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刘师培的诗艺
1
作者 王韬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68-71,共4页
刘师培前期诗作的情怀意象多近长吉体,可知他学诗的主要对象正是李贺;《匪风集》作为其中期诗作的代表,单从技艺来看,尚未臻练达;刘师培的后期诗作改宗魏晋,多法前人之山水、玄言。
关键词 长吉体 《匪风集》 魏晋
下载PDF
新疆昌吉地区回族“花儿”的演唱风格探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可英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76-79,共4页
文章通过对新疆昌吉地区回族"花儿"语言特色、演唱风格的研究,力图揭示新疆昌吉地区回族"花儿"的演唱风格与之产生的文化背景之间的密切联系。
关键词 新疆昌吉 回族“花儿” 演唱风格
下载PDF
论长吉体的艺术特色及形成原因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海玉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10期27-30,共4页
李贺是我国唐代杰出的诗人之一,是继屈原、李白之后又一位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风奇特、冷艳,多写咏仙讽鬼题材,被称为"诗鬼",形成自己独特的"长吉体"。成为我国诗坛上独树一帜的杰出诗人。本通过对李贺诗歌的分析... 李贺是我国唐代杰出的诗人之一,是继屈原、李白之后又一位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风奇特、冷艳,多写咏仙讽鬼题材,被称为"诗鬼",形成自己独特的"长吉体"。成为我国诗坛上独树一帜的杰出诗人。本通过对李贺诗歌的分析研究,从而总结出他的诗歌自成一体的原因及其诗歌的艺术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吉体 冷艳奇峭 浪漫主义
下载PDF
复义理论视角下的李贺诗歌
4
作者 罗晓艳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78-81,共4页
复义是英美新批评代表人物燕卜荪提出的文学语言的重要特征,与中国古代文论提倡言有尽而意无穷、认为语言可以包含多重含义的传统相契,这种语言的多义性在李贺的诗歌作品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以此作为复义理论的批评文本,可以寻解中西诗歌... 复义是英美新批评代表人物燕卜荪提出的文学语言的重要特征,与中国古代文论提倡言有尽而意无穷、认为语言可以包含多重含义的传统相契,这种语言的多义性在李贺的诗歌作品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以此作为复义理论的批评文本,可以寻解中西诗歌的共通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义理论 多义性 古代文论 李贺 长吉体
下载PDF
昌吉凹陷西斜坡不整合对地层圈闭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姚文礼 王利 +3 位作者 刘诗茵 侯玉花 白天阳 刘群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45-549,共5页
为了明确昌吉凹陷西斜坡地层油气藏分布特征及下一步勘探方向,文中在三维地震精细解释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测井、录井等资料,系统分析了研究区不整合结构的宏观样式及分布规律,进一步结合不整合的宏观样式以及不整合面上下地层岩性组合的... 为了明确昌吉凹陷西斜坡地层油气藏分布特征及下一步勘探方向,文中在三维地震精细解释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测井、录井等资料,系统分析了研究区不整合结构的宏观样式及分布规律,进一步结合不整合的宏观样式以及不整合面上下地层岩性组合的配置方式,研究了地层圈闭的控制因素。研究表明:由凹陷区向凸起区依次发育平行式、平超式、截超式以及截平式等4种不整合宏观样式;针对不同宏观样式,系统开展盖层条件(泥岩顶板、风化黏土层)、遮挡条件(断裂、地层超覆线及地层削蚀线)等圈闭要素分析是在斜坡区寻找地层圈闭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整合 宏观样式 岩性配置 地层圈闭 西斜坡 昌吉凹陷
下载PDF
塑造昌吉市民族特色的城市风貌
6
作者 姜天羽 李江宏 《城市建筑》 2014年第4期335-335,共1页
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城市的建设逐渐趋同,出现了"千城一面"的现象,民族特色和传统特征正在逐渐弱化。本文通过对昌吉市民族特色的挖掘,发现昌吉市城市风貌存在的问题,以民族文化为重点,提出如何塑造昌吉市城市风貌的建议。
关键词 昌吉市 民族特色 城市风貌
下载PDF
温庭筠乐府效法“长吉体”的取向
7
作者 葛晓音 《中国文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7-70,共14页
晚唐诗人对李贺的效仿,大都流于“缀裁其字句”,温庭筠则超越了时人对“长吉体”的肤浅理解。从李贺“探寻前事”注重提炼场景、善于表现内心的深层感觉、以及用细节暗示情思这三方面的艺术特点来看,温庭筠对“长吉体”均有所取舍。其... 晚唐诗人对李贺的效仿,大都流于“缀裁其字句”,温庭筠则超越了时人对“长吉体”的肤浅理解。从李贺“探寻前事”注重提炼场景、善于表现内心的深层感觉、以及用细节暗示情思这三方面的艺术特点来看,温庭筠对“长吉体”均有所取舍。其乐府诗的场景描写刻意避免非现实的想象,汰洗了晚唐人效李贺的“神仙诡怪”色彩。既能体悟李贺发掘心理感觉的创作追求,又能融入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和巧妙创意。并充分发挥其构思深曲的特长,通过角度新颖的立意和变化多端的章法使其乐府保持七古的声调体势,而不至于“尽入诗余”,体现了视南朝陈隋乐府为本色当行的体式意识和诗学理念。因而其“乐府倚曲”可视为继白居易和李贺之后对“新乐府辞”的再度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庭筠 长吉体 取向 创作原理 乐府倚曲
原文传递
朝鲜许兰雪轩诗与明清中国女性文学——以徐媛诗歌创作为中心
8
作者 俞士玲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15,共10页
公元1598~1606年,朝鲜女诗人许兰雪轩诗流传中国,也是明代最重要的女诗人徐媛诗名崛起的时期。徐媛的诗名鹊起,是她20余年学诗、悟诗的结果。然种种迹象表明,她也从许兰雪轩诗中获得启发。中朝女诗人基于相同的“宗唐”诗风、不同... 公元1598~1606年,朝鲜女诗人许兰雪轩诗流传中国,也是明代最重要的女诗人徐媛诗名崛起的时期。徐媛的诗名鹊起,是她20余年学诗、悟诗的结果。然种种迹象表明,她也从许兰雪轩诗中获得启发。中朝女诗人基于相同的“宗唐”诗风、不同的诗学情境和文学个性却殊途同归地走向学习李贺诗的道路,留下了辨识度甚高而又各有特色的长吉体诗。许兰雪轩在明清人构建的女性诗史中占据重要位置。许兰雪轩和徐媛的诗歌交集呈现了中朝文化多向的交流和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兰雪轩 徐媛 长吉体诗 中朝文化互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