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日耳曼学代表人物考证——关于《德国精神的向度变型》的一个问题
1
作者 席思博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89-92,共4页
围绕叶隽新著《德国精神的向度变型》对陈铨、冯至两人在日耳曼学研究方面的成就评论问题,揭示学术界的一个长期普遍存在的现象:政治与学术的纠缠。认为学术研究与评价不应简单地与现实政治牵连,而应交由学术界自由争鸣,并对学术与学者... 围绕叶隽新著《德国精神的向度变型》对陈铨、冯至两人在日耳曼学研究方面的成就评论问题,揭示学术界的一个长期普遍存在的现象:政治与学术的纠缠。认为学术研究与评价不应简单地与现实政治牵连,而应交由学术界自由争鸣,并对学术与学者人格的关系作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铨 冯至 日耳曼学
下载PDF
冯至的歌德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严宝瑜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5-72,共8页
本文概括地介绍了歌德在中国的接受史与歌德译介和研究的现状。详细地介绍了冯至对歌德研究的贡献;论述了冯至的歌德研究方法是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洋为中用"的思想指导;阐述了冯至的歌德研究的学术价值及其社会影响,其中强... 本文概括地介绍了歌德在中国的接受史与歌德译介和研究的现状。详细地介绍了冯至对歌德研究的贡献;论述了冯至的歌德研究方法是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洋为中用"的思想指导;阐述了冯至的歌德研究的学术价值及其社会影响,其中强调,他的研究扩大了歌德研究的范围,增进了我国学术界对歌德的全面和深入的认识;交给读者以理解歌德的钥匙,使歌德在中国经历第二次普及。因此,如果把五四时代的歌德研究称之为"郭沫若阶段",那么可以将解放以后的歌德研究称之为"冯至阶段"。世界正处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资本主义消费社会忽视精神文明、追求物质享受、见物不见人的现状,冯至对歌德的人文精神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文学研究 冯至 歌德
原文传递
浮云流水知音远——陈铨与冯至的交谊与德国文学之学术志业
3
作者 叶隽 《现代传记研究》 2022年第1期236-248,共13页
本文选择两位具有留德背景的德文学科重要开创者陈铨、冯至为个案,考察彼此之间的学术交谊,从最初的留德时代到归国后学术场域里的交往,从陈铨为冯至博士论文所撰的学术书评到1960年代仍在阅读其主编的《德国文学简史》,可以见出那代知... 本文选择两位具有留德背景的德文学科重要开创者陈铨、冯至为个案,考察彼此之间的学术交谊,从最初的留德时代到归国后学术场域里的交往,从陈铨为冯至博士论文所撰的学术书评到1960年代仍在阅读其主编的《德国文学简史》,可以见出那代知识精英们的持久友谊,更可体现出在中国现代学术建立期里日耳曼学呈现的某种面相及可能,其中既有宝贵的学术实绩,也有丰厚的学术经验、教训和启迪,对于他们所表现出的“德国文学史”撰作情结尤其予以肯定,可以说是代表了中国日耳曼学人代际相传的学术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至 陈铨 德国文学 学术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