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陈汉民设计思想与教育观研究
1
作者 陈楠 《湖南包装》 2023年第5期1-4,共4页
陈汉民先生作为中国现当代艺术设计的标志性人物,被公认为中国平面设计的泰山北斗。他亲身参与、见证了共和国发展历程中的若干重大节点事件,一生致力于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特别是平面设计专业的创立与建设。他的艺术教育思想、设计理念... 陈汉民先生作为中国现当代艺术设计的标志性人物,被公认为中国平面设计的泰山北斗。他亲身参与、见证了共和国发展历程中的若干重大节点事件,一生致力于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特别是平面设计专业的创立与建设。他的艺术教育思想、设计理念对中国的平面设计教育与实践都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平面设计之路。文章试图通过其专业之道、人文情怀、为师之德、精湛技艺等方面梳理分析陈汉民先生倡导的学术主张、设计创作思想与教育观念,这是中国现当代平面设计史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对于在新的历史时期建构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设计方法论、艺术设计教育体系、营造具有时代精神的中国设计风格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与学术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汉民 艺术设计 平面设计 设计教育
下载PDF
好看 好懂 好记 好用——陈汉民先生标志设计准则研究
2
作者 陈汗青 李文晓 《湖南包装》 2023年第5期5-8,29,共5页
文章围绕陈汉民先生毕生“为学、为事、为人”的事迹,采用理论与设计实践密切结合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陈汉民先生提出的创新引领设计“好看、好懂、好记、好用”的准则。该准则精辟、简洁、深刻地揭示了标志设计创意、造型、审美、解读... 文章围绕陈汉民先生毕生“为学、为事、为人”的事迹,采用理论与设计实践密切结合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陈汉民先生提出的创新引领设计“好看、好懂、好记、好用”的准则。该准则精辟、简洁、深刻地揭示了标志设计创意、造型、审美、解读和使用等要点的理论基础。陈汉民先生“中国风、民族情、国际观”、“求变·求新·求实·求美”与“回头看、超前迈、快一步”的设计观与他的“四好准则”一脉相承,凝聚了他的心血与创新智慧,折射出先生的人品、艺品与理念,对探索设计创新之道、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促进设计及其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汉民 标志设计 创新设计理念 四好准则
下载PDF
从文化主体性看陈汉民“中国式设计”实践
3
作者 袁朝辉 袁玺童 《湖南包装》 2023年第5期13-15,共3页
陈汉民先生设计生涯60余年,对中国设计及其现实有着清醒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在中国平面设计发展历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文章通过对陈汉民平面设计作品的系统整理与分析,从构建文化主体性的3个方面探讨了陈汉民“中国式设计”实践道路。
关键词 陈汉民 中国式设计 文化主体性
下载PDF
陈汉民设计思想对四川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影响
4
作者 曾敏 《湖南包装》 2023年第6期194-197,共4页
文章主要基于陈汉民先生的标志设计作品及相关文献,浅析先生的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设计思想与设计方法在设计、教育及生活等不同方面的“知行合一”,并阐述其对四川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影响。
关键词 陈汉民 标志设计 知行合一 川美视传
下载PDF
胡汉民·西南政权与广东实力派(1932—1936) 被引量:15
5
作者 陈红民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1期19-27,共9页
“西南—南京”的对抗模式是20世纪30年代“地方—中央”对抗中最具典型意义的,而西南政权内部又是一个充满着矛盾的联合体:一方面因政治取向基本相同、利益上有互相依赖关系而结合,另一方面又因政治目标与策略的不同而相互争斗。这种... “西南—南京”的对抗模式是20世纪30年代“地方—中央”对抗中最具典型意义的,而西南政权内部又是一个充满着矛盾的联合体:一方面因政治取向基本相同、利益上有互相依赖关系而结合,另一方面又因政治目标与策略的不同而相互争斗。这种既联合又斗争的复杂关系在国民党派系斗争中颇具普遍性。当前新史料的发掘为深入考察西南政权内部的结构提供了可能性,相关的分析能深化对国民党派系史的认识,进而推动民国史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汉民 西南政权 广东实力派 陈济棠
下载PDF
黄花岗起义姚雨平胡毅陈炯明避战考实
6
作者 蔡冬瑾 王民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4-163,172,共11页
辛亥黄花岗起义是集同盟会精英的破釜沉舟之役,一直被视为辛亥革命的重要前奏。起义爆发时原定姚雨平、胡毅、陈炯明三路选锋未能行动,致使黄兴一部孤军奋战,可谓是导致起义失败的重要原因。关于姚、胡、陈三路选锋未能行动的原因历有争... 辛亥黄花岗起义是集同盟会精英的破釜沉舟之役,一直被视为辛亥革命的重要前奏。起义爆发时原定姚雨平、胡毅、陈炯明三路选锋未能行动,致使黄兴一部孤军奋战,可谓是导致起义失败的重要原因。关于姚、胡、陈三路选锋未能行动的原因历有争论,总体而言可分为两种主要观点,即"因故愆期说"和"有意避战说"。本文主要从忆述史料的细节处入手,从对姚、胡、陈三路选锋起义时之情状的逐一详细分析以及对胡汉民之伪说的甄别与反驳,多方面论证了姚、胡、陈三路之未动无故可因,无期可愆,纯系有意避战,所谓"因故愆期说"实不足信。故而从一定程度上纠正了持"因故愆期说"史书的不实记述,弥补了以往持"有意避战说"史书皆有论无据的缺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岗起义 姚雨平 胡毅 陈炯明 避战
下载PDF
“剿共”背后国民党派系的较量——以西南地方势力与蒋介石矛盾斗争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3
7
作者 罗敏 《军事历史研究》 2016年第4期15-28,共14页
西南地方势力与蒋介石围绕"剿共"问题的较量,反映了抗战前国民党地方实力派与中央关系调适过程中的艰难与曲折。横亘于二者控制范围之间的江西中共苏区,客观上成为西南地方势力维持半独立状态的地缘屏障。蒋介石、陈济棠、胡... 西南地方势力与蒋介石围绕"剿共"问题的较量,反映了抗战前国民党地方实力派与中央关系调适过程中的艰难与曲折。横亘于二者控制范围之间的江西中共苏区,客观上成为西南地方势力维持半独立状态的地缘屏障。蒋介石、陈济棠、胡汉民表面上均表示合作"剿共",实际上相互算计,各自排演自己的好戏。1934年9、10月间,中央红军向西突围后,西南地方势力在失去了战略缓冲空间的被动局面下,一方面试图利用胡汉民在政治上的号召力"迫蒋入川",缓解正面、直接的军事压力,同时军事上积极部署出兵夺黔。蒋则借入黔"剿共"之机,成功改造贵州政局,从战略上完成了对两广的三面包围。蒋在战略上获胜的同时,却增加了两广实力派与其心理上的隔阂,最终导致双方走向武力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征 “剿共” 蒋介石 陈济棠 胡汉民
原文传递
陈炯明致孙中山佚函考述
8
作者 李若晴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2-130,共9页
二次革命后,胡汉民与陈炯明一度成为孙中山的左右手,在国民党内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二人关系于孙中山革命事业影响颇大。因为政治理念分歧与权力斗争,二人关系由最初的患难与共、亲密合作,发展到后来的明争暗斗、相互拆台,并随着六一六... 二次革命后,胡汉民与陈炯明一度成为孙中山的左右手,在国民党内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二人关系于孙中山革命事业影响颇大。因为政治理念分歧与权力斗争,二人关系由最初的患难与共、亲密合作,发展到后来的明争暗斗、相互拆台,并随着六一六兵变的爆发,彻底破裂。在香港游艺堂所藏文物中,有1913年3月23日陈炯明致孙中山的一件佚函,函中就陈氏本人与胡汉民的关系向孙中山剖白心迹。虽然陈氏再三解释二人亲密如初,但恰好说明这一时期是二人关系由亲密无间转入暗生抵牾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此函无疑是孙中山、胡汉民与陈炯明三人关系的重要见证物,因而颇具史料价值。本文以此函为切入点,对陈炯明与胡汉民的关系进行考述,以期见出孙中山革命事业道路的曲折与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陈炯明 胡汉民
原文传递
胡汉民与1933年察哈尔抗战 被引量:1
9
作者 段智峰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0-29,共10页
1933年的察哈尔抗战,乃胡汉民运筹许久之南北共同倒蒋计划的组成部分。胡是察哈尔抗战得以兴起的关键策动者。冯、方崛起于察省之时,胡依计划力促陈济棠组府反蒋,出兵呼应察省,陈不仅按兵不动,且对金援察省抗日消极以对。胡、陈博弈,以... 1933年的察哈尔抗战,乃胡汉民运筹许久之南北共同倒蒋计划的组成部分。胡是察哈尔抗战得以兴起的关键策动者。冯、方崛起于察省之时,胡依计划力促陈济棠组府反蒋,出兵呼应察省,陈不仅按兵不动,且对金援察省抗日消极以对。胡、陈博弈,以胡挫败告终,察哈尔抗战遂入孤军绝域之境,迅疾遭到南京弹压。冯玉祥离察后,虽大局已定,但胡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肆力奋斗,以尽人事。察哈尔抗战的历程,特别是结局,对胡汉民个人及其领导的反蒋抗日运动,皆产生了微妙而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汉民 察哈尔抗战 反蒋 陈济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