草本植物属为主,而木本植物属所占比重相对较小,暗示着研究区域内特有属的区系兼有年轻成分和古老成分,但以年轻成分为主。从空间分布格局来看,特有属主要分布在"田中线"以东地区。与过去的研究结果不同,我们发现云南地区拥有3个重要的特有属分布中心和3个次级分布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有属 区系成分 生活型 分布格局 种子植物 云南地区
下载PDF
北方山区主要森林类型树木叶片氮、磷回收效率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宗宁 石培礼 +1 位作者 耿守保 马维玲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20-529,共10页
养分回收是植物养分利用策略的重要驱动力,可减少养分流失,降低其对环境的依赖性,对植物种群和群落稳定性、生态系统养分循环都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本文在收集北方山区(黄土高原、太行山区、京北山区)天然林、人工林等各种森林成熟... 养分回收是植物养分利用策略的重要驱动力,可减少养分流失,降低其对环境的依赖性,对植物种群和群落稳定性、生态系统养分循环都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本文在收集北方山区(黄土高原、太行山区、京北山区)天然林、人工林等各种森林成熟叶片和凋落物氮、磷养分含量等资料的基础上,根据群落生活型和管理方式将各类森林进行归并,对其养分回收效率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表明,各类森林植被通过成熟叶片和落叶中氮、磷含量计算得到的叶片氮、磷回收效率分别是24.5%~71.3%和18.1%~75.4%,均值分别是45.5%和47.4%。北方山区天然林和人工林成熟叶片的平均氮含量分别是11.6 g·kg^(-1)和21.6 g·kg^(-1),人工林成熟叶片氮含量显著高于天然林,养分在人工林生长过程中可能基本处于消耗状态。不同地区天然林与人工林叶片磷含量存在差异:太行山区天然林成熟叶片和枯落叶片磷含量显著高于人工林,而京北山区人工林成熟叶片磷含量较高,枯落叶片磷含量较低。灌木成熟和枯落叶片中氮含量显著高于乔木,而两者间磷含量无显著差异;灌木叶片氮回收效率高于乔木。通过3个地区的比较发现,京北山区树木叶片氮、磷回收效率分别是62.1%和67.8%,高于其他两个地区。相关分析表明,北方山区森林枯落叶片氮含量是影响叶片氮、磷回收效率的重要因子。通过对不同树种养分回收效率的比较发现,针叶树种养分回收效率大于阔叶树种,这说明在土壤养分贫瘠山区针叶树种的养分回收效率更高,更能适应这种贫瘠的土壤环境。在山区进行人工建植时,针叶树种高的养分利用效率应该被考虑进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山区 森林类型 生活型 管理方式 氮磷含量 养分回收效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