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cological Risk of Heavy Metals in Sediment Around Techeng Island Special Marine Reserves in Zhanjiang Bay 被引量:1
1
作者 ZHANG Cuiping ZHENG Zhaoyong +3 位作者 YAO Shaohui JIA Houlei XIAN Xianheng WANG Liang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3期561-568,共8页
The concentrations of five metals(Cu, Pb, Zn, Cd and Hg) were measured in sediments obtained before and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echeng Island Special Marine Reserves(TCISMR) in Zhanjiang Bay to evaluate the ecolog... The concentrations of five metals(Cu, Pb, Zn, Cd and Hg) were measured in sediments obtained before and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echeng Island Special Marine Reserves(TCISMR) in Zhanjiang Bay to evaluate the ecological risk of heavy metal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verage values of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indexes of heavy metals at all stations increased slightly from 32.09 to 30.54 after establishment of TCISMR. Optimal semivariance simulation showed that the contents of five heavy metals have strong spatial correlations in August 2010(before), while this correlations weakened in April 2013(after establishment of TCISMR), suggesting that the main sources of heavy metals changed. The Hakanson Risk Index(HRI) values in Donghai levee, central and southern parts of Zhanjiang harbor were high up to 60.13 and 46.46, respectively. And Zhanjiang Bay Channel, the areas around special marine reserves, the artificial reef areas and mangrove areas at south of Techeng Island are the areas with low ecological risk and high ecological value, which should be treated as the prior ecological protection areas. Our study provided a priority control pattern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TCISMR, which greatly benefit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resource protection in Zhanjiang B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cheng Island special marine Reserves surface sediment heavy metals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prior conservation area
下载PDF
Are Antarctic Specially Protected Areas safe from plastic pollution? a survey of plastic litter at Byers Peninsula, Livingston Island, Antarctica 被引量:1
2
作者 Pablo ALMELA Sergi GONZALEZ 《Advances in Polar Science》 CSCD 2020年第4期284-290,共7页
A number of studies have reported in the last decades the presence of plastics in the Southern Ocean,which are liable to reach the coast and accumulate on the Antarctic Continent.Despite this,there are few data on the... A number of studies have reported in the last decades the presence of plastics in the Southern Ocean,which are liable to reach the coast and accumulate on the Antarctic Continent.Despite this,there are few data on the amount of plastic pollution on Antarctic beaches below 60°S.Here we provide valuable information about the presence of plastic debris in Byers Peninsula,Livingston Island,South Shetland Islands,an Antarctic Specially Protected Area(ASPA)and a hotspot for biodiversity.A total of 129 locations with between 1 and 5 items were recorded among the 3 survey sites on Byers Peninsula.Most of the observed items are likely to derive from fishing and local sources such as tourism and research activities.We discuss the potential impacts of their presence on local fauna and some of the consequences on the Antarctic ecosystem.From this survey of plastic accumulation in an ASPA,we propose the implementation of mitigation strategies,such as systematic monitoring of the abundance and distribution of plastic waste,in order to identify trends in marine debris and control the levels of plastic pollution in the Maritime Antarctic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ine debris plastic pollution human impact Antarctic specially Protected area(ASPA) management ANTARCTICA
下载PDF
海洋生态保护补偿促进沿海地区减贫回顾
3
作者 张健 宋文婷 +3 位作者 纪大伟 武双全 林伟龙 石远灵 《自然资源情报》 2024年第1期19-24,共6页
生态保护补偿制度被认为是改善区域间贫富差距的有效措施,有助于达成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共同富裕的双重目标。海洋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实施带来的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渔业生产转型升级及周边区域产业发展对渔民收益、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均衡... 生态保护补偿制度被认为是改善区域间贫富差距的有效措施,有助于达成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共同富裕的双重目标。海洋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实施带来的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渔业生产转型升级及周边区域产业发展对渔民收益、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均衡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研究了海洋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对促进渔民收益增加和乡村振兴的作用,并针对生态保护补偿条例制定提出了建议,以更好地推进实施海洋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保护补偿 沿海地区 减贫回顾
下载PDF
论海洋自然保护地分类分区管控的中国方案
4
作者 梅宏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40-53,共14页
海洋自然保护地分类分区管控既有空间规划的自然科学依据,又有区域治理的社会科学依据,且与精细化建设之间具有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分类施策、分区治理,精细化建设,是我国海洋自然保护地分类分区管控的改革方向。海洋自然保护地分类分区... 海洋自然保护地分类分区管控既有空间规划的自然科学依据,又有区域治理的社会科学依据,且与精细化建设之间具有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分类施策、分区治理,精细化建设,是我国海洋自然保护地分类分区管控的改革方向。海洋自然保护地分类分区管控以新型海洋自然保护区制度、海洋公园制度接替海洋特别保护区制度,与国土空间规划制度、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等衔接,并将生态功能保护区作为我国新时代自然保护地体系中的类型之一。分类分区管控基于陆海统筹战略提出分区差异化管控、精细化建设的中国方案,并通过完善立法保障其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自然保护地 分类分区管控 国土空间规划 生态功能保护区 中国方案
下载PDF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技术路径探讨——以荆州市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剑 王嵩 +1 位作者 刘李琨 马林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3-151,共9页
解析传统生态规划存在的问题,提炼出新时期生态规划转型趋势,以及“综合评估—明确目标指标及生态保护格局—统筹生态修复总体布局—强化传导实施”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技术路线。以荆州市为例探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技术... 解析传统生态规划存在的问题,提炼出新时期生态规划转型趋势,以及“综合评估—明确目标指标及生态保护格局—统筹生态修复总体布局—强化传导实施”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技术路线。以荆州市为例探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技术路径,即针对其存在的生态问题,借助大数据及GEE云平台等新技术手段,通过综合评估形成“生态问题一张图”、明确目标指标并构建生态保护网络格局、谋划“空间—工程—项目”系统化布局、多元机制保障落地实施等,统筹推进国土空间全域生态保护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专项规划 GEE平台 全域生态保护修复
下载PDF
斑海豹渤黄海生态廊道
6
作者 庄鸿飞 鹿志创 +2 位作者 刘增力 王宗灵 赵林林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4年第2期81-90,共10页
生态廊道是野生动物迁徙、扩散,完成生命周期活动的重要通道。斑海豹是渤黄海海洋海岛生态地理区布局的三个国家公园的唯一旗舰物种。亟待识别斑海豹生态廊道以完善相关国家公园海上空间保护规划和管控措施,降低该物种的局部灭绝风险。... 生态廊道是野生动物迁徙、扩散,完成生命周期活动的重要通道。斑海豹是渤黄海海洋海岛生态地理区布局的三个国家公园的唯一旗舰物种。亟待识别斑海豹生态廊道以完善相关国家公园海上空间保护规划和管控措施,降低该物种的局部灭绝风险。基于2010—2020年开展卫星信标跟踪调查和2023年在长岛开展参与式地理信息调查,运用生态位模型和阻力模型,识别了斑海豹在渤黄海尺度的生态廊道,基于水文分析进一步细化了斑海豹在渤海海峡的生态廊道。结果表明两个尺度的生态廊道都有斑海豹活动历史。在空间分布上,大尺度廊道与斑海豹季节性迁徙洄游的关键路径吻合,小尺度廊道符合斑海豹的栖息捕食活动规律。但上述廊道基本未被现有国家级海洋保护地覆盖,大尺度下渤海海峡廊道被老铁山水道和长山水道的航运热点阻隔,小尺度下的关键生态廊道可能同时受到养殖区影响。研究建议根据生态廊道的时空分布,在国家公园候选区设置季节性核心保护区和外围保护地带,根据迁徙和活动规律实施动态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海豹 旗舰物种 海洋保护地 生态廊道 渤海海峡
下载PDF
海洋保护地社区:时代背景、概念内涵及应用案例
7
作者 刘芳明 于国旭 +2 位作者 姜迅 赵林林 张朝晖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4年第3期133-140,共8页
海洋保护地建设和社区发展密不可分,如何促进二者相协调是亟待研究的问题。运用政策分析和文献研究方法,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海洋保护地发展实践两个视角展开分析,明晰了海洋保护地社区的政策定位和功能作用。基于社区的自然空间属性... 海洋保护地建设和社区发展密不可分,如何促进二者相协调是亟待研究的问题。运用政策分析和文献研究方法,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海洋保护地发展实践两个视角展开分析,明晰了海洋保护地社区的政策定位和功能作用。基于社区的自然空间属性和社会功能属性分析,认为当前海洋社区概念还存在“定义不明确、概念表述不准确、在海洋生态保护领域适用性不足”等问题。基于海洋综合管理理论和“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基础及生态文明政策需求,提出“海洋保护地社区”的概念、内涵和分析框架,将海洋保护地社区概念划分为界内社区、界外社区(毗邻社区和邻近社区),阐明了海洋保护地与社区间的相互作用及“依赖-冲突”关系。通过对长岛海洋保护地社区的系统分析,表明分析框架能够为海洋保护地社区治理提供清晰的思路。为理顺海洋保护地与社区关系提供了系统视角的分析方法,对于构建海洋保护地社区管理制度、促进海洋保护地社区治理现代化建设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保护地 社区 社会生态系统 长岛 生态治理
下载PDF
昌邑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与植物群落的分布 被引量:21
8
作者 汤爱坤 刘汝海 +2 位作者 许廖奇 王金玉 刘一霆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8-93,共6页
2009年9月对昌邑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土壤水分、盐分、养分(有机质、氮和磷)等要素的空间异质性及其与植被群落生态分布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与可溶性盐、有机质之间,以及可溶性盐和有机质之间均在0.01水... 2009年9月对昌邑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土壤水分、盐分、养分(有机质、氮和磷)等要素的空间异质性及其与植被群落生态分布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与可溶性盐、有机质之间,以及可溶性盐和有机质之间均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有机质与全氮在0.05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与全磷的相关性不显著。从陆向海方向,土壤含水率和可溶性盐含量升高,有机质含量降低,群落组成种类减少,群落盖度降低;由以狗尾草为优势种多种植物伴生的杂草群落演变成单一的柽柳、碱蓬群落,最后耐盐大的翅碱蓬成为群落的单优势种,物种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均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昌邑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 土壤养分 空间异质性 植被分布
下载PDF
中国海洋生态保护制度的转型发展--从海洋保护区走向海洋生态红线区 被引量:44
9
作者 曾江宁 陈全震 +2 位作者 黄伟 杜萍 杨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0,共10页
海洋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与生态学认知的提高使海洋生态红线区管理制度成为必然。总结了中国海洋保护区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了发展海洋生态红线的必要性、区划原则、概念及组成体系;提出海洋保护区与海洋生态红线区可分别籍空间统一性、... 海洋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与生态学认知的提高使海洋生态红线区管理制度成为必然。总结了中国海洋保护区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了发展海洋生态红线的必要性、区划原则、概念及组成体系;提出海洋保护区与海洋生态红线区可分别籍空间统一性、决策统一性、工作内容与管理要求的一致性相关联,海洋保护区的核心、关键和重要因素与海洋生态红线的范围划定、宏观应对策略制定、微观管理规定一一对应。对海洋保护区管理向海洋生态红线区划与管理的转变给出了若干建议,认为海洋生态红线区划指标体系可以参照海洋保护区绩效评估、保护区选划与评估指标;并从海洋生态红线的尺度,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格局-结构\过程-机理,复杂生态系统与海洋生态红线的结合,海洋生态红线基点观测等方面对海洋生态红线的研究和工作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保护区 海洋生态红线区 生态管理
下载PDF
海洋生态红线区划--以海南省为例 被引量:39
10
作者 黄伟 曾江宁 +3 位作者 陈全震 杜萍 汤雁滨 杨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68-276,共9页
随我国沿海地区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各种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已使海洋生态系统遭受严重威胁,亟需实施海洋生态红线制度为海洋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优化区域开发与产业布局提供合理空间边界。介绍了生态红线概念的起源和内涵,提出了海洋... 随我国沿海地区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各种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已使海洋生态系统遭受严重威胁,亟需实施海洋生态红线制度为海洋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优化区域开发与产业布局提供合理空间边界。介绍了生态红线概念的起源和内涵,提出了海洋生态红线的定义和基本原则,并以海南省为例介绍了海洋生态红线区划的技术框架,同时针对海洋生态红线区划面临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海洋生态红线区划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红线 生态系统 海洋保护区 海南省
下载PDF
昌邑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4
11
作者 冷宇 张守本 +2 位作者 刘一霆 赵升 刘旭东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4-169,共6页
于2011年3、6、8、10、12月在昌邑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内对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进行采样,共采集到潮间带动物55种,以多毛类、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为主。各潮带间密度、生物量及多样性指数(H')差异极显著(P<0.01),月份间差异均不显著... 于2011年3、6、8、10、12月在昌邑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内对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进行采样,共采集到潮间带动物55种,以多毛类、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为主。各潮带间密度、生物量及多样性指数(H')差异极显著(P<0.01),月份间差异均不显著。Bray-Curtis相似性聚类分析显示,该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可划分为3个群落(P<0.01),潮汐与季节是影响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昌邑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 大型底栖动物 潮间带空间分布 季节变化
下载PDF
中国海洋保护区管理模式的探讨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颜海波 吝涛 王颖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08年第8期6-9,16,共5页
海岸带是人类活动最为集中的区域,沿海化的工程建设占据了大量的天然岸线,不合理的开发产生了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诸多矛盾,因此划定一定区域建立海洋保护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中国海洋自然保护区及海洋特别保护区两个... 海岸带是人类活动最为集中的区域,沿海化的工程建设占据了大量的天然岸线,不合理的开发产生了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诸多矛盾,因此划定一定区域建立海洋保护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中国海洋自然保护区及海洋特别保护区两个方面的探讨,指出中国海洋保护区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美国MPAs体系模式进行论述,指出其管理模式上同中国海洋保护区之间的差异及其自身优势,并加以借鉴,力求通过对中国海洋保护区现有管理模式的转变,解决其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保护区 生态保护 经济发展
下载PDF
论国土空间规划中自然保护地规划之定位 被引量:46
13
作者 赵智聪 杨锐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11,共7页
面对自然保护地规划作为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的新要求,在分析国土空间规划、自然保护地体系、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5个方面讨论国土空间规划中自然保护地规划的定位。在功能定位方面,自然保护地规划是以自然保护为首要目... 面对自然保护地规划作为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的新要求,在分析国土空间规划、自然保护地体系、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5个方面讨论国土空间规划中自然保护地规划的定位。在功能定位方面,自然保护地规划是以自然保护为首要目标的专项规划;在层次定位方面,自然保护地规划是贯穿国土空间规划三级体系的专项规划;在时序定位方面,自然保护地规划是在国家和省域2个层面前置的专项规划;在地类定位方面,自然保护地规划存在新设一类“生态用地”的需求;在法定地位方面,自然保护地规划需在自身法律体系、国土空间规划法律体系和相关既有自然资源法律体系等3个层面明确法律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国土空间 自然保护地 规划 自然保护 定位 生态文明
下载PDF
基于保护对象的海岛特别保护区范围划定技术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在峰 徐敏 包蓉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7-113,共7页
海岛生态系统独特且脆弱.建设海岛特别保护区对于减缓海岛生态环境恶化、防止生态系统退化和海岛侵蚀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目前,尚未有海岛特别保护区范围划定的方法和标准,制约了海岛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本文针对不同保护目标和属性... 海岛生态系统独特且脆弱.建设海岛特别保护区对于减缓海岛生态环境恶化、防止生态系统退化和海岛侵蚀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目前,尚未有海岛特别保护区范围划定的方法和标准,制约了海岛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本文针对不同保护目标和属性的海岛特别保护区,依据其保护对象、管理水平和外在风险,开展保护区范围划定的案例研究,据此提出了单一保护对象和多目标保护对象海岛特别保护区范围的划定依据和方法,为海岛特别保护区范围的划定提供理论和实践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对象 生态系统 海岛特别保护区
下载PDF
东海区国家级海洋保护区发展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邓邦平 纪焕红 +1 位作者 何彦龙 季晓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7年第10期64-67,共4页
东海区是我国最早开展海洋保护区建设的海区之一,被列为保护对象的生物资源、岛礁资源、景观资源和生态系统丰富多样。文章从数量和面积、典型特征以及保护对象3个方面概述东海区国家级海洋保护区的发展现状,提出目前保护区发展存在管... 东海区是我国最早开展海洋保护区建设的海区之一,被列为保护对象的生物资源、岛礁资源、景观资源和生态系统丰富多样。文章从数量和面积、典型特征以及保护对象3个方面概述东海区国家级海洋保护区的发展现状,提出目前保护区发展存在管理机构不完善、配套法规不健全、资金保障不稳定和监测能力不足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快管理机构建设,提升建设和管理水平;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夯实保护工作法律基础;拓宽资金来源,促进开发和保护协调发展;提高监视监测能力,加强保护对象监测评估的对策措施建议,以期为海洋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以及海洋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区 国家级海洋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 特别保护区 海洋生态文明
下载PDF
关于建立国家海洋公园的法律建议 被引量:11
16
作者 蒋小翼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19,共9页
建成统一规范高效的中国特色国家公园体制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国家公园包括国家海洋公园。现行法律法规中存在国家海洋公园的概念缺失、不清晰,使用混淆、专项立法缺失、相关法律规范的法律位阶低以及相关法律规定内容... 建成统一规范高效的中国特色国家公园体制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国家公园包括国家海洋公园。现行法律法规中存在国家海洋公园的概念缺失、不清晰,使用混淆、专项立法缺失、相关法律规范的法律位阶低以及相关法律规定内容不合理等问题。因此,需要对已设立的国家级海洋公园进行整改,修订和完善相关的法律规定。同时,采取自上而下的立法模式、明确国家海洋公园的基本内容、管理体制以及制定配套性规则,从而制定新的法律法规,为建立国家海洋公园提供法律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海洋公园 海洋特别保护区 国家公园体制 法律法规 海洋保护区
下载PDF
岛礁型海洋生物保护区(IMPA)的设计和管理:理论和实例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徐嵩龄 孙建璋 +4 位作者 钟晓东 唐飞 刘芫 曹光招 葛伟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95-103,共9页
本文提出和论述了岛礁型海洋生物保护区(IMPA)设计和管理的7条原则;生物多样性和稀缺性,生境典型性和完整性,物种-面积关系,海-陆生态交错带,人工自然化.生态脆弱性和自养型经济。并且结合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海洋生物保护... 本文提出和论述了岛礁型海洋生物保护区(IMPA)设计和管理的7条原则;生物多样性和稀缺性,生境典型性和完整性,物种-面积关系,海-陆生态交错带,人工自然化.生态脆弱性和自养型经济。并且结合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海洋生物保护区──南麂列岛自然保护区(NINR)的设计和规划的实践,说明如何实施这些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礁型 海洋生物保护区 人工野化 生态学
下载PDF
海洋生态调查在海域使用论证中的作用探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贾后磊 张翠萍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0年第6期3-7,共5页
党的十八大明确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对现阶段海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海域使用论证作为海域管理的重要技术支撑,是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合理配置海域资源,实现科学用海、科学管海的重要抓手。海洋生态调查... 党的十八大明确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对现阶段海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海域使用论证作为海域管理的重要技术支撑,是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合理配置海域资源,实现科学用海、科学管海的重要抓手。海洋生态调查是海域使用论证的重要环节,高质量的海洋生态环境资料提升海域使用论证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新形势下,海洋生态调查也面临着新挑战,文章在分析海洋生态调查在海域使用论证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结合新职责和新政策,提出今后海域使用论证中海洋生态调查的优化调整思路,即紧跟职责要求、聚焦生态系统调查、强化岸线资源调查、服务生态保护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使用论证 海洋生态调查 生态系统 生态保护修复
下载PDF
基于“三级保护”制度的大连市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空间格局 被引量:2
19
作者 闫吉顺 王鹏 +3 位作者 刘晓璐 赵博 张盼 林霞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8年第8期74-76,共3页
为加强大连市海岸线的保护与利用,促进沿海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文章根据大连市海岸线(大陆岸线)的自然属性和开发利用程度,基于"三级保护"制度,分析大连市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空间格局。研究结果表明:大连市原生... 为加强大连市海岸线的保护与利用,促进沿海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文章根据大连市海岸线(大陆岸线)的自然属性和开发利用程度,基于"三级保护"制度,分析大连市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空间格局。研究结果表明:大连市原生岸线占比较低,须采取有效措施整治修复,并适当加固和维护具有生态功能的岸线,保证自然岸线保有率约在36%;渔业岸线利用率最高,黄海以渔业、临港产业、旅游业和工业等为主,渤海以工业和渔业为主;严格保护岸线主要分布在金普新区,大连市市辖区和旅顺口区黄、渤海海岸,限制开发岸线主要分布在黄海庄河市境内和渤海长兴岛东侧海岸,优化利用岸线主要分布在黄海大连湾、大窑湾以及渤海太平湾、金州湾。未来应"一段一效"地推进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机制的具体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岸线 自然岸线 海岸线保护与利用 海域管理 海洋生态文明
下载PDF
南海环境保护引入特别区域制度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辉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3期37-42,共6页
为保护海洋特定区域的环境,在国际法和国内法层面存在着一些特别区域制度,其中包括特殊海域制度、特别敏感海域制度、环境高风险海域制度等。我国南海地区地理环境特殊,海上交通运输繁忙,环境污染风险巨大,急需强化环境保护。引入特别... 为保护海洋特定区域的环境,在国际法和国内法层面存在着一些特别区域制度,其中包括特殊海域制度、特别敏感海域制度、环境高风险海域制度等。我国南海地区地理环境特殊,海上交通运输繁忙,环境污染风险巨大,急需强化环境保护。引入特别区域制度,与我国既存的海洋特别保护区制度相结合,可以更有效地保护南海海域环境,并强化我国在南海地区的存在和管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特殊海域 特别敏感海域 环境高风险海域 海洋特别保护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