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引领哈佛大学走向现代化——埃利奥特大学治理体系改革的思想与实践
1
作者 张斌贤 刘春华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3-43,共11页
查尔斯·埃利奥特是美国19世纪著名教育家和改革家,成功引领了哈佛大学的现代化改革,在美国高等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大学治理改革是埃利奥特教育改革思想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原则是民主和自由,重视情感的作用。埃... 查尔斯·埃利奥特是美国19世纪著名教育家和改革家,成功引领了哈佛大学的现代化改革,在美国高等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大学治理改革是埃利奥特教育改革思想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原则是民主和自由,重视情感的作用。埃利奥特建立了以董事会、监事会、校长、院长(系主任)和教师为主体的大学治理体系,建立和完善了大学组织机构体系,全面推行选修制,坚持高水平办学,倡导和维护学术自由,解放了高等教育,不仅促进了哈佛大学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进程,而且对美国和世界各国大学治理体系现代化改革产生了广泛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尔斯·埃利奥特 哈佛大学 大学治理 学术自由 美国高等教育
下载PDF
查尔斯·范·海斯的大学服务观及其影响
2
作者 崔高鹏 李慧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78,共10页
20世纪初,在美国拉福莱特州政府进步改革的要求下,威斯康星大学校长查尔斯·范·海斯整合巴斯科姆教育哲学观和钱柏林、亚当斯大学服务实践,提出了多层次、多类型大学服务观,包括政治服务观、社会服务观和文化服务观。其中政治... 20世纪初,在美国拉福莱特州政府进步改革的要求下,威斯康星大学校长查尔斯·范·海斯整合巴斯科姆教育哲学观和钱柏林、亚当斯大学服务实践,提出了多层次、多类型大学服务观,包括政治服务观、社会服务观和文化服务观。其中政治服务观是其核心,社会服务观和文化服务观地位次之。在范·海斯大学服务观形成过程中,钱柏林和亚当斯大学服务实践相比巴斯科姆教育哲学观的影响更为深刻。范·海斯在威斯康星大学以推动组建大学推广部和农业教育与农业推广系作为服务职能确立的起点,并在其支持和推动下,将服务职能先后于一战前和20世纪20年代初在威斯康星大学和美国高等教育领域确立下来,使服务职能成为与教学和科研并立的第三重大学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尔斯·范·海斯 大学服务观 大学服务职能
下载PDF
博采众长 探求发展——欧洲六大图书馆访问考察见闻 被引量:3
3
作者 宋姬芳 刘春鸿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9-63,共5页
重点介绍了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慕尼黑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和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等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特点,以及捷克布拉格大学图书馆和德国巴伐利亚州图书馆的简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大学图书馆发展带来的启迪和思考。
关键词 慕尼黑工业大学图书馆 慕尼黑大学图书馆 苏黎世大学图书馆 维也纳大学图 书馆 布拉格大学图书馆 巴伐利亚州图书馆
下载PDF
埃利奥特与吉尔曼大学思想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春华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5-91,共7页
埃利奥特和吉尔曼是美国十九世纪著名的高等教育思想家与实践家。埃利奥特成功引领哈佛由传统学院向现代大学转变,吉尔曼成功创建了美国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型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这两位永载美国高等教育史册的伟大校长... 埃利奥特和吉尔曼是美国十九世纪著名的高等教育思想家与实践家。埃利奥特成功引领哈佛由传统学院向现代大学转变,吉尔曼成功创建了美国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型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这两位永载美国高等教育史册的伟大校长,生活在同一时代,有着相似的学习和教育实践经历,但性格迥异,交往密切,在工作中惺惺相惜,相互影响和扶持。两人在大学目标、大学功能、课程思想和大学管理等方面对高等教育的理解与认识存在众多异同。通过分析和比较,有助于我们深化对十九世纪中后期美国高等教育转型历史过程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利奥特 吉尔曼 大学思想
下载PDF
布拉格查理大学图书情报教育的探析与启示 被引量:1
5
作者 谢笑 吴蓉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84-191,共8页
[目的/意义]探析捷克布拉格查理大学图书情报学术与教育活动,推动我国图书情报学科建设与教育改革。[方法/过程]运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对该校情报学与图书馆学研究所的发展沿革、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就业前景等进行系统梳理,... [目的/意义]探析捷克布拉格查理大学图书情报学术与教育活动,推动我国图书情报学科建设与教育改革。[方法/过程]运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对该校情报学与图书馆学研究所的发展沿革、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就业前景等进行系统梳理,总结其开展图书情报教育的成功经验与借鉴价值。[结果/结论]给出对我国图书情报教育发展的几点启示:适应新文科建设需要,完善图情学科体系;对标时代发展要求,优化教育教学模式;推进双一流建设战略,引导教育主体多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拉格查理大学 情报学与图书馆学研究所 图书情报教育 发展沿革 专业设置 课程体系 教育改革
下载PDF
埃利奥特与哈佛大学的改革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春华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33,共7页
19世纪中后期美国高等教育结构发生转型,查尔斯·埃利奥特及其引领的哈佛大学改革对这一时期的美国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被永载史册。哈佛大学改革历时长达40年,改革内容包括日常管理、机构人事、课程、研究生教育和专业学院等... 19世纪中后期美国高等教育结构发生转型,查尔斯·埃利奥特及其引领的哈佛大学改革对这一时期的美国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被永载史册。哈佛大学改革历时长达40年,改革内容包括日常管理、机构人事、课程、研究生教育和专业学院等方面。经过漫长艰难改革,哈佛大学成功由一所传统殖民地学院转变成为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推进和加速了其他传统学院改革的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尔斯·埃利奥特 哈佛大学 选修制 研究生教育 专业学院
下载PDF
产学研三位一体的科技组织管理——高锟科技管理思想试探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煌 《科技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04-208,共5页
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高锟,不仅具备世界一流的科学技术研究水平,而且拥有丰富的科研管理经历和出色的组织管理能力。他深谙科技管理规律,结合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产业部门不同的研发优势,探索出产学研三位一体的科技管理模式,... 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高锟,不仅具备世界一流的科学技术研究水平,而且拥有丰富的科研管理经历和出色的组织管理能力。他深谙科技管理规律,结合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产业部门不同的研发优势,探索出产学研三位一体的科技管理模式,在科技管理者定位、科技人才的组织方式以及科研项目的攻关模式等方面,形成了独到的见解和独特的管理思想,成为推进其科学事业不断迈向成功的一大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锟 科技管理 产学研
下载PDF
中澳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以扬州大学与查理·斯窦大学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朱强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33-36,共4页
以扬州大学与澳大利亚查理.斯窦大学金融专业(本科)为例,从培养目标、入学要求、课程设置、日常管理、实践能力、就业安排等方面比较中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异同,总结国外经验,为国内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 扬州大学 查理·斯窦大学 金融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宗教改革家约翰·胡斯“异端”形象的生成—— 以布拉格大学为考察视角
9
作者 曾祥敏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84-91,共8页
捷克宗教改革家约翰·胡斯“异端”形象的生成与布拉格大学紧密相关,布拉格大学是胡斯接触、形成并传播“异端”基督教思想的重要场所。由于布拉格大学存在着波西米亚与德意志之间的民族矛盾和神学院内反对改革派的强大势力,胡斯逐... 捷克宗教改革家约翰·胡斯“异端”形象的生成与布拉格大学紧密相关,布拉格大学是胡斯接触、形成并传播“异端”基督教思想的重要场所。由于布拉格大学存在着波西米亚与德意志之间的民族矛盾和神学院内反对改革派的强大势力,胡斯逐步被赋予“异端”形象并最终由康斯坦茨公会议定罪为异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 宗教改革 天主教 约翰·胡斯 布拉格大学 异端 康斯坦茨公会议
下载PDF
《人类宇宙》:哲学与诗学的后现代变革
10
作者 尚婷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5-29,共5页
查尔斯·奥尔森的《人类宇宙》是一部从哲学层面展开的后现代诗学经典。作者痛感于逻格斯传统带来的文明畸态,主张激活苏美尔、玛雅等远古文化,恢复人类宇宙与自然宇宙的交互关系。具体在诗歌领域,就是要推翻以艾略特为代表的智性写... 查尔斯·奥尔森的《人类宇宙》是一部从哲学层面展开的后现代诗学经典。作者痛感于逻格斯传统带来的文明畸态,主张激活苏美尔、玛雅等远古文化,恢复人类宇宙与自然宇宙的交互关系。具体在诗歌领域,就是要推翻以艾略特为代表的智性写作,拒绝理性与逻辑对艺术创造的侵蚀,凭借即兴的诗歌书写来传递生命感觉、投射宇宙能量。《人类宇宙》为投射诗学的理论建构、黑山诗派的创作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哲学基石和思想源泉,有力推动了"二战"后美国诗歌向后现代主义的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宇宙》 查尔斯·奥尔森 投射诗学 后现代主义
下载PDF
查尔斯·布朗大学图书馆思想与实践刍议
11
作者 肖文超 王慧利 《图书馆研究》 2022年第4期32-39,共8页
查尔斯·哈维·布朗是20世纪美国大学图书馆史上重要的图书馆教育家,其职业生涯长达半个世纪,为推动艾奥瓦州立学院图书馆乃至美国大学图书馆事业的整体发展作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布朗主管艾奥瓦州立学院图书馆期间积极推进图... 查尔斯·哈维·布朗是20世纪美国大学图书馆史上重要的图书馆教育家,其职业生涯长达半个世纪,为推动艾奥瓦州立学院图书馆乃至美国大学图书馆事业的整体发展作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布朗主管艾奥瓦州立学院图书馆期间积极推进图书馆藏科学化,图书馆建筑专业化,完善图书馆在人员招募、财务预算和图书流通等内部管理制度,构建大学图书馆课程教育体系,努力提升大学图书馆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为推进大学图书馆职业化进程,布朗还积极参与创建了学院和参考图书馆协会,维护了美国图书馆协会的完整性。在大学图书馆理论建设方面,布朗撰写了以《科学丛书》《高校图书馆流通工作》等为代表的经典论著,对当代大学图书馆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尔斯·哈维·布朗 艾奥瓦州立学院 美国大学图书馆史
下载PDF
丁家立与北洋大学堂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玉国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71-76,共6页
北洋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 ,丁家立以总教习身份主持该校长达 11年之久 ,对学堂的规模、学制、规章制度的制定以及教习的延聘、招生、资送学生留学、校址变迁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
关键词 丁家立 北洋大学堂 近代高等教育
下载PDF
中美文化使者,琳琅典籍珍藏——美国汉学家贾德纳及其中文藏书
13
作者 王立 《天禄论丛》 2020年第1期82-101,共20页
本文通过对美国汉学家、哈佛大学教授贾德纳(1900—1966)的学术生涯与布朗大学中文图书馆藏发展的回顾,论述北美研究型东亚图书馆在中国研究学科发展中的关键作用。首先简述贾德纳与中国结缘的一生,特别是他在20世纪20、30年代两次赴华... 本文通过对美国汉学家、哈佛大学教授贾德纳(1900—1966)的学术生涯与布朗大学中文图书馆藏发展的回顾,论述北美研究型东亚图书馆在中国研究学科发展中的关键作用。首先简述贾德纳与中国结缘的一生,特别是他在20世纪20、30年代两次赴华访学的经历和收获。然后介绍贾德纳作为美国汉学研究的先驱的学问、成就和影响。进而通过近年来发现的文献和实物,评赞贾德纳先生的高尚品行风范和他与中国学者之间跨越太平洋的友好情谊。并以东亚图书馆的跨世纪发展的实践,强调贾德纳对美国中国研究和大学中文图书馆建设的深刻见解、真诚愿景及前瞻意义。还叙述贾德纳最后的奉献——捐赠图书善本给布朗大学图书馆的始末及珍藏价值。进而揭示在国际上中国研究蓬勃兴起的今天,贾德纳先生历史地位及其中文典藏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德纳 美国汉学家 中国研究 古籍善本 东亚图书馆 布朗大学 跨文明交流
下载PDF
The Emergence of Modern Physics Research in China:The Yenching Department of Physics and the Rockefeller Foundation 被引量:1
14
作者 Danian Hu 《Chinese Annals of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9年第2期4-61,共58页
Based on archival materials discovered in America,Britain,and China,this paper carefully examines the history of the short-lived and completely overlooked Department of Physics in the Premedical School of Peking Union... Based on archival materials discovered in America,Britain,and China,this paper carefully examines the history of the short-lived and completely overlooked Department of Physics in the Premedical School of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PUMC),and uncovers this department’s extensive interconnections with its counterpart at Yenching University.This project also looks into the Master of Science(MS)program in the Department of Physics at Yenching University,which,founded in 1927,was the first graduate program in physics in China.It was this MS program that transformed the Yenching Department from a largely premedical training center serving the PUMC into a prominent cradle of Chinese physics research.This Yenching Department,despite its small faculty and brief existence,nurtured many eminent Chinese physicists,such as Chao-Ying Meng孟昭英,Wen-Yu Chang张文裕,Ming-Chen Wang王明贞,Chia-Liu Luke Yuan袁家骝,Cheng-Shu Wang(Chang)王承书,Ho-Fu Lu卢鹤绂,Ting-Sui Ke葛庭燧,Kun Huang黄昆,and Chia-Lin Hsieh谢家麟.It would have been impossible to achieve these outstanding accomplishments without the effective leadership and pioneering work of C.H.Corbett,P.A.Anderson,Y.M.Hsieh,and W.Band—the first four Department Chairs—in combination with relatively abundant private funding,mostly from America,and extensive educational connections with Western institutions.This paper not only introduces in detail these four department heads and their contributions,but also discloses the unique role played by the Rockefeller Foundation via the China Medical Board and the PUMC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Yenching Department of Phys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Premedical School of the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the Department of Physics at Yenching university the China Medical Board the Rockefeller Foundation William Warren Stifler(1883–1954) charles Hodge Corbett(1881–1963) Paul Alexander Anderson(1898–1990) Yu-Ming Hsieh(1895–1986) William Band(1906–1993)
下载PDF
对牛津版《技术史》书评的分析
15
作者 张喆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90-497,共8页
2021年牛津版《技术史》中译8卷本问世。使用“A History of Technology”、“Charles Singer”、“查尔斯·辛格”、“牛津版技术史”等关键词,系统检索Nature、JSTOR、Web of Science等十几个国外数据库,以及CNKI中国学术网络出... 2021年牛津版《技术史》中译8卷本问世。使用“A History of Technology”、“Charles Singer”、“查尔斯·辛格”、“牛津版技术史”等关键词,系统检索Nature、JSTOR、Web of Science等十几个国外数据库,以及CNKI中国学术网络出版总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多个国内权威数据库,对牛津版《技术史》出版以来的中英文书评进行比较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卷评析这部著作,分析其特点,以供读者在研读牛津版《技术史》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史 查尔斯·辛格 牛津大学出版社
下载PDF
Charles Carpenter Fries:An Appreciation Edward M. Anthony,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被引量:1
16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80年第4期29-33,81,共6页
本文作者以亲受教益者的身份,评介了美国语言学和语言教学法大师C.C.Fries的学术观点和贡献。三十五年前,作者选修了Fries教授在密执安大学开设的“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法”课程,以后又多次听了他讲授的“美国英语语法”课程。后来密大在... 本文作者以亲受教益者的身份,评介了美国语言学和语言教学法大师C.C.Fries的学术观点和贡献。三十五年前,作者选修了Fries教授在密执安大学开设的“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法”课程,以后又多次听了他讲授的“美国英语语法”课程。后来密大在Fries主持下为参加英语速成班学习的拉美留学生办了一个“英语之家”,作者又受聘担任与学生日夕共处的口语指导。这些机缘使作者得以亲身领受“弗老”的熏陶。 作者称赞Fries是位循循善诱的杰出导师。他的提问每每发人深省。例如他问学生“什么叫做好英语?”通过巧妙的举例和发问,他诱导学生认识到评判英语好坏的唯一标准是“用法习惯”。如果进一步问以什么人的“用法习惯”为准,那就要考虑到使用者在社会、地理、历史上的地位。这种研究今天称为“社会语言学”。Fries可以当之无愧地尊为社会语言学的先驱。 Fries时常强调,切不可使学生丢面子,因为这样会使他由于自卑或厌恶而失去学习兴趣。他自己从不曾让学生难堪或伤害其自尊心。遇到学生回答过于肤浅,他总是尽力温和地予以提示指点。他以学习能力最强的学生为教学的标准,但绝不让智力中等的学生吃亏。他评分A很少,B很多,C有一些,不及格的也很少。对于测验,他有一套哲学:测验的题目必须有一部分是人人都可望答对的,也必须有一部分谁也答不圆满,难易程度要略略高于最好学生的水平。 Fries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教师,他还兼备其他非凡的才能。他的文字明白晓畅,不故弄玄虚。他不旁涉数学,也不玩弄逻辑符号,或是纠缠不清的图解。他写书的目的不在于炫学,而在于教人。 Fries的第一篇学术著作发表于1918年。早期著作大多是关于古英语、莎士比亚语言、文学教学、好英语的标准等的探讨。他的博士论文题目是《现代英语带shall和will的迂说式将来时》。他的研究始终着眼于扫除虚妄不切实际的观点或纯凭印象的臆说,而代之以对英语结构的扎实描写。他不认为英语结构中的具体细节是微末不足道,发表过许多有关论文。但他也能对语言作开阔广泛的观察,发表过诸如《并存的音位体系》,《语言的意义与分析》等这样的理论性著作。 Fries一生事业最重要的方面是他热心于英语教学,包括教本族语者和非本族语者。他创办了英语讲习所。1945年发表《英语作为外语的教与学》一书,后来成为这方面最有影响的一本书。他在书中主张:(1)要编写适当的教材;(2)编写教材要以本族语与所学语言的对比分析为根据。后来的人提出“错情分析”,这固然是个重要研究方面,但对比分析仍然不失其作用。(3)口语是语言教学的基础。Fries认为语言是一种口说的东西,这一看法容或过时,已有令人信服的理由说明,语言“体现”于说话,但并非就是说话。但这是就看待语言的观点或“路子”来说,若作为一种语言教学的“方法”,强调口语是无可厚非的。 Fries所主张的教学方法,有些地方为人所诟病,但那并非倡导者的本意,而是信从者有乖原旨。例如人们批评Fries的方法(1)忽视读和写;(2)以养成习惯为目的的句型练习乏味而无效;(3)依靠课堂教学的方法不能培养今天所谓的“交流能力”。实则Fries只是强调应按听说读写的顺序进行教学,绝非主张专搞听说。他自己对于读的教学就曾作了多年的研究。Fries曾称语言为一种口头习惯,今天人们认为语言更主要地是一种“能力”,而不仅仅是“行为”。但是目前通行的“内化”这个新术语和Fries所用的“养成习惯”,从教学法上说也没有大不了的差别。至于说乏味,这是个含糊的字眼儿,它可能是特定的教师或学生的个人问题,也可能是学习语言必经的一关。Fries所主张的课堂教学方式,确乎有与课堂外面的现实交际脱节之 虞,但一切课堂教学都难免此病。Fries本人深知此点。《英语作为外语的教与学》中专有一章,叫做“把握语境”,常为人们所忽视,讲的正是应该深入体会使用语言的实际生活环境,认为这对于学会一种语言至关重要。“语境的把握”可以说就是目前流行的“交流能力”这一术语的直接前身。 Fries在语言学和语言教学法研究上的成就和贡献,在生前和身后都受人尊崇。他在世时相信语言研究和教学是使人们及其不同文化互相接近,增进世界和平的重要事业。这一点至今为他在美、亚、欧三大洲的学生和学生的学生所纪念称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教学法 oral 英语教学 charles Carpenter Fries Anthony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本族语者 古英语 音位体系 美国语言学 留学生 留学人员 口语 口头语言 现代英语 社会语言学 边缘语言学科 习惯 道德修养
原文传递
建立一所“真正的大学”——美国研究型大学路径选择的国立大学运动(1869-1899)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慧敏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0-100,共11页
内战后,美国社会各方面蓬勃发展,其高等教育也迫切需要新的突破。借参加欧洲世博会之机,约翰·霍伊特考察了欧洲各国高等教育,欧美之间的差距使得沉寂许久的国立大学计划作为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方案再次被提起。该计划在全国教育... 内战后,美国社会各方面蓬勃发展,其高等教育也迫切需要新的突破。借参加欧洲世博会之机,约翰·霍伊特考察了欧洲各国高等教育,欧美之间的差距使得沉寂许久的国立大学计划作为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方案再次被提起。该计划在全国教育(教师)协会中引起了长期的争论,关于国立大学的提案在国会也被屡屡提起。然而,由于其合宪性的质疑以及具体策略上的种种原因,美国人终究还是没有选择国立大学作为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路径;不过,对这一计划的讨论使得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道路更加清晰,成为19世纪下半叶美国高等教育史上不可忽视的一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立大学 全国教育协会 约翰·霍伊特 查尔斯·艾略特 研究型大学
原文传递
美国汉学先驱,开拓耕耘奉献——贾德纳及其汉籍典藏
18
作者 王立 《汉籍与汉学》 2019年第2期37-58,共22页
本文通过对美国汉学家贾德纳教授(1900—1966)的学术生涯及其中文古籍典藏的回顾和介绍,论述这位美国汉学研究先驱在该领域建设中的开拓和耕耘奉献。首先简叙贾德纳生平事迹,特别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两次赴华访学的经历和收获。然后介绍... 本文通过对美国汉学家贾德纳教授(1900—1966)的学术生涯及其中文古籍典藏的回顾和介绍,论述这位美国汉学研究先驱在该领域建设中的开拓和耕耘奉献。首先简叙贾德纳生平事迹,特别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两次赴华访学的经历和收获。然后介绍贾德纳汉学研究的学问、成就和影响。进而通过近年来发现的文献和实物,评赞贾德纳先生的高尚品行风范和他与中国学者之间的友好情谊,并强调贾德纳对美国中国研究和大学中文图书馆藏发展的深刻见解、愿景及前瞻意义。还叙述贾德纳最后的奉献——捐赠全部中文图书善本给布朗大学图书馆的始末及其珍藏的特点和价值。并指出贾德纳先生的历史地位及其汉籍典藏的重要意义。附录包括首次公布整理的贾德纳藏书明清版汉籍的简目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德纳 美国汉学家 中国研究 东亚图书馆 古籍善本 布朗大学 跨文明交流
原文传递
杜百胜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汉学研究
19
作者 龙宇飞 蒋玉娜 《国际汉学》 CSSCI 2019年第3期145-151,207,共8页
本文以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ronto)东亚系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的学术发展史为研究对象,以汉学家杜百胜(William Arthur Charles Harvey Dobson, 1913—1982)为研究中心,通过发掘和爬梳第一手史料,以历史学和比较文学理论为基础... 本文以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ronto)东亚系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的学术发展史为研究对象,以汉学家杜百胜(William Arthur Charles Harvey Dobson, 1913—1982)为研究中心,通过发掘和爬梳第一手史料,以历史学和比较文学理论为基础,研究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东亚系中国研究的起承转合。笔者从加拿大传教士汉学入手,以专业汉学的启蒙与发展为重点,做基础性研究,以期略窥加拿大汉学发展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汉学史 杜百胜 多伦多大学东亚系
原文传递
清末传统教育视阈下的西学教育——从丁家立和中国第一所大学堂规划书谈起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世轶 《教育史研究辑刊》 2017年第1期51-62,共12页
对于清末的传统教育,国人一方面不愿意提及那个积贫积弱、备受列强欺凌时代中的科举制度和科举考试,另一方面又会不自觉地借此来衡量中国近代教育、社会乃至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体现出一种矛盾的心理和悖论。清末西学教育作为传统教育... 对于清末的传统教育,国人一方面不愿意提及那个积贫积弱、备受列强欺凌时代中的科举制度和科举考试,另一方面又会不自觉地借此来衡量中国近代教育、社会乃至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体现出一种矛盾的心理和悖论。清末西学教育作为传统教育的对立物出现,对近代中国有极大的影响,人们怎么认识并吸取其经验教训,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历程。那么在传统教育视阈下的西学教育究为何物,清末西学教育在强大的传统教育势力下又如何扎根于中国社会,是个值得讨论和研究的题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学教育 丁家立 北洋大学堂 规划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