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te Jurassic to Early Cretaceous volcanism of Hong Kong: Insights from the Ping Chau Forma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Lulin Wang Longlong Zhao +2 位作者 Mingzhong Tian Fadong Wu Xujiao Zhang 《Geoscience Frontiers》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2期553-568,共16页
The vast expanse of Mesozoic igneous rocks in Hong Kong contain important geological records of late Mesozoic magmatic events and tectonic processes from the coastal region of Southeast China. Of these,the Ping Chau F... The vast expanse of Mesozoic igneous rocks in Hong Kong contain important geological records of late Mesozoic magmatic events and tectonic processes from the coastal region of Southeast China. Of these,the Ping Chau Formation in the northwestern New Territories is the youngest known stratum. We perform a detailed study of the volcanic rocks of the Ping Chau Formation utilizing zircon U-Pb dating,with major and trace elements geochemistry. LA-ICP-MS zircon U-Pb data reveal Early Cretaceous age from two volcanic rock samples, with zircon crystallization from magmas at 140.3 ± 0.8 Ma and 139.3 ± 0.9 Ma,respectively. These rocks have high contents of total alkalis(Na_2O + K_2O = 5.58-9.45 wt.%), high-field-strength elements and light rare earth elements, conspicuous negative Eu anomalies, and depletions in Nb, Ta, Ti, Sr, Ba and P. Using this data, in combination with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late Mesozoic volcanic belt in Southeast China, we propose that the volcanic rocks of the Ping Chau Formation probably originated from deep melting of the crust in a back-arc extensional setting induced by the subduction of the paleo-Pacific Plate. This formation represents the final stages of Early Cretaceous volcanic activity in Hong Kong, as associated with large-scale lithospheric extension, thinning and magmatism. Our results provide new information that can be used in evaluating the significance of Early Cretaceous volcanism and tectonics in Southeast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ng Kong PING chau FORMATION Zircon U-PB dating Geochemistry Early CRETACEOUS Southeast China
下载PDF
Powell-Chau线性相位IIR滤波器的改进
2
作者 苏冬玲 胡兵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4年第2期106-109,共4页
针对Powell-Chau线性相位无限冲激响应(IIR)滤波器的截短噪声,重新排列正向、反向滤波器传递函数的分子多项式,以减小吉布斯效应,增加修正滤波器以消除截短噪声。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提出的方案,吉布斯效应及截短噪声得到有效消除。
关键词 Powell-chau线性相位 IIR滤波器 吉布斯效应 截短噪声
下载PDF
幻境、纪实及黑色幽默——记Kenneth Chau的影像探索
3
作者 Alma 周纪永 《大美术》 2007年第9期50-51,共2页
文艺是相通的,文学、摄影、美术以及其他艺术形态之间都是有关联的,在周纪永的创作中,我们看到他们的互通之处,文学与影像乃至设计不再各自为政,而紧密地集合为一个整体,周纪永用影像的手法表现了文学,又辅之以服装设计的元素来表现主题... 文艺是相通的,文学、摄影、美术以及其他艺术形态之间都是有关联的,在周纪永的创作中,我们看到他们的互通之处,文学与影像乃至设计不再各自为政,而紧密地集合为一个整体,周纪永用影像的手法表现了文学,又辅之以服装设计的元素来表现主题,使艺术有了某种新的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enneth chau 黑色幽默
下载PDF
High-quality hydrocarbon source rock in the Paleogene sequence of the Ping Chau Formation, Hong Kong
4
作者 YAOSuping HUWenxuan +2 位作者 CHENLongsheng ZHUDongya XUEChunya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5年第2期145-154,共10页
Although petroleum exploration is being con- ducted in the Hong Kong region, high-quality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have never been found in this area. The Ping Chau Formation is only Mesozoic-Cenozoic sedimentary rock... Although petroleum exploration is being con- ducted in the Hong Kong region, high-quality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have never been found in this area. The Ping Chau Formation is only Mesozoic-Cenozoic sedimentary rock exposed in Hong Kong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 The hydrocarbon source rock of the Ping Chau Formation is very rich in organic matters, which has an average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of 1.9% and chloroform bitumen “A” range from 0.14% to 0.24%. The total hydrocarbon content varies from 880 to 1800 ppm and the transformation ratio is spe- cific from 5 to 9. The index of pyrolytic hydrogen is up to about 600 mgHC/gTOC. These data demonstrate the char- acteristics of the high-quality hydrocarbon source rock. The lamalginite is the major maceral of the source rock of the Ping Chau Formation,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lso suggest that the organic materials of the source rock are of type I and type II1, with abundant gammacerane, γ, β-caro- tane and C24 tetracyclic terpane, which indicate that it was formed in the salt water and brackish water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and the source rock has evolved into a mature phase. The organic inclusions are found within calcite veins in cracks of the source rock, indicating that hydrocarbon has been generated and a secondary migration has happened. The source rock in the Ping Chau Formation is about 200—300 m thick, thus having considerable hydrocarbon potential. The discovery of the high quality hydrocarbon source rock in the Ping Chau Formation will certainly pro- vide insight on hydrocarbon resource explorati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烃源岩 早第三纪 香港 沉积岩 Ping-chau 地质背景
原文传递
Chau Doc住宅
5
作者 Shunri Nishizawa Nguyen Do Hong Quan +2 位作者 Luong Thanh Tung Hiroyuki Oki 彭佳 《现代装饰》 2018年第3期68-75,共8页
这座住宅位于越南南部AnGiang省ChauDoc市的郊区,居住者为同族的3户小家庭。根据当地的标准,本次项目经费十分有限,因此设计师只能选用很薄的波纹金属板作为建筑材料。在有限的条件下,设计师希望住宅不仅能体现当地的地域文化,同时也能... 这座住宅位于越南南部AnGiang省ChauDoc市的郊区,居住者为同族的3户小家庭。根据当地的标准,本次项目经费十分有限,因此设计师只能选用很薄的波纹金属板作为建筑材料。在有限的条件下,设计师希望住宅不仅能体现当地的地域文化,同时也能通过阳光、绿植以及流通的空气等丰富的元素,打造一个半室外的花园式居住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u DOC 木框架结构 金属板 混凝土柱
原文传递
汉唐时期交趾地区红河水道与长州政治势力兴起 被引量:1
6
作者 谢信业 《海洋史研究》 2023年第1期28-48,共21页
对于7世纪前后的红河三角洲平原来说,最重要的历史事件莫过于交趾地区的政治、经济重心由红河东岸的北宁平原,转移到了红河西岸河内地区,这种转变是漫长历史发展的结果。从两汉到隋唐的10个世纪中,以红河平原为中心的交趾地区基本在汉... 对于7世纪前后的红河三角洲平原来说,最重要的历史事件莫过于交趾地区的政治、经济重心由红河东岸的北宁平原,转移到了红河西岸河内地区,这种转变是漫长历史发展的结果。从两汉到隋唐的10个世纪中,以红河平原为中心的交趾地区基本在汉唐王朝的直接统治之下,中央王朝对交趾地区的同质化管理,加快了该地区与内地之间的整体发展步伐,而南海贸易交通网络的开辟,又推动红河平原与外部世界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深刻地影响着交趾地区社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趾 商业贸易 政治势力 文化交流 红河三角洲 外部世界 中央王朝 交通网络
下载PDF
跨文化视域下的19世纪香港地区民俗
7
作者 周峪竹 《港澳研究》 2023年第3期56-67,94,95,共14页
香港地区民俗文化隶属于岭南文化,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尽管受殖民文化影响,香港地区民俗依然充分保存和传承了中华传统民俗文化,具备连续性、多元化的特性。当前香港地区正处在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阶段,增强香港人的历史认同、文化... 香港地区民俗文化隶属于岭南文化,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尽管受殖民文化影响,香港地区民俗依然充分保存和传承了中华传统民俗文化,具备连续性、多元化的特性。当前香港地区正处在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阶段,增强香港人的历史认同、文化认同、民族认同乃至国家认同刻不容缓。本文通过19世纪俄罗斯航海纪行及欧洲各国传教士、使节、旅行家留下的笔记中对中国香港的记述,从他者视角窥探19世纪香港地区商贸市井民俗文化的生活图景,依托全球史观探究港英殖民侵略背景下19世纪中西文化在中国香港的碰撞与冲突、汇聚与交融,凸显中华传统民俗文化在香港地区这片东西文化荟萃之地所呈现的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对于破解本土分离史观,守护年轻一代,促进香港地区人心回归,对香港地区打造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府 香港地区 商贸民俗 碰撞 交融
下载PDF
南洞庭湖洲垸土壤中四种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污染状况评价 被引量:26
8
作者 董萌 赵运林 +1 位作者 雷存喜 彭晓赟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53-458,共6页
对南洞庭湖10个洲垸地点的土壤进行了4种重金属Cd、Pb、Cu、Sb含量的测定与分析,并运用地积累指数法对每种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Cd的污染普遍较为严重;重金属Pb未达到明显的污染水平;重金属Cu的污染程度虽较轻... 对南洞庭湖10个洲垸地点的土壤进行了4种重金属Cd、Pb、Cu、Sb含量的测定与分析,并运用地积累指数法对每种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Cd的污染普遍较为严重;重金属Pb未达到明显的污染水平;重金属Cu的污染程度虽较轻,但需控制其发展;重金属Sb在某些地点污染较严重,其分布规律呈现较强的不均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洞庭湖 洲垸土壤 重金属 污染
下载PDF
香港东平洲岛的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林瑞芬 武艳芳 +3 位作者 邢福武 杨东梅 陈林 曾庆文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7-305,共9页
于1997和2008年间赴香港东平洲岛进行实地调查,记录该岛共有维管植物207种,隶属于65科173属。植物区系以热带亚热带植物地理成分为优势,表现出较强的热带性。植被类型主要有次生林常绿阔叶林、灌丛群落和海边沙滩植物群落以及人工林等... 于1997和2008年间赴香港东平洲岛进行实地调查,记录该岛共有维管植物207种,隶属于65科173属。植物区系以热带亚热带植物地理成分为优势,表现出较强的热带性。植被类型主要有次生林常绿阔叶林、灌丛群落和海边沙滩植物群落以及人工林等。该岛的植物区系与临近岛屿具有较大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类型 分布区类型 东平洲 植物区系
下载PDF
香港长洲岛野生植物物种多样性与植被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何春梅 陈林 +1 位作者 邢福武 王发国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0-48,共9页
长洲岛共有野生维管植物237种,隶属于73科184属。植被类型以次生常绿阔叶林为主,其次为灌丛群落。植物区系以热带亚热带植物地理成分占优势,热带性质明显。该岛的植物区系与邻近岛屿植物区系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在香港植物区系组成中占有... 长洲岛共有野生维管植物237种,隶属于73科184属。植被类型以次生常绿阔叶林为主,其次为灌丛群落。植物区系以热带亚热带植物地理成分占优势,热带性质明显。该岛的植物区系与邻近岛屿植物区系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在香港植物区系组成中占有一定地位。由于人为活动和外来植物的影响,其植物多样性及植被的保护应引起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洲岛 物种多样性 植被 香港
下载PDF
香港东平洲岛植物资源及生态旅游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林瑞芬 武艳芳 +3 位作者 邢福武 曾庆文 杨东梅 陈林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54-561,共8页
香港东平洲岛共有维管植物207种,分别隶属于65科173属。统计结果表明,该岛有药用植物132种、观赏植物103种、油脂植物37种、纤维植物26种、食用植物25种、芳香植物24种、材用植物23种、饲料植物20种、鞣料植物14种、淀粉植物9种、有毒植... 香港东平洲岛共有维管植物207种,分别隶属于65科173属。统计结果表明,该岛有药用植物132种、观赏植物103种、油脂植物37种、纤维植物26种、食用植物25种、芳香植物24种、材用植物23种、饲料植物20种、鞣料植物14种、淀粉植物9种、有毒植物7种。通过对东平洲岛植被类型、植物资源进行分析,对东坪洲植物资源的生态旅游开发提出建议,旨在更好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该岛的植物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资源 植被类型 生态旅游 东平洲
下载PDF
基于变形蔡氏电路的混沌掩盖保密通信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国红 段小虎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51,62,共4页
用实际元器件做出了变形蔡氏电路,并把该电路应用于混沌掩盖保密通信中。分别给出了该电路用于混沌掩盖保密通信的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保密通信 变形蔡氏电路 混沌掩盖 混沌同步 混沌吸引子
下载PDF
香港石鼓洲植被与其生物多样性的探讨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定如 庄雪影 +1 位作者 黎振昌 卢文华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6年第2期68-73,共6页
香港石鼓洲原有的动植物区系早已破坏殆尽,现存植被都是在1961年以后从火烧迹地上发展起来的.目前主要植被类型有次生林、灌丛、人工林等.据初步统计,有维管植物275种,以广布性热带亚热带区系成分占优势.本文从群落生态学... 香港石鼓洲原有的动植物区系早已破坏殆尽,现存植被都是在1961年以后从火烧迹地上发展起来的.目前主要植被类型有次生林、灌丛、人工林等.据初步统计,有维管植物275种,以广布性热带亚热带区系成分占优势.本文从群落生态学的角度,探讨石鼓洲两栖爬行动物种群多样性与当地植被恢复发展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 植被 生物多样性 演替 植物区系
下载PDF
蔡氏电路混沌系统的自适应反馈控制 被引量:4
14
作者 郭卫平 刘殿通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57-361,共5页
针对一类简单的三维自治系统--蔡氏电路(Chau's circrit)混沌系统,提出了一种反馈控制方法和一种自适应反馈控制方法。对于两种控制方法都利用Lyapunov原理证明了闭环系统的渐进稳定性,将提出的控制方法用于蔡氏电路混沌系统稳定于... 针对一类简单的三维自治系统--蔡氏电路(Chau's circrit)混沌系统,提出了一种反馈控制方法和一种自适应反馈控制方法。对于两种控制方法都利用Lyapunov原理证明了闭环系统的渐进稳定性,将提出的控制方法用于蔡氏电路混沌系统稳定于其不动点的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控制方法是有效的,自适应技术提高了系统的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氏电路 混沌系统 自适应反馈控制 Lyapunov原理
下载PDF
香港长洲岛野生植物资源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何春梅 陈林 +1 位作者 王发国 邢福武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7-51,共5页
香港长洲岛共有野生维管植物237种,隶属于73科184属,其中蕨类植物7科7属13种,被子植物66科177属224种。统计结果表明,该岛有药用植物167种、观赏植物88种、食用植物24种、饲用植物46种、材用植物23种、油脂植物15种、芳香植物12种、纤... 香港长洲岛共有野生维管植物237种,隶属于73科184属,其中蕨类植物7科7属13种,被子植物66科177属224种。统计结果表明,该岛有药用植物167种、观赏植物88种、食用植物24种、饲用植物46种、材用植物23种、油脂植物15种、芳香植物12种、纤维植物33种、鞣料植物15种、淀粉植物13种、有毒植物48种。通过对长洲岛植物资源进行分析,对长洲野生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建议,旨在更好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该岛的野生植物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长洲岛 野生植物资源 香港
下载PDF
香港石鼓洲植物传播与植被次生演替初探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林 武艳芳 +1 位作者 陈定如 邢福武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51-656,共6页
在香港石鼓洲生物多样性调查的基础上,对该岛的324种植物的果实类型和种子的传播方式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该岛植物的果实类型可划分为13类,主要是核果、浆果、蒴果和荚果四类,分别占总数的19.75%、18.83%、16.98%和11.11%。岛上植物种子... 在香港石鼓洲生物多样性调查的基础上,对该岛的324种植物的果实类型和种子的传播方式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该岛植物的果实类型可划分为13类,主要是核果、浆果、蒴果和荚果四类,分别占总数的19.75%、18.83%、16.98%和11.11%。岛上植物种子传播的类型主要有4种,即动物传播(含鸟类传播和其它动物传播)、风传播、人力传播和水流传播,分别有植物233种、74种、39种及22种,动物传播中鸟类传播的有139种,其它动物传播的有156种。有86种植物有2种以上的自然传播方式(不包括人力传播)。此外,还对石鼓洲植物种子传播方式与植被次生形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石鼓洲火烧之后岛上残存植物物种是目前植被的基础,鸟类和其它动物的传播作用对岛上的植被的次生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 石鼓洲 果实类型 种子传播 植被 次生演替
下载PDF
香港沙洲及龙鼓洲海岸公园植物区系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爱华 陈树钢 +2 位作者 何蓉蓉 王发国 邢福武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5-123,共9页
根据考察资料以及查阅相关文献,对沙洲及龙鼓洲海岸公园植物区系和植被资源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沙洲、龙鼓洲海岸公园内共有维管植物151种,隶属67科134属,其中,蕨类植物7种7科7属,被子植物144种60科127属。植被类型以灌丛群落和草本... 根据考察资料以及查阅相关文献,对沙洲及龙鼓洲海岸公园植物区系和植被资源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沙洲、龙鼓洲海岸公园内共有维管植物151种,隶属67科134属,其中,蕨类植物7种7科7属,被子植物144种60科127属。植被类型以灌丛群落和草本群落为主,其次为海边沙滩植被群落。岛内植物区系热带亚热带地理成分占优势,热带性质显著。可供利用的植物资源共11类,分别为:药用植物127种,观赏类植物86种,食用植物26种,饲料植物23种,纤维植物27种,油脂植物22种,芳香油植物18种,鞣料植物14种,有毒植物17种,淀粉植物3种,材用植物12种。外来植物也有18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建议,旨在更好地保护和合理利用该地区的野生植物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区系 野生植物资源 沙洲及龙鼓洲海岸公园
下载PDF
解析法提取分段线性混沌系统周期轨道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卢元元 胡庆彬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0-94,共5页
采用解析法研究提取分段线性混沌系统周期轨道.分段线性混沌系统的状态空间被数个切换面分割成若干个线性子区间.联合求解周期轨道在各子区间的解方程,可得该周期轨道在各切换面的坐标及在各子区间的运行时间,从而得到所提取周期轨道... 采用解析法研究提取分段线性混沌系统周期轨道.分段线性混沌系统的状态空间被数个切换面分割成若干个线性子区间.联合求解周期轨道在各子区间的解方程,可得该周期轨道在各切换面的坐标及在各子区间的运行时间,从而得到所提取周期轨道的分段解析表达式.与传统的数值提取法相比,所提出的解析法具有提取的周期轨道精确度高、周期轨道信息的存储量小、便于实时应用、易于进行稳定性分析和控制等优点.应用该解析方法分别求得三阶蔡氏电路和四阶蔡氏电路混沌吸引子中许多周期轨道,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线性混沌系统 周期轨道 解析法 分段解析表达式 蔡氏电路
下载PDF
古村落游客感知价值和满意关系研究——以广州小洲村为例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玲 谢素婷 +1 位作者 何健薇 苏安雅 《旅游论坛》 2018年第3期58-69,共12页
古村落旅游研究对于促进我国农村旅游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升古村落旅游竞争优势以及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以广州小洲村为例,主要探讨了古村落游客感知价值、满意以及行为倾向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古... 古村落旅游研究对于促进我国农村旅游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升古村落旅游竞争优势以及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以广州小洲村为例,主要探讨了古村落游客感知价值、满意以及行为倾向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古村落游客感知价值中的社会价值和品牌价值对游客总体满意和忠诚都有积极影响,而功能价值对游客总体满意有积极影响,情感价值对游客忠诚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客感知价值 满意 行为倾向 小洲村
下载PDF
理雅各《东周列国志》的跨文化重写 被引量:3
20
作者 丁大刚 《山东外语教学》 2019年第1期108-114,共7页
理雅各以翻译中国典籍而著名,但于典籍之外,他还翻译了许多中国文学作品。本文以理雅各的文学翻译为研究对象,首先概述理雅各翻译的中国文学作品,继而以《东周列国志》为例,从故事结构、情节发展、故事细节和语句表达等几个方面探讨其... 理雅各以翻译中国典籍而著名,但于典籍之外,他还翻译了许多中国文学作品。本文以理雅各的文学翻译为研究对象,首先概述理雅各翻译的中国文学作品,继而以《东周列国志》为例,从故事结构、情节发展、故事细节和语句表达等几个方面探讨其文学翻译的跨文化重写策略,并从中西历史小说写作的差异和读者审美情趣的不同两个方面考察其重写的原因,最终揭示它在中国文学跨文化译介方面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雅各 文学翻译 《东周列国志》 跨文化重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