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ew Vetulicolian from the Early Cambrian Chengjiang Fauna in Yunnan of China 被引量:13
1
作者 CHENAilin FENGHongzhen +2 位作者 ZHUMaoyan MADongsheng LIMi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81-287,共7页
The genus and species Yuyuanozoon magnificissimi gen. et sp. nov., a new fossil vetulicolian, is reported from the Early Cambrian Chengjiang Fauna in Yunnan of China. It has a bipartite body plan and five pairs of cha... The genus and species Yuyuanozoon magnificissimi gen. et sp. nov., a new fossil vetulicolian, is reported from the Early Cambrian Chengjiang Fauna in Yunnan of China. It has a bipartite body plan and five pairs of chain-formed gill sacs, showing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Ventulicolia. However, the exclusive 'atrial cavity' and external gill observed indicate that the new form is different from those previously described as vetulicolians, probably representing a lineage developed within deuterostomes and more primitive than urochorda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tulicolian chengjiang fauna Early Cambrian chengjiang YUNNAN China
下载PDF
New Occurrence of the Early Cambrian Chengjiang Fauna in Haikou, Kunming, Yunnan Province,and Study on Trilobitoidea 被引量:2
2
作者 Luo Huilin Hu Shixue Zhang Shishan and Tao Yonghe Yunnan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ciences, Kunming Yunnan Kunyang Phosphorite Mine, Jinning, Yunna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22-132,231-232,共13页
This paper gives a brief report on the new occurrence of the Early CambrianQiongzhusi' an Chengjiang fauna in the Haikou area, Kunming and its assemblage feature andthe stratigraphic section of the horizon yieldin... This paper gives a brief report on the new occurrence of the Early CambrianQiongzhusi' an Chengjiang fauna in the Haikou area, Kunming and its assemblage feature andthe stratigraphic section of the horizon yielding these fossils. Eight genera and 8 species ofTrilobitoidea are described here, embracing Leanchoilia asiatica Luo et Hu (sp. nov.), Yohoiasinensis Luo et Hu (sp. nov.), Zhongxinia speciosa Luo et Hu (gen. et sp. nov.), Xandarellaspectuculum Hou et al., Dianchia mirabilis Luo et Hu (gen. et sp. nov.), Kuamaia lata Hou,Retifacies longispinus Luo et Hu (sp. nov.) and Sinoburius lunaris Hou et 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rly Cambrian chengjiang fauna Trilobitoidea Kunming YUNNAN
下载PDF
Core value of the Chengjiang fauna:formation of the animal kingdom and the birth of basic human organs 被引量:2
3
作者 SHU Degan HAN Jian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82-412,共31页
Well known for its abundant and extraordinary soft-tissue fossils,the Chengjiang fauna has witnessed the main phase of the Cambrian explosion and the first great congress of the ancestors of nearly all major phyla of ... Well known for its abundant and extraordinary soft-tissue fossils,the Chengjiang fauna has witnessed the main phase of the Cambrian explosion and the first great congress of the ancestors of nearly all major phyla of animals on Earth.The large-scale survey and exploration of the fauna by Chinese paleontologists,partly in collaboration with international scientists,over the past 30 years can be broadly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In the first decade since 1984(19841994),a large number of invertebrates,including basal animals and the protostomes of the early animal tree were discovered,but the subkingdom Deuterostomia was completely unknown.Then in the second decade(19952005),the great discoveries of various deuterostomes l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asic framework of the Deuterostomia and then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tripartite phylogenetic trees of early animals(TPTEA,including basal animals,protostomes and deuterostomes),for the first time.In the third decade(after 2005),the academic community began to think about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formation of TPTEA and the multiepisode Cambrian explosion,leading to the new hypothesis of the three-episode Cambrian explosion.The Chengjiang fauna is important for deciphering the fauna structure,paleoecological environment,and so on.However,its core academic values mainly rest on two aspects.Firstly,The Chengjiang fauna,as the main phase witness of the Cambrian explosion,has created a nearly complete phylogenetic framework of the TPTEA on Earth for the first time.The three-phase radiation hypothesis reveals the essential connotation of the Cambrian explosion:a step-wise divergent evolution of animals,from basal to highly advanced groups,lasting about 40 million years.In the first phase,it gave birth to a bulk of basal animals(including some now extinct“animal”groups)in the latest Ediacaran,probably including some pioneer protostomes.The second phase took place in the first epoch of the Cambrian period(Terreneuvian),giving rise to the main invertebrate protostomes with a persistent prosperity of basal animals.The third phase proceeded in Cambrian Epoch 2(represented by the Chengjiang fauna),which not only maintained the prosperity of basal animals and protostomes,but also,more importantly,gave birth to all the main phyla of the subkingdom Deuterostomia.Thus,the rudimental framework of the whole TPTEA has been shaped,with the termination of the major innovation events of the Cambrian explosion.Here,we discussed the evolutionary properties of Ediacaran biota,small shelly fossils and the Chengjiang fauna in the Cambrian explosion with emphasis on the biological properties of several important animal groups.The order Myllokunmingiida is the only known oldest vertebrate,while Yunnanozoon and Haikouella are neither vertebrates nor stem-group chordates but a special group of basal deuterostomes;Cheungkongella is a credible ancestor of the urochordate and it supports the classical hypothesis on the origin of the urochordates;and the gill slits were first invented in the members of the phylum Vetulicolia to provide key information on the origin of the deuterostomes.The second core value of the Chengjiang fauna is of profound humanistic and philosophical significance:the discoveries of the‘first gill openings’,‘first brain’,‘first vertebrae’and‘first heart’provide the pivotal evidence for solving the unsolved mystery of the origin of the main basic human organs as described in Darwin’s“The Descent of Man”.In addition,the morphological and anatomical information of the Chengjiang fauna can provide important clues fo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most components of Ediacaran and Cambrian metazoa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e value of the chengjiang fauna essential properties of the Cambrian explosion tripartite phylogenetic tree of early animals(TPTEA)and three-phase radiation oldest vertebrates Myllokunmingiida basal chordates Vetulicolia Ecdysozoa
下载PDF
Isotopic dating of the Chengjiang Fauna-bearing horizon in Central Yunnan Province, China
4
作者 CHANG Xiangyang CHEN Liangzhong +2 位作者 HU Shixue WANG Jianghai ZHU Bingquan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2007年第4期345-349,共5页
Twenty black shale samples, which are free from the influence of weathering,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Chengjiang Fauna-bearing horizon, central Yunnan Province, yielding a Pb-Pb isochron age of 534±60 Ma. Although... Twenty black shale samples, which are free from the influence of weathering,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Chengjiang Fauna-bearing horizon, central Yunnan Province, yielding a Pb-Pb isochron age of 534±60 Ma. Although this age is younger than both the Rb-Sr isochron age and 40Ar-39Ar age, it should represent the lower isotopic age limit of the Chengjiang Fau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同位素 同位素地质学 地质年代学 测定年龄
下载PDF
澄江生物群分子在贵州遵义牛蹄塘组发现 被引量:19
5
作者 杨瑞东 张位华 +1 位作者 姜立君 高慧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5-150,T001,共7页
澄江生物群是认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重要窗口,它的分布范围一直仅限于滇东地区,最近在贵州遵义松林牛蹄塘组底部页岩中发现有Naronia,Archotuba conoidalis,Isoxys,Perspicaris,Lingulepis,Tsunyidiscus,Scenella,水母状化石(medusifor... 澄江生物群是认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重要窗口,它的分布范围一直仅限于滇东地区,最近在贵州遵义松林牛蹄塘组底部页岩中发现有Naronia,Archotuba conoidalis,Isoxys,Perspicaris,Lingulepis,Tsunyidiscus,Scenella,水母状化石(medusiform fossil),海绵动物化石Leptomitus,类似半索动物杆壁虫Rhabdopleura化石,软舌螺类Hyolithids,宏观藻类和疑源类化石Zunyiphyton perelegans Yang et Zhao,1999,Yuknessia sp.,Longenema Ding,1996,Sphaerocongregus variabilis等。其中有一部分是属于澄江生物群分子,这是云南省外澄江生物群分子的新发现。由于生物群之下40m处还产大量海绵动物、高肌虫和藻类化石等组成的松林生物群,其上又有下寒武统明心寺组古杯动物群,因此,这一生物群的发现对研究早寒武世生物的演化也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同时,对澄江生物群的古生态学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澄江生物群 寒武纪 贵州 牛蹄塘组 水母状化石 海绵动物化石 古生态学
下载PDF
含澄江动物群地层的Pb-Pb同位素定年 被引量:4
6
作者 常向阳 陈良忠 +2 位作者 胡世学 王江海 朱炳泉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1-184,共4页
对含澄江动物群的地层样品进行了Pb同位素定年研究。经测定未受风化作用影响的 2 0个黑色页岩样品给出了5 34± 6 0Ma左右的Pb Pb等时线年龄 ,应代表了澄江动物群的下限年龄。该年龄较以往采用Rb Sr和40 Ar 3 9Ar等定年方法所获得... 对含澄江动物群的地层样品进行了Pb同位素定年研究。经测定未受风化作用影响的 2 0个黑色页岩样品给出了5 34± 6 0Ma左右的Pb Pb等时线年龄 ,应代表了澄江动物群的下限年龄。该年龄较以往采用Rb Sr和40 Ar 3 9Ar等定年方法所获得的年龄更为年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澄江动物群 铅同位素 定年 Pb-Pb等时线年龄 黑色页岩
下载PDF
澄江动物群中翻吻动物的埋葬学与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韩健 张志飞 刘建妮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7-211,U002,共6页
目的 探讨云南早寒武世澄江化石库中翻吻动物的运动和生态习性。方法 依据大量蠕虫标本的观察,认为的确有一部分翻吻动物化石为异地埋葬,并列举了一些原地埋葬的证据。结果 部分翻吻动物如Tylotitespetiolaris,Paraselkirkia可能为... 目的 探讨云南早寒武世澄江化石库中翻吻动物的运动和生态习性。方法 依据大量蠕虫标本的观察,认为的确有一部分翻吻动物化石为异地埋葬,并列举了一些原地埋葬的证据。结果 部分翻吻动物如Tylotitespetiolaris,Paraselkirkia可能为营底上生活而并非全部为底内钻孔生活;报道了部分翻吻动物的密集埋葬现象;发现一些Cricocosmia虫体表面具有一种未知生物属性的附生物,可能代表了一种外寄生关系;翻吻动物在滇东地区的分布可能受水深控制。结论 早寒武世翻吻动物的运动,以及生态习性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分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澄江动物群 翻吻动物 早寒武世 埋葬 古生态学 生态环境 组合面貌差异
下载PDF
Tylotites petiolaris吻部构造的发现(英文) 被引量:8
8
作者 韩健 张志飞 舒德干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1期87-93,共7页
早寒武世澄江动物群提供了探索早期翻吻动物辐射的一个绝佳的窗口。澄江动物群翻吻动物包括8科10属10种,其中罗惠麟等(1999)依据仅有的一块不完整的标本建立Tylotitespetiolaris,并将其归入叶足动物。2002年西北大学早期生命研究所野外... 早寒武世澄江动物群提供了探索早期翻吻动物辐射的一个绝佳的窗口。澄江动物群翻吻动物包括8科10属10种,其中罗惠麟等(1999)依据仅有的一块不完整的标本建立Tylotitespetiolaris,并将其归入叶足动物。2002年西北大学早期生命研究所野外工作组在尖山剖面采集到两块完整的具有吻部的标本,本文籍此对该属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和补充,特别是吻部和躯干表面的特征,从而说明T.petiolaris为翻吻动物。因为与澄江动物群中其他翻吻动物形态有较大差异,据此建立瘤节虫科,新科Tylotitidaefam.nov.。描述如下:  虫体较长,呈圆管状,长可达100mm,宽2~4mm。身体基本可以分吻部和躯干部两部分。吻部与Cricocosmia特别相似,为典型的三段式构造,从下到上可依次分为 、 、 段, 段与躯干前端连接,直径同于躯干,表面有10列纵向的略为弯曲的小刺(图版I,图1a,1b;插图1)。最前端吻刺最为粗壮,向后的吻刺逐渐变小。 段位于 段之前,向前略微收缩,光滑无刺。 段位于吻部顶端,可进一步分为A、B两部分:A段直径后端大于 段,表面密布斜列排列的小刺,从后向前,小刺变大;B段光滑无饰,直径小于A段。 段可强烈自由弯曲(图版I,图1a,1d)。颈部长约5mm,表面光滑无饰,直径略小于躯干。躯干表面具56~58个环脊,52排粗刺,最前面第4~6个环脊表面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ylotites-petiolaris吻部构造 翻吻动物辐射 早寒武世 澄江动物群
下载PDF
寒武早期泥质基底腕足动物的生活策略——来自澄江动物群的证据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志飞 王妍 +1 位作者 汪洋 韩健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18-1025,I0014,I0015,共10页
目的系统分析滇东泥质基底澄江化石库腕足动物的生活方式。方法依据澄江化石库丰富的腕足动物资料,论证寒武纪早期泥质基底腕足动物的生活策略。结果寒武纪早期泥质基底上腕足动物的生活方式主要包括肉茎附着型(pedicle-anchoring or pe... 目的系统分析滇东泥质基底澄江化石库腕足动物的生活方式。方法依据澄江化石库丰富的腕足动物资料,论证寒武纪早期泥质基底腕足动物的生活策略。结果寒武纪早期泥质基底上腕足动物的生活方式主要包括肉茎附着型(pedicle-anchoring or pedicle-attaching)、自由平躺型(free-lying)、假内栖型(qusi-infaunal)和表栖粘附型(cemented epifaunal),肉茎附着型是早寒武世腕足动物生活的最普遍的型式。结论空间生态分析显示,早寒武世滇东海盆中,腕足动物的分布已经具有一定的空间层次性,不同的腕足类型占据了不同的生态位,形成了比较复杂的空间群落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寒武世 澄江化石库 腕足动物 生活策略 生态位
下载PDF
昆明海口早寒武世澄江动物群的新发现及三叶形虫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罗惠麟 胡世学 +1 位作者 张世山 陶永和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97-104,T002,共9页
本文简要报道了在昆明市海口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阶发现的澄江动物群化石,及其组合面貌和产出层位的地层剖面,重点描述了其中的三叶形虫:Leanchoilia asiatica Luo et Hu(sp. nov. ), Yohoia sinensis Luo et Hu(sp. nov. ),Zhongxinia s... 本文简要报道了在昆明市海口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阶发现的澄江动物群化石,及其组合面貌和产出层位的地层剖面,重点描述了其中的三叶形虫:Leanchoilia asiatica Luo et Hu(sp. nov. ), Yohoia sinensis Luo et Hu(sp. nov. ),Zhongxinia speciosa Luo et Hu(gen. et sp. nov. ), Xandarella spectuculum Houet al. , Dianchia mirabilis Luo et Hu(gen. et sp. nov. ),Kuamaia lata Hou, Reti-facies longispinus Luo et Hu(sp. nov. ), Sinoburius lunaris Hou et al.。海口地区澄江动物群的发现,不仅扩大了澄江动物群的分布范围,也丰富了该动物群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寒武世 动物群 三叶形虫 昆明 云南 古动物
下载PDF
澄江动物群的核心价值:动物界成型和人类基础器官诞生 被引量:13
11
作者 舒德干 韩健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7,共27页
澄江动物群以富含多门类精美软躯体构造化石享誉学界,是寒武纪大爆发主幕的见证者;它亲眼目睹了地球动物树上几乎所有主要门类祖先的首次大聚会。对该动物群30多年的大规模调查研究大体上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始自1984年的第一个10年(198... 澄江动物群以富含多门类精美软躯体构造化石享誉学界,是寒武纪大爆发主幕的见证者;它亲眼目睹了地球动物树上几乎所有主要门类祖先的首次大聚会。对该动物群30多年的大规模调查研究大体上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始自1984年的第一个10年(1984—1994年),早期动物树上的基础动物亚界和原口动物亚界的大量门类被发现,然而对后口动物亚界全然无知。第二个10年研究(1995—2005年),基础动物亚界和原口动物亚界中的更多门类被发现;而最重要的进展,是西北大学团队主导的早期后口动物大发现使后口动物亚界的基本框架被构建,由此地球三分动物树首次成型。第三个10年及其以后时期(2005年之后),3个动物亚界中进一步添加了一些新的门类认知;综合20世纪40年代以来对埃迪卡拉生物群、寒武纪第一世和第二世的珍稀动物群研究成果,学界开始思考三分动物树分步成型与多幕式寒武纪大爆发事件的内在关联,提出了三幕式寒武纪大爆发新假说。澄江动物群研究具有多方面的科学价值,包括动物群结构研究,生态环境研究等,然其核心学术价值主要集中在如下两个方面:(1)作为寒武纪大爆发的主幕见证者,澄江动物群首次创建了地球上三分动物树的完整谱系框架。三幕式寒武纪大爆发假说揭示了地球上动物门类由低等到高等、分阶段爆发创造的本质内涵,即历时约0.4亿年的三幕式寒武纪大爆发与动物树阶段性快速成型的内在耦合性。第一幕发生于埃迪卡拉纪晚期,它诞生了众多基础动物亚界门类(包括大量绝灭门类),也可能出现了少量原口动物的先驱分子;第二幕发生于寒武纪的第一世,除了延续基础动物门类的繁盛外,更创生了原口动物亚界里的主要门类(包括蜕皮类和触手担轮类);第三幕发生于寒武纪第二世(以澄江动物群为代表),不仅延续了基础动物和原口动物门类的兴盛,更重要的是诞生了后口动物亚界里的所有门类。至此,整个三分动物树的框架成型,寒武纪大爆发创新事件宣告基本结束。文章还对几个重要动物类群的生物学属性进行了评述。第一鱼昆明鱼目是已知唯一的最古老脊椎动物,而云南虫、海口虫既不是脊椎动物(即高等脊索动物),也不属于低等脊索动物,而是一类特殊的低等后口动物;长江海鞘是可信的始祖尾索动物,它支持了经典的尾索动物起源假说;古虫动物门首创鳃裂构造,对后口动物亚界的起源探索提供了关键信息。(2)澄江动物群具有深刻的人文哲学意义,所发现的古虫动物门创造的“第一鳃裂”,昆明鱼目创造的“第一头脑”“第一脊椎”“第一心脏”,为达尔文在《人类的由来》中关于人类的主要基础器官起源悬案的破解提供了关键证据。澄江动物群承上启下,其各种形态解剖学信息对解读埃迪卡拉生物群以及寒武纪相关化石库中绝大多数生物类型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澄江动物群的核心贡献 寒武纪大爆发的本质属性 动物树三分结构及其三幕式演化成型 最古老脊椎动物昆明鱼目 低等脊索动物 古虫动物门 蜕皮类群
下载PDF
云南晋宁梅树村剖面古蠕虫再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罗惠麟 胡世学 +4 位作者 韩健 张世山 詹冬琴 卢玉喜 姚肖永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47-953,共7页
对云南晋宁梅树村剖面下寒武统黑林铺组(原筇竹寺组)玉案山段的蠕形动物化石Sabellidites yunnanensis Luo et Zhang,S.badaowanensis Luo et Zhang的模式标本进行重新研究,通过虫体躯干表皮骨板的排列方式与产于同一剖面相同层位的古蠕... 对云南晋宁梅树村剖面下寒武统黑林铺组(原筇竹寺组)玉案山段的蠕形动物化石Sabellidites yunnanensis Luo et Zhang,S.badaowanensis Luo et Zhang的模式标本进行重新研究,通过虫体躯干表皮骨板的排列方式与产于同一剖面相同层位的古蠕虫Mafangscolex sinensis Hu 2005以及Palaeoscolex sinensis Hou et Sun躯干体环上骨板排列方式进行对比,认为前3个种躯干表面骨板的排列方式完全相同,即每一体环均有5横排骨板,但与中华古蠕虫(Palaeoscolex sinensis)每一体环只有4横排大骨板的特征不相吻合。建议采用Mafangscolex yunnanensis作为前3者的属种名称,并以最早发表的Sabellidites yunnanensis Luo et Zhang作为该属的模式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fangscolex属 Palaeoscolex属 古蠕虫纲 鳃曳动物门 澄江动物群 寒武纪
下载PDF
寒武纪大爆发与动物树的成型 被引量:7
13
作者 舒德干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11-134,共24页
由"真动物"构成的动物界(不包括海绵)通常被划分为双胚层动物、原口动物和后口动物3个亚界。寒武纪大爆发经历了爆发的前奏—序幕—主幕3个阶段,其中后两个阶段处于早寒武世初期(依次以小壳化石的首次辐射和澄江动物群爆发为... 由"真动物"构成的动物界(不包括海绵)通常被划分为双胚层动物、原口动物和后口动物3个亚界。寒武纪大爆发经历了爆发的前奏—序幕—主幕3个阶段,其中后两个阶段处于早寒武世初期(依次以小壳化石的首次辐射和澄江动物群爆发为代表),另一个则发生在"寒武前夜"(即前寒武纪末期),以伊迪卡拉生物群为代表。这次独特的三幕式大爆发分步完成了动物形态演化谱系树(简写为TOA)的成型。已有化石证据显示,动物树的3大主体或3个亚界的起源及其早期辐射分别发生于寒武纪大爆发这3个主要阶段。澄江化石库中发现的早期后口动物亚界涵盖了该亚界中所有6大分支(棘皮类、半索类、头索类、尾索类、脊椎类和绝灭了的古虫类)的原始类群,澄江动物群时代标志着寒武纪大爆发的顶峰,完成了动物树框架的成型,从而宣告了寒武纪大爆发的基本终结。其学术重要性超越了中寒武世的布尔吉斯页岩,因为前者位于动物树形成的"源头",而后者仅代表此后的"一段流程"。在动物演化历史上4个最具转折意义的重大创新事件(即多细胞动物起源、两侧对称动物起源、后口动物起源和脊椎动物起源)中,第一个发生在伊迪卡拉纪甚至更早的时期,其余3个则可通过梅树村化石群和澄江化石群观察到其完成的主体过程。已灭绝的古虫动物门,是初具鳃裂构造的原始分节动物,作为由原口动物向后口动物过渡的一个珍稀"缺环",很可能代表着后口动物亚界的一个根。古囊类兼有两侧对称的古虫类和一些原始棘皮动物的镶嵌体征,最可能代表棘皮动物的一个根。在早寒武世动物演化谱系中,后口动物的"顶端类群"的代表是被誉为"第一鱼"的昆明鱼目,目前已知包括昆明鱼、海口鱼和钟健鱼,它们具对眼、脊索与串珠状脊椎软骨共存的原始脊椎,代表了真正的脊椎类或有头类始祖。相反,包括云南虫属和海口虫属的云南虫类,既没有成对的眼睛也没有可信的脊椎软骨,而且其背神经索也未扩大成脑,甚至不具备低等脊索动物的肌节,因此与真正的有头类或脊椎动物无关。其实,这类奇特动物与古虫类共享相似的躯体构形,应该代表着低等后口动物中的一个侧枝。自达尔文以来,进化生物学一直在动物世界的悠长演化历程中,努力追寻"人类远古由来"的一些重大形态学创新事件的证据,无疑,古虫动物门原始鳃裂构造的出现以及第一鱼之头颅和原始脊椎软骨的形成,应是这条历史长河中人们期待已久的两大里程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武纪大爆发 动物树 澄江化石库 后口动物亚界 古虫动物门 脊椎动物起源
下载PDF
寒武纪生命扩张及澄江动物群的意义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文堂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17-121,共5页
生命在地球上的出现及其演化有较长的历史。地球的物理、化学条件是早期生命出现的外因。早寒武世西南地区地质、气候及富含营养的浅海水域是澄江动物群在后生动物演化的关键时期出现的外因。“寒武纪生物的扩张”应有恰当的翻译,同时... 生命在地球上的出现及其演化有较长的历史。地球的物理、化学条件是早期生命出现的外因。早寒武世西南地区地质、气候及富含营养的浅海水域是澄江动物群在后生动物演化的关键时期出现的外因。“寒武纪生物的扩张”应有恰当的翻译,同时对现代生物学的“适应辐射”应有清楚的中文解释。从新近发现看,早、中寒武世的澄江动物群及布吉斯页岩动物群与埃迪卡拉动物群具有一些联系,埃迪卡拉动物群并没有在寒武纪时完全绝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武纪 地层 生命扩张 澄江 动物群
下载PDF
澄江动物群产出层位^(40)Ar^(-39)Ar年龄谱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良忠 蒋志文 +2 位作者 罗惠麟 尹济云 胡世学 《云南地质》 2001年第3期289-296,共8页
澄江动物群 ,产于云南下寒武统筇竹寺组玉案山段黄绿色粉砂质页岩中 ,大部分风化较强 ,给同位素年龄测定带来困难。笔者应用4 0 Ar/ 39Ar快中子活化法 ,测得澄江地区大坡头剖面玉案山段下部伊利石4 0 Ar 39Ar年龄为 5 5 9 2 2± 0 ... 澄江动物群 ,产于云南下寒武统筇竹寺组玉案山段黄绿色粉砂质页岩中 ,大部分风化较强 ,给同位素年龄测定带来困难。笔者应用4 0 Ar/ 39Ar快中子活化法 ,测得澄江地区大坡头剖面玉案山段下部伊利石4 0 Ar 39Ar年龄为 5 5 9 2 2± 0 77Ma ;晋宁地区昆阳磷矿剖面玉案山段下部伊利石4 0 Ar 39Ar年龄为 5 5 9 63± 0 98Ma。该年龄代表澄江动物群的下限同位素年龄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澄江动物群 产出层位 快中子活化法 年龄谱 氩同位素 下寒武统
下载PDF
云南早寒武世澄江动物群稀有节肢动物新材料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光辉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25-331,共7页
描述 3块新的标本 ,分别是节肢动物Pisinnocarissp .,TanglangialongicaudataLuoetHu ,1999和PygmaclypeatusdaziensisZhang ,HanetShu ,2 0 0 0。新的标本进一步增进我们对其形态结构特征的了解。通过与相关属种的比较 ,简要讨论其系... 描述 3块新的标本 ,分别是节肢动物Pisinnocarissp .,TanglangialongicaudataLuoetHu ,1999和PygmaclypeatusdaziensisZhang ,HanetShu ,2 0 0 0。新的标本进一步增进我们对其形态结构特征的了解。通过与相关属种的比较 ,简要讨论其系统位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早寒武世 澄江动物群 节肢动物 形态结构
下载PDF
脊椎动物的起源与演化研究进展
17
作者 蒋平 郭聪 《四川动物》 CSCD 2004年第3期257-261,i007,i008,共7页
脊椎动物的起源与演化历来是进化生命科学的核心命题。近年脊椎动物的起源与演化有重大突破。云南澄江寒武纪化石群中的后口类“皇冠西大动物” ,半索动物“云南虫”和“海口虫” ,尾索动物“始祖长江海鞘” ,头索动物“海口华夏鱼”和... 脊椎动物的起源与演化历来是进化生命科学的核心命题。近年脊椎动物的起源与演化有重大突破。云南澄江寒武纪化石群中的后口类“皇冠西大动物” ,半索动物“云南虫”和“海口虫” ,尾索动物“始祖长江海鞘” ,头索动物“海口华夏鱼”和“中间型中新鱼” ,脊椎动物“凤姣昆明鱼”和“海口鱼” ,论证了普通无脊椎动物向脊椎动物演化过渡的各种中间类型 ,勾勒出一幅较为完整的早期生命演化谱系。西北大学早期生命研究所舒德干教授基于对靠近脊椎动物“源头”时段软躯体后口动物化石系列的研究以及新的发现提出脊椎动物起源分“五步走”的新假说 ,即在脊椎动物的起源的“四步走”前还有更为原始的“一步” :云南澄江出土的古虫动物门化石很可能代表了原口动物和后口动物间的过渡类型。本文即综述了普通无脊椎动物向脊椎动物演化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动物 起源 演化 澄江寒武纪化石群
下载PDF
澄江动物群洪家冲剖面沉积环境分析
18
作者 罗茂斌 杨杰 仝艳锋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8年第6期11-16,63,共7页
下寒武统黑林铺组玉案山段洪家冲剖面的岩层主要以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且有粉砂质泥岩与薄层砂岩互层,岩石颜色偏深,胶结物多含铁泥质。岩石种类和岩石成分特征反映出这一地点的古沉积环境应为具有还原环境、低能水动力条件的外滨海... 下寒武统黑林铺组玉案山段洪家冲剖面的岩层主要以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且有粉砂质泥岩与薄层砂岩互层,岩石颜色偏深,胶结物多含铁泥质。岩石种类和岩石成分特征反映出这一地点的古沉积环境应为具有还原环境、低能水动力条件的外滨海地带。由铁泥质重结晶而形成的绢云母大量存在,说明这一地区在玉案山段沉积时期属于长期稳定的低级变质条件,而且海水温度较高。化石组合特征表明曾发生过频繁的风暴沉积,即显示平静的浅海环境曾经不断遭受强动力风暴破坏的近积风暴流沉积相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澄江动物群 沉积环境 洪家冲剖面 岩石 化石
下载PDF
澄江动物群与动物多样性的起源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爱林 李红梅 章新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13-16,共4页
澄江动物群是目前所知早寒武纪海洋生物分异度最大的化石组合.澄江动物群不但保存了生物的硬体部分,而且还保存了精美的动物软体组织.澄江动物群产生了包括脊椎动物在内的现今主要动物门和亚门的远古代表,以及为研究动物自上而下演化提... 澄江动物群是目前所知早寒武纪海洋生物分异度最大的化石组合.澄江动物群不但保存了生物的硬体部分,而且还保存了精美的动物软体组织.澄江动物群产生了包括脊椎动物在内的现今主要动物门和亚门的远古代表,以及为研究动物自上而下演化提供证据的绝灭门类.澄江动物群为早古生代生命强烈进化提供确实证据,是现今生物多样性的“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澄江动物群 早寒武纪 生物多样性 生命进化 化石
下载PDF
澄江动物群国家地质公园科学价值及旅游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扬 《河南科学》 2012年第11期1680-1684,共5页
澄江动物群国家地质公园是一个以保护具有全球意义的、实证"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及地球早期生命起源和演化的澄江动物群及其赋存载体地层的非常珍稀的以古生物化石群为主题的国家级地质公园.主要以科考科普性旅游为主,具有不可... 澄江动物群国家地质公园是一个以保护具有全球意义的、实证"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及地球早期生命起源和演化的澄江动物群及其赋存载体地层的非常珍稀的以古生物化石群为主题的国家级地质公园.主要以科考科普性旅游为主,具有不可替代、无与伦比的科学价值.针对澄江动物群国家地质公园的旅游特点,对旅游开发中存在的优劣势进行分析,对如何公园如何开展旅游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澄江动物群国家地质公园 科考科普性旅游 澄江动物群科学价值 旅游开发 旅游展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