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胁迫下灰绿藜中三种成份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4
1
作者 徐保红 杨洁 +2 位作者 吴娜 李培 朱敖兰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8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研究盐胁迫下对灰绿藜各部位中水分、粗蛋白、脯氨酸含量的变化。方法:通过NaCl胁迫盆栽试验,测定分析不同浓度盐胁迫(0 mmol/L^500 mmol/L)下灰绿藜各部位水分、粗蛋白和脯氨酸含量变化。结果:灰绿藜根中水分含量的变化趋势呈先... 目的:研究盐胁迫下对灰绿藜各部位中水分、粗蛋白、脯氨酸含量的变化。方法:通过NaCl胁迫盆栽试验,测定分析不同浓度盐胁迫(0 mmol/L^500 mmol/L)下灰绿藜各部位水分、粗蛋白和脯氨酸含量变化。结果:灰绿藜根中水分含量的变化趋势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300 mmol/L胁迫下其含水量达到最高67.82%;在茎、叶、全草中呈先下降后升高又下降的趋势。粗蛋白含量在根中两降两升,在茎、叶、全草中呈先升高后下降又升高的趋势,在NaCl浓度为200mmol/L时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4738%、2.3791%、3.9132%和3.0968%;各部位中脯氨酸含量变化均呈先升高后下降又升高的趋势,且在NaCl浓度为500mmol/L时均达到最高值,分别为254.33μg/g、180.83μg/g、197.27μg/g、222.71μg/g。结论:得出灰绿藜在盐胁迫下三种成分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绿藜 盐胁迫 水分含量 粗蛋白含量 脯氨酸含量
下载PDF
NaCl胁迫对灰绿藜中保护酶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胡云云 杨洁 张富春 《生物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2-54,共3页
目的:研究NaCl胁迫对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 L.)各部位中保护酶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方法:对灰绿藜进行控制条件下的NaCl胁迫实验,测定分析不同NaCl浓度下(0、100、200、300、400和500mmol/L)各部位中3种保护性酶活性及MDA含量变... 目的:研究NaCl胁迫对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 L.)各部位中保护酶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方法:对灰绿藜进行控制条件下的NaCl胁迫实验,测定分析不同NaCl浓度下(0、100、200、300、400和500mmol/L)各部位中3种保护性酶活性及MDA含量变化。结果:随着NaCl浓度的增大,灰绿藜根茎叶中的保护酶活性均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盐浓度的升高而增加;根、茎、叶中的MDA含量均迅速升高;随着NaCl胁迫时间的延长,叶中酶活性的趋势较为平缓或者下降;而根和茎中的酶活性则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上升;根中MDA的含量与胁迫初期相比,没有较明显的变化;而茎和叶中的MDA含量则有明显下降的趋势。结论:随着NaCl浓度的增大,细胞膜的膜脂过氧化程度得到加强;而随着NaCl胁迫时间的延长,细胞膜的受损程度可得到一定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绿藜 盐胁迫 保护酶 丙二醛
下载PDF
灰绿藜中六种矿物质元素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3
3
作者 杨洁 徐保红 +1 位作者 许海燕 张富春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8年第2期44-47,共4页
目的:研究了灰绿藜不同部位矿质元素的分布特点及动态变化。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灰绿藜各部位中的K、Ca、Mg、Cu、Fe和Na六种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从测定结果可见,不同生长时期灰绿藜的各部位,其矿物元素含... 目的:研究了灰绿藜不同部位矿质元素的分布特点及动态变化。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灰绿藜各部位中的K、Ca、Mg、Cu、Fe和Na六种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从测定结果可见,不同生长时期灰绿藜的各部位,其矿物元素含量不同。随着生长时间变化,各元素在各部位的增长趋势也有升有降。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001%~0.580%,回收率为91.51%~114.32%。结论:得出灰绿藜不同部位矿质元素的分布与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绿藜 矿物质元素 含量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灰绿藜愈伤组织的诱导·继代及植株再生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蒋刚强 黄玲 窦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9期14184-14187,共4页
[目的]通过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建立灰绿藜植株再生方法。[方法]以灰绿藜茎和叶为材料,研究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灰绿藜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不定芽分化及再生植株生根与移栽的影响。[结果]NAA、2,4-D、IAA在单独使用时,... [目的]通过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建立灰绿藜植株再生方法。[方法]以灰绿藜茎和叶为材料,研究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灰绿藜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不定芽分化及再生植株生根与移栽的影响。[结果]NAA、2,4-D、IAA在单独使用时,一定浓度范围内均有愈伤组织产生,利用不同的外植体,最佳的诱导组合培养基分别是茎为MS+NAA 4.0mg/L+6-BA 0.5mg/L,叶为MS+2,4-D 4.0mg/L+6-BA 0.2mg/L,光照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在优化灰绿藜愈伤组织继代培养条件时,发现5.0mg/L的抗坏血酸(VC)对于灰绿藜愈伤组织的褐变有良好的抑制作用,继代培养基中较好的组合为MS+2,4-D 0.5mg/L+6-BA 0.5mg/L。愈伤组织不定芽分化培养基为MS+6-BA 2.0mg/L+NAA 0.05mg/L,根分化的培养基为1/2 MS+NAA 0.2mg/L。[结论]该研究为灰绿藜组织培养中适宜的培养基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绿藜 愈伤组织诱导 继代培养 植株再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