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leoearthquake Investigation along the Chenghai Fault Zone since~500 ka,Southeast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1
作者 YANG Shuaibin QIAO Yansong +4 位作者 WU Zhonghai ZHANG Xujiao QI Lin HE Zexin LIANG Yi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4期1332-1345,共14页
The Chenghai fault zone is located in the Sichuan–Yunnan rhombus block,which is surrounded by the Honghe River,Xianshuihe–Xiaojiang,and Jinsha River fault zones.As a mid-continental active fault,it is one of the mos... The Chenghai fault zone is located in the Sichuan–Yunnan rhombus block,which is surrounded by the Honghe River,Xianshuihe–Xiaojiang,and Jinsha River fault zones.As a mid-continental active fault,i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eismogenic fractures in the southeast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Geological seismic study is an important supplement to the historical seismic record;therefore,identification of paleoearthquake events in this reg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reveal the pattern and mechanism of earthquake development.In this study,detailed investigation has been carried out on the earthquake traces that formed in the Quaternary sediments in the Jinsha River section of the Chenghai fault zone,and samples for dating chronology testing were also collected.Many paleoearthquake traces were discovered in the field,including earthquake fissions,dammed lake sediments and landslides,earthquake-generated rock falls,seismic faults,and sand liquefaction veins.The collected samples were tested using 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electron-spin resonance,and U-series methods.A total of 68 chronological samples were dated,combined with the results of field investigations,and 10 large paleoearthquake events were discovered in this region since 500 ka,which are at approximately 450,400,345,300,250,190,155,105,75,and 25 ka.Ten tectonic activity periods that produced multiple paleoearthquake events were identified since 500 ka.This study identifies paleoearthquake events in longer scales,larger spaces,and more extensive sediments,which provides new perspectives and new ideas for paleoearthquake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LEOEARTHQUAKE earthquake fission dammed lake earthquake-generated rock fall chenghai fault zone
下载PDF
音频大地电磁法(AMT)在永胜县程海—宾川断裂跨断层监测选址中的应用
2
作者 付石文 宋丽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35-140,共6页
牛顿力NPR锚索监测钻孔应设置在尽量靠近深大断裂的最佳位置,使用音频大地电磁法(AMT)对目标断裂进行探测,准确地探测出深大断裂在地下的分布情况,为钻孔选址提供准确可靠的地球物理参数.文章首先阐述了音频大地电磁法(AMT)的基本原理,... 牛顿力NPR锚索监测钻孔应设置在尽量靠近深大断裂的最佳位置,使用音频大地电磁法(AMT)对目标断裂进行探测,准确地探测出深大断裂在地下的分布情况,为钻孔选址提供准确可靠的地球物理参数.文章首先阐述了音频大地电磁法(AMT)的基本原理,介绍了Aether大地电磁系统,然后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方法在永胜县程海—宾川断裂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实践表明,音频大地电磁法(AMT)具有数据采集时间短、探测深度大、能够有效地反映断裂在深部的视倾向、视倾角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频大地电磁法(AMT) 程海—宾川断裂 牛顿力NPR 钻孔
下载PDF
利用密集台阵近震层析成像研究云南宾川上地壳速度结构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云鹏 王宝善 +3 位作者 林国庆 王伟涛 杨微 吴中海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292-3306,共15页
滇西北宾川盆地是发育于红河断裂和程海断裂交汇处的晚新生代张扭断陷盆地,该区活动断裂发育且历史地震比较活跃.对宾川盆地及邻区进行高精度浅层和上地壳精细结构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该区主要发震构造的深浅部特征.基于2017年在宾川盆... 滇西北宾川盆地是发育于红河断裂和程海断裂交汇处的晚新生代张扭断陷盆地,该区活动断裂发育且历史地震比较活跃.对宾川盆地及邻区进行高精度浅层和上地壳精细结构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该区主要发震构造的深浅部特征.基于2017年在宾川盆地及其附近开展的为期2个月的密集台阵观测数据,我们对该区96个小震共拾取了117221条初至P波和5475条初至S波震相,并利用simul2000开展了地震重定位和体波层析成像研究.结果表明:(1)小震活动主要集中在宾川盆地东缘断裂的弧形转折部位,并在洱海南侧呈现沿北东向断裂的条带状分布现象,反映了区域上近南北向至北东向断裂是主要控震构造,其次是北西向断裂带.(2)0 km的速度分布与区域地形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山地呈现高速异常,宾川盆地呈现低速异常.从3 km至9 km,高低速分界与断层有很好的对应,并且越往深部,近南北向至北北东向的宾川盆地东缘断裂在上地壳构造的控制作用越明显.(3)上地壳层析成像结果同时揭示了宾川盆地东缘断裂的三维形态变化在空间上呈现出南北部倾角大、中部倾角缓的变化特征,可能与区域地块的旋转变形过程有关.(4)综合高精度浅层速度结构和地震重定位结果可知,区域上的近南北向至北北东向断裂正逐步取代北西向构造,成为主要的区域分界断裂和控震构造.新的研究结果为深入理解该区的主要控震构造及其深部结构特征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宾川 程海断裂 气枪震源 体波层析成像 地震重定位
下载PDF
永胜6.0级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及发震构造 被引量:22
4
作者 周光全 王晋南 +1 位作者 王绍晋 苏有锦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56-361,共6页
阐述了永胜MS6 0级地震震区的地震地质构造背景与构造应力场 ,结合本次地震的烈度分布几何形态、震源机制解、主余震震中分布和地表破坏等资料 ,讨论了地震的发震构造 ,认为程海断裂宾川—金沙江段是该地震的发震断裂。程海断裂宾川—... 阐述了永胜MS6 0级地震震区的地震地质构造背景与构造应力场 ,结合本次地震的烈度分布几何形态、震源机制解、主余震震中分布和地表破坏等资料 ,讨论了地震的发震构造 ,认为程海断裂宾川—金沙江段是该地震的发震断裂。程海断裂宾川—金沙江段以左旋走滑活动为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构造背景 发震构造 发震断裂 程海断理解 左旋走滑 永胜6级地震
下载PDF
程海断裂带断层泥中石英碎砾表面SEM特征及断层活动状态的分析 被引量:23
5
作者 俞维贤 王彬 +1 位作者 毛燕 杨继武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47-352,共6页
根据断层泥中石英碎砾表面SEM特征的鉴定研究 ,可将程海断裂中、北段断层泥中石英碎砾表面SEM形貌特征分为 6类 ,这表明该段断裂经历了长期多期次活动 ,强烈活动时间在中晚更新世 ;5件样品中均未见破裂类 (Ⅰ0 )的石英颗粒 ,表明程海断... 根据断层泥中石英碎砾表面SEM特征的鉴定研究 ,可将程海断裂中、北段断层泥中石英碎砾表面SEM形貌特征分为 6类 ,这表明该段断裂经历了长期多期次活动 ,强烈活动时间在中晚更新世 ;5件样品中均未见破裂类 (Ⅰ0 )的石英颗粒 ,表明程海断裂全新世以来强烈活动的频度相对较低。石英碎砾表面机械作用特征的分类统计研究显示 :程海断裂中、北段晚更新世以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海断裂 石英碎砾表面 活动时代 活动方式
下载PDF
金沙江寨子村巨型古滑坡的工程地质特征及其发生机制 被引量:25
6
作者 徐则民 刘文连 黄润秋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3539-3550,共12页
通过现场调查,对金沙江寨子村巨型古滑坡的工程地质特征及形成机制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该滑坡后缘与前缘高差638 m,体积2.5×108 m3。主断壁外围发育有宽30~100 cm的冠裂缝,滑坡断壁为高5~30 m的石灰岩峭壁。滑源区地形起伏较大... 通过现场调查,对金沙江寨子村巨型古滑坡的工程地质特征及形成机制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该滑坡后缘与前缘高差638 m,体积2.5×108 m3。主断壁外围发育有宽30~100 cm的冠裂缝,滑坡断壁为高5~30 m的石灰岩峭壁。滑源区地形起伏较大,内部发育有规模不一的冲沟,覆盖有发育植被的坡积物、倒石堆和直径1~6 m的巨石。滑坡主体为程海断裂带,断裂带背景地层主要为C2+3石灰岩,岩性为碎裂石灰岩和岩溶角砾岩。寨子村滑坡曾诱发严重的滑坡堵江事件,滑源区对面岸坡残留滑坡坝坝顶高出江面118 m,体积180×104 m3,由70%的粒径在30 cm以下的灰岩碎块和30%的粒径30 cm以上的灰岩、岩溶角砾岩块石组成。长200 km的程海断裂带是一条规模巨大的岩石圈断裂,长期活动导致带内及其两侧岩体质量降低。沿断裂带北西侧顺其走向流过的金沙江的底蚀作用使得右岸岸坡越来越陡,为其大规模失稳奠定基础。程海断裂带还是一条活动性断裂,其自身活动产生的地震是寨子村滑坡的诱发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金沙江 寨子村滑坡 滑坡坝 滑坡堵江 岩溶角砾岩 程海断裂带
下载PDF
永胜金沙江寨子村古滑坡的新发现及地质构造约束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家明 徐则民 +2 位作者 李乾坤 张卫锋 傅斌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3期206-213,共8页
寨子村古滑坡(约2.5×108m3)是金沙江沿岸发现的超大型灾难性古滑坡,该滑坡曾诱发严重的堵江事件。新发现的残留滑坡堆积体位于寨子村,属寨子村古滑坡Ⅰ号滑坡的滑坡堆积体,面积约13.5×104m2。滑坡沿江上游形成了堵江后的湖相... 寨子村古滑坡(约2.5×108m3)是金沙江沿岸发现的超大型灾难性古滑坡,该滑坡曾诱发严重的堵江事件。新发现的残留滑坡堆积体位于寨子村,属寨子村古滑坡Ⅰ号滑坡的滑坡堆积体,面积约13.5×104m2。滑坡沿江上游形成了堵江后的湖相沉积。现今,仍可见有湖相沉积层覆盖于滑坡堆积层之上,湖相沉积层与滑坡堆积层呈明显的不整合接触。一条古老而活动强烈的近南北向程海断裂带在金沙江段穿过整个寨子村古滑坡,程海断裂带以左旋走滑拉张运动为主,同时伴随垂直错动;该断裂带的复杂活动破坏了地质体的连续性,加速了岩石破碎程度。金沙江的底蚀作用和断裂带活动同时控制着右岸地貌的演变。寨子村古滑坡的滑坡规模、岩性特征、失稳方向及其形成机制都严格受到近场区的地质构造约束,推测认为程海断裂带活动是对寨子村古滑坡的主要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 寨子村古滑坡 滑坡坝 程海断裂带 地质构造约束 边坡稳定性 构造
下载PDF
歧口凹陷埕海断坡区古近系油气成藏条件与富集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袁淑琴 于长华 +5 位作者 董晓伟 刘爱平 牟智全 谭振华 王松战 丁新林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74,共4页
埕海断坡区是歧口凹陷滩海区重要的油气勘探区域,多年来受地表、地下复杂地质条件制约,勘探工作起步较晚,基础研究相对薄弱,油气富集规律尚欠缺系统的分析研究.以埕海断坡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东营组为研究重点,对该区油源条件、生储盖组... 埕海断坡区是歧口凹陷滩海区重要的油气勘探区域,多年来受地表、地下复杂地质条件制约,勘探工作起步较晚,基础研究相对薄弱,油气富集规律尚欠缺系统的分析研究.以埕海断坡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东营组为研究重点,对该区油源条件、生储盖组合及储层、圈闭等油气成藏因素的地质特征加以分析,进一步总结出基岩潜山背景,湖盆演化阶段,沉积微相展布是埕海断坡区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成藏条件 古近系 埕海断坡区 歧口凹陷
下载PDF
滇西北程海断裂带主要古地震滑坡及其分布特征的构造解释 被引量:6
9
作者 黄小龙 吴中海 +3 位作者 刘锋 田婷婷 黄小巾 张铎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5-139,共15页
位于红河断裂带西北端,滇西北断陷带东侧的程海断裂带第四纪活动显著,沿断裂盆山地貌与高山峡谷地貌发育,地质灾害频发。综合利用目视解译与野外调查,对程海断裂带沿线滑坡调查发现,沿程海断裂带共发育各类滑坡940余个,含巨型滑坡61个... 位于红河断裂带西北端,滇西北断陷带东侧的程海断裂带第四纪活动显著,沿断裂盆山地貌与高山峡谷地貌发育,地质灾害频发。综合利用目视解译与野外调查,对程海断裂带沿线滑坡调查发现,沿程海断裂带共发育各类滑坡940余个,含巨型滑坡61个、大型滑坡125个、中型滑坡316个、小型滑坡438个。这其中有32个巨型滑坡、61个大型滑坡分布在程海断裂带下盘,距断裂约5 km范围内的断层崖和断层三角面上。它们往往具有规模大、滑动距离远、有高速远程碎屑流为主要特征的动力学特性,属于程海断裂带上地震活动触发的古地震滑坡。对区内主要古地震滑坡的调查发现,大型特别是巨型古地震滑坡,主要集中分布在金官和程海盆地东侧,期纳盆地南部金沙江与程海断裂带交汇处,以及弥渡盆地西部。并且在垂向活动速率最大的程海断裂带北端最为发育,明显受程海断裂带不同段落活动的控制。结合程海断裂带晚新生代活动及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变形特征的分析显示,程海断裂带端部更为强烈的活动性、更为频发的地震以及更多的古地震滑坡,是在川滇内弧带顺时针旋转及南汀河断裂、畹町断裂与理塘断裂的走滑拉分共同作用下,滇西北地区发生顺时针旋转变形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西北 程海断裂带 古地震滑坡 顺时针旋转
下载PDF
永胜金沙江寨子村古滑坡和古堰塞湖的发现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李乾坤 徐则民 张家明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29-737,共9页
在滇西北地区永胜南部金沙江的右岸,发现了总方量为2.5×108 m3的超大型古滑坡。滑坡后缘及两侧断壁为近直立的石灰岩峭壁,高5~30 m。滑床发育有规模不一的冲沟,覆盖有发育植被的坡积物、倒石堆和巨石。该滑坡曾造成过严重的堵江事... 在滇西北地区永胜南部金沙江的右岸,发现了总方量为2.5×108 m3的超大型古滑坡。滑坡后缘及两侧断壁为近直立的石灰岩峭壁,高5~30 m。滑床发育有规模不一的冲沟,覆盖有发育植被的坡积物、倒石堆和巨石。该滑坡曾造成过严重的堵江事件,在金沙江左岸仍然可以看到垄岗状残留滑坡坝,坝体方量约180×104 m3,滑坡坝和坝体后侧基岩界限清晰,两者之间岩性区别较大。滑坡堵江事件在上游形成了沿江连续分布长度约46 km的古堰塞湖沉积,沉积物主要由粉土、粉质粘土及粉细砂构成,偶夹卵石层,以水平层理为主,粉细砂层中见有小型交错层理,湖相沉积特征显著,而沉积物的树枝状平面分布进一步证实其形成于堰塞湖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寨子村古滑坡 滑坡坝 古堰塞湖 堰塞湖沉积 程海断裂 地震
下载PDF
滇西北永胜-宾川地区滑坡发育的影响因子分析及其动力成因与意义探讨 被引量:16
11
作者 张铎 吴中海 +1 位作者 李家存 黄小龙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6-190,共15页
云南永胜、宾川一带新构造运动活跃,巨型、大型滑坡现象显著。为了分析区内滑坡的发育分布规律、动力成因及其与地质地貌的关系,在以目视解译为主获得615个滑坡点的基础上,进一步选取8个滑坡影响因子,包括断层、水系、岩性、NDVI、坡度... 云南永胜、宾川一带新构造运动活跃,巨型、大型滑坡现象显著。为了分析区内滑坡的发育分布规律、动力成因及其与地质地貌的关系,在以目视解译为主获得615个滑坡点的基础上,进一步选取8个滑坡影响因子,包括断层、水系、岩性、NDVI、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和高程,利用级联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了计算分析,发现该区影响因子指数高的区域具有明显的聚集性,并据此划分出4个高指数区。经过进一步讨论分析认为,研究区的滑坡主要由地震滑坡、冲蚀型滑坡和崩积加载型滑坡3类构成,尤以地震滑坡为主,即活动断裂是研究区滑坡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结合对该区典型古地震滑坡的地表调查结果,进一步证明了该区的程海-宾川断裂带第四纪期间的长期强烈活动对永胜、宾川地区的滑坡发育起着重要控制作用,同时也表明模型结果具有良好的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南缘 滑坡影响因子 BP神经网络 程海—宾川断裂带 地震滑坡
下载PDF
利用接收函数研究程海断裂带莫霍面深度和地壳内S波速度结构特征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佳 高琼 +1 位作者 王军 邓嘉美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2-80,共9页
利用程海断裂带附近27个数字地震台站远震波形资料,提取每一个台站的接收函数,计算出各台站莫霍面深度同时利用时间域线性反演方法,获得了各个台站下方的横波速度。结果显示:程海断裂带莫霍面深度从南部42km增至北部的54km,南部和北部... 利用程海断裂带附近27个数字地震台站远震波形资料,提取每一个台站的接收函数,计算出各台站莫霍面深度同时利用时间域线性反演方法,获得了各个台站下方的横波速度。结果显示:程海断裂带莫霍面深度从南部42km增至北部的54km,南部和北部莫霍面深度有明显的不同。从程海断裂带下方不同深度S波速度剖面可以看出,宾川及其北东部地区中下地壳存在明显的低速层,此低速层可能与还没有固结的热物质有关。而永胜南部地区,地壳中S波速度垂直变化剧烈,低速异常高速异常交替丛生,这可能是此区地震频发的主要原因。同时,本文对宽频带地震仪和短周期地震仪得到的接收函数进行了初步的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海断裂带 接收函数 横波速度 喜马拉雅台阵 宾川主动源台阵
下载PDF
滇西北永胜地区主要活动断裂与活动构造体系 被引量:12
13
作者 黄小龙 吴中海 +1 位作者 吴坤罡 周春景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31-547,共17页
位于滇西北断陷带东北部、程海—宾川断裂带北端的永胜地区上新世以来断裂活动强烈,构造地貌特征显著。永胜地区1∶50000活动构造填图发现,区内共存在各类断裂14条。其中金官断裂(F1)、永胜断裂(F2)、木耳坪羊坪断裂(F3)三者规模... 位于滇西北断陷带东北部、程海—宾川断裂带北端的永胜地区上新世以来断裂活动强烈,构造地貌特征显著。永胜地区1∶50000活动构造填图发现,区内共存在各类断裂14条。其中金官断裂(F1)、永胜断裂(F2)、木耳坪羊坪断裂(F3)三者规模最大,活动性亦远超其他断裂,属于程海—宾川断裂带的一级分支断裂,其他断裂为程海—宾川断裂的二级分支断裂。构造地貌特征、错断地质体及擦痕统计等均指示区内断裂现今主要以伸展正断活动为主,根据活动性的差异可将其分为强、较强、中等、弱、极弱5类,其中金官断裂的活动性最强,垂向活动速率可达0.20-0.26 mm/a。对永胜地区主要断裂几何学、运动学特征的研究及动力学机制的讨论可知,永胜地区主要断裂在平面上构成向东突出的弧形旋扭构造体系,在剖面上表现为张扭性断裂常见的负花状构造;程海—宾川断裂带现今活动主要是在近南北向主压应力作用下产生的近东西向的伸展正断,并因为叠加了旋扭作用而具有一定左旋走滑。永胜地区的弧形旋扭构造体系及滇西北断陷带等均是在川滇内弧带顺时针旋转及南汀河断裂、畹町断裂与理塘断裂的走滑拉分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西北 永胜 程海—宾川断裂带 活动断裂 弧形旋扭构造体系
下载PDF
滇西北弥渡地区主要断裂晚新生代发育特征及其动力学机制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小龙 吴中海 吴坤罡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13-927,共15页
弥渡地区位于滇西北断陷带东南缘,红河断裂带尾端与程海断裂交汇部位,是揭示滇西北断陷带形成机制及其与红河断裂带间运动学关系的关键区域。综合利用遥感解译及野外调查发现,区内主要发育有北东向的毛栗坡断裂,北西—北北西向的凤仪-... 弥渡地区位于滇西北断陷带东南缘,红河断裂带尾端与程海断裂交汇部位,是揭示滇西北断陷带形成机制及其与红河断裂带间运动学关系的关键区域。综合利用遥感解译及野外调查发现,区内主要发育有北东向的毛栗坡断裂,北西—北北西向的凤仪-定西岭断裂、弥渡断裂、密祉断裂、寅街断裂。对断裂错动地质、地貌体及擦痕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毛栗坡断裂第四纪以左旋走滑活动为主兼具有正断分量;弧形的弥渡断裂及北西向的寅街断裂第四纪期间均以正断活动为主;上新世期间凤仪-定西岭断裂以右旋走滑为主,密祉断裂主要为伸展正断,二者第四纪期间均无明显活动。据弥渡地区主要断裂的几何形态、运动学特征及红河断裂带晚新生代活动性变化过程推测,控制弥渡盆地展布的弥渡断裂、寅街断裂等主要第四纪活动断裂是在继承和改造红河断裂带原有断层行迹的基础上形成的。上新世或更早,弥渡地区及滇西北断陷带的断裂活动与地壳张扭变形可能与红河断裂带尾端伸展变形作用有关,但第四纪期间,程海断裂基本上完全控制了弥渡地区主要活动断裂的发育,这一时期区内张扭变形的动力可能来自于川滇内弧带的顺时针旋转以及周缘南汀河断裂、畹町断裂与理塘断裂等左旋走滑断裂引起的区域性走滑拉分的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西北断陷带 程海断裂 红河断裂带 晚新生代 断块旋转
下载PDF
程海断裂带玄武岩及其成矿 被引量:1
15
作者 秦德先 燕永锋 +2 位作者 林幼斌 田毓龙 刘伟 《矿产勘查》 1999年第6期373-377,共5页
论述了程海断裂带玄武岩的地层层序、火山活动旋回、岩石学、地球化学、火山系列、活动环境及成矿关系。
关键词 程海断裂带 火山岩 玄武岩成矿
下载PDF
埕海二区复杂断块带油环凝析气藏开发对策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运动 熊钰 +2 位作者 郭娟 李旭日 王建君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0年第1期67-69,共3页
复杂断块带油环凝析气藏流体相态和开发特征尤为复杂,在开发过程中正确发挥油气两相驱动力的作用,恰当地控制油气界面的运动,严防原油进入气顶和气窜,选择经济有效的开发方式,以提高原油、凝析油和天然气的采收率。根据埕海二区的地质特... 复杂断块带油环凝析气藏流体相态和开发特征尤为复杂,在开发过程中正确发挥油气两相驱动力的作用,恰当地控制油气界面的运动,严防原油进入气顶和气窜,选择经济有效的开发方式,以提高原油、凝析油和天然气的采收率。根据埕海二区的地质特征,结合地层流体的相态研究,利用油气藏工程开发理论进行开发方案设计,通过数值模拟对不同开采方式和采气、采油速度进行模拟计算,从而对开发方案进行优选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埕海二区 断块 带油环凝析气藏 数值模拟 开发方案 评价
下载PDF
滇西北地区主要断裂带及邻区三维P波速度结构的双差地震层析成像
17
作者 杨峰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2-58,共17页
利用区域固定台站和中国地震科学探测台阵记录的7349个近震事件的60471个Pg波绝对走时和196465个相对走时数据,采用双差地震层析成像获得滇西北地区(25°~28.2°N,99.5°~101.5°E)横向分辨率为0.2°的中、上地壳... 利用区域固定台站和中国地震科学探测台阵记录的7349个近震事件的60471个Pg波绝对走时和196465个相对走时数据,采用双差地震层析成像获得滇西北地区(25°~28.2°N,99.5°~101.5°E)横向分辨率为0.2°的中、上地壳的三维P波速度模型,重点分析了区域内各主要断裂带及其邻区的速度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金沙江—红河断裂带北段15 km以上的P波速度较低,重定位后中、小地震的震中主要位于低速异常的内部,且震源深度在断裂带两侧相似;推测金沙江—红河断裂带作为川滇菱形块体西南边界的剪切控制作用已弱化,分界能力局部减弱,并且断裂带下方主体的低速异常可能为跨越断裂的动力传递提供条件。丽江—小金河断裂带(西南段)两侧存在大范围的P波低速异常,推测此低速体可能是青藏高原东南向挤出的物质,而程海断裂带以东从近地表至25 km深处明显的P波高速异常体则可能会阻挡高原物质东南向的逃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差地震层析成像 三维P波速度结构 金沙江—红河断裂带 丽江—小金河断裂带 程海断裂带
下载PDF
程海断裂带金沙江段滑坡群的发现 被引量:7
18
作者 杜泽 王品 官琦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3期8815-8821,8825,共8页
程海断裂带金沙江段处于云贵高原西部、青藏高原东南缘,为中国西南地区的活动构造区,内、外动力地质作用显著。经野外调查发现,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为滑坡,且主要集中分布在大路底以南的程海断裂带西盘,即达旦河右岸岸坡约10.8 km范围内... 程海断裂带金沙江段处于云贵高原西部、青藏高原东南缘,为中国西南地区的活动构造区,内、外动力地质作用显著。经野外调查发现,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为滑坡,且主要集中分布在大路底以南的程海断裂带西盘,即达旦河右岸岸坡约10.8 km范围内。存在5个巨型滑坡,方量均在1 G以上,属巨型滑坡。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滑坡的发育特征、形成机制,为地质灾害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海断裂带 滑坡坝 地震
下载PDF
Surface Rupture of the 1515 Yongsheng Earthquake in Northwest Yunnan, and Its Seismogeological Implications 被引量:11
19
作者 HUANG Xiaolong WU Zhonghai WU Kunga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AS CSCD 2018年第4期1324-1333,共10页
The 1515 M7/4 Yongsheng earthquake is the strongest earthquake historically in northwest Yunnan. However, its time, magnitude and the seismogenic fault have long been a topic of dispute. In order to accurately define ... The 1515 M7/4 Yongsheng earthquake is the strongest earthquake historically in northwest Yunnan. However, its time, magnitude and the seismogenic fault have long been a topic of dispute. In order to accurately define those problems, a 1:50000 active tectonic mapping was carried out along the northern segment of the Chenghai-Binchuan fault zone.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re is an at least 25 km- long surface rupture and a series of seismic landslides distributed along the Jinguan fault and the Chenghai fault. Radiocarbon dating of the 14C samples indicates that the surface rupture should be a part of the deformation zone caused by the Yongsheng earthquake in the year 1515.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surface rupture indicate that the macroscopic epicenter of the 1515 Yongsheng earthquake may be located near Hongshiya, and the seismogenic fault of this earthquake is the Jinguan- Chenghai fault,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Chenghai-Binchuan fault zone. Striations on the surface rupture show that the latest motion of the fault is normal faulting. The maximum co-seismic vertical displacement can be 3.8 m, according to the empirical formula for the fault displacement and moment magnitude relationship, the moment magnitude of the Yongsheng earthquake was Mw 7.3-7.4. Furthermore, combining published age data with the 14C data in this paper reveals that at least four large earthquakes of similar size to the 1515 Yongsheng earthquake, have taken place across the northern segment of the Chenghai-Binchuan fault zone since 17190~50 yr. BP. The in-situ recurrence interval of Mw 7.3-7.4 characteristic earthquakes in Yongsheng along this fault zone is possibly on the order of 6 k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storical earthquake earthquake surface rupture normal fault chenghai-Binchuan fault zone South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下载PDF
程海断裂带与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有关矿床不同矿化类型成矿模式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恒 崔银亮 +3 位作者 豆松 刘文佳 姜永果 王艳 《矿产与地质》 2018年第1期8-17,共10页
位于金沙江-红河富碱斑岩带中段东部的程海断裂带,产出有一系列与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有关的铜多金属矿床。以区内近年找矿取得重大突破的分水岭、小龙潭和笔架山铜钼金多金属矿床为研究对象,在对其矿化类型特征详细研究基础上,结合近年... 位于金沙江-红河富碱斑岩带中段东部的程海断裂带,产出有一系列与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有关的铜多金属矿床。以区内近年找矿取得重大突破的分水岭、小龙潭和笔架山铜钼金多金属矿床为研究对象,在对其矿化类型特征详细研究基础上,结合近年来程海断裂带各矿化类型取得的最新地球化学资料,开展成矿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本区矿床多产出斑岩型、接触交代型和构造破碎带型3种原生矿化类型,与富碱岩浆相关,继承性特征明显。Pb、S、H、O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研究显示,从斑岩型→接触交代型→构造破碎带型,成矿物源从幔源→壳幔混合,幔源为主→壳幔混合,壳源为主逐渐过渡,矿化剂硫从幔源硫向壳幔混合硫过渡,成矿流体从单一岩浆水向岩浆水大气水混合转变,成矿温度、盐度从高温、中高盐度→中高温、中盐度→中低温低盐度变化,总体表现典型斑岩成矿系统特征。最后,综合以上成果建立了成矿模式,有望为寻找相似类型矿床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化类型 成矿物质来源 成矿模式 程海断裂带 云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