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_2 flux and seasonal variability in the turbidity maximum zone and surrounding area in the Changjiang River estuary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学刚 宋金明 +3 位作者 袁华茂 李宁 段丽琴 曲宝晓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1期222-232,共11页
The turbidity maximum zone(TMZ)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gions in an estuary.However,the high concentration of suspended material makes it difficult to measure the partial pressure of CO_2(pCO_2) in these region... The turbidity maximum zone(TMZ)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gions in an estuary.However,the high concentration of suspended material makes it difficult to measure the partial pressure of CO_2(pCO_2) in these regions.Therefore,very little data is available on the pCO_2 levels in TMZs.To relatively accurately evaluate the CO_2 flux in an example estuary,we studied the TMZ and surrounding area in the Changjiang(Yangtze) River estuary.From seasonal cruises during February,August,November 2010,and May 2012,the pCO_2 in the TMZ and surrounding area was calculated from pH and total alkalinity(TA)measured in situ,from which the CO_2 flux was calculated.Overall,the TMZ and surrounding area acted as a source of atmosphere CO_2 in February and November,and as a sink in May and August.The average FCO_2was-9,-16,5,and 5 mmol/(m^2·d) in May,August,November,and February,respectively.The TMZ's role as a source or sink of atmosphere CO_2 was quite different to the outer estuary.In the TMZ and surrounding area,suspended matter,phytoplankton,and pH were the main factors controlling the FCO_2,but here 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salinity,and total alkalinity on the FCO_2 was weak.Organic carbon decomposition in suspended matter wa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region acting as a CO_2 source in winter,and phytoplankton production was the main reason the region was a CO_2 sink in summ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通量 周边地区 最大浑浊带 长江口 季节变化 二氧化碳分压 现场测量 通量计算
下载PDF
Heavy metals in suspended matters during a tidal cycle in the turbidity maximum around the Changjiang(Yangtze) Estuary 被引量:1
2
作者 ZHANG Huaijing ZHAI Shikui +2 位作者 ZHANG Aibin ZHOU Yonghua YU Zenghui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36-45,共10页
In order to discuss the content distributions and fluxes of heavy metals in suspended matters during a tidal cycle in the turbidity maximum around the Changjiang (Yangtze) Estuary, the contents of heavy metals (Zn,... In order to discuss the content distributions and fluxes of heavy metals in suspended matters during a tidal cycle in the turbidity maximum around the Changjiang (Yangtze) Estuary, the contents of heavy metals (Zn, Pb, Cd, Co and Ni) have been analyzed. During a tidal cycle, the average contents of heavy metals are in the order of Zn〉Ni〉Pb〉Co〉〉Cd. The average contents in ebb tide are generally higher than that in flood tide. However, at the inshore Sta. 11, influenced by the contamination from the nearby waste treatment plant, the average contents of Zn and Ni in flood tide are higher than those in ebb fide and at the offshore Sta. 10, the content of Cd in flood tide higher than that in ebb tide due to marine-derived materials. The five heavy metals, mainly terrigenous, are transported towards east-northeast, and settle down with suspended matters in the area between Sta. 11 and Sta. 10. Influenced by marine-derived materials, the flux value of Cd does not alter significantly with obviously changing in flux direction towards northwest. The source of heavy metals, the salinity of water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suspended matters are the main factors controlling the content distributions of heavy metals during a tidal cycle. There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ontents of heavy metals (Zn, Pb, Co and Ni) and the salinity of water, while the opposit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ontents and the concentrations of suspended matters. Because of marine-derived materials, the content of Cd is not correlated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suspended matters and the salinity of w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ngjiang (Yangtze) estuary turbidity maximum zone tidal cycle suspended matters content ofheavy metal flux of heavy metal
下载PDF
长江口南槽最大浑浊带潮周期内悬沙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3
作者 施茗 戴志军 +1 位作者 楼亚颖 梅雪菲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6-76,共11页
最大浑浊带水体悬沙时空变化过程是河口沉积动力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利用2013年6月16—24日在长江口南槽最大浑浊带自小潮至大潮连续9天的逐时定点水文及悬沙观测资料,分析南槽最大浑浊带悬沙垂向变化特征及影响机制,由此加深对长江... 最大浑浊带水体悬沙时空变化过程是河口沉积动力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利用2013年6月16—24日在长江口南槽最大浑浊带自小潮至大潮连续9天的逐时定点水文及悬沙观测资料,分析南槽最大浑浊带悬沙垂向变化特征及影响机制,由此加深对长江口最大浑浊带形成及变化的理解。主要结果包括:(1)南槽最大浑浊带悬沙平均粒径为3.52~18.84μm。从小潮到大潮、从表层水体到底层水体,悬沙粒径逐渐增大,水体含沙量逐渐增大,含沙量为0.12~2.29 g/L。(2)水体流速呈现自下而上、自小潮到大潮逐渐增大的态势,与悬沙粒径的关联度较好;而水体盐度呈现自上而下、自小潮到大潮逐渐增大的态势,与悬沙含量的关联度较好。(3)南槽最大浑浊带水体悬沙垂向变化涵括两种控制机制:涨落潮作用引起的底沙再悬浮控制水体悬沙约7 h的周期性变化;涨潮流挟带的口外泥沙絮凝形成的絮团在涨潮流和重力作用的影响下引起水体悬沙出现约14 h的周期性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沙 最大浑浊带 垂向变化 长江口南槽
下载PDF
长江口南槽最大浑浊带表层沉积物动态变化研究
4
作者 施茗 戴志军 +3 位作者 梅雪菲 庞文鸿 王杰 楼亚颖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0-232,共13页
河口最大浑浊带表层沉积物的动态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径潮流交汇作用影响的悬底沙交换过程,直接关联最大浑浊带区域的拦门沙冲淤整治。利用2013年6月在长江口南槽最大浑浊带小潮至大潮期间定点持续采集的共9 d逐时水文资料及表层沉积... 河口最大浑浊带表层沉积物的动态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径潮流交汇作用影响的悬底沙交换过程,直接关联最大浑浊带区域的拦门沙冲淤整治。利用2013年6月在长江口南槽最大浑浊带小潮至大潮期间定点持续采集的共9 d逐时水文资料及表层沉积物等数据,分析了南槽最大浑浊带表层沉积物沉积动力过程。主要结果包括:(1)南槽最大浑浊带表层沉积物颗粒较细,以粉砂为优势粒级,沉积物分选性较差,平均粒径、分选系数及偏态自小潮到大潮呈逐渐减小的特征。落潮时水体悬浮泥沙易发生絮凝沉降,表层沉积物较细,以极细粉砂为主;涨潮期间,受涨潮顶托作用,以细砂为主的水体粗颗粒泥沙易于沉降,表层沉积物较粗。(2)沉积物组分存在2种变化模式:主要模式为潮流作用及盐水絮凝引起细颗粒悬沙沉降,以粗黏土及极细粉砂为主的沉积模式;次要模式为径流作用下,细颗粒泥沙被冲刷,细砂比重增加,导致表层沉积物变粗,以中粉砂为主的沉积特征;其中径流主导了表层沉积物的短时间内变化,而盐度的变化决定了表层沉积物整体的粗细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沉积物 长江口南槽 最大浑浊带 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
下载PDF
长江口最大浑浊带浮游植物的生态研究 被引量:47
5
作者 顾新根 袁骐 +1 位作者 沈焕庭 周月琴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1995年第1期16-27,共12页
研究海区浮游植物数量的时空变化具有相当明显的潮汐节律特征。具体表现为:1.洪、枯水期均为大潮的数量高于小潮的数量,洪季前者为后者的6.8倍;枯季前者为后者的6.1倍。2.洪、枯期的大小潮期,基本上都以涨憩的数量高于落... 研究海区浮游植物数量的时空变化具有相当明显的潮汐节律特征。具体表现为:1.洪、枯水期均为大潮的数量高于小潮的数量,洪季前者为后者的6.8倍;枯季前者为后者的6.1倍。2.洪、枯期的大小潮期,基本上都以涨憩的数量高于落憩的数量。3.洪、枯季均为大潮期的数量空间分布不均,疏密分布(斑块)现象明显。此外,1988年枯季的大小潮期的数量均要比洪季的数量为高。此一现象与调查区外侧的浮游植物的空间分布状况密切相关。种类组成较为单纯,在数量上以骨条藻和圆筛藻等低盐沿岸性种占绝对优势。粗根管藻和距端根管藻等高盐外海暖流性种在洪季所占比例也相当大,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最大浑浊带 浮游植物 生态
下载PDF
长江口最大浑浊带区浮游动物的生态研究 被引量:124
6
作者 徐兆礼 王云龙 +1 位作者 陈亚瞿 沈焕庭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1995年第1期39-48,共10页
本文阐明了长江口浑浊带水域内浮游动物的生物量、种类组成、群落结构等生物学特征及生物学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丰水期平均生物量为98.9毫克/米 ̄3,明显低于长江口外河口锋区内同期生物量。种类组成也少于河口锋区内组成。群... 本文阐明了长江口浑浊带水域内浮游动物的生物量、种类组成、群落结构等生物学特征及生物学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丰水期平均生物量为98.9毫克/米 ̄3,明显低于长江口外河口锋区内同期生物量。种类组成也少于河口锋区内组成。群落结构虽呈现多种复合的结构,但却以河口半咸水性种类为优势。优势种为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euchaeta、火腿许水蚤Schmackeriapoplesia、虫肢歪水蚤Tortanusvermiculus等。浮游动物的生物量、种类组成、优势种及群落结构等均有明显的季节性和潮汐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最大浑浊带 浮游动物 生态学
下载PDF
长江口最大浑浊带及邻近水域营养盐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25
7
作者 周淑青 沈志良 +1 位作者 李峥 姚云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4-42,共9页
根据2003年11月-2004年8月4个航次的调查数据,探讨了长江口最大浑浊带及邻近水域营养盐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营养盐浓度一般随盐度的增加而减小,不同营养盐表现出不同的平面分布和季节变化特点。最大浑浊带所处地理位置、水动力状... 根据2003年11月-2004年8月4个航次的调查数据,探讨了长江口最大浑浊带及邻近水域营养盐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营养盐浓度一般随盐度的增加而减小,不同营养盐表现出不同的平面分布和季节变化特点。最大浑浊带所处地理位置、水动力状况、高悬浮体含量以及生物活动等决定了营养盐分布不同于整个调查水域。与整个调查水域相比,最大浑浊带营养盐浓度更高;无机N的硝化作用进行得更为充分;高的DIN/PO4—P和SiO3-Si/PO4-P比(远高于Redfield比),相对低的SiO3-Si/DIN比等。透明度是最大混浊带浮游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营养盐在河口的转移除了海水稀释作用外,还有部分的生物转移以及受悬浮体一沉积物系统的影响,特别是PO4-P。在最大浑浊带,富营养化现象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盐 分布特征 最大浑浊带 长江口
下载PDF
长江口枯季悬沙粒度与浓度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爱军 汪亚平 +1 位作者 高抒 潘少明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9-167,共9页
2003和2004年枯季在长江口采集水样并作水文观测,对所获水样进行过滤和粒度分析,以计算悬沙浓度和悬沙粒度分布。结果表明,2003年11月小潮期间,悬沙中值粒径与悬沙浓度存在着显著的指数关系,在大潮期间没有显著关系;在2004年2月小潮期间... 2003和2004年枯季在长江口采集水样并作水文观测,对所获水样进行过滤和粒度分析,以计算悬沙浓度和悬沙粒度分布。结果表明,2003年11月小潮期间,悬沙中值粒径与悬沙浓度存在着显著的指数关系,在大潮期间没有显著关系;在2004年2月小潮期间,两者之间没有显著关系,但在大潮期间存在着显著的指数关系。枯季水体悬沙以粉砂组份为主,并且随着向口外的推移,细颗粒组份逐渐增加,但在拦门沙最大浑浊带附近,由于絮凝作用,沉积物粒度变幅较大,可产生粒径粗化的现象。小潮期间,砂含量较低,但与悬沙浓度之间有显著相关关系;大潮期间,悬沙粒径粗化,但砂含量与悬沙浓度之间的关系不显著。上述分布趋势与沉积物来源、当地的水动力条件和絮凝作用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粒度 悬沙浓度 最大浑浊带 长江口
下载PDF
长江口南槽最大浑浊带短周期悬沙浓度变化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文祥 杨世伦 +1 位作者 杜景龙 闫龙浩 《海洋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34,共10页
2003年2月17~24目,在长江口南槽最大浑浊带地区进行了大、小潮水文泥沙定点连续观测。用OBS-5观测水深、盐度和浊度,用直读式海流计(SLC9—2)观测不同水层流速,同时获取了不同潮时不同水层悬沙水样。通过对水深、盐度、浊度、悬... 2003年2月17~24目,在长江口南槽最大浑浊带地区进行了大、小潮水文泥沙定点连续观测。用OBS-5观测水深、盐度和浊度,用直读式海流计(SLC9—2)观测不同水层流速,同时获取了不同潮时不同水层悬沙水样。通过对水深、盐度、浊度、悬沙浓度和流速等数据进行大、小潮周期对比与分析。得出如下主要结果:(1)盐度和水流流速变化范围分别为13.5~22.3和0.30~2.13m/s;(2)表层与底层悬沙浓度变化范围分别为180~222mg/L和1019~1300mg/L;(3)一个潮周期内,可出现4次悬沙浓度峰值;(4)通常情况下,悬沙浓度值涨潮大于落潮,大潮大于小潮,但强风或风暴潮会改变大、小潮的悬沙浓度变化格局。研究表明,研究区悬沙浓度变化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规律性,但也存在一些不确定性。长江口南槽最大浑浊带的发育主要是由于“潮泵效应”和盐水异重流引起的对床底侵蚀和泥沙再悬浮造成的。另外,动水絮凝和滩槽之间泥沙交换,也对最大浑浊带的形成与发育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沙浓度 最大浑浊带 OBS 潮泵效应 长江口
下载PDF
长江口最大浑浊带悬浮颗粒中有机重金属的异常 被引量:6
10
作者 夏福兴 陈敏 +1 位作者 陈邦林 沈焕庭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1期52-56,共5页
长江口悬浮颗粒中重金属的化学形态分析结果表明:从徐六径到口外海滨,悬浮颗粒中铅、铜、锌的有机态含量总趋势是逐步下降,但在最大浑浊带出现一个峰值;受潮流作用较强的南槽最大浑浊带比受径流作用较强的北槽最大浑浊带有机容重金... 长江口悬浮颗粒中重金属的化学形态分析结果表明:从徐六径到口外海滨,悬浮颗粒中铅、铜、锌的有机态含量总趋势是逐步下降,但在最大浑浊带出现一个峰值;受潮流作用较强的南槽最大浑浊带比受径流作用较强的北槽最大浑浊带有机容重金属的含量高得多,这种现象洪季比枯季尤为显著;最大浑浊带内,南槽最大浑浊带钢、锌的有机态含量显著增加,与长江口其它河段有明显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浊带 悬浮颗粒 有机重金属 长江 河口
下载PDF
河口最大浑浊带浮游植物生态动力过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1
作者 黄小平 黄良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527-1533,共7页
通过对近十几年来河口最大浑浊带浮游植物生态动力过程研究的报道进行综述 ,阐明该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研究结果表明 ,河口最大浑浊带的湍流混合过程增大了浮游植物细胞光合作用的机会 ;重力环流致使浮游植物及其光合作用所需的物质能... 通过对近十几年来河口最大浑浊带浮游植物生态动力过程研究的报道进行综述 ,阐明该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研究结果表明 ,河口最大浑浊带的湍流混合过程增大了浮游植物细胞光合作用的机会 ;重力环流致使浮游植物及其光合作用所需的物质能较长时间的停留 ;再悬浮过程使微型底栖藻类对最大浑浊带水体中叶绿素产生明显贡献 ;锋面强烈的辐合聚集作用则可使浮游植物在锋面附近出现高值现象。最后对河口最大浑浊带浮游植物生态动力过程的继续研究提出了几点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最大浑浊带 浮游植物 生态动力过程
下载PDF
长江口盐度梯度下有色溶解有机物的分布、来源与季节变化 被引量:10
12
作者 徐亚宏 姚鹏 +1 位作者 苏荣国 赵彬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1-32,共12页
通过测定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2015年3月和7月长江口盐度梯度下CDOM的分布、组成、来源及河口混合行为等。利用激发发射矩阵荧光光谱(EEMs)并结合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研究了CDOM的荧光组分特征,共识别出两... 通过测定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2015年3月和7月长江口盐度梯度下CDOM的分布、组成、来源及河口混合行为等。利用激发发射矩阵荧光光谱(EEMs)并结合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研究了CDOM的荧光组分特征,共识别出两类4个荧光组分组成,即类腐殖质荧光组分C1(260,375/490nm)、C2(365/440nm)、C3(330/400nm)及类蛋白质荧光组分C4(295/345nm)。结果表明,3月和7月,4种荧光组分的分布模式与总荧光强度都基本一致:从口内到口外,先升高后降低,且4种组分都在河口呈现不保守混合行为,在最大浑浊带处存在添加过程,达到峰值,在口外有去除过程。3月腐殖化指数HIX范围在1.12~7.19,而7月HIX的范围在0.87~6.71;生物指数BIX在3月范围在0.76~1.11,7月为0.62~1.15,表明3月CDOM的腐殖化程度较7月高,而自生贡献比例较7月略低。3月吸收系数α(355)的平均值为0.55m^(-1),7月的略高,为0.61m^(-1),表明7月长江口CDOM的含量略高。光谱斜率比值SR的季节性变化不大,都是近岸低,远岸高,表明CDOM的平均分子质量从口内到口外在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最大浑浊带 有色溶解有机物 三维荧光-平行因子分析 吸收光谱 季节变化
下载PDF
颗粒态有机物在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夏季分布和影响因素初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邵锡斌 吴莹 +1 位作者 胡俊 鲍红艳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88-1294,共7页
利用气相色谱法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表层颗粒态木质素(p-lignin)进行测定和分析,结合粒度、有机碳(OC%)、叶绿素a(Chl a)、碳稳定同位素(δ13C)等参数研究颗粒态有机物的夏季分布,并对其分布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悬浮... 利用气相色谱法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表层颗粒态木质素(p-lignin)进行测定和分析,结合粒度、有机碳(OC%)、叶绿素a(Chl a)、碳稳定同位素(δ13C)等参数研究颗粒态有机物的夏季分布,并对其分布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悬浮颗粒物粒度组成以粘土和粉砂为主,平均粒径为7.9μm;OC%的值为0.57—7.41%,Chl a的值为0.35—3.71μg/L,δ13C的值为-25.7‰—–16.6‰,在口门外水华站位出现OC%、Chl a和δ13C的最大值,表明浮游生物的现场生产是主要贡献;紫丁香基酚类(S)、香草基酚类(V)和肉桂基酚类(C)8种木质素酚单体的含量Λ8(相对于总有机碳的含量)为0.0406—1.47mg/100mg OC;紫丁香基系列与香草基系列的质量比值(S/V)的分布范围较宽,为0.5—1.6之间,均值为0.8;肉桂基含量与香草基含量比值(C/V)的分布范围为0.02—0.2之间,均值为0.09;香草基酚类的酸醛比值[(Ad/Al)v]在0.24—2.30之间。盐度、总悬浮颗粒物(TSM)浓度是控制长江口内区与邻近海域颗粒态有机物来源与分布差异的重要控制因素,颗粒态木质素在向海输送过程中还会受到矿物组分、生物降解、浮游生物现场生产等各种因素的作用,使其组成成分和性质发生改变。木质素等参数表明最大浑浊带尽管对颗粒态有机物向海输送有改造作用,但是影响区域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浑浊带 长江口 颗粒态有机物 木质素
下载PDF
长江口盐度梯度下不同形态碳的分布、来源与混合行为 被引量:10
14
作者 叶君 姚鹏 +2 位作者 徐亚宏 王金鹏 赵彬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5-26,共12页
河口碳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通过测定溶解无机碳(DIC)及其稳定同位素丰度(δ^(13)C_(DIC)),溶解有机碳(DOC),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颗粒有机碳(POC)及其稳定同位素丰度(δ^(13)C_(POC))与元素比值(N/C)及相关指标... 河口碳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通过测定溶解无机碳(DIC)及其稳定同位素丰度(δ^(13)C_(DIC)),溶解有机碳(DOC),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颗粒有机碳(POC)及其稳定同位素丰度(δ^(13)C_(POC))与元素比值(N/C)及相关指标,研究了2014年7月长江口盐度梯度下不同形态碳的分布、来源和混合行为。结果表明,DIC浓度、DOC浓度、POC含量分别为1 583.2~1 739.6μmol/L,128.4~369.4μmol/L和51.2~530.8μmol/L,这些不同形态碳及CDOM的荧光组分的分布模式相似,均是从口内到口外,整体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与盐度呈现非保守混合行为。添加作用主要发生在在口门处最大浑浊带附近。与含量相反,从口内到口外,δ^(13)C_(DIC)和δ^(13)C_(POC)均呈现逐渐减小再增大的趋势,在口门附近达到最低值,分别为-9.7‰和-26.7‰。在口门附近不同形态碳含量上升及δ^(13)C_(DIC)、δ^(13)C_(POC)的降低可能主要与沉积物再悬浮及微生物作用有关。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三端元混合模型的结果显示,河口内外POC来源变化明显,口内POC以陆源有机碳贡献为主,平均为62.3%,口外海源贡献逐渐增加。CDOM相关参数结果表明长江口CDOM主要来自陆源输入,海源及人类活动等也对其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最大浑浊带 无机碳 有机碳 同位素 有色溶解有机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