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nthesis and Coloring Mechanism of Metallic Glaze in R_(2)O-RO-Al_(2)O_(3)-SiO_(2)-P_(2)O_(5)System
1
作者 CHEN Yanlin FU Qiong +3 位作者 YANG Yuhang WEI Feng LIU Dongyang WANG Juan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6期1416-1424,共9页
A copper-red and silver-white metallic glaze of R_(2)O-RO-Al_(2)O_(3)-SiO_(2)-P_(2)O_(5)system was synthesized by adjusting the firing temperature and glaze components.The coloration mechanism of the metallic glaze wa... A copper-red and silver-white metallic glaze of R_(2)O-RO-Al_(2)O_(3)-SiO_(2)-P_(2)O_(5)system was synthesized by adjusting the firing temperature and glaze components.The coloration mechanism of the metallic glaze was revealed via investigation of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glaze.Our research reveals that the metallic glaze with different colors is mainly due to the amount of Fe_(2)O_(3).The metallic glaze shows a silver-white luster due to a structural color ofα-Fe_(2)O_(3)crystals with a good orientation when the sample contains 0.0939 mol of Fe_(2)O_(3),maintaining temperatures at 1150℃for 0.5 h.The metallic glaze is copper-red which is dominated by the coupling of chemical and structural color ofα-Fe_(2)O_(3)crystals when the sample contains 0.0783 mol of Fe_(2)O_(3).After testing the amount of SiO_(2),we find that 4.0499 mol is the optimal amount to form the ceramic network,and 0.27 mol AlPO_(4)is the best amount to promote phase sepa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llic glaze phase separation coloring mechanism chemical color structural color
下载PDF
白地黑花瓷黑彩的仿制及呈色研究
2
作者 王芬 赵馨怡 +3 位作者 朱建锋 罗宏杰 冯篱 任肇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8-79,共12页
白地黑花瓷是先民创造性以低品位原料生产的一类绘画装饰瓷,在我国北方地区广为烧造,今天仍然有广泛的市场。其中的黑彩,多选自当地的贫铁矿烧成,但外观受多种因素影响。采用考古实验法,通过古瓷样品的测试分析,确定黑彩的组成与施彩工... 白地黑花瓷是先民创造性以低品位原料生产的一类绘画装饰瓷,在我国北方地区广为烧造,今天仍然有广泛的市场。其中的黑彩,多选自当地的贫铁矿烧成,但外观受多种因素影响。采用考古实验法,通过古瓷样品的测试分析,确定黑彩的组成与施彩工艺。后选用耀州窑陈炉当地制瓷原料,在电窑中以中性气氛烧成,仿烧了耀州窑白地黑花瓷黑彩;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色度仪、超景深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XRD)、显微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仪(Raman)等测试分析探讨了烧成温度、彩料的Fe_(2)O_(3)含量、施釉厚度等黑彩呈色的影响。对比发现,仿烧样品基本达到明代白地黑花瓷黑彩的效果。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探讨耀州窑白地黑花瓷的地方特色的形成因素,为进一步认知古代白地黑花瓷的科学内涵及地域特色建立理论与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地黑花瓷 制备工艺 耀州窑 化学组成 呈色机理
下载PDF
氧化铁对建窑油滴釉呈色与析晶行为的影响
3
作者 江财水 周健儿 +3 位作者 方圆 刘昆 包启富 吴军明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69-2278,共10页
建窑油滴釉是中国古代最典型的铁系析晶釉之一,明晰氧化铁对析晶釉呈色与析晶的影响规律,能够为开发与创新多种呈色效果的铁系析晶釉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本文采用XRD、Raman、SEM和EDS等测试方法,探究了不同氧化铁含量对釉熔体中... 建窑油滴釉是中国古代最典型的铁系析晶釉之一,明晰氧化铁对析晶釉呈色与析晶的影响规律,能够为开发与创新多种呈色效果的铁系析晶釉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本文采用XRD、Raman、SEM和EDS等测试方法,探究了不同氧化铁含量对釉熔体中析出晶体显微结构和釉面呈色的影响,揭示了釉层晶体结构对呈色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随着氧化铁含量增加,釉面析出棕黄色-银蓝色-银白色-银白泛红棕色的晶斑,晶斑呈色是由晶体的化学色与结构色耦合而成。晶斑中间区域的铁元素富集度高于边沿区域,优先发生ε-Fe_(2)O_(3)向α-Fe_(2)O_(3)的相变,形成不同的呈色效果。中间区域先析出2~4μm的叶状ε-Fe_(2)O_(3)晶体,呈棕黄色;随着氧化铁含量增加,釉层中析出与釉面平行定向排列的棒状α-Fe_(2)O_(3)晶体,形成晶体薄膜,对光产生强反射而呈银白色;随着氧化铁含量继续增加,釉层中析出10~20μm的树枝状α-Fe_(2)O_(3)晶体穿透晶体薄膜,薄膜产生的结构色(银白色)削弱,α-Fe_(2)O_(3)的化学色(红棕色)增强,耦合呈银白泛红棕色。边沿区域先析出大量30~50 nm的晶粒,产生瑞利散射,呈蓝色;随着氧化铁含量增加,表层棒状晶体也形成晶体薄膜,薄膜下层析出100~200 nm的板状纳米晶体,形成非晶光子晶体,产生相干散射呈蓝色,与反射的银白色耦合呈银蓝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铁 油滴釉 非晶光子晶体 结构色 化学色 析晶
下载PDF
基于相图理论分析釉的组成与性状的关系
4
作者 刘干平 李刘旒 《中国陶瓷工业》 CAS 2024年第5期28-32,共5页
以CaO-Al_(2)O_(3)-SiO_(2)三元相图为基础,在SiO_(2)、CaO·SiO_(2)、CaO·Al_(2)O_(3)·2SiO_(2)三角形区域中的四个析晶区对应配制四种釉料:透明釉、结晶釉、乳浊釉和无光釉。通过四种釉料烧成制品的外观观察和性状分析... 以CaO-Al_(2)O_(3)-SiO_(2)三元相图为基础,在SiO_(2)、CaO·SiO_(2)、CaO·Al_(2)O_(3)·2SiO_(2)三角形区域中的四个析晶区对应配制四种釉料:透明釉、结晶釉、乳浊釉和无光釉。通过四种釉料烧成制品的外观观察和性状分析,对相图四个析晶区域展开分析和讨论,从而揭示了各种釉料的化学组成与性状的关系,以及釉料之间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相图 析晶区 化学组成 釉的性状
下载PDF
钧瓷釉与乳光、窑变及结构色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芬 杨长安 +3 位作者 苗建民 侯佳钰 林营 朱建锋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8 13,13,共9页
对于蓝青系列钧瓷釉的呈色机理,中外研究者有多种解释,但莫衷一是的是,其究竟是结构呈色-抑或"乳光蓝色"还是化学着色。本文从结构色、乳光的内涵、钧瓷釉中可能存在的结构色类型分析,结合解析钧釉中存在的化学元素着色方式... 对于蓝青系列钧瓷釉的呈色机理,中外研究者有多种解释,但莫衷一是的是,其究竟是结构呈色-抑或"乳光蓝色"还是化学着色。本文从结构色、乳光的内涵、钧瓷釉中可能存在的结构色类型分析,结合解析钧釉中存在的化学元素着色方式以及基础实验的经验,探讨了钧瓷釉与乳光、窑变及结构色的关系,从而得出,钧瓷蓝青系列色釉的着色机理,是特殊工艺条件下化学色与结构色的复合着色。多种变价着色元素的存在以及古瓷窑炉温差大、气氛稳定性差的结构特点和釉料组成中元素种类丰富等特点,是其极易色变出现"窑变"现象的本质;"乳光"也只是偶然现象,并非钧釉真正意义上的着色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钧瓷釉 乳光 窑变 结构色 化学色
下载PDF
明清官窑霁蓝釉的组成和色度特征 被引量:8
6
作者 吴军明 张茂林 +3 位作者 李其江 吴隽 权奎山 曹建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254-2259,共6页
明清时期官窑颜色釉瓷是我国古代名瓷的优秀代表,然而由于官窑霁蓝釉瓷生产、使用制度严格,样品极为珍稀,故研究内容较少。研究采用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分析和色差计,较系统地测试了17件明清官窑霁蓝釉瓷的化学组成和色度值,初步揭示了不... 明清时期官窑颜色釉瓷是我国古代名瓷的优秀代表,然而由于官窑霁蓝釉瓷生产、使用制度严格,样品极为珍稀,故研究内容较少。研究采用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分析和色差计,较系统地测试了17件明清官窑霁蓝釉瓷的化学组成和色度值,初步揭示了不同时期官窑霁蓝釉的组成、配方和色度特征。结果表明,明代霁蓝釉所用着色矿物锰含量高于清代,釉灰用量、明度值均低于清代,发色更为沉稳、凝重;明代瓷胎配方组成中所用瓷石含量高于清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霁蓝釉 组成 色度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 官窑
下载PDF
北京故宫和辽宁黄瓦窑清代建筑琉璃构件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李合 段鸿莺 +5 位作者 丁银忠 窦一村 侯佳钰 苗建民 富品莹 赵长明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0年第4期64-70,共7页
为了更好地揭示清代不同地区建筑琉璃构件的原料、烧制工艺及其性能关系,本工作以北京故宫和辽宁黄瓦窑清代建筑琉璃构件为研究对象,利用WDXRF、EDXRF测定琉璃构件胎、釉的化学组成,利用热膨胀仪和理论计算方法测试计算胎、釉的热膨胀... 为了更好地揭示清代不同地区建筑琉璃构件的原料、烧制工艺及其性能关系,本工作以北京故宫和辽宁黄瓦窑清代建筑琉璃构件为研究对象,利用WDXRF、EDXRF测定琉璃构件胎、釉的化学组成,利用热膨胀仪和理论计算方法测试计算胎、釉的热膨胀系数。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两地清代建筑琉璃构件胎釉的化学组成规律和胎釉热膨胀系数的匹配性关系。结果表明:两地琉璃构件釉料的化学组成基本一致,而琉璃构件胎体原料不同,北京故宫清代琉璃构件胎体化学组成属于硅-铝体系,辽宁黄瓦窑的琉璃构件则属于硅-铝-镁体系,因此两地胎釉热膨胀系数的匹配关系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琉璃构件 化学组成 胎釉匹配
下载PDF
天池天文峰全新世火山喷发物长石表面硅膜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秉良 于红梅 +3 位作者 赵波 许建东 史兰斌 盘晓东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47-954,共8页
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研究天池火山天文峰剖面全新世喷发物中长石表面硅膜的结构状态和化学组成,结果显示:天文峰剖面从顶部黑色浮岩向下到暗灰色浮岩中,长石表面发育有不同结构状态的硅膜。硅膜的结构特征有随火山喷发时代越早,长石... 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研究天池火山天文峰剖面全新世喷发物中长石表面硅膜的结构状态和化学组成,结果显示:天文峰剖面从顶部黑色浮岩向下到暗灰色浮岩中,长石表面发育有不同结构状态的硅膜。硅膜的结构特征有随火山喷发时代越早,长石颗粒表面硅膜越厚,结构越复杂;喷发时代越晚,长石颗粒表面硅膜越薄,其结构越简单的变化趋势,即长石表面硅膜的形态和厚度与火山喷发的时代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硅膜的主要化学组成是Si(33.3%~26.6%)Al(9.28%~6.22%),Na(6.08%~4.07%),K(3.84%~2.35%)和Fe(3.82%~1.64%)。化学组成特征范围指示硅膜是硅酸盐溶解沉积而成。硅膜元素之间有随着硅元素含量的增加,铝、钠含量减少,而钾和铁含量变化微弱的关系。天文峰剖面全新世喷发物长石表面硅膜的化学组成和元素之间的相关性类似于Dorn(1998)划分的富碎屑硅膜。硅膜特殊的形貌和化学组成变化反映了它是岩石天然风化、迁移,最后沉淀的客观成因。而Fe元素则可能与微生物作用有关。岩石风化、磨损的粒子和溶解的离子为硅膜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来源。详细研究硅膜的特征,它将有可能成为从岩石微观方面探讨火山喷发后环境变化和火山喷发期次的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池火山 硅膜 扫描电镜 显微结构 化学组成
下载PDF
硼镁矿的物化性质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李竟先 吴基球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6年第3期75-80,共6页
对西藏硼镁矿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及其在水中的溶解度等进行了测定分析。确定了该硼镁矿的主要矿物组成为库水硼镁石、多水硼镁石及柱硼镁石。同时,对以硼镁矿为主要原料的釉面砖生料釉进行了试验研究。探讨了以该生料釉取代通常的熔... 对西藏硼镁矿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及其在水中的溶解度等进行了测定分析。确定了该硼镁矿的主要矿物组成为库水硼镁石、多水硼镁石及柱硼镁石。同时,对以硼镁矿为主要原料的釉面砖生料釉进行了试验研究。探讨了以该生料釉取代通常的熔块釉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镁矿 化学组成 矿物组成 釉面砖 生料釉
下载PDF
明清期间景德镇祭红釉的化学组成对比研究及其科技意义 被引量:5
10
作者 彭子成 梁宝鎏 +3 位作者 余均岳 郑培凯 李果 李德卉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8年第3期30-36,共7页
为了进一步讨论明清两代祭红釉的发展沿革,用探针型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技术测定了10片明永乐祭红釉和胎的化学组成,并结合已发表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对明清期间祭红釉和胎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明代(永乐-宣德-万历)的祭红釉相比于清代(康... 为了进一步讨论明清两代祭红釉的发展沿革,用探针型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技术测定了10片明永乐祭红釉和胎的化学组成,并结合已发表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对明清期间祭红釉和胎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明代(永乐-宣德-万历)的祭红釉相比于清代(康熙-雍正-乾隆)的R_2O+RO(wt%)平均值约低20%,RO/R_2O(mol/mol)平均值约低45%,RO_2/R_2O_3(mol/mol)平均值约高34%。明代永乐和宣德的祭红釉胎式分布RO_2(mol)值均大于5.8,而清代样品均小于5.4。明清两代祭红釉化学组成的突然变化(shift),可能暗示明代的制釉工艺在清代已经失传,而在清代则自行发展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期间祭红釉 釉和胎的化学组成 变化和分布特征
下载PDF
景德镇官窑紫金釉组成及呈色特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军明 李其江 +4 位作者 张茂林 吴隽 丁银忠 曹建文 刘晓婧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27-832,共6页
颜色釉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明清时期官窑颜色釉更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蕴含着丰富的科技和文化内涵。采用能量色散X荧光仪和色差计,首次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景德镇明清官窑紫金釉瓷的胎、釉化学组成和色度值,初步探讨了不同时期官窑紫... 颜色釉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明清时期官窑颜色釉更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蕴含着丰富的科技和文化内涵。采用能量色散X荧光仪和色差计,首次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景德镇明清官窑紫金釉瓷的胎、釉化学组成和色度值,初步探讨了不同时期官窑紫金釉的组成、配方和呈色特征,及其内在原因。研究表明,紫金釉中钙、镁含量不同于景德镇同时期其他釉种,应刻意选用了镁含量较高的赤褐色或褐色石灰石炼制釉灰入釉;明代紫金釉中镁、铁含量高于清代样品,导致其釉层表面富铁晶体的析出,降低了釉面的明度和光泽度,这也是景德镇明代官窑紫金釉外观呈色更为深沉古朴的主要原因。此外,景德镇明清时期官窑紫金釉瓷胎组成具有"高硅低铝"的特征,且从明代至清代SiO2/Al2O3摩尔比呈下降趋势,表明清代紫金釉制品胎体中高岭土的添加比例有所提高。实验结果填补了我国陶瓷科技发展史研究中关于景德镇明清官窑紫金釉部分的不足,为全面认识景德镇官窑制瓷技术和内涵价值提供了一定的科学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德镇 官窑 紫金釉 组成 色度
下载PDF
宋代福建黑釉的施釉工艺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紫微 张志刚 +4 位作者 吴伟 华佳捷 丁敏菊 张成功 李铧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11年第4期212-216,共5页
选取在福建黑釉研究中存在争议的黑釉下出现褐色层的现象开展研究,从显微结构和化学组成两方面对黑釉与褐色层的结构和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褐色区域的氧化铁含量明显高于黑釉区域的,而助溶剂含量则低于黑釉区域的,且褐色区域表面存... 选取在福建黑釉研究中存在争议的黑釉下出现褐色层的现象开展研究,从显微结构和化学组成两方面对黑釉与褐色层的结构和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褐色区域的氧化铁含量明显高于黑釉区域的,而助溶剂含量则低于黑釉区域的,且褐色区域表面存在一层明显的赤铁矿和磁铁矿结晶层;正是这层含铁结晶层的存在导致褐色区域呈现出不同于黑釉的颜色;褐色区域与黑釉区域没有明显的界面,褐色层厚度仅为黑釉层的1/5~1/10;褐色区域与黑釉区域的组成和结构均明显不同,且两者之间没有呈现如施在胎体上"化妆土"那样的明显界限;因此,这种褐色层很可能是采用二次施釉技术制备的另一种配方不同于黑釉的釉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黑釉 施釉工艺 褐色层 显微结构 化学组成
下载PDF
我国古代建筑琉璃构件胎体化学组成及工艺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段鸿莺 丁银忠 +2 位作者 梁国立 窦一村 苗建民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9-72,68,共5页
本文利用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北京、江苏、辽宁、湖北、安徽等13个省市398个古代建筑琉璃构件胎体的化学组成进行测试,将测试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和胎式组成分析,得到我国不同地区琉璃构件胎体化学组成特征及分类结果,并对胎体原料... 本文利用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北京、江苏、辽宁、湖北、安徽等13个省市398个古代建筑琉璃构件胎体的化学组成进行测试,将测试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和胎式组成分析,得到我国不同地区琉璃构件胎体化学组成特征及分类结果,并对胎体原料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我国南方琉璃构件胎体元素组成大多高硅低铝,使用高硅质粘土或瓷石原料;北方胎体大多高铝低硅,使用高铝质粘土原料,这种胎体特点与我国南北方古代陶瓷胎体的元素组成特征相一致。此外,本文还对我国南北方琉璃构件胎体原料、工艺与性能进行对比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琉璃构件 WDXRF 化学组成特征 原料 烧成温度 吸水率
下载PDF
南京大报恩寺塔建筑琉璃构件的科技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丁银忠 李合 +3 位作者 段鸿莺 康葆强 陈铁梅 苗建民 《南方文物》 2013年第2期81-84,80,共5页
南京大报恩寺塔是明初重要的皇家琉璃建筑,是代表中国文化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和罗马大斗兽场、比萨斜塔、中国万里长城等一道被称为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科技研究价值。本文以南京大报恩寺塔的建筑琉璃构件为研究对... 南京大报恩寺塔是明初重要的皇家琉璃建筑,是代表中国文化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和罗马大斗兽场、比萨斜塔、中国万里长城等一道被称为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科技研究价值。本文以南京大报恩寺塔的建筑琉璃构件为研究对象,利用WDXRF、EDXRF、XRD、OM、热膨胀仪、高温测试仪等测试方法研究其胎釉化学组成、烧制温度、结构及物理性能;探讨南京大报恩寺塔建筑琉璃构件胎体原料来源和釉料配方的传承发展关系,揭示其制备工艺技术中所蕴含的科技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大报恩寺塔 建筑琉璃构件 化学组成 工艺性能
下载PDF
磁州窑观台窑址不同时期绿釉器原料来源的PIXE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融武 杨大伟 +4 位作者 赵学锋 张丽萍 李江 李国霞 承焕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2-35,共4页
磁州窑是宋、金、元时期北方最著名的民间窑场之一,其烧制的以铅为助溶剂的氧化铜绿釉器装饰技法和装饰品种丰富多彩.为了解不同时期绿釉器的原料来源和配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技术无损测定磁州窑观台... 磁州窑是宋、金、元时期北方最著名的民间窑场之一,其烧制的以铅为助溶剂的氧化铜绿釉器装饰技法和装饰品种丰富多彩.为了解不同时期绿釉器的原料来源和配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技术无损测定磁州窑观台窑址不同时期11个样品胎、釉的化学组成,对这些数据分别进行模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多数宋金时期绿釉器胎样品的胎料来源相对比较集中;多数金代绿釉器胎样品的胎料来源相对比较分散;多数金代绿釉器样品的釉料来源相对比较集中,配方变化相对较小;多数宋金时期绿釉器样品的釉料来源相对有些分散,配方变化比较多;护胎酱釉的釉料来源和绿釉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州窑观台窑址 绿釉器 化学组成 原料来源和配方 模糊聚类分析
下载PDF
安徽繁昌窑青白瓷釉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玉璋 张居中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9-112,103,共5页
本文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与电子探针能谱仪对安徽繁昌窑青白瓷釉的显微结构、物相和化学组成进行了分析,并与同时期的湖北青山窑和江西景德镇窑青白瓷釉进行了对比研究,认为繁昌窑青白瓷釉属于钙系釉中钙釉类型,其瓷釉配方工艺与... 本文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与电子探针能谱仪对安徽繁昌窑青白瓷釉的显微结构、物相和化学组成进行了分析,并与同时期的湖北青山窑和江西景德镇窑青白瓷釉进行了对比研究,认为繁昌窑青白瓷釉属于钙系釉中钙釉类型,其瓷釉配方工艺与青山窑与湖田窑相似,应由一种"釉石"加入石灰石及草木灰制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昌窑 青白釉 显微结构 物相组成 化学组成
下载PDF
安徽繁昌柯家冲窑青白瓷釉化学组成及其制釉工艺来源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玉璋 曾令园 +3 位作者 汪发志 崔炜 徐繁 张居中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09-1015,共7页
为了解繁昌柯家冲窑青白瓷釉化学组成特征及其演变过程,并探索我国南方早期青白釉的工艺技术来源,本文运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EDXRF)分析了柯家冲窑五代至北宋中期不同阶段青白瓷釉的化学组成,并将分析结果与同时期北方定窑白瓷... 为了解繁昌柯家冲窑青白瓷釉化学组成特征及其演变过程,并探索我国南方早期青白釉的工艺技术来源,本文运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EDXRF)分析了柯家冲窑五代至北宋中期不同阶段青白瓷釉的化学组成,并将分析结果与同时期北方定窑白瓷釉及南方越窑青瓷釉化学组成进行了综合对比研究。结果显示,繁昌柯家冲窑青白釉化学组成在北宋中期时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尤以SiO_2含量的下降和CaO含量的上升最为明显,着色元素Fe,Mn,Ti的氧化物含量自五代时期至北宋中期变化幅度很小,繁昌柯家冲窑青白釉釉色由偏白向偏青转变的原因可能与该窑瓷器胎色的不断加深有关。此外,主成分分析及具有相似功能特性的元素组合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繁昌柯家冲窑青白瓷釉的化学组成与北方定窑白瓷釉较为接近,其釉料配方工艺可能来源于同时期我国北方地区以定窑为代表的白瓷窑场。本文研究结果对了解我国早期青白瓷釉的化学组成特征及晚唐五代时期南、北方制瓷工艺技术交流问题等有重要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昌窑 青白釉 化学组成 瓷釉配方 工艺来源
下载PDF
油滴釉的仿制实验 被引量:13
18
作者 郭强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2-14,共3页
本文以宋代油滴釉的化学组成为参考依据 ,采用不同原料进行油滴釉的仿制实验。实验证明 ,油滴釉的形成首先取决于釉料的化学组成 ,然而 ,施釉厚度和烧成制度等更是决定油滴斑效果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油滴釉 化学组成 釉层厚度 烧成制度 陶瓷釉
下载PDF
故宫清代年款琉璃瓦釉的成分及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康葆强 李合 苗建民 《南方文物》 2013年第2期67-71,共5页
在故宫古建大修中发现一批带有清代年款的琉璃瓦件,这些瓦件的制作原料、烧制工艺反映了当时的技术水平,同时也反映了国家对建筑琉璃生产的管理状况。本文着眼于琉璃瓦釉的研究,开展了成分分析、釉烧温度分析,并探讨了成分变化的原因、... 在故宫古建大修中发现一批带有清代年款的琉璃瓦件,这些瓦件的制作原料、烧制工艺反映了当时的技术水平,同时也反映了国家对建筑琉璃生产的管理状况。本文着眼于琉璃瓦釉的研究,开展了成分分析、釉烧温度分析,并探讨了成分变化的原因、以及成分变化对釉的性能和胎釉匹配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雍正至宣统时期,釉中PbO含量呈降低的趋势、SiO2含量呈升高的趋势,特别是雍正至乾隆时期变化较为明显。这一变化可能与乾隆元年对雍正朝琉璃瓦釉料用铅量的核减有关。釉的成分变化导致釉的流动点温度升高,釉的热膨胀系数降低。乾隆时期出现了一批胎釉热膨胀系数匹配性较好的瓦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宫 清代 琉璃瓦 成分 原料 釉烧温度
下载PDF
低温快烧条件下石灰釉化学组成与光泽度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戴晓云 徐宏 +3 位作者 张晋春 杨元东 何睿哲 任强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3-65,共3页
以石英、长石、高岭土及石灰石为主要原料,基于石灰釉典型釉式(0.243K2O+0.057Na2O+0.7CaO)aAl2O3 sSiO2,拟定了系列配方,采用快速烧成工艺分别在1260℃、1270℃和1280℃条件下烧制。利用光泽度仪和XRD研究了釉料的化学组成、烧制温度... 以石英、长石、高岭土及石灰石为主要原料,基于石灰釉典型釉式(0.243K2O+0.057Na2O+0.7CaO)aAl2O3 sSiO2,拟定了系列配方,采用快速烧成工艺分别在1260℃、1270℃和1280℃条件下烧制。利用光泽度仪和XRD研究了釉料的化学组成、烧制温度、物相组成与釉面的光泽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对应3个烧制温度,釉的化学组成与光泽度的关系图基本为三组相似图形,光泽度>95的亮光釉区域,近似为在0.4<a<0.9、3.0<s<7.8范围内,是由两条斜线通过一条弧线连接围成的马蹄形区域,随着烧制温度的升高,该区域向相应扩大;在光亮区域釉层的物相以玻璃相为主,含有微量的石英或钙长石,釉的化学组成点远离光亮区域,釉层中玻璃相减少、石英和钙长石增加,光泽度逐渐降低,可得到亚光釉或无光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釉 化学组成 光泽度 物相组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