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Land in Chengdu Metropolitan Area Based on Emergy Analysis 被引量:1
1
作者 Kai LAN Qinghong RAN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20年第12期23-28,31,共7页
[Objectives]This study aimed to analyze the sustainable use of agricultural land in the Chengdu metropolitan area from 2006 to 2016.[Methods]Using Odum's emergy theory,an index system was constructed to evaluate t... [Objectives]This study aimed to analyze the sustainable use of agricultural land in the Chengdu metropolitan area from 2006 to 2016.[Methods]Using Odum's emergy theory,an index system was constructed to evaluate the sustainable use of agricultural land,including total emergy input-output ratio,industrial emergy input-output ratio,environmental load index and sustainable use index of agricultural land based on emergy,to reflect the sustainable use of agricultural land in the Chengdu metropolitan area.The data base was a unified standard that was converted from various types of energy stored and flowing in the agricultural land system of the Chengdu metropolitan area,that is,emergy.[Results]From 2006 to 2016,the total emergy input-output ratio of agricultural land in the metropolitan area fluctuated and decreased,lower than the national average.The industrial emergy input-output ratio was generally in a fluctuating downward trend.The environmental load index of agricultural land in the metropolitan area was lower than the national average.However,it has been on the rise since 2012.During the corresponding period,the sustainable use index of the region also showed a downward trend.[Conclusions]The utilization rate of emergy in this area was low.The dependence of industrial emergy input-output ratio on industrial subsidiary energy and the degree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are constantly improving.The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in this area still have room for accommodation and have not been fully utilized.The sustainable use of agricultural land has been decli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ricultural land Emergy analysis Sustainable use chengdu metropolitan area
下载PDF
基于成都都市圈的四川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2
作者 唐梦雪 李炳波 +1 位作者 易丹钦 刘茂柯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71-275,共5页
当前我国白酒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呈现优势产能向优势产区集中、行业利润向头部企业集中、产业数字化转型提速的发展趋势。该文采用归纳分析的方法概述了四川白酒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立足于成都都市圈发展机... 当前我国白酒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呈现优势产能向优势产区集中、行业利润向头部企业集中、产业数字化转型提速的发展趋势。该文采用归纳分析的方法概述了四川白酒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立足于成都都市圈发展机遇,从4个方面提出推动四川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包括构建企业梯度培育格局、建设优质白酒示范园区、打造白酒产业品牌高地、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等,从而为四川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明确了方向,同时对其他省市白酒产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成都都市圈 白酒产业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共生理论视角下“成都都市圈”体育竞赛表演活动融合发展研究
3
作者 穆海鹏 白艺如 《四川体育科学》 2024年第3期94-98,共5页
成都都市圈建设和成都市打造世界赛事名城建设为都市圈内各城市体育竞赛表演活动融合发展带来了重大契机,共生理论虽是生物学概念,但近年来随着对共生理论研究的深入,其已被广泛的应用于社会学、经济学等领域。文章以共生理论为基础,对... 成都都市圈建设和成都市打造世界赛事名城建设为都市圈内各城市体育竞赛表演活动融合发展带来了重大契机,共生理论虽是生物学概念,但近年来随着对共生理论研究的深入,其已被广泛的应用于社会学、经济学等领域。文章以共生理论为基础,对共生理论视角下成都都市圈范围内的体育竞赛表演活动融合发展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得出体育竞赛表演活动与都市圈内政策、文化、市场、资源相契合的融合发展策略,最终实现互惠共生的共生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都市圈 共生理论 体育竞赛表演活动 融合发展 推进策略
下载PDF
对于成都都市圈工业建筑遗产活化问题的思考
4
作者 何晨旭 罗键伟 齐一聪 《绿色建筑》 CAS 2024年第2期97-101,共5页
从中国工业建筑史和成都都市圈工业发展历程出发,对成都都市圈工业建筑遗产的价值认知、利用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探索。以问题为导向,发现其面临消失的困境、公改商模式单一、改造绿色效能低、缺乏需求性研究和公众视野价值认知等... 从中国工业建筑史和成都都市圈工业发展历程出发,对成都都市圈工业建筑遗产的价值认知、利用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探索。以问题为导向,发现其面临消失的困境、公改商模式单一、改造绿色效能低、缺乏需求性研究和公众视野价值认知等不足。对此提出应贯彻“双碳”理念进行绿色保护、进行数字和可视化展示、结合文化和价值双向重塑、提高公众认知及参与等相应策略,为城市更新背景下地区工业建筑遗产的价值升维与认知提升做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都市圈. 工业建筑遗产 问题认知 活化路径
下载PDF
成都都市圈工业建筑遗产活化利用现状及策略研究
5
作者 姜子涵 杨绍娟 +1 位作者 段靖 齐一聪 《绿色建筑》 CAS 2024年第2期74-78,共5页
在城市更新语境下,探索成都都市圈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现状问题与活化策略。通过对现有的文创产业园、商业空间、博览建筑、城市公园四个模式进行分析梳理,发现地区工业建筑遗产存在荒废与拆毁、更新模式同质化、改造绿色效能较低、缺乏... 在城市更新语境下,探索成都都市圈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现状问题与活化策略。通过对现有的文创产业园、商业空间、博览建筑、城市公园四个模式进行分析梳理,发现地区工业建筑遗产存在荒废与拆毁、更新模式同质化、改造绿色效能较低、缺乏有效的规划引导以及公众认知不足等问题,并提出延续工业文化价值、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城市功能性再拓、融合文化品牌再塑、完善政策法规、提高公众参与度的解决方案及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都市圈. 城市更新 工业建筑遗产 活化策略
下载PDF
以场景营城助推成都都市圈消费副中心建设的眉山对策研究
6
作者 罗曼 《中国商论》 2024年第20期140-143,共4页
眉山作为成都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拥有较为突出的地理区位、空间承载、生态文化优势。随着同城一体化发展的加快,眉山主动承接大都市功能疏解,借助都市圈推动优势资源向发展成果转化,打造成都都市圈消费副中心,将成为眉山提升城市发展... 眉山作为成都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拥有较为突出的地理区位、空间承载、生态文化优势。随着同城一体化发展的加快,眉山主动承接大都市功能疏解,借助都市圈推动优势资源向发展成果转化,打造成都都市圈消费副中心,将成为眉山提升城市发展能级的重大契机。眉山成都都市圈消费副中心打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主要有:消费能级不高,区域发展不均衡;主体培育不足,商业集聚度不足;品质场景缺乏,消费吸附力较弱等。据此,文章提出从场景营城的角度探索适用于眉山消费场景营造的对策建议,以期助力眉山打造都市圈消费副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营城 成都都市圈 消费副中心 消费场景 眉山经济
下载PDF
基于夜光遥感的成都都市圈城市扩张动态分析
7
作者 张小轩 牛振生 +1 位作者 廖祥 陈超 《自然资源信息化》 2024年第1期64-71,共8页
成都都市圈是引领带动成渝双城发展的重要极核,本文利用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提取成都都市圈2012—2021年建成区空间分布,采用夜间灯光统计分析、标准差椭圆、重心变动、景观格局指数等方法,定量分析成都都市圈10年间建成区扩张及空间... 成都都市圈是引领带动成渝双城发展的重要极核,本文利用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提取成都都市圈2012—2021年建成区空间分布,采用夜间灯光统计分析、标准差椭圆、重心变动、景观格局指数等方法,定量分析成都都市圈10年间建成区扩张及空间格局演变,揭示其演变特征,为成都都市圈后续发展规划提供参考。结果表明:2012—2021年,成都都市圈灯光距平值区域化特征明显,呈现中间高、周边低的核心-边缘结构。都市圈内部城市扩展动态变化较明显,建成区面积增幅达78.8%,城市扩张在原有基础上实现新增并连片发展。都市圈斑块总面积不断增加,斑块数量增长47.4%,新兴建成区不断涌现,成都对周边城市的带动作用较明显,都市圈内部呈协调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都市圈 NPP-VIIRS 城市扩张 景观格局指数
下载PDF
都市圈接合区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与机制研究——以成渝中部地区为例
8
作者 王彬燕 田俊峰 王士君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1-158,共8页
以典型都市圈接合区成渝中部地区为例,在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识别的基础上,以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测度2000—2020年区域土地利用转型特征,并综合应用最小二乘回归与地理加权回归方法,探究土地利用转型影响因素与驱动机制... 以典型都市圈接合区成渝中部地区为例,在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识别的基础上,以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测度2000—2020年区域土地利用转型特征,并综合应用最小二乘回归与地理加权回归方法,探究土地利用转型影响因素与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2000—2020年,成渝中部地区土地利用转型特征表现为耕地面积由相对稳定转向减少;建设用地规模急速扩张,热点区由分散转向集中,由重庆市主城区边缘向外围拓展。(2)都市圈接合区土地利用转型过程是政策制度因素、自然环境条件、行政边界效应、经济社会转型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行政边界效应是驱动区域土地利用转型的特色因素,其作用过程呈现中介特征。(3)行政边界效应的存在导致区域生态空间管控不力,建设用地无序扩张与供给不足并存,加剧土地利用冲突。应进一步形成推进跨区域国土空间一体化治理的综合性理论方法体系与系统性政策行动路径,这对促进现代化都市圈建设与实现城市群一体化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转型 驱动机制 地理加权回归 都市圈接合区 成渝中部地区
下载PDF
现代都市圈规划理论框架体系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尹稚 尚嫣然 +1 位作者 崔音 龙茂乾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10,共6页
现代都市圈建设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子领域,是我国构建城镇化总体格局的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文章在梳理都市圈概念内涵及其动力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全系统协作的组织体系、利益协调与治理机制、发展监测评估与动态调整框架在... 现代都市圈建设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子领域,是我国构建城镇化总体格局的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文章在梳理都市圈概念内涵及其动力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全系统协作的组织体系、利益协调与治理机制、发展监测评估与动态调整框架在内的现代都市圈规划核心框架,并通过福州都市圈、成都都市圈、南宁都市圈的规划实践对现代都市圈规划核心框架进行实证研究,对现代都市圈规划核心框架的可实施性和可复制推广性进行验证,以期为都市圈规划及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都市圈 理论框架 福州都市圈 成都都市圈 南宁都市圈
下载PDF
成都都市圈铁路公交化品质提升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胡晓丹 杨成和 任冲 《高速铁路技术》 2023年第5期81-87,共7页
聚焦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应积极有序推进都市圈市域(郊)铁路高质量发展。立足成都都市圈发展阶段,市域(郊)铁路发展仍应以利用铁路资源开行市域(郊)列车为主,新建市域(郊)铁路为辅。通过实地调查和分析,剖析目前成都铁路公交化面临的关... 聚焦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应积极有序推进都市圈市域(郊)铁路高质量发展。立足成都都市圈发展阶段,市域(郊)铁路发展仍应以利用铁路资源开行市域(郊)列车为主,新建市域(郊)铁路为辅。通过实地调查和分析,剖析目前成都铁路公交化面临的关键问题,借鉴国内外铁路公交化运营实践案例,从网络化构建、优化开行方案、枢纽交通衔接一体化、乘客出行便捷度以及票务互联互通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探索出适应都市圈铁路公交化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服务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都市圈 铁路公交化 品质提升 优化建议
下载PDF
中西部三大都市圈旅游空间错位影响因素及时空动态演变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宏宇 吴普侠 +1 位作者 冯庆 孙根年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0-116,共7页
以成都、西安、武汉都市圈29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从社会经济角度选取影响旅游流的三大因素,通过空间错位指数模型揭示三大都市圈旅游发展情况。结果表明:(1)2009—2019年三大都市圈旅游资源丰度和交通可达性重心整体向南偏移,经济发展... 以成都、西安、武汉都市圈29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从社会经济角度选取影响旅游流的三大因素,通过空间错位指数模型揭示三大都市圈旅游发展情况。结果表明:(1)2009—2019年三大都市圈旅游资源丰度和交通可达性重心整体向南偏移,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流重心向北偏移,产生错位现象。(2)三大都市圈内部空间差异加剧,呈现“中心城市高,子城市低”,出现不同层级的“核心-边缘”空间结构。(3)整体而言,高错位区出现在武汉和成都,其余地级市空间错位指数绝对值集中在0~2;旅游资源、交通可达性、人均收入和旅游流对空间错位贡献值均为负值,表明其对空间错位有正向优化作用,其中交通可达性错位贡献值最大,是降低空间错位现象的最主要的因素。当前区域旅游发展除了重视核心城市对其余城市辐射及溢出作用外,同时应分析旅游要素错位区域及发展趋势,促进都市圈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错位 时空演变 成都都市圈 西安都市圈 武汉都市圈
下载PDF
成都都市圈土地利用结构与效率交互影响研究
12
作者 程珍旎 蒋贵国 +2 位作者 王涛 董威威 钟孟君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39-1448,共10页
基于信息熵法、非期望产出模型及Malmquist指数等方法将成都都市圈35个县(市、区)2005、2010、2015、2019年的土地利用结构与土地利用效率数值化,最后利用空间面板计量模型揭示成都都市圈土地利用结构与效率之间的交互影响关系,且根据... 基于信息熵法、非期望产出模型及Malmquist指数等方法将成都都市圈35个县(市、区)2005、2010、2015、2019年的土地利用结构与土地利用效率数值化,最后利用空间面板计量模型揭示成都都市圈土地利用结构与效率之间的交互影响关系,且根据两者关系来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使成都都市圈土地利用更加科学。结果发现:(1)成都都市圈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土地利用超效率则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波动趋势;(2)成都都市圈土地利用结构与效率存在显著的交互影响,且土地利用结构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更强;(3)成都都市圈内各区域由于不同的发展方式与发展阶段,其土地利用结构与效率及交互影响均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结构 土地利用效率 空间面板杜宾模型 成都都市圈
下载PDF
成都都市圈营商环境同城化水平测度研究
13
作者 许欣欣 胡玥 郑俊丞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40-53,共14页
本文聚焦成都都市圈,从市场环境同城化、政务环境同城化、法治环境同城化三个维度,构建都市圈营商环境同城化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成都都市圈营商环境同城化水平及演变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市的营商环境同城化水平远领先于德阳、眉山、... 本文聚焦成都都市圈,从市场环境同城化、政务环境同城化、法治环境同城化三个维度,构建都市圈营商环境同城化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成都都市圈营商环境同城化水平及演变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市的营商环境同城化水平远领先于德阳、眉山、资阳,从时间顺序来看,成都都市营商环境同城化水平呈现逐渐回落,而德阳、眉山、资阳呈现更加趋同的变化趋势;从发展均衡性角度看,成都都市圈营商环境同城化的三个方面均处于发展正常状态,其中法治环境同城化的发展均衡性相对不均,市场环境同城化的发展均衡性最为突出;从空间演化角度看,2017-2021年,成都都市圈营商环境同城化水平整体变化不大,但2021年德阳市在同城化进步方面迅速超过了眉山市与资阳市。针对研究结论,本文提出成都都市圈营商环境应从“磁场”效应、“洼地”效应及融合发展效应三个方面促进同城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都市圈 营商环境 同城化水平
下载PDF
轨道交通线网与大都市区中心体系协同发展研究
14
作者 张沛 王超深 +1 位作者 吴潇 张中华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8-116,共9页
在轨道交通线网支撑下,大都市区机动化组织方式由汽车主导向轨道交通转变,轨道交通线网对城市空间形态与功能重塑机理尚缺少深入研究。针对上述问题,着重分析了传统道路网络和轨道交通网络的运能差异和可达性特征,认为大都市区中心体系... 在轨道交通线网支撑下,大都市区机动化组织方式由汽车主导向轨道交通转变,轨道交通线网对城市空间形态与功能重塑机理尚缺少深入研究。针对上述问题,着重分析了传统道路网络和轨道交通网络的运能差异和可达性特征,认为大都市区中心体系布局应与网络可达性相匹配。以典型的团状大都市区——成都和西安为例,建构了两种运输方式对应的网络可达性分布模型,发现受轨道快线影响,轨道交通线网可达性分布并非呈现圈层特征,这与路网可达性有极大区别,在3000 km^(2)以下的范围内,轨道交通线网可达性优于路网;从空间组织效率视角,对我国大都市区规划的分离式极核中心体系提出了疑问,认为在中心城区可提供的轨道运能仍有大幅提升空间的条件下,外围地区中心开发强度不宜太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都市区 中心体系 可达性 轨道快线 成都
下载PDF
城镇密集地区高密度都市区人口演变规律探索及启示
15
作者 胡洪铭 《河南科技》 2023年第23期106-110,共5页
【目的】以社会文化同源、空间结构类似、发展逻辑趋同的亚太都市区为例,归纳其人口演变特征。【方法】以东京都市区、首尔都市区为研究对象,剖析高密度都市区人口演变基本规律,对照分析成都都市区演变历程与现状特点,研判其发展趋势。... 【目的】以社会文化同源、空间结构类似、发展逻辑趋同的亚太都市区为例,归纳其人口演变特征。【方法】以东京都市区、首尔都市区为研究对象,剖析高密度都市区人口演变基本规律,对照分析成都都市区演变历程与现状特点,研判其发展趋势。【结论】基于类比模型,提出成都都市区人口规模宜控制在3000万人左右。我国超大城市空间拓展逐渐进入都市区发展阶段,但对都市区人口演变规律却缺少深入研究,人口政策上存在较大的学术争议。【结果】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加强近郊新城建设用地供给、增加老城区住房供给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区 人口规模 职住空间 成都
下载PDF
大都市圈视角下的产业结构与空间格局协调——以成都平原经济区为例
16
作者 杨菁 刘俊娜 《中国名城》 2023年第7期10-17,共8页
城市新经济地理研究的兴起为城市产业空间分布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新方法、新工具。中国现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城镇化进程从大规模的城市群阶段迈入都市圈时代,都市圈作为新的经济体系中的空间地域单元必将发挥重要作用。首先概述... 城市新经济地理研究的兴起为城市产业空间分布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新方法、新工具。中国现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城镇化进程从大规模的城市群阶段迈入都市圈时代,都市圈作为新的经济体系中的空间地域单元必将发挥重要作用。首先概述成渝城市群的产业发展与结构;其次运用区位熵法和产业中心度模型等定量分析方法,分析成渝城市群具体的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现状;再次借助核密度法分析成都市市辖区的交通运输业、金融业、科技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信息服务业、商业服务业产业空间分布特点;最后从成渝城市群发展的视角提出协调成都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都市圈 产业结构 空间 协调 成都
下载PDF
成都都市圈城镇化与经济、环境协调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侯兰功 张祥 赵春容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19期91-98,共8页
以成都都市圈为研究区域,从城镇化水平(城镇化率)、经济发展质量(第三产业GDP占比)和生态环境质量3个方面计算分析了成都都市圈9个城市2005—2016年的城镇化水平、经济发展质量和生态环境状况,在此基础上采用协调度模型对三者的协调性... 以成都都市圈为研究区域,从城镇化水平(城镇化率)、经济发展质量(第三产业GDP占比)和生态环境质量3个方面计算分析了成都都市圈9个城市2005—2016年的城镇化水平、经济发展质量和生态环境状况,在此基础上采用协调度模型对三者的协调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成都都市圈内城市城镇化率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各城市城镇化水平、经济发展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三者之间的协调度随时间变化波动较大,但总体呈缓慢降低趋势,且协调度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城镇化与经济发展质量间的协调度总体不断提升,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质量、经济发展质量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协调度总体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经济发展 生态环境 协调性 成都都市圈
下载PDF
成都市人口变动态势的预测及其含义 被引量:10
18
作者 何景熙 李晓梅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8-53,共6页
本文以“等维灰数递补动态模型”对“人口发展方程”的流动人口预测部分作了修正,从而构建大城市人口态势综合预测模型,并对成都市2005~2030年包括流动—迁移人口在内的总人口及其结构变动作了预测。本预测结果的一般性政策含义是,在维... 本文以“等维灰数递补动态模型”对“人口发展方程”的流动人口预测部分作了修正,从而构建大城市人口态势综合预测模型,并对成都市2005~2030年包括流动—迁移人口在内的总人口及其结构变动作了预测。本预测结果的一般性政策含义是,在维持现行低生育水平不变的前提下,人口年龄金字塔的内缩,人口结构全面深度老化的趋势不因人口流迁而改变。为此,作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城市 人口态势 预测 成都市
下载PDF
成渝经济区经济发展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运伟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9-234,共6页
成渝经济区GDP、人均GDP和经济密度空间格局由成都、重庆市中心向外呈圈层状扩散.成都都市区联系量和隶属度圈层分异明显并按轴向延伸,近郊区县联系量较大,辐射范围相对有限.重庆都市区辐射范围广、辐射强度大,联系量和隶属度主要呈扇... 成渝经济区GDP、人均GDP和经济密度空间格局由成都、重庆市中心向外呈圈层状扩散.成都都市区联系量和隶属度圈层分异明显并按轴向延伸,近郊区县联系量较大,辐射范围相对有限.重庆都市区辐射范围广、辐射强度大,联系量和隶属度主要呈扇形扩张.成渝经济区内成都、重庆两大都市区经济腹地各占半壁江山.联系成都都市区与重庆都市区之间的轴线,经历了"连接-断开-再连接"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 重庆 成渝经济区 都市区
下载PDF
成都大都市区的发展趋势预测与动力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建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00-202,共3页
大都市区是以某一特大城市为中心,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社会经济相互关联,有一定空间层次、地域分工和景观特征的巨型地域综合体。成都正处于由个体城市向大都市区演进的重要转型期。本文站在城市化和"全域成都"的角度,在全国... 大都市区是以某一特大城市为中心,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社会经济相互关联,有一定空间层次、地域分工和景观特征的巨型地域综合体。成都正处于由个体城市向大都市区演进的重要转型期。本文站在城市化和"全域成都"的角度,在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大背景下,预测其发展趋势并研究其动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都市区 发展趋势 动力机制 成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