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本纪》在《史记》中的地位和作用——兼论《史记》以《五帝本纪》为开篇的原因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强 李丹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5-102,共8页
《本纪》作为《史记》的总纲,与其他四体之间存在着阐释和被阐释的关系。《史记》以《本纪》为叙述中心,不但建立了以帝王为核心的史学叙述结构,而且还承担了司马迁的历史哲学观和价值判断体系。与其他四体相比,《本纪》特别关注一代之... 《本纪》作为《史记》的总纲,与其他四体之间存在着阐释和被阐释的关系。《史记》以《本纪》为叙述中心,不但建立了以帝王为核心的史学叙述结构,而且还承担了司马迁的历史哲学观和价值判断体系。与其他四体相比,《本纪》特别关注一代之兴衰的全过程,这一叙述的特征是突出时间线索,从一代兴衰的历史中总结社会运动的周期,揭示社会运动的大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司马迁 本纪 《五帝本纪》 五体 黄帝
下载PDF
中国五帝史研究综述 被引量:2
2
作者 付希亮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42-47,76,共7页
这里说的五帝时代,指的是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所记载的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生活的时代。这段历史是中国历史的源头,从汉代到今天一直备受人们重视。西汉司马迁的《五帝本纪》、西晋皇甫谧的《帝王世纪》、南宋罗泌的《路... 这里说的五帝时代,指的是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所记载的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生活的时代。这段历史是中国历史的源头,从汉代到今天一直备受人们重视。西汉司马迁的《五帝本纪》、西晋皇甫谧的《帝王世纪》、南宋罗泌的《路史》,是中国封建时期五帝时代研究的重要成果。20世纪初,中国史学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以顾颉刚为代表的"古史辨派"对中国封建时代的五帝研究进行了反思,提出了"层累的古史观",认为司马迁所记载的这段历史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是商周到秦汉时期的学者如积薪般累积起来的,是伪造的,不可靠的。"古史辨派"打破了人们对五帝时代历史的传统认识,中国学者在废墟的基础上开始了艰难的五帝史重建工作,至今已走过了百年的历程。在这一百年里,五帝史研究在历史学、考古学、神话学、环境科学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为科学的五帝史系统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五帝时代 《五帝本纪》 “古史辨派” 苏秉琦
下载PDF
论刘知几《史通》纪传体的生成观念
3
作者 夏德靠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51-59,共9页
刘知几及《史通》对纪传体分析是比较特殊的,这对于把握纪传体的生成来说很有启发意义。他将唐前史传文体分为"六家",并根据先秦史官传史方式经历由言事分立到言事相兼的转化之分析,指出《春秋》《尚书》属于言事分立的产物,... 刘知几及《史通》对纪传体分析是比较特殊的,这对于把握纪传体的生成来说很有启发意义。他将唐前史传文体分为"六家",并根据先秦史官传史方式经历由言事分立到言事相兼的转化之分析,指出《春秋》《尚书》属于言事分立的产物,《左传》则属于言事相兼的产物,因此《左传》具有阐释《春秋》的作用。依据这些认识,他认为本纪相当于《春秋》,即采取编年的形式,通篇只叙述天子的事情,并且只采录大事,至于事件的详细过程则放在列传中叙述。世家叙述的对象是诸侯,由于诸侯的地位低于天子,故采用"世家"这个名称;不过在书写体例上世家与本纪没有明显差异,也采取编年的形式。整体上,本纪体式如《春秋》,列传则叙述大臣的言论行为,其体式如《左传》,列传从而具有解释本纪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知已 《史通》 纪传体 六家说 言事相兼 传以释纪
下载PDF
《史记》本纪异文考校
4
作者 吴昱昊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37-39,共3页
《史记会注考证校补》中很多材料可以订正今本《史记》。该文以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为底本,吸收《校补》的相关成果,参考相关文献,对本纪部分的正文异文进行考校。
关键词 《史记》 本纪 考校
下载PDF
史记本纪异文考校(续)
5
作者 吴昱昊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25-27,共3页
《史记》在流传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异文,对这些异文的考辨吸收,是《史记》校勘的重要任务。日本学者水泽利忠广核《史记》众本,详录异文,成《史记会注考证校补》一百三十余卷,其中很多材料可以订正今本《史记》。围绕中华书局点校本《史... 《史记》在流传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异文,对这些异文的考辨吸收,是《史记》校勘的重要任务。日本学者水泽利忠广核《史记》众本,详录异文,成《史记会注考证校补》一百三十余卷,其中很多材料可以订正今本《史记》。围绕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本纪部分的正文,参考相关文献,对《校补》进行梳理考辨,揭出《校补》可以改正点校本或对点校本有参考价值的异文,以期有助于《史记》的校勘研究和《史记会注考证校补》的整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本纪 异文 考校
下载PDF
中国五帝史研究综述
6
作者 付希亮 《怀化学院学报》 2016年第12期59-63,共5页
这里说的五帝时代,指的是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所记载的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生活的时代。这段历史是中国历史的源头,从汉代到今天一直备受人们重视。西汉司马迁的《五帝本纪》、西晋皇甫谧的《帝王世纪》、南宋罗泌的《路... 这里说的五帝时代,指的是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所记载的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生活的时代。这段历史是中国历史的源头,从汉代到今天一直备受人们重视。西汉司马迁的《五帝本纪》、西晋皇甫谧的《帝王世纪》、南宋罗泌的《路史》,是中国封建时代五帝时代研究的重要成果。20世纪初,中国史学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以顾颉刚为代表的"古史辨派"对中国封建时代的五帝研究进行了反思,提出了"层累的古史观",认为司马迁所记载的这段历史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是商周到秦汉时期的学者如积薪般累积起来的,是伪造的,不可靠的。"古史辨派"打破了人们对五帝时代历史的传统认识,在废墟的基础上中国学者开始了艰难的五帝史重建工作,至今已走过了百年的历程。在这一百年里,五帝史研究在历史学、考古学、神话学、环境科学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为科学的五帝史系统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帝时代 《五帝本纪》 “古史辨派” 苏秉琦
下载PDF
《史记·夏本纪》文本探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徐兴海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13期44-51,共8页
从文本意义上看,《夏本纪》标识的是司马迁所认定的中国第一个王朝,揭示的正是司马迁"通古今之变"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即朝代如何更迭、君主怎样产生的头等问题。《史记·夏本纪》由《尚书》而来,同时与《太史公自序》《报... 从文本意义上看,《夏本纪》标识的是司马迁所认定的中国第一个王朝,揭示的正是司马迁"通古今之变"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即朝代如何更迭、君主怎样产生的头等问题。《史记·夏本纪》由《尚书》而来,同时与《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等文本交错辉映,都指向一个主旨,那就是标示司马迁将"夏"独立列为"本纪"是一个创新,这一创新来自于司马迁认定夏之政权更迭成为中国历史的重大革命。通过对《史记·夏本纪》与《尚书》以及其他相关文本的研究,说明司马迁如何在文本中渗透自己的政治观、历史观,并且将对朝代更迭与君主变迁的关注作为首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尚书》 《夏本纪》 文本 研究
下载PDF
从《史记·五帝本纪》看司马迁的学术研究方法
8
作者 张华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20-23,共4页
《五帝本纪》作为《史记》开篇之作,被誉为"中华正史第一本纪",历来受到学界广泛的关注和高度评价。《史记·五帝本纪》体现出司马迁的"实录"精神和学术研究方法,主要体现为资料收集的广博性、田野调查的广泛... 《五帝本纪》作为《史记》开篇之作,被誉为"中华正史第一本纪",历来受到学界广泛的关注和高度评价。《史记·五帝本纪》体现出司马迁的"实录"精神和学术研究方法,主要体现为资料收集的广博性、田野调查的广泛性、甄别选材的严谨性、研究思考的深入性等方面。司马迁的"实录"精神和学术研究方法不仅是对历史事实的秉笔直书,更是严谨求实的科学研究方法的体现,对于当今学术研究仍具有深刻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迁 《史记·五帝本纪》 学术研究方法 资料收集 田野调查
下载PDF
《史记·五帝本纪》的美学价值初探
9
作者 胡铂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年第2期175-176,共2页
在中国历史上,《史记》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历史文献。它为我国的史学叙述方式建立了一个基本范式,也为我国的史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其中的《五帝本纪》部分作为开卷之首,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但是由于所记载的内容属于遥远的... 在中国历史上,《史记》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历史文献。它为我国的史学叙述方式建立了一个基本范式,也为我国的史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其中的《五帝本纪》部分作为开卷之首,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但是由于所记载的内容属于遥远的上古文明时期,缺乏足够的文献互相考证故而往往被很多学者忽略。本文将从文字美、神话美、历史美和文化美四个角度对《史记·五帝本纪》进行文本分析,旨在挖掘其内在的美学价值,以便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和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五帝本纪 美学价值
下载PDF
《史记》“孔子生年”索源
10
作者 金友博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0年第1期28-34,共7页
自异载孔子生年之《史记》问世,二千余年孔诞之争不决;然,《史记》“鲁襄公二十二年”者,何所据源,诚当考辨析明之.考《世本》载记孔子生年说,纯系子虚乌有.至今所见文献,可为《史记》“孔子生年”载记之源者,惟公、谷二传《... 自异载孔子生年之《史记》问世,二千余年孔诞之争不决;然,《史记》“鲁襄公二十二年”者,何所据源,诚当考辨析明之.考《世本》载记孔子生年说,纯系子虚乌有.至今所见文献,可为《史记》“孔子生年”载记之源者,惟公、谷二传《春秋》耳;不过司马迁之误解《春秋》历纪,乃助后世曲纪孔子生辰千有余年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孔子 诞辰考证 <<世本>>
下载PDF
江户时期日本对中国传统史学的吸收与改造——以《大日本史》编纂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晓峰 龚卉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3-70,共8页
《大日本史》是日本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以"正闰皇统,是非人臣"为目标。从日本最早的史书《日本书纪》到《大日本史》编纂的前、后期,中国传统史学的影响始终存在,且有不同作用。其中"天子授时、定正朔以布臣民"的正... 《大日本史》是日本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以"正闰皇统,是非人臣"为目标。从日本最早的史书《日本书纪》到《大日本史》编纂的前、后期,中国传统史学的影响始终存在,且有不同作用。其中"天子授时、定正朔以布臣民"的正统观念一以贯之。《大日本史》批判《日本书纪》用谶纬理论构建正统的做法,主张以过往历史的完整呈现来辨明"天祖之正统"。在《大日本史》编纂前期,以中国史学传统为圭臬构建日本之国史。到修史后期,为了强化日本"优越的国体"特性,史臣在本纪部分的开篇重新构建了一条天神传承序列,以此说明日本万世一系的成立。《大日本史》的编纂过程,展现了一个受中国传统史学影响书写历史框架,再填入神道元素以建构"皇国"观的受容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史学交流 《大日本史》 神武本纪
原文传递
两唐书本纪有关靺鞨、渤海记载差异探究
12
作者 滕红岩 李乐营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6-133,151,共8页
本文认为两唐书本纪中有关靺鞨、渤海的记载存在较大差异,撰修者及其所处时代治史思想的不同是主要原因,而且这种差异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历史上对两唐书有不同评价的原因。《旧唐书》本纪较多收录靺鞨、渤海史料,能体现唐国史和实录相关... 本文认为两唐书本纪中有关靺鞨、渤海的记载存在较大差异,撰修者及其所处时代治史思想的不同是主要原因,而且这种差异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历史上对两唐书有不同评价的原因。《旧唐书》本纪较多收录靺鞨、渤海史料,能体现唐国史和实录相关的编纂情况,亦可体现唐朝中央政权对东北边疆经略的一些历史情况;《新唐书》本纪对靺鞨、渤海的记载则有不足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唐书·本纪》 《新唐书·本纪》 袜辐 渤海 记载差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