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都皮影戏发展现状与传承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曹跻圣 曹丁月 刘学润 《丝网印刷》 2023年第12期5-8,共4页
溯源成都皮影戏的历史发展轨迹,分析其主要艺术特点,阐述其传承发展所面临的困境,思考其传承、传播与发展路径。
关键词 成都皮影戏 艺术 传承
下载PDF
面向成都皮影文化的城轨列车通感转译设计
2
作者 王心贤 石卓雯 +2 位作者 闵光辉 景春晖 支锦亦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4-150,188,共8页
目的提升城市轨道列车外观设计的文化内涵,丰富城市轨道列车工业设计的文化表征方法。方法以成都皮影文化为例,基于通感转译理论,通过构建“通感桥”的关联属性实现对用户多感官意象活动中接收信息的转化和翻译,并结合层次分析法(AHP)... 目的提升城市轨道列车外观设计的文化内涵,丰富城市轨道列车工业设计的文化表征方法。方法以成都皮影文化为例,基于通感转译理论,通过构建“通感桥”的关联属性实现对用户多感官意象活动中接收信息的转化和翻译,并结合层次分析法(AHP)将转译的造型语言进行聚类分析,最后从用户解码路径出发,逆向验证列车造型语言的科学性。结果得到皮影人物局部特征、皮影人物形象、皮影人物颜色、皮影光影渐变、皮影雕刻纹理、皮影肌理和皮影人物轮廓线条7个本觉意象指标并计算了其各自权重。结论将以上方法应用于城市轨道列车的外观设计实践中,形成了表达成都皮影文化意象的城市轨道列车外观方案,为地域文化融合的城市轨道列车提供了新思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感转译 造型语言 层次分析法(AHP) 成都皮影 城市轨道列车
下载PDF
非遗艺术成都皮影的现状特点及创新发展探析
3
作者 唐溪若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26期97-103,共7页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建设的日益勃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面临着艰难的困境。成都皮影艺术作为巴蜀非遗的代表之一,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肩负着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重要使命。该文以成都皮影艺术为研究对...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建设的日益勃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面临着艰难的困境。成都皮影艺术作为巴蜀非遗的代表之一,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肩负着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重要使命。该文以成都皮影艺术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其现状特点及创新发展。首先介绍了成都皮影艺术的历史渊源和传统技艺,其次分析了目前成都皮影艺术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并重点探讨了成都皮影艺术的创新发展方向,在艺术形式、文化内涵和市场拓展等方面尝试创新发展,最后展望了非遗成都皮影艺术的未来发展前景,以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 成都皮影艺术 发展历史 现状特点 创新发展策略 传承传播
下载PDF
基于3D打印的成都皮影文化创意产品自助定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宛罄 王崇东 《工业设计》 2022年第3期112-114,共3页
针对消费者对文化创意产品个性化需求的与日俱增,文章通过分析成都皮影文化创意产品的现存问题,以成都皮影头茬符号为研究重点,建立符号库与个性化皮影形象生成程序,并结合用户需求与智能化三维模型应用服务,构建基于3D打印的成都皮影... 针对消费者对文化创意产品个性化需求的与日俱增,文章通过分析成都皮影文化创意产品的现存问题,以成都皮影头茬符号为研究重点,建立符号库与个性化皮影形象生成程序,并结合用户需求与智能化三维模型应用服务,构建基于3D打印的成都皮影文化创意产品自助定制系统,以期能满足消费者对文化创意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增强成都皮影文化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交流,为文化创意产品的发展与设计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成都皮影 文化创意产品 自助定制系统 设计
下载PDF
活态传承视域中四川皮影戏的当代保护与传承 被引量:2
5
作者 蒋茜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117-124,共8页
在考察四川皮影戏生存困境的基础上,基于活态传承视域,从优化传承环境、坚持舞台演出、重视人才培养、促进传播交流、强化学术研究五个方面对四川皮影戏的当代保护和传承展开思考,兼论其艺术特征、文化意义、社会功能等,以舞台演出为核... 在考察四川皮影戏生存困境的基础上,基于活态传承视域,从优化传承环境、坚持舞台演出、重视人才培养、促进传播交流、强化学术研究五个方面对四川皮影戏的当代保护和传承展开思考,兼论其艺术特征、文化意义、社会功能等,以舞台演出为核心展开论述;同时探讨传统与创新的关系,以期为包括四川皮影戏在内的传统艺术的当代保护和传承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皮影戏 “非遗”保护 活态传承 成都皮影 传统艺术 “非遗”文化 文化传承
下载PDF
艺术、民俗与文化的在地传播:民国成都“十王故事”灯影景片研究
6
作者 李龙 《艺术与民俗》 2021年第4期42-51,共10页
成都博物馆藏民国成都"十王故事"灯影景片创作于1935年,出自民国成都的地方画家俞子丹及其家庭手工班之手,原系清末民国时期来华传教士家族藏品,是目前发现的少有的完整描绘地狱十王故事主题的灯影图像,也是已知的成都儿童灯... 成都博物馆藏民国成都"十王故事"灯影景片创作于1935年,出自民国成都的地方画家俞子丹及其家庭手工班之手,原系清末民国时期来华传教士家族藏品,是目前发现的少有的完整描绘地狱十王故事主题的灯影图像,也是已知的成都儿童灯影风格纸影的精品与孤品。"十王故事"灯影景片以《玉历宝钞》为重要图像来源,世俗性与戏剧性杂糅,殿戏结合,巴蜀文化风格突出。同时,因其与华西协合华语学校的紧密关联,以来华传教士为受众,目的在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因而为深入研究民国时期华西协合大学来华传教士的汉语训练及中华文化的在地化传播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与文物证据,具有重要的艺术、文化和历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灯影 十王故事 图像 华西协合大学 俞子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