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Land Management Pattern in " Green Heart" Area——A Case Study of Changsha-Zhuzhou-Xiangtan Urban Agglomera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LU Yi-chuan DUAN Jian-nan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2年第2期31-34,38,共5页
By analyzing the status quo of land resources in " green heart" area of Changsha-Zhuzhou-Xiangtan urban agglomeration,and problems existing in land management,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 By analyzing the status quo of land resources in " green heart" area of Changsha-Zhuzhou-Xiangtan urban agglomeration,and problems existing in land management,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proposals as follows:establish new land management mechanism in " green heart" area;based on land planning," green heart" overall planning and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manage land and promote the protection of urb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een heart' Land management Land use'Ecology'changsha-zhuzhou-xiangtan urban agglomeration
下载PDF
Effects of Comprehensive High-speed Transportation Hubs on Spatial Structure of Urban Development:A Case Study on Changsha-Zhuzhou-Xiangtan Area
2
作者 ZHANG Guohua, LI Linglan,LI Caige Department of Urban Transport, China Academy of Urban Planning & Design Department of Urban Transport, China Academy of Urban Planning & Design 《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 2011年第4期26-32,共7页
This paper, by studying the mechanism of the spatial restructuring of urban development and the effects of comprehensive high-speed transportation hubs on it,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comprehensive high-spee... This paper, by studying the mechanism of the spatial restructuring of urban development and the effects of comprehensive high-speed transportation hubs on it,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comprehensive high-speed transportation in Changsha-Zhuzhou-Xiangtan Area and the impacts of the growing urban area centered on comprehensive high-speed transportation hubs, like airport and high-speed railway station, on the urban development of this area. It also proposes some strategies for the spatial restructuring of Changsha-Zhuzhou-Xiangtan Area in 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prehensive high-speed transportation hubs, like Huanghua Airport and Wuhan-Guangzhou High-speed Railway S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REHENSIVE HIGH-SPEED TRANSPORTATION HUB spatia
原文传递
基于Landsat TM图像的长株潭城市群地表温度遥感反演 被引量:3
3
作者 孙华 林辉 熊育久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5-90,共6页
陆地表面温度(LST)是地表能量平衡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在地表与大气相互作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总结和分析当前常用的地表温度反演算法后,根据收集到的1993年8月25日TM的资料,采用单通道算法反演长株潭城市群地表温度(LST),... 陆地表面温度(LST)是地表能量平衡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在地表与大气相互作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总结和分析当前常用的地表温度反演算法后,根据收集到的1993年8月25日TM的资料,采用单通道算法反演长株潭城市群地表温度(LST),利用卫星过境当天观测的平均温度对反演结果进行验证,误差小于1℃,可以满足大多数应用的精度要求.地表温度反演结果表明:反演结果与实际相吻合,平均温度为27℃;反演温度大小依次是城镇用地高于自然植被,自然植被高于水体;地表温度由城镇中心向外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长沙、株洲和湘潭市城区温度明显比其它地区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技术 地表温度反演 TM 单通道算法 长株潭城市群
下载PDF
基于Landsat8数据的城市群热岛效应分析——长株潭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冰冰 曾永年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91-597,共7页
本文利用Landsat8数据,采用普适性单通道法反演了长株潭城市群2013?2014年多季节的地表温度,运用多端元混合像元分解技术提取地表组分丰度信息,定量分析了土地覆盖类型对于城市群热岛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从初夏到夏末热岛效应先增强... 本文利用Landsat8数据,采用普适性单通道法反演了长株潭城市群2013?2014年多季节的地表温度,运用多端元混合像元分解技术提取地表组分丰度信息,定量分析了土地覆盖类型对于城市群热岛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从初夏到夏末热岛效应先增强后减弱,在盛夏极高温区面积比率达到最高的3.0%,热岛效应程度最强且范围最广,而冬季热岛效应相对而言最不显著;在相同的气候条件下,植被的丰度与地表温度呈负相关,具有降温效应,不透水表面的丰度与地表温度呈正相关,导致城市增温;在不同季节,不透水表面丰度对地表温度贡献均为正,二者相关系数在0.87以上,这种贡献作用在盛夏季节最为强烈。城市化进程中不透水表面的面积与密度增长,是热岛效应产生的关键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at8 城市热岛效应 地表温度反演 混合像元分解 长株潭城市群
下载PDF
城市群规划实施效果评估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智勇 李瑞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62-74,共13页
长株潭城市群经济发展对于湖南省以及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且该城市群规划实施的效果对其他城市群有重要借鉴意义。基于此,文章根据2000-2017年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合成控制法,评估长株潭城市群规划实施后对城镇化和环境质量... 长株潭城市群经济发展对于湖南省以及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且该城市群规划实施的效果对其他城市群有重要借鉴意义。基于此,文章根据2000-2017年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合成控制法,评估长株潭城市群规划实施后对城镇化和环境质量的影响。评估分析表明,长株潭城市群规划的实施推动了城市群城乡融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镇化的进程,但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其原因在于长株潭城市群内城市之间的非均衡发展。因此,城市群应着眼于制定合理规划,促进城市均衡发展,重点落实城乡融合和生态文明;各级政府应加强公共治理,强化监督和治理责任,以更好地实现城市群规划的既定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规划 城镇化 环境质量 合成控制法 长株潭城市群
下载PDF
基于Landsat TM影像的长株潭城市群热岛效应研究
6
作者 陈利 曹雪佳 李志华 《湖南林业科技》 2022年第6期84-89,共6页
基于Landsat TM遥感影像,对长株潭城市群1997—2017年3期遥感影像进行地表温度反演,通过对长株潭城市群热岛强度变化的分析,揭示长株潭城市群热岛的时空演变发展规律。结果表明:从热场空间分布来看,强热岛和极强热岛主要集中分布于长株... 基于Landsat TM遥感影像,对长株潭城市群1997—2017年3期遥感影像进行地表温度反演,通过对长株潭城市群热岛强度变化的分析,揭示长株潭城市群热岛的时空演变发展规律。结果表明:从热场空间分布来看,强热岛和极强热岛主要集中分布于长株潭中心城区以及长沙县、浏阳市等。从地表温度变化情况来看,1997—2017年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但总体上呈现下降的变化趋势,其中长沙、株洲、湘潭3个城市中心城区热场呈现增强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岛效应 Landsat TM 遥感影像 长株潭城市群
下载PDF
中国城市群突破性创新能力分析——基于环长株潭城市群的实证
7
作者 李毅 何宇娟 肖腊梅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11期56-62,共7页
为助推以长沙为核心的环长株潭城市群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选取环长株潭城市群2010—2021年的发展数据,从突破性创新支持、创新管理、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环境等5个维度构建城市群突破性创新能力SMIOE评价模型,采用信息贡献率分析... 为助推以长沙为核心的环长株潭城市群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选取环长株潭城市群2010—2021年的发展数据,从突破性创新支持、创新管理、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环境等5个维度构建城市群突破性创新能力SMIOE评价模型,采用信息贡献率分析法,遴选确定17个核心评价指标,使用“交叉熵权-TOPSIS”法测算环长株潭城市群的突破性创新能力指数。研究结果发现,SMIOE评价模型能客观反映城市群突破性创新能力的真实水平,环长株潭城市群突破性创新能力总体不均匀、发展水平较低,除长沙、株洲、衡阳外,2010—2021年间,其他5个城市指数分别呈“M”型和倒“V”型下降;突破性创新能力较高的城市主要集中于湖南东北部。最后基于研究结论,从树立全域创新、协同创新和重点创新等3个方面理念,提出环长株潭城市群突破性创新能力的发展建议,为促进环长株潭城市群创新群落早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长株潭城市群 突破性创新 能力评价 SMIOE模型 交叉熵权-TOPSIS
下载PDF
Optimization research on supply and demand system for water resources in the Chang-Zhu-Tan urban agglomeration 被引量:3
8
作者 XIONG Ying LI Jingzhi JIANG Dingling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5年第11期1357-1376,共20页
Using system analysis theory and methods, a dynamic model of a water resource supply and demand system was built to simulate trends in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water in the Changsha-Zhuzhou-Xiangtan (Chang-Zhu-Tan) ... Using system analysis theory and methods, a dynamic model of a water resource supply and demand system was built to simulate trends in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water in the Changsha-Zhuzhou-Xiangtan (Chang-Zhu-Tan) urban agglomeration for the period 2012 to 2030. Four scenarios were examined; namely, a traditional development model, an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l, a water-saving model, and a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model. (i) The problem of balancing water resource supply and demand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conspicuous with a growing population and a rapidly developing economy. (ii) By 2030, water demand is set to reach a total of 105.1 × 10^8 m^3, with a water supply of 5.4 × 10^8 m^3. A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model for water resource supply could meet the growing demands of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generate huge comprehensive benefits. This will be the best solu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a water resource supply and demand system in the Chang-Zhu-Tan urban agglomeration. (iii) We should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tion projects,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water conservation, optimize economic structures, enhance our awareness of the importance of protecting water resources, hasten the recycling of waste water and 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 and promot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and support the capabilities of water resources to meet our expect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resource supply and demand system analog simulation optimization decision-making system dynamics Chang-Zhu-Tan changsha-Zhozhoa-xiangtan urban agglomeration
原文传递
多维要素流视角下环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网络结构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朱晶晶 谭雪兰 +2 位作者 余航菱 周舟 王卫林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9-118,共10页
城市群空间网络结构特征分析有助于解析城市发展驱动力,减弱城市极化现象,本研究运用修正的引力模型、多维网络度量模型和隶属度模型测定环长株潭城市群内外部空间网络联系强度,分析其网络特征与作用方向,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城市群... 城市群空间网络结构特征分析有助于解析城市发展驱动力,减弱城市极化现象,本研究运用修正的引力模型、多维网络度量模型和隶属度模型测定环长株潭城市群内外部空间网络联系强度,分析其网络特征与作用方向,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城市群空间格局与板块效应。结果表明:(1)内外部总体多维要素网络表现相对一致,联系强度以长沙为中心逐渐向外圈降低。(2)在省内要素网络中,长沙市“一城独大”态势明显;在省际网络中,岳阳市在多维要素网络中表现突出,与武汉都市圈联系密切。(3)环长株潭城市群点度中心度内外部网络差异大,整体网络中介水平低,不利于吸引外部要素交流。其内部综合联系空间网络分为4个凝聚子群,外部综合网络仅分为2个凝聚子群。表明环长株潭城市群仍是以内部联系为主,对外连通性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联系 要素流 空间网络结构 环长株潭城市群
下载PDF
基于Markov-PLUS模型的长株潭城市群建设用地扩张模拟及碳排放响应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田一豆 赵先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9-142,共14页
在双碳目标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保证经济平稳增长的同时减少碳排放是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更是长沙、株洲、湘潭等国家低碳试点城市重点建设目标之一。因此以长株潭城市群中用地变化和碳排放最为剧烈的中心城区作为研究区... 在双碳目标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保证经济平稳增长的同时减少碳排放是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更是长沙、株洲、湘潭等国家低碳试点城市重点建设目标之一。因此以长株潭城市群中用地变化和碳排放最为剧烈的中心城区作为研究区域,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Markov-PLUS耦合模型和碳排放响应模型,模拟了自然状态发展情景、耕地保护发展情景、生态保护发展情景和绿色低碳发展情景下建设用地扩张及碳排放响应情况。结果表明:①2000—2020长株潭城市群建设用地面积呈现阶段性的波动增长趋势,耕地和林地是其主要来源,扩张强度在2010—2015年最大,主要集中在城市群中心区域;碳排放量呈现倒“V”型曲线,可以划分为碳排放量快速上升阶段(2000—2005年)和碳排放量下降阶段(2005—2020年),以2010年为节点,下降幅度先增加后减缓;二者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正相关关系,整体表现为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减少)碳排放随之增加(减少)的较强扩张与较高排放模式。②Markov-PLUS模拟结果显示,长株潭城市群建设用地在自然状态发展情景下扩张面积最大(235.9503km^(2)),在生态保护发展情景下扩张面积最小(200.6354km^(2));绿色低碳发展情景下建设用地扩张所占用的生态碳汇面积相对较少(169.78km^(2)),占未利用地相比其他情景较多(1.20km^(2)),扩张分布较为合理,带来的生态环境压力和碳排放压力较小,既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也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③碳排放响应结果显示,在不同情景下长株潭城市群各区县的碳排放对建设用地扩张均表现出一定的敏感性,综合建设用地扩张与碳排放响应结果,绿色低碳发展情景是长株潭城市群未来的较优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kov-PLUS模型 多情景模拟 建设用地扩张 碳排放响应 长株潭城市群
下载PDF
环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变化分析
11
作者 孙颖 杨君 +4 位作者 袁淑君 唐兴隆 刘畅 王义博 孟媛媛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2-209,231,共9页
探析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有助于推动区域自然资源的有序开发和生态环境管理。基于多源数据,选取碳固持、粮食供应、产水和土壤保持4项生态系统服务,运用InVEST模型、ESDR、局部自相关指数等方法,对比分析2000、2010年和2020年环长株... 探析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有助于推动区域自然资源的有序开发和生态环境管理。基于多源数据,选取碳固持、粮食供应、产水和土壤保持4项生态系统服务,运用InVEST模型、ESDR、局部自相关指数等方法,对比分析2000、2010年和2020年环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时空变化及空间匹配特征。结果表明:1)各项生态系统服务总供给>总需求,碳固持供给量下降,粮食供应、产水和土壤保持供给量上升,4项生态系统服务需求量上升。2)碳固持供需比下降,产水供需比上升,粮食供应和土壤保持供需比基本保持不变。城镇建成区的碳固持、粮食供应和产水呈赤字状态,其他区域呈盈余状态;土壤保持赤字区集中在洞庭湖平原。3)除土壤保持以低低空间匹配为主,碳固持、粮食供应、产水服务的空间错位现象突出,高低空间错位主要分布在生态基底较好的山地丘陵区,低高空间错位主要分布在各城区。结合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和自相关分析结果,提出资源开发与保护建议,全面提升研究区各项生态容量,保护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与环境 空间匹配 InVEST模型 环长株潭城市群
下载PDF
长株潭城市群人类活动强度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关系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雅萍 赵先超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948-2960,共13页
选取长株潭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以遥感影像、地理统计、交通路网等多源数据为基础数据源,构建人类足迹指数模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修正模型和流向损益模型测度1990~2020年人类活动强度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演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综合... 选取长株潭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以遥感影像、地理统计、交通路网等多源数据为基础数据源,构建人类足迹指数模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修正模型和流向损益模型测度1990~2020年人类活动强度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演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地理探测器和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模型,探究人类活动强度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关系,揭示人类活动强度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深刻影响.结果表明:近30a来长株潭城市群人类活动强度持续上升,增长率为33.33%,整体呈以主城区为中心向外围递减的圈层式空间演变特征.1990~2020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速率为1.38×10^(8)元/a缓慢下降的趋势,空间上呈现出“边缘区较高,核心区较低”的分布格局,林地转建设用地和耕地是价值量损失的主要原因.因子探测人类活动强度q值由0.348增至0.394,较好地解释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异现象,风险探测发现随着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在人类活动强度异常范围0.3~0.7内保持平衡.研究时段内Moran's I从-0.363变化为-0.491,人类活动强度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负向效应加剧,高-低聚类区主要分布在北部的中心城区,低-高聚类区主要分布于研究区边缘海拔较高的森林山脉密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活动强度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时空关联 地理探测 长株潭城市群
下载PDF
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健康影响的关键类型及阈值效应
13
作者 欧阳晓 陈键 +2 位作者 魏晓 谢花林 魏国恩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46-1954,共9页
人类活动导致土地利用发生变化,对生态系统健康产生了重大影响,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健康的非线性关系,对于国土空间优化调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网格尺度构建了活力–组织–服务生态系统健康评估... 人类活动导致土地利用发生变化,对生态系统健康产生了重大影响,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健康的非线性关系,对于国土空间优化调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网格尺度构建了活力–组织–服务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运用随机森林模型和分段线性回归模型,揭示2000—2020年城市群生态系统健康时空变化规律,并识别影响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土地利用类型及其阈值。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建设用地显著增加,其占比增长了8.10%,主要由耕地和林地转化而来。(2)生态系统健康时间上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空间上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与土地利用类型密切相关,不同等级呈现集聚分布。(3)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为影响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土地利用类型。关键土地利用类型对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存在阈值,当耕地占比≥1.98%,林地占比≥7.58%,建设用地占比≤19.80%时,生态系统健康能达到中等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健康 土地利用变化 阈值效应 长株潭城市群
下载PDF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环境与城镇化时空耦合协调关系--基于遥感生态指数和夜间灯光指数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艺霖 赵先超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7-320,共14页
城镇化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因素,生态环境与城镇化的稳定协调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为平衡城市群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关系,以长株潭城市群23个区(县)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土地利... 城镇化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因素,生态环境与城镇化的稳定协调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为平衡城市群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关系,以长株潭城市群23个区(县)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土地利用、夜间灯光和MODIS数据,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构建2002~2022年夜间灯光指数和遥感生态指数分别表征城镇化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探析长株潭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的等级聚类和时空差异。结果表明:①2002~2022年,长株潭城市群热度变化显著,降低29.26%,且除炎陵县外,其他区(县)生态环境质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呈倒“N”型或“M”型走势,开福区、天心区、天元区等城镇建设活动多的区(县)遥感生态指数下降幅度最大;②长株潭城市群城镇化水平有所提高,夜间灯光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但2022年增速低于2017年,区(县)之间发展不均衡,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区(县)集中在长沙;③长株潭城市群多数区(县)耦合度在2002~2022年处于从拮抗到磨合过渡的阶段,2012年耦合度整体处于较高水平,但17个区(县)在2017年又落回较低阶段。2022年长株潭城市群大部分区(县)耦合协调度达到协调状态,部分区(县)长期失调,整体耦合协调情况较好,但空间分布不均衡,呈现中北部高、南部低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生态指数 生态环境 夜间灯光指数 城镇化 耦合协调 遥感影像 长株潭城市群
下载PDF
长株潭城市群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空间分异研究
15
作者 钟洋 查海焱 吴智朋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65-375,共11页
[目的]分析长株潭城市群内各市县之间人居环境质量的时空演变差异,探究其空间分异格局的成因,为未来长株潭城市群缩小人居环境差距,构建良好人居环境提供科学支撑。[方法]选取长株潭城市群2013年、2015年、2017年、2019年、2021年相关... [目的]分析长株潭城市群内各市县之间人居环境质量的时空演变差异,探究其空间分异格局的成因,为未来长株潭城市群缩小人居环境差距,构建良好人居环境提供科学支撑。[方法]选取长株潭城市群2013年、2015年、2017年、2019年、2021年相关人居环境指标,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和地理探测器模型等研究方法,对长株潭城市群包括23个区市县人居环境质量及其分异机理展开探究。[结果](1)总体上研究区内人居环境质量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有差距扩大的趋势;(2)空间分布呈“中心高、周边低”向“均衡”的格局发展;(3)城市群各市县人居环境耦合度高但协调度较低;(4)从自然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环境、社会保障环境和个人居住环境等方面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发现:自然生态环境对人居环境的改善起着底托作用;经济发展环境是人居环境改善的关键;社会保障环境是人居环境的后盾;个人居住环境是人居环境质量高低的直接体现。[结论]长株潭城市群内各市县间的人居环境在时空发展过程中没有达到一个较好的协调发展阶段,人居环境的质量是一个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长株潭城市群各地区要自觉承担“三高四新”和强省会战略的历史使命,依托各自的优势实现经济错位发展和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完善各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城市更新行动,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现资源的均等性;党和政府工作重心下沉,关注基层群众的基本民生问题,从而建成高质量的人居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环境 耦合协调度 空间分异 地理探测器模型 长株潭城市群
下载PDF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人类活动强度空间分异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16
作者 刘鹏翱 麻战洪 +2 位作者 郭胜 胡力 李小马 《国土资源导刊》 2024年第2期27-32,共6页
人类活动既是促进自然保护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又是自然保护地生态质量下降与生态功能丧失的重要驱动因素。深入研究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强度空间分异特征,阐明其驱动因素对实现自然保护地有效规划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长株潭... 人类活动既是促进自然保护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又是自然保护地生态质量下降与生态功能丧失的重要驱动因素。深入研究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强度空间分异特征,阐明其驱动因素对实现自然保护地有效规划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为例,采用建设用地当量系数折算方法量化人类活动强度,揭示其空间分异特征,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两方面阐明人类活动强度空间异质性的驱动因素。结果显示:(1)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人类活动强度空间差异明显,呈现“西高中低”的格局。(2)交通便利性、用地混合度、植被覆盖度是影响该区域人类活动强度的主要因素。本研究结果可为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国土资源可持续发展规划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活动强度 生态绿心地区 空间分异 影响因素 长株潭城市群
下载PDF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乡村建设用地减量策略研究
17
作者 李文霞 张瑞霞 +1 位作者 汪哲玮 翁进 《国土资源导刊》 2024年第2期20-26,共7页
随着我国土地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建设用地从“宽供给”逐渐走向“总量减量、盘活存量”发展的新阶段。基于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乡村建设用地持续蔓延扩张,用地规模难以控制的问题,本文通过总结我国城乡建设用地政策演变与相关实... 随着我国土地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建设用地从“宽供给”逐渐走向“总量减量、盘活存量”发展的新阶段。基于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乡村建设用地持续蔓延扩张,用地规模难以控制的问题,本文通过总结我国城乡建设用地政策演变与相关实践经验,以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为例,深度剖析乡村建设用地减量发展面临的困境,并从规划编制体系、具体实施路径、政策创新三个方面提出减量化策略,即“完善规划编制,构建‘全链条’减量治理体系”、“精准识别减量区域,推进‘精细化’减量实施路径”、“创新减量政策,探索‘生态+减量’协同治理模式”,以期为我国跨区域城郊地区乡村空间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量化 乡村建设用地 减量策略 空间治理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
下载PDF
环长株潭城市群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
18
作者 程晓娟 王珑琳 全春光 《长沙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61-69,共9页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SNA)以及二次分配(QAP)方法,利用环长株潭城市群8个城市2010—2022年数据,对环长株潭城市群碳排放空间关联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环长株潭城市群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结构逐渐增强,样本期间,网络密度由0.17...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SNA)以及二次分配(QAP)方法,利用环长株潭城市群8个城市2010—2022年数据,对环长株潭城市群碳排放空间关联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环长株潭城市群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结构逐渐增强,样本期间,网络密度由0.179增加到0.286,关联关系数由10增长到16,网络效率从1降至0.7619,网络稳定性上升;长沙处于关联网络主导地位,湘潭处于网络核心地位;产业结构及技术水平差异对环长株潭城市群碳排放空间关联关系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长株潭城市群 碳排放 空间关联网络 QAP方法
下载PDF
2019年湖南省环境空气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19
作者 邹霖 肖童觉 +3 位作者 高雯媛 肖曲 魏凤 甘杰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27期123-126,共4页
该文通过空间克里金插值、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对2019年湖南省87个地面国控点空气质量监测站的特护期和非特护期空气质量数据进行分析,研究2019年湖南省环境空气质量和主要污染物指标PM_(2.5)、PM_(10)、O_(3)、NO_(2)、SO_(2)和CO的时... 该文通过空间克里金插值、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对2019年湖南省87个地面国控点空气质量监测站的特护期和非特护期空气质量数据进行分析,研究2019年湖南省环境空气质量和主要污染物指标PM_(2.5)、PM_(10)、O_(3)、NO_(2)、SO_(2)和CO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2019年湖南省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整体良好,优良天数比例为83.7%;全省SO_(2)浓度均值全年呈平缓上升趋势,CO、PM_(2.5)、NO_(2)、PM_(10)浓度呈“冬高夏低”,而O3浓度呈“夏高冬低”规律。2019年全省特护期整体空气质量状况比非特护期差,其中PM_(2.5)、PM_(10)、NO_(2)贡献较大,但非特护期的O_(3)污染也值得关注。湘中、湘北城市整体空气质量相对较差,尤其是长株潭等经济发达区域污染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省 大气污染物 时空变化 特护期 长株潭城市群
下载PDF
长株潭城市群“绿心工程”区域抗洪韧性效能提升策略
20
作者 罗健 柴凝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6期39-42,共4页
为探究城市“绿心工程”在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土地资源短缺及空气污染等诸多生态环境问题的同时,能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内涝影响,文章构建了洪涝灾害风险下的城市韧性框架,以长株潭城市群“绿心工程”区域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在“绿... 为探究城市“绿心工程”在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土地资源短缺及空气污染等诸多生态环境问题的同时,能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内涝影响,文章构建了洪涝灾害风险下的城市韧性框架,以长株潭城市群“绿心工程”区域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在“绿心工程”实施前后,城市韧性的建设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区域绿化结构、多元化区域空间组合形式、增强绿心设施覆盖面积、围绕“绿心工程”提高区域综合韧性提升策略,为城市韧性措施多元化发展提供建设性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抗洪韧性 效能分析 绿心工程 长株潭城市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