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1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moder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by Reanalyzing the Phrase“Da Yi Jing Cheng(大医精诚)”
1
作者 Jing Su 《Chinese Medicine and Culture》 2021年第1期1-11,共11页
Culture is fluid,not static.When one culture meets and blends with another,Westerm academic circles tend to use cultural hybridity to express a mixed state of culture.By reanalyzing the classic texts in relation to“D... Culture is fluid,not static.When one culture meets and blends with another,Westerm academic circles tend to use cultural hybridity to express a mixed state of culture.By reanalyzing the classic texts in relation to“Da Yi Jing Cheng(大医精诚)”,tracing the evolution of traditional medical ethics in history,and combining the knowledge of cultural hybridity,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cultural hybridity is not applicable to the discussion on the phenomenon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the era before the rise of national states and modernity.A new discourse is needed to express intercultural integration,one that breaks through Western values and embo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sian civilization.Civilization exchange and mutual learning can become the ideal model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ltural hybridity Da yi Jing cheng(大医精诚)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medical ethics mutual learming between different civilizations
下载PDF
明代江西宗族祠祭祖先的扩展
2
作者 常建华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5-146,共12页
明代宗族祠祭祖先盛于江西,且有一个扩展过程。明前期祠祭祖先的事例集中于吉安府,家祠、宗祠均有。家祠也见于南昌府丰城县、饶州府浮梁县,宗祠则有抚州府的事例。明中期吉安府士大夫热衷于讨论祠祭祖先的制度、古礼与现实,南昌府、抚... 明代宗族祠祭祖先盛于江西,且有一个扩展过程。明前期祠祭祖先的事例集中于吉安府,家祠、宗祠均有。家祠也见于南昌府丰城县、饶州府浮梁县,宗祠则有抚州府的事例。明中期吉安府士大夫热衷于讨论祠祭祖先的制度、古礼与现实,南昌府、抚州府也有祠祭祖先的事例。明后期士大夫有关始祖、龛位的讨论在加强,一般认同于程颐祭祀始祖的主张,民间将祠祭祖先理解为士庶通行之制,宗祠在民间普及迅速。吉安府祠祭祖先事例丰富,此外还有广昌府的著名个案以及南安府、饶州府、抚州府、南昌府的事例。明代江西著名士大夫杨士奇、王直、罗伦、罗钦顺、罗洪先等人,对祠祭祖先问题均提出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礼》 祠堂 宗祠 吉安 程颐
下载PDF
《周易》蒙卦与宋代理学的内圣外王观念——以《程氏易传》为中心的考察
3
作者 刘增光 《中原文化研究》 2024年第6期29-36,共8页
以程颐《程氏易传》为主的宋代义理派易学对蒙卦的注解,产生于宋代帝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治现实中。通过考察程颐以及其他理学家对于《周易》蒙卦的注解,可以发现,蒙卦就是宋代理学内圣外王观的凝缩。宋儒学以至圣的内圣观和师道立... 以程颐《程氏易传》为主的宋代义理派易学对蒙卦的注解,产生于宋代帝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治现实中。通过考察程颐以及其他理学家对于《周易》蒙卦的注解,可以发现,蒙卦就是宋代理学内圣外王观的凝缩。宋儒学以至圣的内圣观和师道立则天下治的外王观都可以透过对于蒙卦的分析、阐释展现出来,这既和唐代中期以来的师道复兴运动有关,又关涉道学宗主周敦颐的引导。程颐就对蒙卦《彖传》解释文字中的“蒙以养正”赋予了修养工夫的理学化解释,而对蒙卦六五爻和九二爻关系之解释,则体现了他对宋代政治的构想和期望。理学从本体论和人性论对教化之本源的追溯,是儒学发展的一大转折。如果说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学是“政治型儒学”的话,那么理学则是“教化型儒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卦 程颐 理学 内圣外王
下载PDF
新安医家程樑《引经证医》学术思想探析
4
作者 罗梦曦 胡建鹏 +3 位作者 黄辉 石海平 王瑞 李佩佩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36-40,共5页
程樑是清代著名新安医家,沉于经典,勤于临床,将所思、所感系统整理、总结,于1873年著成《引经证医》。文章从该书医学理论体系构建的角度出发,探寻其学术思想,包括阴阳四时五行,构建哲学基础;独重脾胃,明确藏象核心;详论六气,阐发病因病... 程樑是清代著名新安医家,沉于经典,勤于临床,将所思、所感系统整理、总结,于1873年著成《引经证医》。文章从该书医学理论体系构建的角度出发,探寻其学术思想,包括阴阳四时五行,构建哲学基础;独重脾胃,明确藏象核心;详论六气,阐发病因病机;形色脉参,形成综合诊断;内外同治,展现多元治疗等五个方面。《引经证医》论理明晰,以经典理论为指归,临证圆活,以审机施治为目标,是理论结合实际的尚佳范例,其学术思想值得后来者研究与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经证医 程樑 学术思想 新安医家 新安医学
下载PDF
《褚氏遗书》对医学教育及人才培养的启发
5
作者 张稚鲲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265-269,共5页
《褚氏遗书》是我国现知最早的石刻医籍,作者为南北朝时期南齐政治家、医家褚澄。该书是中国医学史上的一部重要的理论性著作,其中诸多创见,对后世医家产生深远影响,足见其在知识传播及培养后学方面的价值。对《褚氏遗书》涉及的对医学... 《褚氏遗书》是我国现知最早的石刻医籍,作者为南北朝时期南齐政治家、医家褚澄。该书是中国医学史上的一部重要的理论性著作,其中诸多创见,对后世医家产生深远影响,足见其在知识传播及培养后学方面的价值。对《褚氏遗书》涉及的对医学教育及医学生成长具有启发作用的元素进行梳理,认为该书不仅体现了作者的学术思想,也反映了作者的治学理念,诸如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医疗水平;求业宜精,勤于思考,不墨守成规;重视实践,虚心求教等。这些观点对当代医学人才的成长均具有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褚氏遗书 褚澄 医学教育 人才培养
下载PDF
陈登铠“内外一统”发病观与痿证理论钩玄
6
作者 金丽 王尊旺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1期189-192,共4页
探讨陈登铠《华医病理学》“内外一统”的病因和发病观,以及在伤寒、风论、痹论、痿论中的体现。其中痹论和痿论并论,主要表现为病因的“内外感召”和传变的“内外气化枢转”,并从“肺热叶焦”转向“痿疾取之阳明”的机制、悲哀太甚胞... 探讨陈登铠《华医病理学》“内外一统”的病因和发病观,以及在伤寒、风论、痹论、痿论中的体现。其中痹论和痿论并论,主要表现为病因的“内外感召”和传变的“内外气化枢转”,并从“肺热叶焦”转向“痿疾取之阳明”的机制、悲哀太甚胞络绝致大经空虚、思虑过度与类“二阳之病发心脾”、治痿重视阳明4个方面探讨阳明在痿证理论中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外一统 痿痹合论 华医病理学 发病观 陈登铠
下载PDF
“圣人之道,至卿不传”——从二程的荀子观看荀子罢祀的学理因由
7
作者 魏雅儒 杨少涵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33-39,共7页
历史上的荀子“罢祀”事件需要在一个更宏观的思想史背景下审视。根据当代学者的研究,荀子在明代遭到罢祀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性恶”“礼伪”的思想不合于宋明理学的道统观,被视为不传“圣人之道”。通过考察二程在不识性、不知诚、悖圣... 历史上的荀子“罢祀”事件需要在一个更宏观的思想史背景下审视。根据当代学者的研究,荀子在明代遭到罢祀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性恶”“礼伪”的思想不合于宋明理学的道统观,被视为不传“圣人之道”。通过考察二程在不识性、不知诚、悖圣人三个层面对荀子的批判,可以发现荀子之所以被视为不传“圣人之道”,是因为其对性道关系、心道关系、圣人与道的关系的理解,不符合二程为“圣人之道”所构建的新的形上基础。进一步说,正是由于以“仁义之行”为不变内涵的“道”,在表现形式上发生了由“礼义之统”到“天命之性”的转变,才导致荀子被视为不传“圣人之道”,并最终因“言性恶”的理论问题而遭罢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程 荀子 罢祀 性恶
下载PDF
程朱理学视域下“失节事极大”辨正
8
作者 邱维雯 摩罗 《合肥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7-13,共7页
考察《河南程氏遗书》中程颐的言论,可以推断出程颐并不反对妇女改嫁。当代学人对程颐产生误会的直接原因在于将“节”字解释为“贞操”。根据“节”字在古籍中的使用情况,将“节”解释为“贞操”并不符合中国传统古籍经典中“节”字的... 考察《河南程氏遗书》中程颐的言论,可以推断出程颐并不反对妇女改嫁。当代学人对程颐产生误会的直接原因在于将“节”字解释为“贞操”。根据“节”字在古籍中的使用情况,将“节”解释为“贞操”并不符合中国传统古籍经典中“节”字的使用习惯。分析程颐语录中“节”字的内涵,“节”指征人的品格、操守时,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于行为而言,是外在行为符合礼的规范;于义理而言,是指内在道德在某一处符合“道”的要求。结合程颐将“家道”正视为婚配之目的的婚姻观,程颐所言“失节事极大”中的“节”强调的并非妇女之贞操,而是“家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颐 “节” 误会 贞操 家道
下载PDF
从“天命”到“天理”——韩愈、二程天论与唐宋之际儒家的发展
9
作者 郑熊 黄芳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3-81,共9页
唐宋之际儒学出现了变革,这种变革可以通过对韩愈、二程天论的分析体现出来。从韩愈的“天命”到二程的“天理”,体现出唐宋儒学对天性质的界定从意志之天转变为义理之天,天的功能从天地万物之性由天命赋予转变为天地万物之理由天理转化... 唐宋之际儒学出现了变革,这种变革可以通过对韩愈、二程天论的分析体现出来。从韩愈的“天命”到二程的“天理”,体现出唐宋儒学对天性质的界定从意志之天转变为义理之天,天的功能从天地万物之性由天命赋予转变为天地万物之理由天理转化,天人合一关系从外在合一转变为内在合一。从韩愈的“天命”演变成二程的“天理”,带来了儒学发展质的飞跃,这种演变是儒学发展的必然,是儒学为了对抗佛教的挑战而做的自我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命 天理 韩愈 二程 天论
下载PDF
程颐《春秋传》及其《春秋》诠释学
10
作者 张高评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100,共10页
程颐乃《春秋》宋学之推助者,视《春秋》为“圣人之用”,以为学者只观《春秋》亦可尽道。其曾揭示治经之要领,如“《传》为案,《经》为断”“以传考经之事迹,以经别传之真伪”,凸显了《左传》解经之功能。晚年著《春秋传》,阐发正人伦... 程颐乃《春秋》宋学之推助者,视《春秋》为“圣人之用”,以为学者只观《春秋》亦可尽道。其曾揭示治经之要领,如“《传》为案,《经》为断”“以传考经之事迹,以经别传之真伪”,凸显了《左传》解经之功能。晚年著《春秋传》,阐发正人伦、谨名分、尊周王、攘夷狄诸大义;且持天理、人道取代微辞隐义,进行创造性诠释。对于《春秋》或书或不书、或称或不称之笔削,与夺进退、褒贬劝惩之指义,抑纵、微显相反相成之笔法,事同则辞同、事同而辞异诸书法义例,观百物、聚众材与张本继末、系统宏观之比事属辞解经方法,程颐《春秋》学多有具体而微之提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颐 《春秋传》 《春秋》 诠释学
下载PDF
论程颢、程颐《论语》诠释的工夫论倾向
11
作者 宁丽娟 李春强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6期113-125,共13页
二程讲求于切身体认中进德成圣而达于超越之境,其《论语》诠释过程始终贯彻克己、诚己、尽己、推己的工夫论倾向。第一,程颢将“克己复礼”视为保障“道”之本体呈现于“己”之工夫践履,程颐将“礼”置于“天理”与“人欲”的二元架构中... 二程讲求于切身体认中进德成圣而达于超越之境,其《论语》诠释过程始终贯彻克己、诚己、尽己、推己的工夫论倾向。第一,程颢将“克己复礼”视为保障“道”之本体呈现于“己”之工夫践履,程颐将“礼”置于“天理”与“人欲”的二元架构中,摄“礼”归“理”。第二,程颢以“诚”作为贯彻智仁勇三达德的衡量标准,将“自得”发挥“自然见”得与“自能寻”得,程颐则走向“敬”而循“理”,乃至“自诚”“不思而得”,并看重不假外求之“素诚”“素敬”之工夫境界。第三,二程共同明确“忠”与“恕”的体用关系,但程颐明显侧重于推己工夫阐发。二程于《论语》诠释中持有的工夫论呈现出程序的共通性与指向的趋同性,为四书学的形成准备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夫论 《论语》 二程
下载PDF
二程君主论的内涵及其思想史背景
12
作者 单智伟 陈勇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74-83,共10页
二程作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不仅对儒家的内圣心性之学有着重要的思想阐发,而且对儒家所强调的外王事业亦有诸多理论创见,他们打破了儒家长期以来“内圣”和“外王”相脱节的困境,明确了为学与为政的次第关系,构建了“格致诚正修齐治平... 二程作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不仅对儒家的内圣心性之学有着重要的思想阐发,而且对儒家所强调的外王事业亦有诸多理论创见,他们打破了儒家长期以来“内圣”和“外王”相脱节的困境,明确了为学与为政的次第关系,构建了“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新的治道体系。二程的治道体系是以君主为核心的,它强调君主的重要性,着眼于君主心术的本源,并对君主提出了期待和要求,重建了三代以降日渐败坏的政治、社会秩序,成为后世政治思想的核心。二程对君主权威的重视及其关于君主的独到见解对中国古代君主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是当时社会各种思想相互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程 君主论 治道体系 思想史
下载PDF
“灭人欲”与“御人欲”:程颐与叶适“欲”思想比较研究
13
作者 冀晋才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33-42,共10页
程颐与叶适分别作为程朱理学与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二人在“欲”思想上存在根本性差异:程颐否定“欲”为人之天性,将之限定于气质之性范畴,用以揭示人性之恶的由来,最终确立了“存天理,去人欲”的宗旨;叶适认为“欲”是人性之固有内容,... 程颐与叶适分别作为程朱理学与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二人在“欲”思想上存在根本性差异:程颐否定“欲”为人之天性,将之限定于气质之性范畴,用以揭示人性之恶的由来,最终确立了“存天理,去人欲”的宗旨;叶适认为“欲”是人性之固有内容,强调在齐家治国中通过有效手段“御人欲”。这种差异的形成与二人各自所处之历史环境密切相关。程颐聚焦中唐以来社会道德体系的崩塌,以及王安石变法对宋神宗与士大夫群体利欲之心的鼓动,故而强烈呼吁“穷天理”“去人欲”;叶适则心忧南宋长期面临的内外危机,以及与此危局极不适宜的苟且偷安、空谈心性的士大夫群体,积极提倡修实学、行实政、成实德的事功思想,主张“内外交相成”,以“御人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颐 叶适
下载PDF
天理与人欲:二程礼乐美学与道德实践
14
作者 李忠超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9期25-29,共5页
程朱理学“天理人欲”之辨历来备受争议。二程洛学与朱熹闽学并未将天理人欲完全对立,二者的关系并非水火不容、截然对立的。二程认为理欲之辨就是公私群己之别,与天理相对的是私欲而非人欲。在这个解释框架下,二程理欲论被公私之辨取代... 程朱理学“天理人欲”之辨历来备受争议。二程洛学与朱熹闽学并未将天理人欲完全对立,二者的关系并非水火不容、截然对立的。二程认为理欲之辨就是公私群己之别,与天理相对的是私欲而非人欲。在这个解释框架下,二程理欲论被公私之辨取代,承认了人性自然情感欲望合理、合法,具有正当性,继而提出祛除恣肆的人欲,自然也就顺理成章。正基于此,二程推证情欲本善,善恶皆天理。由此,二程礼乐美学与道德实践从礼乐本体论、心性义理、道德修养三个方面展开,借此确立了身、心、性的礼乐修养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颐 程颢 礼乐美学 道德实践
下载PDF
“说书崇政”与程颐政治观的形成
15
作者 孙世平 颜孟秋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90-95,共6页
“说书崇政”是程颐政治生涯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此事件之前,在野士人程颐在其兄程颢的影响下提出了限制君主“私欲”的想法。这种想法的背后呈现出一种理想化的状态。“说书崇政”使程颐完成了由布衣而卿相的转变,而国家机器的运行... “说书崇政”是程颐政治生涯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此事件之前,在野士人程颐在其兄程颢的影响下提出了限制君主“私欲”的想法。这种想法的背后呈现出一种理想化的状态。“说书崇政”使程颐完成了由布衣而卿相的转变,而国家机器的运行、教化君主的碰壁以及上层统治者的不作为都对程颐造成了沉重打击。晚年告别官场的程颐,政治观念趋于完善,尤其是在“女主专政”“格君心之非”等问题上明确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颐 “说书崇政” 政治观 《伊川易传》
下载PDF
北宋君子有党论的困境及程颐的反思
16
作者 姚季冬 《衡水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86-93,共8页
程颐朋党论是他对北宋党争及君子有党论反思的结果,他要解决的是北宋君子有党论内在的双重困境:第一,在“各以类聚”的意义上,“君子有党论”同时证成了君子之党和小人之党的正当性;第二,北宋党争表明“君子有党→君子同道”的现实逻辑... 程颐朋党论是他对北宋党争及君子有党论反思的结果,他要解决的是北宋君子有党论内在的双重困境:第一,在“各以类聚”的意义上,“君子有党论”同时证成了君子之党和小人之党的正当性;第二,北宋党争表明“君子有党→君子同道”的现实逻辑颠覆了“君子同道→君子有党”的理论逻辑,从而导致党同伐异的恶性党争。程颐用“阴必从阳”的阴阳之理来规范“各从其类”的自然之理,解决了第一个困境;他又提出君子当以教化小人为己任,以“赏功勿用”的原则来对待小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第二个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朋党 “君子有党论” 君子 小人 程颐
下载PDF
超越风情藩篱--程丛林的超地域性乡土绘画
17
作者 黄博涵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9期5-9,共5页
乡土艺术是中国当代美术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中提出关于振兴乡村文化的方针,鼓励各级美术专业院校、艺术画院、美术馆在具备条件的乡村设立写生创作和展示基地,提升乡村地区美术产业专业化水平。... 乡土艺术是中国当代美术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中提出关于振兴乡村文化的方针,鼓励各级美术专业院校、艺术画院、美术馆在具备条件的乡村设立写生创作和展示基地,提升乡村地区美术产业专业化水平。该文从图像学的角度分析程丛林乡土绘画的画面构成、美学思维;结合程丛林的系列作品,从表现成因、表现建构探究乡土绘画的超地域性;通过分析作品的形式语言与展陈方式,挖掘程丛林乡土绘画对民族风情藩篱的超越。对于艺术创作者来讲,写生是对对象性的叙述和描绘,缺少绘画本身需要的超越性问题,即对对象化的地域客观形态的超越。当代美术工作者如何在地域绘画中找到属于地域的特色性与独特性,同时结合自身的美学素养创作出不局限于地域性的艺术作品,这是探讨乡土绘画超地域性的价值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绘画 油画 超地域性 图像学 程丛林 彝族
下载PDF
江顺诒《词学集成》的尊体意识及文化心理
18
作者 戴倩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31-35,93,共6页
尊体是词学的重要命题之一,也是近代词体批评极为关注的问题。江顺诒《词学集成》作为首部系统的词学批评史论著,建立于批评之再批评基础上的尊体意识贯穿其始终。《词学集成》中部分论断的前后矛盾,折射出其尊体意识的复杂性。一方面,... 尊体是词学的重要命题之一,也是近代词体批评极为关注的问题。江顺诒《词学集成》作为首部系统的词学批评史论著,建立于批评之再批评基础上的尊体意识贯穿其始终。《词学集成》中部分论断的前后矛盾,折射出其尊体意识的复杂性。一方面,从雅正与经学化的角度来推尊词体;另一方面,《词学集成》为词体论溯本清源,以音律论、词境论寻词体之独特本质,反映出其词学批评对常、浙两派的融合与突破,体现出近代词论家复杂的文化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顺诒 《词学集成》 尊体意识 文化心理
下载PDF
清人程永培生平与《六醴斋医书》考略
19
作者 林江峰 《中医药文化》 2024年第3期280-288,共9页
程永培是清代苏州的藏书家,经考证,生于清雍正八年(1730),卒于清嘉庆四年(1799)前。程永培在江南结识的文人与藏书家为其整理《六醴斋医书》提供了诸多帮助。基于济世扬名、桑梓情怀两大因素,程永培汇刻整理了医学丛书《六醴斋医书》。... 程永培是清代苏州的藏书家,经考证,生于清雍正八年(1730),卒于清嘉庆四年(1799)前。程永培在江南结识的文人与藏书家为其整理《六醴斋医书》提供了诸多帮助。基于济世扬名、桑梓情怀两大因素,程永培汇刻整理了医学丛书《六醴斋医书》。《六醴斋医书》具有实用、校刻精善的特点,是少有的医家善本,在民国时期依旧被人推崇,至今仍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医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永培 《六醴斋医书》 中医
下载PDF
陈意治疗不寐证经验 被引量:7
20
作者 鲁建锋 裘生梁 陈君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1期31-32,共2页
陈意认为中医治疗不寐证主要从心、肝、脾、肾着手,分别从益气养血补心脾、滋阴清热治相火、疏肝理气解肝郁、燥湿化痰理中焦4个方面治疗,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分期分阶段论治。
关键词 不寐证 中药疗法 陈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