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埕海1-1区浅软地层安全高效通井技术
1
作者 沈吉阳 程玉琨 +1 位作者 王建民 张木楠 《石油工程建设》 2024年第S01期14-19,共6页
埕海1-1区块采用水平井开发,主要钻遇地层为明化镇组和馆陶组的松软砂泥岩地层,井眼易蠕变缩径,加之大位移和双增三维轨迹因素,导致该区块二开311.15 mm井眼通井作业风险高,容易划出新井眼。通过设计一种通井领眼钻头,优化通井钻具和通... 埕海1-1区块采用水平井开发,主要钻遇地层为明化镇组和馆陶组的松软砂泥岩地层,井眼易蠕变缩径,加之大位移和双增三维轨迹因素,导致该区块二开311.15 mm井眼通井作业风险高,容易划出新井眼。通过设计一种通井领眼钻头,优化通井钻具和通井技术措施,形成了埕海1-1区浅软地层安全高效通井技术,解决了浅软地层通井遇阻易划出新眼、大井斜长稳斜段井眼清洁效果差等难题。现场应用1口井,通井时效提高12.34%,并为区块首口井全漂浮下套管顺利实施提供了良好的井眼条件。该技术对于浅软地层大位移井的安全施工及提速提效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埕海1-1区块 浅软地层 大位移井 通井 领眼钻头
下载PDF
Advanced Oilfield Management for Sudan 1/2/4 Block
2
《China Oil & Gas》 CAS 1999年第4期261-261,共1页
Sudan1/2/4blockisamajoroverseaspetroleumcontractingprojectforCNPC.AjointinvestmentgroupwasformedbyCNPCtogetherwithotheroilcompaniesfromCanada,MalaysiaandSudan.AChineseandaCanadianaretheleadersoftheproductionteam.Ofthe... Sudan1/2/4blockisamajoroverseaspetroleumcontractingprojectforCNPC.AjointinvestmentgroupwasformedbyCNPCtogetherwithotheroilcompaniesfromCanada,MalaysiaandSudan.AChineseandaCanadianaretheleadersoftheproductionteam.Oftheteammembers,34arefromCNPC'ssubo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vanced oilfield Management for Sudan 1/2/4 block
下载PDF
金县1-1油田可控自生热解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方培林 权宝华 杨凯 《天津科技》 2016年第10期117-120,共4页
金县1-1油田西块沙河街组的特征为:低孔低渗,地层压力低,沥青胶质含量高,石蜡含量高。该区块原油含蜡为22.9%,胶质沥青质含量为5.33%,,原油凝固点为28,℃。修井过程中的漏失极易造成原油中的重组分石蜡、沥青质冷凝析出堵塞井眼近井地带... 金县1-1油田西块沙河街组的特征为:低孔低渗,地层压力低,沥青胶质含量高,石蜡含量高。该区块原油含蜡为22.9%,胶质沥青质含量为5.33%,,原油凝固点为28,℃。修井过程中的漏失极易造成原油中的重组分石蜡、沥青质冷凝析出堵塞井眼近井地带,对储层造成一定伤害。针对这种情况,采用了热化学解堵技术,通过室内实验优化了热化学解堵剂配方,筛选出反应可控的引发剂,并通过现场试验证明该配方能控制引发时间,抑制副反应的发生,利于生热在解堵目的层发生。该技术在金县1-1油田应用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县1-1油田 高含蜡 自生热 解堵
下载PDF
GY-1聚合物封窜剂在孤岛油田的应用
4
作者 陈耀武 王文明 +2 位作者 陈辉 刘吉武 程传旭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6-98,共3页
新研制的GY-1聚合物封窜剂能满足聚合物防窜的需要.讨论了GY-1封窜剂的封堵机理,并对其封堵效果及封堵规律进行了室内研究.现场实施3口井,实施封窜后油井出聚浓度降低80%以上,含水下降5%~25%,堵聚效果明显,为今后防止注聚过程中聚合物... 新研制的GY-1聚合物封窜剂能满足聚合物防窜的需要.讨论了GY-1封窜剂的封堵机理,并对其封堵效果及封堵规律进行了室内研究.现场实施3口井,实施封窜后油井出聚浓度降低80%以上,含水下降5%~25%,堵聚效果明显,为今后防止注聚过程中聚合物窜流提供了宝贵的成功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油田 聚合物驱 GY-1封窜剂 固体颗粒 堵聚
下载PDF
复合解堵技术在金县1-1低渗透油田修井作业中的应用及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高永华 吴子南 +1 位作者 任强 樊虹 《山东化工》 CAS 2017年第15期110-112,115,共4页
金县1-1油田原油多为重质稠油,储层粘土矿物含量高,油井长期生产常造成油井管柱结蜡,储层有机堵塞物堆积在近井地带,使油井生产产量逐步降低。同时,油井在修井过程中,修井液漏失进入储层,易对储层原油乳化增粘,粘土矿物水化膨胀、以及... 金县1-1油田原油多为重质稠油,储层粘土矿物含量高,油井长期生产常造成油井管柱结蜡,储层有机堵塞物堆积在近井地带,使油井生产产量逐步降低。同时,油井在修井过程中,修井液漏失进入储层,易对储层原油乳化增粘,粘土矿物水化膨胀、以及粘土颗粒运移等复合伤害,也会导致修井后期恢复期长,恢复效果不理想等情况。有机复合增能解堵技术体系通过有机降粘、基质酸洗并协同生热增能作用于堵塞储层,现场应用效果显著,为渤海辽东区块低效井治理,提供了一条有效的增产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伤害 复合解堵技术 金县1-1油田
下载PDF
复杂断块油藏优势通道识别与定量描述——以涠州12-1油田北块6井区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曾桃 郑永建 李跃林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6年第4期92-95,148-149,共4页
海上断块油藏平面与纵向上非均质性强,注采井距大,长期注水开发易形成优势通道,水驱开发效果差;并且由于合采合注井较多,纵向各层注入、产出不清,单一的优势通道评价方法准确性较差。以涠洲12-1油田北块6井区为例,综合应用井间动态连通... 海上断块油藏平面与纵向上非均质性强,注采井距大,长期注水开发易形成优势通道,水驱开发效果差;并且由于合采合注井较多,纵向各层注入、产出不清,单一的优势通道评价方法准确性较差。以涠洲12-1油田北块6井区为例,综合应用井间动态连通性分析方法、无因次PI值方法、示踪剂试井及流线模拟技术,对该区块优势通道发育情况进行识别和定量描述,并结合数值模拟相互验证,为后续的剩余油分布研究和制定合理的调整方案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涠州12—1油田 断块油藏 注水开发 优势通道 井间连通性
下载PDF
地震技术在复杂岩性油藏勘探与开发中的综合应用——以涠洲12-1油田北块为例 被引量:11
7
作者 韩文明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3年第5期331-334,共4页
针对涠洲12-1油田北块断层非常复杂,又属陆相沉积,油层薄,砂体物性横向非均质性强等问题,文中总结出了一套适于复杂岩性油藏勘探与开发的地震技术工作流程,并在涠洲12-1油田北块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属性分析技术... 针对涠洲12-1油田北块断层非常复杂,又属陆相沉积,油层薄,砂体物性横向非均质性强等问题,文中总结出了一套适于复杂岩性油藏勘探与开发的地震技术工作流程,并在涠洲12-1油田北块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属性分析技术和方差体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本区的断层解释问题以及沉积模式及油藏类型等问题;在资料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应用全三维解释技术、正演模拟技术和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可以对含油砂体的空间几何形态进行精细雕刻,预测储层砂体物性的横向变化,并以三维可视化技术为依托获得储层砂体的有效孔隙体积,从而为本区勘探方向的选择、开发储量的计算以及ODP方案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技术 复杂岩性油藏 油气勘探 油气开发 应用 涠洲12-1油田北块 全三维解释 正演模拟
下载PDF
塔河油田1区三叠系储层流动单元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王珂 戴俊生 +1 位作者 贾开富 刘海磊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4年第3期119-124,130,共7页
流动单元研究是深化和发展油藏表征的关键,对揭示剩余油分布规律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在建立河流相及三角洲相流动单元类型划分标准以及判别式的基础上,对塔河油田1区三叠系油藏的储层流动单元进行了划分,研究了流动单元的... 流动单元研究是深化和发展油藏表征的关键,对揭示剩余油分布规律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在建立河流相及三角洲相流动单元类型划分标准以及判别式的基础上,对塔河油田1区三叠系油藏的储层流动单元进行了划分,研究了流动单元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了流动单元与储层构型及剩余油的关系。结果表明,塔河油田1区三叠系储层流动单元可划分为E(极好)、G(好)、M(中等)和P(较差)4种类型,其中E型和G型流动单元分布面积较大,M型和P型流动单元分布面积较小,同时流动单元的层间差异和井间差异明显。E型流动单元与横向砂坝分布范围一致,G型流动单元与河道沉积及纵向砂坝分布相对应,表明储层构型与流动单元之间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E型和G型流动单元剩余油较富集,是剩余油挖潜的主要方向,M型流动单元是剩余油挖潜的次要方向,P型流动单元剩余油地质储量有限,挖潜潜力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单元 储层构型 剩余油 三叠系 塔河油田1
下载PDF
江苏油田真12断块E2s1^6储层特征及剩余油分布 被引量:1
9
作者 章志英 严学范 +3 位作者 孔祥礼 文光跃 张建良 操成杰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87-92,共6页
真 12断块 E2 s1 6 是真武油田主力开发层系。以岩心、测井、生产动态资料为基础 ,通过流动单元、隔夹层、渗透率韵律类型等 ,研究与渗透率变化有关的储层非均质性 ,建立储层物性参数模型。通过油藏数模模拟两类剖面和建立不同含水期储... 真 12断块 E2 s1 6 是真武油田主力开发层系。以岩心、测井、生产动态资料为基础 ,通过流动单元、隔夹层、渗透率韵律类型等 ,研究与渗透率变化有关的储层非均质性 ,建立储层物性参数模型。通过油藏数模模拟两类剖面和建立不同含水期储层渗透率模型 ,研究油藏纵向油水运动规律 ,研究剩余油分布 ,为 E2 s1 6 油藏最终提高采收率、改善开发效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水淹特征 剩余油分布 真武油田 江苏油田 采收率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东辛油田营1断块多体联合精细构造解释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牛拴文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09-213,14,共5页
研究区长期以来受资料和技术的限制,对断裂构造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低序级断层的识别受到限制,影响油气勘探开发工作。提出利用多体联合精细构造解释技术对营1区块进行构造精细解释,主要利用谱兰化提高分辨率处理技术、断层... 研究区长期以来受资料和技术的限制,对断裂构造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低序级断层的识别受到限制,影响油气勘探开发工作。提出利用多体联合精细构造解释技术对营1区块进行构造精细解释,主要利用谱兰化提高分辨率处理技术、断层边缘强化处理技术、相干体处理技术等手段,通过叠后地震数据处理,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和断层识别能力,然后结合相干数据体时间切片精确描述断裂系统,再进行储层精细构造解释。通过采用先确定骨架断层,再描述低序级断层的构造解释程序,研究区共发育断层32条,全部为正断层,总结出铲式、平面式两种断层剖面分布模式;以及平行式、墙角式两种断层平面展布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解释 多体联合 低序级断层 东辛油田 1断块
下载PDF
奈曼油田奈1区块白垩系储层特征 被引量:5
11
作者 吴志斌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9,12,共4页
奈曼油田奈1区块的石油主要储集于白垩系九佛堂组上段扇三角洲前缘亚相的砂砾岩、含砾不等粒砂岩、粗砂岩和细砂岩中,砂岩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中等。九佛堂组上段储层孔隙较发育,孔喉连通较差,孔隙分布不均匀,孔隙类型以溶孔为主,... 奈曼油田奈1区块的石油主要储集于白垩系九佛堂组上段扇三角洲前缘亚相的砂砾岩、含砾不等粒砂岩、粗砂岩和细砂岩中,砂岩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中等。九佛堂组上段储层孔隙较发育,孔喉连通较差,孔隙分布不均匀,孔隙类型以溶孔为主,残余粒间孔及微孔次之,平均孔隙度14.59%,平均渗透率29.22×10-3μm2,为低孔、低渗储层。成岩后生作用较弱—中等,成岩作用为早成岩作用后期。优质储层的形成主要受沉积条件、岩性组成和后期成岩改造作用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区块 白垩系 储层特征 奈曼油田
下载PDF
肯基亚克油田盐下油藏8010井井筒堵塞机理与解堵技术 被引量:10
12
作者 郭东红 高金强 +2 位作者 辛浩川 崔晓东 谢慧专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8年第1期80-83,共4页
为探讨肯基亚克油田盐下油藏8010井井筒的堵塞机理,利用有机溶剂对井筒的堵塞物各组分进行了分离,并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分析了无机物杂质的组成。结果表明,盐下油藏8010井井筒主要是由于胶质、沥青质的沉积形成堵塞,该沉积与无机杂... 为探讨肯基亚克油田盐下油藏8010井井筒的堵塞机理,利用有机溶剂对井筒的堵塞物各组分进行了分离,并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分析了无机物杂质的组成。结果表明,盐下油藏8010井井筒主要是由于胶质、沥青质的沉积形成堵塞,该沉积与无机杂质协同作用,加剧了堵塞物的形成。为此,研制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堵剂配方体系JD-1,该解堵剂体系主要由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以及渗透剂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肯基亚克油田 盐下油藏 8010井井筒堵塞 解堵技术 JD-1解堵剂
下载PDF
吉兰泰油田吉华1区块超浅层水平井钻井关键技术 被引量:4
13
作者 谭天宇 邱爱民 +3 位作者 汤继华 李浩 席佳男 霍丽芬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7-41,共5页
吉兰泰油田吉华1区块在钻超浅层水平井时,由于上部白垩系地层松软,下部片麻岩地层硬度高、可钻性差、非均质性强,存在造斜率难以保证、钻井周期长、硬地层水平段延伸困难和后期固井套管下入困难等问题。针对该情况,开展了超浅层水平井... 吉兰泰油田吉华1区块在钻超浅层水平井时,由于上部白垩系地层松软,下部片麻岩地层硬度高、可钻性差、非均质性强,存在造斜率难以保证、钻井周期长、硬地层水平段延伸困难和后期固井套管下入困难等问题。针对该情况,开展了超浅层水平井钻井技术研究。结合该区块的地质特性,应用片麻岩岩石力学参数进行模拟计算,优化了井身结构,进行了PDC个性化钻头设计,优化了钻具组合及提速工具,并集成环保性好、储层保护效果好的低固相钻井液和漂浮下套管等配套技术,形成了吉兰泰油田吉华1区块超浅层水平井钻井关键技术。现场应用4口井,均未发生任何井下复杂情况,成井效果良好,为该区块后续的水平井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麻岩 水平井 钻井 超浅层 井身结构 吉华1区块 吉兰泰油田
下载PDF
苏丹1/2/4区块与吉林油田岩屑录井对比
14
作者 郧国立 李松 +2 位作者 徐华 王研 李成军 《录井工程》 2006年第2期15-17,共3页
针对我国石油企业勘探与开发逐渐向国外市场沿伸,作业模式逐渐向国际化的标准模式转变的现状,为使国内录井同行对国际市场通用的岩屑录井作业模式有比较详细的了解,从岩屑录井设计、取样及清洗方法、描述步骤与描述内容、岩屑解释归位... 针对我国石油企业勘探与开发逐渐向国外市场沿伸,作业模式逐渐向国际化的标准模式转变的现状,为使国内录井同行对国际市场通用的岩屑录井作业模式有比较详细的了解,从岩屑录井设计、取样及清洗方法、描述步骤与描述内容、岩屑解释归位和岩屑录井图(岩性剖面)制作等方面,对苏丹1/2/4区块与吉林油田岩屑录井情况分别予以较为详细的介绍,并对比了它们的异同,分析了各自的优点和不足,进而提出了建议和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丹1/2/4区块 吉林油田 岩屑录井 对比 建议
下载PDF
Influence of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on immiscible water-alternating-CO_(2)flooding:A case study
15
作者 Peifeng Jia Chuanzhi Cui +1 位作者 Zhongwei Wu Dawei Yan 《Energy Geoscience》 EI 2024年第3期77-84,共8页
Currently,limited studies of immiscible water-alternating-CO_(2)(imWACO_(2))flooding focus on the impact of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on reservoir development outcomes.Given this,using the heterogeneous reservoirs in th... Currently,limited studies of immiscible water-alternating-CO_(2)(imWACO_(2))flooding focus on the impact of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on reservoir development outcomes.Given this,using the heterogeneous reservoirs in the Gao 89-1 block as a case study,this study conducted slab core flooding experiment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on imWACO_(2)flooding efficiency.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imWACO_(2)flooding can enhance the sweep volume and oil recovery compared to continuous CO_(2)flooding.As the permeability difference increases,the difference in the swept volume between zones/layers with relatively high and low permeability increases.To optimize the exploitation of reservoirs in the Gao 89-1 block,the optimal timing and CO_(2)injection rate for imWACO_(2)flooding are determined at water cut of 40%and 10000 m^(3)/d,respectively.A short injection-production semi-period,combined with multiple cycles of water and CO_(2)injection alternations,is beneficial for enhanced oil recovery from imWACO_(2)floo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miscible water-alternating-CO_(2)flooding Gao 89-1 block Slab experiment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下载PDF
Genetic mechanism of the granite buried-hill reservoir of the Penglai 9-1 oilfield in Bohai Sea 被引量:2
16
作者 Zhiwei Hu Changgui Xu +2 位作者 Bo Yang Zhi Huang Wen Su 《Petroleum Research》 2017年第4期355-365,共11页
The Penglai 9-1 oilfield is the largest granite buried-hill oilfield in China presently,genesis and evolution of the granite buried-hill reservoir is complex.Based on geochemical,geophysical,experimental simulation an... The Penglai 9-1 oilfield is the largest granite buried-hill oilfield in China presently,genesis and evolution of the granite buried-hill reservoir is complex.Based on geochemical,geophysical,experimental simulation and other methods,and combined with field geological observation,genetic mechanism of the granite buried-hill reservoir of the Penglai 9-1 oilfield and its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mode were well investigated.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ranite was formed by magmatic intrusion along deep faults under intraplate breakup of North China Plate,it was the product of magmatic activities of Yanshan tectonic episode of Circum-Pacific Tectonic Region,and the intrusion time was 160e170 Ma of the Jurassic.Formation of the granite buried-hill reservoir was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epigenic karstification and tectonic reconstruction,the Yanshanian weathering and denudation controlled macroscopic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anite buried-hill reservoir,and faults and joints formed by Cenozoic tectonic movement promoted modification of the granite buried-hill reservoir.Laterally,thickness of the granite buried-hill reservoir ha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fracture density.Vertically,the granite rocks could be divided into five zones:soil zone,sandy zone,broken zone,fracture zone and base rock zone.The upper-middle part(sandy zone,broken zone,fracture zone)of the granite buried hill was the highquality favorable reservoir zone and the main oil-bearing interv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granite buried hill Genetic mechanism DENUDATION Weathering crust Fracture Penglai 9-1 oilfield Bohai Sea
原文传递
水平井裸眼砾石充填防砂工艺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5
17
作者 杨喜柱 刘树新 +3 位作者 薛秀敏 董洁 孙凡 张政林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6-78,共3页
埕海一区采用水平井开发,水平段长且油层易出砂。通过储层、流体性质分析,在理论分析和地层砂粒分析试验的基础上,提出水平井裸眼砾石充填防砂工艺。对砾石尺寸和筛管进行了优化设计,确定施工用砾石直径0.45~1.05mm,筛管缝隙0.23~0.3... 埕海一区采用水平井开发,水平段长且油层易出砂。通过储层、流体性质分析,在理论分析和地层砂粒分析试验的基础上,提出水平井裸眼砾石充填防砂工艺。对砾石尺寸和筛管进行了优化设计,确定施工用砾石直径0.45~1.05mm,筛管缝隙0.23~0.3mm,优选了施工参数,在整体施工过程中注意油层保护,实施后取得了显著效果。该工艺的成功实施对环渤海类似储层的滩海油田开发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埕海一区 水平井 防砂 裸眼砾石充填 应用
下载PDF
高温高粘胶凝酸体系合成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24
18
作者 李爱山 鞠玉芹 +2 位作者 孙秀芳 仲岩磊 黄波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0-93,共4页
为了适应富台油田和渤深6井区深层、高温碳酸盐岩油藏酸化压裂改造的需要,通过反相乳液聚合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YLG-1高分子共聚物,将该共聚物溶解到盐酸中,可以形成一种新型的耐高温胶凝酸体系。室内实验表明,该胶凝酸体系在质量分数... 为了适应富台油田和渤深6井区深层、高温碳酸盐岩油藏酸化压裂改造的需要,通过反相乳液聚合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YLG-1高分子共聚物,将该共聚物溶解到盐酸中,可以形成一种新型的耐高温胶凝酸体系。室内实验表明,该胶凝酸体系在质量分数为25%的盐酸中,当温度达到170℃时,其粘度值仍大于25mPa.s。利用YLG-1胶凝剂配制的胶凝酸体系,可以有效地提高酸液的粘度,降低胶凝酸岩与碳酸盐岩岩心的反应速度,提高酸刻蚀裂缝的穿透深度。在富台油田和渤深6井区碳酸盐岩油藏的酸化压裂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LG-1胶凝剂 胶凝酸体系 酸化压裂 碳酸盐岩 富台油田 渤深6井区
下载PDF
奈曼油田奈1区块烃类气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赵兴齐 陈践发 +3 位作者 张晨 李清春 唐友军 张俊华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15-722,共8页
经历了20多年的勘探历程,奈曼凹陷近年来获得工业油流,但关于该区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的研究未见报道,通过对奈1区块的38个天然气样品的组分及碳同位素组成进行分析,并结合地质背景详细剖析了该区烃类气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经历了20多年的勘探历程,奈曼凹陷近年来获得工业油流,但关于该区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的研究未见报道,通过对奈1区块的38个天然气样品的组分及碳同位素组成进行分析,并结合地质背景详细剖析了该区烃类气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指出该区天然气为有机成因气,天然气热演化程度低,属于低熟—成熟的油型气;烃类气中以甲烷为主,重烃气含量较高,天然气干燥系数低,呈现出明显的湿气特征。结合该区烃类气碳同位素及成熟度特征,认为该区天然气为原油伴生气。该区天然气在纵向上呈现出九下段天然气的δ13C1值、C1/C1-5值i、C4/nC4值和iC5/nC5值明显高于九上段,研究认为该区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受成熟度的影响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类气体 组分 碳同位素 成因类型 1区块 奈曼油田
原文传递
塔河一区下油组辫状河三角洲储层构型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解珺 胡望水 +2 位作者 陈叔阳 郁少博 陈佩佩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6-52,共7页
辫状河三角洲储层是当今油气勘探的重点对象,其内部的储层构型特征直接控制油气的富集与分布。以塔河一区下油组为例,采取现代沉积测量与经验公式预测相结合的方法,总结出一套适用于辫状河三角洲储层构型的研究方法。在沉积相分析的基础... 辫状河三角洲储层是当今油气勘探的重点对象,其内部的储层构型特征直接控制油气的富集与分布。以塔河一区下油组为例,采取现代沉积测量与经验公式预测相结合的方法,总结出一套适用于辫状河三角洲储层构型的研究方法。在沉积相分析的基础上,加以岩心、测井、地震、录井等资料的综合分析,识别出辫状河三角洲不同层次的储层构型界面以及由其划分的构型要素。以层次分析为指导思想,通过隔夹层识别,从单一河道、心滩和心滩内部增生体3个层次对研究区储层进行详细解剖并实现相应的定量表征。结果表明,研究区下油组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单一辫状分流河道宽度为128~690 m,水下分流河道宽度为144~386 m,心滩宽度约为244 m,长度约为594m,心滩内夹层发育,长轴方向迎水面倾角为2°~4°,背水面倾角小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河三角洲 储层构型 层次分析 心滩 定量表征 塔河一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