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潮汕方言五问——基于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启动和开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林伦伦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10-15,共6页
基于国家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启动开展,针对"潮汕方言有无保护价值"、"潮汕方言会消亡吗"、"潮汕方言中哪个方言点是最标准的"、"潮汕方言中哪个方言点是最古老的"和"潮剧是用哪个方言点... 基于国家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启动开展,针对"潮汕方言有无保护价值"、"潮汕方言会消亡吗"、"潮汕方言中哪个方言点是最标准的"、"潮汕方言中哪个方言点是最古老的"和"潮剧是用哪个方言点演唱的"等五个问题,展开讨论和阐述。这五个问题的研究对于汉语方言资源保护工程的开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例如关于调查选点、布点和发音合作人的选择、非遗项目的录音摄像等等。这五个问题也是其他方言土语都会产生的共性问题,因而带有普遍性的学术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汕方言 语言资源保护 语言消亡 代表点 潮剧
下载PDF
论明本潮州戏文对《汉语方言大词典》修订的作用——以《金花女》与《苏六娘》为例
2
作者 蔡洁芳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23-30,共8页
明本潮州戏文是研究早期潮汕方言的重要历史文献,对潮汕戏曲、民俗、语言文字等方面的研究具有宝贵价值。以《金花女》与《苏六娘》为例,两种戏文中包含独具一格的闽方言词,其丰富的语言材料可从增补义项、提前书证、补充书证等方面,为... 明本潮州戏文是研究早期潮汕方言的重要历史文献,对潮汕戏曲、民俗、语言文字等方面的研究具有宝贵价值。以《金花女》与《苏六娘》为例,两种戏文中包含独具一格的闽方言词,其丰富的语言材料可从增补义项、提前书证、补充书证等方面,为《汉语方言大词典》的编纂和修订带来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州戏文 汉语方言大词典 修订 书证
下载PDF
明潮州戏文《金花女》与潮汕方言中的“乞”字用法研究
3
作者 江金瑶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57-61,共5页
对明潮州戏文《金花女》与潮汕方言中“乞”的用法进行考察,发现戏文中“乞”字可作实义动词、使役介词、与格介词与介引被动句施事的介词,而在潮汕方言中可作给予义动词、使役介词、与格介词与介引被动句施事的介词。对“乞”字的语法... 对明潮州戏文《金花女》与潮汕方言中“乞”的用法进行考察,发现戏文中“乞”字可作实义动词、使役介词、与格介词与介引被动句施事的介词,而在潮汕方言中可作给予义动词、使役介词、与格介词与介引被动句施事的介词。对“乞”字的语法化路径与在闽南方言区的发展进行梳理,发现现代潮汕方言中“乞”字用法至少可追溯到明代之前,且在明代潮汕方言与泉厦闽南方言中“乞”字用法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潮州戏文 《金花女》 潮汕方言
下载PDF
从《山伯访友》的“音高困境”看潮音戏的童伶音区
4
作者 温和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08,共10页
潮音戏旧称白字戏,即潮汕当地以方言演唱的地方戏种,包括潮州地区的潮剧(旧称“潮州白字”)与海陆丰地区的“老白字”(旧称“南下白戏”),因近代以童伶组班的传统,又有“童子班”的称谓。童伶组班的表演传统,使潮音戏具有以童伶音高为... 潮音戏旧称白字戏,即潮汕当地以方言演唱的地方戏种,包括潮州地区的潮剧(旧称“潮州白字”)与海陆丰地区的“老白字”(旧称“南下白戏”),因近代以童伶组班的传统,又有“童子班”的称谓。童伶组班的表演传统,使潮音戏具有以童伶音高为唱腔定调的音乐特点,并为童伶制废除后改由成年扮演的“大小生”带来难以克服的音高困境。本文基于海丰白字戏《山伯访友》的实地考察及记谱分析,探索童伶音区对传统唱腔音高制度及旋律表现的影响,并结合声学环境与地区民俗作为参考,揭示当代“大小生”坚守与自然音域相的童伶音区的文化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字戏 深波 余海平 潮剧 戏场空间
原文传递
明本潮州戏文《金花女》之语言学考察 被引量:4
5
作者 曾宪通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1-76,共6页
本文列举说明了明本潮州戏文《金花女》中的一些方言词语,并讨论了其所反映的明代共同语与方 音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列举 方音 语言学 方言词语 共同语 反映 戏文 潮州 明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