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阴祁氏家族曲家交游考述
1
作者 彭慧慧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明末清初,山阴祁氏家族三代之中有案可稽的八位戏曲家,与单本、许自昌、冯梦龙、沈泰、袁于令、吕师著、陈汝元、王应遴、叶宪祖、王元寿、史槃以及山阴张氏、会稽陶氏、吴江沈氏等众多曲家,起社集会、观剧赏曲、探讨曲学问题,并通过交... 明末清初,山阴祁氏家族三代之中有案可稽的八位戏曲家,与单本、许自昌、冯梦龙、沈泰、袁于令、吕师著、陈汝元、王应遴、叶宪祖、王元寿、史槃以及山阴张氏、会稽陶氏、吴江沈氏等众多曲家,起社集会、观剧赏曲、探讨曲学问题,并通过交换曲籍丰富了家族的戏曲藏书。祁承■与曲家的戏曲活动为他的子侄辈打开了戏曲交游圈,祁麟佳、祁骏佳、祁彪佳、祁豸佳在父、伯积累的曲友基础上,扩大了这一交际圈,祁鸿孙、祁班孙、祁理孙踏入了明清之际核心曲学交流圈,参与了《南词新谱》的修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阴祁氏家族 戏曲交游 祁承■ 祁麟佳 祁彪佳
下载PDF
晚明绍兴祁承㸁密园研究
2
作者 肖雨晴 孟祥彬 秦柯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9-144,共6页
山阴祁承㸁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藏书家和藏书理论家,其藏书楼澹生堂在中华藏书史上极负盛名,受到周恩来总理的重视。密园是祁氏营建的越中名园,澹生堂等藏书建筑便位于其中。在对文献材料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密园的营造过程,基于对... 山阴祁承㸁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藏书家和藏书理论家,其藏书楼澹生堂在中华藏书史上极负盛名,受到周恩来总理的重视。密园是祁氏营建的越中名园,澹生堂等藏书建筑便位于其中。在对文献材料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密园的营造过程,基于对《密园前后记》内容的梳理,得到具有空间关系和景点类型的示意平面,结合地方研究与文献材料,对密园的位置和范围进行了初步推测,形成相对完善的密园复原平面图,并在此基础上对祁承㸁造园思想、密园造园意匠与特点进行简析。密园是晚明越中园林的营造范本,其营建见证了越中园亭由少转多、由朴转奢、由简转繁的过程,在晚明江南尤其是越中造园风格转变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晚明 绍兴 祁承㸁 密园
下载PDF
试论成汉政权灭亡的内部原因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炜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0年第3期62-65,共4页
两晋之际,海内大乱,賨人李氏于巴蜀地区割据,建立了成汉政权。成汉政权最终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李雄之后的几任统治者都未能处理好皇权和大族的关系,失去了六郡大族的支持,又得不到巴蜀土著的认可。
关键词 成汉政权 两晋之际 根本原因 巴蜀地区 统治者 土著 皇权 关系 割据 处理
下载PDF
《柳氏家训序及后序》校释研究
4
作者 吴景山 李建雄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01-107,共7页
《柳氏家训序及后序》碑今存天水市秦城区高皇庙,碑文所提柳氏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柳开一家。通过正史记载、柳开文集印证,还有撰写家训主持人人选的合理推断,可以发现此碑所指《柳氏家训》由柳开撰写,而且对当时的柳家及后世影响很大。《... 《柳氏家训序及后序》碑今存天水市秦城区高皇庙,碑文所提柳氏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柳开一家。通过正史记载、柳开文集印证,还有撰写家训主持人人选的合理推断,可以发现此碑所指《柳氏家训》由柳开撰写,而且对当时的柳家及后世影响很大。《柳氏家训序及后序》的立碑人董湜受柳家影响,用《家训》教子并请人为之作序刻石。对原碑进行重拓、再校之后,可以补《全宋文》缺陷二十二处。在此基础上,又可对碑文、正史记载的柳父官职等家族成员信息予以纠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承翰 柳开 柳氏家训 董湜
下载PDF
三峡工程运用后城陵矶—武汉河段河床调整及崩岸特点 被引量:10
5
作者 孙启航 夏军强 +1 位作者 周美蓉 邓珊珊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47-1458,共12页
为研究近期城汉河段河床调整及崩岸特点,利用实测水沙及地形等资料,采用河段平均的方法,计算了城汉河段断面形态的调整过程,主要包括平滩河槽形态调整及其与前期水沙条件之间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城汉河段平滩河宽由2003年的1710m增加至... 为研究近期城汉河段河床调整及崩岸特点,利用实测水沙及地形等资料,采用河段平均的方法,计算了城汉河段断面形态的调整过程,主要包括平滩河槽形态调整及其与前期水沙条件之间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城汉河段平滩河宽由2003年的1710m增加至2016年的1732m,增幅为1.28%,平滩水深由2003年的16.47m增加至2016年的17.95m,增幅为9.0%;白螺矶、界牌、簰洲及武汉等河段河床调整以纵向冲深为主,但陆溪口河段河床调整横向展宽与纵向冲深同步发展;2006-2016年城汉河段多年平均崩退速率为5.5m/a,崩岸总长19.6km,占岸线总长的8.3%,右岸占55.3%.簰洲河段岸线崩长占城汉河段岸线崩退总长的75.9%.此外还分析了河床边界与水沙条件等因素对重点河段(簰洲河段)崩岸过程的影响,来水来沙条件占主导地位,局部区域崩岸的发生依赖于河床边界条件;建立了典型断面平滩河宽与前期水沙条件之间的经验关系,较好地反映了水沙条件变化对崩岸过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床调整 平滩河槽形态 崩岸特点 城汉河段 三峡工程
下载PDF
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成汉史研究述评 被引量:2
6
作者 范双双 高然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50-54,共5页
成汉为十六国时期第一个少数民族割据政权,上世纪50年代开始逐渐引起学者们的关注。目前对于其研究主要涉及流民起义与成汉政权性质问题,成汉政治、经济、文化及其政权特点问题,李氏族属、汉化问题以及相关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等方面。但... 成汉为十六国时期第一个少数民族割据政权,上世纪50年代开始逐渐引起学者们的关注。目前对于其研究主要涉及流民起义与成汉政权性质问题,成汉政治、经济、文化及其政权特点问题,李氏族属、汉化问题以及相关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等方面。但也存在诸如很少将成汉政权放回魏晋十六国时期大历史背景中作全面的、有深度的分析;单一性研究较多,综合比较分析较少;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的相对单一等问题,需要在这些方面寻求新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汉史 十六国时期 少数民族政权 研究述评
下载PDF
三峡建库前后水沙对城汉河段剩余水深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宇飞 韩会明 姚斯洋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0-43,共4页
河流深泓线沿程剩余水深是研究河床演变的重要参数。近年来强人类活动显著改变了河流深泓线剩余水深的演变趋势,为探明三峡工程蓄水后水沙条件改变对下游城汉河道剩余水深的影响,基于1998~2017年城汉河道深泓线高程数据,结合螺山站水沙... 河流深泓线沿程剩余水深是研究河床演变的重要参数。近年来强人类活动显著改变了河流深泓线剩余水深的演变趋势,为探明三峡工程蓄水后水沙条件改变对下游城汉河道剩余水深的影响,基于1998~2017年城汉河道深泓线高程数据,结合螺山站水沙资料,梳理了蓄水前后该段剩余水深的变化,并探讨了这些变化与河段水沙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三峡蓄水后输沙量骤减导致城汉河段汛期水流冲刷强度由15.61大幅增加为49.49;冲刷强度的增大导致该段剩余水深由2003年的6.31 m持续增大至2017年的7.41 m,增幅达17%;剩余水深标准差则随冲刷强度的增大先增后减,2010年达到峰值6.62,相比于2003年增大了约10%。由回归分析可知,冲刷强度与剩余水深均值之间呈对数正相关关系,且在35~45区间内存在某一最适冲刷强度使得剩余水深标准差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汉河段 剩余水深 冲刷强度 三峡工程
下载PDF
巴氐人的起源与成汉政权的建立 被引量:2
8
作者 程刚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4期48-50,共3页
巴氐人的祖先最早居住在四川西部宕渠,称为板盾蛮,后迁至天水、略阳一带。那里原为氐人的居住地,故称之为巴氐人。巴氐人保持着纯正的板盾蛮血统和风俗,他们和廪君蛮并非同宗同源,是他们奠定了成汉政权的基础。
关键词 巴氐人 板盾蛮 廪君蛮 成汉政权
下载PDF
古賨人探索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同宗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54-58,共5页
賨人是古代渠江流域一支英勇剽悍的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对后世影响深远。对"賨人即彭人之说"、"賨人不是巴人的一支"这两个问题进行了辨析,并探讨了賨人的王基帝业。
关键词 賨人 彭人 巴人 賨国 成汉国
下载PDF
论天师道对成汉政权的影响
10
作者 赵晨韵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37-40,共4页
成汉政权是公元304年巴氐族賨人领袖李雄在成都建立的割据政权,先为大成,后李寿杀李期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汉,故统称为成汉。成汉政权于公元347年为东晋将领桓温所灭,共存在43年,对两晋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产生了重大影响。天师道于... 成汉政权是公元304年巴氐族賨人领袖李雄在成都建立的割据政权,先为大成,后李寿杀李期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汉,故统称为成汉。成汉政权于公元347年为东晋将领桓温所灭,共存在43年,对两晋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产生了重大影响。天师道于东汉顺帝时期由道教天师张道陵所创立,又称五斗米教,是中国道教最早的一个派别。成汉政权具有鲜明的天师道性质,其建立者賨人李氏有深厚的天师道信仰,又得到了蜀地著名道教主范长生的援助,加之巴蜀本就有浓厚的天师道氛围,所以天师道对成汉政权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师道 成汉政权 賨人 范长生
下载PDF
成汉政权的“汉家”认同与宗教乌托邦实践 被引量:3
11
作者 冯渝杰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9-59,共11页
李雄的出生神话明显带有模仿汉高祖及光武帝的痕迹。成汉政权的封国则反映了对"汉家"秩序的追慕及恢复之愿望。成汉政权的官僚组织结构,亦基本仿拟汉晋制度而设。此皆反映了成汉政权对"汉家"的强烈认同。与此同时,... 李雄的出生神话明显带有模仿汉高祖及光武帝的痕迹。成汉政权的封国则反映了对"汉家"秩序的追慕及恢复之愿望。成汉政权的官僚组织结构,亦基本仿拟汉晋制度而设。此皆反映了成汉政权对"汉家"的强烈认同。与此同时,李氏发迹时"郫中细子"之自称,政权建立过程中李氏对范长生的尊崇,以及政权建立后尊贤重道与政教合一之治国方略的施行,皆可明确成汉政权的道教性格。成汉政权的"汉家"认同意识与道教性格具有内在的紧密联系,很大程度上契合了当时的时代思潮与巴蜀的地域文化,当是其宗教乌托邦实践能够一段时间内获得成功的原因所在,此亦有助于理解十六国的政治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汉 道教 李雄 李特 范长生 “汉家”认同
原文传递
成汉政权及其族属 被引量:1
12
作者 翁家烈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0-145,共6页
成汉政权是由南方的少数民族贝宗人所建,李氏宗族是成汉政权历代统治者的主体为期共45年,其势力范围除西南地区外还达到了西北的甘肃境内。与两晋之际出现的众多地方政权相比较,成汉政权和它们都同属于割据性质的地方政权,但却有着自己... 成汉政权是由南方的少数民族贝宗人所建,李氏宗族是成汉政权历代统治者的主体为期共45年,其势力范围除西南地区外还达到了西北的甘肃境内。与两晋之际出现的众多地方政权相比较,成汉政权和它们都同属于割据性质的地方政权,但却有着自己的诸多的特点:建立政权的时间最早;南部唯一的地方政权;实行武装割据,但并未断绝与中央王朝的关系;关注社会稳定;大规模移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汉政权 族属 [宗贝]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