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54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引入Chebyshev距离的改进的无边活动轮廓模型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海波 侯榆青 +1 位作者 高士瑞 程兴宏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02-404,共3页
无边活动轮廓模型(C-V模型)是水平集分割方法中的一种经典模型.传统的无边活动轮廓模型将灰度同质作为区域分割准则,这使其对于仅含两个同质区域且灰度变化不大的图像能够取得很好的分割效果,但对灰度渐变图像分割时,该模型往往无法得... 无边活动轮廓模型(C-V模型)是水平集分割方法中的一种经典模型.传统的无边活动轮廓模型将灰度同质作为区域分割准则,这使其对于仅含两个同质区域且灰度变化不大的图像能够取得很好的分割效果,但对灰度渐变图像分割时,该模型往往无法得到正确结果.本文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引入Chebyshev距离构造一种新的相似度,以此来表征演化曲线内外灰度差异,修改了传统无边活动轮廓模型中均值取值的定义,使得演化曲线在图像灰度变化缓慢区域获得较大的驱动力.新模型克服了传统无边活动轮廓模型不能正确分割灰度渐变图像的不足.实验对比及分析表明,新模型能够更准确地分割灰度渐变图像,同时对噪声有一定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C—V模型 chebyshev距离 偏微分方程
下载PDF
基于加权Chebyshev距离的融合图像评价指标 被引量:1
2
作者 杨飒 彭哲方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7-49,共3页
针对目前单因素评价指标的局限性和评价结果的不一致性,从模糊集理论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Chebyshev距离的图像评价方法。该方法将两幅图像映射到两个模糊集中,通过隶属度和权重的选择来确定模糊集的Chebyshev距离,该距离值可以综合... 针对目前单因素评价指标的局限性和评价结果的不一致性,从模糊集理论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Chebyshev距离的图像评价方法。该方法将两幅图像映射到两个模糊集中,通过隶属度和权重的选择来确定模糊集的Chebyshev距离,该距离值可以综合反映融合图像性能的优劣。仿真实验表明该评价指标与多数单因素评价指标一致,对极少数差异较大的像素点不敏感,并且与目视效果有很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单因素评价指标 模糊chebyshev距离
下载PDF
人际距离和策略创造性对人际情绪调节的影响
3
作者 姚雨佳 颜之悦 +2 位作者 林慧慧 陈静全 宣雨阳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5-134,共10页
本研究采用行为学实验和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考察不同人际距离和认知重评创造性对人际情绪调节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与由陌生人提供的创造性认知重评策略相比,由好友提供的创造性认知重评策略指示语会诱发更大的SPN波。不仅如此,在... 本研究采用行为学实验和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考察不同人际距离和认知重评创造性对人际情绪调节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与由陌生人提供的创造性认知重评策略相比,由好友提供的创造性认知重评策略指示语会诱发更大的SPN波。不仅如此,在使用好友提供的策略调节自身情绪后,个体的愉悦度显著大于使用陌生人提供的策略,但两种条件下个体的LPP波幅没有显著差异。不管提供者是好友还是陌生人,在使用创造性认知重评策略后,个体的愉悦度和唤醒度均显著大于常规性认知重评策略,同时产生更大的LPP波。上述结果表明,相较于人际距离,认知重评策略的创造性在人际情绪调节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人际距离的作用在更高质量策略的调节效果中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际距离 创造性认知重评策略 常规性认知重评策略 策略创造性 人际情绪调节
下载PDF
机载相控阵海浪波谱仪距离徙动校正算法研究
4
作者 王晓 周鹏 +3 位作者 叶洪玲 韩倩倩 江柏森 张振华 《遥测遥控》 2025年第1期54-61,共8页
相控阵海浪波谱仪作为探测海浪的Ku波段的小入射角真实孔径雷达,在探测海浪时通过积累天线照射的不同方向上的回波获得该方向上的一维海浪谱,当雷达环扫一圈时便可获得二维海浪谱结果。在单个方向回波积累时间内,相控阵海浪波谱仪的观... 相控阵海浪波谱仪作为探测海浪的Ku波段的小入射角真实孔径雷达,在探测海浪时通过积累天线照射的不同方向上的回波获得该方向上的一维海浪谱,当雷达环扫一圈时便可获得二维海浪谱结果。在单个方向回波积累时间内,相控阵海浪波谱仪的观测几何可简化为固定斜视角下沿直线轨迹飞行,期间平台移动与波前弯曲会使回波信号出现距离徙动,从而导致相控阵海浪波谱仪探测精度下降。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分析相控阵海浪波谱仪探测中存在的距离徙动现象,提出了一种针对相控阵海浪波谱仪距离徙动的校正算法,利用机载飞行试验数据进行算法验证,对比传统反演算法与距离徙动校正反演算法得到的后向散射系数与二维海浪谱,并将测量结果分别与同步观测浮标测量结果进行比对,结果表明距离徙动校正算法能够有效改善相控阵海浪波谱仪反演海浪谱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遥感 距离徙动校正算法 散射系数 二维海浪谱
下载PDF
宽带相控阵雷达孔径渡越与距离徙动联合校正
5
作者 张亮 杨静 +2 位作者 陈浩 周必雷 杜庆磊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4,共7页
宽带相控阵雷达探测高速运动目标时,目标回波快时间频率与空、时二维耦合,容易出现孔径渡越和距离徙动双重问题。针对该情况,提出一种联合校正方法:当雷达工作于窄发模式时,通过频域补偿和一维时间尺度(TS)进行解耦;当雷达工作于宽发模... 宽带相控阵雷达探测高速运动目标时,目标回波快时间频率与空、时二维耦合,容易出现孔径渡越和距离徙动双重问题。针对该情况,提出一种联合校正方法:当雷达工作于窄发模式时,通过频域补偿和一维时间尺度(TS)进行解耦;当雷达工作于宽发模式时,通过二维TS进行解耦。针对雷达工作模式界定问题给出了明确条件。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有效解决孔径渡越、距离徙动引起的目标回波跨阵元、跨脉冲问题,联合校正后目标有效检测临界信噪比较理想状态损失不超过3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雷达 相控阵 孔径渡越 距离徙动 联合校正 时间尺度
下载PDF
17~45岁肥胖门诊患者的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参考方程研究
6
作者 张家鸣 王欣宇 +1 位作者 王道荣 孙晓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0-334,345,共6页
背景 目前6分钟步行试验(6MWT)已经被广泛用于评估肥胖人群的运动能力,并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了参考依据。国外已有研究提出了其他人群的6MWT距离参考方程,但中国17~45岁且BMI≥30 kg/m^(2)肥胖受试者的6MWT距离参考方程研究较少。目的 ... 背景 目前6分钟步行试验(6MWT)已经被广泛用于评估肥胖人群的运动能力,并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了参考依据。国外已有研究提出了其他人群的6MWT距离参考方程,但中国17~45岁且BMI≥30 kg/m^(2)肥胖受试者的6MWT距离参考方程研究较少。目的 为17~45岁门诊肥胖受试者制订6MWT距离参考方程,并评估其影响因素。方法 根据美国胸科学会指南,前瞻性选取2022年6月—2023年9月于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肥胖门诊部就诊的143名年龄17~45岁且BMI≥30 kg/m^(2)的成年人(71名男性和72名女性),进行人体测量和6MWT。采用逐步多元回归模型建立6MWT距离参考方程,将新建立的6MWT距离参考方程与现有的预测方程进行比较。结果 143名受试者的平均6MWT距离为(506.1±49.8)m,其中男性平均6MWT距离为(515.7±50.1)m,大于女性的平均6MWT距离(496.6±47.9)m(P<0.05)。在年龄段17~23岁、24~30岁、31~37岁以及38~45岁中,男性与女性6MWT距离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受试者的体质量、BMI、最大心率(HR_(max))、心率差(ΔHR)、腰围、舒张压差(ΔDBP)、Borg量表评分差(ΔBorg)与6MWT距离相关(P<0.05),女性受试者的体质量、BMI、腰围与6MWT距离相关(P<0.05)。以步进的方法将潜在的影响因素纳入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中,最终建立6MWT距离参考公式:男性y=494.463+1.414×ΔHR-3.903×BMI+0.874×HR_(max),R^(2)=0.429,女性y=670.448+0.299×ΔHR-4.342×BMI-0.195×HR_(max),R^(2)=0.312。结论 17~45岁门诊肥胖受试者中,男性的平均6MWT距离长于女性,且在不同年龄段均有显著差异。男性的体质量、BMI、HR_(max)、ΔHR、腰围、ΔDBP、ΔBorg与6MWT距离相关,女性的体质量、BMI、腰围、ΔSBP与6MWT距离相关。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为男性和女性分别建立了预测6MWT距离的参考方程,这些公式可能为评估个体的体能水平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步行试验 距离方程 17~45岁 6分钟步行试验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基于距离预测与多准则决策的水声网络分层路由协议
7
作者 张振儒 杜秀娟 +2 位作者 田晓静 李冲 韩多亮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2-268,共7页
水下传感器节点随水流移动,导致网络拓扑高度动态,这给水声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带来了挑战。为了解决水下传感器节点移动和能量受限给传统路由协议带来的挑战问题,提出了基于距离预测与多准则决策的水声网络分层路由协议。在预测节... 水下传感器节点随水流移动,导致网络拓扑高度动态,这给水声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带来了挑战。为了解决水下传感器节点移动和能量受限给传统路由协议带来的挑战问题,提出了基于距离预测与多准则决策的水声网络分层路由协议。在预测节点间的距离预测阶段,该协议提出基于改进灰色预测模型的灰色马尔可夫节点间距离预测模型,并根据该模型预测结果给出了有效邻居节点确定规则;此外,提出基于多准则决策的灰色关联分析模型来计算邻居节点的灰色关联度,选择灰色关联度最高的邻居节点作为最佳下一跳。通过NS3网络仿真模拟器进行了大量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距离预测与多准则决策的水声网络分层路由协议在提高数据交付率、降低端到端延时和能耗等方面较LEER、DBR、VBF、LRNMP和IATLR协议具较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预测 灰色马尔可夫 多准则决策 水声网络 路由协议
下载PDF
超特高压变电站无人机飞行安全距离测定方法研究
8
作者 曹凯 张白 +1 位作者 杨炯 李波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5-172,共8页
针对无人机在超特高压变电站巡检作业中的飞行安全问题,文中以电力巡检领域典型无人机为研究对象,开展了500、750、1000 kV电压等级的变电站关键设备无人机飞行安全距离测定方法研究。首先,通过仿真建模与分析,获取关键设备的电磁场极值... 针对无人机在超特高压变电站巡检作业中的飞行安全问题,文中以电力巡检领域典型无人机为研究对象,开展了500、750、1000 kV电压等级的变电站关键设备无人机飞行安全距离测定方法研究。首先,通过仿真建模与分析,获取关键设备的电磁场极值;进一步提出了超特高压变电站无人机动态飞行安全距离测定方法,并开展了无人机在超特高压环境下的动态飞行试验,包括无人机在强电磁、强电流、高电压等环境下的动态飞行数据,获得了不同高电压等级下的无人机安全飞行参数,测定了无人机在超特高压环境下动态飞行的安全距离。文中研究内容可为变电站无人机巡检安全作业提供理论与实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1000 kV 无人机 动态飞行 安全距离
下载PDF
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回采巷道快速掘进技术研究
9
作者 韩锦城 谢昌雄 +3 位作者 王旭锋 常泽超 武晋雄 潘昱彬 《煤炭技术》 CAS 2025年第1期37-43,共7页
针对上榆泉煤矿近距离煤层群赋存情况,考虑I031005回采巷道上覆9#煤层采空区的影响,采用现场调研、数值模拟以及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保证回采巷道围岩稳定的情况下,提出了“锚杆支护参数优化+设备改进+工艺流程优化”的快速掘进综... 针对上榆泉煤矿近距离煤层群赋存情况,考虑I031005回采巷道上覆9#煤层采空区的影响,采用现场调研、数值模拟以及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保证回采巷道围岩稳定的情况下,提出了“锚杆支护参数优化+设备改进+工艺流程优化”的快速掘进综合技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下煤层回采巷道快速掘进影响因素综合评价体系,明确影响巷道掘进速度的重要因素巷道地质条件和支护工艺;10^(#)煤层巷道基本不受9^(#)煤层遗留煤柱集中应力影响,且围岩完整性好,强度高,适当增加单根锚杆强度,减小锚杆间排距不影响回采巷道围岩稳定,锚杆合理间排距为1500 mm×1200 mm,锚杆长度为1800 mm;优化支护参数后支护时间显著降低,巷道单排支护时间由30 min降低至22 min,提高单次掘锚循环进尺提高至1.2 m;提出滑移架与截割装置相连的结构,优化循环作业方式,使掘锚同步作业,掘支平行作业率可增加42.7%;巷道月平均进尺可由750 m增至1080 m,增幅44%。研究结果可为类似条件矿井回采巷道快速掘进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煤层 回采巷道 快速掘进 支护参数优化 施工工艺优化
下载PDF
城市快速路互通交织区车辆的换道持续距离选择
10
作者 赵顗 安醇 +2 位作者 李铭浩 马健霄 怀硕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5-212,共8页
以城市快速路互通交织区换道行为为对象,研究换道过程中换道持续距离的选择行为.以实测车行轨迹数据为基础,利用因果推断理论识别影响换道持续距离选择的主要因素:目标车辆换道前后的速度和换道持续时间、当前车道和目标车道前后车的间... 以城市快速路互通交织区换道行为为对象,研究换道过程中换道持续距离的选择行为.以实测车行轨迹数据为基础,利用因果推断理论识别影响换道持续距离选择的主要因素:目标车辆换道前后的速度和换道持续时间、当前车道和目标车道前后车的间距.分别利用支持向量机模型和深度学习模型进行换道持续距离选择行为建模,检验换道持续距离选择行为影响因素分析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经筛选后的影响因素提高了行为选择模型的预测速度以及深度学习模型的预测精度;支持向量模型虽然预测速度更快,但预测精度不如深度学习模型.对典型换道行为进行特征分析,为城市快速路互通交织区管理方案的制定奠定了理论基础,是对换道过程行为特征研究的有效补充,精确刻画了换道行为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快速路互通交织区 换道持续距离 因果推断 支持向量机 深度学习
下载PDF
近距离煤层瓦斯异常区域采空区瓦斯综合治理研究
11
作者 高小峰 梁文勖 《煤》 2025年第1期59-61,70,共4页
针对台头煤焦公司上隅角瓦斯聚集问题,本研究对地质因素和开采因素对采空区瓦斯异常涌出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邻近层瓦斯和向斜构造区域是采空区瓦斯涌出的主要原因,同时回采时未及时退锚导致采空区漏风,造成上隅角瓦斯聚集。为了... 针对台头煤焦公司上隅角瓦斯聚集问题,本研究对地质因素和开采因素对采空区瓦斯异常涌出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邻近层瓦斯和向斜构造区域是采空区瓦斯涌出的主要原因,同时回采时未及时退锚导致采空区漏风,造成上隅角瓦斯聚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套综合措施,包括使用长距离顶板高位钻孔、插管结合堵漏风等方法来治理采空区瓦斯问题。治理后,上隅角瓦斯体积分数成功降低至0.5%以下,有效控制了邻近层瓦斯的涌出,确保了工作面的安全高效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隅角 瓦斯聚集 瓦斯抽采 距离顶板高位钻孔 向斜构造
下载PDF
大直径长距离曲线顶管施工测量关键技术及应用
12
作者 丁东强 《山西建筑》 2025年第2期107-111,共5页
顶管施工测量是顶管施工技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实时测量顶管机的空间位置,指导顶管机沿设计轴线开挖,直至顺利贯通。以上海某污水排管工程为背景,结合项目大直径、长距离曲线顶管的特点,从地面控制测量、顶管施工导墙测量等方... 顶管施工测量是顶管施工技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实时测量顶管机的空间位置,指导顶管机沿设计轴线开挖,直至顺利贯通。以上海某污水排管工程为背景,结合项目大直径、长距离曲线顶管的特点,从地面控制测量、顶管施工导墙测量等方面阐述了顶管施工测量关键技术,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保证了顶管施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工测量 曲线顶管 大直径 距离
下载PDF
基于马氏距离累积量的斜拉桥索力退化后结构刚度辨识方法
13
作者 鄢俊雄 朱建朝 +2 位作者 王维国 杨海挺 陈闯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5年第1期119-124,157,共7页
斜拉桥索力退化将引起全桥结构的刚度变化,为了准确辨识斜拉桥结构刚度退化状态,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马氏距离(MD)和经验模态分解(EMD)的斜拉桥结构刚度退化状态辨识方法。首先,推导了斜拉桥刚度和马氏距离累积量(MDC)的关系式,以马氏距... 斜拉桥索力退化将引起全桥结构的刚度变化,为了准确辨识斜拉桥结构刚度退化状态,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马氏距离(MD)和经验模态分解(EMD)的斜拉桥结构刚度退化状态辨识方法。首先,推导了斜拉桥刚度和马氏距离累积量(MDC)的关系式,以马氏距离累积量作为结构刚度退化的特征向量,结合监测数据EMD分解得到的多阶本征模态函数(IMF)对斜拉桥结构刚度退化状态进行评估。此外,采用斜拉桥有限元模型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通过EMD分解能有效消除原始信号中的噪声干扰;马氏距离累积量能够作为表征斜拉桥结构刚度退化的指标;基于马氏距离累积量和EMD分解可以实现对斜拉桥索力退化后结构刚度的辨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索力退化 结构刚度辨识 马氏距离 经验模态分解
下载PDF
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对近距离放射治疗中危及器官的隔离防护作用
14
作者 刘建建 张燕 +5 位作者 崔志伟 王东方 刘旭 杨盛林 柴谦 刘凤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0-706,共7页
背景: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与降解性,可作为肿瘤放射治疗中的隔离防护材料,用于保护危及器官免受多余辐照剂量的损伤。目的:探究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在近距离放射治疗中减少危及器官受照剂量等方面的安全性... 背景: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与降解性,可作为肿瘤放射治疗中的隔离防护材料,用于保护危及器官免受多余辐照剂量的损伤。目的:探究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在近距离放射治疗中减少危及器官受照剂量等方面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取周龄相同、体质量相近的无特定病原体级昆明小鼠作为实验对象,共16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8只。在实验组小鼠背部皮下植入125Ⅰ放射性粒子,随后环绕放射性粒子周边注射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在对照组小鼠背部皮下仅植入125Ⅰ放射性粒子。注射完成后,采用螺旋CT扫描测量放射性粒子与表皮的距离,采用辐射剂量仪检测体表辐射剂量;注射后10周内,观察小鼠生长状态及存活率、皮肤放射损伤情况及凝胶存留量。结果与结论:①螺旋CT扫描显示植入的凝胶相对集中,并且使放射性粒子与表皮之间产生有效的间隔距离。实验组小鼠体表辐射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②在实验观察期内,两组小鼠均存活,对照组小鼠在实验观察后期出现明显烦躁等不稳定表现,部分实验组小鼠出现类似行为;两组小鼠日摄食量无明显变化,体质量呈现相同的增长趋势。植入放射性粒子后两组小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放射性皮肤损伤,自注射后第23天开始至实验结束,实验组小鼠皮肤放射损伤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植入后第10周,实验组6只小鼠皮下无明显凝胶残留,2只小鼠皮下存在极少量散在的凝胶状样品。③结果表明,注射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可通过物理占位作用增加125Ⅰ放射性粒子放射靶区和靶外危及器官的间隔空间,有效降低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对危及器官起到隔离防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 125I粒子 危及器官 隔离防护 动物实验 距离放射治疗
下载PDF
煤矿长距离巷道贯通测量中精度控制的研究
15
作者 杨斌 《能源与节能》 2025年第1期194-197,共4页
当前煤炭资源开采向更深区域延伸,确保煤矿巷道贯通测量精度是保证煤矿安全、提升生产效率的关键。长距离巷道准确贯通不仅关乎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还直接影响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传统测量方法难以保证高精度测量结果,因此探究影... 当前煤炭资源开采向更深区域延伸,确保煤矿巷道贯通测量精度是保证煤矿安全、提升生产效率的关键。长距离巷道准确贯通不仅关乎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还直接影响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传统测量方法难以保证高精度测量结果,因此探究影响煤矿长距离巷道贯通测量精度的因素,以期提高测量准确性,保证煤矿生产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距离巷道 贯通测量 精度控制
下载PDF
电气产品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试验分析
16
作者 陆俊阳 武博 +1 位作者 赵永刚 陈大伟 《电器工业》 2025年第1期25-28,共4页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气产品的智能化、微型化成为主要发展方向,越来越多的智能化电气产品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同时,由于电气产品引发的触电、着火等危害也较为突出。因此,电气产品的安全性能设计尤为重要,电...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气产品的智能化、微型化成为主要发展方向,越来越多的智能化电气产品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同时,由于电气产品引发的触电、着火等危害也较为突出。因此,电气产品的安全性能设计尤为重要,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为了研究影响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因素,本文结合接线端子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测量实例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爬电距离 电气间隙 污染等级 安全
下载PDF
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巷道位置优化及掘进时机研究
17
作者 杜宾宾 解小光 +2 位作者 刘尚明 王岩波 杜厚霖 《能源与节能》 2025年第1期292-296,共5页
为研究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巷道位置优化及掘进时机,以西部A煤矿1W302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通过理论计算分析采空区底板应力分布特征及其破坏范围,以弹性力学、材料力学等为理论基础,计算得出底板破坏影响范围。利用数值模拟软件,... 为研究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巷道位置优化及掘进时机,以西部A煤矿1W302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通过理论计算分析采空区底板应力分布特征及其破坏范围,以弹性力学、材料力学等为理论基础,计算得出底板破坏影响范围。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上煤层回采后采空区底板岩层状态,对下煤层顺槽不同掘进位置对围岩造成的影响进行模拟,并对1W302工作面现有支护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步回采模拟上煤层不同回采长度对下煤层巷道顶板下沉量的影响,分析得出下煤层巷道顶板趋于稳定的时间,合理确定巷道掘进的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煤层 巷道掘进 数值模拟 巷道位置
下载PDF
煤巷快速掘进空顶留设距离与支护技术研究
18
作者 袁立 《陕西煤炭》 2025年第1期14-18,共5页
为研究在巷道掘进期间合理空顶留设对围岩变形破坏规律及巷道掘进效率的影响,以韩城矿区下峪口煤矿为工程背景,通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现场试验的方法,对23302进顺工作面进行合理空顶距留设及支护方案优化,从而提高掘进进尺。通... 为研究在巷道掘进期间合理空顶留设对围岩变形破坏规律及巷道掘进效率的影响,以韩城矿区下峪口煤矿为工程背景,通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现场试验的方法,对23302进顺工作面进行合理空顶距留设及支护方案优化,从而提高掘进进尺。通过研究得出,基于近距离煤层顶板力学特征及岩层岩性,采用薄板理论,建立空顶区顶板力学模型,计算得到最大空顶距为5.86 m;将巷道支护方案优化为顶部锚杆间排距为750 mm×1000 mm,每排7根,取消帮部梯子梁;通过现场得出月进尺是原支护的143%,采用优化后的支护方案可以节省支护时间,实现了巷道安全快速掘进,可为类似条件矿井安全高效生产提供参考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煤层 快速掘进 空顶距 支护设计
下载PDF
富水软土地区盾构近距离下穿地铁运营隧道的施工保护措施
19
作者 马西峰 金华 +3 位作者 周游 陈少波 王羽 吴遥杰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5,共7页
[目的]富水软土地区盾构近距离下穿地铁运营隧道施工导致既有隧道结构变形控制困难,有必要对盾构下穿地铁运营隧道的施工保护措施进行研究。[方法]以南京地铁5号线盾构近距离下穿既有南京地铁1号线区间工程为例,运用MIDAS/GTS NX有限元... [目的]富水软土地区盾构近距离下穿地铁运营隧道施工导致既有隧道结构变形控制困难,有必要对盾构下穿地铁运营隧道的施工保护措施进行研究。[方法]以南京地铁5号线盾构近距离下穿既有南京地铁1号线区间工程为例,运用MIDAS/GTS NX有限元软件对盾构近距离下穿施工进行了有限元模拟,提出了既有隧道主动保护措施,以及新建隧道盾构掘进控制措施。采用施工监测的方法,对盾构下穿期间既有隧道竖直方向位移和水平方向收敛进行监测。[结果及结论]具体施工保护措施包括:在盾构下穿施工前,对既有隧道受影响区段进行加固,通过微扰动注浆、永久性环向支撑和纵向拉紧条等措施有效降低了隧道变形,并使之符合变形控制标准;在盾构下穿施工中,基于既有隧道沉降量实时调整土压力和出土量,采取同步注浆、上下孔注浆量分配等方法进一步控制隧道变形。在盾构下穿施工完成后,针对地层的后期沉降问题,在盾构下穿段隧道内准备充足的补压浆材料和设备,根据沉降监测情况进行后续补压浆加固。上述措施能够有效减小盾构下穿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盾构近距离下穿工程 地铁运营隧道 富水软土地区 施工保护措施
下载PDF
基于脉冲射线的远距离导线直径测试仪的研制
20
作者 刘宏领 张伟 +3 位作者 周广闯 王维令 安勇 赵显阳 《电工电气》 2025年第1期62-65,71,共5页
为解决导线直径信息错误或缺失给检修作业带来不便的问题,研制了基于脉冲射线的远距离导线直径测试仪。通过现场调研获取了不同电压等级导线直径的范围,选择了激光脉冲射线原理的测距传感器进行距离和线径测量。利用物联网方法和几何原... 为解决导线直径信息错误或缺失给检修作业带来不便的问题,研制了基于脉冲射线的远距离导线直径测试仪。通过现场调研获取了不同电压等级导线直径的范围,选择了激光脉冲射线原理的测距传感器进行距离和线径测量。利用物联网方法和几何原理,设计了基于脉冲射线的远距离导线直径测试仪的电路和系统。通过集成设计,将三个测距传感器布置在滑动导轨上,方便现场人员调整测量和携带。经过变电站现场测试,测量的数据与台账记录数据一致,测量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基于脉冲射线的远距离导线测试仪满足现场导线快速、安全、准确测量导线直径的需求,提高了现场检修作业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变电工程 导线直径 脉冲射线 距离测量 激光测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