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文性视阈下的潮州歌册改编——以小说《三春梦》的改编为例
1
作者 庄龙 杨剑兵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56-69,95,共15页
潮州歌册对小说《三春梦》的跨文本改编过程呈现出文本间的“互文性”,使前文本的故事形态进一步发生流变。歌册编创者采取故事结构上的位移、叙事重复、情节穿插等文本策略,对文本结构进行“互文性”改造;其劝世教化思想对多元文本的... 潮州歌册对小说《三春梦》的跨文本改编过程呈现出文本间的“互文性”,使前文本的故事形态进一步发生流变。歌册编创者采取故事结构上的位移、叙事重复、情节穿插等文本策略,对文本结构进行“互文性”改造;其劝世教化思想对多元文本的“互文性”对话介入,推动了前文本人物形象的重塑,并对歌册吸纳前文本的态势产生调节作用;通过“民间性”文化注入,编创者有意识将地方民俗文化因素与前文本结合,凸出改编作品的独创性,使故事形态在改编文本中延续丰富的艺术活力,反映出潮州歌册改编策略所具有的“互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州歌册 改编 《三春梦》 互文性 故事形态
下载PDF
文本的价值观与行为的模式化——潮州歌册的女德教育功能对生活中女性“性别角色”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陆小玲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2011年第2期38-44,174,共8页
文章结合文本分析与田野调查,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探讨潮州歌册产生的时代背景、社会根源,及其女德教育功能对生活中女性"性别角色"的影响。基于这些,文章认为:文化最伟大的力量就在于它通过建立一种特定的审美标准,从而规范... 文章结合文本分析与田野调查,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探讨潮州歌册产生的时代背景、社会根源,及其女德教育功能对生活中女性"性别角色"的影响。基于这些,文章认为:文化最伟大的力量就在于它通过建立一种特定的审美标准,从而规范群体的行为,以及文化的影响具有惯性,不会因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变更而立刻消失。如果我们试图理解社会关系、社会模式、社会进程,女性的"性别角色"将是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州歌册 女德教育 性别角色 文化变迁 行为模式
下载PDF
潮州歌册的女性口述访谈研究及传承思考 被引量:6
3
作者 刘文菊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10-14,95,共5页
潮州歌册是曾经流行于潮汕地区的一种传统曲艺,女性与歌册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她们是歌册传承的主体,与歌册的兴衰发展密切相连。从口述访谈材料来看,女性在婚前和婚后、青年和中老年时期传唱歌册的情况有着明显的不同。婚前,女性只有... 潮州歌册是曾经流行于潮汕地区的一种传统曲艺,女性与歌册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她们是歌册传承的主体,与歌册的兴衰发展密切相连。从口述访谈材料来看,女性在婚前和婚后、青年和中老年时期传唱歌册的情况有着明显的不同。婚前,女性只有单一的女儿的身份角色,家庭负担较轻,空闲较多,是唱歌册最频繁、最痴迷的时期。婚后,女性多重的身份角色集之一身,妻子、媳妇、母亲,负担繁重,忙于生儿育女、操持家务,没有闲暇,是唱歌册的低落时期。中老年时期,儿女长大成人,家务减少,又有了空闲唱歌册。但因时代的变迁、观念的改变等原因,歌册赖以生存的人群和传唱的空间逐渐缩小,这一民间传统说唱艺术已濒临危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州歌册 传统曲艺 女性口述访谈 文化传承
下载PDF
潮州歌册的女性文化特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文菊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65-68,共4页
潮州歌册作为一种自娱互乐的民间说唱艺术,与女性有着天然的联系,是女性化的潮汕民间文化形态,有着鲜明的女性文化特质。从传唱主体看,歌册的传唱者多数是女性,不仅主唱者是女性,听唱的群体也主要是妇女儿童。从传承方式上看,歌册主要... 潮州歌册作为一种自娱互乐的民间说唱艺术,与女性有着天然的联系,是女性化的潮汕民间文化形态,有着鲜明的女性文化特质。从传唱主体看,歌册的传唱者多数是女性,不仅主唱者是女性,听唱的群体也主要是妇女儿童。从传承方式上看,歌册主要是通过家庭成员中的女性谱系代代口耳相传。从传唱空间看,歌册主要是在庭院、绣房、厨房、姿娘仔间等女性空间流传,与女性的日常生活密切相连。从传唱题材来看,传统歌册的主题以教化女性遵守封建伦理道德为主,体现了传统男权思想。从文化功能看,歌册是女性的娱教方式,是女性的启蒙课本、教科书和精神乐园。从传承规律来看,歌册与女性的生命历程紧密相联,女性的个体生命史折射了歌册的兴衰发展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州歌册 女性文化 特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