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南造山带湘西南段茶溪金矿床绿泥石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1
作者 成玉亮 张宇 +3 位作者 陈华勇 吴超 李宏斌 Sajjad Ahmad Shah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98-617,共20页
绿泥石是热液矿床中的常见蚀变产物,被广泛应用于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演化的反演。江南造山带湘西南段金矿床较为发育,但由于成矿过程和物理化学条件缺乏精细的制约,其矿床成因一直存在争议。茶溪金矿床是湘西南段近两年新发现的金矿床,以... 绿泥石是热液矿床中的常见蚀变产物,被广泛应用于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演化的反演。江南造山带湘西南段金矿床较为发育,但由于成矿过程和物理化学条件缺乏精细的制约,其矿床成因一直存在争议。茶溪金矿床是湘西南段近两年新发现的金矿床,以发育多世代的绿泥石为特征。基于矿脉穿切关系、矿物共生组合特征及其交代关系,该矿床的成矿过程可以划分为石英‒绢云母‒黄铁矿(Ⅰ)、石英‒自然金‒多金属硫化物(Ⅱ,成矿主阶段)和石英‒白云石‒绿泥石(Ⅲ)三个阶段,且三个成矿阶段均有绿泥石产出,即Chl-Ⅰ,Chl-Ⅱ和Chl-Ⅲ。三世代绿泥石类型分别为铁绿泥石(Chl-Ⅰ)、铁镁绿泥石(Chl-Ⅱ)以及镁绿泥石(Chl-Ⅲ)。绿泥石地质温度计显示Chl-Ⅰ的峰值温度为180~200℃,Chl-Ⅱ和Chl-Ⅲ的峰值温度为160~180℃,指示其为中低温的热液成矿环境,且成矿温度具有逐渐降低的趋势。绿泥石lgfO_(2)为-59.1~-48.8,主成矿阶段lgfS_(2)为-13.3~-12.1,表明该区绿泥石形成于低氧逸度和低硫逸度的环境,并且二者均表现出从成矿早期到主成矿阶段逐渐降低的演化趋势。茶溪金矿床矿物组合和围岩蚀变等特征明显有别于与岩浆热液相关的金矿床、SEDEX型金矿床,其地质特征和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演化与典型造山型金矿床相似,推测茶溪金矿床为造山型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泥石 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成矿过程 茶溪金矿 江南造山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