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the Spatial Evolution of the Chengdu-Chongqing Urban Agglomeration: Based on Cross-Sectional Data from 2000 to 2015 被引量:1
1
作者 Xiao Lei Pan Yonggang +1 位作者 Li Caige(译) Tang Yan(校) 《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 CSCD 2019年第3期67-76,共10页
Based on the cross-sectional data of 2000 and 2015, this paper quantitatively analyzes several indicators of the Chengdu-Chongqing Urban Agglomeration, including the permanent population, urban population, GDP, and to... Based on the cross-sectional data of 2000 and 2015, this paper quantitatively analyzes several indicators of the Chengdu-Chongqing Urban Agglomeration, including the permanent population, urban population, GDP, and total industrial output value, to explore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the spatial development of urban agglomeration at this stage. The study finds that the permanent population and GDP maintain the trend of concentrating to higher-level cities, and the central cities of Chengdu and Chongqing have an obvious status of polarization. The main city of Chongqing is relatively dependent on industry, while the main city of Chengdu is driven by service economy and has a stronger capacity of urban population concentration.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understanding, Chongqing’s regional central cities have realized rapid industry-driven growth, and their development is faster than that of Sichuan’s prefecture-level cities. Despite of a large outflow of population, county-level units have achieved high growth rate of urban population, and the in-situ urbanization is obvious. The spatial pattern shows an 'eastward inclination,' in which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Chongqing is the most outstanding, while that of Chengdu Plain and southern Sichuan region with a better basis has slowed down, and the originally backward areas, such as northeastern Chongqing, southeastern Chongqing, and eastern Sichuan, have a prominent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ngdu-chongqing urban agglomeration spatial evolution urban system urbanIZATION
原文传递
四川盆地城市群主要城市通达性及空间联系强度研究 被引量:31
2
作者 郭丽娟 王如渊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2-48,共7页
根据最短时间距离模型和综合通达性模型计算了四川盆地城市群内18个城市的交通通达性,并建立最短时间距离矩阵表征各城市之间的空间联系强度。研究表明:用最短时间距离计算的成都通达性最优,而重庆通达性居于第13位;综合通达性模型表明... 根据最短时间距离模型和综合通达性模型计算了四川盆地城市群内18个城市的交通通达性,并建立最短时间距离矩阵表征各城市之间的空间联系强度。研究表明:用最短时间距离计算的成都通达性最优,而重庆通达性居于第13位;综合通达性模型表明重庆通达性最好,成都居第2位,川东北城市也居于前列。研究还表明在四川盆地城市群内形成了以成都为中心的紧密联系的空间一体化。但是,四川省各城市与重庆的空间联系紧密程度却很低,形成了明显的"空间背离"。未来几年内重庆将成为四川盆地城市群内最重要的交通枢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短时间距离 综合通达性 空间联系 强度 四川盆地城市群
下载PDF
产业集聚支撑的川渝城市群发展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罗洪群 肖丹 《软科学》 CSSCI 2008年第12期102-105,共4页
通过分析川渝城市群与产业群发展的矛盾与冲突,重点探讨了产业集聚支撑的川渝城市群发展体系的建设重点,认为川渝城市群必须走一条以产业集聚、关联发展为支撑、网络化发展双中心——外围城市群落的双核型城市群发展道路。
关键词 川渝城市群 产业集聚 产业集群 城市发展
下载PDF
川南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铁路网规划方案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钟学燕 王贵平 余小英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58-63,共6页
以引导川南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为目标,结合川南城市群区域发展规划、城市空间结构,以及综合交通发展趋势,在分析城市群铁路客货运输分布特征及主要客货运走廊基础上,基于"环+放射"铁路网总体架构,按照分层布局思路,从区际骨干... 以引导川南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为目标,结合川南城市群区域发展规划、城市空间结构,以及综合交通发展趋势,在分析城市群铁路客货运输分布特征及主要客货运走廊基础上,基于"环+放射"铁路网总体架构,按照分层布局思路,从区际骨干网布局、对接周边次级城市群铁路网布局、城市群内部铁路网布局及川南城市群联络线(专支线)布局4个层次,对川南城市群铁路网进行总体布局,提出构建川南城市群"三主一辅三过境七联(支)线"的规划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南城市群 铁路网规划 分层布局 方案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研究——以四川省四大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斌 刘倩 +1 位作者 董少军 揭筱纹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59-67,共9页
城市群空间结构作为城镇体系的三大结构之一,是城市群发展程度、阶段与过程在空间上的反映,是各个城市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等在地域空间上的投影,城市群发展必然伴随着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变化。在明确城市群空... 城市群空间结构作为城镇体系的三大结构之一,是城市群发展程度、阶段与过程在空间上的反映,是各个城市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等在地域空间上的投影,城市群发展必然伴随着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变化。在明确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内涵、基本要素、演化路径及阶段等内容的基础上,以四川省四大城市群为例,探索四川省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的路径,提出按照"培育点、打造群、健全线"的基本思路,构建"三位一体"的城市群空间结构体系,以期对更广范围内的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构建与完善提供参考,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四川省 城市群 空间结构
下载PDF
川南城市群大气污染时空分布及气象因子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张娟 刘志红 +1 位作者 黄观 何沐全 《四川环境》 2017年第2期68-75,共8页
以大气环境地面监测数据及其对应的地面气象数据作为基础数据,分析了2005~2014年间川南城市群大气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及与气象因子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近10年来,川南城市群PM_(10)存在典型的双峰变化,NO_2和SO_2年平均值总体保持稳定趋势... 以大气环境地面监测数据及其对应的地面气象数据作为基础数据,分析了2005~2014年间川南城市群大气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及与气象因子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近10年来,川南城市群PM_(10)存在典型的双峰变化,NO_2和SO_2年平均值总体保持稳定趋势;季节上表现为冬季大气污染最严重,夏季大气污染最轻。风速对PM_(10)浓度影响较大,能见度与PM_(10)呈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南城市群 PM10 风速 降水 能见度
下载PDF
川南城市群空气质量变化特征及环流影响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甄英 何静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93-700,共8页
基于川南城市群空气质量指数(AQI)数据和NECP/NCAR再分析资料,结合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CV),分析了该地区2020年空气质量变化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间的联系。结果表明:1)川南城市群AQI整体呈年内下降趋势,夏、秋季空气质量好于春、冬季;CV... 基于川南城市群空气质量指数(AQI)数据和NECP/NCAR再分析资料,结合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CV),分析了该地区2020年空气质量变化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间的联系。结果表明:1)川南城市群AQI整体呈年内下降趋势,夏、秋季空气质量好于春、冬季;CV轻微上升,表明年内空气质量分配不均匀状态增大,其中冬季空气质量分配差异最大,夏季差异最小,川南西部地区差异大于东部地区。2)受首要污染物PM_(2.5)影响,AQI空间上呈中部高四周低的分布形式,加之PM_(10)的影响,AQI空间分布有明显的季节差异性。春、冬季AQI空间分布特征较为相似,形成中部高值区和北部低值区;夏季分布西高东低,秋季为东南高西北低。3)川南城市群春、冬季处于高空槽后,冷空气的堆积不利于对流发生,污染物排出不畅,使得AQI较高;夏、秋季则由于副热带高压和中高纬低槽的存在易产生对流而发生降水,加之风场辐合形势较明显,污染物不易积聚,因此AQI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南城市群 空气质量 AQI 不均匀系数 大气环流
下载PDF
川渝城市群城市化对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研究--基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的比较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卓 王璇 《西北人口》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1,共11页
文章基于2000~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为参照,运用回归分析和GMM估计等计量分析方法探讨川渝城市群城市化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川渝城市群城市化水平偏低,但年均增长速度较快,总体... 文章基于2000~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为参照,运用回归分析和GMM估计等计量分析方法探讨川渝城市群城市化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川渝城市群城市化水平偏低,但年均增长速度较快,总体呈上升趋势,与东部三大城市群城市化差距逐步缩小;川渝城市群产业结构合理化值从2000年的0.79降到2019年的0.39,总体呈下降趋势,同期产业结构高级化值从1.00上升至1.38,表明产业结构逐步从低级向高级化转变;川渝城市群城市化发展逐步推动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化。基于此提出促进川渝城市群发展的政策建议:充分发挥川渝城市群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缓解西部相对贫困状态。探索政府政策调控引导与市场主体调节相结合的城市化道路,引导人口有效转移和土地有序流转;强化川渝城市群城市化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渝城市群 人口城市化 产业结构 合理化和高级化
下载PDF
川渝城市群工业结构关系合意性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单德朋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90-95,共6页
利用相似系数对川渝城市群内13个主要城市的工业结构关系进行了测度,并利用区域配置系数和区位商系数,从重点工业的层面对工业结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分析。最后,结合资本利润率对相似系数较大的城市之间的雷同重点行业进行了竞争力绩效... 利用相似系数对川渝城市群内13个主要城市的工业结构关系进行了测度,并利用区域配置系数和区位商系数,从重点工业的层面对工业结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分析。最后,结合资本利润率对相似系数较大的城市之间的雷同重点行业进行了竞争力绩效分析。认为:川渝城市群各主要城市工业产业结构相似性在总体上并不严重,并且相似性有合意和非合意两方面的体现;城市工业产业结构非合意的相似主要是发生在局部地区的部分行业,如南充和遂宁的纺织业,重庆与成都的专用设备制造业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渝城市群 产业结构相似性 竞争力绩效 相似系数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川南城市群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发展方式研究——基于川南经济区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陆辉 刘杨 +1 位作者 吕家兵 王焱灿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50-54,共5页
文章以2005年至2011年川南城市群市际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扩展型同稳态生产函数对各个城市的技术进步、资本投资、产业结构升级与产业收入之间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应用预测模型对产业结构的时空演化进行预测,比较了不同预测结果,分析了... 文章以2005年至2011年川南城市群市际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扩展型同稳态生产函数对各个城市的技术进步、资本投资、产业结构升级与产业收入之间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应用预测模型对产业结构的时空演化进行预测,比较了不同预测结果,分析了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实现川南经济区群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南城市群 产业结构升级 发展途径
下载PDF
川南城市群水运经济发展与人才培养协调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窦宇 陈利群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7年第4期159-160,共2页
四川南部四个地级市(泸州、宜宾、自贡、内江)各有特色,为围绕"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合作发展实现共赢"抢抓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大机遇,逐步开展了大量务实有效的协作,推动了川南经济区的高速发展。但是从水运行业的发展来看,... 四川南部四个地级市(泸州、宜宾、自贡、内江)各有特色,为围绕"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合作发展实现共赢"抢抓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大机遇,逐步开展了大量务实有效的协作,推动了川南经济区的高速发展。但是从水运行业的发展来看,依旧存在着人才供应不足,行业发展缺乏后备力量等严峻问题。为破解这一难题,就不得不面对水运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协同发展这一瓶颈。于是如何结合社会、行业、企业的需求,打造出符合生产需要的水运人才,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南城市群 水运经济 人才培养 协调发展
下载PDF
川渝城市群主要城市工业职能及其演变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如渊 李俊雅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4期408-419,共12页
根据1990,1995,2000和2005年的面板数据,对川渝城市群10余个主要城市的工业职能进行了研究,划定了研究城市在不同时期的主要工业职能.研究表明,近20年来,川渝城市群主要城市工业职能在发生显著变化.城市群的核心城市重庆的交通运输设备... 根据1990,1995,2000和2005年的面板数据,对川渝城市群10余个主要城市的工业职能进行了研究,划定了研究城市在不同时期的主要工业职能.研究表明,近20年来,川渝城市群主要城市工业职能在发生显著变化.城市群的核心城市重庆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职能越来越突出,并且高度专业化.但是,成都市的主要工业职能却越来越多样化,反映出其产业选择的不稳定性.四川其它二级城市的主要工业职能亦处于不断变化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渝城市群 工业职能 职能强度 职能规模
下载PDF
四川秦巴山区城镇等级规模研究——基于城镇化的多维度响应视角
13
作者 陈春华 刘娟 成受明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6年第4期100-109,共10页
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四川秦巴山区是国家和省级重点连片扶贫开发区,成为关中平原城市群与成都平原城市群发展的洼地,制约了西部地区的整体发展水平。因此,在"一带一路"战略和"秦巴山区绿... 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四川秦巴山区是国家和省级重点连片扶贫开发区,成为关中平原城市群与成都平原城市群发展的洼地,制约了西部地区的整体发展水平。因此,在"一带一路"战略和"秦巴山区绿色循环发展"战略的推进下,加强四川秦巴山区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四川秦巴山区为研究区域,以集聚—碎化指数、重力模型理论为依据,结合经济、人口、社会、地理空间等4方面指标从多维度的角度来研究四川秦巴山区现状城镇等级规模、城镇聚集程度和城镇空间关系,并通过变异系数、城镇中心性和城镇发展实力分析,探索城镇等级规模变化趋势,以期为四川秦巴山区的城镇等级规模结构优化和发展提出一定依据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等级规模 多维度响应 空间集聚 空间关系 四川秦巴山区
下载PDF
川东北城市群水资源生态足迹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赵茂嵚 徐瑶 +1 位作者 李卫朋 游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3-78,106,共7页
近年来,川东北城市群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水资源需求量逐年上升。为了使川东北城市群的水资源能够得到可持续利用,基于生态足迹模型,分析了2007~2016年川东北城市群水资源生态足迹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0 a间,川东北城市群人... 近年来,川东北城市群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水资源需求量逐年上升。为了使川东北城市群的水资源能够得到可持续利用,基于生态足迹模型,分析了2007~2016年川东北城市群水资源生态足迹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0 a间,川东北城市群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逐年上升,由0.1878 hm 2上升到了0.2958 hm 2;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受年降水量的影响波动较大(R>0.8,P<0.01);人均水资源生态盈余与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变化趋势一致;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逐年下降,由0.2748 hm 2下降到了0.1414 hm 2;水资源生态压力处于安全范围内,但2015年和2016年上升明显;川东北5市的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差异大,南充市2016年已出现了水资源生态赤字,水资源生态压力较大;广元、达州、巴中市的水资源生态盈余优势明显,但呈减少的趋势。根据分析结果,建义川东北城市群应加大对水利设施投入,提高各行业的用水效率,增强全社会的节水意识,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降水量 川东北城市群 四川省
下载PDF
两种视角下成渝城市群(四川)经济发展潜力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向俊林 刘寅 +1 位作者 王蕾 赵苑迪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8-47,共10页
[目的]成渝城市群是我国西部的经济增长引擎,准确地判断其经济发展潜力对促进城市群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方法]研究重点在于统计数据的可视化表达,构建出一套基于行政地域的经济潜能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行政区视角和空间视角上,对... [目的]成渝城市群是我国西部的经济增长引擎,准确地判断其经济发展潜力对促进城市群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方法]研究重点在于统计数据的可视化表达,构建出一套基于行政地域的经济潜能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行政区视角和空间视角上,对该区域的经济发展、资源环境支持、科技创新能力等进行量化和评价。在行政区视角,研究采用统计数据与行政区单元相匹配的方法进行空间化。在空间视角,采用空间吸引力算法、辐射能力算法和核密度算法,分别对空间数据进行量化和表达。[结果]从评价结果看,较准确地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潜力现状,在行政区视角,可以较好地实现区域间的横向比较。而在空间视角,突出作为承载构成行政区相关统计数据的空间设施在区域的分布格局所引起区域经济潜能的差异化格局。[结论]基于空间视角的评价,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微观差异和空间的集聚效应,明确进一步提升区域内经济潜能的空间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潜力 行政区视角 空间视角 空间量化方法 成渝城市群(四川)
下载PDF
青藏高压系统对川渝春夏臭氧污染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微 康平 +6 位作者 张小玲 向卫国 刘志红 张栩滔 李淳楷 宋荣津 雷雨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11-1520,共10页
为研究青藏高压系统对川渝地区春夏季臭氧(O3)污染的影响机制,对2015~2018年每年4~9月的中国气象局高空全要素填图数据(Micaps PLOT High)、川渝14个城市的国控环境监测站点O3监测数据及气象台站数据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O3浓度的... 为研究青藏高压系统对川渝地区春夏季臭氧(O3)污染的影响机制,对2015~2018年每年4~9月的中国气象局高空全要素填图数据(Micaps PLOT High)、川渝14个城市的国控环境监测站点O3监测数据及气象台站数据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O3浓度的高低与青藏高压中心位置分布的状况和数量密切相关,中心分布越密集、出现的极值区域越多和中心个数越多时,同期地表温度越高,O3浓度越高(尤其是中心位置出现在100°E和28°N的频数越多,地表温度越高,导致较多O3极值的出现).对比分析同年逐月与逐年同月高压脊线南北偏移情况对O3浓度的影响,发现高压脊线越往北跳,对应日照时数越长,O3浓度越高.综合分析高压中心和高压脊线对川渝地区O3影响的共同作用,发现高压中心和高压脊线分别主要通过控制地表温度和日照时数来影响O3浓度,且同一时段,二者对O3浓度影响的效果和程度也存在差异,有时对O3浓度的增加表现为协同作用,有时为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压 川渝城市群 臭氧浓度 气象因子 中心数量 高压脊线
下载PDF
陕川渝西三角城市群空间对外经济联系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茉琴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16-20,共5页
从区位优势看,陕西、四川、重庆地处我国中西部,是承接东部甚至国外产业转移的第一梯队,具有承东启西的功能。为了进一步得到西三角城市群及其中心城市与全国主要经济板块的联系强度值及方向,文章通过对城市经济联系空间引力模型的分析... 从区位优势看,陕西、四川、重庆地处我国中西部,是承接东部甚至国外产业转移的第一梯队,具有承东启西的功能。为了进一步得到西三角城市群及其中心城市与全国主要经济板块的联系强度值及方向,文章通过对城市经济联系空间引力模型的分析,认为西三角城市群内地域相邻的成渝次城市群与关中经济带相互之间的经济联系相对较弱,对外经济联系呈现相互隔离的态势。因此,应通过加快交通网络建设整合旅游业资源,加强旅游业品牌的建设,建立物流业合作机制等措施,加强群际间经济联系以谋求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川渝西三角 城市群 经济联系强度
下载PDF
四川盆地城市群主要城市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及其演变规律 被引量:1
18
作者 龙枚梅 王如渊 +1 位作者 王佑汉 刘丽君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1期95-100,共6页
以四川盆地城市群的14个主要城市及111个县级行政单位为研究对象,利用人口密度函数模拟了四川盆地城市群核心城市(成都、重庆)的人口密度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21世纪以来四川盆地城市群两核心城市的区域人口密度呈现距离衰减特性,表... 以四川盆地城市群的14个主要城市及111个县级行政单位为研究对象,利用人口密度函数模拟了四川盆地城市群核心城市(成都、重庆)的人口密度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21世纪以来四川盆地城市群两核心城市的区域人口密度呈现距离衰减特性,表现为典型的Clark分布,并且整个区域的空间增长表现为稳定适度增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城市群 吸引范围 人口密度分布 Clark分布
下载PDF
川南城市群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苏伟豪 张艳 《宜宾学院学报》 2012年第11期62-65,共4页
川南城市群工业化进程总体上处于中期阶段,城镇化进程缓慢,低于全省及全国水平,而且城镇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两化"互动协调性较差,较全国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政府应在系统研究"两化"互动的动力机制的基础上,规划引... 川南城市群工业化进程总体上处于中期阶段,城镇化进程缓慢,低于全省及全国水平,而且城镇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两化"互动协调性较差,较全国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政府应在系统研究"两化"互动的动力机制的基础上,规划引领"两化"的互动发展,同时继续深化创新体制机制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南城市群 “两化”互动 协调发展
下载PDF
川南城市群智慧旅游同城化一体化的体制与机制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龙志 曾绍伦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6期26-38,共13页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和城市的空间集聚,城市群开始出现,相邻城市之间呈现同城化和一体化趋势,旅游业的发展也以城市群为依托呈现同城化和一体化的态势。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智慧化水平的提升,城市群旅游开始进入"...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和城市的空间集聚,城市群开始出现,相邻城市之间呈现同城化和一体化趋势,旅游业的发展也以城市群为依托呈现同城化和一体化的态势。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智慧化水平的提升,城市群旅游开始进入"智慧旅游"时代。智慧城市和智慧旅游的建设和发展为城市群区域旅游合作提供了契机和助力,为城市群智慧旅游的同城化和一体化奠定了基础。区域旅游合作所涉及的层面非常广泛,涉及统筹协调利益关系,协同管理利益主体,监督调解各方矛盾等诸多方面,需要构建相应的体制机制以解决共同合作的问题,城市群智慧旅游同城化和一体化的发展需要构建与城市群智慧旅游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本研究通过对城市群和智慧旅游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梳理,综合现有文献,在旅游产业智慧化和一体化背景下,提出城市群智慧旅游同城化和一体化的体制机制研究。并以川南城市群为例,在分析川南各市智慧城市和智慧旅游项目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对川南城市群智慧旅游同城化一体化进行规划和布局,就川南城市群智慧旅游的同城化和一体化构建相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管理体制方面,结合我国旅游发展和川南地区的现实情况,在管理体制框架设计中设立旅游管理委员会、旅游开发建设委员会、旅游监督委员会和旅游信息中心,分别负责统筹决策、开发建设、监督仲裁和数据处理;在运行机制方面,提出构建统筹协调机制、协同管理机制、监督调解机制和合作共享机制,与管理体制相互契合,形成有机整体。最后就川南城市群智慧旅游的同城化和一体化发展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南城市群 智慧旅游 同城化 一体化 体制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