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视频下安徽花鼓灯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1
作者 高菲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9-114,共6页
移动传播产生新的社会情景,形成新的文化传播范式。移动短视频以娱乐性、场景性、互动性,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生产、意义分享和价值重构等方面新的媒介表达形式。安徽花鼓灯舞蹈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在数字化信息背景下,... 移动传播产生新的社会情景,形成新的文化传播范式。移动短视频以娱乐性、场景性、互动性,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生产、意义分享和价值重构等方面新的媒介表达形式。安徽花鼓灯舞蹈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在数字化信息背景下,实现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是现阶段重点关注的内容。本文以安徽花鼓灯舞蹈文化为对象,探究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短视频背景下的传承与创新,从应用模式以及传播手段等维度为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路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 花鼓灯 舞蹈文化 传承与创新
下载PDF
基于色彩记忆的安徽花鼓灯非遗传承研究
2
作者 张跃 《色彩》 2024年第8期74-77,共4页
作为安徽非遗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建国之后花鼓灯逐渐演化为完善的民间艺术系统,花鼓灯的服装也在此过程中不断演变,作为一种舞蹈艺术,服装的造型、色彩决定了表演的基础氛围,作为表演的基调,不同的演员配备了不同的服装形式和服装颜... 作为安徽非遗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建国之后花鼓灯逐渐演化为完善的民间艺术系统,花鼓灯的服装也在此过程中不断演变,作为一种舞蹈艺术,服装的造型、色彩决定了表演的基础氛围,作为表演的基调,不同的演员配备了不同的服装形式和服装颜色并不断细分,本文以蚌埠市花鼓灯为例,通过色彩记忆对花鼓灯艺术进行分析,探究色彩对花鼓灯艺术的影响和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鼓灯 非遗传承 色彩 服装
下载PDF
安徽花鼓灯舞蹈身体语言的艺术建构审思
3
作者 张楚楚 汤虹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58-161,共4页
安徽花鼓灯以舞蹈为主,辅以民歌、锣和鼓等乐器,用以展现故事情节与人物性格,是首批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的中国汉族民间舞蹈。以舞蹈身体语言的生成、艺术建构逻辑为基础,从“能指”“所指”两个层面对安徽花鼓灯舞蹈的身体语言... 安徽花鼓灯以舞蹈为主,辅以民歌、锣和鼓等乐器,用以展现故事情节与人物性格,是首批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的中国汉族民间舞蹈。以舞蹈身体语言的生成、艺术建构逻辑为基础,从“能指”“所指”两个层面对安徽花鼓灯舞蹈的身体语言进行解码。创作者将当地人民日常生活中的体语、自然景物和动物体语、武术体语创编形成了花鼓舞舞蹈的身体语言,实现了其“能指”建构;通过花鼓灯舞蹈身体语言的隐喻性和风格性,实现了其所指建构,最终生成了花鼓灯舞蹈生动、形象而又丰富的身体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花鼓灯 “能指” “所指” 动物体语 武术体语
下载PDF
融媒体视域下花鼓灯数字化宣传策略研究
4
作者 王雯钿 《蚌埠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23-128,共6页
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加深,主流媒体在宣传模式、宣传模态、符号承载上更加趋向多元与数字化,方式更加灵活、呈现愈加走向多维度。文章关注花鼓灯文化遗产融媒体数字化宣传策略,结合融媒体数字化宣传特性与花鼓灯非遗文化特有的审美价值... 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加深,主流媒体在宣传模式、宣传模态、符号承载上更加趋向多元与数字化,方式更加灵活、呈现愈加走向多维度。文章关注花鼓灯文化遗产融媒体数字化宣传策略,结合融媒体数字化宣传特性与花鼓灯非遗文化特有的审美价值与文化价值,通过分析近期取得良好反响与宣传效益的非遗文化融媒体数字宣传案例,总结宣传方法。为花鼓灯文化提供以形成数字文化IP为最终目的、以“多元媒体平台宣传+数字资源基站建立”为形式的数字化宣传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鼓灯 非遗传承 融媒体 数字化 宣传策略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鼓灯与文化认同研究
5
作者 李东旭 楚亚丽 《宿州学院学报》 2023年第7期51-54,共4页
从花鼓灯“文化认同”视阈入手,探讨花鼓灯当代传承与文化认同的关系。研究认为,随着社会变迁,花鼓灯在历代的传承中不断更新自身内涵,但本质上还是对农耕文化的认同,所以在当代传承中为了让非遗保护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使花鼓灯再次... 从花鼓灯“文化认同”视阈入手,探讨花鼓灯当代传承与文化认同的关系。研究认为,随着社会变迁,花鼓灯在历代的传承中不断更新自身内涵,但本质上还是对农耕文化的认同,所以在当代传承中为了让非遗保护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使花鼓灯再次回归生活,一定要动态地把握其文化发展过程,围绕人民群众参与的实际问题,不断完善民众参与的制度建设;加强花鼓灯的文化空间建设;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创新拓展现代保护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花鼓灯 文化认同
下载PDF
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中安徽花鼓灯舞蹈的传承
6
作者 丁思文 张琳 《滁州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22-125,共4页
安徽花鼓灯舞蹈是淮河文化的民间艺术种类,具有开放性、节奏性、韵味性以及灵活性的特点。本文基于课程思政视角,针对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中安徽花鼓灯舞蹈的传承问题展开研究。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中,利用充足的思政教育... 安徽花鼓灯舞蹈是淮河文化的民间艺术种类,具有开放性、节奏性、韵味性以及灵活性的特点。本文基于课程思政视角,针对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中安徽花鼓灯舞蹈的传承问题展开研究。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中,利用充足的思政教育资源推动高校学生的艺术水平与思政水平全面发展。基于此,笔者提出创新发展安徽花鼓灯舞蹈、发展安徽花鼓灯舞蹈的内涵、重视课程思政与安徽花鼓灯舞蹈的融合原则,以及提升安徽花鼓灯舞蹈教师的专业素养等四项措施,从课程思政视角出发设计安徽花鼓灯舞蹈的传承策略,为传承安徽花鼓灯舞蹈、弘扬民族文化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高校公共艺术课程 花鼓灯舞蹈 文化传承
下载PDF
安徽花鼓灯传统舞鞋“衬子”的手工制作工艺 被引量:1
7
作者 许平山 史锋 +1 位作者 宿伟 万誉 《服装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182-186,共5页
通过实际考察、寻访,剖析了花鼓灯舞鞋"衬子"手工制作工艺的田野调查,恢复再现传统舞鞋"衬子"制作的原材料、制作工具以及纯手工工艺制作的全过程,为后人留下祖辈艺术精髓的复原资料,使花鼓灯艺术常演常新,代代传承。
关键词 花鼓灯 舞鞋“衬子” 传统 手工制作
下载PDF
皖北花鼓灯探源 被引量:14
8
作者 陈业新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4期477-483,共7页
由花鼓小锣、花鼓灯和花鼓戏构成的"凤阳三花",彼此在内容、形式和流行范围,以及百姓的生产、生活中所起的作用等方面大不相同。就其渊源而言,花鼓灯之"打花鼓",主要源于唐宋时期"打夜胡"和"打讶鼓&... 由花鼓小锣、花鼓灯和花鼓戏构成的"凤阳三花",彼此在内容、形式和流行范围,以及百姓的生产、生活中所起的作用等方面大不相同。就其渊源而言,花鼓灯之"打花鼓",主要源于唐宋时期"打夜胡"和"打讶鼓";花鼓灯表演中的岔伞(即灯伞),一则脱胎于明代城隍祭祀衍生出的"三巡会"中的黄罗伞,同时又与讶鼓表演中的帷伞有关;而民间社事活动——社火,则为花鼓灯的表演提供了一个契机,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花鼓灯表演逐渐成为上元节等社火的主要形式和内容。在其形成和发展历程中,皖北花鼓灯经历了一个由祈禳、敬神、娱神到娱人、自娱的转变过程,并最终成为皖北民众的"狂欢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鼓灯 安徽北部地区 民俗文化
下载PDF
基于花鼓灯的特质及现状的思考 被引量:2
9
作者 纵艳芳 童锦 章明辉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84-86,共3页
以花鼓灯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田野调查法、录像解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从分析花鼓灯的特质入手,在阐述影响花鼓灯发展因素的基础上,对花鼓灯的传承与发展进行思考,期望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献计献策。
关键词 花鼓灯 特质 发展窘境 发展与传承 思考
下载PDF
花鼓灯舞蹈服饰的传承与意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强 《枣庄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112-115,共4页
如今花鼓灯研究学者们对于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花鼓灯艺术已有较为密集的研究,然而对花鼓灯舞蹈服饰的研究却常常一笔带过,其通过具象的外化形式深刻体现了沿淮民间的审美心理倾向,同时也强化了花鼓灯舞蹈突出的风格特征。本文通... 如今花鼓灯研究学者们对于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花鼓灯艺术已有较为密集的研究,然而对花鼓灯舞蹈服饰的研究却常常一笔带过,其通过具象的外化形式深刻体现了沿淮民间的审美心理倾向,同时也强化了花鼓灯舞蹈突出的风格特征。本文通过田野调查,试图使用艺术符号学象征理论对花鼓灯服饰中的戏曲元素进行解释;采用"通过仪式"理论对女角服装中的盛装风格所表达的人生着重符号进行解释;利用功能理论对民俗装饰心理进行解释;运用文化变迁理论对花鼓灯服饰流变进行解释。并首次提出了现代花鼓灯舞蹈服饰的多样化发展趋势,以期填补此类研究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鼓灯 舞蹈 服饰 风格
下载PDF
安徽花鼓灯研究的现状、问题与模式创新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琦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47-49,共3页
近年来,安徽花鼓灯学术研究工作蓬勃开展,呈现出多元发展的局面,热点集中于花鼓灯缘起与变迁、文化意蕴和保护与传承等方面,基本形成了三种代表性研究模式,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暴露出明显不足。花鼓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实质是沿淮民... 近年来,安徽花鼓灯学术研究工作蓬勃开展,呈现出多元发展的局面,热点集中于花鼓灯缘起与变迁、文化意蕴和保护与传承等方面,基本形成了三种代表性研究模式,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暴露出明显不足。花鼓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实质是沿淮民众应对生态灾变的一种文化制衡与心理适应。因此,有必要在生态人类学的研究视角下,从"人水和谐关系"的维度,开创全新的"生态灾变——文化制衡"研究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鼓灯 生态人类学 创新
下载PDF
安徽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融合花鼓灯艺术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纵艳芳 童锦 张平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88-91,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图像分析法及逻辑分析法,分析了花鼓灯艺术在文化、体育、智育、美育、德育及社会等6个层面的教育价值,认为:花鼓灯具有健体、健心、健美的价值,符合体育教育本真;花鼓灯在安徽省具有显著的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图像分析法及逻辑分析法,分析了花鼓灯艺术在文化、体育、智育、美育、德育及社会等6个层面的教育价值,认为:花鼓灯具有健体、健心、健美的价值,符合体育教育本真;花鼓灯在安徽省具有显著的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且具有综合性教育价值,应该走进拥有浓厚文化底蕴的高校体育课堂中;花鼓灯融入高校体育课程中有利于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建议安徽省各高校领导重视花鼓灯师资的建设,加大宣传力度,结合大学生身心特征,筛选并简化花鼓灯教学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鼓灯艺术 安徽省 高校体育课程 融合 可行性分析
下载PDF
安徽花鼓灯舞蹈审美及传承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丁思文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1期132-134,共3页
诞生于我国安徽淮河两岸的花鼓灯舞蹈艺术,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融歌、舞、乐、戏于一体,在演绎千年的历史传承中鲜活的再现了淮河流域民众对自然、神灵、丰收、婚嫁等的理解与诠释。这一立体多元的舞蹈审美表达方式作为中国汉族文化的... 诞生于我国安徽淮河两岸的花鼓灯舞蹈艺术,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融歌、舞、乐、戏于一体,在演绎千年的历史传承中鲜活的再现了淮河流域民众对自然、神灵、丰收、婚嫁等的理解与诠释。这一立体多元的舞蹈审美表达方式作为中国汉族文化的一个缩影,在当今舞蹈生态环境正在逐步脆弱化的情况下,亟需采取一系列举措,才能保护好这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花鼓灯 舞蹈审美 传承保护
下载PDF
安徽城镇社区花鼓灯健身舞推广的动因探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丛灿日 汤虹 王志学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37-39,共3页
花鼓灯健身舞作为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健身运动项目,在安徽地区有着较深厚的社会受众基础。主要从花鼓灯健身舞自身的特点以及后奥运时期整个社会背景、文化底蕴等层面分析花鼓灯健身舞能够得以推广的内外因素。通过分析,认为花鼓灯健身... 花鼓灯健身舞作为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健身运动项目,在安徽地区有着较深厚的社会受众基础。主要从花鼓灯健身舞自身的特点以及后奥运时期整个社会背景、文化底蕴等层面分析花鼓灯健身舞能够得以推广的内外因素。通过分析,认为花鼓灯健身舞有其较大的推广价值及可行性,而且有利于我国全民健身运动计划在安徽城市社区的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社区 花鼓灯健身舞 推广 动因
下载PDF
新媒体环境下蚌埠花鼓灯艺术的传播与发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卢洁 《长沙大学学报》 2016年第6期109-111,共3页
媒体是文化发展和传播的重要载体。电子技术、计算机和互联网快速发展滋生下的新媒体,改变了文化传播发展的途径和形式,在给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带来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分析新媒体特点及其对文化传播影响的基础上... 媒体是文化发展和传播的重要载体。电子技术、计算机和互联网快速发展滋生下的新媒体,改变了文化传播发展的途径和形式,在给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带来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分析新媒体特点及其对文化传播影响的基础上,文章探究了新媒体环境对蚌埠花鼓灯艺术的生存环境、艺术表现形式及传播路径的影响,并提出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环境展示蚌埠花鼓灯的艺术思想和艺术魅力,进而寻求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方向,促进蚌埠花鼓灯艺术的有效跨文化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蚌埠花鼓灯 数字化 交互性 传播
下载PDF
新时期花鼓灯艺术兴盛的标志及原因 被引量:3
16
作者 鄢秀丽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46-50,共5页
新时期以来,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一些艺术门类如小说、诗歌、散文、戏曲等多被边缘化,而作为淮河流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花鼓灯艺术非但没被边缘化,反而随着国民经济的大发展大提高,呈兴旺发达的上升态势。本文试图透视花鼓灯艺... 新时期以来,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一些艺术门类如小说、诗歌、散文、戏曲等多被边缘化,而作为淮河流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花鼓灯艺术非但没被边缘化,反而随着国民经济的大发展大提高,呈兴旺发达的上升态势。本文试图透视花鼓灯艺术兴盛的状况,并对其兴盛的原因进行揭示和分析,以达到洞悉花鼓灯艺术传承与提高的内在动因,助推花鼓灯艺术朝着良好健康方向快速发展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流域 新时期 花鼓灯 兴盛 标志
下载PDF
安徽花鼓灯舞服饰呈现的审美特征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强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60-64,共5页
在安徽花鼓灯文化的研究中,花鼓灯舞服饰因为与民俗文化的身体解释方式相关联,逐渐受到学界关注。但从花鼓灯艺术的发展史看,其服饰特征并非来自民俗艺人的自觉选择,而是受到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外在限制,以及淮畔民众群体性审美导向的结... 在安徽花鼓灯文化的研究中,花鼓灯舞服饰因为与民俗文化的身体解释方式相关联,逐渐受到学界关注。但从花鼓灯艺术的发展史看,其服饰特征并非来自民俗艺人的自觉选择,而是受到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外在限制,以及淮畔民众群体性审美导向的结果。利用图像学、符号学和视觉文化理论对此进行剖析,并循此路向探讨花鼓灯舞服饰自然美、社会美和心理美的若干具体特征,以期为开辟花鼓灯舞服饰研究的新面向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鼓灯 民间舞蹈 服饰
下载PDF
花鼓灯艺术展演与特质论 被引量:1
18
作者 支运波 《殷都学刊》 2010年第1期140-145,共6页
基于对淮河花鼓灯展演过程的细描和考察,指出表演艺术、公共事件、即兴表演、诙谐喜庆是花鼓灯的四个主要艺术特质。针对花鼓灯研究在范式研究和理论更新上的相对滞后性,期许以表演论和身势学视角分析可以部分地推进民间展演艺术研究。
关键词 花鼓灯 展演程序 艺术特质 表演理论
下载PDF
安徽花鼓灯教学中鼓架子的训练价值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岩 《辽宁高职学报》 2009年第9期71-72,80,共3页
花鼓灯是汉族民间舞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实践中鼓架子的部分唱腔、动作显得单调不足。为此,怎样改进花鼓灯教学方式,则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通过运用"动态切入法"理论,对鼓架子风格特征的形成与鼓架子训练价值等问题... 花鼓灯是汉族民间舞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实践中鼓架子的部分唱腔、动作显得单调不足。为此,怎样改进花鼓灯教学方式,则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通过运用"动态切入法"理论,对鼓架子风格特征的形成与鼓架子训练价值等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鼓灯教学 鼓架子 动态风格 训练价值 小花场
下载PDF
淮河流域民间歌舞艺术的生态化机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戎龚停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1-5,共5页
尽管当下有些传统艺术曾经一度遭遇了现代边缘化,但以花鼓灯为代表的淮河流域民间歌舞艺术传承传播态势良好,这种局面是由玩灯人横向自然普及机制、花鼓灯传承培养推动机制以及相关文化部门文化策略机制等生态化综合因素促成。在建设生... 尽管当下有些传统艺术曾经一度遭遇了现代边缘化,但以花鼓灯为代表的淮河流域民间歌舞艺术传承传播态势良好,这种局面是由玩灯人横向自然普及机制、花鼓灯传承培养推动机制以及相关文化部门文化策略机制等生态化综合因素促成。在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文化语境下,相关文化部门和群众文艺工作者应把握民间歌舞艺术的生态化规律和机制,并在文艺工作实践中予以不断地认知和完善,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的公共文化艺术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歌舞 花鼓灯 生态化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