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遗产教学中的社会调查与遗产再认识——以福州大学SRTP项目与毕业设计为例
1
作者 王琼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12期226-227,共2页
通过SRTP项目与毕业设计中的社会调查环节,以历史文化街区三坊七巷与历史文化名村城村为研究对象,福州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在文化遗产教学中,尝试引导学生发现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社会问题,如公众参与、保护模式、主体参与等等,增强学... 通过SRTP项目与毕业设计中的社会调查环节,以历史文化街区三坊七巷与历史文化名村城村为研究对象,福州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在文化遗产教学中,尝试引导学生发现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社会问题,如公众参与、保护模式、主体参与等等,增强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文化遗产保护的设计课程思考如何解决其中的某些社会问题,避免单纯从文化遗产本体出发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 社会调查 保护 三坊七巷 城村
下载PDF
TOPKAPI模型的应用及与新安江模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李致家 王秀庆 +2 位作者 吕雁翔 陈利者 李兰茹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10,共5页
为更好地满足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水文研究,流域水文模型已从集总式趋势扩展到半分布式或分布式模型趋势。为此,探讨基于物理基础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在中小流域洪水模拟的合理性。选用基于物理基础的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TOPKAPI做研... 为更好地满足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水文研究,流域水文模型已从集总式趋势扩展到半分布式或分布式模型趋势。为此,探讨基于物理基础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在中小流域洪水模拟的合理性。选用基于物理基础的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TOPKAPI做研究,并与新安江模型在结构和洪水特征值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模型应用于呈村流域进行洪水模拟计算的结果表明,两种模型模拟精度差异不大,结果均比较满意,可应用于洪水预报、土地利用和环境影响评价和无资料地区水文模拟计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词 TOPKAPI模型 新安江模型 洪水模拟 呈村流域
下载PDF
基于SCE-UA算法的新安江模型参数优化及应用 被引量:32
3
作者 董洁平 李致家 戴健男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85-490,共6页
为了减小水文模型参数优化中人工试错法和局部优化法的不确定性,以一种快速有效的优化方法搜索到水文模型参数的全局最优解。以安徽呈村流域为例,使用SCE-UA算法对新安江模型参数进行优化,日模型和次洪模型分别采用总体水量误差和对数... 为了减小水文模型参数优化中人工试错法和局部优化法的不确定性,以一种快速有效的优化方法搜索到水文模型参数的全局最优解。以安徽呈村流域为例,使用SCE-UA算法对新安江模型参数进行优化,日模型和次洪模型分别采用总体水量误差和对数绝对值误差作为目标函数,分析优化结果并对优化参数进行检验。经检验分析,日模型检验期确定性系数均达到0.8,次洪模型检验期确定性系数接近0.9。研究结果表明,采用SCE-UA算法优化新安江模型参数可以取得较好结果,目标函数的选择对参数优化有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E-UA算法 新安江模型 参数优化 安徽呈村流域
下载PDF
改进的神经网络模型在水文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阚光远 李致家 +2 位作者 刘志雨 李巧玲 胡友兵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94-299,共6页
将BP神经网络与K-最近邻(KNN)算法耦合起来,建立BK(BP-KNN)模型,该模型以前期模拟流量和相应影响要素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出口断面流量作为网络输出,对产汇流过程进行模拟;采用K-最近邻算法,基于历史样本的模拟误差和相应影响要素对... 将BP神经网络与K-最近邻(KNN)算法耦合起来,建立BK(BP-KNN)模型,该模型以前期模拟流量和相应影响要素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出口断面流量作为网络输出,对产汇流过程进行模拟;采用K-最近邻算法,基于历史样本的模拟误差和相应影响要素对网络输出进行修正,实现了非实时校正模式下的连续模拟。根据BK模型的计算流程将其参数分为3个层次,各层次分别使用NSGA-Ⅱ多目标优化算法进行参数优选,提高了模拟精度、优化效率和网络泛化能力。分别将新安江模型的产流、产流分水源计算模块与BK模型相耦合,建立XBK(Xinanjiang runoff production-BK)和XSBK(Xinanjiang runoff production and separation-BK)模型,在呈村等3个不同类型的流域应用新安江模型、BK模型、XBK模型和XSBK模型进行模拟精度比较,结果表明改进的模型模拟精度更高,较好地解决了神经网络模型在水文模拟中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模型 BP神经网络 K-最近邻算法 新安江模型 NSGA-Ⅱ算法 呈村流域 东湾流域 大阁流域
下载PDF
扩散波与马斯京根法在栅格汇流演算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7
5
作者 姚成 章玉霞 李致家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10,共5页
以数字高程模型(DEM)为基础,对分布式水文模型中的汇流演算方法进行研究。以皖南山区呈村流域为例,分别采用扩散波模型与马斯京根法进行栅格单元间的汇流过程模拟,对2种汇流演算方法进行应用比较。结果表明,采用2种方法模拟的洪水过程... 以数字高程模型(DEM)为基础,对分布式水文模型中的汇流演算方法进行研究。以皖南山区呈村流域为例,分别采用扩散波模型与马斯京根法进行栅格单元间的汇流过程模拟,对2种汇流演算方法进行应用比较。结果表明,采用2种方法模拟的洪水过程精度基本相当,均能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通过进一步对比分析后发现,两者在描述参数与变量的空间分布、运算效率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水文模型 汇流演算 扩散波 马斯京根法 洪水模拟 呈村流域
下载PDF
WATFLOOD模型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吕雁翔 李致家 王秀庆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19,共4页
WATFLOOD模型是基于物理基础的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为了研究其在国内湿润流域的合理性和适用性,结合数字高程、土地利用等资料,将WATFLOOD模型应用于呈村流域,对该流域1990—1999年间的18场洪水进行径流模拟。另将新安江模型也应用于... WATFLOOD模型是基于物理基础的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为了研究其在国内湿润流域的合理性和适用性,结合数字高程、土地利用等资料,将WATFLOOD模型应用于呈村流域,对该流域1990—1999年间的18场洪水进行径流模拟。另将新安江模型也应用于该流域对这18场洪水进行径流模拟,并对两种模型的原理结构和洪水特征值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模型模拟精度差异不大,结果比较满意。表明WATFLOOD模型在湿润流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FLOOD模型 呈村流域 新安江模型 洪水模拟
下载PDF
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系统研究——以城村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季宏 王琼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87-93,共7页
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城村为例,介绍2000年之后的15年城村所经历的三种保护模式与导致古村落格局无存、大量古民居被拆除、历史风貌被破坏现象的原因,并对管理体系与保护主体职责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尝试历史文化名村保护系统的建构。
关键词 城村 保护模式 保护主体 保护系统
下载PDF
武夷山古建聚落的空间构成及其演变的研究——以城村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赵冲 张鹰 诸汉涛 《华中建筑》 2016年第2期90-94,共5页
"城市组织"研究不仅限于城市,同样适用于古建聚落。该文用"建筑类型学"的分析方法,对城村传统民居进行了分析,探讨其演变特征,为今后传统村落的保护、传承和利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城村 古建聚落 城市组织 演变 住宅类型
下载PDF
城村古村落传统建筑保护与文化产业开发 被引量:6
9
作者 柯培雄 《武夷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1-4,11,共5页
本文从文化产业的角度出发,以武夷山城村古村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建筑为主线,从分析古村落的概念范畴、特点和发展概况入手,探讨了古村落作为文化资源的构成、特征和价值,提出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通过用科学的方法对城村的传统文化遗... 本文从文化产业的角度出发,以武夷山城村古村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建筑为主线,从分析古村落的概念范畴、特点和发展概况入手,探讨了古村落作为文化资源的构成、特征和价值,提出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通过用科学的方法对城村的传统文化遗产进行深入考察,研究建筑文化、民俗文化、民间艺术、传统手工技艺的整体概况,实现古村落的社会、资源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并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村古村落 传统建筑 文化产业
下载PDF
城村古民居建筑文化与环境保护 被引量:4
10
作者 柯培雄 《武夷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61-63,76,共4页
城村古民居建筑群作为村民的生活空间及生活图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它采用的众多民间喜闻乐见、流行广泛的内容和图案,正是村民们多姿多彩的精神世界的反映,而这种精神世界最有弹力的纽带是家族观念。
关键词 城村 古民居 保护 利用
下载PDF
下梅大夫弟建筑群的装饰特色与生态环境 被引量:2
11
作者 柯培雄 《武夷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71-74,共4页
本文以武夷山下梅村清代风格的古民居建筑为例,分析、介绍了邹氏大夫第建筑群精美的"三雕"艺术和邹氏大夫弟建筑群的典雅、宽敞宏伟的徽派建筑风格,显示出主人所蕴涵的审美和生态美内核。
关键词 下梅村 古民居 建筑 细部装饰 生态环境
下载PDF
城村电视传播——大众传媒与乡村的民族志研究
12
作者 赵鹏升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80-86,共7页
在现代化进程带来的传统文化变迁背景下,大众传播的力量日渐凸显。报告了用"民族志"研究方法进行的一次有关传播学乡村研究的尝试。以位于福建省北部的城村作为研究样本,通过田野调查,结合相关研究资料,对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 在现代化进程带来的传统文化变迁背景下,大众传播的力量日渐凸显。报告了用"民族志"研究方法进行的一次有关传播学乡村研究的尝试。以位于福建省北部的城村作为研究样本,通过田野调查,结合相关研究资料,对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播在乡村的发展、大众传播和村民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大众传播媒介在乡村所扮演的角色等问题进行了回答,勾勒出城村人与电视互动、传统与现代博弈的现实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村 电视传播 大众传媒 乡村民族志
下载PDF
传统村落保护与振兴的“一户二宅”政策研究——以武夷山城村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柏苏玲 张鹰 +2 位作者 樊海强 陈璐璐 刘淑虎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3-59,共7页
现行的"一户一宅"政策对传统村落并不具有普适性,受此政策约束,许多村民采取"拆旧建新"的方式改善居住环境,致使大量传统民居遭到"建设性破坏".以武夷山城村为例,提出了"一户二宅"政策的建议,... 现行的"一户一宅"政策对传统村落并不具有普适性,受此政策约束,许多村民采取"拆旧建新"的方式改善居住环境,致使大量传统民居遭到"建设性破坏".以武夷山城村为例,提出了"一户二宅"政策的建议,分析"一户二宅"政策在传统村落中的适宜性,从宏观(新居民点选址)、中观(实施的策略矩阵)和微观(传统民居改造) 3个层面探讨"一户二宅"政策实施的途径.将户宅政策的调整、传统村落的保护与规划设计进行综合研究,以使成果更具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保护 振兴 一户一宅 一户二宅 策略矩阵 城村 武夷山
下载PDF
古民居保护性旅游开发模式研究——以武夷山城村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游为 李志文 《江西科学》 2016年第3期393-396,共4页
随着人们怀旧心理和体验追求的不断增强,古民居日渐成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保护性旅游开发有益于地方经济建设,有利于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以古民居的保护为目的,以武夷山城村古民居的旅游开发模式为重点,通过调查分析,基于"客源&q... 随着人们怀旧心理和体验追求的不断增强,古民居日渐成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保护性旅游开发有益于地方经济建设,有利于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以古民居的保护为目的,以武夷山城村古民居的旅游开发模式为重点,通过调查分析,基于"客源"、"资源"两种角度,构建了古民居保护性旅游开发的一般模式,并因地制宜地分析讨论了适合城村景区的保护性旅游开发模式,根据规划目标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民居 旅游资源 旅游开发模式 武夷山城村
下载PDF
城村古建民居的建筑物理环境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沂 唐颢磊 +1 位作者 陈晓娟 张宇峰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9-96,共8页
针对福建省武夷山市城村的古建民居,分别在冬季和夏季进行了室内外建筑物理环境测试.测试内容包括村落室外气象参数、室外风环境、室内热环境和室内光环境等.测试结果表明:城村的主街巷道全年风速适宜,热环境良好.冬季民居大厅白天较舒... 针对福建省武夷山市城村的古建民居,分别在冬季和夏季进行了室内外建筑物理环境测试.测试内容包括村落室外气象参数、室外风环境、室内热环境和室内光环境等.测试结果表明:城村的主街巷道全年风速适宜,热环境良好.冬季民居大厅白天较舒适,在夜晚偏冷,而卧室全天较为舒适.夏季民居大厅和卧室在夜晚较舒适,而在白天偏热.全年的室内空气湿度都比较高,不利于人体的热舒适.室内平均风速很低,基本无风压和热压通风.大厅采光较为充足,而卧室采光严重不足.相比民居,新宅大厅气温在夜晚较高,新宅卧室气温全天明显较高,而空气湿度则相对较低.针对测试结果,提出了城村民居的改造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村 古建民居 建筑物理环境 武夷山市
原文传递
福建武夷山市城村汉城植物考古及年代学新资料 被引量:1
16
作者 葛威 鄢宇倩 +1 位作者 羊泽林 林繁德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2-129,共8页
城村汉城遗址位于武夷山市兴田镇城村村西南,是一处重要的汉代城址。我们在2016年对该城址北城门发掘区土样进行了浮选,发现可鉴定炭化种子167粒,包括粳稻(Oryza sativa ssp. japonica, n=58)、稗(Echinochloa crusgalli, n=11)、滨柃(E... 城村汉城遗址位于武夷山市兴田镇城村村西南,是一处重要的汉代城址。我们在2016年对该城址北城门发掘区土样进行了浮选,发现可鉴定炭化种子167粒,包括粳稻(Oryza sativa ssp. japonica, n=58)、稗(Echinochloa crusgalli, n=11)、滨柃(Eurya emarginata, n=81)、蓼科(Polygonaceae sp., n=5)、莎草科(Cyperaceae sp., n=3)、菊科(Compositae sp., n=4)、野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 n=1)、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n=3)、悬钩子属(Rubus sp., n=1)等。这些植物遗存的发现为研究西汉中期闽越地区的农业和经济形态提供了重要信息。结果表明,水稻应该是城村汉城先民最重要的农作物和主食。滨柃是一种优良的园艺树种,具有耐盐和抗风的特性,其自然分布带位于滨海地区。滨柃在城村汉城的发现表明闽越国时期存在将沿海树种引种至内地的行为。同时,我们还对发现的炭化稻和竹篾进行了碳十四年代测定,结果显示北城门废弃的年代与历史文献所载汉武帝灭闽越国的时间是一致的。针对城址可再利用金属物品的分析表明城村先民在战争结束之后迁往别处,也与《史记》的记载相吻合。本研究提供了有关城村汉城经济生活和年代问题的新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村汉城遗址 植物考古 生业经济 年代学
原文传递
福建武夷山市城村西汉窑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琮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51-60,共10页
The Chengcun kiln-sites in Wuyishan City are auxiliary remains of the Han period Chengcun City (Minyue royal city).Three horse-hoof-shaped kilns for firing bricks and tiles were revealed through excavation.The furnace... The Chengcun kiln-sites in Wuyishan City are auxiliary remains of the Han period Chengcun City (Minyue royal city).Three horse-hoof-shaped kilns for firing bricks and tiles were revealed through excavation.The furnace is square in plan.Bricks,tiles and tile-ends form the main remains from the interior of the kilns,and a large quantity of pottery utensils and pottery-making implements,such as paddles,were unearthed outside the kilns and from pits for waste products.Judging from their unearthed objects and condition of use,the kilns must have functioned in the earlier Western Han period and were abandoned at the time of the Minyue State's fall.The excav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ing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the Minyue State in the Fujian area of the Western Han peri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西汉 窑址 地层堆积 出土遗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