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文艺电影片名英译叙事框架研究——以王家卫文艺电影片名为例 |
代雨晴
|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1
|
|
2
|
俄国形式主义的文学本质论及其美学基础 |
陈本益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8
|
|
3
|
中国古代趋新派文变观中的时间之维——兼与现代进化论文学史观之比较 |
詹冬华
占淑荣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
2
|
|
4
|
文艺的突围与话语的孕育——20世纪30年代“文艺大众化”理论话语研究 |
段吉方
沈文秀
|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5
|
古今中西视野下新中国70年文学理论的演变(1949—2019) |
曾军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9 |
10
|
|
6
|
胡风文学批评研究断想 |
高文波
|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2
|
|
7
|
微信时代的图文诗学——九论后五四时代建设性的中国文论 |
胡晓明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8
|
伍尔夫文学对女性话语权的嫁接 |
李茂秀
|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1
|
|
9
|
西北少数民族文艺理论研究刍议 |
第环宁
于晓川
|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
1
|
|
10
|
澳大利亚汉学家杜博妮翻译思想研究 |
焦飏
|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17 |
2
|
|
11
|
可能世界的通达关系:以伍尔夫笔下文学世界为例 |
牟方华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
2019 |
1
|
|
12
|
在宪法视角下,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读《江泽民文选》三卷札记 |
黄建水
|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1
|
|
13
|
莎士比亚戏剧的现代西方文学理论研究述评 |
李争
|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1
|
|
14
|
略论清代女性文学史的分期及历史特征 |
宋清秀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5
|
梁启超文论创构与当代文论建设 |
金雅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0 |
|
16
|
文艺与政治的撞击(下) |
吴中杰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7
|
论中国现代文论对纯形式观的探讨及理论价值 |
罗伟文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8
|
试论进入新时代的新诗的变革与走向 |
张兴德
|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8 |
0 |
|
19
|
毛批《琵琶》的理论贡献 |
李克和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20
|
缺失后的反思及建构——当代中国女性文学批评略论 |
宋小梅
|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9 |
0 |
|